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合集下载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

·课程简介·《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课程提要】本课是对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教师专业教师标准》的解读,因此,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 1 )理解教师专业标准出台的意义,并和自己的发展结合起来;( 2 )理解教师专业标准的内容和结构,从新时期教师需要履行的职责角度,理解教师需要强化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 3 )了解教师专业标准对于教育改革的意义本课程立足对教师专业标准的解读,课程分三个部分解读教师专业标准一、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意涵1. 三个维度2. 14 个领域3. 各个领域的基本要求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功能1. 对教师教育机构2. 对学校3. 对教师个人4. 对公众三、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不断建构1. 与教育场景结合2. 与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结合本课程帮助教师站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角度,认识教师专业性的新内容。

【课程特色】作为解读性的讲座,本讲座有两个突出的特色:(1)将教师所处的场景与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结合起来。

教师专业标准作为一个管理文件,它只是罗列要求,不可能将教师在学校中的问题与教师专业标准联系起来。

通过讲授,标准、要求与教师的生活环境和困惑联系了起来。

(2)整体性与结构联系起来。

教师专业标准是分维度、分领域设置的标准,整体和各个部分是什么关系?各个部分又是什么关系?各个标准背后有哪些思想支撑着提出这些标准?本讲座都一一作了回答。

专业标准是有结构的整体概念,课程在设计时,这一点是非常突出的。

【重难点问题】重点问题:1. 为什么要教师要有专业标准?它和教师资格要求有什么不同?2. 中学教师和小学教师的专业标准有什么差异?3. 以“我”为例,对照教师专业标准,“我”最近应该加强哪种教师专业能力?4. 按照教师专业标准来要求自己,可以帮助“我”解决我工作中遇到的哪些问题?难点问题:1. 教师专业标准背后,包含着怎样的教师专业能力观?2. 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有什么区别?3. 对照教师专业标准,我们的师范教育课程有哪些不足之处?我们的教师培训又该怎样改进?【学习要求】学员在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可以划分为三类:一类是知识点的解释,例如,重点问题 1 , 2 ,以及难点 2 ,对于这些问题,讲座中都有提及,可以根据教师的讲座加以总结即可。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赞科夫
含义:
以学生的学为本(基础和前提)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归宿和目的)
具体内涵:
Company Logo
请加入标题 三、 《标准》遵从和倡导的基本理念
理念之二:师德为先
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爱因斯坦
师德的内涵: 师德的特点:
道德意识的自觉性 道德行为的示范性 道德结果的深远性
知道如何教
标准强调:“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
Company Logo
请加入标题 三、 《标准》遵从和倡导的基本理念
理念之四:终身学习
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 要靠许多 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 平时积累的知识越 多, 上课就越轻松。 ——苏霍姆林斯基
一是学习国内外先进教育理论、经验和做法 二是学习新鲜知识及注重文化含量
一、标准制定的背景
>>>>>
导入
意义
基本理念 框架结构 基本性质 实施建议 与内容
Company Logo
一、标准制定的背景
(一)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专业化水平 职业吸引力 资源配置 管理机制
(二)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 一项重要紧迫任务 过程: 课题研究 标准研究 征求意见
尊重学生、对学生有爱心、耐心、 细心和责任心
Logo
Company Logo
被学生尊重,做好学生的指导者 和引路人,与学生共享生命历程
请加入标题 三、 《标准》遵从和倡导的基本理念
理念之三:能力为重
知道为谁教、知道教什么
一位合格的中小学教师,在具备堪为人师的思想素质和丰富 的知识水准之外,还要掌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职业技能。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1.为什么要设置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答:教师对自己:专业认同;教师对社会:专业问责;教师对教师:内心的统一性;教师对学校:标准的统一性;教师对公众:标准的统一性。

专业标准是“聚沙成塔”的基础,是混凝土构建中的“钢筋”,专业标准是明确的方向。

所以,要有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2.“我”需要加强哪些知识、调整哪些行为?
答:我作为一名教师,我需要加强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理念的学习和不断地提高。

做到终身学习专业知识。

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心态,坚持以学生为本,师徳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做到尊重学生,绝不伤害学生,不断反思得失,做到爱事业,爱学生。

3.站在各自的教学岗位上,谈谈什么是学科知识,什么是教育知识。

目前的课程教学改革,强调哪些知识的重要性?
答:学科知识是学科逻辑,知识的一般概念,如:数学是研究数、式的运算,函数的变化规律,图形的变换,统计等知识。

它展现了人类对数学的认识和知识的运用的过程。

教育知识就是学生成长与教育。

目前的课程教学改革,强调新课程标准走进教师的心,深入课堂;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专 业 知 识
(六) 学科知识
专 业 理 念 与 师 德
(二)对 学生的态 度与行为
(三)教 育教学的 态度与行 为
(四)个 人修养与 行为
(二)“专业知识”维度,从中学分科教学的实际出发,依据中学生身 心发展的规律、以及中学教育教学的本质特征,确立了国内外学界基 本形成共识的教师知识构成的四个领域,即“一般教育知识”、“学 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提出了有关中学教 师专业知识的十八项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中学教师把握“专业知识” 三个方面的要求:在学科知识方面,中学教师不仅要知道所教学科的 内容,并且要“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了 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等,这是为了保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脉络清晰、重点突出,让学生感悟学科的基本思想;在学科教学知识 方面,提出“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等,是 要求中学教师能够把一般教育知识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并体现在教 学活动之中;在通识性知识方面,提出“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 社会科学知识”、“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等,一方面是 为了保证中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更好地体 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也是在素养方面对教师专业发展提 出的基本要求。
Company Logo
(二)落实《教师法》的需要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 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法》第 三条 ) 教师是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 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 识和专业技能。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师的专业伦理、工作 态度、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及实践水平等,确立了质量 规格,作出了明确规定,有关部门可以依此来衡量与评 价教师专业发展水准。 《教师法》规定了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 员”,但是该法律以及此后的法律文本、相关政策都没 有对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做出明确规定。《标 准》是我国关于中学教师专业要求的第一份政策文本。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主讲教师:XXXXXX一、教师专业标准概述教师专业标准是指国家对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合格教师的专业基本要求。

它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也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教师专业标准框架由基本理念、基本内容与实施建议三大部分构成。

基本理念提出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研究。

基本内容由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组成,分别对幼儿园、小学、中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提出60余条具体要求。

实施建议分别对教育行政部门、教师教育机构和幼儿园、中小学及教师提出了相关要求。

教师专业标准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突出师德要求,要求教师要履行职业道德规范,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是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

三是强调实践能力,要求教师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不断研究,改善教育教学工作,提升专业能力。

四是体现时代特点,要求教师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要求,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文化修养,做终身研究的典范。

教师专业标准颁布后,在实施方面提出如下要求:一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教师专业标准作为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根据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教师专业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质量;二是开展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教师专业标准作为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完善中学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加强教育实践,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三是幼儿园和中小学校要将教师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教师绩效管理机制;四是幼儿园和中小学校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贾居坚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贾居坚

二、《标准》的基本理念
从《标准》的前言和实施建议两个部分中的相关规定 中可以看出,《标准》既具有“评价”标准之性质, 也具有“导向”标准之特征。作为“评价”标准,它 是“中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 “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 据”,因此是评价教师和教师教育质量的依据,是进 行教师管理和教师教育管理的抓手。作为“导向”标 准,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因 此是引领中学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基础。
一、《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背景
2001年开始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经过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10多年的不 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正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阶段。在新课程 理念从耳熟能详到逐渐被广大教师接受之后,各级教育行政和培训部门以及教 师本人都明显地感觉到制约新课程的理想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教师自身的素质。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加强教 师队伍建设”的论述中明确提出“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 本”。为了有效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育部从2004年开始就着 手研究建立教师教育标准体系:包括《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专业标准》 《教师教育质量标准》和《教师教育机构认定标准》,《教师专业标准》是其 中重要内容,它的研制工作主要经历了课题研究、标准研究、征求意见、专家 审议和审定统稿五个阶段。
教育教学的 个人修养与行为 态度与行为
提出了十九项基本要求。
三、《标准》基本内容
“专业知识”维度
教师知识构成的四个领域
一般教育知识
学科知识
学科教学知识 通识性知识
提出了有关中学教师专业知识的十八项基本要求。
三、《标准》基本内容
“专业能力”维度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PPT课件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PPT课件
• ‥‥‥
.
9
教师专业标准是关于“好教师”的统一规定
• “好教师”在不同时期内涵不尽相同
• (什么样的人可以做教师-关注人品) • (什么样的教师是好教师-关注文凭) • (什么样的行为是教师行为-关注反思)
.
10
“好教师”标准演变
经验型教师 关注教师技能训练
(技术员)
西方语言体系中,通常 有两个动词为“教师” 使用:teacher,意为“讲 授”;instructor,意为 “指导,指示”
先队活动(目前这类活动什么样的教师在 兼任?)
.
33
.
34
关于组织实施
• 小学用了“帮助”小学生。。。。;(帮 助者)
• 中学用“激发和保护” (维持者) • 小学用“及时调整”教学活动; • 中学用“有效调控教学过程” • (对“教学”的理解。非线性,不确定性)
.
35
• “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
23
• 在个人修养与行为中: • “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
明礼貌” • (紧 露 短 透) • (语言的惩戒性)
.
24
(二)关于专业知识
.
25
要求教师了解和掌握小学生发展的知识;
对中学教师学科知识的要求体现一定的特殊性;
要求教师掌握小学教育与教学的理论;
关注通识知识的重要价值
今天的中小学教师,最缺 的是哪部分的知识?
.
44
五是审定统稿。我们与顾明远教授和三个 课题组负责人一起进行了最后统稿,再次 对文稿内容进行逐字逐句的修改,形成征 求意见稿,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
.
45
五、《标准》出台的意义和价值
• (一)对教师专业行为的规范 • 对教师专业品质的研究一直是热门课题。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基本内容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基本内容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基本内容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基本内容概述•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是指对中学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素养和能力的要求。

•本标准旨在提高中学教师的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个体及整体的专业发展。

专业知识与学科基础•全面掌握所授学科的基本知识和专业化知识。

•熟悉学科内容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

教育教学能力•具备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

•掌握各类教育教学方法和技能。

•能够进行科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

教育管理与教师发展•具备教育管理学和教师发展的理论知识。

•具备组织、协调、领导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

•积极参与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活动。

师德师风与教育研究•具备优秀的师德师风,言行端正,以身作则。

•具备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积极推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社会责任与专业发展•关心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公益活动,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追求个人的长远发展。

结论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内容涵盖了中学教师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和品质,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基础,还要具备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管理和教师发展能力。

同时,也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积极参与教育研究和社会公益活动。

通过遵守这些标准,中学教师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为学生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专业知识与学科基础•深入理解学科的核心概念、原理和理论。

•具备跨学科、综合学科的知识和能力。

•关注学科的前沿研究和发展趋势,持续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

教育教学能力•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设计和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

•运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育管理与教师发展•具备学校管理和教育政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能有效组织和管理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质量。

•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和专业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1. 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 律,为每一位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21
? 12. 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 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 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
? 13. 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 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 力。
? 14. 尊重和发挥好共青团、少先队组织 的教育引导作用。
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14
三、框架结构
? 《标准》设置了三个维度,即: ? “专业理念与师德”、 ? “专业知识”、 ? “专业能力”。
15
? 每个维度下设若干领域,其中
? “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有四个领域:职 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 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
? “专业知识”维度有四个领域:教育知识、 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
? 在对我国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和国际比 较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 上的过程,是标准研制过程具有中学一线 教师、校长、高校培养培训机构专家、教 育决策管理人员的广泛参与。
? 过程: ? 现状研究、国际比较、标准开发、试测与
咨询、修改与完善。
5
教师标准通常包括
? 通用性(政策性)标准和专业性(业务性) 标准。
? “专业能力”维度有六个领域:教学设计、 教学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 学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
? 共涉及十三个领域,每个领域又设了若干
“基本要求”,《标准》一共设有六十三
项基本要求。
16
四、基本内容
“专业理念与师德”领域
(一)职业理解与认识
? 1. 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 教育法律法规。
? 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明确教师专业标 准来突显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推进教师专 业化进程,成为世界许多先进国家提高教 师质量的共同战略,中国也不例外。而不 断深入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是从现 实层面将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提上重要日程。
7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以下简称 《标准》)明确了一名合格中学教师 的道德坐标、知识坐标与能力坐标, 它是我国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里 程碑。
? 《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 的基本专业要求,是中学教师实施教 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学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学教 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 重要依据。
10
二、基本理念
(一)师德为先
? 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 德规范,依法执教。
? 《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属 于政策性标准。
?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属于专业 性(业务性)标准。
? 制定的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6
(四)意义与价值
? 中学教育是一个人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 中学教师的质量关系到学生一生的成长, 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希望,更关系到国家的 未来。
1
? 一、背景、意义与价值 ? 二、基本理念 ? 三、框架结构 ? 四、基本内容 ? 五、实施
2
一、背景、意义与价值
(一)研制的必要性
? 1. 规范教师专业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2. 设立教师合格标准,促进教育公平; ? 3. 为职前培养、职后培训提供目标参照; ? 4. 符合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趋势; ? 5. 中学教师录用、评价、考核、注册的依
12
(三)能力为重
?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 机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
? 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 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
? 坚持实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反思、再实践、再反思, 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13
(四)终身学习
? 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 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
? 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 ? 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
? 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格,富有爱心、 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 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做中学 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11
(二)学生为本
? 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 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
? 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 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中学生 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 而有个性地发展。
? 2. 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 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 神。
17
? 3. 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 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 4. 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 5. 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
与交流。
18
(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 6. 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 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
? 7. 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 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位中学生。 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 或变相体罚中学生。
19
? 8. 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 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
? 9. 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 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
20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 10. 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 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 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 展。
22
(四) 个人修养与行为
? 15. 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 16. 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 17. 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 18. 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 19. 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
据; ? 6. 是制定《中国教师标准》的基础性文本。
3
(二)研制的原则
? 1. 体现教育发展规律,特别是教师专业化 的时代要求。
? 2. 针对性,国际实业与本土实际相结合。 ? 3. 可操作性,具体可行。 ? 4. 通用性,具有普遍知道意义。 ? 5. 发展性与引领性。
4
(三)研制的思路与过程
? 思路:
? 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 法》在法律上第一次确认了教师的专 业地位。
8
? 当下,《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进 一步对中学教师的基本素养和要 求进行了细致、专业地梳理和规 范,这将有力保证我国中学教师 的专业地位,有效提升中学教师 的专业素质。
9
? 中学教师是履行中学教育教学工作职 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 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 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