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琵琶行》知识整理
《琵琶行》字词知识点整理归纳

《琵琶行》字词知识点整理归纳
1.琵琶:一种古代乐器,形状像倒置的梨形,有四根弦。
在诗中象征着美妙的音乐。
2.无边:形容非常广阔、无限的样子。
3.大漠:指辽阔的沙漠。
4.西域:指古代中国西北地区,包括今天的新疆、甘肃、青海等地。
5.应物:指女主人公韦应物的名字。
6.横塘:指古代描写的一座桥,位于长江边。
7.轻舟:形容小船轻盈、敏捷。
8.垂杨:指柳树的枝条垂下来。
9.离别:指分别,离开。
10.悲伤:形容感到悲痛、伤心。
11.泪眼:形容因悲伤而流泪的眼睛。
12.长云:指延绵不断的云彩。
13.纷纷:形容多而杂乱的样子。
14.烟花:指烟雾中绽放的花朵,也可指烟花爆竹。
15.落花:指花朵从树上落下来。
16.天涯:指非常远的地方。
17.流水:指江河湖海中流动的水。
18.青山:指青翠的山峦。
19.春色:指春天的景色,一般指美丽的风景。
20.空山:指无人居住的山区。
21.悠悠:形容时间或声音的长久、悠远。
22.忧愁:形容感到忧伤、忧虑。
23.天上人间:形容非常美好、令人陶醉的境地。
24.白头:形容年老的样子,头发变白。
25.归来:指返回原来的地方。
以上是《琵琶行》中的一些字词知识点整理归纳,这些字词通过描绘景物、表达情感等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琵琶行知识点归纳

琵琶行知识点归纳一、创作背景《琵琶行》创作于唐代晚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许多人流离失所。
白居易通过这首诗,抒发了自己对流离失所者的同情之情,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悲剧。
二、艺术特点1.叙事性强:整首诗以叙事为主,通过琵琶女的形象,将悲剧故事完整地呈现给读者。
2.描写细腻:白居易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环境氛围更加生动。
4.语言优美:白居易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偶等,使诗歌语言更加优美,富有音乐感。
三、内容概述《琵琶行》以琵琶女的形象为主线,讲述了她从宫廷到庙中的命运转变。
整首诗分为五个部分:琵琶女离开宫廷、琵琶女在庙中弹奏琵琶、琵琶女回忆过去、琵琶女悲伤流泪、琵琶女再次弹奏琵琶。
四、主要人物形象1.琵琶女:诗中的主人公,原是宫廷中的美女,后来因宫廷政变而流落至庙中,她悲伤的命运引起了作者的同情。
2.乐官:宫廷中的官员,对琵琶女的离去感到惋惜。
3.和尚:庙中的和尚,琵琶女的伴侣,他对琵琶女的离世感到悲痛。
五、主题思想1.表达对流离失所者的同情:白居易通过琵琶女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那些命运多舛、流离失所的人们的同情之情,呼吁社会关注他们的困境。
2.揭示社会不公:诗中描绘了琵琶女从宫廷到庙中的流离经历,暗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悲剧。
3.表达对命运的无奈:诗中琵琶女命运多舛,无法选择自己的人生,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悲观态度。
综上所述,《琵琶行》是一首以琵琶女的命运为主线,表达了对流离失所者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揭示的诗歌。
它以细腻的描写、真挚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白居易独特的艺术风格。
通过对《琵琶行》的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深刻领悟到白居易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同时也可以体会到他对流离失所者的同情和对命运的无奈。
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对我们理解唐代社会和人性的变化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琵琶行知识点归纳

琵琶行知识点归纳《琵琶行》是白居易情急之中上书请捕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时候所写的'。
一、通假字曲终收拔当心画(画通划)钿头银篦击节碎(篦通金字旁的篦,密齿梳)二、古今异义明年秋,送客湓浦口(明年:古:第二年今:指今年的下一年)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古:年纪大了今:长子、长兄等)又闻此语重唧唧(唧唧:古:叹息声今:一般指虫鸣)因为长句(因为:古:因此写了今:表原因)暮去朝来颜色故(颜色:古:容貌今:色彩)凄凄不似向前声(向前:古:刚才今:朝向前方(面))三、一词多义(1)言感斯人言(言:话语)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字)自言本是京城女(言L:说)(2)命遂命酒(命:吩咐,命令)命曰[琵琶行](命:取名)(3)为因为长句(v 写、作)初为【霓裳】后【六幺】(为:弹奏)为君翻作【琵琶行】(为:介词,为、替)(4)暂凝绝不通声暂歇(暂:副词,短暂)如听仙乐耳暂明(暂:副词,顿时、忽然)(5)幽别有幽愁暗恨生(幽:深沉)幽咽泉流冰下难(幽:形容低微,隐晦,不畅达)野芳发而幽香(幽:清幽幽的)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昏暗)(6)语琵琶声停欲语迟(语:说话,回答)今夜闻君琵琶语(语:曲)(7)暗寻声暗问弹者谁(轻声地)别有幽愁暗恨生(隐藏的)偏听则暗(糊涂,愚昧)四、词类活用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遂命酒(酒:名词作动词,摆酒席)歌以赠之(歌:名词作动词,作诗)商人重利轻别离(重、轻:形容词作动词,看重、轻视)五、文言句式1、倒装句转徒于江湖间(于江湖间,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于穆,曹二善才,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2、省略句问其人,本(是)长安倡女送客(于)湓浦口使(之)快弹数曲沉吟放拔插(于)弦中3、被动句感斯人言。
琵琶行知识点

琵琶行知识点
1. 《琵琶行》里那美妙的音乐描写简直绝了!你看“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把琵琶声比作珍珠掉落玉盘,多形象啊!就像你听一首超好听的歌,那感觉妙不可言。
2. 白居易和琵琶女的相遇多有缘分啊!这不就像是你在陌生的地方遇到了一个特别懂你的人,哎呀,那种感觉真奇妙!像“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说得太有感触了!
3. 诗中对琵琶女神态的描写也很厉害呀!“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哇塞,那种羞涩和神秘感,就好像一个绝世美女慢慢揭开面纱,让人充满期待,有没有!
4. 记得“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这句不?这琵琶声就像是在诉说着一个长长的故事,让你忍不住想要去倾听,去了解,是不是特别神奇!
5.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场景的描写也太有意境了吧!就像你处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被一种氛围深深打动,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滋味。
6. 还有那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艺,“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哇,那激烈的感觉就好像在战场上,让人热血沸腾!
7. 整首《琵琶行》真的是瑰宝啊!每一句都值得好好品味,就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让人爱不释手。
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呀!
我的观点就是《琵琶行》真的是一首超级棒的诗,里面有太多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欣赏的地方啦!。
琵琶行知识点

琵琶行知识点《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这首诗以琵琶女的高超弹奏技艺和不幸遭遇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被贬的愤懑之情。
以下是关于《琵琶行》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创作背景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期间,在一个秋夜送客至浔阳江头,偶遇一位琵琶女。
听其弹奏琵琶并讲述身世,白居易感同身受,遂作此诗。
二、诗歌结构全诗可分为五个部分:1、第一部分(“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至“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写作者秋夜浔阳江头送客,偶遇琵琶声,为下文琵琶女的出场做铺垫。
2、第二部分(“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至“犹抱琵琶半遮面”):通过对琵琶女羞涩出场的描写,展现其矜持、犹豫的心态。
3、第三部分(“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至“说尽心中无限事”):具体描写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艺,以及通过音乐传达出的丰富情感。
4、第四部分(“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至“梦啼妆泪红阑干”):叙述琵琶女的不幸身世,引起作者的共鸣。
5、第五部分(“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至“江州司马青衫湿”):作者抒发感慨,表达对琵琶女的同情,同时也借她的遭遇抒发自己被贬的愤懑。
三、艺术特色1、音乐描写精妙绝伦诗人运用大量生动形象的比喻来描绘琵琶声,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将粗重的大弦声比作急雨,将轻柔的小弦声比作私语,把大小弦交错弹奏的声音比作珠落玉盘,让读者仿佛能亲耳听到那美妙的乐音。
以声衬静,如“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通过周围环境的寂静和江心秋月的皎洁,烘托出琵琶曲的余音袅袅,令人回味无穷。
2、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琵琶女的形象通过她的弹奏、语言和动作得以展现。
她年轻时的风光与年老色衰后的凄凉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慨。
作者自身的形象也在诗中有所体现,他对琵琶女的同情以及对自身遭遇的感慨,让读者感受到他的善良和愤懑。
《琵琶行》知识点总结梳理及译文

《琵琶行》知识点总结梳理及译文▼目录▼◆《琵琶行》知识点梳理◆◆《琵琶行》【译文】◆◆《琵琶行》【作品赏析】◆◆《琵琶行》【相关背景】◆◆《琵琶行》【版本介绍】◆《琵琶行》知识点梳理《琵琶行》重点字词解释〔1〕浔阳江:即流经浔阳境内的长江。
索索:形容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2〕回灯:移灯。
重:再。
〔3〕转轴拔弦:将琵琶上缠绕丝弦的轴,拧动以调音定调。
〔4〕掩抑:掩蔽,遏抑。
思:读去声。
〔5〕拢:左手手指按弦向里(琵琶的中部)推。
抹:向左拔弦,也称为“弹”。
霓裳:即《霓裳羽衣曲》。
六幺:大曲名,又叫《乐世》、《绿腰》、《录要》,为歌舞曲。
〔6〕大弦:指最粗的弦。
小弦:指最细的弦。
嘈嘈:沉重舒长。
切切:细促轻幽。
〔7〕间关:莺语流滑叫“间关”。
幽咽:遏塞不畅状。
冰下难,泉流冰下阻塞难通,形容乐声由流畅变为冷涩。
〔8〕迸:溅射。
〔9〕曲终:乐曲结束。
拔:奏弹弦乐时所用的拔子。
当心画:用拔子在琵琶的中部划过四弦,是一曲结束时经常用到的右手手法。
〔10〕舫:船。
〔11〕敛容:严肃矜持而有礼貌的态度。
〔12〕虾蟆陵: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当时有名的游乐地区。
〔13〕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14〕秋娘:唐时歌舞妓常用的名字。
五陵:在长安城外,汉代王个皇帝的陵墓。
缠头:用锦帛之类的财物送给歌舞妓女。
〔15〕绡:精细轻美的丝织品。
〔16〕钿头银篦:镶嵌着花钿的发篦(栉发具)。
击节:打拍子。
〔17〕颜色故:容貌衰老。
〔18〕浮梁:古县名,唐属饶州。
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市。
〔19〕来去:走了以后。
〔20〕梦啼妆泪:梦中啼哭,匀过脂粉的脸上带着泪痕。
阑干:形容流泪。
〔21〕重(读平声):重新,重又之意。
唧唧:叹声。
〔22〕呕(音欧)哑(音呀)嘲(音招)哳(音扎):形容声音噪杂。
〔23〕琵琶语,琵琶声,琵琶所弹奏的乐曲。
〔24〕却坐:退回到原处。
促弦:把弦拧得更紧。
〔25〕向前声:刚才奏过的单调。
琵琶行知识点归纳总结

琵琶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诗歌的结构琵琶行是一篇七言古诗,共有九节,每节三句句式一定,共廿七句,层次分明,表达清晰。
整篇诗意境幽远,篇头写琵琶,篇尾写王昌龄,前后呼应,使全诗貫穿一条主线——班琵琶的悲苦命运。
二、艺术手法1.运用象征手法。
琵琶行中对琵琶的描写是象征性的,琵琶的艺术形象和生活形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琵琶的形象去抒发作者在当今政治乱世的抑郁情绪。
2.采用比喻手法。
作者巧妙地把琵琶比作地位卑贱的女子,琵琶声声如讲述着自己坎坷悲苦的经历,以此寄寓他自己的悲愤之情。
3.使用对仗句式。
《琵琶行》运用对仗句式,音韵悦耳,韵味深长,给人一种悲壮悲壮的感觉三、主题思想《琵琶行》描写了末法之世下琵琶的凄苦辛酸生存状况,与作者自身的生活境遇有密切关系。
通过这首诗,白居易向人们展现了生活的坎坷,以及对世情的感慨。
四、历史价值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继承发扬了古代诗人在描绘琵琶时所运用的铿锵有力的韵律风格,使其融合了现实意义与审美情感,从而成为凝聚了古代诗人创作精神和情感审美的经典之作五、艺术价值《琵琶行》在表现琵琶的同时,还融入了大量的抒发追求真爱的感情因素,所以在文学价值上深受人们的喜欢。
琵琶行的艺术价值在于其完美的形式结构、辉励的文学风格以及深刻的寓意。
它是古代诗歌的杰出代表之一,是古代诗歌的杰出代表之一。
六、影响《琵琶行》在古代就已流传甚广,深受人们的喜爱。
作者通过这首诗歌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比喻手法和对仗句式,再现了琵琶所串起的世间悲欢离合,表达了作者的抒情思想,也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现实。
可以说这首诗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现实意义。
《琵琶行》知识点详细梳理

《琵琶行》知识点详细梳理《琵琶行》知识点通假字1. 家在虾蟆陵下住:“虾”通“蛤”2. 曲终收拨当心画:“画”通“划”,用拔子划词类活用1.浔阳江头夜送客。
(夜,时间名词做状语:在夜里)2.遂命酒。
(名词“酒”受助动词“命”修饰,作动词:摆酒席。
)3.商人重利轻别离。
(形容词“重”“轻”的意动用法:以……为重,以……为轻。
)4. 歌以赠之。
(歌,名词作动词,作歌)5.古今异义1.因为长句。
古:因此创作;今连词,表示原因或理由。
2.铁骑突出刀枪鸣。
古:突然,发出;今:1.鼓出来。
2.超过一般的显露出来。
3.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容颜;今:颜色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
4.凄凄不似向前声。
古:刚才的;今:表方位。
5.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古:……的第二年;6. 7.凝绝不通声暂歇古:时间短促,忽然;今:暂时。
8.老大嫁作商人妇古:年龄大;今:长兄,长子。
9.整顿衣裳起敛容古:整理;今:使紊乱变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10. 又闻此语重唧唧古:叹息声;今:一般指虫鸣。
一词多义言1.感斯人言。
(话,名词。
)2.凡六百一十六言。
(字,名词。
)3.自言本是京城女。
(说,动词。
)4.东船西舫悄无言。
(声音,名词。
)5.感我此言良久立。
(话,名词。
)数1.使快弹数曲。
(几,表示不确定的数目,数词。
)2.一曲红绡不知数。
(数量,名词。
)是1.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这,此,指示代词。
)2.自言本是京城女。
(是,动词。
)为1.因为长句。
(写,做,动词。
)2.初为《霓裳》后《六幺》。
(弹奏,动词。
)3.为君翻作《琵琶行》。
(替,给,介词。
)4.委身为贾人妇。
(作,动词。
)语1.琵琶声停欲语迟。
(说话,回答,动词。
)2.今夜闻君琵琶语。
(曲,名词。
)轻1.轻拢慢捻抹复挑。
(轻轻,形容词。
)2.商人重利轻别离。
(轻视,动词。
)暂1.凝绝不通声暂歇。
(短暂,副词。
)2.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琵琶行》文言精选知识点汇总
【通假字】
曲终收拨当心画画,同“划”。
【古今异义】
1、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古义:因,于是;为,写。
2、明年秋古义:第二年。
3、铁骑突出刀枪鸣古义:突然冲出。
4、整顿衣裳起敛容古义:整理。
5、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义:以前,刚才,副词。
6、暮去朝来颜色故古义:脸色,容貌。
7、老大嫁作商人妇古义:年纪大了。
8、秋月春风等闲度轻易,随便
9、梦啼妆泪红阑干纵横的样子
【词类活用】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今夜闻君琵琶语… 名作状语,在夜里
·其间旦暮闻何物名作状,从早到晚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名作动,摆酒席
·命曰《琵琶行》名作动,命名,取名
·商人重利轻别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重,看重。
以……为轻,轻视。
【文言句式】
1、省略句:
·(予/吾/我)歌以赠之
·使(之)快弹数曲
·送客(于)湓浦口
·感(于)斯人言
2、介后句: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转徙于江湖间
【一词多义】
1言:·感斯人言言语,话,名词
·凡六百一十六言字,名词
·自言本是京城女说,动词
2命:·遂命酒命令,吩咐,动词
·命曰《琵琶行》.名作动,命名
3为:·因为长句写,创作,动词
·初为霓裳后绿腰弹奏,动词
·为君翻作琵琶行替,给,介词
4暂:·凝绝不通声暂歇短暂,副词
·如听仙乐耳暂明顿时,忽然,副词
5泣:·满座重闻皆掩泣哭泣,动词
·座中泣下谁最多眼泪,名词
6信:·低眉信手续续弹随便,随意,动词
·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讲信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信用,名词
7使:·使快弹数曲让,命令,动词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使者,名词
·求人可使报秦者出使,动词
·竟使遇哨,无不死假使,如果,连词
8始:·千呼万唤始出来才,副词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未始:未曾
【作者简绍】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即这次运动的口号)。
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是初唐以来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
【写作艺术】
1、层次分明,故事完整。
这是一篇叙事诗,从作者江头送客闻琵琶声、寻声邀弹者相见写起,接着写琵琶女演奏、倾诉身世,最后写作者触发迁谪之感而收束全篇,层次分明,结构紧密。
2、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
强烈的抒情气氛贯彻始终,诗歌所叙之事本身饱含感情成分,而景色的渲染,情节的描述,人物的自白,又都渗透着感情,使诗歌的故事性和抒情性融合无间。
3、刻画细致,语言生动。
人物的举止神态,通过细节描写,把内心活动也细致入微地表现了出来。
如诗中琵琶女自述身世的话,写得生动、形象、简洁。
4、描写音乐的手法:(1)以声喻声(听觉角度)、以形摹声(视觉角度),运用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化无形为有形,写出了音乐的五彩缤纷和疾徐抑扬的变化,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
(2)大量运用拟声词、叠音词,既描摹了美妙的琵琶音乐,又使语言具有音乐美。
(3)用景物描写、人物的反应等侧面描写,烘托气氛。
(4)听者与弹者情感交织。
★作者如此着力地刻画音乐,与他所要表达的人生感慨有什么联系?目的是通过描写音乐的美妙,表现琵琶女过人的音乐造诣,反衬出她的沦落与孤独,从而寄寓诗人自己遭遇贬谪、不得施展抱负的悲伤与憾恨。
【琵琶女的形象】
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侮辱的歌女形象。
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强烈控诉。
但是诗人笔下的琵琶女没有认识到昔日卖笑承欢、醉生梦死的生活是一种被摧残的痛苦生涯,相反还抱着炫耀、追恋、惋惜的态度。
她只是悲叹红颜易老、繁花早逝,却没有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得到觉醒。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诗人和琵琶女虽然经历、地位不同,但都有着共同的不幸遭遇和艰难处境,生活都同样地飘零、凄凉、失意。
诗人把对琵琶女的深挚同情、对自己被贬的满腔幽怨以及对冷酷现实的强烈不满完全融合在一起了。
正因为这两句诗揭示出了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广泛的同情。
【理解性默写】
1、《琵琶行》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的矛盾心情的句子: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诗中将琵琶女的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的句子
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诗中有四处描写月亮作衬托的诗句,它们是: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2、《琵琶行》善于运用各种生动的比喻描绘音乐形象,不仅以声写声,而且还兼有以形写声的特点,即用听觉形象、视觉形象联合起来通比音乐,使得琵琶女的弹奏非常具体形象。
如写大小弦合奏时就是这样描述的: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再如,诗人还用旋律的变化写出了先“滑”后“涩”的两种音乐意境: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还如,诗人用自己独特的感受来描绘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音乐境界: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把琵琶女的情感暗流推向高潮的音乐描写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运用侧面描写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音乐具有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的诗句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3、《琵琶行》一诗写琵琶女出场时,表现琵琶女欲说还休的心态的句子是“寻声暗问弹
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这与下面琵琶女出场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情态一起,把琵琶女复杂的内心情感十分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4、《琵琶行》总写琵琶女的演奏时,先用“转轴拨弦三两声”校弦试音,但诗人却用“未成曲调先有情”来赞叹,一个“情”字写出了琵琶女的内心世界是波涛汹涌的,也暗示下文的音乐描写将会是琵琶女内心积聚情感的爆发。
写琵琶女演奏琵琶曲目的过程,其中既用“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描写弹奏的神态,也用“似诉平生不得意”、
“说尽心中无限事”
5
了其乐曲的不同特点:其中表现了乐声粗重特点的句子是大弦嘈嘈如急雨,表现了乐声轻细的特点的句子是小弦切切如私语,表现了乐声流畅的特点的句子是间关莺语花底滑,表现了乐声冷涩的特点句子是幽咽泉流冰下难,表现乐曲激越雄壮的特点的句子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6、音乐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7、在《琵琶行》一诗中,当琵琶女自诉身世,讲到“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的时候,就更激起了“我”的情感共鸣,于是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因此才有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诗文,才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遭遇。
文中直接点出“我”的悲惨遭遇的句子是“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文中还运用环境描写来间接表明“我”内心异常苦闷的句子有“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
8《琵琶行》中表现琵琶女与作者自己的不幸身世互相同情和深厚情意的句子是:同是天
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9、《琵琶行》中三次写琵琶女弹奏都用了侧面描写:第一次“忽闻水上琵琶声”,侧面描写的句子是主人忘归客不发;第二次当“四弦一声如裂帛”结束弹奏后,诗人用“东船
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来进行侧面描写;最后一次“凄凄不似向前声”,作者又用“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作侧面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