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综合测试题

世界地理综合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图13-21为东西半球的两区域略图,读图回答1~3题。 1.两图中的水域分别是( )

A .咸海、大西洋

B .里海、太平洋

C .黑海、印度洋

D .红海、太平洋

2.有关图A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比例尺大于图B

B .图示区域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C .②处有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D .①处为平原,种植业发达 3.图B 所示地区的自然特点是( )

A .冬暖夏凉,四季如春

B .炎热多雨,植被茂盛

C .高温多雨,夏季干燥

D .炎热干燥,沙漠广布 读大陆、海洋分布模式图13-22,回答4~6题。 4.图中大陆可能是( )

A .亚欧大陆、非洲大陆

B .南美大陆、非洲大陆

C .南极洲大陆、非洲大陆

D .南美大陆、北美大陆 5.图中4个地区所在沿海海域的海水温度分布不正 确的是( )

A .a >c

B .b >c

C .c >d

D .a >b 6.字母附近地区可能为荒漠的是( )

A .a

B .b

C .c

D .d 读图13-23,回答7~9题。 7.该区域物产丰富,盛产( )

A .铜矿、小麦

B .亚麻、锡矿

C .煤矿、天然橡胶

D .水稻、锡矿

8.该地区地壳活动剧烈,其成因的图示正确的是( )

9.下列四幅气候资料图与M 地的气候特点最相符的是( )

图13-21 图13-22

图13-23

图13-24为四个地区的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在四幅图中出现的地跨两大洲的国家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11.图中字母所示地点位于世界主要地震带上的有()

A.a、b B.a、c、d C.b、c、d D.a、b、c、d

读下面四幅图13-25,回答12~14题。

12.四幅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A.甲B.乙C.丙D.丁

13.有关图中四个国家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国地势西高东低,高原面积广阔B.乙国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旱雨季分明

C.丙国河流较少,但中部地区地下水丰富D.丁国有世界最长的河流流经

14.有关四个国家的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是世界最大的咖啡和天然橡胶的生产国B.乙国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C.丙国是工矿业和农牧业发达的国家D.丁国最主要的经济支柱是长绒棉的生产和出口

日本、德国、印度、巴西四国争取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争常)是国际政治舞台的一件大事。读该四国经纬线图13-26,回答15~18题。

15.关于四国气候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有()

A.丁国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主要农产品有柑橘、油橄榄等

B.甲国为热带草原气候,农作物多在雨季播种

C.受热带雨林气候的影响,丙国最大平原人口稀少

D.乙国北部的气候条件优越,农业发达

16.关于四国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丁国的能源极其短缺,需要从中东进口石油B.甲国的煤炭资源丰富,石油资源贫乏

C.乙国的煤炭和石油资源丰富D.丙国缺煤少油,水能资源丰富

17.关于四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图13-24

图13-25

图13-26

A.四国中只有丙国不利于发展水稻种植业

B.在乙国南部山地的河谷地带适于种植葡萄和啤酒花

C.在甲国东部高原地带由于土壤肥沃、日照充足,适于棉花生长

D.丙国沿海寒暖流交汇处形成世界著名渔场

18.通过海运从丙国运往丁国的商品()

A.最近的航线经过巴拿马运河B.主要是石油、铁矿石

C.最近的航线经过马六甲海峡D.主要是棉花、天然橡胶等

图13-27为世界四大洋主体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19~21题。

19.下列港口的排序依次濒临①②③④四大洋的是()

A.鹿特丹、旧金山、摩尔曼斯克、科伦坡B.鹿特丹、旧金山、科伦坡、摩尔曼斯克

C.科伦坡、鹿特丹、旧金山、摩尔曼斯克D.旧金山、鹿特丹、摩尔曼斯克、科伦坡

20.连接②③两大洋之间最短的海上通道是()

A.巴拿马运河B.白令海峡C.马六甲海峡D.直布罗陀海峡

21.海运最为繁忙和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大洋分别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读两区域局部图13-28,回答22—24题。

22、图中两个区域()

A、同属一个大洲

B、同临一个大洋

C、同处一个半球

D、同为发展中国家

23、甲、乙两城市的气候()

A、高温期与多雨期均相同

B、高温期相同,多雨期不同

C、高温期不同,多雨期相同

D、高温期与多雨期均不同

24、乙所在的国家)

A、多火山地震

B、东部有寒流经过

C、中部水资源缺乏

D、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2008年10月16日,国家海洋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正式命名为“中国南极

昆仑站”。中国南极昆仑站选址在南极冰盖最高点的冰穹A西南方向约7.3千米处,高程4087米。它标志

着我国的南极考察将实现从南极大陆边缘向南极内陆关键的跨越式发展。读图13-29回答25~28题。

图13-27

图13-28

图14

25.昆仑站位于长城站的( )

A.西北

B.西南

C.东北

D.东南 26.关于昆仑站建设环境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纬度高,低温严寒

B.冰雪覆盖,运输困难

C.气压高,空气密度大,含氧量高

D.人类影响小,环保要求高

27、下列有关南极洲位置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 .南极洲是纬度最高的洲,全

部位于南极圈内

C .由东经20°经线向东,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依次环绕在南极大陆周围

D .南极洲是未来南半球各大洲间空中交通联系的中间基地 28、南极考察队员们遇到的危险有

①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 ②积雪覆盖的冰隙随时都有可能吞没队员 ③酷冷的严寒,给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 ④在整个南极洲碰不上任何人,无法救援 ⑤随时会遭熊的袭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据路透社报道,1907次航班于马瑙斯当地时间2006年9月29日下午2时36分(北京时间30日2时36分)起飞,但没有按预计时间下午6时12分抵达首都巴西利亚。据戈尔航空公司证实,这架客观是与一小型飞机相撞坠毁,149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这是巴西历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件。结合图13-30回答29~30题。

29.此次空难的搜寻工作进展十分困难,其原因可能是( ) A .事发地位于巴西高原,海拔高,气象条件复杂

B .事发地位于亚马孙平原,多对流雨天气,飞机不能准时起飞

C .事发地位于巴西高原,海拔高,能见度低

D .事发地位于亚马孙平原,有浓密的热带雨林,且许多树木高数十米 30.巴西( )

A .是大牧场放牧业的典型代表

B .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草原气候区

C .是首都迁都的典型代表

D .逆城市化现象非常显著 读等高线地形图(图14),回答31~33题。 31.既近水又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②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为城镇

B .站在M 山顶可以看到图中的所有居民点

C .图中干流的流向大体为西北流向东南

D .由⑤居民点取近道攀登M 山忽上忽下较耗体力 33.⑤居民点到M 山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 .368 m

B .488 m

C .678 m

D .708m

读图15,回答34~35题 34.此图若为北半球等温线图,且甲、丙为海洋,乙为陆地,则气温数值: A .d>b>c>a B .c>d>a>b C .c>a>d>b D .d>b>c>a 35.此图乙、丙处若为北太平洋海水等温线图,等值线的数值向北递减,

则丙处为 图15 A .北赤道暖流 B .北太平洋暖流 C .日本暖流 D .加利福尼亚寒流

读局部地区经纬网示意图(图幅相同),乙地西部临海。完成36-37题。

图13-29 图13-30

36.有关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在乙地的东北方

B .甲图所示地域范围和乙图一样大

C .甲、乙两地石油资源丰富

D .甲、乙两地同时进入雨季 37.当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65°时,乙地

A .昼长夜短

B .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

C .河流进入汛期

D .小麦进入收割季节

下面四幅等高线分布图,若图中等高线的数值皆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递

减,完成38题。

38.若四幅图的等高距皆为50米,比例尺分别为1:10000、 1:20000、1:30000、1:40000,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①>④>③>②

D .④>①>②>③ 39.读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从①→②的方向是:向西南

B .从③→④的方向是:先东北后

C .①→②的方向同③→④的方向相同

D .①→②的方向同③→④的方向正好相反 40.在一地图的60°N 纬线上有两地,其图上距离 为11.1厘米,地方时相差2小时,则此图有比例尺是

A .1:1500000

B .1/1000000

C .图上1厘米代表15千米

D .一千五百万分之一

读沿某纬度所作的海陆剖面示意图,当北半球夏到日,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角为43°08′,判断41-43题。

41该图属( )

A .北美洲沿35°N 所作

B .非洲沿23°26′S 所作

C .亚洲沿30°N 所作

D .南美沿23°26′S 所作 42甲地气候类型为( ) A .热带雨林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气候 43乙海域洋流为( )

A .北大西洋暖流

B .莫桑比克暖流

C .本格拉寒流

D .西风漂流

右图是某湿润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44~46题。 44.图中甲地点陡崖崖底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A .388米

B .488米

C . 588米

D .688米

45.图中最易形成瀑布的地点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500 470

320 350

● ● 甲 乙

46.图中两地间能够开凿渠道自流引水的是

A .从乙到丙

B .从丁到乙

C .从戊到甲

D .从丁到戊

读图回答47~48题。

47.若P 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则该地位于

A.欧洲西部沿海

B.美国西部沿海

C.非洲西南沿海

D.南美西南沿海 48.此时P 地同纬度大陆东岸的自然带类型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读“10°E 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49-50题。

49下列关于A 、D 两山脉和B 、E 两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 山脉以东多峡湾地形B .B 海峡表层海水由西向东流 C .D 山脉所在地是冬季滑雪胜地D .E 海沿岸多为海洋性气候

50下列关于C 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同纬度的120°W 地区也有广阔的平原

B .该平原土壤肥沃,河流稀少,且有较长的结冰期

C .该平原上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 .由西向东,降水逐渐减少,气温年较差逐渐变大

二、综合题

51.图13-31中A 、B 均为滨海城市,读图回答问题。

(1)若该国为地球公转到远日点时的状况,则A 、B 所在的海岸线______(左侧或右侧)为海洋,A 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B 地此时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A 、B 所濒临的海洋同是世界第一大洋,据此A 在

________国境内。

(2)若该国出现在我国科考队正赴南极考察的时间,A 、B 同样濒临世界第一大洋,那么B 地此时气候特点是 ,成因是 。A 、B 所濒临的海洋同是世界第一大洋,据此A 在 国境内。

(3)据第(2)题,A 、B 所在大陆是 ,从A 地向西穿越这个大陆,看到的景观依次是 、草原、 、草原、 。 52.读中东区域图13-32,回答(1)~(4)问。 (1)字母A 箭头所示的海峡名称是________,该海峡沟通了______和________(海洋)。

(2)中东地区历来是西方列强必争之地,该地近些年来也是战争不断,试分析其原因。 材料:以色列面积1.49万平方km ,50%以上为沙漠,盐碱地面积广,农业以种植业为主,该国有一套智能的节水压力灌溉系统,这种系统不但可以通过塑料管直接把水送到植物的根部,而且在灌溉前可先将化肥溶入水中,使水、肥灌溉同时完成,用少量的水、肥就达到最佳效果,整个过程用计算机控制。 (3)以色列所在的沙漠与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相比,成因上有何不同?

(4)从自然条件考虑,以色列发展农业生产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该国发展农业的经验对

图13-31 图13-32

我国西北地区有什么借鉴意义?

53.2006年1月5日,巴西、印度和德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向联合国大会秘书处提交了一项内容与2005年“四国联盟”提交的决议案大致相同的安理会扩大决议草案。甲图所示为其中某国的等高线分布图,乙图所示为其中某国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13-33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国所示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分别是什么?_____________它们在地形上有哪些相似之处?

(2)简要说明乙图中20℃等温线的走向及本半段等温线走向的形成原因。

(3)简要分析甲图所示地区和乙图中A 地的农业地形类型及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4)P 、Q 两城市都位于沿海地区,但气候差异很大,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5)甲、乙两图所示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区,写出两地铁矿石海运至我国上海宝钢的最近线路及沿途所经海域和海峡名称。 54、读“南极洲”俯视图13-34,完成下列各题。 (1)将下列三个大洋的代号填在图中相应位置。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2)①②两个考察站中,哪一个是长城站? 。 其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_。①站在②站 的_________方向。

(3)南极洲拥有的世界之最,包括_________。 ①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②海拔最高的大洲 ③面积最小的大洲 ④气候最寒冷的大洲

(4)在南极上空出现什么大气环境问题? 。其成因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简述南极地区气候酷寒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3-33 图13-34

55、读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13-35,回答问题。

(1)图中A、B、C三支洋流的水温由高到低的

排列顺序是。其中A洋流对沿岸气

候的影响是。

C洋流名称是。

(2)下列四幅图中表示的气候类型与甲地一致的是________。试

说明其气候特点和形成原因。

气候特点:

形成原因:

图13-35

(3)图中乙海岸地区多等地质灾害,试解释其产生的原因:。

(4)图示范围内由甲处自南向北,陆地自然带依次是、、。自然带的这种地域分布规律是以为基础的。

(5)图中甲地所在国家的东北部地区是本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请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资料交流微信群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