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经典投诉案例
银行客户投诉问题处理典型案例2

银行客户投诉问题处理典型案例2有礼有节,严守底线,客户无理取闹无疾而终【事件经过】2011年3月7日中午客户赵女士在XX 支行办理业务,称自己身体不好不能等待,大堂经理耐心对其安抚,让其稍等几分钟,待理财窗口柜员吃完午饭后第一个为其办理业务,但客户坚决要求加塞,高声指责大堂经理并声称自己要昏迷,还打电话把女儿叫来声援,之后离去并投诉到955XX。
支行副行长亲自致电对其解释情况,对其不满表示歉意,但客户不接受。
下午4点半,该客户母女又来到网点,称我行服务不好导致其发病住院,要求我行赔偿住院费用,之后向报社投诉,报社核实事件经过后认为其所诉与事实不符未予报道。
4月1日、6日、7日该客户多次到网点讨说法,我行委婉表示无此责任。
4月7日客户女儿刘某将其母带到网点大厅中,自行离开并关闭手机。
客户佯装昏迷,我行员工拨打120并陪同其到医院。
稍后客户以为我行人员已经离开,偷偷与其女儿联系,其女儿来后将其接走。
据护士反映,该母女俩声称还得到银行去闹。
我行经多方联系,通过派出所和其女儿单位领导分别对该客户母女进行了告诫,表明立场,之后此事不了了之。
【案例点评】做好客户服务工作是我行员工的责任和义务,但本案例中的客户抓住了银行要面子、怕负面报道的心理,狮子张大口,动辄要赔偿,不答应就没完没了投诉,没完没了无理取闹。
我们无法选择客户,更要对客户一视同仁,但仁至义尽不是卑躬屈膝,对厚颜无耻的人要严守底线,坚决制止,维护我行的形象和声誉。
【经验启示】一是对这类客户应通过沟通表明立场,使其反映的问题能通过我行内部渠道解决,而不是通过投诉的方式解决。
二是提升服务质量,让X行的网点找不到服务瑕疵,用细节、专业服务、真诚服务感动客户。
三是如果是员工一般性的服务瑕疵问题,不会引起媒体和相关部门的重视,投诉人敲诈金额又远远超过银行可接受的额度,或是客户无理取闹,应坚持原则, 不卑不亢,该回绝的一定要坚决回绝,不能一头热一头冷,更不能过分迁就、无原则满足。
银行客户投诉问题处理典型案例

银行客户投诉问题处理典型案例1
保险变理财,银行、保险、客户三赢
【事件经过】2011年11月7日客户田女士到XX支行办理人寿保险产品支取,当其得知收益比同期定期存款相差5000元后顿时火冒三丈,我行员工耐心开导,并立即为其联系保险公司。
因保险公司无法完全满足要求,该客户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不断找到行里吵闹。
恰逢我行发行预期收益率为8.5%的理财产品,我行员工立即向客户介绍并获其认可后,协调保险公司在最短时间内办理了退保手续并给予最大限度补偿,客户又将在他行的定期存款取出合在一起成功购买该款产品,对我行深表感谢。
【案例点评】近年来由于保险产品收益远远低于预期造成的投诉较多,加之保险公司处理时效性差、补偿不到位引起客户不满,声称“相信X行才在X行购买理财产品而非保险”并在我行网点吵闹,直接影响了正常营业和我行声誉。
本案例中由于银行、保险、客户三方的理解与配合,保险变理财,从而化解了纠纷,实现了三赢。
【经验启示】一是不能简单生硬处理,一旦出现此类客户投诉或不满,应耐心安抚客户情绪,商讨解决办法,避免
事态进一步升级。
二是一定要换位思考,多站在客户的角度看问题,抱着真诚的态度解决问题。
三是应及时联系有关单位、部门和人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是如果客户的要求我行没有能力做到,应考虑用其他方法解决,或引导客户选择其他产品或服务,弃低就高。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银行消保投诉典型案例

银行消保投诉典型案例
银行作为金融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质量和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备受关注。
在实践中,银行消费者投诉不断,其中涉及的案例也层出不穷。
以下是一些银行消保投诉典型案例,以供参考: 1、未按照约定办理业务
某银行客户在办理贷款业务时,银行工作人员未按照约定的时间办理,导致客户逾期还款,被迫承担高额罚息。
客户投诉后,银行最终同意按照约定时间办理业务,并减免了客户的罚息。
2、未及时告知费用
某银行客户在办理信用卡业务时,银行未及时告知有关费用,导致客户不知情而被迫承担高额额外费用。
客户投诉后,银行最终同意减免了客户的额外费用,并加强了信息公开和告知。
3、未按照约定保障客户账户安全
某银行客户账户被他人盗用,但银行未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导致客户损失惨重。
客户投诉后,银行最终赔偿了客户的全部损失,并加强了账户安全管理和监控。
以上案例仅为银行消保投诉典型案例的冰山一角。
银行在服务过程中,应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服务质量监管,有效解决消费者投诉,提升服务品质和竞争力。
- 1 -。
银行报告消费投诉案例范文

银行报告消费投诉案例范文最近一段时间,我行收到了一些消费者投诉,其中包括服务不周、收费不透明、存款取款等问题。
以下是其中几个代表性案例的详细情况及解决措施。
案例一:服务不周一位消费者投诉称,在我行办理个人贷款时,受到某营业部工作人员的冷淡态度,处理缓慢,态度不佳,导致消费者产生了极大不满。
解决措施:针对此次投诉,我行立即启动服务质量改进计划,并对涉事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严肃的处理和教育。
同时,我行启动员工培训机制,加强员工服务意识和业务技能的提升,力求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案例二:收费不透明一位消费者投诉称,在我行开立个人账户时,收到了一些费用,但在银行卡的日常使用中,发现自己被收取了一些额外的费用,而相应的明细和解释并没有被及时提供。
针对此次投诉,我行立即启动流程优化计划,对收费标准进行规范化,解决费用透明度问题。
同时,我行加强对消费者的顾虑和需求的了解,收集消费者反馈,与消费者建立沟通渠道,增强消费者信任度,改善我行的服务质量。
案例三:存款取款问题一位消费者投诉称,在一家我行营业部存款时,错将几张旧版钞票存入ATM机,但当想要取出整个存款时,该营业部工作人员却告知不能全部提取,只能取现有的新版钞票。
消费者表示无法接受这样的服务。
针对此次投诉,我行重新对橱窗、柜面、ATM机等设备进行了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在此基础上,我行加强了对ATM机光点检测的规范化训练,并进行了相关技能加强。
同时,我行优化了存取款服务的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利、高效、贴心的服务。
总结:面对消费者投诉,我行会积极负责地解决问题,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更高的信任度。
我行也将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和提升服务水平,一如既往地关注客户需求,保障客户利益。
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例

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例案例一:银行收取高额手续费消费者小张在某银行办理信用卡时,签署了合同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相关的费用和手续费。
然而,小张在使用信用卡消费时发现,银行收取的手续费高于合同中约定的金额。
小张认为这是银行违反了消费者的权益保护规定,于是向银行投诉并要求退还多收的手续费。
银行认识到错误,并在解释情况后表示愿意退还多收的手续费。
双方进行协商后,银行顺利退还了小张多收的手续费,并对此次事件进行了内部调查,以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案例二:银行未保护客户个人信息消费者小王曾在某银行办理了储蓄账户,并将个人信息交给银行。
然而,在一次购物后,小王发现自己的账户被盗刷了。
小王怀疑是银行未妥善保护他的个人信息导致账户被盗刷。
他向银行投诉,并要求银行退还盗刷金额,并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银行接到投诉后立即展开调查,并发现确实发生了账户被盗刷的情况。
银行迅速退还了小王被盗刷的金额,并采取措施加强了个人信息保护,如增强了账户安全措施和提醒客户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
案例三:银行未履行解决客户投诉的义务消费者小李在某银行办理了贷款业务,但在后续的还款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希望银行能够提供更灵活的还款方式。
小李先后多次向银行提出了投诉和还款方式的建议,但银行未能积极回应,导致小李的投诉一直得不到解决。
小李决定向当地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投诉,并要求银行积极解决问题。
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介入后,要求银行尽快解决小李的投诉,并提供更灵活的还款方式。
银行在机构的监督下,与小李进行了协商,并最终商定了一种更灵活的还款方式,解决了小李的困扰。
以上案例都是真实发生的消费者与银行之间的纠纷案件,通过投诉、协商等途径解决了消费者的权益保护问题。
这些案例提醒银行要认真履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义务,并及时处理消费者的投诉,以维护良好的信誉和客户关系。
银行客户投诉化解经典案例范文

银行客户投诉化解经典案例范文在银行工作,处理客户投诉就像是在走钢丝,得小心翼翼又得稳稳当当。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我们行成功化解客户投诉的经典案例。
一、事件起因。
有一天,一位大爷气冲冲地走进我们银行网点。
他脸涨得通红,一进门就大声嚷嚷:“你们这银行怎么回事啊?我存个钱还能把我的钱存没了?”这一嗓子可把大厅里的人都吓了一跳。
大堂经理赶忙迎上去,满脸堆笑地说:“大爷,您先别激动,有什么事咱们慢慢说。
”原来啊,大爷前几天来存了一笔定期存款,今天过来想看看利息到账了没,结果发现账户余额比他预想的少。
他觉得肯定是银行方面出了差错,把他的钱给弄丢了。
二、调查过程。
大堂经理一边安抚大爷的情绪,一边把大爷带到了贵宾室,给他倒了杯热茶,说:“大爷,您就放心,我们肯定会把这事儿查清楚的。
您先喝口茶,润润嗓子。
”然后就迅速联系了负责储蓄业务的同事。
同事们马上开始对大爷的账户进行详细的查询。
这一查才发现,原来是大爷之前办理了一个代扣水电费的业务,正好这几天水电费扣款了,再加上大爷对定期存款利息的计算不太清楚,所以才误以为是银行把他的钱存没了。
三、化解过程。
大堂经理心里有了底,就回到贵宾室和大爷解释:“大爷啊,您看,您的钱可没丢。
您之前不是办了个代扣水电费的业务吗?这几天啊,水电费扣了一笔钱,所以您账户余额看起来少了。
还有啊,您存的定期存款利息是按照年利率来计算的,而且是到期了才会把利息一起打到您的账户上呢。
”大爷一听,眼睛一瞪,说:“啥?水电费?我都忘了这回事儿了。
那你们银行也不能这么吓唬我啊!”大堂经理赶忙赔笑说:“大爷,这确实是我们工作没做到位,没让您清楚地了解每一笔收支情况。
您看这样行不行,以后您每个月的水电费账单我们都给您打一份明细出来,这样您就心里有数了。
而且啊,我们再送您一份小礼品,就当是给您赔个不是了。
”这时候,大爷的脸色才稍微缓和了一些,说:“哼,这还差不多。
你们银行啊,得把这些事儿都给客户讲清楚,别让我们稀里糊涂的。
消费者银行办卡投诉案例

消费者银行办卡投诉案例
最近,一些消费者在银行办卡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具体的案例。
1. 张先生被银行误认为欠款
张先生在某银行办理信用卡时,银行工作人员误认为他有欠款,导致无法正常办卡。
经过多次沟通后,银行才发现是自己的错误,最终解决了问题。
2. 李女士办卡时被要求购买保险
李女士在一家银行办理信用卡时,银行工作人员告知她必须购买一份保险才能办卡。
李女士表示不需要保险,但银行仍然坚持要求购买。
最终,李女士选择放弃办卡。
3. 王先生的信用卡额度被恶意降低
王先生在某银行办理信用卡后,额度一度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但几个月后,银行突然将他的额度降低了一半,理由是他的信用评分下降了。
但王先生并没有任何不良记录,他认为银行是在恶意降低额度。
以上案例反映了银行在办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银行应该加强管理,确保工作人员不会误认欠款、强制消费、恶意降低额度等行为。
同时,消费者也应该保持警惕,对于银行的要求要有较为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 1 -。
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经典案例

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经典案例一、自动取款机吞卡,银行拖延处理。
小李去银行的自动取款机取钱,卡突然被吞了。
他当时就有点慌,因为那张卡是他工资卡,很多事都指着这卡呢。
他按照取款机上的提示给银行客服打电话,客服说会尽快处理。
可这“尽快”可真够慢的。
过了好几天,银行都没个准信儿。
小李每天都打电话催,银行一会儿说还在核实,一会儿说流程没走完。
小李就很生气,他觉得自己作为消费者,在银行存钱取钱,银行就有义务保障他正常使用卡片,这卡被吞又不是他的错。
后来小李直接去了银行网点,找到了负责人,说要是再这么拖着,他就要向银保监会投诉了。
这银行一听,才赶紧加快了处理速度,当天就把卡还给了小李。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银行在处理消费者遇到的问题时,不能拖拖拉拉,要及时有效地解决,不然消费者的权益就得不到保障。
二、银行误导销售理财产品。
张大妈去银行存钱,她就想存个定期,稳稳当当的。
结果银行的工作人员给她推荐了一个理财产品,说得天花乱坠的,什么收益高,风险低,还说比定期存款划算多了。
张大妈不太懂这些理财的事儿,就听信了工作人员的话。
她把自己辛苦攒的五万块钱都买了这个理财产品。
过了一段时间,张大妈发现这个产品不仅没赚钱,还亏了不少。
她找到银行,银行一开始还不认账,说当时已经给张大妈讲清楚了风险。
可是张大妈说工作人员根本没提有这么大风险。
后来张大妈找来了当时的录音(多亏她当时留了个心眼儿),银行这才没话说了。
银行最后给张大妈道了歉,还赔偿了她的损失。
这个案例里,银行工作人员为了业绩误导消费者,这是不对的。
银行应该给消费者提供准确、清晰的产品信息,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就坑了消费者。
三、银行私自开通收费服务。
老王收到银行短信,说他开通了一个短信提醒服务,每个月要扣两块钱。
老王很纳闷儿,他从来没去银行办理过这个业务啊。
他去银行问,银行说是他在办卡的时候勾选了这个服务。
老王说不可能,他办卡的时候就只想着存钱取钱方便,根本没在意这个短信提醒,更不可能主动开通这个收费的业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次投诉银行的经典案例
某日,我到中国银行存款。
银行的职员称我的签字太潦草,叫我用正楷字重新签名。
那位女职员态度恶劣,还振振有词的说:“我们一向要求客户签字时写正楷字!”
我告诉她“我可没有听说有这样的规定!”
最后,我懒得跟她争辩,重新用正楷字签名。
没有说什么就离开了。
可能有些朋友要问了,为什么继续不据理力争呢?
——我认为,在银行遇到这样的问题,只要不关系到你卡里的钱的问题,都没有必要去争执,能忍就忍。
这样做一方面不会耽误自己的时间,另一方面,也不影响其他客户办理业务。
我们有些朋友,遇事不够理智,往往在银行里大发雷霆、破口大骂,这样做并不能解决问题,有时还会被戴上“扰乱金融机构的秩序”的帽子,招来保安或者警察——得不偿失!
及时投诉
从银行出来后,我拨打了银行的电话(不是客户服务的电话,而是省分行的电话)。
接电话的是一名女士,我把情况大致的说了一下,她叫我留下电话稍候给我联系。
说到这里我要跟大家说一下,银行内部有一套服务监督机制,跟中国的其他政府企业一样都是上级监督下级。
所以要投诉最好找他们的上级。
而且要把他们服务上的问题有条理的说出来:比如态度方面,操作方面。
不要跟客户服务电话(95XXXX)反映情况(他们对你的投诉往往是轻描淡写的反映给上级,然后用甜美的声音跟你说sorry)。
更不要打某个经理的手机,那样你的投诉永远不会被他们上级知道!
关键时候不可心软
投诉之后,我接到了省分行的电话,他们说他们的做法是不对的,并告诉我无论怎样的签名都是可以的。
我在电话里表示希望那位职员对恶劣的言语道歉。
他们没有正面回答。
次日晚上,我又接到电话,是那个银行职员的给我打的,她说因为我的投诉,她已经被调离了岗位,说的挺可怜的,她希望我去给他们领导说清楚。
虽然很同
情这位银行职员的,但我觉得她服务态度恶劣,我为什么要为她辩护呢。
我告诉她我只接受道歉。
善用证据找出破绽
后来,银行的主任希望我去银行。
于是,下午下班以后我去了银行。
先是银行的保卫处长等人跟我谈,他们说看过当时的录象了,确实看不出银行职员态度恶劣。
(这完全是骗人的,摄像头是对外的,拍的是我,又不是她,当然看不出来)
当然,我也不会被他们“证据”吓倒,我对他们说:“那你就拿给我看!”
(显然银行是不可能把录象拿出来的,只有在公安机关办案的时录象才能被调阅)
这下把银行的工作人员弄得哑口无言,本来对他们有利的“证据”,却成了我手里的王牌。
既然拿不出证据,他们的只好请主任给我谈。
主任拿出了我之前的所有交易的单据(复印件),我向指出我每次的签名都是那个样子的,既然之前你们接受,为什么这次就说有问题呢?既然称自己的服务态度良好,为什么不给我看看录象呢?
那个主任只好乖乖的承认要求用正楷字签名是不对的,服务态度不好,请我原谅!……那个主任没完没了的说来说去,我也一言不发。
为了给这个事件划上个圆满的句号:我最后叫他给我写封道歉信。
三天后,我收到了那个主任写的道歉信,是他亲笔写的,还有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