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资源

合集下载

中国主要水资源

中国主要水资源

中国主要水资源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水资源对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的生存和生活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主要水资源以及对其管理和利用的措施。

一、大江大河中国境内有许多大江大河,它们是中国主要的水资源之一。

比如长江、黄河、珠江等,这些大江大河不仅为中国提供了丰富的水源,还承载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其流域广泛覆盖中国的主要经济区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保障。

二、湖泊和水库除了大江大河,中国还拥有众多湖泊和水库,这些水体起到了储水、调水和防洪等重要作用。

最著名的湖泊之一是鄱阳湖,它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位于江西省。

鄱阳湖不仅是重要的水资源,还是珍稀的生态系统,为当地的渔业和旅游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中国的水库数量也很大。

水库不仅可以蓄水发电,还可以调节水源的供应和防治洪水。

中国的三峡水库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库之一,它不仅解决了长江流域的水电需求,还有效地进行了洪水控制和航运改善。

三、地下水地下水是中国的重要水资源之一,尤其对于干旱地区和山区来说,地下水是居民和农业的重要水源。

然而,过度抽取地下水已经导致了地下水位下降和地下水污染的问题。

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限制过度抽水、推行节水灌溉和开展地下水治理项目等。

四、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措施为了科学合理地管理和利用水资源,中国政府实施了多项政策和措施。

首先,建立了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制度,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护水资源,如《水法》、《水土保持法》等。

其次,加大水资源调度和保障力度,建设了一系列水利工程,如引黄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以满足不同地区的用水需求。

同时,推行水资源定额管理制度,鼓励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用水效率。

此外,中国还加大了水资源监测和科学研究力度,采用先进的水资源管理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护水环境。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水资源治理和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水资源问题。

我国的水资源

我国的水资源

珍爱水资源
爱护生命之源,我们能为保护水资源做哪些努力?
珍爱水资源
爱护生命之源,我们能为保护水资源做哪些努力?
珍爱水资源
你知道节水标志的含义吗?
珍爱水资源
阅读材料
中国节水标志
我国的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
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留白部分像一只
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汉语拼音字母J和S的变形,
一、了解水资源
一、了解水资源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南丰北缺。
一、了解水资源
为什么西北地区会缺水?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一、了解水资源
为什么华北地区会缺水?
华北地区工农业集中、城市人口多,需水量大。
一、了解水资源
长江流量的年变化有什么特点?
长江流量图
夏秋多、冬春少。 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巴西
俄罗斯
加拿大
美国 印尼
中国
印度
世界
120 000 90 000 60 000 30 000 0
0
20 000
40 000
60 000
人均量2 000多立方米
总量2.7亿立方米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而人均水资源仅为
世界平均水平的1/4。
珍爱水资源
太湖恶臭 无锡水荒 蓝藻爆发污染太湖水源,无锡自来水无法饮用,市民纷纷 抢购纯净水 本报综合消息 从5月29日开始,江苏无锡市城区的大批 市民家中自来水突然发出难闻的气味,无法正常饮用。 记者从无锡家乐福、大润发等大型超市了解到,29日纯净 水销量猛增,到晚上已被抢购一空。29日晚7时,记者来到无 锡家乐福超市。这里的纯净水柜台前挤满了市民。有的市民干 脆一口气买了四五箱。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上午起就开始有市 民大批量购买纯净水,5升装纯净水上午就卖完了,柜台上只 剩下了小瓶纯净水。

三、中国的水情特征

三、中国的水情特征

第三章中国的水情特征一、中国水资源现状1.水资源总量与人均水资源我国属于缺水国之列,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资源量为8287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

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

二、中国水资源特征1.南多北少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水资源的1/4。

黄河频繁的季节性断流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有关资料显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入海年径流量逐渐变小:20世纪60年代为575亿立方米,70年代为313亿立方米,80年代为284亿立方米,90年代中期为187亿立方米。

在短短的几十年里,黄河入海径流总量锐减了一半多。

与此同时,黄河下游多次断流。

特别是进入90年代之后,断流现象更为严重。

黄河利津断流情况统计年份断流天数1991年821992年611993年751994年1211995年1251996年1361997年2261998年1421999年422000年至今没有断流。

*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

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大大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

西线工程在最高一级的青藏高原上,地形上可以控制整个西北和华北,因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上中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补水;中线工程从第三阶梯西侧通过,从长江中游及其支流汉江引水,可自流供水给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东线工程位于第三阶梯东部,因地势低需抽水北送。

南水北调的意义社会意义解决北方缺水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使我国北方地区逐步成为水资源配置合理、水环境良好的节水、防污型社会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

我国的水资源

我国的水资源

全国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大多只有0.3~0.4,灌溉水的生产效率不足1.0kg/立
方米,也就是说现在全国农业用水中的绝大部分是白白浪费了;而先进国家灌溉水的 利用系数已达到0.7~0.8,灌溉水的生产效率为2.0kg/立方米。工业用水浪费也十分严 重,目前,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03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10~20倍。工业用 水的重复利用率为40%左右,而发达国家为75%~85%。我国城市生活用水一方面紧 缺,另一方面浪费也十分严重。据统计,全国多数城市中,仅自来水管网跑、冒、滴、 漏的损失率就达15%~20%.。
3 加强水资源管理
为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定合理利用水资源和防止污染的法规;改革用水经济政策。 如提高水价、堵塞渗漏、加强保护等。提高民众的节水意识,减少用水浪费严重和效率低 的状况。
4 增加下水道建设,发展城市污水处理厂
5 压缩用水量,研发再生水技术 (1)降低工农业用水量——改革生产用水工艺,争取少用水,提高循环用水率。既提高 了经济效益,而且减少了工业废水量,减轻了废水处理量和对水体的污染。采用减少渠道 渗漏和改进灌溉方式(如喷灌、滴灌)可节约农业用水。 (2)重复利用城市污水——用各种方法(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将工业废水和生活 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质分离出来,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
2) 回收利用城市污水、开辟第二水源 回收和重新使用废水,使其变为可用的资源是另一种提高水使用效率的方法。 3) 实行科学灌溉,减少农业用水浪费
全世界用水的70%为农业灌溉用水,但其利用率很低,浪费严重。因此,改革灌溉
方法是提高用水效率的最大潜力所在。渠道渗漏是世界各国在发展灌溉事业时遇到的共同 问题。据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的统计,灌溉水渗漏损失量一般为15—30%,高的甚至达到 50~60%。我国渗漏损失一般为40—50%,高的甚至达到70—80%。由于大部分灌区的渠

中国水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水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水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一、中国水资源特征中国水资源总量较大,居世界第四位。

但是,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因而形成如下突出的水资源特点:(一)时间分配不均,年际年内变幅大受季风气候影响,中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年际变化大,连续丰水年或连续枯水年时有发生,许多河流发生3~8年的连丰、连枯年。

例如黄河和松花江在近70年内出现过11~13年的连续枯水年,也出现过7~9年的连续丰水年。

连丰连枯年差异的年际变化极易造成频繁的水旱灾害。

中国降水年际变化大的另一表现则是最大年降水量与最小年降水量间的差异悬殊。

南方地区最大年降水量一般是最小年降水量的2~4倍,而北方地区高达3~6倍。

降水量较大的年际变幅,势必引起较大的径流变化。

例如,长江宜昌站的最大流量为110 000m³/s(历史洪水调查),而实测最小流量仅为2 770m³/s,洪枯径流相差40倍;黄河三门峡站的最大流量为36 000m³/s(历史洪水调查),而实测最小流量仅为145m³/s,洪枯相差248倍。

径流量在时间上的分布不均与要求获得稳定的供水量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时间分配不均除年际变化大外,年内分配也不均。

中国大部分地区冬春少雨,多春旱;夏秋多雨,多洪涝。

东南部各省雨季早,雨季长,6~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见图1-2)。

北方地区黄、淮、海、松辽流域6~9月的降雨量一般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5%,有的年份最大24小时暴雨量可超过多年平均降水量。

不论南方或北方雨季汛期中,降水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往往造成严重而频发的洪涝灾害。

图1-2 中国部分地区与伦敦、巴黎多年平均降水量年内分布比较(二)空间分布不均,水土匹配矛盾突出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主要是全国降水不均造成的。

中国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依次可划分为多雨、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五个地带。

全国有45%的土地面积处于降水量小于400mm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带。

中国的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

中国的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

中国的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而人口众多必然会对水资源的利用带来巨大的压力。

同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水环境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

因此,中国的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成为了国家的重要议题和挑战。

一、中国水资源的现状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根据统计,中国的总降水量超过了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四位。

尤其是拥有九大江河流域,包括长江、黄河、珠江等,形成了重要的水资源集中区。

但是,尽管享有大量的水资源,中国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却相对较低。

一方面,水资源的供应并不平衡。

南方地区相对富水,北方地区则水源匮乏,形成了南北水资源的巨大悬殊。

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以家庭、农业和工业用水为主导,水资源的浪费现象严重。

此外,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中的水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二、中国水环境的挑战中国的水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水污染和生态退化两个方面。

1. 水污染随着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中国的水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成为主要的污染源。

其中,工业废水的排放对地下水和河流水体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直接影响到农田灌溉和城市供水安全。

此外,农药和化肥的过量使用导致农田水体受到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损失。

2.生态退化水资源与生态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然而近年来,中国的湖泊、河流和湿地等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水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的退化。

湖泊富营养化、河流断流、湿地退化等问题给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破坏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的对策为了解决中国的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对策和措施。

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国家提出了"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的方针,旨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改善农田排水系统、加强用水定额管理等,以最少的水资源获得最多的经济效益。

2. 加强水污染治理国家加大了水污染治理的力度,推行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法规。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水资源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水资源

南水北调工程
治理海河
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地区分布不平衡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工业循环用水 改进灌溉方式 长江上游防护林 合理开采、雨季回灌
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
水体污染
浪费现象严重
洪水威胁天津
我国的水资源特征——缺水国家

6 1、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 位,仅次 巴西 、 俄罗斯 、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
___多,____少。解决办法:__________ 4、目前更大规模的调水工程是:___________ 5、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 __ 解决办法:________________ _多,____少
南北方水与土的矛盾
P52
活动2
北方旱田
南方水田
%; %。
南方水资源占 80 %,土地资源占 40 北方水资源占 20 %,土地资源占 60
南北方水土资源搭配不合理,对农业生产不利。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特点: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匀 , 南方 多, 北方 少,______ 东部 多,________ 西部 _______ 少。 跨流域调水工程 解决办法:________________
(P53知识之窗)
南水北调 目前更大规模的调水工程是:______________
这项工程将 长江 (河流)的水调 往 华北 、 西北 ,解决北方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1.跨流域调水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我国主要的水资源调配工程:
(1)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流域的水调往华北和西北。 (2)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调入青岛。 (3)引黄入晋工程——将黄河水调入山西省。 (4)引滦入津、入唐工程——将滦河水调入天津、唐山。

中国水资源概述

中国水资源概述
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
后,我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m³ 左右, 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m³ 。
(2)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受季风影响强
烈,降水分布极不均衡。总体来看,北方水源不足,南方水源有余。 黑龙江、辽河及黄河、淮河、海河流域耕地占全国的58.2%,水资
13个贫水国家之一。我国北方黄、淮、海3个流域人均水资源仅为全
国人均的1/5。到下世纪中叶,按16亿人口计,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将 比现在降低1/4,约为1755立方米,淡水资源短缺的形势将更加严峻。
二、我国水资源的主要特征
(1)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但人均、地均拥有水量少。我国平均年径流 总量为27115亿m³ ,居世界第六位,而人均只有2200m³ ,仅为世界 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途径
一、我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
地下水0.83 万亿立方米,二者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我国水资源总
量并不丰富,人均占有量更少,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人均水资 源量2400 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的 1/4,排在世界第121位,是世界
源占全国的14.4%,西南诸河、闽、浙、台及长江、珠江流域耕地
占全国35.9%,水资源总量占全国81%。
(3)我国降水受季风气候影响,年内变化很大。一般长江以南(3~6月份或
4~7月份)的降水量约占全年的60%,长江以北地区6~9月的降水量常常占
全年的80%,冬春缺少雨雪。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降水量往往集中在一 二次历时很短的暴雨中降落。由于降水量过于集中,大量降水得不到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水资源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

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

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
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

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

目前全世界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 5%,其中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
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6%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

人类真正能
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目前,全世
界有1 /6的人口、约10亿多人缺水。

专家估计,到2025年世界缺水人口将超过25亿。

中国土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约6万亿立方米,折合年降水深
为628毫米,比亚洲平均年降水深少114毫米。

根据1956~1979年同步期年径流资料分析计算,全国河川年径流量的多年平均值为27120亿立方米,中等干旱年(4年—遇)为24530亿立方米,严重干旱年(20年一遇)为22420亿立方米。

全国地下水矿化度小于2克
/升的淡水区面积(不包括沙漠面积)约860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地下水年补给量为8250
亿立方米。

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河川径流中包括很大部分地下水
排泄量,动态地下水也有一部分由河川径流所补给,故不能将河川径流量与地下水补给量
相加作为水资源总量,应扣除两者之间相互转化的重复水量。

根据1985年《中国水资源
评价》的资料,这项重复水量达7320亿立方米,全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041亿立方米。

分区水资源见表。

中国河川径流总量与世界各国比较,次于巴西、苏联、加拿大、
美国、印度尼西亚等五国,居世界第六位。

按人口平均每人占有年径流量2670立方米,
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1/4;按耕地平均每亩占有年径流量1800立方米,约相当于世界平均
数的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