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合集下载

简述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诊断和护理问题

简述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诊断和护理问题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诊断和护理问题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状态,其病情较重时需要进行外科治疗。

在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中,护士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他们需要准确评估病人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并及时有效地进行护理干预。

本文将从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诊断和护理问题两个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护理人员提供指导和帮助。

1. 护理诊断1.1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在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中,首先要评估和监测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包括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动脉压等指标的监测,以确定病人的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

如果发现患者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情况,护理人员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静脉输液、药物治疗等,以维持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稳定。

1.2 氧合不足外科休克病人往往会出现氧合不足的情况,即组织和器官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供应。

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评估病人的氧合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给予氧疗、呼吸道管理等,以提高病人的氧合水平。

1.3 代谢紊乱外科休克病人在发生休克的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代谢紊乱的情况。

包括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等。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病人的代谢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代谢紊乱,以维持病人的内环境稳定。

2. 护理问题2.1 液体管理问题外科休克病人在抢救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液体复苏,护理人员需要根据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和代谢情况,合理地制定液体管理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抢救效果。

2.2 预防感染休克病人在抢救过程中往往会接受各种侵袭性操作,如插管、手术等,容易导致感染的发生。

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感染预防工作,以保证病人免受感染的困扰。

2.3 心理支持外科休克病人在抢救过程中往往会经历身体痛苦和心理压力,护理人员需要给予他们充分的心理支持,鼓励他们积极配合治疗,促进康复。

3. 个人观点和理解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才能够有效地完成护理工作。

我认为,护理人员在护理外科休克病人时,应该注重综合护理,全面评估病人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教案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教案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教案一、概述外科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状态,是由于外科手术、创伤、失血、感染等因素导致的全身循环血管功能不稳定,组织灌注不足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外科休克病人往往处于生命垂危状态,需要紧急抢救和细致的护理。

本教案旨在对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进行系统的介绍和指导,以提高护士的护理水平和护理效果。

二、病人情况分析外科休克病人往往具有以下特点:1.血压下降:由于血容量减少和血管舒缩功能失调,导致动脉血压下降。

2.心率增快:机体为了维持组织器官供血,通过交感神经激活,使心率加快。

3.皮肤苍白、湿冷:全身组织灌注不足导致的外周循环血管舒缩,使皮肤苍白、湿冷。

4.尿量减少:肾脏灌注不足引起少尿。

5.意识改变:脑供血不足导致头昏、乏力、精神萎靡。

以上特点为外科休克病人护理提供了参考。

三、护理措施1.心理疏导:外科休克病人往往面临生命危险,容易产生恐惧、焦虑、悲观等情绪,护士需要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增强病人的信心和勇气,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监测生命体征:对外科休克病人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尤其是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维持血容量:对于失血休克的病人,可以通过输液、输血的方式来维持血容量,保证组织灌注。

同时,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排尿情况,避免肾脏功能恶化。

4.保暖:由于外周循环血管舒缩导致的体温下降,护理人员需要给予病人足够的保暖措施,保持体温稳定。

5.鼓励运动:适当的运动能够提高病人的心肺功能和循环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淤血和组织缺氧,促进康复。

6.观察伤口:对于外科手术后休克的病人,需要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及时发现感染迹象,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四、并发症的护理1.感染:外科休克病人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个人防护,保持清洁卫生,对病人进行定期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等。

2.褥疮:由于长时间卧床,易出现褥疮,护理人员需要帮助病人定时翻身、体位调整,防止褥疮的发生。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教案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教案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教案一、概述外科休克是指因急性大量失血、大面积烧伤、创伤性休克等原因导致循环血容量不足,循环血量不足导致的一种常见危重疾病。

此类病人需要接受及时的抢救和护理,以保障其生命安全。

本文将针对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教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抢救环境准备1.保持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2.配备好抢救所需的设备和药品,并确保设备的功能正常;3.组织好抢救人员,确保每位工作人员都清楚自己的任务和职责;4.确保医生、护士等抢救人员的通讯设备和抢救用品随时准备就绪;5.准备好必要的检查设备和仪器,在保障病人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无效检查和操作。

三、抢救原则1.保障生命安全。

抢救时首先要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2.及时止血。

对于急性大量失血及创伤性休克病人,必须要及时止血,防止继续失血;3.补充血容量和纠正休克。

通过输液、输血等方式,补充血容量,恢复循环血液量,纠正休克状态;4.改善氧供。

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低氧血症,提高氧输送;5.防止感染。

及时处理伤口,防止感染,加强监护,预防合并感染。

四、护理措施1.临床观察(1)生命体征的监测。

包括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给予及时处理;(2)神志和精神状态的观察。

观察病人的神志和精神状态,判断其意识状态是否正常;(3)皮肤颜色、温度的观察。

观察病人的皮肤颜色是否苍白,皮肤是否湿冷等情况,判断循环血容量的情况。

2.疼痛管理(1)注意疼痛的评估。

病人休克时,由于组织缺氧,常常伴有严重疼痛,护理人员应及时评估病人疼痛的程度;(2)给予有效的镇痛治疗。

根据病人的疼痛程度,给予有效的镇痛治疗,减轻病人的疼痛感。

3.导尿和监测尿量(1)导尿。

对于休克病人,由于循环血容量不足,可能出现肾脏灌注不足,需要定期导尿,监测尿量,及时发现肾功能损伤;(2)监测尿量。

定时记录病人的尿量,便于医生了解病情的变化。

4.定期翻身(1)频繁翻身。

《外科护理学》课件教案03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课件教案03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课件教案03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汇报人:日期:CATALOGUE目录•外科休克概述•外科休克病人的临床表现及诊断•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评估•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措施•外科休克病人的营养支持与饮食护理•外科休克病人的心理护理与康复指导•外科休克病人的健康教育外科休克概述01外科休克是指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

外科休克定义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和神经源性休克。

外科休克的分类定义及分类外科休克的原因与发病机制由大量失血、失液、烧伤等导致机体血容量减少,不能满足机体正常代谢需要。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病因与机制由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导致机体微循环障碍和代谢紊乱。

感染性休克的病因与机制由心脏泵血功能衰竭引起,导致机体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受损。

心源性休克的病因与机制由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或功能障碍引起,导致机体血管舒缩功能紊乱,血流动力学失衡。

神经源性休克的病因与机制外科休克导致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缺氧和代谢紊乱。

组织灌注不足外科休克引起机体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失调,重要器官功能障碍。

内环境紊乱外科休克导致机体免疫功能抑制,易并发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免疫功能抑制外科休克可引起心、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损害,甚至衰竭。

器官功能损害外科休克对机体的影响外科休克病人的临床表现及诊断02精神紧张、兴奋或烦躁不安、皮肤苍白、过度换气、尿量正常或减少。

收缩压正常或稍升高,舒张压增高,脉压减小。

心率加快,有时可出现心律失常。

休克代偿期临床表现及诊断休克失代偿期临床表现及诊断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口唇和皮肤发绀、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尿少或无尿。

可有出血倾向或已出现皮下瘀斑。

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发绀和缺氧性损害。

意识模糊或昏迷、全身皮肤黏膜明显发绀、手脚发凉、脉搏微弱或不能触及、尿少或无尿。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措施休克是一种严重的机体功能失调状态,由于循环血量不足引起,常见于外科手术后或创伤患者。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至关重要,既要及时进行紧急处理,又要提供全面的护理措施,帮助病人恢复。

外科休克病人护理的第一步是快速评估病情。

护士应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病史等,并监测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血压等。

通过评估,护士可以及时判断病情变化,并调整护理措施。

在处理休克病人时,护士需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非常重要。

护士应监测患者的氧饱和度,并及时进行氧气输送或人工通气。

其次,护士需要建立静脉通道,以便给予输液、药物等治疗。

同时,护士还要密切监测患者的液体平衡,及时调整液体输入量,确保血容量的恢复。

此外,护士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酌情给予抗生素、止血剂等药物。

在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中,预防感染也非常重要。

护士应提醒医护人员严格遵守洗手和消毒的操作规范,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护士还应及时更换并清洁患者的导管、插管等器械,防止细菌滋生。

此外,护士还应监测患者体温、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及时发现并治疗感染。

在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中,疼痛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护士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疼痛程度,并及时给予镇痛药物。

同时,护士还应采取措施减轻患者的疼痛,如改变体位、按摩、使用热敷等。

疼痛的控制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还可以促进康复。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还包括心理支持。

休克病人往往面临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创伤,护士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其需求和困扰,并积极提供心理援助。

护士可以鼓励患者参与康复活动,提供支持和鼓励,帮助其战胜困难。

除了以上所述的护理措施,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还应从个体化角度考虑,因为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有所不同。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及时调整。

同时,护士还应注意与其他医护人员的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是一项复杂而严肃的工作。

护士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便及时应对休克病人的急需。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3课件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3课件
早期立即用肝素: 1.0mg/kg,q6h. 晚期 抗纤溶药: 如氨甲苯酸,氨基已酸。 抗血小板粘附、聚集药: 阿司匹林、潘生丁、
低分子右旋糖酐。
53
(七) 控制感染
包括处理原发感染灶和应用抗菌药
(八)皮质激素和其他药物 皮质类固醇(大剂量, 冲击疗法) 使血管扩张, 改善微循环。 防止细胞内溶酶体破坏。 增强心肌收缩力, 增加心排出量。 增进线粒体功能。
40
止血带止血法: 作为现场救护四肢大出血的最后一种方法。
这首先是因为绝大多数四肢出血都可以前述 的两种方法止住, 其次是因为止血带止血法 必须正确操作, 否则, 不是根本止不住血, 就 是可能使伤肢遭受严重的损害。
41
使用止血带应注意: 部位: 上臂外伤大出血应扎在上臂上1/3处,
前臂或手大出血应扎在上臂的下1/3处, 不能扎在上臂的中部,因该处神经走行 贴近肱骨,易被损伤。下肢外伤大出血 应扎在股骨中下1/3交界处。 衬垫: 使用止血带的部位应该有衬垫,否 则会损伤皮肤。可扎在衣服外面,把衣 服当衬垫。
12
休克早期
Ø特点:毛细血管持续收缩, 动静脉短路开
放。外周阻力增加。微循环处于缺血状 态, 灌注减少
13
休克早期
表现:去甲肾上腺素使网状上行系统活动增强 →烦躁不安; 交感兴奋 →泌汗增加; 皮肤血管收缩 →皮肤苍白、四肢湿冷; 肾血管收缩 →少尿; 血管收缩 → 血压不下降, 脉压缩小。
14
16
组织缺氧 刺激 毛细血管周围的肥大细
胞 分泌 组织胺
关闭状态的毛细
血管网扩大开放范围
毛细血管容积
血液淤滞
回心血量
心排出量
血压下
降 重要器官供血
休克抑制期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外科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状态,发生在外科手术、创伤、出血、感染等情况下。

外科休克的护理需要全面、科学的医疗团队协作,下面将详细介绍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1.监测重要生命指标:外科休克病人的生命体征常常发生变化,包括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

护士应该频繁、准确地监测这些指标,并及时报告医生,以便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外科休克病人病情变化快,所以护士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包括意识状态、尿量、皮肤颜色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维持呼吸道通畅:外科休克病人常常存在呼吸困难的情况,护士要确保病人的呼吸道通畅,及时疏通呼吸道分泌物,维持呼吸道通气。

4.输液和血液制品管理:外科休克病人往往需要大量的输液来纠正循环血容量不足,护士需要根据医生的指示,合理选择输液类型和速度,并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情况。

5.控制感染:外科休克病人容易感染,因为他们往往存在开放性伤口、插管等情况。

护士应该采取严格的无菌操作,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情况,并随时监测病人的体温和白细胞计数。

6.疼痛控制:外科休克病人常常伴有严重的疼痛,护士要加强疼痛评估,按时给予适量的镇痛药物,并关注病人的疼痛反应。

7.情绪支持:外科休克病人的情绪往往较差,护士要给予心理支持,与病人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担忧,并及时做好解释和安抚。

8.营养支持:外科休克病人往往处于高度应激状态,身体消耗大,护士要保证病人的营养状态良好。

根据病人的情况,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如静脉输液、胃肠道营养等。

9.康复护理:外科休克病人在康复过程中需要护士的帮助和支持,护士要引导病人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恢复机体功能。

以上是外科休克病人护理的一些关键点,实际护理中还需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护理。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与医生、营养师、康复师等专业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作,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外科休克的临床表现包括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呼吸急促、 意识障碍等。根据休克的程度和病因,临床表现可能会有所 不同。
诊断
诊断外科休克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 检查。实验室检查中,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指标 可以帮助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同时,血流动力学监测也是 评估休克状态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
VS
详细描述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如组织损伤、酸中毒、凝血因子消耗等 。预防措施包括及时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补充凝血因子、控制感染等。护理上应注 意观察出血征象,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
应激性溃疡与消化道出血
总结词
应激性溃疡与消化道出血是外科休克病人常见的消化道并发症。
详细描述
应激性溃疡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与机体应激状态、胃粘膜微循环障碍等因素有关。预防措施包括维持良好的胃粘 膜灌注、使用粘膜保护剂、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护理上应注意观察消化道症状,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必 要时输血治疗。
及时汇报医生
如发现病人出现异常情况或病情恶 化,及时汇报医生并协助处理。
03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措施
呼吸道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确保患 者能够正常呼吸。
吸氧
对于缺氧患者,应给予吸氧治疗 ,以提高血氧饱和度。
观察呼吸情况
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深度 和节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循环系统护理
05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研究进展
个体化护理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个体化护理方案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 护理方案,包括病情监测、体位调整 、饮食指导等方面。
实践经验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关于休克护理不妥的是()
A.平卧位
B.常规吸氧
c.保暖,给热水袋
D.观察每小时尿量
E.每I5min测血压、脉搏I次
2.休克的主要致死原因是
A.心功能衰竭8.肺冋质水肿
C.DIC
D.肾小管坏死
E.MSOF
3.反映休克病人组织灌流量最简单、有效的指标是
A.血压
B.脉搏
C.神志
D.尿量
E.肢端温度
4.反映休克病人的危重征象的指标是
A.收缩压低于IO.7kPa(8OmmHg
B.伴代谢性酸中毒
C.脉搏细速120次/分
D.神志淡漠
E.皮肤出现多处瘀点、瘀斑
5.休克病人微循环衰竭期的典型临床表现是
A.表情淡漠
B.皮肤苍白
C.尿量减少
D.血压下降
E.全身广泛出血
6.微血栓形成在
A.微循环痉挛期
B.微循环扩张期
C.微循环衰竭期
D.休克早期
E.休克期
7.休克的实质是
A.血压下降
B.中心静脉压下降
C.脉压下降
D.心脏指数下降
E.微循环灌流不足
8.中心静脉压(CVP是指
A.主动脉内的压力
B.肺动脉内的压力
C.左心房内的压力
D.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的压力
E.左心室的压力
9.休克病人使用血管扩张药,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纠正酸中毒
B.心功能正常
C.补足血容量
D.先用血管收缩药
E.与皮质激素同用
10.休克早期的表现是
A.脉压3kPa(23mmHg
B.皮肤发绀
c.神志淡漠
D.全身淤点
E.尿量40ml/h
11.休克扩容治疗时,反映器官灌流情况的简单、有效的指标是
A.血压、脉搏
B.尿量
c.中心静脉压
D.肺动脉楔压
E.呼吸、脉搏
A,型题
12.一病人精神紧张、烦躁不安、面色苍白、量减少、脉压小。

此时治疗上应首
先给予
A.血管收缩药
B.血管扩张药
C.全血
D.强利尿剂
E.平衡盐溶液
13.一病人严重创伤,血压降低,脉搏细速,面色苍白,诊断为休克,治疗时重点应注意
A.急性肾衰竭的发生
B.及时扩充血容量
c.及时使用甘露醇
D.避免使用血管收缩药
E.药物对各脏器的毒性
14.一人外伤后出血、烦躁,肢端湿冷,脉搏105次/分,脉压低。

应考虑为
A.无休克
B.休克早期
c.休克中期D.休克晚期
E.DIC形成
A,型题
男性,40岁。

因车祸发生脾破裂、失血性休克,准备手术
15.在等待配血期间,静脉输液宜首选
A.5%葡萄糖液
B.5%葡萄糖等渗盐水
C.平衡盐溶液
D.林格液
E.5%碳酸氢钠
16.在下列抗休克措施中,错误的是
A.吸氧,输液
B.置热水袋加温
c.平卧位
D.测每小时尿量
E.测中心静脉压
17—19共用病例
何先生,因车祸致创伤性休克,烦躁不安、皮肤湿冷。

正在快速补液。

现测得其R : 26次/分,P : 120次/分,BP : 80/50mmH9, CVP : 3emil 20,尿量:20ml/h。

17.对循环功能的判断是
A.血容量不足
B.血容量过多
C.心功能不全
D.微循环衰竭
E.肾功能不全
18.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加快补液速度
B.按原输液速度
C.按原输液速度,加利尿剂
D.减慢输液速度,用强心药
E.减慢输液速度
19.病人输液中不补钾的情况原因是
A.体温38 C
B.脉搏120次/分
c.呼吸26次/分
D.血压80/50mmHg
E.尿量20ml/h
B型题
A.中心静脉压很低,尿量多
B.中心静脉压偏低,尿量少
C.中心静脉压偏低,尿量多
D.中心静脉压偏高,尿量多
E.中心静脉压很高,尿量少
20.提示血容量不足
21.说明血容量已补足
22.可能有心功能不全存在
23〜24题共用备选答案
A.肺8.肾
C.心脏
D.脑
E.肝
23.休克代偿期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但不减少血液供应的脏器
24.休克时很少发生不可逆变化的脏器
1.C
2.E
3.D
4.E
5.E
6.C
7.E
8.D
9.C IO.A II.B 12. 13.A I4.B I5.C I6.B
17.A I8.A I9.E 20.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