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世界古代史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古代世界史复习提纲

高考历史古代世界史复习提纲

高考历史古代世界史复习提纲一、古代埃及(一)政治古埃及实行的是君主专制制度,法老拥有绝对权威。

法老被视为神的化身,集行政、军事、司法、宗教等大权于一身。

(二)经济1、农业古埃及是农业文明,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为农业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水源。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亚麻等。

2、手工业古埃及的手工业发达,包括纺织、金属加工、制陶等。

其中,金字塔的建造展示了高超的建筑和工程技术。

(三)文化1、文字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宗教宗教在古埃及人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对神灵的崇拜和祭祀活动频繁。

3、科学在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如制定了太阳历。

二、古代两河流域(一)政治两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多个城邦和统一的王国。

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二)经济1、农业依靠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发展灌溉农业,主要农作物有大麦、小麦等。

2、商业商业活动活跃,出现了契约和货币。

(三)文化1、文字发明了楔形文字。

2、法律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

三、古代印度(一)政治1、种姓制度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职业世袭,互不通婚。

2、孔雀王朝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二)经济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种植水稻、棉花等作物。

(三)文化1、宗教印度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2、数学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后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四、古代希腊(一)政治1、城邦制度希腊城邦的典型特征是小国寡民,各城邦长期独立自治。

2、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是民主政治的典型代表,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但民主范围有限。

(二)经济1、农业粮食作物产量有限,主要种植葡萄和橄榄。

2、手工业制陶、造船等手工业发达。

3、商业海外贸易繁荣。

(三)文化1、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文学《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的重要代表。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通史复习世界古代史(共47张PPT)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通史复习世界古代史(共47张PPT)
结论:
希腊城邦制度为民主政治提供了社会环境
希腊公民的基本素质有哪些?
⑴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不屈从于权威 ⑵善于从事政治和文化艺术活动,追求智慧与平等 ⑶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结论:
古希腊公民的素质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
古 产希
地理环境
生腊
的 民 城邦制度 条主
件政 治 希腊公民
提供 提供 提供
世界史通史复习
第一部分 世界古代史
第一部分 世界古代史 一 概况 1时间:16世纪之前 2、阶段: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欧:古典时代) 封建社会(欧:中世纪) 3.古代思想文化(古代希腊的人文精神) 二 古代政治(古代希腊、罗马) 1.雅典的民主政治 (1)背景: ①地理环境 ; ②城邦制(公元前8—6世纪形成) ③.社会矛盾尖锐:平民与氏族贵族
4、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 城邦”之句。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解释最确切的是( ) A.妇女地位低下,隶属于家庭,无权参政 B.公民皆为男性,他们是城邦生存与发展的决定力量 C.男人参军,保家卫国,确保城邦安全 D.全体男性共同分享城邦权力,承担社会义务
【解析】“男人就是城邦”这句话反映了雅典城邦的公民 是由男性成员组成,是雅典民主和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 而全体男性成员并不都是公民。
常设机构
4个部落各选100人组 成四百人会议
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 区中各选50人组成五 百人会议
五百人会议,每个成 员都有机会成为轮值 主席
司法机构 陪审法庭陪审法庭陪审法庭,用抽签方 式选出
军事机构
“十将军委员会”
十将军由公民大会举 手选出,统率军队
监督机制
陶片放逐法
陶片放逐法

高中历史第一册(世界古代史)整理

高中历史第一册(世界古代史)整理

第一册整理第一单元:古代东方在人类历史上,古代东方是最先跨入文明社会门槛的地区。

大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在北非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和南亚的印度河流域等地先后出现了一批早期国家。

这些地区的古代居民得益于大河流域的水利之便,发展了以灌溉农业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并取得了辉煌的文化成就。

古代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建造了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居民创造了楔形文字,制定了《汉穆拉比法典》。

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社会结构的特征。

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并逐渐发展为世界性宗教。

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王国的更替两河流域: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美索不达米亚)东:伊朗高原;西:阿拉伯大沙漠;南:波斯湾;北:小亚细亚山地时间:3500BC~3100BC内容:苏美尔人率先在两河流域建立了一批城市国家,成为这一地区古代文明的奠基者楔形文字与《吉尔伽美什》时间:3100BC之前内容:苏美尔人发明楔形文字工具:用削尖了的芦秆、木棒或骨棒将文字压刻在半湿的粘土泥板上历史意义:它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穆拉比法典》背景:1792BC汉穆拉比成为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颁布条件:①国家;②文字;③社会经济发展目的:为了更有效地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价值:是汉穆拉比留给后人最重要的历史遗产①法学: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原有法律之大成,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②史学: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内容:①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②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③严格规定了各阶层的义务;④严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第2课古代埃及集权专制统治法老的职能:1.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集多种(政、军、经、法、宗)大权于一身2.强化王权神授的观念;3.自奉为神的后裔,将自己的意志视为法律拥有对全国土地的支配权4.控制着所有军队5.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级官吏的任免权金字塔定义:是古代埃及法老为自己修筑的陵墓(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象征意义:①是古代埃及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它向世人展示了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威;②是古代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历史意义:①作为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是古代埃及人卓越的创造性和智慧的结晶;②是古代埃及社会经济和建筑技术发展的一项具体成就象形文字时间:BC3500工具:古代埃及人最初以刻刀和石头作为书写工具,发明了笔和墨水以后,纸草、木片、石头和陶片等都成了书写材料,其中纸草的使用最为普遍第3课古印度吠陀时代与种姓制度时间:BC16世纪~BC14世纪起源:印度河流域文明;民族:土著达罗毗荼人内容:约BC14世纪,“雅利安人”在印度河中上游地区征服土著部分,至BC6世纪左右,印度河与恒河流域共有20余个国家种姓制度四种阶层: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雅利安人用种姓(等级)来区分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特征:①职业世袭;②内部联姻;③排斥外人各自的法律地位、社会权力和宗教生活均不同影响:①造成了社会阶层的隔离;②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③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佛教的创立和发展背景:①BC6世纪,北印度列国纷争,政局动荡,社会关系急剧变化;②随着刹帝利和吠舍商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明显上升,他们对婆罗门的宗教和种姓特权日益不满;③各种新教派,新学说广为流传,佛教是其中影响最大者之一传播原因:早期佛教倡导宗教领域内的“众生平等”教义创始人:相传为悉达多经典:大藏经又称三藏经或三藏传播:BC3世纪,印度佛教臻于鼎盛,开始向域外,主要是东亚和东南亚传播,逐渐发展为世界性宗教第二单元:古代美洲与黑非洲在15世纪欧洲殖民势力入侵以前,古代美洲和黑非洲的历史大致是独立发展的。

2021年高考历史——世界史

2021年高考历史——世界史

世界史世界古代史(远古—1500年前后)1.古代雅典(1)经济:农业经济与工商业的特征及经济孕育出的文明特征。

(2)政治:民主政治,典型特征是城邦民主。

(3)文化:神本主义与人文精神。

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等先哲,自我的哲学认识与实践。

2.古代罗马(1)经济:工商业经济发达。

(2)政治:共和国贵族与平民斗争、对外扩张。

(3)法治:习惯法与自然法;成文法;公民法与万民法。

3.中世纪:神权统治,神权高于世俗权力;领主经济政治;市民阶层;出现近代化文化的运动。

[史实定位]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和近代文明的孕育主题1:西方文明的摇篮1.古代希腊(前8—前4世纪)(1)政治领域①希腊城邦,小国寡民。

②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③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

④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进入“黄金时代”。

(2)经济领域①天然良港众多,航海和海外贸易的条件得天独厚。

②工商业发达。

③手工业、农业与市场联系紧密。

(3)文化领域①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究的主题。

②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③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等。

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2.古代罗马(前9—15世纪)(1)政治领域①《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

②罗马共和国时期,以公民法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

③罗马帝国时期使用万民法,6世纪,汇编《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2)经济领域①古代罗马不断扩张,版图拓展,国际交往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发展。

②古代罗马贸易、高利贷等引发众多经济和民事纠纷。

(3)文化领域①古代罗马建筑成就突出。

②罗马法精神中的自然法精神、私法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古代罗马的重要思想成就。

主题2:中世纪的后期(14—16世纪)(1)政治方面:中世纪即将结束,世俗政权与天主教神权实行联合封建统治。

(2)经济方面:西欧地中海沿岸、尼德兰产生了最早的资本主义的萌芽;城市开始复兴繁荣,出现了许多独立的工商业城市。

高考复习:世界古代史

高考复习:世界古代史

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奴隶社会)希腊→城邦国家(希腊半岛)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意大利半岛→地跨亚非欧大陆)拜占庭帝国(小亚细亚半岛→地跨欧亚非大陆)【政治】:希腊民主政治、罗马法制【思想】:智者运动【政治】希腊民主政治㈠产生条件1、地理环境特征(海洋文明→商品经济)广泛的海外贸易,殖民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使古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地接受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2、城邦特征规模:小国寡民政治:民主共和政体(没有专制)经济:商品经济发达(农业相对落后)文化:有共同信仰(阿波罗神庙)外交:珍惜独立自治权利成就:史、哲、文、几何总结:发达的商品经济,繁荣的思想文化,民主制度确立3、公民素质地位:希腊主体阶层,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范围:初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之外的本城邦成年男子权利:参与城邦与司法事务公民素质:①参政素质②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不屈于权威;善于从事政治和文化艺术活动,追求智慧与平等③强烈集体荣誉感㈡民主产生于发展背景: ①政治:平民与贵族反复斗争,城邦里四个部落各自为政,贵族垄断大权;②阶级:新兴工商业者阶层③经济:商品经济发展*梭伦(奠基):经济:解负令(促工商业发展)政治:A公民分四个等级B四百人会议(行政机构)C公民大会(立法机构)D陪审法庭(司法机构、监审机构)意义:关闭贵族专权局面,促进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发展*克里斯提尼(产生):公元前506年重新划分行政选区重定参政机构:A五百人会议B十将军委员会(行政机构)C陪审法庭陶片放逐法意义:打破血缘部落贵族势力对行政控制,标志雅典国家形成,雅典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民主政治确立。

*伯利克里(黄金)公元前443—公元前429希波战争:希腊,城邦与波斯帝国影响:①奴隶武器使雅典商品经济发展②第四等级公民在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③使雅典成为海上强国改革内容:①抽签产生官职②陪审法庭、公民大会、十将军委员会、五百人会议改革意义:消弱贵族权力,公民与贵族斗争告一段落。

高考历史世界古代史

高考历史世界古代史

世界古代史一、古代罗马政治制度古罗马历史王政时期(约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末)由氏族社会逐渐向国家政权过渡的阶段共和时期(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7年)政治:平民地位上升,社会基础扩大,政权稳固经济:农业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军事:拥有强大战斗力的军队外交:灵活多变的外交策略帝国时期(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1、帝国的建立:恺撒、屋大维2、帝国的繁荣:东抵两河流域,西抵不列颠,北达多瑙河,南至北非,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

3、帝国的衰亡: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二、希腊民主政治(一)雅典民主政治形成条件1、地理:多山靠海,港湾岛屿众多,平原狭小2、经济: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3、政治: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和城邦的特色使公民有较多直接参与政治事务的机会4、人文: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平等互利观念,较高公民素质5、客观:靠近古埃及西域流域文明,便于亚洲文明中汲取营养(二)实质: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奴隶主贵族少数人的民主,对奴隶实行专政;(三)主要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权力制约,法律至上,公民常识,直接民主;三、古希腊民主政治历程1、从君主制到贵族制贵族制特点:是一种集体领导的制度,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法治原则,变君主制时期的终身制为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作用:为进一步向民主制演化准备了条件。

2、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轨道背景:雅典贵族与平民矛盾尖锐,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崛起。

时间:公元前594年开始措施:①颁布“解负令”。

下令取消一切债务,禁止以土地和人身做抵押;②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有利于平民阶级的稳定,为雅典民主的形成打下了牢固的阶级基础;③按财产的多少划分四个等级。

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打击了贵族对官职的垄断,使工商业奴隶主分离了政治权力;④改革国家权力机构: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新设立“四百从议事会”和公民法庭特点:“公平”、“中庸”。

高考历史—世界古代

高考历史—世界古代

世界古代史从远古时代至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之前,世界相对处于互相隔绝,独立发展的区域文明状态。

我们按古代东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伊斯兰和中世纪西古代东方是最先跨入文明社会门槛的地区。

大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在北非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和南亚的印度河流域等地先后出现了一批早期国家。

这些地区的古代居民得益于大河流域的水利之便,发展了以灌即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与幼法拉底河流经的区域(今伊拉克境内),其各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在文学艺术和法律方面尤为卓著。

就文化而言,公元前3100年前苏美尔人开始使用楔形文字,它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古代两河流域的重要文化成就;就文学而言,《吉尔伽美什》是两河流域的著名史诗,用楔形文字写就,并通过泥版文书较完整地保存下来,是古代优秀文学作品之一;就法律而言,《汉穆拉比法典》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原有法律之大成,不仅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也是汉穆拉比留给后人最重要的历史遗产,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文化方面独具特色。

就政治而言,自公元前3100年左右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后,埃及实行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法老集政治(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军事(控制所有军队)、经济(拥有对全国土地的支配权)、司法(将自己的意志视为法律,并掌握从中央到地方高级官吏的任免权)、和宗教(自奉为神的后裔,强化“君权神授”)大权于一身;就建筑而言,金字塔是法老为自己修建的陵墓,不仅是世界建筑史上一大奇迹,是古代埃及社会经济和建筑技术发展的一项具体成就,也是法老专制权利和权威的象征,是古代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就文化而言,古代埃及人在公元前3500年就发明了象形文字,纸草是最普遍的书其政治、宗教、文化艺术在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就政治而言,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吠陀时代),社会形成种姓制度,分裂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大种姓,职业世袭,内部联姻,排斥外人,造成社会隔离,阻碍社会成员流动,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就宗教而言,公元前6世纪,悉达多创立佛教,因倡导“众生平等”符合社会需要,传播迅速,其经典总称为大藏经(又称三藏经或三藏),内容主要由经藏、律藏和论藏组成。

高考历史复习必背清单-世界古代史、近代史

高考历史复习必背清单-世界古代史、近代史

专题04世界古代史、近代史通史知识要点一、世界古代史【阶段特征】:古代希腊以发达的民主政治著称于世,并最早产生人文精神;古代罗马创立了健全的法律体系。

【通史要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古代希腊古代希腊形成了城邦民主政治,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1)古代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并使其形成了独特的民主政治(2)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使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伯利克里时期的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海外贸易和奴隶制工商业的发展,为民主政治和人文精神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古代雅典的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特点,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源头古代罗马古代罗马建立了系统的法律体系和完整的诉讼程序,对近现代法治国家的建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罗马法经历了由习惯法到成文法,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发展历程(2)《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此后公民法不断完善,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3)随着罗马帝国的不断扩张,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海外贸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公民法向万民法的过渡奠定了物质基础人人平等,公平至上的自然法思想的产生标志着罗马法的高度成熟二、世界近代史(一)资本主义兴起阶段的西方文明: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阶段特征】: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资产阶级开始按照自己的要求改造世界。

【通史要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资产阶级开始建立起代议制民主政治,法治取代人治,公民取代臣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使欧洲封建制度加速解体,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不断拓展人文主义思潮兴起并进一步发展;启蒙运动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武器;近代科学技术产生并取得突破,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准备(二)工业革命时代的西方文明:文明多样,世界更加丰富多彩【阶段特征】:西方国家由农业社会跨入工业社会,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人类历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古代史
一、古代罗马政治制度
古罗马历史
王政时期(约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末)由氏族社会逐渐向国家政权过渡的阶段
共和时期(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7年)
政治:平民地位上升,社会基础扩大,政权稳固
经济:农业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军事:拥有强大战斗力的军队
外交:灵活多变的外交策略
帝国时期(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
1、帝国的建立:恺撒、屋大维
2、帝国的繁荣:东抵两河流域,西抵不列颠,北达多瑙河,南至北非,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

3、帝国的衰亡: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二、希腊民主政治
(一)雅典民主政治形成条件
1、地理:多山靠海,港湾岛屿众多,平原狭小
2、经济: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
3、政治: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和城邦的特色使公民有较多直接参与政治事务的机会
4、人文: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平等互利观念,较高公民素质
5、客观:靠近古埃及西域流域文明,便于亚洲文明中汲取营养(二)实质: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奴隶主贵族少数人的民主,对奴隶实行专政;
(三)主要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权力制约,法律至上,公民常识,直接民主;
三、古希腊民主政治历程
1、从君主制到贵族制
贵族制特点:是一种集体领导的制度,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法治原则,变君主制时期的终身制为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作用:为进一步向民主制演化准备了条件。

2、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轨道
背景:雅典贵族与平民矛盾尖锐,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崛起。

时间:公元前594年开始
措施:①颁布“解负令”。

下令取消一切债务,禁止以土地和人身做抵押;②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有利于平民阶级的稳定,为雅典民主的形成打下了牢固的阶级基础;③按财产的多少划分四个等级。

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打击了贵族对官职的垄断,使工商业奴隶主分离了政治权力;④改革国家权力机构: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新设立“四百从议事会”和公民法庭
特点:“公平”、“中庸”。

影响:使雅典走了了民主化轨道。

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封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3、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发主制
措施:①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②成立上将军委员会;③设立五百人议事会;④实行陶片放逐法这是一种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

影响:使雅典最终确立起民主政治。

意义:这次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扩大,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4、伯里克利改革——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措施:①扩大一般公民的权利,取消高级官员的财产资格限制,扩大公民的参政范围;②鼓励公民参政;发放“公职津贴”和“观剧津贴”③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职务;④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进一步扩大;⑤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检察机关;
意义: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使雅典民主进入“黄金时代
四、雅典民主制的内容
基本特点: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人民主权——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轮番而治——就是轮流统治与被统治)。

雅典民主制特征的体现
①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事务展开辩论。

②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
两次公民大会闭会期间,议事会是最高权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的落实大会决议。

③民众法庭:日常司法机关。

最大限度保持公正,避免行贿舞
弊现象的发生。

五、雅典民主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进步性:
①在古代君主专制盛世行的情况下,雅典民主开世界民主的先
河,为后世提供了值得参照的政治体制。

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

实行轮番而治,这一伟大的创举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②公职人员由多数人选举产生,处于群众监督下,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③雅典民主政治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对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国家的强盛起了积极作用。

④古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产生了诸多文化巨匠;
⑤雅典民主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点奠定了最初
的基础;⑥保障了雅典奴隶制经济,文化的繁荣,开民主政治之先河;⑦重视和强调公民的权利和责任感,从而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索的民族性格。

局限性:
①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它仅仅是对公民群体而言,
1
是男性公民的民主。

②采用的轮流坐庄形式导致的结果并非总是公正的,限制、窒息了另一部分社会成员的自身发展才能。

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生剂,又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③雅典民主是小民寡国的产物,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④广大的努力和外邦人毫无公民权;
对后世的借鉴意义:
①创立民主制度;②创造民主运作方式→集体领导、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③维护司法公正,加强民主监督;④重视公民的民主参与,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六、罗马法
1、形成条件
①阶级:平民与贵族斗争与妥协,迫使统治者不断调整法律;
②政治:罗马帝国的不断发展与对外扩张;
③经济:罗马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④思想:古罗马人崇尚的“自然法则”思想以发展;
⑤主观:统治者的重视;
2、实质:为了保障和维护罗马奴隶主的地位和统治;
3、形成过程:习惯法→成文法(十二铜钱法)→公民法→万民法→民法大全→体系完成;
4、罗马法的形成和发展
①早期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②《十二铜表法》——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典:是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要求下制定的,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它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

成文法。

审判、量刑有法可依(积极)。

根本上还是维护贵族利益的(消极)。

是罗马法的渊源,标志着罗马法的诞生。

③《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皇帝查士丁尼设立专门委员会编篡罗马法,形成了法律汇编,即《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5、罗马法的影响:当时——维系帝国,影响后世
6、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

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

(法国的《拿破仑法典》是以罗马法为蓝本起草的;西方法律大都继承了罗马法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及诉讼原则。

近代初期阶段,西方资产阶级都根据自然法思想,制定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

如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的《人权宣言》等。

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和《继承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罗马法的原则。


七、万民法:
背景:①版图的扩展,不同民族之间出现新的矛盾②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③对外战争获得大量奴隶,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内容:①帝国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授予公民权;②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给予适当的司法保障;①核心内容是调整财产关
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②保护除奴隶以外自由民的权利,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他们的多种权利;③制约削弱了家长权、夫权等;
意义: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评价
积极:①它为国家权利提供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②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缓解社会矛盾,稳定了帝国统治;③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产生了重要影响;
局限:宣扬君权神授,保护奴隶制度,妇女地位低下
八、西方人文精神起源(处于雅典民主政治黄金时期)
(一)智者学派(5BC)
1、背景①自然哲学的兴起为其提供了条件;②奴隶制民主政治
发展到顶峰;③希腊工商业的发展,平民地位的提高;
2、内容: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主题,研究人类,反思自己;
3、代表人物及主张: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4、评价
①积极:起到了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的作用,是人文主义精神
的最初体现奴隶制不符合人性的观点难②消极:忽视人的道德;
(二)苏格拉底
1、背景:①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②为了重新建立人们
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落中的城邦制度;
2、主张:①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②美德即知识
③善是人的内在灵魂④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
3、影响: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
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三)柏拉图:“理念论”、“理想国”,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四)亚里士多德
1、贡献:①“法治优于人治”,提出“中庸之道”,创立逻辑性
(三段论),创办吕克昂学园;②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2、评价:百科全书是的学者俄,古希腊最博学的人,古希腊文
化的集大成者;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