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氯水质理化检验

合集下载

余氯水质理化检验44页PPT

余氯水质理化检验44页PPT
余氯水质理化检验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余氯测定的实验报告(3篇)

余氯测定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余氯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余氯测定仪器的使用方法。

3. 通过实验,学会如何准确测定水中的余氯含量。

二、实验原理余氯是指水中残留的游离氯,主要用于自来水和游泳池水的消毒。

余氯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比色法、滴定法和电化学法。

本实验采用电化学法测定余氯,利用余氯在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流,通过测定电流的大小来计算余氯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余氯测定仪、电极、搅拌器、烧杯、移液管、pH计、纯水等。

2. 试剂:碘化钾溶液、硫代硫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硫酸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电极清洗干净,并用蒸馏水冲洗干净。

(2)调整pH计,使其读数为7.0。

(3)将烧杯中加入适量纯水,并用pH计测定其pH值,若pH值偏离7.0,则用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7.0。

2. 余氯测定(1)用移液管取一定量的待测水样,放入烧杯中。

(2)将电极插入水样中,打开搅拌器,待电极稳定后,记录电流值。

(3)重复步骤(2)两次,取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3. 结果计算根据余氯测定仪的校准曲线,将测得的电流值转换为余氯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1)水样1:电流值A1 = 0.020,余氯含量C1 = 0.10 mg/L(2)水样2:电流值A2 = 0.015,余氯含量C2 = 0.075 mg/L(3)水样3:电流值A3 = 0.025,余氯含量C3 = 0.125 mg/L2. 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三个水样的余氯含量,分别为0.10 mg/L、0.075 mg/L和0.125 mg/L。

结果表明,余氯含量与电流值呈正相关,即电流值越大,余氯含量越高。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余氯测定的原理和方法,了解了余氯测定仪器的使用方法。

2. 实验结果表明,余氯含量与电流值呈正相关,为余氯的测定提供了可靠依据。

3.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电极的清洗和pH值的调节,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水中余氯的测定实验报告

水中余氯的测定实验报告

水中余氯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掌握水中余氯的测定方法,了解余氯在水质监测中的重要性,以及评估水样中余氯的含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二、实验原理余氯是指水经过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在水中余留的游离性氯和结合性氯的总称。

本实验采用的是DPD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余氯。

DPD(N,N二乙基-1,4-苯二胺)与余氯反应会生成红色化合物,其颜色的深浅与余氯的含量成正比。

通过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下测定溶液的吸光度,从而计算出余氯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分光光度计比色管(50ml)移液管(1ml、5ml、10ml)容量瓶(100ml)2、试剂DPD 试剂磷酸盐缓冲溶液(pH=65)余氯标准溶液(100mg/L)四、实验步骤1、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吸取 0、01、05、10、20、30、40、50ml 余氯标准溶液于50ml 比色管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向各比色管中加入05ml DPD 试剂和05ml 磷酸盐缓冲溶液,摇匀。

静置 5 分钟后,在分光光度计上,于 515nm 波长处,用 1cm 比色皿,以去离子水作参比,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

以余氯含量(mg/L)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水样的采集与预处理采集水样时,应使用清洁的玻璃瓶,并在采样后尽快进行测定。

若不能立即测定,应加入适量的硫酸(每升水样加 08ml 浓硫酸),使水样 pH 值小于 2,并在 4℃以下避光保存,24 小时内测定。

测定前,将水样调节至 pH 值在 65 75 之间。

3、水样的测定吸取 50ml 水样于比色管中,按照与绘制标准曲线相同的步骤加入试剂并测定吸光度。

五、实验数据与处理1、标准曲线数据|余氯含量(mg/L)|0|02|10|20|40|60|80|100|||||||||||吸光度|0|008|038|075|148|221|292|365|2、水样测定数据|水样编号|吸光度|||||1|052||2|085||3|128|3、计算水样中余氯的含量根据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计算出水样中余氯的含量。

检测用水余氯检测标准

检测用水余氯检测标准

检测用水余氯检测标准余氯是指消毒剂在水中消毒后剩余的氯化物。

饮用水中的余氯可以杀死水中的病原微生物,起到消毒作用。

然而,高浓度的余氯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为了保障饮用水的安全性,需要对用水中的余氯进行检测和控制。

用水余氯检测的标准主要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两种。

国家标准:目前我国用水余氯检测的国家标准主要有GB 3838-2002《环境质量标准》、GB 5749-2024《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GB/T5750-2024《工业用水标准》等。

其中,GB 3838-2002中规定了水质中余氯的检测标准,要求饮用水中余氯的浓度应小于0.5mg/L。

而GB 5749-2024则规定了生活饮用水中余氯含量的限值。

其中,一类地表水、二类地表水及未进行深度处理的三类地表水中余氯的浓度不得大于0.3mg/L;一类地下水、二类地下水及未进行深度处理的三类地下水中余氯的浓度不得大于0.3mg/L。

除了上述标准外,不同地区和行业也可能根据自身需要制定了一些其他的检测标准。

用水余氯检测通常采用物理化学法和仪器分析法。

物理化学法主要包括可滴定法、N,N-二苯基对苯二胺法等。

可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方法,通过滴定溶液测量溶液中的氯含量。

仪器分析法则包括气相色谱法、荧光光谱法、紫外光谱法等,这些方法利用不同的仪器来分析水样中余氯的浓度。

在用水余氯检测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采样要全面,均匀,确保样品代表性;其次,样品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送到实验室进行测试,避免样品放置时间过长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此外,对于含氯消毒剂使用不当的情况,还要进行日常监测和现场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用水余氯检测标准主要包括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两种。

在进行用水余氯检测时,需要注意采样全面、及时送样、正确选择检测方法等问题,以保障饮用水的安全性。

余氯的测定实验报告

余氯的测定实验报告

余氯的测定实验报告余氯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余氯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处理、游泳池消毒等领域。

为了确保水质安全,准确测定余氯的含量十分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步骤,探究测定余氯的方法和原理,以及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收集不同来源的水样,如自来水、河水或泳池水等。

将样品分别取出一定体积,置于不含余氯的容器中备用。

2. 试剂准备:准备酚酞指示剂溶液和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酚酞指示剂溶液的配制方法为将适量的酚酞溶于乙醇中。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为将适量的硫代硫酸钠溶于去离子水中。

3. 样品处理:取一定体积的样品,加入酚酞指示剂溶液,溶液颜色变为粉红色。

然后滴加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直至颜色由粉红色转变为无色。

记录滴加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

4. 控制实验:取相同体积的去离子水作为对照组,按照相同的步骤进行处理,并记录滴加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可以得到样品中余氯的含量。

实验中记录的滴加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与样品中的余氯含量成正比。

通过对照组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然而,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

首先,样品中可能存在其他氧化剂,如臭氧或过氧化氢,它们也会与硫代硫酸钠发生反应,导致误差。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在实验中加入亚硫酸钠,它可以将其他氧化剂还原为无害的物质。

其次,酚酞指示剂的使用也可能导致误差,因为它对一些还原剂也会产生颜色反应。

为了减小这种误差,可以选择其他指示剂或者使用电位滴定法进行测定。

此外,实验中还需要注意一些实验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例如,溶液的酸碱度、温度和光照条件等都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应严格控制这些条件,并在实验中进行必要的对照组实验。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探究了测定余氯含量的方法和原理,并了解了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余氯的测定方法国标

余氯的测定方法国标

余氯的测定方法(国标)
余氯是指水中剩余的氯化物,是常见的水处理剂之一。

它能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保证水的卫生安全。

余氯的测定方法有多种,下面介绍一种常见的国标方法。

1.准备工作
●准备一些带有标准刻度的玻璃管,用于量取样品。

●准备绿色的溴化钠溶液(0.1%)和棕色的碘化钾溶液(1%)。

●准备一些干净的小型瓶子,用于存放样品。

2.采集样品
●使用玻璃管量取适量的水样,倒入干净的小型瓶子中。

●将瓶子盖上密封,并将其存放在避光的地方。

3.测定余氯
●在瓶子内加入一定量的绿色溴化钠溶液。

●摇晃瓶子,使溶液均匀混合。

●加入一定量的棕色碘化钾溶液,摇晃瓶子,使溶液均匀混
合。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并记录下来。

根据溶液的颜色,可以
用标准表确定余氯的数值。

余氯的标准值可以参考下表:
余氯标准值是指水中余氯的合理范围。

如果水中的余氯过低,可能会导致水中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危害人体健康。

如果水中的余氯过高,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会导致中毒。

因此,在使用余氯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控制余氯的浓度,保证水的安全。

余氯的测定-国标法(水质检测)

余氯的测定-国标法(水质检测)

1 余氯余氯是指水经过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所余留的有效氯。

其作用是保证持续杀菌,以防止水受到再污染。

余氯有三种形式:1.总余氯:包括HOCl、OCl-和NHCl2等。

2.化合性余氯:包括NH2Cl、NHCl2及其它氯胺类化合物。

3.游离性余氯:括HOCl及OCl-等。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集中式给水出厂水的游离性余氯含量不低于 mg/L,管网末梢水不得低于 mg/L。

余氯的测定常采用下述两种方法,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和3,3,,5,5,-四甲基联苯胺比色法,前者可测定游离余氯和各种形态的化合余氯,后者可分别测定总余氯及游离余氯。

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范围本标准规定了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测生活饮用水及水源水的游离余氯。

本法适用于经氯化消毒后的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游离余氯和各种形态的化合性余氯的测定。

本法最低检测质量为µg,若取10mL水样测定,则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L。

高浓度的一氯胺对游离余氯的测定有干扰,可用亚砷酸盐或硫代乙酰胺控制反应以除去干扰。

氧化锰的干扰可通过做水样空白扣除。

铬酸盐的干扰可用硫代乙酰胺排除。

原理DPD与水中游离余氯迅速反应而产生红色。

在碘化物催化下,一氯胺也能与DPD反应显色。

在加入DPD试剂前加入碘化物时,一部分三氯胺与游离余氯一起显色,通过变换试剂的加入顺序可测得三氯胺的浓度。

本法可用高锰酸钾溶液配制永久性标准液。

试剂碘化钾晶体。

碘化钾溶液(5 g/L):称取碘化钾(KI),溶于新煮沸放冷的纯水中,并稀释至100mL,储存于棕色瓶中,在冰箱中保存,溶液变黄应弃去重配。

磷酸盐缓冲溶液(pH=):称取24 g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46g无水磷酸二氢钾(KH2PO4), 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EDTA)和 g氯化汞(HgCl2)。

依次溶解于纯水中稀释至1000mL。

注:HgCl2可防止霉菌生长,并可消除试剂中微量碘化物对游离余氯测定造成的干扰。

余氯的测定-国标法(水质检测)

余氯的测定-国标法(水质检测)

余氯的测定-国标法(水质检测)1 余氯余氯是指水经过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所余留的有效氯。

其作用是保证持续杀菌,以防止水受到再污染。

余氯有三种形式:1.总余氯:包括HOCl、OCl-和NHCl2等。

2.化合性余氯:包括NH2Cl、NHCl2及其它氯胺类化合物。

3.游离性余氯:括HOCl及OCl-等。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集中式给水出厂水的游离性余氯含量不低于0.3 mg/L,管网末梢水不得低于0.05 mg/L。

余氯的测定常采用下述两种方法,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和3,3,,5,5,-四甲基联苯胺比色法,前者可测定游离余氯和各种形态的化合余氯,后者可分别测定总余氯及游离余氯。

1.2 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1.2.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测生活饮用水及水源水的游离余氯。

本法适用于经氯化消毒后的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游离余氯和各种形态的化合性余氯的测定。

本法最低检测质量为0.1 μg,若取10mL水样测定,则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01mg/L。

高浓度的一氯胺对游离余氯的测定有干扰,可用亚砷酸盐或硫代乙酰胺控制反应以除去干扰。

氧化锰的干扰可通过做水样空白扣除。

铬酸盐的干扰可用硫代乙酰胺排除。

1.2.2 原理DPD与水中游离余氯迅速反应而产生红色。

在碘化物催化下,一氯胺也能与DPD反应显色。

在加入DPD试剂前加入碘化物时,一部分三氯胺与游离余氯一起显色,通过变换试剂的加入顺序可测得三氯胺的浓度。

本法可用高锰酸钾溶液配制永久性标准液。

1.2.3试剂1.2.3.1 碘化钾晶体。

1.2.3.2 碘化钾溶液(5 g/L):称取0.50g碘化钾(KI),溶于新煮沸放冷的纯水中,并稀释至100mL,储存于棕色瓶中,在冰箱中保存,溶液变黄应弃去重配。

1.2.3.3 磷酸盐缓冲溶液(pH=6.5):称取24 g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46g无水磷酸二氢钾(KH2PO4),0.8 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EDTA)和0.02 g氯化汞(HgCl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HI + Cl2 → 2HCl+I2
I2 + 2NaS2O3 → 2NaI+Na2S4O6
余氯水质理化检验
12
注意事项
• 本法的酸性条件,不能用盐酸调节酸度。
• 本法测定值为总氯,包括:Cl2、HOCl、 OCl- 、NH2Cl和 NHCl2等。
• 水样中含有高铁、高价锰等氧化物时,在
酸性条件下也能与KI作用,释放碘,采用
• 向碘量瓶中准确移取25mL样品,再加 2mol/L硫酸10mL,10%碘化钾溶液 10mL,混匀的消毒液即出现棕色,用 0.05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记 录所用硫代硫酸钠的总量,
• 平行滴定3次,取余平氯水质均理化检值验 计算。
15
有效氯含量的计算公式
C2% l VC0.0 m351 40 50
4. 丁香醛连氮分光光度法
5. 邻联甲苯胺比色余法氯水质理化检验
11
1. 碘量法
酸性条件(pH3.5~4.2)下,余氯与碘化钾
作用,释放出碘,再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
定,计算余氯含量(Cl2%)。
2KI + 2CH3COOH → 2CH3COOK + 2HI
2HI + HOCl → I2+HCl+H2O
❖NH3 + HOCl → NH2Cl + H2O
❖NH2Cl + HOCl = NHCl2 + H2O
❖NHCl2 + HOCl = NCl3 余氯水质理化检验 + H2O
8
❖水中生成的一氯胺(NH2Cl)和 二氯胺(NHCl2)比例,与水样 的pH值有关。
❖当水中存在氨NH3时,出现的 余氯是化合性余氯(氯胺)。
• 氧化锰的干扰可通过做水样空白扣除。 • 铬酸盐的干扰可用硫代乙酰胺排除。
余氯水质理化检验
20
3. 3,3,5,5-四甲基联苯胺比色法
❖在pH值小于2的酸性溶液中,余氯与 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反应, 生成黄色的醌式化合物,用目视比色 法定量。
❖本方法可用重铬酸钾溶液配制永久性 余氯标准系列,于现场目视比色。
• 本法适用范围为:0.05~1.5mg/L游离余 氯;
• 当含氯量高出上限时,加入的DPD试剂 所显深红色很快退尽,因为氧化显色物 质随即被游离氯漂白。此时应稀释。
余氯水质理化检验
19
本法若取10ml水样测定,最低检测质量 浓度为0.01mg/L。
• 高浓度的一氯胺对游离余氯的测定有干 扰,可用亚砷酸盐或硫代乙酰胺控制反 应除去干扰。
醋酸缓冲溶液调节酸度在pH值3.5~4.2,可
以减低上述物质的干扰。
余氯水质理化检验
13
漂白粉中有效氯含量
有效氯是衡量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的标
志,是指与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相当的
氯量(非指消毒剂所含氯量),其含量
用Cl2 (mg/L)或Cl2 %浓度表示。
余氯水质理化检验
14
操作步骤:
• 称取含氯消毒剂1.00g,用蒸馏水溶解后, 转入250mL容量瓶中,向容量瓶加蒸馏水 至刻度,混匀,
6
如果水中不含有机物 和无机还原物质,水的需 氯量等于零,水中的余氯 应等于加氯量,此时余氯 与加氯量的关系可以用OA 直线表示。
余氯水质理化检验
7
❖实际水体中含有无机和有机还原物质, 要消耗一部分加氯量,故余氯低于加氯 量,随着加氯量的增加,加入的氯与水 中有机含氮化合物分解产物氨作用,生 成一氯胺、二氯胺和三氯胺等胺类化合 物。
❖D点以前,加入的氯主要与 水中有机分解产物氨作用;
❖D点以后,再加入的氯,主
要起杀菌作用。 余氯水质理化检验
10
测定余氯的方法
水中氯很不稳定,因此测定氯的水样不能 保存,应立即现场测定。测定方法:
1. 碘量法
2. 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
3. 3,3,5,5-四甲基联苯胺比色法
第四章 无机污染指标
第一节 余 氯
余氯水质理化检验
1
定义
❖饮用水用加氯的方法进行消毒。
❖氯不仅与细菌作用,还氧化水中的有机 物和还原性无机物,其需氯的总量,称 为需氯量。
❖为保证消毒效果,加入的氯必须超过需
氯量,使在氧化和杀菌后还能剩余一些
有效氯,水中所剩余的氯,称为余氯。
余氯水质理化检验
2
❖一般饮水消毒时,加氯接触30分钟后, 水中游离性余氯不低于0.3mg/L,在配水 管网末梢水游离性余氯不应低于 0.05mg/L ;
余氯水质理化检验
17
❖试样在加缓冲溶液和DPD之前,先加少量 的碘化钾,此时,游离氯,化合氯中的一 氯胺和三氯化氮的一半发生发应。
❖化合氯中的二氯胺在以上两种情况下都不 反应。从而可分别计算浓度。
❖总氯的测定:存在过量碘化钾时反应,然 后同游离氯的测定。
余氯水质理化检验
18
注意事项
• 游离余氯很不稳定,应在现场测定;
❖在野外,需在短时间内达到消毒效果, 应多加氯,接触30分钟后,使余氯达到 1~5mg/L,但不能直接饮用,要先用 Na2S2O3脱Cl。
余氯水质理化检验
3
余氯
游离性余氯,如次氯酸、次 氯酸盐和氯气,杀菌力强;
化合性余氯,如一氯胺、二 氯胺等,杀菌力较弱。
余氯水质理化检验
4
需氯量和余氯,一般随加氯量、接触时
V——Na2S2O3 体积,ml C——Na2S2O3 浓度,mol/L m——消耗消毒剂样品的质量,g
余氯水质理化检验
16
2. 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 分光光度法
❖DPD与水中游离余氯在pH6.2~6.5时迅 速反应而产生红色。510nm处测其吸光 度定量分析。
❖试样加入缓冲溶液和DPD试液后,加入 少量碘化钾,反应局限于游离氯和化合 氯中的一氯胺。
❖加氯量达到C点时,氯将氨全 部化合成氯胺,加氯量再增加, 氯胺分解,余氯量反而降低。
❖NH2Cl + NHCl2 → N2 + 3HCl
❖2NH2Cl + Cl2 → N +4HCl 2 余氯水质理化检验
9
❖分解过程达D点全部完成, 理论上,在D点,水中既无 化合性余氯,也无游离性余 氯。
❖D点之后,加入的氯,以游 离性余氯存在。
间、pH值和温度而变。
❖水的加氯量为1~2mg/L,水温为20℃,pH 为7,氯与水的接触时间为30分钟,水中应 有剩余的游离余氯为0.3mg/L以上,才能完 全灭菌。
❖如果温度越低,pH值越高,接触时间越短,
则要求有更高的余氯,验
5
加氯量与余氯的关系
余氯水质理化检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