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中生物-七年级第2节 我国的植物资源参考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我国的植物资源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植物资源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对植物资源的保护意识。
2. 让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植物种类及其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生物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我国植物资源的基本情况2. 常见的植物种类及其特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植物资源的基本情况,常见植物种类的特点。
2. 教学难点:植物资源的保护及运用生物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实物、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小组讨论、课堂提问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能力。
3. 结合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运用生物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植物资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植物资源。
2. 教学我国植物资源的基本情况:介绍我国植物资源的特点、种类及分布。
3. 教学常见植物种类及其特点:展示各种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总结各种植物的特点。
4. 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分析并总结所观察植物的特点。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植物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意识。
6. 布置作业:让学生搜集有关我国植物资源的资料,加深对植物资源保护的认识。
六、教学内容:1. 植物资源的价值与利用2. 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物资源的价值与利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 教学难点:如何合理利用植物资源,实现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八、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植物资源的价值与利用。
2. 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九、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植物资源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植物资源的价值。
2. 教学植物资源的价值与利用:介绍植物资源在食品、药品、材料等方面的应用。
七年级生物教案:我国的植物资源

七年级生物教案:我国的植物资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植物资源的基本情况,知道我国植物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 让学生了解植物资源的重要性和作用,提高学生保护植物资源的意识。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我国植物资源的基本情况2. 我国植物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3. 植物资源的重要性和作用4. 保护植物资源的方法和措施5. 学生实践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植物资源的基本情况、丰富性和多样性,植物资源的重要性和作用,保护植物资源的方法和措施。
2. 教学难点:植物资源的重要性和作用,保护植物资源的方法和措施。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我国植物资源的情况和重要性。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我国植物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保护植物资源的方法和措施。
4. 采用实践活动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植物资源的价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植物资源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 教学新课:讲解我国植物资源的基本情况,让学生了解我国植物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植物资源案例,让学生了解植物资源的重要性和作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保护植物资源的方法和措施。
5. 实践活动:设计学生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植物资源的价值。
6. 总结: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保护植物资源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收集有关我国植物资源的资料,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
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评价学生对我国植物资源的基本情况、丰富性和多样性,以及植物资源的重要性和作用的掌握程度。
2. 能力培养: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观察、思考、探究能力,以及学生的生物素养提升情况。
3. 情感态度:评价学生对保护植物资源的意识,以及学生的环保行为表现。
我国的植物资源-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我国的植物资源-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植物资源的多样性与分布特点;
2.掌握植物资源的应用和保护知识;
3.意识到人类活动对植物资源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我国植物资源的种类、特征和分布特点;
2.了解植物资源的应用,如农业、医药、工业等。
三、教学难点
1.理解人类活动对植物资源的影响;
2.掌握植物资源的保护知识。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
1. 植物资源的定义
教师介绍植物资源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学生通过讨论形成初步认识。
2. 我国植物资源的多样性
教师介绍我国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和分布情况,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图片等方式进行学习。
3. 植物资源的应用
教师介绍植物资源的应用,如农业、医药、工业等。
学生通过参观相关企业、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学习。
4. 人类活动对植物资源的影响
教师介绍人类活动对植物资源的影响,如生境破坏、乱伐滥砍等。
学生通过讨论、观察、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学习。
5. 植物资源的保护
教师介绍植物资源的保护知识,如植物保护区建设、合理利用等。
学生通过参观植物保护区、实地考察、制作宣传资料等方式进行学习。
五、教学评价
1.通过学生上课表现、作业、现场考察等形式进行评价;
2.考察学生对植物资源的理解程度、应用和保护能力等方面。
六、教学反思
1.需要准备多种情境下的素材及案例,丰富教学内容;
2.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增强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019最新北师大版七上《我国的植物资源》教案

2019最新北师大版七上《我国的植物资源》教案本节课内容是第7章第2节,在第1节“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基础上具体阐述我国的植物资源情况,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植被的主要类型、植物资源及植被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并为将来进一步学习生态方面的知识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为下一节“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我国植物资源的现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启发引导学生收集、分析资料,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
〖学情分析〗通过上一节课《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同学们已经认识到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自然会联想到家乡的植物资源及我国的植物资源情况会是怎样的。
因此,学生对本节课有一定的主动学习意识,教学中抓住这一点启发引导学生查阅、收集资料、分析、讨论、交流。
〖教学目标〗1.知识:(1)描述我国植被的主要类型;(2)结合实际列举我国的丰富植物资源及珍稀植物;(3 )说出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2.能力:主动参与查阅、收集资料、讨论等学习活动、大胆表达交流、解读数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保护植被、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义务感,提高环保参与意识。
〖教学过程〗本节教学内容以一个课时完成,主要采用问题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课前,在上一节学习的基础上,给学生发放思考题及学习目标,让学生查阅收集有关“我国的植物资源”的资料。
在课上,先在小组内交流、整理,然后在全班交流,其间有教师的引导补充。
1.整体设计思路如下:课前收集资料课上交流互补课后拓展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2.具体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评价首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情境的设置,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掌握反馈信息,适时点拔、调节,根据学生实际,对学生的表现适时进行鼓励性评价,尤其对有独特见解的学生及时肯定、表扬。
此外,还设计了学生“学习活动能力发展性评价表”,通过自评、组评、师评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
第7章第2节我国的植物资源优秀教学案例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通过介绍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神奇和美丽,激发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视生命、关爱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观。通过讲解植物资源的特点及其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认识到每一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培养他们尊重生命、关爱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观。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以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导入新课。故事讲述了一个关于我国特有的植物资源——大熊猫的食物竹子的故事。我讲述了大熊猫为何偏爱竹子,以及竹子在自然界中的独特特点。这个故事激发了学生对植物资源的好奇心,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部分,我详细介绍了我国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利用价值。我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不同种类的植物资源,如食用植物、药用植物、工业用植物等。同时,我还讲解了植物资源的特点与其利用价值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掌握植物资源的基本知识。
五、案例亮点
1.情境创设:本节课通过展示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案例,如大熊猫的食物——竹子,以及珍稀植物如银杉、水杉等,创设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植物资源的相关知识。
2.问题导向:在教学过程中,我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这些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问题导向,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植物资源的特点及其利用价值。
3.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精神。在课堂讨论中,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他们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同时,通过讲解我国在植物资源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为国家环保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和信心。
北师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7章第2节《我国的植物资源》教学设计

第7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第2节我国的植物资源安徽淮南实验中学胡亚伟一、教学分析本节课内容是第7章第2节,通过“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植物在生物圈的发展、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意义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本节课主要介绍我国的植物资源情况,使学生了解我国植被的主要类型、珍稀植物种类以及植被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历史责任感,并为将来进一步学习生态方面的知识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同时也为下一节“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喜欢联系,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积极的讨论,科学的引导,对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通过“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学习,同学们已经认识到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这时同学们自然会联想到家乡的植物资源及我国的植物资源会是怎样的。
因此,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引导学生查阅、收集、分析资料,通过讨论、交流,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核心素养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多,难度也不大,但是在渗透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却是大有可为,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时要充分准备。
在“我国的植被类型”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增强学生关于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生命观念;通过设计学生活动“收集并交流我国植物资源分布情况、我国植物资源的现状以及我国珍稀的植物种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新知、表达交流的实际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和理性思维的核心素养,进而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设计思路(一)教材处理本节主要向学生介绍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珍稀植物种类及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介绍我国的植被类型时,教师通过展示一组旅游时拍摄的照片,让学生直观感受不同植被类型的差异。
我国的植物资源教案设计参考

我国的植物资源教案设计参考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和特点。
2.培养学生对植物资源的保护意识。
3.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我国植物资源的种类2.我国植物资源的分布3.我国植物资源的特点4.植物资源的保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我国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和特点。
2.难点:植物资源的保护措施。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我国美丽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资源。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种植物吗?它们分布在哪些地区?2.新课讲解(1)我国植物资源的种类植物资源的定义植物资源的分类我国植物资源的种类及特点(2)我国植物资源的分布植物资源分布的规律我国植物资源分布的特点我国植物资源分布的地图展示(3)我国植物资源的特点丰富性多样性稀有性(4)植物资源的保护植物资源保护的意义植物资源保护的措施植物资源保护的实例3.课堂互动(1)分组讨论:同学们,请结合你们所学的知识,谈谈如何保护我国植物资源?(2)小组代表发言:各小组代表分享保护植物资源的措施和想法。
(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学生对我国植物资源的认识。
(2)强调植物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五、作业布置2.收集有关我国植物资源的图片和资料,制作一份植物资源保护的手抄报。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我国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特点和保护措施,让学生对我国植物资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课堂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保护植物资源的想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植物资源的分布和特点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附:教学资源1.图片资源:我国植物资源分布地图、各种植物图片等。
2.视频资源:我国植物资源纪录片、植物保护宣传短片等。
3.文字资源:我国植物资源研究报告、植物保护法规等。
重难点补充:1.重点讲解:(1)我国植物资源的种类教师展示植物分类图,与学生互动:“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这些植物分别属于哪一类吗?”(2)我国植物资源的分布教师拿出中国地图,提问:“谁能告诉我,哪些地区是我国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正确,云南、四川等地因为地形和气候的多样性,植物种类特别丰富。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我国的植物资源》名师精选教案1 北师大版

课前综艺:1、我们的生活与绿色植物的关系?
2、绿色植物对于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的平衡的作用?
3、植物对于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的意义?
导入新课:
我国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辽
阔土地,地形复杂,气候多种多样,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而植物资源极为丰富。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的植物资源。
水杉图片
教师点拔。
学生意识到环保的意义
师生共同小结
通过资料分析与交流,同学们能认识到我国植物资源的现状,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桫椤图片 Nhomakorabea珙桐图片
提 高 与 发 展
教 学 反 思
中国植物红皮书。
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致使许多有重要科学或经济价值的植物遭到严重破坏。据估计,在我国近30000种高等植物中,至少3000种处于受威胁或濒临灭绝的境地。为了加强植物保护工作,1982年7月,在原国务院环保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主持下,组织召开全有关单位参加的中国植物红皮书编写会议,并正式成立编辑组。1992年,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正式出版。随后,该书的英文版也与读者见面。全书共列388种植物,对每种植物的现状、生态学和生物学特征、分布、数量和濒危原因进行了阐述,并且备有地理分布图和植物形态图
第二节我国的植物资源
一、我国植被的主要类型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
教师提问:
学生思考
学生回答
教师引言。
学生展示相关图片,
相互交流收集的有关资料。
探讨教师提出的问题
常绿阔叶林
启发学生思考:有哪些事实说明我国的植物资源极为丰富?
你怎样区分不同的植被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的植物资源
教学目标:
(1)描述我国植被的主要类型;
(2)结合实际列举我国的丰富植物资源及珍稀植物;
(3)说出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教学重点:我国的植物资源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以及环保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同学们都知道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那同学们想知道我国的植物资源状况?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种多样,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植物资源产业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已知有43000多种植物,其中特有属和特有种占一定的比例,形成有特色的植物资源。
一、我国的植被类型
植被------覆盖地表而有规律地生活在一起的一群植物叫植被。
我国的植被主要有那些?
1、热带雨林
2、常绿阔叶林
3、落叶阔叶林
4、针叶林
5、草原
6、荒漠
让我们一起走进
热带雨林
1、热带雨林的结构因植物种类繁多,生活型各异而非常复杂。
2、是生长在热带的乔本植物群落。
林内还有极其丰富的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
3、那里全年高温多雨、光照强烈且无明显的季节差别。
群落外貌终年长绿。
4、热带雨林的植物种类极为丰富,是地球表面最繁茂的植物群落,是地球上最为重要的生态系统。
过去面积29.7亿平方千米。
5、我国的热带雨林主要分布于台湾南部、海南岛和西双版纳等地
常绿阔叶林
1、是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条件下的植被类型之一。
2、植物以常绿阔叶乔木为主。
3、我国的亚热带长绿适叶林分布很广,长江流域南部的常绿阔叶林最为典型,面积也最大。
落叶阔叶林
1、是温带地区在湿润的海洋性气候条件下生长植被类型之一。
2、植物多为落叶阔叶树,夏季茂盛冬季凋落。
3、我国主要分布在华北和东北。
针叶林
1、是寒温带的地带性植被,植物主要由桑、松等针叶树为主。
2、我国主要分布在大兴安领和新疆的阿尔泰山地。
草原
1、草原分布区的雨量稀少,年平均温度常0度以下。
2、植物大多为适应干旱条件的草本植物。
3、是我国主要牧场分布区域。
中国草原广布于东北西部、内蒙古、黄土高原北部,以至西北荒漠山地和青藏高原中部,是温带半干旱地区的地带性植被,也是整个欧亚草原的组成部分。
它们是中国最重要的牧场。
荒漠
1、分布区雨水奇缺,空气干燥,冷热变化剧烈,风速大,沙暴多,植被稀疏,植物种类贫乏,植物的耐旱性强。
2、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约占国土总面积的五分之一。
你知道我国还有一些什么植被类型呢?
1、草甸
2、沼泽
3、灌丛
我国的植被类型如此多样,那生长在那里的植物种类想必也很丰富!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二、我国的植物种类和珍稀植物
我国的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仅高等植物就有3万种,在世界第三位。
我国珍稀植物资源也很丰富,有不少是我国特有树种。
1984年7月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公布了《珍稀频危植物保护名录》共354种。
一级保护植物8种,二级保护植物143种,三级保护植物 203种。
1987年增加为389种。
让我们共同观赏一下: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是指中国特产,并且有极为重要的科研、经济文化价值的频危种类。
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是指在科研或经济上有重要意义的种类。
三级重点保护植物是指在科研或经济上有一定意义的渐危或稀有的种类。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8种:
1种蕨类植物:桫椤
3种裸子植物:银杉、水杉、秃杉
4种被子植物:珙桐、人参、望天树、金花茶
那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着怎样的问题呢?
1、我国的人均森林蓄积量13.92%,世界为26.0%,是世界上森林最少的国家之一。
2、森林资源分布也很不均衡。
3、草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少,约为世界人均面积的2/1,出现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
4、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人口增加以及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破坏和压力是空前的,目前约有6000种植物的生存正受到威胁,占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
思考: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问题的呢?
对我国植被资源破坏性最大的是认为的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过度利用等。
由于违背自然规律的大面积毁林,造成生态失调、水土流失,使许多植物遭受生态威胁,以至有的种类仅剩几百株、几十株,甚至几株。
草原退化、碱化和沙化、气候恶化以及严重的鼠害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在全国绝大多数草原均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这是人类对草原不合理利用所造成的生态恶果。
草原退化的标志之一是产草量的下降。
据调查,全国各类草原的牧草产量普遍比50-60年代下降3050%。
如新疆乌鲁木齐县,1965年每亩草场平均产草量85千克,到1982年已降至53千克,平均每年减少1.5千克。
草原退化的标志之二是牧草质量上的变化,可食性牧草减少,毒草和杂草增加,使牧场的使用价值下降。
例如,青海果洛地区,草原退化前,杂、毒草仅占全部草量的19-31%,退化后增加到30-50%,优质牧草则由33-51%下降到4-19%。
草原退化,植被疏落,导致气候恶化,许多地方的大风日数和沙暴次数逐渐增加。
气候的恶化又促进了草原的退化和沙化过程。
我国是世界上沙漠化受害最重的国家之一。
请你想想:
作为一个中学生,你应该怎样在日常生活中为保护我国的森林资源一份力呢?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