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概念和一般形态

合集下载

肿瘤的概念和一般形态.

肿瘤的概念和一般形态.

肿瘤的颜色和质地
• 良性肿瘤与来源组织相近
• 恶性肿瘤的切面多呈灰白或灰红
含血量、变性、坏死、出血、含有色素
• 可从色泽和质地推测其为何种肿瘤
如血管瘤
红色或暗红色
脂肪瘤 黄色 绿色瘤 绿色
黑色素瘤 黑色
小肠浆膜脂肪瘤
肠 黑 色 素 瘤
肿瘤的概念和一般形态
肿瘤的硬度
• 较其来源组织的硬度大
• 与肿瘤种类、实质与间质的比例、
膨胀性生长 膨胀性生长 膨胀性生长
polypou papillary nodular lobulated cystic
s



形 infiltrating mass
பைடு நூலகம்
状 浸润性包块状
(浸润性生长)
浸润性包块状 (浸润性生长)
溃疡状伴浸 润性生长
ulcerated,invasive
diffuse thickening
﹡良性肿瘤瘤细胞的异型性不明显 ﹡一般与其发源组织相似 ﹡诊断有赖于其组织结构的异型性 ﹡恶性肿瘤的组织结构异型性明显 ﹡瘤细胞排列更为紊乱 ﹡失去正常的排列结构或层次
平 滑 肌、平 滑 肌 瘤、平 滑 肌 肉 瘤
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瘤细胞的多形性
瘤细胞大小及形态不一致,一般比正常细胞大 未分化瘤细胞较正常小、圆,大小一致
肿瘤的包膜
肿瘤的组织结构
实质 间质
肿瘤的概念和一般形态
肿瘤的组织结构
肿瘤的实质 肿瘤的间质
• 实质(parenchyma)是瘤细胞的总称 • 是肿瘤的主要成分 • 决定肿瘤的生物学特点及其特殊性 • 是肿瘤组织来源、分类、命名、良恶 • 性判断及组织学诊断的主要依据

肿瘤的概念和般形态

肿瘤的概念和般形态

肿瘤的概念和般形态肿瘤的概念和形态肿瘤是人们常常听到的一个词汇,它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那么,什么是肿瘤呢?肿瘤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肿瘤的概念和一般形态。

肿瘤是由异常细胞的不受控制的增殖和分裂引起的一种异常生长现象。

通常情况下,细胞的生长、分裂和死亡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以维持人体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功能。

然而,当这个平衡受到破坏时,细胞开始异常增殖,形成肿瘤。

肿瘤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种。

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没有侵袭性,不会侵入周围组织,也不会扩散到其他部位。

而恶性肿瘤则具有更为严重的影响,它们生长速度快、侵袭性强,并有可能扩散到其他部位,形成继发肿瘤。

就其形态上来说,肿瘤大致可以分为四种形态,包括乳头状、息肉状、结节状和溃疡状。

乳头状肿瘤指的是肿瘤形态呈乳头状隆起,如乳头状状瘤和结键状瘤。

息肉状肿瘤呈现出类似息肉的外观,如息肉样腺瘤。

结节状肿瘤表现为肿块呈结节状隆起,如结节性甲状腺肿瘤和结节性乳腺增生。

溃疡状肿瘤则是在组织表面形成溃疡,如溃疡型胃癌和溃疡型皮肤癌。

除了形态上的分类,肿瘤还可以根据组织类型进行分类。

常见的肿瘤类型包括上皮性肿瘤、间叶性肿瘤、神经性肿瘤和淋巴组织性肿瘤。

上皮性肿瘤起源于上皮组织,如腺瘤、鳞状细胞癌等。

间叶性肿瘤起源于胚胎中的间叶组织,如肉瘤。

神经性肿瘤来自神经组织,如神经纤维瘤和神经胶质瘤。

淋巴组织性肿瘤则与淋巴系统有关,包括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等。

肿瘤的形态可以通过各种检查手段进行观察和分析。

目前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组织活检、影像学检查等。

组织活检通过取得患者的肿瘤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从而明确肿瘤的类型和恶性程度。

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X光、CT扫描、核磁共振等技术,能够提供对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进行全面的观察。

对于肿瘤的治疗,临床上常用的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

手术切除是通过手术手段将肿瘤组织完全切除,尽可能地减少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肿瘤学基础知识总结

肿瘤学基础知识总结

1.肿瘤的概念,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特点。

肿瘤〔tumor)是机体在各种在和外界的致瘤因子长期作用下,引起局部组织细胞遗传物质改变,伴随基因表达失常,呈现"自律性〞过度生长,并以遗传性方式产生子代细胞形成的新生物〔neoplasm 〕。

可以归结为:肿瘤是以分化障碍为特征的遗传性细胞过渡、自律性增生。

良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小,一般与其发源的正常细胞相似。

恶性肿瘤细胞常有明显异型性:1〕瘤细胞多形性瘤细胞大,且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有时出现瘤巨细胞。

2〕瘤细胞核的多形性核大,核浆比例增大,核大小、形状不一,出现巨核、双核、多核或奇异形核,核染色质分布不均,核膜厚,核仁肥大,数目多,核分裂像增多,出现病理性核分裂。

3〕瘤细胞浆的改变核蛋白体增多,常呈嗜碱性。

细胞骨架〔微丝、微管、中间丝等〕的变化。

2.何谓肿瘤异质性?良恶性肿瘤的主要区别?肿瘤中的肿瘤细胞并非均一群体,细胞的分化程度和增殖潜能存在差异,形成不同的肿瘤细胞亚群,称为异质性(heterogeneity),异质性:肿瘤细胞在遗传学上是不稳定的,在其生长过程中,细胞之间不断进展着异质化,即细胞的遗传性、构造与功能上的差异变化,一些瘤细胞获得了更强的生存能力,一些则导致死亡或凋亡。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分化程度分化好,异型性小 分化不好,异型性大 核分裂像无或稀少,无病理核分裂像 多见,并可见病理核分裂像 生长速度 慢 快生长方式 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前者常有包膜形成,与周围组织一般分界清楚,故通常可推动浸润性或外生性生长,前者无包膜,一般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楚,通常不能推动;后者每伴有浸润性生长继发改变很少发生坏死、出血 常发生坏死、出血、溃疡等 转移不转移 常有转移 复发 手术切除后,很少复发 手术切除等治疗后,常有复发 对机体影响 较小,主要为局部压迫或阻塞。

如发生在重要器官也可引起严重后果 较大,压迫、阻塞外,还可以破坏原发处和转移处的组织,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甚至造成恶病质。

肿瘤的基本特征

肿瘤的基本特征
细胞膜联结 肿瘤细胞的细胞膜联结结构减 少,细胞表面可出现较丰富的不规则的微绒毛、 胞质突起和伪足等。
起源不同的肿瘤细胞各自仍程度不一地保持其相应正常 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这是鉴别肿瘤类型的依据。也有些肿 瘤组织有较为特殊的超微结构,由此可作为诊断的依据或参 考。
● 粘液颗粒的存在表明肿瘤来自粘液上皮。
●一般良性肿瘤间质中血管较少。特殊类型的恶性肿瘤如乳 腺硬瘤、肺疤痕癌、结缔组织增生性黑色素瘤,其间质中血 管较少。原位癌中无血管进入肿瘤组织。
● 距血管近的肿瘤细胞生长活跃,远离血管的肿瘤细胞容 易退化和坏死。
●间质内含有丰富血管的肿瘤,可利用其血管作浅表热相图、
X线血管造影以及插管治疗等诊断或治疗。
粗面内质网 在肝细胞癌、肾上腺皮质肿瘤、 卵巢癌、浆细胞瘤内特别丰富。纤维肉瘤、骨肉 瘤和软骨肉瘤细胞的粗面内质网也很丰富,其分 支彼此相连成网。内分泌腺肿瘤的粗面内质网常 短小呈多层状排列。低分化或未分化的瘤细胞及 小淋巴细胞型淋巴瘤细胞中粗面内质网很少。卵 巢黄体细胞、睾丸间质细胞来源的肿瘤中有丰富 的粗面内质网。
线粒体 肿瘤细胞的变得十分畸形,线粒体脊变 少,排列方向杂乱。
粗面内质网 在瘤细胞中减少,也有的仍保留丰 富的粗面内质网,但显畸形,如同心圆状、指纹状、 漩涡状或不规则分支状,腔隙常有不规则扩张。
核蛋白体 生长迅速的瘤细胞核蛋白体较多。
溶酶体 侵袭性强的瘤细胞中显著增多,常见的 为多泡状体及残渣小体,后者结构不规则,以髓膜样 结构为主。
喉癌
多发性子宫平滑肌瘤
肾癌
黑色素瘤
4.大体 结构:
▲ 切面均匀一致者多为高度恶性肉瘤,如淋巴瘤和未分化肉瘤; ▲ 呈囊腔状的有囊性淋巴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各种囊腺瘤、囊性癌以 及囊性变的肿瘤; ▲ 呈裂隙状的有血管外皮瘤、纤维腺瘤、叶状囊肉瘤、管内乳头状瘤等; ▲ 呈漩涡状或编织状的有平滑肌瘤、纤维瘤病、神经纤维瘤等; ▲ 含岛屿状骨组织、软骨组织的多为各种良恶性骨和软骨肿瘤以及有软 骨和骨化生的肿瘤,如恶性软组织巨细胞瘤、肝母细胞瘤等。

临床肿瘤学-病理学诊断

临床肿瘤学-病理学诊断

第一章病理学诊断第一节肿瘤的病理学基础一、肿瘤的一般概念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长期相互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因基因表达调控异常而失去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变异细胞过度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肿瘤组织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点:①肿瘤是机体变异细胞的过度增生,具有异常的形态、代谢和功能,并在不同程度上失去了分化成熟的能力,与生理状态下的增生以及炎症和修复时的增生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②肿瘤组织的生长与机体不协调,往往不受机体的正常调控,具有相对的自主性。

③肿瘤组织生长旺盛,即使在致瘤因素去除以后,仍具有无限制性生长的能力。

由于肿瘤由不同的瘤细胞克隆所组成,使得恶性肿瘤在核型、DNA含量、细胞表面抗原/受体/标志物、组织结构、细胞功能、对治疗的反应以及生物学行为上等很多方面均具有异质性(heterogeneity),这种异质性不仅表现在不同肿瘤或不同个体的同一类型肿瘤内,而且还可以表现在同一患者的同一种肿瘤内,例如肺小细胞癌内可以含有分化较好的鳞状细胞癌或腺癌成分,双相型滑膜肉瘤中可见到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两种成分,癌肉瘤中同时含有癌和肉瘤两种成分等。

二、肿瘤的发展阶段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演变过程,当调节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和凋亡等基因发生突变、缺失或扩增时,将导致基因表达调控失常,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发生改变,转化为瘤细胞。

在恶性肿瘤形成之前,局部组织出现的形态改变,称为先兆或前躯,通常包括癌前病变和癌前状态,前者是组织学概念,后者是临床概念。

随着疾病的发展,有些癌前病变会进展为上皮内瘤变,最终发展成具有侵袭和转移能力的浸润癌。

肿瘤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①癌前病变指凡有可能发展为癌的病变,常见的癌前病变包括粘膜白斑、慢性萎缩性胃炎、乳腺纤维囊性病、结肠多发性腺瘤性息肉病、结节性肝硬化和未降睾丸等。

②上皮内瘤变〔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IN〕以往称为异型增生(dysplasia)、不典型性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或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

第五章 肿瘤

第五章  肿瘤

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前者有 浸润性或外生性生长,无包膜,与 包膜,与周围分界清楚 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不转移 手术切除后很少复发 常有转移 较易复发
较大,除压迫、阻塞外,可破坏周 围组织,引起坏死、出现疼痛、合 对机体影响 较小,主要为局部压迫或阻塞 并感染,晚期造成恶病质,导致患 者死亡。
良、恶性肿瘤的区别,应当综合考虑各项指标, 才能作出正确诊断。 如血管瘤虽为良性,但在生长方式上多呈浸润性, 因此也没有包膜;而恶性的基底细胞癌,生长速 度缓慢,也很少发生转移;腮腺混合瘤形态学上 为良性,但常可破坏周围组织,手术切除后也容 易复发。
大小:取决于肿瘤的性质、生长部位和生长的 时间。 一些早期的肿瘤很小,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发 现(疑为肿瘤组织时);在体表或腹腔内的一 些良性肿瘤,长期生长重量可达几十千克;生 长在密闭狭小腔道内(颅腔)的肿瘤常较小; 恶性肿瘤生长迅速,但体积并不是很大时就会 对机体造成严重危害、引起患者死亡。 硬度:取决于肿瘤的组织来源,实质与间质的 比例及继发病变。 同一种组织的肿瘤(乳腺癌)硬度也不一定相 同:含纤维间质多者硬;含肿瘤细胞多者软。
一些肿瘤的组织形态介于良性肿瘤和恶性肿 瘤之间,称为交界性肿瘤,可有恶性倾向。 有些肿瘤虽然确定为良性,但由于未及时治 疗或者其它原因,有时可转变为恶性肿瘤, 称为恶性变。 有些肿瘤组织分化程度高、近于成熟,但如 有浸润和转移,也属恶性肿瘤。
第四节 肿瘤的命名和分类
一、肿瘤的命名原则:肿瘤的命名,通常是以能 表达其组织来源和生物学特性(良、恶性)为 原则。 良性肿瘤: 任何组织来源的良性肿瘤统称为瘤。 一般原则:来源组织名称+瘤 少数按肿瘤形态特点来命名。
第五节 癌前病变、原位癌及早期浸润癌

肿瘤 (Tumor)

肿瘤 (Tumor)

第五章肿瘤(Tumor)
第一节肿瘤的概念和一般形态
一、肿瘤的概念
1. 概念: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
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
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对其生长
的正常调控,导致异常增生
而形成的新生物(neoplasm)。

2.肿瘤性增生与非肿瘤性增生的区别:
肿瘤性增生非肿瘤性增生增生单克隆性多克隆性
分化程度失去分化成熟能力分化成熟
与机体协调性相对自主性具有自限性病因去除持续生长停止生长
形态结构、功能异常正常
对机体影响有害有利
二、肿瘤的形态与结构
(一)肉眼形态:
1.数目和大小:不同
2.形状:多种多样
3.颜色和质地:灰白或灰红
4.硬度:不同
5.包膜良性:完整包膜
恶性:一般无包膜
(二) 组织结构
1.实质(parenchyma):
肿瘤细胞的总称, 是肿瘤的主要成分。

2.间质(mesenchyma):
主要由结缔组织和血管构成,可有淋
巴管和少量神经纤维,对肿瘤实质主
要起支持和营养作用。

高分化管状腺癌。

病理学关于肿瘤

病理学关于肿瘤

二 、 恶性上皮性肿瘤
(一)鳞状细胞癌 好发部位:皮肤、唇、舌、咽、食管以 及子宫颈管、支气管等。

肉眼:常向表面生长呈菜花状,或坏死 脱落形成溃疡,其下浸润性生长。 镜下:癌组织呈条索状或团块状(癌 巢),浸润于上皮下结缔组织,分化好 的鳞癌,癌细胞无角化,无细胞间桥。
口唇部鳞状细胞癌
高分化鳞状细胞癌 (显示角化珠)

习惯命名:白血病、精原细胞瘤; 内分泌肿瘤:肿瘤细胞分泌激素名+瘤 如:胃泌素瘤、胰岛素瘤、APUD瘤 恶性者前面加“恶性”。
畸胎瘤

属混合性肿瘤; 来源于两个胚层或三个胚层的成熟或不 成熟的细胞或组织,称为畸胎瘤,多见 于卵巢或睾丸。
牙齿
常见肿瘤举例
常见肿瘤安其组织学来源的分类有: 上皮组织肿瘤 间叶组织肿瘤 其它肿瘤
肿瘤的一般形态

1.肉眼形态 2.组织学结构
一 肿瘤的大体形态


1 .形状:球形、分叶状、息肉状、乳头 状、菜花状、囊状、树根状、溃疡状等。 2. 数目:多为一个,也有两个以上。 3.大小:小至肉眼见不到(早期),大 至数十公斤。
骶尾部巨大神经纤维瘤
肿瘤基本形态示意图

4. 颜色:切面多呈灰白色,毛细血管瘤 呈暗红色,坏死呈灰黄色,黑色素瘤呈 灰黑色,脂肪瘤呈黄色,绿色瘤呈绿色。
肿瘤细胞异型性
病理性核分裂
四 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1 .生长速度:取决于分化程度,高 慢、低 快,良性瘤恶变 突然长 快。 此外还与肿瘤的血供、激素水平 等有关。 2 .局部浸润:良性瘤多无局部浸润,呈 膨胀性生长,周围有纤维性包膜;恶性 瘤浸润破坏周围正常组织,没有完整包 膜局部蔓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5—1,肿瘤的形状
• 肿瘤形状上的差异一般与其发生部位、组织来 源、生长方式和肿瘤的良恶性质密切相关。
外生性生长(皮肤乳头状瘤)
2.1.3 肿瘤的颜色 一般肿瘤的切面多呈灰白或灰红色,但可因其含血量 的多寡、有无变性、坏死、出血以及是否含有色素等而 呈现各种不同的颜色。
有时可从肿瘤的色泽大致推测其为何种肿瘤。 如血管瘤多呈红色或暗红色,脂肪瘤呈黄色,色素痣 呈黑色。
身体内几乎任何组织都可发生肿瘤,因此肿瘤实质的 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通常根据肿瘤的实质形态来识别 各种肿瘤的组织来源,进行肿瘤的分类、命名和组织学 诊断并根据其分化成熟程度和异型性大小来确定肿瘤的 良、恶性和肿瘤的恶结缔组织和血管组成,有时还可有淋巴管,
起着支持和营养肿瘤实质的作用。
2.1.1 肿瘤的数目和大小
肿瘤的大小不一,通常一个,有时可为多个。
肿瘤小者极小甚至在显微镜下才能发现,如原位癌。 大者很大,可重达数千克乃至数十千克。
一般说来,肿瘤的大小与肿瘤的性质(良恶性)、生长 时间和发生部位有一定的关系。
2.1.2 肿瘤的形状
肿瘤的形状多种多样--乳头状、菜花状、绒毛状、 蕈状、息肉状、结节状、分叶状、浸润性包块状、弥漫 肥厚状、溃疡状和囊状等形状。
2.1.4 肿瘤的硬度 肿瘤的硬度与肿瘤的种类、肿瘤实质与间质的比例以 及有无变性坏死等有关。
如骨瘤很硬,脂肪瘤质软;
实质多于间质的肿瘤一般较软,反之则较硬;
瘤组织发生坏死时变软,有钙质沉着(钙化)或骨质 形成时则变硬。
2.2 肿瘤的组织结构 2.2.1 肿瘤的实质
肿瘤实质是肿瘤细胞的总称,是肿瘤的主要成分。 肿瘤的生物学特点以及每种肿瘤的特殊性都是由肿瘤 的实质决定的。
第五章 肿瘤
肿瘤(TUMOR,NEOPLASM)是一类常见病、多发病,其 中恶性肿瘤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一类疾病。
在欧美一些国家,癌症的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系统疾 病而居第二。
国内城市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居死因第一位,农村地 区恶性肿瘤死亡率居死因第三位。
动物肿瘤研究的意义。
肿瘤的概念和一般形态 肿瘤的概念 肿瘤的一般形态和结构
C、瘤性增生机体不协调,而且有害无益。
表1 肿瘤性增生与非肿瘤性增生的区别
肿瘤性增生
非肿瘤性增生
增生
单克隆性
多克隆性
分化程度
失去分化成熟能力 分化成熟
与机体协调性 相对自主性
具有自限性
病因去除
持续生长
停止生长
形态结构、功能 异常
正常
对机体影响
有害
有利
2 肿瘤的一般形态和结构 2.1 肿瘤的一般形态
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和一般形态
1 肿瘤的概念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 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女性的一对X染色 体分别来自其父母,位 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 因,如G6PD,在体细 胞中是随机灭活的,因 此每个体细胞中的 G6PD同工酶只能有一 种,A或B。
研究发现在女性的 一个平滑肌瘤只含有一 种,而正常子宫平滑肌 则含有两种。证明了肿 瘤起源的单克隆性。
瘤性增生与非瘤性增生的区别:
A、肿瘤细胞失去了分化成熟的能力
正常细胞转变为肿瘤细胞后具有异常的形态、代谢和 功能,并在不同程度上失去了分化成熟的能力。
B、瘤性增生具有相对的自主性。
它生长旺盛,并具有相对的自主性,即使致瘤因素 已不存在时,仍能持续性生长。说明肿瘤细胞的遗传异 常可以传给其子代细胞。
通常生长迅速的肿瘤,其间质血管多较丰富而结缔组 织较少;
生长缓慢的肿瘤,其间质血管则较少。
此外,肿瘤间质内往往有或多或少的淋巴细胞等单个 核细胞浸润,这是机体对肿瘤组织的免疫反应。
结肠腺癌
肿瘤的异型性 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
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肿瘤生长的生物学 肿瘤的生长方式和扩散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肿瘤的命名原则 肿瘤的分类 常见肿瘤的举例 上皮性肿瘤 间叶组织肿瘤 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 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环境致癌因素及致癌机制 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