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报告单

合集下载

力的平衡条件实验报告单

力的平衡条件实验报告单

力的平衡条件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力的平衡条件实验报告单实验目的:通过对力的平衡条件进行实验,掌握力的平衡条件的相关知识,提高实验操作与实验数据分析的能力。

实验器材:测力计、细绳、滑轮、挂钩。

实验原理:力的平衡条件是力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定理,它指的是当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有的作用力之间必须保持平衡状态,即所有作用于物体上的力的合力为零。

因为力的平衡一般涉及多个力的组合问题,因此,需要借助一个有利于分析的框架——自由体图。

实验内容和步骤:1、将测力计固定在水平的木板上,将木板吊在挂钩上。

2、把细绳穿过滑轮,将细绳的两端均固定在挂钩上,一边挂上一个重物。

3、将滑轮固定在一侧,使得白色拉弦水平悬空。

4、当细绳的两端垂直于水平面时,用测力计测量细绳上的张力,并将张力标记为F1。

5、同样的,当细绳的两端垂直于水平面时,用测力计测量白色拉弦上的张力,并将张力标记为F2。

6、计算出每个细绳的张力大小。

实验数据记录:力的平衡条件的公式可以表示为:ΣF=0,其中ΣF是所有作用于物体上的力的和(合力),当它等于零时,物体就处于平衡状态。

因此,可以利用以上步骤得到以下实验数据,计算得到合力。

张力1(F1):__ 张力2(F2):__ 合力:F1 + F2 = __实验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在平衡时,张力1和张力2相等,而且它们的和正好等于对物体的合力。

因此,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以将物体的质量计算出来。

假设物体的质量为m,则m = F/h,其中F为物体的合力,h为重力加速度的值。

总结与结论:通过此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力的平衡条件,并掌握了自由体图的使用方法。

在实验中成功的测量了物体的合力,并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计算出了物体的质量,从而掌握了与力学相关的计算技巧。

实验07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解析版)

实验07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解析版)

实验七、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剖析【实验目的】:探究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两个力必须满足的条件。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一张硬纸板、细绳、剪刀等。

【实验步骤】:探究当物体处于静止时,两个力的关系;探究当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两个力的关系①如图a所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情况下,它们还必须在同一直线,这二力才能平衡。

②如图b、c所示,两个力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的情况下,它们还必须在同一物体上,这二力才能平衡。

【实验结论】:二力平衡的条件:2.方向相反(反向)3.同一直线(共线)4.同一物体(同1.大小相等(等大)体)【考点方向】:1、在探究究二力平衡问题时,什么因素影响实验结果?答:摩擦力。

2、如何减小如图乙所示的不足之处:可以将物块改为小车或者使用更光滑的桌面。

3、你认为下图哪个实验更合理?答:甲,应为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对实验效果影响大。

乙4、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答:当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都可以判定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5、实验中如何改变拉力的大小?答:通过改变祛码的个数,来改变对小车的拉力大小。

6、定滑轮有什么作用:答:改变拉力的方向。

7、如何探究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答:将纸板从中间剪开,观察纸板是否还处于平衡状态。

8、如何探究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答:把纸板转动一个角度,然后松手,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

9、实验结论:二力平衡条件: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10、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11、选择静止状态的原因:匀速运动状态不好控制。

12、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得出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甲(1)小华将系在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上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并在细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并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时,说明小卡片处于平衡状态;卡片平衡后,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报告单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实验时期: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实验原理: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时,这两个力就是一对平衡力。

三、实验器材:力学演示板、滑轮、小车、细线、钩码四、实验步骤:1、观察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它们的方向是怎样的?2、增减两端钩码的数目,观察小车在什么条件下静止,在什么条件下发生运动。

3、保持两端钩码数相等,观察拉力F1和F2是不是在一条直线上。

把小车扭转一个角度,使拉力F1和F2不在一条直线上,观察小车的情况。

4、整理实验结果,和同学进行交流,看看二力平衡需要什么条件?五、实验结论:1、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_______个力的作用,它们的方向是_________的。

2、两边的钩码数目_______时,小车保持静止状态。

3、当F1和F2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小车_________(填“能”或“否”)在那个位置上保持静止状态。

4、二力平衡的条件是:(1)、这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______________,并且在同一_____________ 上;(2)、这两个力必须______________相等,___________相反。

5、选择填空:(1)、水平桌面上有一个茶杯处于静止状态,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_____________(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

(2)、水平桌面上有一个茶杯处于静止状态,茶杯所受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_____________(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

6、“一对平衡力”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在于,平衡力作用在_____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_________个物体上。

《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报告单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实验时期: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实验原理: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时,这两个力就是一对平衡力。

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

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

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指两个力的合力为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要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以下是一些实验和条件:
1实验装置:准备一个平衡杆、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以及一个支点或转轴。

2放置物体:将一个物体放置在平衡杆的一侧,并将其固定在某个位置。

注意,物体的重量可以通过质量和重力加速度的乘积来表示。

3测量力的大小和方向:使用一个力计来测量另一个物体施加在平衡杆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这个力计可以是弹簧秤或其他测力仪器。

4调整物体的位置:通过调整第二个物体的位置,使得两个物体对平衡杆施加的力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

5平衡条件:当两个物体对平衡杆施加的力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时,物体和平衡杆处于平衡状态。

也就是说,在一个平衡状态下,两个力的合力为零。

6定量测量:使用力计测量每个物体施加的力的大小。

确保两个物体施加的力相等,可以反映为力计示数相等。

7注意事项:除了力的大小相等和方向相反外,物体的位置和距离也是影响平衡的重要因素。

平衡杆的转轴位置和物体的距离都可以影响平衡状态。

通过这样的实验过程,我们可以验证并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确保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力的平衡原理,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工程和设计问题。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二力平衡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研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的力的条件。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和测量,来验证二力平衡的条件。

本文将就此展开探讨。

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指的是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为了实现二力平衡,我们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力的合力为零,力的力矩为零。

为了验证这两个条件,我们可以进行如下实验:取一个光滑的水平桌面,在桌面上放置一个小物体,如一个小木块。

然后,我们可以用两根细线分别连接小木块两侧的两个吊钩,并将细线通过一个轻质的滑轮。

接下来,我们可以在两根细线的另一端挂上不同的质量,使得小木块保持平衡状态。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测量一些参数,以验证二力平衡的条件。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一个简易的测力计来测量细线的拉力。

当小木块处于平衡状态时,两根细线所受的拉力应该相等,且方向相反。

通过测量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我们可以验证力的合力为零的条件。

我们需要测量细线对小木块的力矩。

力矩是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产生的旋转效应。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滑轮到小木块的距离,以及细线对小木块的拉力的大小,来计算力矩。

当小木块处于平衡状态时,细线对小木块的力矩应该为零。

通过测量力矩的大小,我们可以验证力的力矩为零的条件。

在实验中,我们还可以进行一些变化,来进一步验证二力平衡的条件。

例如,我们可以改变滑轮的位置,观察小木块是否仍然保持平衡;或者改变挂在细线另一端的质量,观察小木块是否仍然保持平衡。

通过这些变化,我们可以进一步确认二力平衡的条件。

总结起来,通过实验我们可以验证二力平衡的条件。

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细线的拉力和力矩,来确认力的合力为零和力的力矩为零的条件。

这些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二力平衡的概念,并在物理学中应用这些原理。

通过上述的实验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满足力的合力为零和力的力矩为零的条件。

这两个条件是保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关键。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2、控制木块两端拉力大小不变,将木块旋转一定角度,让拉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探究木块在拉力满足什么条件时能静止(达到平衡状态)。
3、控制木块上两个拉力大小不变,且在一条直线上,改变拉力方向,探究木块在拉力方向满足什么条件时能静止(达到平衡状态)。
实验次数
木块受力大小
(相等,不相等)
木块受力方向
(相同,相反)
木块受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是,否)
木块受力是否平衡(是,否)
1
2
3
兰西县第三中学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日期:
姓名:
实验目的:学会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仪器:弹簧测力计;木块;质量不等砝码几个;细线;托盘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及结论
1、控制木块两端拉力在同一直线上且方向相反,通过改变托盘中砝码的质量来改变木块受到的拉力大小,探究木块在拉力满足什么条件时能静止(达到平衡状态)。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创新实验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创新实验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创新实验
惠州市博罗县横河中学谭榕新
实验原理: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实验器材:
泡沫板、棉线、钩码、滑轮、支架、剪刀、托盘等。

实验装置图:
实验步骤:
1.如图,把泡沫板挂在两滑轮之间,向挂在泡沫板两端的托盘里各放相同个数的钩码,使泡沫板静止悬挂在空中。

2.在一侧的托盘上轻轻地放上一个钩码,观察泡沫板能不能保持静止。

3.用手按住泡沫板,使两端托盘的钩码数量相等,再让泡沫板扭转一个角度,然后慢慢地松开手,观察泡沫板能不能保持静止。

4.泡沫板静止悬挂在空中时,用剪刀剪开捆绑在泡沫板中间的棉线,观察泡沫板变化状况。

创新之处:
1、用轻质泡沫板代替物理小车可以减轻物重。

2、轻质泡沫板悬挂在空中可以减少因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将泡沫板分开两半,目的是让学生更深刻地知道物体是受两个力的作用。

4、用剪刀剪开捆绑在泡沫板中间的棉线,泡沫板各往一方向运动,更直观地说明这两个力的方向是相反的。

5、将实验平放改为竖放,演示实验时便于学生观察。

二力平衡的实验报告

二力平衡的实验报告

二力平衡的实验报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老师让做过两次“二力平衡”的试验。

通过这些实验,使我明白了一些科学知识,也掌握了一定的物理技能和方法。

下面就谈谈自己在做这些实验中的体会与感受吧!第一个实验:2N 的力拉弹簧实验。

它是我做得最认真、最仔细的一次实验。

首先将弹簧测力计放在桌子上,再用手把弹簧往外拉,量出2N 的力来。

再观察弹簧的长度,发现有一段露出了刻度尺,于是又调整好弹簧秤后读数,直到它显示出了1N 的力值为止。

然后又让同桌相互测量了一番,没有一人的结果不一样。

看来,所谓的二力平衡并非绝对平衡。

那么,如何才算得到“绝对平衡”呢?老师告诉我说:“你可以将刚才的弹簧测力计和弹簧拉开,或者推动(旋转)指针,若其转动的速度与弹簧拉伸(压缩)的速度相等,则弹簧被拉伸或被压缩,反之亦然。

当两种力的作用线处于水平位置时,即弹簧处于完全伸展状态;当两种力的作用线重合成90度时,即达到二力平衡;当两种力的作用线倾斜成角时,即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接着我们进行了几组实验,发现大部分都符合要求。

从这次实验中还知道:弹簧是具有弹性的,而且越拉伸弹簧恢复原状需要的力越大。

所以,只有两端固定的杆子才能称为弹簧,如钢笔的笔套等;无论哪一端悬挂的绳子都不属于弹簧。

通过此次实验,我对书本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收获很大。

第二个实验:气球上升的实验。

首先我取了5个气球吹满气,然后扎紧口后套上橡皮筋系牢。

接着给气球加热,待它变软之后用夹子固定在桌面上,再准备一张薄纸板,里面垫上一层毛巾。

然后在薄纸板上沿水平方向打几个孔洞,用胶带纸密封起来,最后记录每个气球产生的压强值。

由此可见,空气内部压强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通过此次实验,使我了解了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原理及探究影响气体膨胀程度因素的规律的方法,增强了实验操作的信心和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