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课堂同步练习册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参考答案
部编统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同步练习测试题(全册)

1春1.文中的春草有什么特点?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草的?长态:钻(生命力强);质地:嫩嫩的(鲜嫩)、软绵绵的(柔软);色泽:绿绿的(浅绿);长势:满是的(旺盛)。
2.课文第四自然段作者是抓住了春花的什么特征来描写的?①花朵多: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②花色艳: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③花味甜:花里带着甜味儿。
3.在“春雨图”中,作者按什么顺序写出了春雨的哪些特点?按照由近及远、由景及人的顺序写出了春雨细密、轻盈的特点。
考点2品味修辞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花竞相开放的情景。
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用“火”“霞”“雪”来比喻,不仅使色彩更鲜明,而且激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情景。
3.“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吹面不寒杨柳风”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风的温暖。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风的柔和。
基础积累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应和.(hè)酝酿.(niàng)涨.价(zhǎng)B.宝藏.(zàng) 鸟巢.(cháo) 烘.托(hōng)C.抖擞.(shǒu) 赶趟.(tàng) 宛.转(wǎn)D.黄晕.(yùn) 蓑.衣(suō) 捉迷藏.(cáng)2.下面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朗润风筝瞭亮烦花嫩叶B.薄烟烘托喉咙蓬勃生机C.静墨卖弄胳膊稀稀疏疏D.清脆抚摸健壮舒活劲骨3.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会即将召开,代表们肩负人民重托,精神抖擞....地走进了会场。
B.在建党95周年来临之际,武警总队举行歌咏活动,把一首首嘹亮..的军歌唱响在祖国大地上。
C.中考结束后,和同学呼朋引伴....去看场电影、理个时尚的发型是不少考生的选择。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同步练习题参考答案

三一文库()/初中一年级〔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同步练习题参考答案[1]〕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同步练习题参考答案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1.在山的那边基础知识略阅读理解 4.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5.妈妈的话点燃了我童年的理想,唤起了我的想望;我的人生感悟:奔向理想之路是漫长的,但只要百折不饶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6.对理想的渴望;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7.这是拟人的手法。
“我”爬上山顶,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结果望见的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的山,看起来就像“铁青着脸”。
山色是青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
8.那是一种惊喜,理想境界的实现使人兴奋、惊喜。
拓展运用 9.不要在乎别人说自己什么;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
10.大河、小溪;峰峦、平地;春天、花朵;种子、果实。
2.走一步在再走一步基础知识略阅读理解 4.应在最后一段之前。
5.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一段经历。
6.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7.心理描写8.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
9.父亲是一个能引导孩子自己战胜恐惧的人(诸如父亲是一个能给孩子以主意的人,父亲是一个即使在危险的情况下也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人等)。
拓展运用 10.因为这是一扇用信任和爱心制造的,能够使人懂得珍惜和呵护的心灵之门。
11.用经不起踢打的玻璃门达到感化教育的目的。
12.形象地写出对学生倾注充分的爱,以及学生沐浴在爱的氛围之中。
13.教导主任:用铁门阻止踢打,主张用硬堵的方式教育学生。
校长:用信任和爱心使学生懂得珍惜,主张塑造学生美的心灵。
3.生命生命基础知识略阅读理解 4.承上启下,引人思考。
5.突出小瓜苗生长环境的艰难。
6.从生命诞生的角度来看,生命力是如此强大,不可压抑,确实称得上是擎天撼地的。
新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的答案课后习题答案

新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的答案课后习题答案第1课在山的那边一、1.2.略3.⑴将“兴旺〞改为“开展〞⑴将“附和〞改为“赞成〞二、1.“海〞指的是理想的境地,“山〞指的是重重困难。
隐含的道理是:理想的完成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
2.⑴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给予山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山也在冷冷嘲笑我痴心妄想、稚嫩可笑,表达我看不到海的失望、沮丧的心情。
⑴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用大海比喻理想,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困难奋斗,生动形象地说明历尽千辛万苦,困难奋斗才会完成理想。
3.诗人坚信理想可以完成,这个信念鼓舞着他不懈奋斗,使心灵永远不再枯干,充满活力。
4.黄山位于皖南地区,面积千余平方公里,多为花岗岩山峰。
〔原文以注意抓主要信息,如方圆一百二十公里与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相比,以后者为重要。
〕三、1.〔1〕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2.冰心(飞鸟集)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一、 1.略2.莫顿•亨特美我在父亲的引导下,克服困难爬下悬崖的故事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战胜小困难,终将战胜大的困难,赢得最后胜利。
3.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参考答案第1页4.⑴把“根本上〞删去〔或将“铲除〞改为“排除〞〕⑴在“朗诵〞后加“表演〞5.C A B二、1.57年前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费城我和小伙伴们、父亲天气闷热而且大家玩弹子游戏玩厌了我困在悬崖上,伙伴们走光了在爸爸的引导下,我一小步一小步地爬下悬崖2.倒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交代事情的起因。
3.略〔运用记叙、描写、议论三种表达方法〕第3课短文两篇一、1.略2.小思香港(承教小记)席慕容画家作家(幻思——席慕容散文赏析)(七里香)(有一首歌)等3.先抑后扬为了生命连续,必须好好活着。
4.⑴删掉“我们选〞⑴删去“原因〞或“等原因造成的〞二、1.⑴秋天一到,蝉就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生命,但这短暂的生命完成了生命的连续,因而那烦人的鸣声是可以宽恕的。
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册答案必看

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册答案必看语文要想成绩提高,多记多看多做题是错不了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况且勤能补拙。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册答案的学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册答案第1课在山的那边一、1.2.略3.⑴将“发达”改为“发展”⑵将“附和”改为“赞成”二、1.“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山”指的是重重困难。
隐含的道理是:理想的实现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
2.⑴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山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山也在冷冷嘲笑我痴心妄想、幼稚可笑,表达我看不到海的失望、沮丧的心情。
⑵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用大海比喻理想,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生动形象地说明历尽千辛万苦,艰苦奋斗才会实现理想。
3.诗人坚信理想可以实现,这个信念鼓舞着他不懈奋斗,使心灵永远不再枯干,充满活力。
4.黄山位于皖南地区,面积千余平方公里,多为花岗岩山峰。
(原文以注意抓主要信息,如方圆一百二十公里与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相比,以后者为重要。
)三、1.(1)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2.冰心《飞鸟集》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一、 1.略2.莫顿?亨特美我在父亲的引导下,克服困难爬下悬崖的故事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战胜小困难,终将战胜大的困难,赢得最后胜利。
3.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参考答案第1页4.⑴把“基本上”删去(或将“根除”改为“消除”)⑵在“朗诵”后加“表演”5.C A B二、1.57年前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费城我和小伙伴们、父亲天气闷热而且大家玩弹子游戏玩厌了我困在悬崖上,伙伴们走光了在爸爸的引导下,我一小步一小步地爬下悬崖2.倒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交代事情的起因。
3.略(运用记叙、描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第3课短文两篇一、1.略2.小思香港《承教小记》席慕容画家作家《幻思——席慕容散文赏析》《七里香》《有一首歌》等3.先抑后扬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
(含答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套同步练习题

(含答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套同步练习题七年级语文讲练同步练习[全套]-人教版第一单元【知识在线】新学期开始了,又一阶段的语文学习之旅启程了。
第一单元以人生为主题,五篇课文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
本单元的选文,注意题材、体裁、风格的多样性。
《在山的那一边》是一首抒情诗,作者借一个山里孩子追求理想的经历,说明不懈努力就能达到目的。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美国作家的作品,文章通过作者少年时的一次经历,启示我们遇到困难要努力去面对。
《生命生命》是台湾女作家杏林子的散文名篇,通篇洋溢着作者对生命的敬畏和赞美。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语言十分精美的散文,文章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感悟。
《童趣》是古代散文,表现了作者小时候的生活乐趣,全文想象丰富奇特,充满童真童趣。
这五篇课文,既涉及理想,有涉及理想之路;既弘扬奋斗精神,又有个人的经验之谈;既说到事业上的困难,有讲到命运的遭遇;既讲苦斗,又讲乐趣,给人多方面的启示。
为我们日后的人生之路点亮了一盏心灯。
【重点锁定】学习这个单元,必须抓住如下要点: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提炼文章主旨。
3、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会思考人生。
4、学会朗读,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5、学习并积累课文中精彩的字词句段,学会在自己的表达中运用本单元精彩的语言材料。
第一课《在山的那一边》(建议安排1课时)[学法导引]这是一首抒情诗。
学习诗歌,必须了解诗的特点,即:①思想感情强烈②联想想像丰富③形象意象鲜明④语言精炼,富有节奏感,多讲求押韵。
全诗以抒情的笔调通过写童年时的想望、困惑和成年后的感悟、信念,告诉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
学习这首诗要反复朗读,从中体会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鲜明生动的形象及诗中所表述的思想感情。
[典题例析]例题:阅读这首诗的第一节,完成下列问题。
在山的那边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妈妈给我说过:海哦,山那边是海吗?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妈妈,那个海呢?1、为什么我爬上了山顶,却哭着回来了?2、“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个诗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析其表达效果。
七年级语文练习册人教版答案七年级上册语文练册答案人教版(九篇)

七年级语文练习册人教版答案七年级上册语文练册答案人教版(九篇)精选七年级语文练习册人教版答案(推举)一本学期将连续深入贯彻《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构建“双思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双思”是指教师反思教学、学生反思学习;“三环”就是定向、内化、进展;“六步”分别是指:供应资源(入境生趣)、了解学情(自学生疑)、弄清疑难(学习释疑)、点难拨疑(练习解难)、反思教学(反思学习)、引导实践(迁移创新)。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根底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
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学问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的思索;能够在探究力量、学习力量和解决问题力量方面有的进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为学生们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适应社会和连续学习,打下必要的根底。
二、自成教育本学期将连续彻底贯彻落实初一年级的“迈好青春第一步,自信---胜利”教育,帮忙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
初一年级以自信胜利为主体,鼓舞学生迈好人生第一步;关注学生心灵花园的耕耘,唤醒学生内心的自尊与自信。
三、学生根本状况分析通过去年上一学期年的学习,学生学习的热忱较高,对生物这门课比拟有兴趣,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1)班与班差异比拟大,班内两极分化严峻。
(2)每个班的人数太多,有时候教师无法估量到全部学生。
(3)优秀率不很突出,一局部同学成绩不太抱负。
针对以上问题,我要对学生加以鼓舞和引导,争取在上一个新台阶。
这些学生大局部都来自农村,根底凹凸参差不齐,有的根底较牢,成绩较好,有的则较差。
固然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
教师争取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根底上不断进展进步。
四、教材分析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济南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新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堂同步练习试题全册

《散步》课课题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熬过()分歧()水波粼粼()2.根据所列出的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相信并佩服。
——()(2)忍受,艰苦支持。
——()(3)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
——()(4)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3、在下列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①、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________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她_______的父亲。
②、那里有________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______________的鱼塘。
③、我的母亲________高大,_______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_______很胖,_______幼小,自然也轻。
4、哪些语句和细节写一家人的互敬互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哪些语句渗透着“我”对生活的使命感?答案:1、áo qí lín2、信服熬分歧委屈3、①强壮高大②金色水波粼粼③虽然然而虽然毕竟4、略5、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二综合性学习1. 认真观察名为《三代人赶集》的一组漫画,写出自己的探究结果。
探究结果:(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6年湖北黄冈中考卷)2. 在社区阅览室里,大家被一组饶有趣味的漫画吸引住了。
祖孙三“带”(1)请你依次简要说明这三幅画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组漫画的寓意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1)时代在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2)时代在前进,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在不断改变;(3)农民的生活观念在日益更新;(4)科技发展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新课程课堂同步练习册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参考答案

南方出版社《新课程课堂同步练习册--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参考答案1.在山的那边积累与运用1.chī shùn xuān kū2.1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指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极度迷恋。
2隐蔽,不外露。
3是“我”心情沮丧的主观感受。
(点拨:“一切景语皆情语”,本希望看到大海,结果看到的依然是青黑的山,大失所望,沮丧极了,好像山在那里责备“我”痴心妄想,拟人的修辞手法。
)4指幻想全部落空。
5喧闹沸腾。
3.1指自然界的海。
2指美好的人生理想。
理解与鉴赏1.比喻一个信念,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
2.因为总以为爬上山顶就可以望见大海所以每座山顶都那样富有诱惑力。
但爬上山顶后,“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所以“我”会一次又一次地失望。
3.“枯干”形容对海的渴望。
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有力。
拓展与提高示例:名利庸俗;成功奋斗2.走一步,再走一步积累与运用1.chàn sǒng hǎn lín xún jiè lǚ 2.哀迂啜翼翼 3.1啜泣辍学点缀2幕布羡慕日暮 3俏丽峻峭稍微 4.1告诫,教导。
2形容人瘦削。
3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5.C理解与鉴赏1.景物描写渲染“我”绝望、恐惧的心理,并且越来越焦虑同时为下面父亲帮“我”作铺垫。
2.因为这次经历是“我”历尽艰难险阻,克服种种困难,最后取得胜利的一次经历,对“我”今后的人生有很大的影响。
3.遇到困难,“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作为家长,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给予指导、鼓励,不能包办代替,路要靠孩子自己走,在走路的过程中经受历练,增长勇气和经验,而更好地成长、成熟起来。
4.一、二问言之成理即可。
第三问围绕“遇到困难,化整为零”来答即可。
拓展与提高当失败和挫折接踵而至时,不要放弃希望,继续努力,否则难以求得生存(或:取得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方出版社《新课程课堂同步练习册--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参考答案1.在山的那边积累与运用1.chī shùn xuān kū2.1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指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极度迷恋。
2隐蔽,不外露。
3是“我”心情沮丧的主观感受。
(点拨:“一切景语皆情语”,本希望看到大海,结果看到的依然是青黑的山,大失所望,沮丧极了,好像山在那里责备“我”痴心妄想,拟人的修辞手法。
)4指幻想全部落空。
5喧闹沸腾。
3.1指自然界的海。
2指美好的人生理想。
理解与鉴赏1.比喻一个信念,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
2.因为总以为爬上山顶就可以望见大海所以每座山顶都那样富有诱惑力。
但爬上山顶后,“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所以“我”会一次又一次地失望。
3.“枯干”形容对海的渴望。
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有力。
拓展与提高示例:名利庸俗;成功奋斗2.走一步,再走一步积累与运用1.chàn sǒng hǎn lín xún jiè lǚ 2.哀迂啜翼翼 3.1啜泣辍学点缀2幕布羡慕日暮 3俏丽峻峭稍微 4.1告诫,教导。
2形容人瘦削。
3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5.C理解与鉴赏1.景物描写渲染“我”绝望、恐惧的心理,并且越来越焦虑同时为下面父亲帮“我”作铺垫。
2.因为这次经历是“我”历尽艰难险阻,克服种种困难,最后取得胜利的一次经历,对“我”今后的人生有很大的影响。
3.遇到困难,“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作为家长,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给予指导、鼓励,不能包办代替,路要靠孩子自己走,在走路的过程中经受历练,增长勇气和经验,而更好地成长、成熟起来。
4.一、二问言之成理即可。
第三问围绕“遇到困难,化整为零”来答即可。
拓展与提高当失败和挫折接踵而至时,不要放弃希望,继续努力,否则难以求得生存(或:取得成功)。
3. 短文两篇积累与运用1.敛恕颤苟 2.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3.美丽外表联想和想象精致仔细一丝不苟托物抒怀状物抒情4.示例:生命,那是自然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
——诺贝尔生命是一条艰险的峡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
——米歇潘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
——爱默生珍惜生命就要珍惜今天。
——谚语谁能以深刻的内容充实每个瞬间,谁就是在无限地延长自己的生命。
——库尔茨理解与鉴赏1.它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地活着。
哪管是 90 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
2.言之成理即可。
3.秋天一到,蝉的生命如同夕阳西下,行将结束,但它的生命意义值得肯定。
4.围绕“生命的意义”来谈即可。
拓展与提高1.沙漠上沙梁的坳部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不畏艰难,对生活充满信心。
4. 紫藤萝瀑布积累与运用1.líng dīngtiǎo qiú diàn 迸伫藤绽 2.1挨接推挤2凝望流过压3.1忍不住笑。
2文中指神奇美味的酒酿等。
3孤独无依地,独自。
理解与鉴赏1.比喻、拟人。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花盛开的情态,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2.发自内心的喜爱之情。
3.提示:最好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拓展与提高一、1.赞美哈尔滨人。
2.点明排比、比喻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即可。
二、1.小蜜蜂影响了“我”的闲暇心情,影响了“我”的野餐,将它赶走,它又返回来,使“我”失去耐心,惹恼了“我”。
2.表现小蜜蜂顽强的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
3.小东西生灵4.作者由开始的厌烦和憎恨转变到后来同情、可怜小蜜蜂,进而被它的精神所感动。
5.强调了生命的可贵,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敬畏,同时也为自己几乎扼杀一个弱小生命感到懊悔。
5.童趣积累与运用1.稚唳藐壑 2.1怡然自得 2明察秋毫 3庞然大物 3.1瞪大眼睛2正3脖颈通“僵”,僵硬 4用 5鞭打 4.1心神在其中游历愉快而又满足。
2看着,兴致正高的时候。
3舌头一吐出来,两只虫子都被它吞下去了。
4定下神来,捉住癞蛤蟆,鞭打了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了。
5.1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故时有物外之趣。
2使其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6.《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沈复清理解与鉴赏1.1慢慢地 2鸟鸣 3树林 4驱赶2.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驱虾蟆。
3.同情弱小,憎恶强暴的善良本性又恼恨癞蛤蟆破坏了自己的情趣。
4.作者是一个善于观察富于想象和联想极有情趣的人。
拓展与提高1.司马光七岁时就俨然像个大人。
司马光拿着石头去砸水缸,砸破了水缸,水流了出来,掉进水缸里的孩子得救了。
2.幼时爱读书;智救落水童。
3.喜爱读书、机智聪颖。
6. 理想积累与运用1.jí zhuóliáo diàn jué 2.采邪已碌碌3.1“通过”和“使”,去掉其中一个。
2把“这回”放到“你知道”之前。
4.敲出星星之火点燃熄灭的灯照亮夜行的路引你走到黎明5.示例:爱心是云化做及时的雨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理解与鉴赏1.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2.理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付出长期的努力,你得有为实现理想长期奋斗的准备。
3.这两句说明了理想能给人以精神的力量。
前一句说明理想使人乐观,有了理想就能对生活充满希望,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后一句是说理想使人充满斗志,面对困难能顽强不屈地奋斗。
4.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拓展与提高一、1.旧中国的人民太阳光明、温暖,及胜利。
2.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一个含义深刻的艺术形象,让人感到光明在召唤,催人积极奋进。
二、示例:搜集街头错别字;赏析广告语7.短文两篇积累与运用1.duò zhuì rán áo shuò tī diàn lán2.(1)殖(2)弛(3)疏(4)彩3.略4.(1)忧愁快乐(2)固执(3)风情理解与鉴赏1.无私奉献的人;奉献。
2.神圣的事业必须以自我牺牲为代价从个人利益讲这便是痛苦;痛苦的磨练使奉献者具备了以苦为乐的品质这便是深沉。
3.不矛盾。
“忧愁”是指行道树尽管尽力制造清新,但毕竟能力有限,改变不了大局,他们为城市空气污染而忧愁。
“快乐”是指他们能放弃“山上”的优厚条件到“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来,因奉献自己而快乐。
4.示例:不必在清晨迎接光明,不必在白天奉献氧气。
拓展与提高人生事业的成功、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奋斗的辛劳、自我牺牲。
8. 人生寓言积累与运用1.jiǎo yùn huàn mǐn bǐng è yí nàn2.(1)甜言密语(蜜)(2)消费卷(券)(3)弧零零(孤)(4)即然既3.D理解与鉴赏1.原因有二:一是白兔热爱大自然正因为这种爱使她能发现美欣赏美。
二是她独具审美的慧心。
2.“终于”说明了白兔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
“那个慷慨的决定”指月亮归属她的决定。
3.因为白兔一旦拥有了月亮就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她其实不是月亮的主人而是月亮的奴隶所以紧张不安。
这说明了拥有不该拥有的东西,便会带来无穷的得失之患,拥有不如没有。
拓展与提高1.说明葡萄很诱人,狐狸垂涎欲滴。
2.狐狸自我解嘲,没有承认自己的能力不够,却说葡萄是酸的;说明狐狸虚伪。
3.自己力量不够却不肯认输,还自欺欺人,告诉人们要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9. 我的信念积累与运用1.lìn shē chóu shèng zhí kuì fěi cù2.(1)竭(2)暇(3)呵(4)辰3.A理解与鉴赏 1.指“蚕正在结茧”这件事。
2.第二段通过写蚕正在结茧这件具体的事例,形象地说明鞭策“我”献身科学的力量是一种什么力量。
3.指的是献身科学的决心,对真理的渴求,科学魅力的吸引。
拓展与提高提示:能写出有代表性且完整的句子即可,性格分析要准确。
10.《论语》十则积累与运用1.wǎng dài huì yān yùn lún zhì xǐng 2.(1)生气,发怒(2)志同道合的人(3)迷惑有害(4)优点(5)相同,看齐 3.(1)“说”通“悦”,愉快。
(2)“女”通“汝”,你。
(3)“知”通“智”,聪明。
4.(1)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因此而)生气,这不是君子的风格吗?(2)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理解与鉴赏1.孔子及其弟子言行2.丘仲尼春秋鲁对有学问的人的尊称,先生教育思想儒家学派 3.刚强、勇毅停止寒冷的冬天凋谢4.这一句借物喻理讲人的品质要如松柏一般坚强不屈。
感受略。
拓展与提高1.请允许我怎么 2.天下(人)一定认为王真心诚意买(千里)马。
3.目的:借此把王买千里马的真心诚意告诉天下,以招来千里马。
启发:“办事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要有长远的打算。
”或“办事真心诚意才有收获。
”(可结合题目多角度分析)11.春积累与运用1.rùn zuān chēng sǒu hè zhuō yùn niàng 2. zàng 宝藏cáng 矿藏 sàn 失散 sǎn 散漫 yùn 日晕 yūn 晕倒 zhǎng 水涨 zhàng 头昏脑涨3.(1)sǎn zhǎ 2蓑笠 3lǒng báo4.1连用两个“盼望着”表达了盼望春天心情的急切。
两个“了”充满了喜悦之情。
2不好。
原文句中用叠词表现动作的次数多,读起来有韵律,有节奏,而改句读起来使人觉得呆板极了。
5.(略)理解与鉴赏1.坐、躺、打、踢、赛、捉。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温暖、和煦、轻柔、亲切……4. 细、密、亮、柔、长、轻。
5.热爱春天,赞美春天。
6.(1)写花下蜂闹蝶舞,侧面表现花儿的繁茂、鲜艳和甜香,“闹”隐含了一片喧闹沸腾的景象;(2)写出春风的温暖和柔情;(3)三个比喻句表现春雨细密、轻盈、绵长的特点;(4)写出雨中景物的新、美,侧面写春雨滋润万物。
拓展与提高一、示例:春天是一部长篇巨著的扉页,一首交响乐章的序曲。
二、1.示例: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小杜”指杜牧,诗中借用的诗句是“失踪在酒旗出自,招展的”一句,《江南春》原句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3.怀念江南、怀念母亲及盼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感情。
12.济南的冬天积累与运用1. jǐ zhuó kānjì zháo kàn2.1髻(2)镶(3)卧(4)贮 3.晒着睡着唤醒 4.(1)猛烈晴朗无云,天空特别明亮(2)灵活而不可捉摸(3)晴朗无云 5.(1)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