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一年级趣味数学第1讲 数的大小排列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数字的大小与排序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数字的大小与排序介绍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程中,孩子们开始接触基本的数字概念。
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认识数字的大小和排序。
通过学习,孩子们将能够理解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排序。
数字的相对大小在数学中,我们经常要比较不同数字之间的大小。
以下是几种常见方法来比较数字的相对大小:比较符号•大于(>):用于表示一个数字大于另一个数字。
•小于(<):用于表示一个数字小于另一个数字。
•等于(=):用于表示两个数字相等。
例如,3 > 2 表示3大于2;4 < 7 表示4小于7;5 = 5 表示5等于5。
数字线段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可以使用数字线段。
一条数字线段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着所有整数,并且每个整数与相邻整数之间都有固定距离。
通过使用这样的线段,孩子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不同数字之间的距离,并能够判断哪个数更大或更小。
通过练习,孩子们将逐渐熟悉线段上的数字,并能够准确判断它们的相对大小。
数字比较练习为了帮助孩子们巩固数字大小的概念,可以设计一些数字比较练习,例如: 1. 比较两个给定的数字,并判断它们之间的关系(大于、小于、等于)。
2. 给出一组数字,让孩子们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
这些练习能够培养孩子们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总结在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中,认识数字的大小与排序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通过比较符号、数字线段以及相应练习,孩子们可以逐渐理解和掌握数字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
这对他们后续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家长和老师也应鼓励孩子多参与实际生活中与数字相关的活动,加深他们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的排序和分类

小学一年级数的排序和分类数的排序和分类是小学一年级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数的排序和分类,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为他们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
本文将介绍小学一年级数的排序和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一、数的排序数的排序是将一组数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规律进行排列的过程。
在小学一年级,数的排序主要是指整数的排序。
整数的排序可以通过比较整数的大小来确定。
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时,可以依次比较它们的个位数、十位数、百位数等。
首先比较个位数的大小,如果两个整数的个位数不相等,就可以确定它们的大小关系;如果个位数相等,则继续比较十位数的大小,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完所有位数。
例如,对于整数23和56,首先比较个位数3和6,因为3小于6,所以23小于56。
因此,23应排在56的前面,即23排在56的后面。
同样地,可以比较其他整数的大小关系,并进行相应的排序。
二、数的分类数的分类是将一组数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特征进行划分的过程。
在小学一年级,数的分类主要涉及到奇数和偶数、正数和负数的分类。
1. 奇数和偶数的分类奇数是指除以2余1的整数,偶数是指除以2余0的整数。
通过个位数的奇偶性可以判断整数的奇偶性。
例如,整数7是奇数,因为个位数7除以2的余数是1;整数20是偶数,因为个位数0除以2的余数是0。
奇数和偶数在数轴上的分布也有一定的规律。
奇数在0的左侧,偶数在0的右侧,两个相邻的奇数和偶数之间相隔一个整数。
2. 正数和负数的分类正数是指大于0的数,负数是指小于0的数。
可以通过数的符号来判断数的正负。
例如,整数8是正数,因为它大于0;整数-5是负数,因为它小于0。
正数和负数在数轴上的分布也有一定的规律。
正数在0的右侧,负数在0的左侧。
两个相邻的正数和负数之间相隔一个整数。
三、综合应用数的排序和分类不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也是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在购物时,我们需要将商品按照价格从低到高进行排序,以便选择合适的商品;在排队时,我们需要按照身高的高低进行排队,以保持队伍的秩序。
一年级数学-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一、直接写出得数。
13-7= 11-2= 7+6= 16-8= 8+4= 14-9= 15-6= 18-5= 10-6= 13-5= 14+4=二、在○里填“>”、“<”或“=”。
31○34 59○55 75○57 56○6590○89 100○99 47○51 82○79三、排一排。
1、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4 32 78 41 23 87()>()>()>()>()>()>()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60 37 73 54 26 45()<()<()<()<()<()<()四、按要求分类。
24 35 73 92 100 1421 64 31 22 10 96大于50的数有:()。
小于50的数有:()。
大于30小于96的有:()。
五、按顺序写数。
1.24,25,26,(),(),(),(),(),…2.5,10,15,20,(),(),(),(),…一、直接写出得数。
8+8= 17-5= 10+6= 12-3=13-3= 12+4= 13-10= 15-6=6+9= 14-9= 15-8= 8+7=二、计算。
4+4+8= 16-7+5= 11+5-6= 17-5-4=19-9+4= 18-6-7= 16-8+8= 12+5-5=三、比一比,排一排。
1、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5 37 70 44 24 82()>()>()>()>()>()>() 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67 36 63 54 29 45()<()<()<()<()<()<()四、填一填。
1、我加上10是15。
我是()。
2、我减去4是9。
我是()。
3、我比最大的一位数多7。
我是()。
五、解决问题。
1、一本书14元,一枝笔6元。
书比笔贵多少元?2、大猴16只,小猴9只。
一年级数学数字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一年级数学数字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数字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数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概念,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数字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数字的顺序和大小比较,学生可以培养对数字的认知和理解,为日后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顺序和大小两个方面来论述一年级数学中数字的比较方法。
一、数字的顺序比较数字的顺序比较是指根据数字的大小,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
在一年级数学中,学生通常需要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关系。
比如,比较数字5和数字2的大小关系。
1. 比较数字的个位数:要比较两个数字的个位数的大小关系,首先需要将个位数进行比较。
在本例中,数字5的个位数是5,数字2的个位数是2,显然5大于2。
所以,数字5大于数字2。
2. 比较数字的十位数:如果两个数字的个位数相等,则需要比较十位数的大小关系。
以数字55和数字52为例,两个数字的个位数相等,都是5,因此需要比较十位数的大小关系。
在本例中,数字55的十位数是5,数字52的十位数是2,显然5大于2。
所以,数字55大于数字52。
通过以上两个步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数字5大于数字2,数字55大于数字52。
这就是一年级学生在数字顺序比较中的基本方法。
二、数字的大小比较数字的大小比较是指根据数字的数值大小,确定数字的大小关系。
在一年级数学中,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1. 比较两个数字的个位数:当两个数字的个位数不同时,可以直接比较个位数的大小来确定两个数字的大小关系。
比如,比较数字25和数字36的大小关系。
显然,5小于6,所以数字25小于数字36。
2. 比较两个数字的十位数:当两个数字的个位数相等时,需要比较十位数的大小。
比如,比较数字47和数字43的大小关系。
两个数字的个位数都是3,所以需要比较十位数。
在本例中,数字47的十位数是4,数字43的十位数也是4,没有差别。
因此,我们还需要比较个位数。
一年级数学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

一年级数学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一年级数学: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在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我们要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这对我们建立数学概念和日常生活中的数学运用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整数大小比较、数线的运用以及数字的排序等三个方面来介绍一年级数学中认识数字大小关系的方法和技巧。
一、整数大小比较在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中,我们首先需要学会比较整数的大小。
对于一位数的比较,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它们的大小关系,例如比较1和2,我们知道2比1大。
而对于两位数及以上的数字比较,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各位数的大小来判断数字的大小关系。
例如:比较42和58的大小关系,我们可以先比较十位数,发现5大于4,因此58大于42。
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三位数或更大的数字的比较。
二、数线的运用数线是一种常见的工具,帮助我们更直观地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
我们可以将数线画在纸上,然后根据题目给出的数值,在数线上标出相应的点。
例如:题目要求比较数值10和15的大小关系,我们可以在数线上标出这两个点,然后通过观察它们的左右位置来判断大小关系。
在这个例子中,15在数线上的位置比10更靠右,因此15比10大。
三、数字的排序除了比较数字的大小关系,我们还需要学会对一组数字进行排序。
排序是将一组数字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并且需要准确地确定每个数字的位置。
例如:给定一组数字{5, 2, 7, 4, 9},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相邻数字的大小,逐步确定它们在排序中的位置。
首先,我们可以将数字2与数字5比较,确定2应该在5的前面。
然后,我们继续比较数字5和数字7,发现7比5大,所以5应该在7的前面。
依此类推,最终可以确定这组数字的排序为{2, 4, 5, 7, 9}。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通过游戏、实际操作等方式来加深对数字大小关系的理解和掌握。
总结:一年级数学学习中,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
数的大小排序与分类

数的大小排序与分类数字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可以用数字来计数、描述大小、比较大小等等。
数的大小排序和分类是我们在数学中常常进行的一项基本操作。
本文将介绍数的大小排序与分类的相关概念和方法。
一、数的大小排序数的大小排序是将一组数字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过程。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数的大小排序方法:1.1 升序排序升序排序是将一组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方法。
当我们需要将一组数字从小到大排列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将给定的数字列出来;2. 从中选取最小的数字放在第一位;3. 从剩下的数字中选取最小的数字放在第二位;4. 依次类推,直到所有数字都排列好。
例如,对于数字序列 5,3,8,1,4 来说,通过升序排序的方法,数字序列将变为 1,3,4,5,8。
1.2 降序排序降序排序是将一组数字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方法。
当我们需要将一组数字从大到小排列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将给定的数字列出来;2. 从中选取最大的数字放在第一位;3. 从剩下的数字中选取最大的数字放在第二位;4. 依次类推,直到所有数字都排列好。
例如,对于数字序列 5,3,8,1,4 来说,通过降序排序的方法,数字序列将变为 8,5,4,3,1。
二、数的分类数的分类是根据一定的规则和性质对数字进行分类的过程。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数的分类方法:2.1 自然数和整数自然数是从1开始,没有上界的数字集合,记作N={1, 2, 3, ...}。
整数是包括0和自然数在内的数字集合,记作Z={..., -3, -2, -1, 0, 1, 2, 3, ...}。
2.2 正数和负数正数是大于0的数字,负数是小于0的数字。
2.3 偶数和奇数偶数是能被2整除的数字,奇数是不能被2整除的数字。
2.4 素数和合数素数是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大于1的整数,合数是除了1和自身以外还能被其他数整除的大于1的整数。
2.5 有理数和无理数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的数,无理数是不能用有理数表示的数。
数的大小和顺序排列

数的大小和顺序排列数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无论是计算数字还是进行排名排序,对数的大小和顺序排列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数的大小概念以及它们的顺序排列方法,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的大小和排列规则。
一、数的大小概念数的大小是指比较不同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数学中,我们使用比较运算符(如大于、小于、等于)来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比如,当我们说某个数字x大于另一个数字y时,表示为x > y;当数字x小于数字y时,表示为x < y;当两个数字相等时,表示为x = y。
在数的大小概念中,还有两个特殊的情况需要注意。
一是负数的大小比较,负数的绝对值越大,其大小越小;二是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小数位数越多,其大小越小。
具体的大小比较规则与正整数相同,只是要考虑到负号和小数位数的影响。
二、整数的顺序排列在数的顺序排列中,整数是最常见的。
整数指的是没有小数部分的数,可以是正数、负数或零。
整数的顺序排列方法并不复杂,按照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的规则依次排列即可。
1. 从小到大排列:按照整数的大小从小到大排列,即从最小的整数开始逐渐增加。
例如,对于整数-3、0、5、2、-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应为-3、-1、0、2、5。
2. 从大到小排列:按照整数的大小从大到小排列,即从最大的整数开始逐渐减小。
例如,对于整数-3、0、5、2、-1,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应为5、2、0、-1、-3。
需要注意的是,当整数中出现相同的数字时,按照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排列。
例如,对于整数-3、0、2、2、-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应为-3、-1、0、2、2。
三、小数的顺序排列小数是介于两个整数之间的数,具有小数部分。
小数的顺序排列相对复杂一些,需要先比较整数部分的大小,再逐个比较小数部分的每一位。
按照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的规则依次排列。
1. 从小到大排列:首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的大小,整数部分较小的排在前面;当整数部分相同时,比较小数部分的第一位,位数较小的排在前面;若第一位相同,则比较第二位,依次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关系。
数学教案:比较大小的顺序(小学一年级)

数学教案:比较大小的顺序(小学一年级))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字大小的概念和大小的顺序。
2.能够通过比较大小,正确排序数字。
3.掌握常见的数字排序方法。
二、教学重点1.数字大小的概念和大小的顺序。
2.比较大小,正确排序数字。
三、教学难点1.掌握常见的数字排序方法。
2.运用排序方法进行数字排序。
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知教师出示以下数字:1、2、3、4、5,并询问学生这些数字的大小顺序是什么?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等符号,让学生完成数字之间的比较。
2.统一认知教师为学生普及数字的大小概念,告诉学生数字越大,表示的数量就越多,数字越小,则表示的数量就越少。
3.启发思考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游戏、数学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探索数字的大小顺序规律。
例如:猜数字大小游戏,让学生根据提示猜数字,并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数字的大小顺序。
4.常见的数字排序方法常见的数字排序方法有以下几种:(1)从小到大排序从小到大排序是将数字从小到大排列,称为升序排列。
例如:5、7、9、13、17。
(2)从大到小排序从大到小排序是将数字从大到小排列,称为降序排列。
例如:17、13、9、7、5。
(3)平行排序平行排序是将数字平行排列,由学生来判断大小关系。
5.综合活动以实例为例:9、2、6、3、8、7、5。
①升序排列:2、3、5、6、7、8、9。
②降序排列:9、8、7、6、5、3、2。
③平行排序:9 8 76.532五、总结在进行数字排序时,需要掌握数字大小的概念和大小顺序,并可以运用常见的数字排序方法进行排序。
通过数学游戏、数学实践等方式进行综合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字排序的方法和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大的数就大。(
)里依次填“<”、“>”、“>”;第三组题目都是十位
相同的两位数比较大小,十位相同看个位,个位大那个数就大。(
)里依次
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100
4. 下面是几种动物的年龄,请小朋友们把他们的年龄从大 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猴子 30 岁 老虎 20 岁 马 40 岁 大象 80 岁
乌龟 170 岁 鹰 160 岁 梭鱼 260 岁 长颈鹿 25 岁
4. 一(3)班同学的数学竞赛出来了,老师把 6 个小组的总分告诉全班同学: 第组合第组总分一样多; 第组的总分比第④多,但比第组少; 第⑤组的总分没第组、第组多,但比第④组多; 第组的总分比第⑥组少。 猜一猜,全班哪个小组的总分最多?哪个小组的总分最少?
数的大小排列
情景引入: 为了进行观察、比较,有时需要把一些数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 来。按要求,一搬排列的方式分为 两种:一种是按从大到小的顺 序排列;另一种却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排列时一般在数字 之间用“>”或“<”号表示出来。
知识平台: 技法一:数位少的数小于数位多的数。 技法二:数位相同看最高位,最高位大的那个数就大。 技法三:最高位的数相同就依次看下面的一个数位, 哪个数位上的数大哪个数就大。
例 3 想一想,下面的括号里可以填什么数? (1)15+20>( ) (2)30+( )<50
【解析】 (1)先算出 15+20=35,所以括号里可以填比 35 小的任何数, 如 1、2、3、4……34。 (2)30+20=50,所以括号里可填 1、2、3、4……19。
例 4 把下面的数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27、5、45、13、26、65、34
【解析】 把这些数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没有具体要求,根据自己的习惯, 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也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观察以上各数,有一位数的,也有两位数的,在这些数中一位数的 最小,而两位数的大小排列,先看十位数;十位上的数大的就大, 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如 27 和 24,就在比较个位上的数分个位上 的数大的就大,因此按照以上的比较方法,可以这样排列。 (1)65>45>34>27>24>13>5
11.在括号里填“>”或“<”。
(1)36( )35+3 (3)45( )54-10 (5)60-8 ( )60 (7)71( )71+3
(2)15-8()32 (4)27-4()35 (6)80-17()80 (8)17+8()35
再见宝贝们
祝你们学习快乐
例 1 在( )里填上“<”或“>”
5( )15
41( )51
86( )83
71(
)6
49
72( )58
47( )
8( )31
36( )24
64( )68
【解析】
第一组题目都是一位数和两位数比,一位数一定比两位数小。()里依次填“<”、
“>”、 “<”;第二组题目是两位数和两位数比,数位相同看最高位十位,十位
(2)5<13<24<27<34<45<65
例 5 把圆圈中的数先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 列,试试看。
从大到小排列:(
)。
从小到大排列:
【(解析】
)。
先认真观察各数,根据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把一位数找出来比较,
再把两位数找出来比较,排列如下:
从大到小排列:90>73>62>56>47>42>38>23>3>1
5. 想一想,下面( )里可以填什么数? (1)10+25>( ) (2)30+( )<38 (3)( )-26<40 (4)23+( )<46
9.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1)35+( )=60 (2)( )-24=42
(3)( )里填上什么数才符合要求。 (1)28+12<( ) (2)40+18<( ) (3)35+( )<39 (4)72+( )<80
按照数的 顺序,在 空格里填
数。
42里面有4个十。
37里面有3个十。
42 > 37
23和25十位上
这样的数怎样比
的数相同。 23 < 25 较大小呢?
例 2 把下面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出来,并用“>”连接起来。 17、58、23、46、78、80、65、92、34
【解析】 题中给出的数都是两位数,比较两位数的大小方法是,先看十位上的数字,十位 上的数字大的比十位上数字小的数大,所以把这些数按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92>80>78>65>58>46>34>23>17
从小到大排列:1 <3<23<38<42<47<56<62<73<90
1. 把下面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号连接起来。 (1)42、36、9、13、32、83、56、71
(2)74、100、9、60、59、8、36
(3)53、71、35、78、6、10、87
2.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35+( )=60(2)( )-21=30 (3)( )+26=50 (4)43-( )=20 3.括号里可以填什么数? (1)10+15>( ) (2)( )-27<30
4. 把下面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并用“>”连接起来。 (1)18、35、72、43、64、29、89、55
(2)42、87、49、53、9、65、77、81
(3)54、83、9、46、7、25、87
4. 把下面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号连接起来。 33、96、8、45、69、38、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