有效早吸吮对6个月内婴儿母乳喂养的影响

合集下载

爱婴医院、母乳喂养考试知识题库

爱婴医院、母乳喂养考试知识题库

香洲区人民医院爱婴医院、母乳喂养知识题库一、填空题:1.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母乳喂养培训,尤其是产科、新生儿科、儿科医护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母乳喂养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在产房、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帮助母婴在产后60分钟内早吸吮、皮肤接触30分钟以上。

3.实行母婴同室,让婴儿24小时与母亲一起。

4.母婴进入母婴同室后1小时内,医护人员要进一步指导母亲喂奶、挤奶等母乳喂养技巧。

5.实行母婴同室,一天内因医疗、护理等母婴分离不得超过1小时。

6.实行母乳喂养、按需哺乳、纯母乳喂养率要求达到80% 。

7.强化宣传出生2-7天内的婴儿,睡眠间隔时间不应超过3小时,应及时唤醒喂哺。

8.母乳不足,加喂人乳库奶时,按不同胎龄、病情选择用母乳等进行纯母乳喂养。

忌用加糖炼奶,禁止给婴儿吃任何液体和固体食物,除非有医学指征。

9.母乳喂养培训:一般科室的医护人员需完成18小时培训,重点科室妇产科、儿科、新生儿科需完成36小时的培训,考试合格后方上岗。

10.世界卫生组织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条标准有:(1)有书面的母乳喂养政策,并常规地传达到所有卫生人员;(2)对所有保健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使他们能实施这一政策;(3)要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的孕妇;(4)帮助母亲在产后 1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5)指导母亲如何喂奶,以及在需与其婴儿分开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6)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儿喂任何食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证;(7)实行 24小时母婴同室。

(8)鼓励按需哺乳。

(9)不要给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吸人工奶头,或使用奶头作安慰物;(10) 促进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建立,并将出院母亲转给这些组织。

11.按需哺乳:既按小儿需要进行哺乳,不按次数和时间,睡眠过久应唤醒哺乳。

12.母婴同室重要性:(1)促进乳汁分泌;(2)保持有足够的母乳;(3)增进母婴感情。

13.初乳是指产后5天分泌的乳汁。

14.正常分娩的母婴皮肤接触应该在产后60分钟之内。

分娩后产房内早吸吮早接触护理

分娩后产房内早吸吮早接触护理

分娩后产房内早吸吮早接触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分娩后产房内早吸吮早接触护理。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来我院分娩的122例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研究组早接触早吸吮护理,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态度和认识度。

结果:在我院分娩的122例孕妇中,有47例为剖宫产,有76例为阴道分娩;在给予两组产妇不同护理干预之后,对照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知晓评分为(71.2±5.9)分,研究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知晓评分为(88.5±8.4)分,两组产妇在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喂养态度,研究组产妇喂养态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给予产妇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率护理具有显著效果,能够确保新生儿能够尽早进行接触和吸吮,提升母乳喂养成功率。

【关键词】新生儿;母乳喂养;早吸吮早接触;护理措施【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9-0241-02早接触早吸吮主要指的是顺产产妇在产后半小时内实施母婴皮肤接触,时间在半小时以内。

对于剖宫产产妇来说,在手术室先进行脸贴脸接触,在送回病房之后半小时内待至母亲生命体征平稳后再实施母婴接触,这样能够提升母乳喂养成功性能。

按照WTO倡导,婴儿在出生后6个月实施母乳喂养能够补充机体必要营养[1]。

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分析分娩后产房内早吸吮早接触护理,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来我院分娩的122例孕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收治的122例孕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共有产妇61例。

其中,对照组中,孕妇最小年龄为23岁,最大年龄为42岁,平均年龄为(32.5±4.3)岁,平均孕周为(35.8±2.7)周;研究组中,最小年龄为23岁,最大年龄为37岁,平均年龄为(29.3±6.5)岁,平均孕周为(36.2±3.1)周。

爱婴医院母乳喂养试题库及答案

爱婴医院母乳喂养试题库及答案

爱婴医院母乳喂养试题库及答案一、填空题:1、母乳能提供给婴儿6个月内的全部营养,母乳喂养应持续到婴儿2岁或以上。

2、最快最好的下奶方法(增加泌乳的方法)主要是:频繁吸吮乳房。

3、乳头痛的主要原因是含接姿势错误。

4、初乳与过渡乳中含有较高的分泌型免疫蛋白sIgA,能增强呼吸道和消化道的抵抗力。

5、今年母乳喂养周的主题是母乳喂养、受益一生。

6、成功的母乳喂养婴儿需具备觅食反射、吸吮反射、吞咽反射。

7、世界母乳喂养周为每年 8月第 1 周。

8、母乳喂养“三早”指早吸吮、早接触、早开奶。

9、爱婴医院宗旨:儿童优先,母亲安全。

必须要创造三早、母婴同室、按需哺乳环境,保证婴儿6个月纯母乳喂养。

10、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和非医学需要剖宫产率纳入产科、儿科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产科、儿科医护人员岗位责任目标体系。

11、母乳喂养规定有:WHO《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十项措施》、《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等。

12、除有医学指征的母婴分离外,产妇和新生儿应24小时在一起,每天分离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

13、向孕产妇传播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的途径有:产科门诊、孕妇学校、产科病房、社区、网络、电视等,形式有:发放宣传折页和小册子、张贴宣传画报、网页发布健康知识小贴士、专题讲座、座谈会、电视报纸专题宣传片、播放宣传碟片、门诊咨询、电话咨询等。

14、正常新生儿出生后1小时内进行母婴皮肤接触和早吸吮。

15、母婴分离的产妇、分娩后6小时内开始挤奶,每3小时挤一次奶,每次挤奶持续20-30分钟,每天不少于8次,注意夜间挤奶。

16、配方奶粉一经打开,必须在密闭、阴凉处保存,有效期为一个月。

17、配奶的量勺使用后应旋转于单独无菌罐内,无菌罐24小时更换。

18、母乳喂养患儿所食用的母乳需提前水浴或用温奶器进行复温至39~41℃,不得用微波炉加热。

19、医院中爱婴医院职能部门包括医院医务科、产科、儿科、乳腺科、护理部、妇保科、儿保科、感染科、健康教育科、营养科等。

0-6个月宝宝母乳喂养指南,广大宝妈快看过来!

0-6个月宝宝母乳喂养指南,广大宝妈快看过来!

0-6个月宝宝母乳喂养指南,广大宝妈快看过来!为了成功哺乳,宝宝一出生就该这样做!对于刚出生的宝宝,宝妈们想要成功母乳喂养,小编建议一定要做好下面两件事。

1、尽早进行肌肤接触在宝宝出生后,确认了宝宝的健康情况,应该尽早开始跟妈妈的肌肤接触,研究表明产后1小时内进行肌肤接触能提高一半以上的母乳喂养成功率。

因此,小编建议宝妈们在确认宝宝状态稳定后,尽早把宝宝放在妈妈身体上发挥宝宝的寻乳本能。

同时要让宝宝及早吸吮乳头,出生后72小时内宝宝的吸吮是妈妈乳房开始产奶的最佳刺激信号。

2、正确喂奶姿势除了尽早接触,宝妈应该掌握正确的喂奶姿势,哺乳姿势正确能保证宝宝喝到足够的乳汁,给到宝宝良好的体验感,同时又避免妈妈乳头受伤引发乳腺炎,大大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正确的喂奶姿势需要多加练习,小编为大家总结4个正确喂奶的方法,各位宝妈可以点击图片收藏,方便随时学习。

宝宝学会喝奶了,宝妈的奶水不够怎么办?跨过了哺乳初期,实现成功母乳喂养后,宝妈往往会面临又一大难题:奶水不够,担心宝宝吃不饱,如何追奶?一提到追奶,有相似经历的宝妈可能会回忆起猪蹄、偏方草药的味道,毕竟这些都是民间的追奶大杀器,但宝妈们要想成功追奶,靠偏方和食补恐怖效果有限,还得掌握科学的方法。

想要追奶的宝妈别着急,小编已经为你们总结了靠谱的方法,但在那之前,小编务必要给各位宝妈科普一下产奶的原理。

产奶的原理:乳汁的源头是乳腺,怀孕前它是扁的,怀孕后,乳腺就开始发育,逐渐饱满起来。

乳腺之所以能有奶,全靠大脑中枢分泌的“泌乳素”,泌乳素越多,乳腺产奶就越多。

宝宝对乳头的刺激、乳房的排空,都会刺激妈妈大脑中枢分泌更多“泌乳素”。

因此,想要奶量多,就需要通过频繁有效的移出乳汁来增加刺激乳房,达到提升产奶量的目的。

简而言之就是就是奶越排越多,越攒越少。

小编建议,当宝妈奶水少时,应该让宝宝频繁、长时间、有效的吃奶,纯母乳喂养的妈妈每天至少给宝宝喂奶8~12 次,包括一次夜奶,同时不设上限的按需喂养。

婴儿早吸吮与产妇泌乳的观察

婴儿早吸吮与产妇泌乳的观察

产后 3 O分 钟 内吸 吮 效 果 最好 , 达 到 有效 的吸 吮 , 助 于 泌 能 有 乳 与 射 乳 。而且 早 吸 吮 能 使 新 生 儿 获 得 初 乳 中 的 免 疫 球 蛋
白 I A , 供 第 一 次被 动 免 疫 , 利 于 增 强 新 生 儿 的抵 抗 力 。 g 提 有
了对 比研 究 。现报 告 如 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早 吸 吮组 ( ) 例
1 5 4 8 3 O 5 2
观察 组 ( 例)
2 8 24 2 0 6
1 .1 临 床 资 料 :0 7年 5月 至 2 0 20 0 7年 6月 在 本 院 正
a fe to e ain Re ut Ea l u k upf ras to 2ho r n e fc bsr to v . s l: ry s c o e f1 u s,t eBim i a era h t 3 ,ma c d e to 2 h ur heBi i h l r t e c o 6 k the on r l1 o ,t l m k
两 组 均行 母 婴 同室 , 需 哺 乳 。母 婴 同 室 即 2 按 4小 时 同 室, 医疗 及 其 它 操 作 每天 母 婴 分 离 不 超 过 1小 时 。 按 需 哺 乳就 是母 亲 、 儿 需 要 哺乳 , 规 定 次数 和 时 间 。 同时 , 小 不 给 母 亲 进 行 有 关 母 乳 喂 养 好 处 及 管 理 的 教 育 , 母 亲 及 让 家 属 了 解 有 关 母 乳 喂 养 的 重 要 性 , 乳 喂 养 的 有 关 知 识 母
1 0 p e n n on n a o td amo h r l e e p o b e v t n C mbn sa l h t a l u ku e 0 0 t a r n 6 rg a tw if d p e t e m k t f dt k e f s r ai . o iee t bi e rys c pf s t 0 6 o c ry o l ai oe o o o s o l 1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一、目的通过对辖区内儿童家长进行母乳喂养、食物转换、合理膳食、饮食行为等科学喂养知识的指导,提高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预防营养性疾病,促进儿童健康。

二、服务对象辖区内0~6岁(7岁以下)儿童及其家长。

三、内容与方法(一)婴儿期喂养指导1.纯母乳喂养婴儿6月龄内应纯母乳喂养,无需给婴儿添加水、果汁等液体和固体食物,以免减少婴儿的母乳摄入,进而影响母亲乳汁分泌。

从6月龄起,在合理添加其它食物的基础上,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

(1)建立良好的母乳喂养方法1)产前准备:母亲孕期体重适当增加(12~14公斤),贮存脂肪以供哺乳能量的消耗。

母亲孕期增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可减少妊娠糖尿病、高血压、剖宫产、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和出生缺陷及围产期死亡的危险。

2)尽早开奶:生后2周是建立母乳喂养的关键时期。

产后1小时内应帮助新生儿尽早实现第一次吸吮,对成功建立母乳喂养十分重要。

3)促进乳汁分泌①按需哺乳:3月龄内婴儿应频繁吸吮,每日不少于8次,可使母亲乳头得到足够的刺激,促进乳汁分泌。

②乳房排空:吸吮产生的“射乳反射”可使婴儿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乳汁;每次哺乳时应强调喂空一侧乳房,再喂另一侧,下次哺乳则从未喂空的一侧乳房开始。

③乳房按摩:哺乳前热敷乳房,从外侧边缘向乳晕方向轻拍或按摩乳房,有促进乳房血液循环、乳房感觉神经的传导和泌乳作用。

④乳母生活安排:乳母身心愉快、充足睡眠、合理营养(需额外增加能量500 千卡/日),可促进泌乳。

4)正确的喂哺技巧①哺乳前准备:等待哺乳的婴儿应是清醒状态、有饥饿感,并已更换干净的尿布。

哺乳前让婴儿用鼻推压或舔母亲的乳房,哺乳时婴儿的气味、身体的接触都可刺激乳母的射乳反射。

②哺乳方法:每次哺乳前,母亲应洗净双手。

正确的喂哺姿势有斜抱式、卧式、抱球式。

无论用何种姿势,都应该让婴儿的头和身体呈一条直线,婴儿身体贴近母亲,婴儿头和颈得到支撑,婴儿贴近乳房、鼻子对着乳头。

早吸吮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早吸吮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道如下 。
注: 与 对 照 组 比较 。 P< 0 . 0 5
能力 , 在产后 3 0 a r i n内进行 早 吸吮 练 习可巩 固婴儿 的 吸吮 能 力 。新生儿一般在 出生后 1 5~2 0r a i n开 始觅食 。此时应 让产 妇配合婴儿进行 吸吮。早吸 吮还 能使新 生儿一 出生 即接受母 亲乳头 , 避免造 成乳头错 觉和 出现 拒哺情况 , 从而 提高母乳 喂
用, 应尽早进行 。
早吸吮不但能提高婴儿免疫力和促进胎粪早排 出 , 还能提 高母 乳 喂养 率 , 刺 激乳头产 生缩宫 素和泌乳素 , 使产妇 泌乳反 射尽早建立 。首先 , 母乳所 含的营养 物质最适宜新生儿机体特
征及 需要 , 有利于 消化 吸收和生 长发 育 , 避免微生物 的侵袭 , 预
乳 汁分泌情况 。 1 . 3 统计 学方 法 异有 统计 学意义 。
2 结 果
密切联系 , 产 后吸吮 1 0 a r i n , 即能使 产 妇泌 乳素水 平 升高 至基 础水平 的 8 . 5倍 。母乳是 婴儿的天然营养品 , 含有丰 富的维
生素 , 尤其 是初乳 , 含有丰富 的免疫物质 , 对提高新生儿的抗病 能力非常有利 , 有专 家认 为初 乳对 新生 儿起 初次 被动 免疫 作
试验组和对 照组各 8 7例。产妇 中位年龄 2 6 . 8岁 ; 孕周 3 8— 4 2 周; 均无 妊娠并发症及产 后并 发症 。婴儿 均为 足月儿 ; 体质 量 2 5 0 o~ 3 5 0 0 g ; 母婴 同室 , 无 母乳 喂养禁忌证 。2组 一般资料 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 具有可 比性 。 1 . 2 方法 对 照组新生 儿不实行早 吸吮和母 婴皮肤 接触 , 开 奶时间晚 , 可喂水 或代乳 品, 等母 亲 自然 泌乳后 再按需 进行母 乳喂养。试验组产后 3 0 a r i n内在保温情况下 , 婴儿裸体与母 亲 进行皮肤接触 , 同时实行早 吸 吮 , 间隔时 间不 得 > 3 h 。按需进 行哺乳 , 不得 给婴儿喂水或代乳品 。观察 2组产妇产后 7 2 h的

母乳喂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综述

母乳喂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综述
母乳喂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综述
摘要】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它含有婴儿出生后4-6个月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如含有适合婴儿的蛋白质、脂肪、乳糖、盐、钙、磷,有足量的维生素,足够的铁和水分,容易消化及吸收利用,使大便柔软易于排出。还含有丰富的抗感染物质(免疫抗体、溶菌酶)能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有效预防呼吸道、肠道及过敏性疾病。含有(胆固醇)婴儿神经发育的必须物,利于智力和身体的发育。但是我国母乳喂养率比例较低,远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2000年80%以上的婴儿能有4-6个月纯母乳喂养,《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中提出我国2001-2010年婴儿母乳喂养率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达到85%。在2011年8月1-7日的“世界喂养周”期间,国际慈善机构救助儿童会所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纯配方奶粉喂养的比例超过纯母乳喂养的比例。其中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比例不足50%,36.2%比例是母乳加配方混合喂养,配方奶喂养的比例接近30%。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世界各国的母乳喂养现状并不乐观。现综述如下。
3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
3.1产妇个体因素
3.1.1产妇缺乏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妇幼保健中心于2010年在全国17个省开展母乳喂养知识问卷调查,发现母乳喂养产妇组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程度普遍优于混合/人工喂养组,进行早期母乳喂养的可能性随母乳喂养知识得分增加而增加【12】。白秋芬,等.【13】研究发现,产前母乳喂养认知调查中,孕产妇对母乳喂养优势、早吸吮好处、按需哺乳、正确哺乳姿势、促进乳汁分泌、挤乳及母乳保存、乳房胀痛预防、母乳喂养充足指标、婴儿大便判断整体认知不足,均未超过35%,其中按需哺乳、挤乳及母乳保存,母乳喂养指标完全了解不足20%,挤乳及母乳保存、母乳喂养充足指标及婴儿大便判断的不了解超过50%胡冰等【14】调查发现,50%的产妇产前未接受过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培训,70%的产妇不知道早开奶对母乳喂养的影响,部分产妇认为在产后2d内乳汁分泌很少,而用代乳品奶瓶喂养,造成婴儿产生乳头错觉。有些产妇及家属对初乳的认识不足,误认为含丰富黄色免疫物质的初乳不能喂哺婴儿,用代乳品喂养,不能做到早吸吮、勤吸吮,使乳汁分泌量相对减少,直接影响母乳喂养成功,还有部分产妇缺乏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哺乳姿势不正确,婴儿未能充分吸吮到母乳或乳头皸裂而导致产妇不愿意进行母乳喂养,这些都是影响新生儿母乳喂些产妇自身发育不良,如乳头凹陷,乳头扁平导致新生儿吸吮困难。乳头皸裂、乳腺管堵塞、乳汁不通畅、乳房胀痛等导致产妇与家属失去信心而拒绝喂奶。产妇产后出血量多,营养不良,疲劳,以及遗传和个体差异等均可导致产妇乳汁分泌少而慢。金丽华【15】资料显示1/3的母亲早期认为母乳不足、无母乳、等母乳喂养困难,甚至有部分母亲由此终止了母乳喂养。所以早期产妇乳汁分泌不足会直接影响母乳喂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早吸吮对6个月内婴儿母乳喂养的影响【摘要】目的了解乐清市婴儿母乳喂养现状和有效早吸吮对母乳喂养率的影响。

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318例6个月婴儿母亲就早吸吮及母乳喂养情况作调查分析。

结果乐清市婴儿4个月时母乳喂养平均为50.6%,母亲对早吸吮概念理解正确并进行有效吸吮的其母乳喂养率达88.8%;知识来源以产后护士的直接指导效果显著,P<0.01。

结论乐清市母乳和纯母乳喂养率有下降趋势,有效早吸吮对促进母乳喂养成功效果显著,母亲对早吸吮概念理解正确者能促进有效早吸吮;产科护理中对早吸吮这一技巧是否成功授予给家长具有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有效早吸吮;婴儿;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好处众所周知,而母乳喂养是否成功与很多因素密切相关。

现就产科护理中早吸吮这一技巧是否成功授予给家长及其对6个月内婴儿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作一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对象
1.1 资料来源根据乐清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2009年的分娩记录。

1.2 对象选择1~3月间出生的362例适宜母乳喂养儿新生儿母亲进行调查分析。

2 方法
2.1 设计调查问卷于2009年10—11月份设计了调查问卷,
就一般情况、分娩史、6个月内婴儿喂养情况、早吸吮执行与否、母亲对早吸吮的知识来源五大类共36个条目在2个月时间内对362例适宜母乳喂养儿的母亲进行了调查问卷,共收到有效问卷318例。

2.2 统计学方法调查结果录入EXCEL统计,SPSS1
3.0软件检验。

3 结果
3.1 318例婴儿母乳喂养情况母乳喂养率以出生2个月时最高,达82.4%,3个月后逐月明显下降,4个月时仅达50.6%;纯母乳喂养率3个月时最高为37.7%,4个月后明显下降,详见表1。

表1 318例婴儿母乳喂养与早吸吮类型的关系
3.2 早吸吮与母乳喂养的关系早吸吮为出生后15min~2h 内开奶。

有效吸吮:早吸吮时正确衔接、有力吸吮达20~30min;不完全吸吮:早吸吮时衔接正确,但吸吮无力或仅数分钟;无效吸吮:开展早吸吮,但衔接不正确,吸吮无力;未吸吮:未作吸吮。

本调查发现:有效早吸吮和未吸吮组婴儿从出生至2个月时母乳喂养率和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无效吸吮和未吸吮组,且这一明显差异持续到5个月后,经卡方检验有明显的差异,χ2值分别为39.16(12.31)、2
4.81(12.6)、19.22(1
5.92)、19.46(
6.37,P<0.25),P<0.01,详见表1。

3.3 母亲获得早吸吮知识来源及理解度对有效吸吮的影响母亲对早吸吮概念理解正确的其婴儿有效吸吮率高达88.8%,明显高于不完全理解和不理解组,χ2=12
4.44,P<0.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知识来源于孕期宣教和产后护士直接指导的对母亲的影响要明
显大于亲友交流和网络书籍,特别是产后护士的直接指导,其总有效吸吮率及对早吸吮概念不完全理解组的母亲,其有效吸吮率明显高于其他组,χ2 值分别为16.43和8.08,P<0.001,差异有显著性,见表2。

表2 318例母亲对早吸吮知识的来源、理解度与有效吸吮的关系 4 讨论及建议
4.1 母乳喂养率有下降趋势乐清市地处沿海,经济发达,本次调查家庭几乎没有因经济原因而不能担负人工喂养儿,且母亲绝大多数担有社会角色,母乳喂养率低于2008年乐清市卫统报表82.71%。

多年来,母乳喂养好的宣教一直贯穿在孕期、产时和儿童保健时,然而由于经济和工作原因,铺天盖地的代乳品广告,使许多母亲甚至医护工作者缺乏母乳喂养的坚定信念,似乎母乳并非育孩子的唯一选择,而很容易接受人工喂养,从而也将许多促进母乳喂养的措施如早吸吮逐渐淡化,也许这就是母乳喂养率持续走低的根本原因。

4.2 产时护理对促进母乳喂养的有效影响从表2可见:母亲对早吸吮知识的来源主要来自孕期宣教、产后护士的宣教和直接指导、亲友交流和网络书籍,而产后护士的直接指导、面对面执行并教会母亲早吸吮促进有效吸吮有着显著的意义。

在这一过程中,同时可以解决在早吸吮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姿势不正确、凹陷乳头、乳头错觉等。

可以说:产科护理是成功早吸吮的关键所在,直接关系到4~6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率。

因此,在产科护理中不能因为工作忙,只告诉母亲“去吸吸”或仅让新生儿接触一下母亲乳头而不管是否进行了有效吸吮。

产科护理作为实施早吸吮的最后防线,有责任、有义务宣传
早吸吮的好处和必要性,并认真地协助产妇进行早吸吮。

如果指导和处理得当,全部新生儿都能母乳喂养成功。

4.3 有效早吸吮是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重要措施通过有效吸吮将刺激催乳素释放增多,提早泌乳;同时使新生儿出生即接受母亲乳头,避免造成乳头错觉。

本调查也明显提示,无效吸吮和未吸吮的新生儿在2个月时母乳喂养率仅为57.6%和5
5.9%,与有效吸吮和不完全吸吮组的90.1%和85.4%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且这一明显差异持续到5个月后。

因此,有效早吸吮是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重要措施,这一理念应贯穿在母乳喂养宣教的各个环节,从孕期开始,使每个孕妇都接受早吸吮的概念,正确理解早吸吮的含义和做法,使之成为一个促进母乳喂养的实质性的手段。

【参考文献】
1 高海霞,陈京立,高洪莲.早产儿母乳喂养的研究进展.护理研究,2007,21(5C):1317-1319.
2 于珊,杨秋红,郑晓霞.不同喂养方式对产后母婴健康的影响.中国妇幼保健,2008,23:599.
3 徐美华.母乳喂养宣教对乳汁分泌的影响分析.上海医药.2006,27(3):1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