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羚羊木雕3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羚羊木雕》课件新人教版

“爸爸不是说给我了吗?” —这句该怎样读?
因受到责问,要小声地。重音放在“给”上。 认为“给我了”,就可以随意处置。 下面用哪种语气读最好? 第一种语调平直; 第二种是反问语气,理直气壮, 第三种是低着头,装出一副害怕又有点委屈 的样子 。
张之路
1.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理清文章结构,掌握插叙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揣摩人物性格特征。 4.学会正确处理同学关系,学会尊重父母, 和父母进行良好的沟通;学会理解他人, 多为他人着想。
张之路
我国八九十年代以来国内最有影响的少儿小说作 家之一。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编剧。短篇小说集<< 题王>>、<<空箱子>>、<<羚羊木雕>>等作品曾获 中国图书奖一等奖、宋庆龄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 学奖、冰心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国际青少年 读物联盟优秀作家奖.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编导的电影有:
真正的友谊——
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最好的无价之宝。 你能够对自己的朋友守信,永远无愧于他, 那将是对你的性格、灵魂以及道德的最高的 考验。 ----马克思
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美玉)。 —《诗经》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 A 要学会思考,有主见; B 做事情要跟大人商量了再做, 自以为是,自作主张是不对的。 推而广之,遇事多商量,就可以 避免许多矛盾;学会沟通,让父母、 他人理解 自己,自己也努力去理 解父母他人,这样也可以避免许 多矛盾。
七年级语文上册 3《羚羊木雕》相关课外阅读 (新版)新人教版

相关课外阅读一、教材简析《羚羊木雕》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上海二期课改新教材为六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第五课),这是作者张之路的一篇微型小说,原名为《反悔》,选自《东方少年》1984年第10期。
编入课本的时候,编者对作者原文做了比较大的改动,除了题目之外,首先改动的是主人公的性别,主人公的朋友万方在作者原文里原本是个男生,现在改称为万芳,被称为“她”,这样一改,“我”在课文中也被改动为女生了。
文章中的羚羊木雕是指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的以羚羊为形体用一种黑木雕刻成的工艺品,另一层含义为本文中心和线索。
深刻反应出“我”当时十分后悔。
所以原题目为《后悔》。
二、作者简介:张之路1945年生于北京,山东诸城人。
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
现为中国电影集团策划部编审、一级编剧、国务院授予的有特殊贡献的专家、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少年电影协会理事、中国影协会员、中国作协会员、北京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等。
我国最有影响的少儿小说作家之一。
主要从事电影剧本、小说、童话和电视剧本的创作。
其作品不仅屡屡在国际国内获奖,而且绝大多数被改编成电影、电视,风靡全国,拥有广大的读者。
其作品曾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一等奖、四次获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奖、三次获宋庆龄文学奖、四次获冰心儿童文学奖。
两次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
还曾获电视剧飞天奖、大众电视金鹰奖、电影华表奖、五个一工程奖、夏衍电影文学奖、童牛奖。
国际儿童读书联盟(IBBY)优秀作家奖。
短篇小说《羚羊木雕》被选入全国中学语文课本。
在台湾地区共出版了12本书,并多次获得“好书大家读”优秀作品奖。
第一位入选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1997)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家。
《羚羊木雕》是最近出版的张之路非常“感动”、非常“可笑”、非常“神秘”三大系列作品之一。
三、写作背景编辑(“我”指张之路)我的短篇小说《羚羊木雕》写于1984年,发表在同年第10期的《东方少年》上面。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3.羚羊木雕课件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怦.怦( pēng )
树杈.( chà )
脸颊.( jiá )
línɡ(羚 )羊
伤 bā( 疤 )
发 lènɡ( 愣 )
2.(2015,重庆 A)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人格的高洁,灵魂的纯净,思想的深邃,都可以在淡泊中孕.育.。
B.岸边的柳树在春风的吹拂下,妖.娆.轻舞,惹得湖水也荡起了层层
“他”怒吼斥责。
悲戚、真怕、逃离(后悔) 欢呼、怒吼、渺小、狼狈
结局
校门口喜报栏上,写着他的名 字和获得的奖品。
(4) 愧疚
9.小说题为“一支金色的钢笔”,请问“钢笔”在小说结构上有什么作 用?你认为“金色”有哪几层含义? 结构上的作用:“钢笔”是全文的线索。含义:(1)颜色是金色的。 (2) 童真的友谊是珍贵的。 10.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句子。(★) 她开始躲我,面色仓皇、神情狼狈,像春花躲着秋风一般,硬生生地要 隔一个夏季。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我”比作“秋风”,将“小女孩”比作“春 花”,形象生动。娇嫩的“春花”害怕无情的“秋风”的摧残。漫长的 夏季比作“我”和“小女孩”之间的距离。作用:形象地表现了“我” 与“她”之间的距离很长,暗示了“我”的情感变化,进而深化主题。
⑨夕阳的余晖透过愈渐宽大的窗帘缝隙,丝丝缕缕地照射在他们脸上。 在那一场充满童真的友谊里,我无法找到自己介入的借口,只得暗自逃 离。第二天,在宽大的办公桌上,我看到他俩紧紧挨在一起的作业本。 同样的本子,同样的笔色,同样的日期。
⑩市里举行长跑比赛的时候,他不顾一切地报了名。接着,他毫无悬 念成了代表学校参赛的选手。
⑯“老师……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奖品都不是钢笔!我……我只要钢笔。 这样,我的同桌就不会再烦恼,也不会因为用铅笔写作业而受到批评了 ……”他呜呜地悲鸣,诉尽了他在一路奔跑中所受的委屈。
初中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羚羊木雕》原文及教案

初中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羚羊木雕》原文及教案
《羚羊木雕》是初中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阅读材料。
以下是原文及对应的教案。
原文:
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山间有座孤零零的庙宇,这里面供奉的是一尊金光闪闪的神像,这尊神像被人们奉为“福泽神”,希望神保佑他们平安幸福的生活。
但这里的执事猜疑多心肠,总是不放心地站在庙门口,为怕神像不时失窃而无心修道。
而那石山山间的金羊神庙里却有位老羚羊住在那里数百年,他才是能保佑世间人们平安的神,能够给予大家最好的帮助。
教案:
【阅读目标】读懂《羚羊木雕》这篇文章,理解主题与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导学导语】文中有一座孤零零的庙宇,人们把疑神疑鬼的心态带入其中。
而被人们忽视的一尊木雕却是真正能够保佑平安的神。
这告诉我们,外表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在的力量。
【课前导学】阅读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1.庙中供奉的神像是什么样的?
2.执事为什么不放心?
3.金羊神庙里的老羚羊有什么特殊能力?
【阅读指导】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标注关键词来帮助理解文章。
【阅读提升】多读几遍文章,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题。
【课后拓展】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这篇文章的大意,并提出自己的思考。
通过阅读《羚羊木雕》,学生可以了解到外表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在的力量。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羚羊木雕》

文章所体现的精湛雕刻技艺和丰富文化 内涵,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通过学 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心,自觉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培养健康审美情趣,提升人文素养
感受艺术魅力
引导学生欣赏《羚羊木雕》独特的艺 术美感,体会雕刻艺术的魅力和价值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提升人文素养
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和思考,帮助学生 拓展文化视野,丰富人文底蕴,提升 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让他们围绕一个或多个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和交流。鼓 励学生在小组内积极发言、分享观点,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角色扮演
让学生分别扮演文章中的主要人物,通过表演的形式再现故事情节。这有助于学生更深入 地理解人物形象和内心世界,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创意写作
03 知识点归纳与拓展延伸
生字词、成语积累及运用
生字词
本课涉及一些生字词,如“羚羊 ”、“雕塑”、“熠熠生辉”等 ,学生需要掌握这些词语的读音
和书写。
成语积累
课文中出现了“栩栩如生”、“巧 夺天工”等成语,学生需要理解这 些成语的含义,并能够正确运用它 们进行表达。
运用
学生可以通过造句、写作等方式, 实际运用所学的生字词和成语,巩 固记忆并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主题思想阐释与启示意义
主题思想
文章通过叙述“我”与羚羊木雕的故事 ,表达了家庭、友情之间的微妙关系和 矛盾冲突。同时,文章也揭示了重财轻 义的弊端和珍惜友情的重要性。
VS
启示意义
文章告诉我们,在物质利益面前,我们应 该坚守自己的原则和情感底线,不要轻易 放弃友情和亲情。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 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求,以建立更 加和谐的人际关系。
《羚羊木雕》课文原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羚羊木雕》课文“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妈妈说的羚羊是一件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
那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给我的。
它一直放在我桌子角上。
这会儿,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因为昨天我把它送给了我的好朋友万芳。
“爸爸不是说给我了吗?”我小声地说。
“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
我发现事情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
“我把它收起来了.”“放在哪儿了?拿来我看看。
”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谎。
因为我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低着头不敢看她。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严厉。
“没有卖……我送人了。
"我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
“送给谁了?告诉我.”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送给万芳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不!”我哭着喊了起来。
爸爸走了进来,听妈妈讲完事情的经过,他静静地点燃一支烟,慢慢地对我说:“小朋友之间不是不可以送东西,但是,要看什么样的东西。
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作主张呢?”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您已经给我了。
"“是的,这是爸爸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我没有理由了.我想到他们马上会逼我去向万芳要回羚羊,心里难过极了.他们不知道,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
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就在一起。
她学习很好,人一点也不自私。
我们俩形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而一”。
上星期一次体育课,我们全班都穿上刚买的新运动衣。
跳完山羊,我们围着小树逮着玩。
一不小心,我的裤子被树杈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
我坐在树底下偷偷地抹眼泪,又心疼裤子,又怕回家挨说.万芳也不玩了,坐在我旁边一个劲地叹气。
忽然,她跳起来拍着屁股说:“咱俩先换过来,我妈是高级裁缝,她能把裤子上的大口子缝得一点儿都看不出来。
”当时,我觉得自己得救了,就把裤子和万芳换了。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_羚羊木雕》ppt优质课件

结局:收回(不好)。
讨论探究: 内容:
1.学习中遇到的疑问 2.导学案【自研自探导学】部分的问题及拓展延伸
【互动程序方案】 1、两人小对子:相互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给对方评定等级;对子间交流自学时遇 难问题。 2、小组互助: 组长主持组内的互动,重点交流内容——文章的写法、情感。 3、任务分工:①抽签:明确各人的展示任务。②预演:围绕展示任务,参照展示 化展示内容,分派展示任务,进行组内展示预演。
莫怀戚,1951年出生,男,汉族,重庆人,当代作家。现为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系列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中篇小说 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散文《散步》和《家园落日》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作家简介:
张之路,1945年生,山东诸城人。196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 系。曾任中学教师多年。1982年调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现 文学部主任。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有电影文学剧本《 贝》、《磨表》、《傻鸭子欧巴儿》及同名中篇小说,话剧《 花盆》,童话集《野猪的首领》《大鼻头和黑眼圈》,小说集 楼梯拐角》《题王》,长篇小说《第三军团》等。1992年被 国际儿童读物聪明荣誉名册。
2019/7/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题目解读
文章通过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思想矛盾, 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父母应怎样尊重孩子的感情?孩子应怎样 既敬重父母,又能增进朋友间友谊?进而向我们提出:金钱与 友谊哪个更重要?标题是编者加的,原题是“反悔”。本文曾 刊登在1984年第文的叙述顺序
2.本文的体裁是小说,小说一般有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故事情节 三个要素;其中故事情节 又包含了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七年级上册语文《羚羊木雕》原文及教案

《羚羊木雕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羚羊木雕》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型。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引导,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学习能力。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关爱之情。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主题,掌握生字词和重点句型。
分析课文结构和写作手法。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
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进行仿写。
三、教学准备1.课文《羚羊木雕》原文及注释。
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3.生字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向学生介绍作者和课文背景。
2.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羚羊和木雕。
(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通过问题引导,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生字词学习1.教师展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并记忆。
2.学生通过组内合作,用生字词造句。
(四)课文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分段落概括大意。
2.学生讨论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课文内容,回顾生字词。
2.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主题。
(二)课文深入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
(三)写作训练1.教师提供写作话题,引导学生进行仿写。
2.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评价。
2.布置作业:仿写一篇关于自然和生命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问题引导、合作学习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羚羊木雕》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在生字词学习环节,学生通过跟读、造句等方式,有效记忆了生字词。
在课文分析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对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写作训练环节,学生通过仿写,提高了写作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学生在讨论环节表现不够积极,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