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护理13章1节
第七版外科护理学目录

第一章绪论1第一节外科护理学的发展2第二节学习外科护理学的方法与要求4第三节外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5第二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7 第一节水和钠代谢紊乱8一、脱水8二、水中毒13第二节其他电解质代谢紊乱14一、钾代谢紊乱14二、钙代谢紊乱17三、磷代谢紊乱19四、镁代谢紊乱20第三节酸碱平衡失调22一、代谢性酸中毒22二、代谢性碱中毒24三、呼吸性酸中毒25四、呼吸性碱中毒26第三章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29第一节概述30第二节低血容量性休克39一、失血性休克39二、创伤性休克40第三节感染性休克41第四章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44第一节概述45一、外科病人的代谢变化45二、营养物质需要量45三、营养诊疗的基本流程46第二节营养筛查47第三节营养评定48第四节营养支持49一、肠内营养49二、肠外营养52第五章手术室管理和工作57第一节概述58一、布局与环境58二、手术人员职责60三、手术室安全管理62第二节手术室物品消毒灭菌63一、布单类63二、敷料类63三、器械类63四、缝线和缝针64五、引流物64第三节手术病人的准备64一、一般准备64二、手术体位准备64三、手术区皮肤消毒66第四节手术人员的准备66一、一般准备66二、外科手消毒66三、穿无菌手术衣67四、戴无菌手套67五、脱手术衣及手套68第五节手术室无菌操作技术70一、手术中的无菌操作原则70二、无菌器械桌的准备70三、手术区铺单法70第六节手术隔离技术72第六章麻醉病人的护理74第一节概述75一、麻醉学的工作范畴和内容75二、麻醉的分类76第二节麻醉前准备和麻醉前用药76一、麻醉前评估76二、麻醉前准备77第三节局部麻醉78第四节椎管内麻醉80一、蛛网膜下隙阻滞80二、硬脊膜外隙阻滞82第五节全身麻醉84第七章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92第一节概述93第二节手术前病人的护理94第三节手术后病人的护理101第八章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110第一节概述111第二节浅部组织的化脓性感染114一、疖和痛114二、急性蜂窝织炎115三、急性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116第三节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117一、甲沟炎和脓性指头炎117二、急性化脓性腱鞘炎、滑囊炎和手掌深部间隙感染118第四节全身性外科感染119第五节特异性感染121一、破伤风121点二、气性坏疽124第九章损伤病人的护理127第一节创伤128第二节烧伤133第三节冻伤141第四节咬伤143一、犬咬伤143二、毒蛇咬伤144三、虫蜇伤145第十章肿瘤病人的护理147第一节概述148第二节恶性肿瘤148第三节良性肿瘤160第十一章移植病人的护理162第一节概述163第二节肾移植169第三节肝移植174第十二章颅内压增高及脑疝病人的护理181 第一节颅内压增高182第二节脑痛191第十三章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194第一节头皮损伤195一、头皮血肿195二、头皮裂伤196三、头皮撕脱伤196第二节颅骨骨折197一、颅盖骨折197二、颅底骨折199第三节脑损伤200一、脑震荡202二、脑挫裂伤202三、颅内血肿207四、开放性脑损伤209第十四章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病人的护理212 第一节脑卒中213第二节颅内动脉瘤217第三节颅内动静脉畸形219第四节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220第十五章颅内和椎管内肿瘤病人的护理223 第一节颅内肿瘤224第二节椎管内肿瘤229第十六章颈部疾病病人的护理231第一节甲状疾病232一、甲状腺癌232二、甲状腺功能亢进238三、单纯性甲状腺肿241四、甲状腺腺瘤243第二节颈部常见肿块243第十七章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246第一节急性乳腺炎247第二节乳腺囊性增生病249第三节乳房肿瘤249一、乳腺纤维腺瘤250二、乳管内乳头状瘤250三、乳腺癌251第十八章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261第一节概述262第二节肋骨骨折264第三节气胸266第四节血胸272第五节心脏损伤274一、钝性心脏损伤274二、穿透性心脏损伤275第十九章胸壁、胸膜疾病病人的护理278 第一节漏斗胸279第二节脓胸280第三节胸壁、胸膜肿瘤285一、胸壁肿瘤285二、胸膜肿瘤285第二十章肺部疾病病人的护理288第一节肺癌289第二节肺结核299第三节支气管扩张301第二十一章食管疾病病人的护理304第一节食管癌305第二节食管良性肿瘤313第二十二章心脏大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315 第一节体外循环316第二节先天性心脏病321一、动脉导管闭321二、房间隔缺损323三、室间隔缺损325四、法洛四联症329第三节后天性心脏病330一、二尖瓣狭窄330二、二尖瓣关闭不全333三、主动脉瓣狭窄334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35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35第四节胸主动脉疾病337一、主动脉夹层338二、胸主动脉瘤342第二十三章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345 第一节急性化脓性腹膜炎346第二节腹腔脓肿352一、膈下脓肿353二、盆腔脓肿354第二十四章腹外疝病人的护理356第一节概述357第二节腹股沟疝358第三节其他腹外疝364一、股疝364二、切口疝364三、脐疝365第二十五章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367第一节概述368第二节常见的脏器损伤375一、脾损伤375二、肝损伤376三、胰腺损伤377四、胃、十二指肠和小肠损伤378五、结肠、直肠损伤379第二十六章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的护理381 第一节胃十二指肠溃疡382第二节胃癌389第二十七章小肠疾病病人的护理395第一节肠梗阻396第二节肠瘘401第二十八章阑尾炎病人的护理406第一节急性阑尾炎407第二节特殊类型急性阑尾炎412第三节慢性阑尾炎413第二十九章大肠和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415 第一节大肠癌416第二节直肠肛管其他疾病425一、痔425二、直肠肛管周围脓肿427三、肛瘘428四、肛裂430第三十章肝脏疾病、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护理433 第一节门静脉高压症434第二节肝癌439一、原发性肝癌439二、继发性肝癌446第三节肝脓肿447一、细菌性肝脓肿447二、阿米巴性肝脓肿449第三十一章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452第一节胆道疾病的特殊检查和护理453一、超声检查453二、放射学检查454三、胆道镜检查456第二节胆石症456一、胆囊结石457二、胆管结石461第三节胆道感染464一、急性胆囊炎464二、慢性胆囊炎466三、急性梗阻性化性炎466第四节胆道蛔虫病468第五节胆囊息肉和胆道肿瘤469一、胆囊息肉469二、胆囊癌470三、胆管癌471第三十二章胰腺疾病病人的护理473第一节胰腺炎474一、急性胰腺炎474二、慢性胰腺炎480第二节胰腺肿瘤和壶腹周围癌481一、胰腺癌481二、壶腹周围癌485三、胰岛素瘤485第三十三章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488 第一节周围血管损伤489第二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491第三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95第四节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497第五节深静脉血栓499第三十四章泌尿系统损伤病人的护理503 第一节肾损伤504第二节膀胱损伤508第三节尿道损伤510第三十五章泌尿系统结石病人的护理515 第一节上尿路结石516第二节下尿路结石522一、膀胱结石522二、尿道结石523第三十六章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增生和肿瘤病人的护理525 第一节良性前列腺增生526第二节膀胱癌530第三节肾癌535第四节前列腺癌537第三十七章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结核病人的护理541 第一节肾结核542第二节男性生殖系统结核546一、附睾结核546二、前列腺、精囊结核547第三十八章肾上腺疾病病人的护理549第一节皮质醇增多症550第二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554第三节儿茶酚胺增多症555第三十九章骨折病人的护理558第一节概述559第二节常见四肢骨折572一、肱骨干骨折572二、肱骨髁上骨折573三、前臂双骨折574四、桡骨远端骨折575五、股骨颈骨折576六、股骨干骨折578七、胫腓骨干骨折579第三节脊柱骨折和脊髓损伤580一、脊柱骨折580二、脊髓损伤583第四节骨盆骨折588第四十章关节脱位病人的护理591第一节概述592第二节肩关节脱位595第三节肘关节脱位597第四节髋关节脱位。
中医护理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本(专)科课程教学大纲《中医护理学》适用护理学专业(湘杏本科)笔人:杨金花定人:潘晓彦院负责人:罗尧岳湖南中医药大学教务处二○一四年十月一、理论与实验课时教学时间分配表第四篇中医护理基本技能二、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中医护理学》是建立在中医基础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的一门基础学科,是高等中医药院校护理学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是其他中医护理专科学习的基础,也是护理学专业的特色课程,在中医护理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课程适用于护理学专业。
其任务是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中医护理基本理念,掌握中医护理学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整体观念开展辨证施护,在今后的临床工作实践中更好地为人的健康服务提供高水平的护理。
三、课程目标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特点: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护;中医护理的一般方法(生活起居、饮食调护、情志护理、用药护理等);中医护理的基本技术操作(拔罐、艾灸、刮痧等),最终使学生能够应用中医护理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满足临床护理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需求。
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临床实践环节,帮助学生认识作为一名护士的自身价值,建立积极的专业情感和专业态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日后的护理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专业信念、知识和技能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篇概述第一章概述第二节中医护理学概述【教学内容】、中医护理学的概念、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中医护理与现代护理的关系、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点:中医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史,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点:中医护理学发展史。
、教学要求、掌握中医护理学的概念,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熟悉: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特别是有关著作;、了解中医辨证施护与现代护理的关系。
【教学方法】多媒体授课,运用讲授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等。
【参考学时】2学时。
护理学基础 13 给药

第十三章给药
第一节给药的基本知识一、药物的种类、领取和保管
二、给药的原则
三、给药的途径
动静脉注射>气雾吸入>舌下含服>直肠给药>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给药>皮肤给药
四、给药的次数与时间
第二节口服给药法
第三节注射给药法
总结提示:关于注射进针角度总结。
皮内注射5°,皮下注射30°〜40°,肌内注射90°,静脉注射15°~ 30°
第四节雾化吸入法
第五节药物过敏试验一、青霉素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
二、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及脱敏注射法
各类药物注射单位。
用药后用药护理措施

用药后用药护理措施引言在医学治疗过程中,药物的正确使用和随后的用药护理措施对于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用药后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减轻药物的副作用,并确保药物的有效吸收和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用药护理措施,以帮助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并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1. 用药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用药之前,确保你已经进行了以下准备工作:•阅读药物说明书: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仔细阅读药物的说明书,了解药物的适应症、剂量和用法等重要信息。
•检查药物的过期日期:确保药物没有过期,过期的药物可能会失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检查药物的外观:确认药物的包装完好无损,无明显变质迹象。
2. 正确用药的注意事项正确用药是保证药物治疗效果的基础,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按时用药:确保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药物说明书上的指示准时使用药物。
如果错过了某个剂量,不要把剩下的药物补上,应该按照正常的用药时间继续使用下一次的剂量。
•避免药物相互作用:有些药物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吸收、代谢或排泄。
在使用药物之前与医生或药师咨询是否存在相互作用的风险。
•避免饮酒和饮食限制:某些药物在与酒精或特定食物一起使用时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
在用药期间应注意避免饮酒和按医嘱遵循特定的饮食限制。
3. 用药后的用药护理措施3.1 服药后的休息一些药物在服用后可能会产生嗜睡、疲倦等不良反应。
在服药后应该安排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参与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活动,如驾驶车辆或操作重要机器。
3.2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很多药物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头晕、皮疹等。
在用药期间应该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及时咨询医生并报告副作用情况。
3.3 遵循医生的指示用药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指示和嘱咐。
不要擅自停药或调整剂量,如需调整应与医生或药师进行沟通。
3.4 注意药物的存储和保管要妥善存放药物,避免阳光直射、高温、潮湿和儿童触及的地方。
一般来说,药物应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并遵循药物说明书上的存储要求。
《用药护理》习题及答案汇总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绪言型题一、A11. 能影响机体生理功能和细胞代谢过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和用于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称为A.药物B. 生物制品C.剂型D.制剂E.生药2. 研究护理用药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及临床用药护理措施的课程称为A.用药护理B.药理学C.药剂学D.药效学E.药动学3.研究机体对药物作用的科学称为A. 配伍禁忌B.药效学C.药物化学D.药动学E.药物学4.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称为A.用药护理B.药理学C.药剂学D.药动学E.药效学5.下面有关临床护士用药护理的叙述,错误的是A. 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B.用药前检查药物制剂的批号、有效期C.用药时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原则D.用药前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E.发现医嘱错误,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6.在用药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请示医生后才能做的是A.了解患者的用药史和过敏史B.指导患者正确用药C.用药时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D.用药前要仔细核对患者的姓名、药名、给药剂量和给药方法E.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后是否要立即停药二、X型题1.护士在临床用药中的职责包括A.了解用药史B.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C.检查药物有效期D.观察药物的疗效E.了解药物过敏史2.在用药护理中,护士应该做到A.要熟悉药物的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B.在用药时,要做到用药前检查、用药中检查、用药后检查C.要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做好纪录D.要加强与患者的心理沟通,缓解用药时紧张情绪E.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药3.用药护理的任务是A.正确执行医嘱B.正确开展用药监护C.了解疾病变化规律D.正确进行生活护理E.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有效判断和处理的能力三、名词解释1.药效学2.药动学3.药物4.药理学5.用药护理四、简答题1.简述熟悉护士在临床用药中的职责。
2.简述用药护理课程的任务。
(徐红)第二节药物效应动力学一、A型题11.下列对药物选择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药物分类的依据B.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关C.选择性是相对的D.是临床选药的基础E.大多数药物均有各自的选择作用2.药物随血流分布到各组织器官所呈现的作用,称为A.局部作用B.吸收作用C.不良反应D.防治作用E.首过消除3.药物被吸收入血之前在用药局部呈现的作用称为A.局部作用B.吸收作用C.防治作用D.选择作用E.不良反应4.药物在治疗剂量时的出现和治疗目的的无关的作用称为A.治疗作用B.预防作用C.副作用D.局部作用E.“三致”反应5.药物的治疗量为A.等于最小有效量B.大于极量C.等于极量D.在最小有效量和极量之间E.在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6.长期应用受体拮抗药,可以使体内相应的受体数目增多,称为A.受体的向上调节B.受体的向下调节C.高敏性D.耐受性E.部分受体激动药7.以数量(或可测量值)表示的药理效应是A.质反应B.特异质反应C.毒性反应D.不良反应E.量反应8.以阳性或阴性(全或无)表示的药理效应是A.质反应B.特异质反应C.毒性反应D.不良反应E.量反应9.易产生身体依赖性的药品称为A.麻醉药品B.剧药C.毒药D.麻醉药E.毒剧药10.用阿托品治疗胃肠绞痛时,患者出现口干、心悸等反应,属于A.后遗效应B.副作用C.毒性反应D.继发反应E.特异质反应11.哌替啶用药成瘾后,突然停药可产生戒断症状,该反应属于A.后遗效应B.继发反应C.精神依赖性D.生理依赖性E.毒性反应12.停药后血浓度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时仍残存的药理效应称A.耐药性B.毒性反应C.后遗效应D.继发反应E.副作用13.药物产生的最大效应是A.阈剂量B.效能C.效价强度D.治疗量E.ED5014.受体激动剂与受体A.只有亲和力B.只有内在活性C.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D.无亲和力又无内在活性E.以上皆否15.受体阻断剂与受体A.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B.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C.无亲和力有内在活性D.既无亲和力又无内在活性E.具有较强亲和力,仅有较弱内在活性16.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药物剂量与药物作用的关系称为A.时效关系B.量效关系C.最小有效量D.治疗量E.时量关系17.服用催眠量的巴比妥类药次晨出现的宿醉现象是A.副作用B.毒性反应C.变态反应D.后遗效应E.特异质反应18.药物的副作用是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发生的A.治疗量B.极量C.最小中毒量D.特异质病人E.半数致死量19.青霉素治疗肺部感染是A.对因治疗B.全身治疗C.局部治疗D.对症治疗E.直接治疗20.下列有关受体部分激动药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药物与受体有亲和力B.药物与受体有较弱的内在活性C.与受体激动药合用则增强激动药的效应D.单独使用有较弱的受体激动药的效应E.具激动药和拮抗药的双重特点21.下列有关药物依赖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精神依赖性又称习惯性B.分为身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C.身体依赖性又称心理依赖性D.身体依赖性又称成瘾性E.一旦产生身体依赖性,停药后就会出现戒断症状二、A2型题1.糖尿病病人应用胰岛素治疗,此作用属于A.补充治疗B.对症治疗C.对因治疗D.安慰治疗E.以上都不对2.胸膜炎咳嗽应用镇咳药,此作用属于A.心理治疗B.对因治疗C.对症治疗D.预防作用E.局部作用3.某患者因伤寒高热,医生给予阿司匹林退热,此药物作用为A.对症治疗B.对因治疗C.局部作用D.预防作用E.局部作用4.患者,男,42岁。
护理中的药物管理技巧

护理中的药物管理技巧
在医疗护理工作中,药物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药物管理
可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治疗效果。
以下是一些在护理工作中常
用的药物管理技巧。
首先,护理人员在给患者用药时,需要仔细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以确保用药的准确性。
此外,还需确认患
者的过敏史和药物过敏情况,避免因用药不当而导致过敏反应。
其次,在给患者配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按照医嘱的要求仔细准
备药物,注意药品的名称、剂量、用法等信息,避免混淆或错误。
同时,注意检查药品的有效期,避免使用过期药物造成不良影响。
另外,护理人员在给患者服药时,需要向患者详细解释药物的用法
和注意事项,确保患者正确理解并按医嘱正确服药。
在患者服药后,
护理人员还需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记录药物使用情况和患者的身体
状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护理人员在药物管理中还需重视药物的存储和管理。
药物需
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或受阳光直射,同时要远离儿童和
宠物。
另外,不同种类的药物需分开存放,以免发生混淆或交叉感染。
总的来说,护理中的药物管理技巧包括核对患者信息、准备药物、
告知用药注意事项、观察患者反应、药物存储等多个环节。
只有做到
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才能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起到更好的
护理效果。
希望所有从事医疗护理工作的人员都能严格遵守药物管理规范,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安全的护理服务。
智慧树知到《基础护理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基础护理学》章节测试答案对应章节第一章1.【单选题】护士为患者准备备用床的目的是()D. 保持病室整洁,准备接收新患者A. 供暂离床活动的患者使用C. 方便患者的治疗和护理E. 预防皮肤并发症的发生B. 便于接收麻醉后尚未清醒的患者正确答案:保持病室整洁,准备接收新患者2.【单选题】为术后尿失禁卧床的患者更换床单,操作不正确的是()A. 固定尿管,将引流袋先移至床的远侧B. 使患者靠近护士,协助其翻身侧卧C. 清扫床垫,勿遗漏患者的肩下和臀下D. 铺好一侧,使患者平卧,再翻身至床的近侧E. 包好床单四边,铺橡胶单和布中单正确答案:包好床单四边,铺橡胶单和布中单3.【单选题】对前来门诊的患者,护士首先应进行()A. 健康教育B. 卫生指导C. 预检分诊D. 治疗E. 消毒隔离正确答案是:治疗4.【单选题】门诊护士在巡视候诊患者时发现一患者面色及巩膜黄染,应指导该患者()A. 到隔离门诊就诊B. 提前就诊C. 立即抢救D. 按挂号顺序就诊E. 安排患者先休息正确答案:到隔离门诊就诊5.【单选题】急诊预检分诊护士遇有危重患者时应立即()A. 实施抢救B. 通知护士长和有关科室C. 通知值班医师及抢救室护士D. 报告医务部等上级有关部门E. 通知科主任正确答案:通知值班医师及抢救室护士6.【单选题】抢救物品管理的“五定”不包括()A. 定品种数量B. 定点放置C. 定期更换D. 定人保管E. 定期检查维修正确答案:定期更换7.【单选题】如果病室温度过高可导致患者()A. 呼吸功能抑制B. 消化功能抑制C. 肌肉紧张D. 易烦躁E. 促进体力恢复正确答案:易烦躁8.【单选题】患者休养的适宜环境正确的是()A. 儿科病室冬季室温在22~24℃B. 产妇病室应注意保暖,不能开窗通风,以免产妇着凉C. 支气管扩张患者室内湿度在35%D. 破伤风患者勿剧烈活动,室内应通风良好、光线充足E. 哮喘患者房间可摆放鲜花和绿色植物正确答案:儿科病室冬季室温在22~24℃9.【单选题】为保持病室安静,采取的护理措施应除外()A. 减少探视B. 医护人员进行各种操作时做到“四轻”C. 病室桌椅安装橡胶垫D. 治疗车轴、门轴应经常润滑E. 密闭门窗,避免噪声正确答案:密闭门窗,避免噪声10.【单选题】铺床时不符合节力原则的是()A. 将用物放在床尾的车上B. 按使用顺序摆放物品C. 操作时,身体靠近床边D. 两腿前后分开,稍屈膝E. 上身保持一定的弯度正确答案:上身保持一定的弯度11.【单选题】护士为全麻术后患者铺麻醉床时,操作不正确的是()A. 换铺清洁被单B. 床中部的中单及橡胶中单距床头45~50cmC. 一床一巾湿扫床垫,防止交叉感染D. 盖被扇形折叠置于床的远侧,开口向门E. 枕头横于床头,开口向门正确答案:枕头横于床头,开口向门12.【单选题】患者,男性,23岁,门诊候诊时,突然感到腹痛难忍。
《用药护理》习题及答案汇总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绪言型题一、A11. 能影响机体生理功能和细胞代谢过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和用于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称为A.药物B. 生物制品C.剂型D.制剂E.生药2. 研究护理用药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及临床用药护理措施的课程称为A.用药护理B.药理学C.药剂学D.药效学E.药动学3.研究机体对药物作用的科学称为A. 配伍禁忌B.药效学C.药物化学D.药动学E.药物学4.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称为A.用药护理B.药理学C.药剂学D.药动学E.药效学5.下面有关临床护士用药护理的叙述,错误的是A. 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B.用药前检查药物制剂的批号、有效期C.用药时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原则D.用药前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E.发现医嘱错误,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6.在用药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请示医生后才能做的是A.了解患者的用药史和过敏史B.指导患者正确用药C.用药时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D.用药前要仔细核对患者的姓名、药名、给药剂量和给药方法E.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后是否要立即停药二、X型题1.护士在临床用药中的职责包括A.了解用药史B.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C.检查药物有效期D.观察药物的疗效E.了解药物过敏史2.在用药护理中,护士应该做到A.要熟悉药物的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B.在用药时,要做到用药前检查、用药中检查、用药后检查C.要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做好纪录D.要加强与患者的心理沟通,缓解用药时紧张情绪E.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药3.用药护理的任务是A.正确执行医嘱B.正确开展用药监护C.了解疾病变化规律D.正确进行生活护理E.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有效判断和处理的能力三、名词解释1.药效学2.药动学3.药物4.药理学5.用药护理四、简答题1.简述熟悉护士在临床用药中的职责。
2.简述用药护理课程的任务。
(徐红)第二节药物效应动力学一、A型题11.下列对药物选择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药物分类的依据B.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关C.选择性是相对的D.是临床选药的基础E.大多数药物均有各自的选择作用2.药物随血流分布到各组织器官所呈现的作用,称为A.局部作用B.吸收作用C.不良反应D.防治作用E.首过消除3.药物被吸收入血之前在用药局部呈现的作用称为A.局部作用B.吸收作用C.防治作用D.选择作用E.不良反应4.药物在治疗剂量时的出现和治疗目的的无关的作用称为A.治疗作用B.预防作用C.副作用D.局部作用E.“三致”反应5.药物的治疗量为A.等于最小有效量B.大于极量C.等于极量D.在最小有效量和极量之间E.在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6.长期应用受体拮抗药,可以使体内相应的受体数目增多,称为A.受体的向上调节B.受体的向下调节C.高敏性D.耐受性E.部分受体激动药7.以数量(或可测量值)表示的药理效应是A.质反应B.特异质反应C.毒性反应D.不良反应E.量反应8.以阳性或阴性(全或无)表示的药理效应是A.质反应B.特异质反应C.毒性反应D.不良反应E.量反应9.易产生身体依赖性的药品称为A.麻醉药品B.剧药C.毒药D.麻醉药E.毒剧药10.用阿托品治疗胃肠绞痛时,患者出现口干、心悸等反应,属于A.后遗效应B.副作用C.毒性反应D.继发反应E.特异质反应11.哌替啶用药成瘾后,突然停药可产生戒断症状,该反应属于A.后遗效应B.继发反应C.精神依赖性D.生理依赖性E.毒性反应12.停药后血浓度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时仍残存的药理效应称A.耐药性B.毒性反应C.后遗效应D.继发反应E.副作用13.药物产生的最大效应是A.阈剂量B.效能C.效价强度D.治疗量E.ED5014.受体激动剂与受体A.只有亲和力B.只有内在活性C.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D.无亲和力又无内在活性E.以上皆否15.受体阻断剂与受体A.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B.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C.无亲和力有内在活性D.既无亲和力又无内在活性E.具有较强亲和力,仅有较弱内在活性16.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药物剂量与药物作用的关系称为A.时效关系B.量效关系C.最小有效量D.治疗量E.时量关系17.服用催眠量的巴比妥类药次晨出现的宿醉现象是A.副作用B.毒性反应C.变态反应D.后遗效应E.特异质反应18.药物的副作用是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发生的A.治疗量B.极量C.最小中毒量D.特异质病人E.半数致死量19.青霉素治疗肺部感染是A.对因治疗B.全身治疗C.局部治疗D.对症治疗E.直接治疗20.下列有关受体部分激动药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药物与受体有亲和力B.药物与受体有较弱的内在活性C.与受体激动药合用则增强激动药的效应D.单独使用有较弱的受体激动药的效应E.具激动药和拮抗药的双重特点21.下列有关药物依赖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精神依赖性又称习惯性B.分为身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C.身体依赖性又称心理依赖性D.身体依赖性又称成瘾性E.一旦产生身体依赖性,停药后就会出现戒断症状二、A2型题1.糖尿病病人应用胰岛素治疗,此作用属于A.补充治疗B.对症治疗C.对因治疗D.安慰治疗E.以上都不对2.胸膜炎咳嗽应用镇咳药,此作用属于A.心理治疗B.对因治疗C.对症治疗D.预防作用E.局部作用3.某患者因伤寒高热,医生给予阿司匹林退热,此药物作用为A.对症治疗B.对因治疗C.局部作用D.预防作用E.局部作用4.患者,男,42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
抗微生物药
用药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用药护理
抗微生物药 概述
学习目标
• 1.掌握抗微生物药的常用概念、术语。 • 2.熟悉耐药性的概念和抗菌药的合理应用。 • 3.了解机体、病原体与药物三者之间的关 系及抗微生物药的作用机制。 • 4.能指导患者合理应用抗微生物药。
用药护理
抗微生物药 概述
用药护理
用药护理
抗微生物药 概述
(二)选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 ★足够的剂量 有效抗菌浓度 ★适当的疗程 ★防止或延缓病原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
用药护理
抗微生物药 概述
(三)抗菌药的预防性应用 预防性用药应具有严格而明确的指征 感冒、病毒感染、昏迷、休克等患者 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用药护理
抗微生物药 概述
用药护理
抗微生物药 概述
一、基本概念与常用术语
1.抗生素 是指某些微生物(如真菌、细菌、 放线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抑制或 杀灭其他病原微生物作用的化学物质。 包括天然抗生素和人工半合成抗生素。
用药护理
抗微生物药 概述
2.抗菌谱 是指抗菌药物的抗菌范围。 某些药物仅作用于单一菌种或局限于 某一菌属,称为窄谱抗菌药,如异烟肼只 对结核分枝杆菌有作用;有些药物抗菌谱 广,不仅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有作 用,而且对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等 病原体也有效,称为广谱抗菌药,如四环 素类。
用药护理
抗微生物药 概述
3.抗菌活性 是指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 能力。抗菌活性常用最低抑菌浓度(MIC, 指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和最低杀菌浓度(MBC,指能够杀灭培养基 内细菌的最低浓度)来表示。
用药护理
抗微生物药 概述
4.抑菌药和杀菌药 抑菌药是指仅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如红霉素类抗生素 等;而杀菌药不仅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且具有杀灭作用,如青霉素类抗生素等。
用药护理
抗微生物药 概述
5.化疗指数 是衡量化疗药物临床应用价值和评价 化疗药物安全性的重要参数,可用化疗药 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与半数有效量 (ED50)的比值来表示。通常,化疗指数 愈大,表明药物的安全性愈大。
用药护理
抗微生物药 概述
6.抗菌后效应 是指药物与细菌短暂接触,当血药浓 度低于最低抑菌浓度或被消除之后,细菌 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现象。如青霉素、 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菌的后效应约为2~4 小时,即药物脱离细菌后,作用仍维持2~ 4小时。
抗微生物药 概述
思考与练习 1 .何为抗菌谱?对临床用药有何指导意义? 2.滥用抗菌药物有何危害?应如何防止细菌 耐药性产生? 3.应用抗微生物药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用药护理 第一节 肾பைடு நூலகம்腺皮质激素
•在线学习
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网址: /hep/portal/schoolId_11
(四)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目的: 提高疗效 扩大抗菌范围 适当减少用药剂量以降低药物的毒副反应 防止或延缓耐药性的产生
用药护理
抗微生物药 概述
联合用药的适应证: 1.病原体不明的严重感染 2.单一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混合感染 3.单一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严重细菌感染 4.结核病等需长期用药治疗者
用药护理
抗微生物药: 是一类能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用于 防治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化学治疗药: 临床上将抗微生物药、抗寄生虫药和抗 恶性肿瘤药统称为化学治疗药
用药护理
抗微生物药 概述
机体
防治 不良反应 代谢 防御
感染 致病
抑制 杀灭
药物
抗药
病原体
机体、病原体、化学治疗药三者之间关系
用药护理
抗微生物药 概述
用药护理
抗微生物药 概述
四、抗菌药的合理应用与注意事项
应用抗菌药时必须做到全面了解患者、 病原体和抗菌药三者基本情况及相互关系 的基础上,安全有效地应用抗菌药使患者 冒最小的风险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
用药护理
抗微生物药 概述
(一)严格按适应证选药 ★抗菌谱 ★临床适应证 ★患者的生理特点、病理特点、免疫功能、 肝肾功能 ★药物的体内过程、不良反应、禁忌证 ★细菌耐药性
临床案例
患者,女,20岁。游泳后出现腰痛、 发热,T39℃,伴尿频、尿急、尿痛,查尿 沉渣白细胞>5/HP,诊断为急性膀胱及尿 道感染。给予抗菌治疗,并嘱患者多饮水 及注意休息。
用药护理
抗微生物药 概述
思考题
• 1.请问该患者应选择哪一类抗菌药物治疗? 选择依据是什么? • 2.抗微生物药应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 3.在抗微生物药的应用过程中,应如何防 止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用药护理
抗微生物药 概述
二、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1.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2.抑制菌体蛋白质合成 3.影响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 4.影响细菌核酸和叶酸代谢
用药护理
抗微生物药 概述
三、病原菌的耐药性(抗药性)
指病原微生物对抗菌药物敏感性降低的 现象 耐药性产生机制: 1.产生灭活酶 2.降低细菌胞浆膜通透性 3.细菌改变药物作用的靶位蛋白 4.细菌改变自身代谢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