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介入手术常用穿刺技术
医院介入科穿刺术诊疗常规

医院介入科穿刺术诊疗常规Seldinger穿刺技术是以血管穿刺为基础和代表,目前这一技术也同时被广泛应用在非血管管腔的穿刺插管。
这里所述的穿刺插管技术以股动脉穿刺插管为例。
1.确定穿刺点后局部麻醉术者以左手指示靠近患者右侧腹股沟皮肤皱褶处寻找动股动脉搏动,以此搏动点下方1~1.5cm处作为皮肤穿刺点。
所有患者除不合作或者婴儿者作全身麻醉外,一般均采用局部麻醉,方法步骤如下:用五号齿科针(25~27G)刺入皮内,先作皮内局部麻醉。
然后术者以右拇、食指夹注射针筒,其余三指与手掌夹注射器芯作用相反方向用力,使成负压抽吸状态倾斜进针,针头深入动脉鞘内测,回抽无血时,在动脉内测注入1%利多卡因2ml,针头退至皮下后再向动脉外侧刺入,入鞘后同样注入1%利多卡因2ml.退针时同时在皮下注射1ml利多卡因。
上述负压抽吸状进针时,如发现进入血管,立即退出,重新穿刺。
2.穿刺用尖刀片在穿刺处挑开皮肤2~3mm。
穿刺时穿刺针头的斜面应始终向上,这可从针头座上的缺凹来认定。
斜面向上有利于导丝推进。
左手食指按压在腹股沟处股动脉搏动点处,右手持针,穿刺针以30°~40°角向左手食指下方搏动点处缓慢的推进,针尖到达股动脉管壁上方时有阻力感,此时应稍用力使针尖快速穿过血管前壁。
针尖进入股动脉管腔后,即刻有鲜红色血液经穿刺针喷出,表明穿刺成功。
3.插入导丝穿刺成功后,左手食指与拇指固定穿刺针,右手取导丝,插向穿刺针座。
缓慢推进导丝。
正常状态下,导丝在股髂动脉内行走无阻力。
如导丝通过穿刺针进入血管时有阻力,切忌用导丝猛插,此时应透视观察导丝前端位置和形态,以便调整。
4.退穿刺针导丝进入血管15cm以上,术者右手将导引子与穿刺针退出皮肤,同时左手中指应保持在血管穿刺点上方给以压迫,拇、食两指固定近穿刺处的导丝。
右手持肝素盐水纱布裹住导丝,一边退出穿刺针,一边清洁导丝。
5.置入导管鞘导管鞘从导丝尾端套入,术者将导管沿导丝缓慢推进到皮肤穿刺点处,稍用力将导管鞘旋转推进,使鞘管完全进入体内。
介入手术常用穿刺技术课件

介入手术常用穿刺技术
18
桡动脉穿刺
介入手术常用穿刺技术
19
桡动脉解剖
桡动脉
尺动脉 桡动脉
1、桡动脉周围无重 要的神经和静脉,穿 刺安全。 2、尺动脉距离正中 神经较近,一般不予 穿刺。 3、穿刺前常规应做 Allen’s试验。
介入手术常用穿刺技术
20
穿刺流程
• 穿刺点:靠近桡骨茎突 或腕横纹2-3cm
介入手术常用穿刺技术
25
穿刺部位处理
• 我院多应用加压止血带 • 止血带上的绿点应对准预计的动脉损伤
露出一部分(非常重要) • 回抽顺畅证实鞘管位于动脉内,肝素盐水冲管
介入手术常用穿刺技术
24
桡动脉穿刺注意
• 麻药打过多会导致桡动脉搏动触及困难 • 破皮不要过深以免刺破动脉 • 尽量减少穿刺次数,以免动脉痉挛 • 暴力进入导丝可能会损伤血管或内皮,造成皮下
血肿 • 鞘管进入前应用肝素盐水冲管 • 鞘管进入前一定要露出一部分导丝
介入手术常用穿刺技术
5
腹股沟韧带横断面
股神经 股动脉
股静脉
介入手术常用穿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术
6
穿刺位置选择
• 腹股沟韧带:髂前上棘与趾骨结节 • 腹股沟韧带下2-3cm,股动脉搏动最强点
介入手术常用穿刺技术
7
穿刺部位选择
• 在肥胖患者,皮肤皱褶定位会造成误导
• 位置太高:位于腹股沟韧带或其上方:导管进入 受阻、不易压迫止血导致血肿甚至大出血、腹膜 后血肿
2
股动、静脉穿刺
介入手术常用穿刺技术
3
大腿前内侧面
1 股神经 2 旋髂浅静脉 3 股静脉 4 股外侧皮神经 5 腹壁浅静脉 6 阴部外静脉 7 大隐静脉 8 股外侧浅静脉 9 股内侧浅静脉 10 股神经前皮支
心内科介入手术常用穿刺技术PPT共39页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介入治疗穿刺技术

血管内径小,设备选择小
可以早期活动、患者容易接受
桡动脉痉挛常见
无需闭合设备、较少顾及凝血的问题 、设备成本更低
血管并发症少见
精品PPT
常规止血措施
桡动脉穿刺路径止血比较简单,不用考虑APTT(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me, APTT)或ACT(activated coagulation time, ACT)值。拔除鞘管后常规对穿刺点局部压迫4-6小时后,可以拆除加压 绷带。桡动脉压迫后第1、2小时要分次减压松手,以免手部静脉循环过 度受阻引起严重肿胀和疼痛。
➢ 其优点为患者体内不残留任何物质,但操作相对麻烦,且对于直径较 大鞘管封堵效果尚不肯定,止血效果可能会受抗凝效果影响,所以国 内应用不多。
精品PPT
Perclose封堵器
精品PPT
股动脉止血措施
单纯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可即刻拔出股动脉鞘管,常规压 迫穿刺点20~30分钟后,若穿刺点无活动性出血,可进行制 动并加压包扎,常规用1公斤沙袋压迫局部穿刺点4~6小时, 并制动18~24小时后可拆绷带,进行正常活动。
精品PPT
股动脉拔除股动脉鞘管
在拔除股动脉鞘管时,最容易出现的是迷走反射(拔管时因股动脉 壁受到刺激后,引起的心跳减慢、血压减低、皮肤苍白、大汗等一系列 迷走神经反射增强的综合征,有时可以危及生命,国内报道的发生比例 约3%~7%)。在拔管前予加快补液速度,并事先准备好多巴胺以备不 测。拔管时手法尽量轻柔,一旦出现迷走反射,要立即静脉推注多巴胺 3~5mg,并鼓励病人用力咳嗽,可有效拮抗迷走反射。若处理后仍血压 偏低,要注意除外失血性休克。
精品PPT
国内常用的股动脉封堵器
1,临时封堵器 (Boomerang封堵器) 2,缝合式封堵器(Perclose封堵器) 3,胶栓式封堵器(Angioseal封堵器)
介入手术常用穿刺技术

导丝进入不畅或遇到阻力:
可能原因:髂动脉弥漫性病变、导丝进入血管内膜下、导 丝进入动脉分支
撤出导丝,有无血液喷出 有→再次尝试进入导丝 无→拔除穿刺针按压5分钟
整理PPT课件
11
股静脉穿刺
穿刺点:股动脉搏动内侧1-2cm 穿刺针连接有液体注射器
进入皮下后负压,负压下沿股动脉搏动伴行方 向进针
整理PPT课件
25
穿刺部位处理
我院多应用加压止血带 止血带上的绿点应对准预计的动脉损
伤位置 边打入气体边撤出
鞘管(约15ml,可 根据手臂粗细调整)
整理PPT课件
26
锁骨下静脉穿刺
整理PPT课件
27
锁骨下窝
锁骨
臂丛外侧束
腋动脉
腋静脉
胸大肌
腋静脉在锁骨下的部分为锁骨下静脉。
整理PPT课件
28
整理PPT课件
8
局麻准备
左手中间三指触及股动脉,无名指位于腹股沟 韧带下。在预计穿刺部位,沿血管走向注射 1%利多卡因,形成线性皮丘。
一边进针,一边注射利多卡因,每进一步应回 抽防止麻药注入血管内
为避免动脉损伤,在动脉搏动内侧和外侧进行深层麻醉, 只在股静脉处做深层麻醉
手术刀破皮:减少置管阻力、减少患者不适
露出一部分(非常重要) 回抽顺畅证实鞘管位于动脉内,肝素盐水冲管
整理PPT课件
24
桡动脉穿刺注意
麻药打过多会导致桡动脉搏动触及困难 破皮不要过深以免刺破动脉 尽量减少穿刺次数,以免动脉痉挛 暴力进入导丝可能会损伤血管或内皮,造成皮
下血肿 鞘管进入前应用肝素盐水冲管 鞘管进入前一定要露出一部分导丝
心内科介入手术常用穿刺 技术
整理PPT课件
介入治疗穿刺技术

可以早期活动、患者容易接受
桡动脉痉挛常见
无需闭合设备、较少顾及凝血的问题 、设备成本更低
血管并发症少见
常规止血措施
桡动脉穿刺路径止血比较简单,不用考虑APTT(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me, APTT)或ACT(activated coagulation time, ACT)值。拔除鞘管后常规对穿刺点局部压迫4-6小时后,可以拆除加压 绷带。桡动脉压迫后第1、2小时要分次减压松手,以免手部静脉循环过 度受阻引起严重肿胀和疼痛。
腹膜后血肿是最严重的出血并发症之一,往往与穿刺点过高,超过 腹股沟韧带,突入后腹膜内有关。因出血点位于后腹膜,无法有效压迫, 一旦出血很难止血。拔出鞘管后,血液将流向腹膜后,引起剧烈腰痛、 腹痛、腹胀、甚至出血性休克。遇到这种情况常规进行心电血压监测, 急查血常规,停用所有抗凝药物。腹部CT可确定诊断是否有腹膜后出血, 一旦确诊应立即进行输血、扩容。若病情不能得到控制,血压不稳定应 急诊进行股动脉造影,找到出血点后请外科手术修补、或置入带膜支架 覆盖出血点以紧急止血。
股动脉止血措施
单纯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可即刻拔出股动脉鞘管,常规压 迫穿刺点20~30分钟后,若穿刺点无活动性出血,可进行制 动并加压包扎,常规用1公斤沙袋压迫局部穿刺点4~6小时, 并制动18~24小时后可拆绷带,进行正常活动。
股动脉拔除股动脉鞘管
在拔除股动脉鞘管时,最容易出现的是迷走反射(拔管时因股动脉 壁受到刺激后,引起的心跳减慢、血压减低、皮肤苍白、大汗等一系列 迷走神经反射增强的综合征,有时可以危及生命,国内报道的发生比例 约3%~7%)。在拔管前予加快补液速度,并事先准备好多巴胺以备不 测。拔管时手法尽量轻柔,一旦出现迷走反射,要立即静脉推注多巴胺 3~5mg,并鼓励病人用力咳嗽,可有效拮抗迷走反射。若处理后仍血压 偏低,要注意除外失血性休克。
常用穿刺技术

胸腔穿刺术
穿刺部位和体位
一般常取肩胛下角线第7~9肋间,腋后线 第7~8肋间,腋中线第6~7肋间,腋前线 第5肋间。 3、对于包裹性积液和局限性积气,须结合X 线或B超定位穿刺点。
胸腔穿刺术
术前准备
术者准备 术者应认真体检和备齐穿刺物 品。将皮肤消毒用品、无菌手套、局麻药 物、治疗用药和胸穿包携至操作地点。胸 穿包一般要求含有带橡皮管的胸膜腔穿刺 针(16号或18号)、血管钳、纱布、弯盘、 孔巾、7号针头、10ml及50ml(或更大)的 注射器、标本试管。另须准备较大容量的 容器盛放积液。
胸腔穿刺术
最好先作预试,并应准确操作。 5、抽出液体应详细记录数量、色泽、浑浊度
等,并留取标本送检。 6、胸腔穿刺抽气操作同前,用注射器反复抽
气,以使病人呼吸困难缓解,或用气胸箱测 压抽气。 7、穿刺抽吸完毕,夹闭乳胶管,拔除穿刺针, 压迫穿刺点片刻,局部消毒后覆盖无菌纱布, 以胶布固定,嘱病人静卧休息。
皮肤消毒(范围至少15cm),戴无菌手套, 覆盖消毒洞巾。 3、用2%利多卡因在穿刺点肋间下一肋上缘 进针自皮肤至胸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以免损伤肋间血管和神经;麻醉过程中
胸腔穿刺术
边进针边回抽,拔针前可试探性刺入胸腔抽 吸少许积液或积气,作为胸腔穿刺深度的参 考。 4、用16或18号胸穿针,针座接乳胶管,用血 管钳将乳胶管夹闭。术者用一手示、中指固 定穿刺处皮肤,另一手持胸穿针先刺入穿刺 点皮下,再沿肋骨上缘按局部浸润麻醉的路
予镇静剂或行基础麻醉后进行胸膜腔穿刺。
胸腔穿刺术
穿刺部位和体位
1、胸膜腔穿刺抽气取仰卧高坡位或半坐位,穿刺点 应选择叩诊为鼓音或听诊呼吸音降低最明显的部 位,多取锁骨中线第2肋间。
2、胸膜腔穿刺抽液体可取反向骑跨坐于靠背椅上, 上肢屈肘交叉置于椅背,前额伏于前臂上。病情 不允许久坐者,可取仰卧高坡位,病侧稍向前, 患侧前臂上举抱于枕部,显露胸部后外侧。穿刺 点应选择叩诊为实音或听诊呼吸音降低最明显的 部位。
冠状动脉介入穿刺技巧以及穿刺路径的选择

依据患者的病情、体型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穿刺路径。
常见冠脉介入穿刺技巧
单穿法
通过一次穿刺同时插入多根导丝和导管。
鞘内穿刺法
将导丝插入冠状动脉后,再通过鞘内穿刺法插入导管。
导丝预置法
先预置导丝再进行穿刺,减少多次穿刺的风险。
穿刺技巧的要点
1 稳定手部
保持手稳定以准确控制穿刺深度和方向。
冠状动脉介入穿刺技巧以 及穿刺路径的选择
在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中,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和路径至关重要。本节将介绍常 见的穿刺技巧、穿刺技巧的要点,以及避免穿刺并发症的措施。
穿刺点与路径选择
1 分析血管解剖
充分了解患者的血管解剖结构,选择合适的穿刺点。
2 参考影像学资料
结合血管造影、心脏超声等资料,确定安全的穿刺路径。
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
1 出血
局部按压和止血药物可以 有效控制出血。
2 动脉狭窄
应及时评估病情,若出现 狭窄可进行冠状动脉成形 术。
3 血栓形成
通过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 药物预防和处理血栓形成。
冠脉介入穿刺术后的护理
1 监测血压与心电
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电图,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 休息与观察
2 避开关节
避免穿刺时穿过关节,以减少刺激和疼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 保持通气
在穿刺过程中要求患者保持正常呼吸,以稳定心脏位置。
避免穿刺并发症的措施
1 严格消毒
穿刺前注意对皮肤和器械的严格消毒,减少感染风险。
2 适当止血
术后注意及时止血,避免血管破裂和血肿。
3 监测并发症
术中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心律、血压等生命指标,及时处理并发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穿刺流程
撤出穿刺针 缓慢退出外鞘,待喷血 后送入导丝头端(柔软 端) 轻柔进入,导丝尽可能 多的进入血管,留在皮 肤外约5cm
穿刺流程
导丝遇到阻力可能原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动脉迂曲 动脉钙化严重 导丝穿入血管夹层 导丝走入侧枝小血管 导丝沿穿透的动脉送入皮下
处理措施:
撤出导丝,观察是否喷血 透视下观察 稍移动穿刺针深浅,再尝试进入导丝
股动、静脉穿刺注意
保证穿刺针通畅 一次穿刺未成功,须完全退出穿刺针再选择方 向,切忌在组织内改变方向 勿在同一侧 针头进入血管后左手固定针头,保证不移位 切忌暴力送入导丝,遇到阻力应透视下观察 鞘管应用肝素盐水冲洗
股动脉鞘管的处理
普通冠脉造影,术中一般应用3000u肝素,完 成造影后可拔管。 行支架植入或术中大量应用肝素患者,应视情 况于术中最后一次应用肝素后4h后拔除。 若鞘管处有血肿,应提前拔管。
位置太低:易进入股动脉分支股浅动脉或股深 动脉:假性动脉瘤、血栓闭塞、送入导丝困难
局麻准备
左手中间三指触及股动脉,无名指位于腹股沟 韧带下。在预计穿刺部位,沿血管走向注射 1%利多卡因,形成线性皮丘。 一边进针,一边注射利多卡因,每进一步应回 抽防止麻药注入血管内
为避免动脉损伤,在动脉搏动内侧和外侧进行深层麻醉, 只在股静脉处做深层麻醉
穿刺部位处理
我院多应用加压止血带 止血带上的绿点应对准预计的动脉损 伤位置 边打入气体边撤出 鞘管(约15ml,可 根据手臂粗细调整)
锁骨下静脉穿刺
锁骨下窝
锁骨
臂丛外侧束
腋动脉 胸大肌 腋静脉
腋静脉在锁骨下的部分为锁骨下静脉。
胸部经锁骨中线矢状面
1 臂丛 2 腋动脉 3 腋静脉 4 前锯肌 5 锁骨 6 锁骨下肌 7 头静脉 8 胸大肌 9 胸小肌 10 肺
导丝进入不畅或遇到阻力:
可能原因:髂动脉弥漫性病变、导丝进入血管内膜下、导 丝进入动脉分支 撤出导丝,有无血液喷出 有→再次尝试进入导丝 无→拔除穿刺针按压5分钟
股静脉穿刺
穿刺点:股动脉搏动内侧1-2cm 穿刺针连接有液体注射器 进入皮下后负压,负压下沿股动脉搏动伴行方 向进针 针头进入股静脉后血液因负压被回吸,此时停 止进针,回抽注射器,若回抽顺畅,左手固定 穿刺针,右手送入导丝 置管同股动脉
手术刀破皮:减少置管阻力、减少患者不适
穿刺流程
左手触及股动脉 穿刺针和股动脉成角45° 应拔除穿刺针尾部 穿刺针头部接触到股动脉时可感受到动脉搏动 血随脉搏股状喷出时提示进入股动脉,迅速送 入导丝。 切忌穿透股动脉后壁
导丝的进入
导丝进入顺利,按压下撤出穿刺针,送入股动 脉鞘管,置管后回抽顺畅证实导管位于血管腔 内,并用肝素盐水冲管
股三角
腹壁浅动脉
腹股沟韧带
旋髂浅动脉 股动脉 股神经
股静脉
阴部外动脉
腹股沟韧带横断面
股神经 股动脉 股静脉
穿刺位置选择
腹股沟韧带:髂前上棘与趾骨结节 腹股沟韧带下2-3cm,股动脉搏动最强点
穿刺部位选择
在肥胖患者,皮肤皱褶定位会造成误导
位置太高:位于腹股沟韧带或其上方:导管进 入受阻、不易压迫止血导致血肿甚至大出血、 腹膜后血肿
锁骨下静脉穿刺注意
若抽出鲜红色血液或移去注射器后有血液喷出, 提示进入动脉,立即拔出穿刺针局部按压 动脉穿刺点在锁骨下,无法按压,切忌送入导 丝、送入鞘管,若送入鞘管需要开胸手术 若抽出气泡提示刺伤肺尖引起气胸,立即撤针, 胸部透视观察
穿刺部位的处理
回抽血液明确有无血栓 拔除鞘管,按压5min
股动脉鞘管的处理
按压时间至少10分钟, 以抬手后不出血为准 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绷带包扎松紧度应适中, 应能触及动脉搏动,不 影响静脉回流 压迫时间12-24小时。
股静脉鞘管的处理
1、鞘管拔出前应回抽血液,查看有无血栓 2、拔出后按压5分钟内,沿股静脉走形轻度加压 包扎即可。 3、射频消融一般术后直接拔除,冠脉造影或支 架植入术中应用大量肝素,为避免出血,同时 可经股静脉补液、临时起搏器等等,可晚些拔 除。
穿刺流程
撤出外鞘,擦拭血管外的导丝 手术刀破皮后,略带旋转送入导管。 需注意送入导管前一定要将导丝退到导管后部, 露出一部分(非常重要) 回抽顺畅证实鞘管位于动脉内,肝素盐水冲管
桡动脉穿刺注意
麻药打过多会导致桡动脉搏动触及困难 破皮不要过深以免刺破动脉 尽量减少穿刺次数,以免动脉痉挛 暴力进入导丝可能会损伤血管或内皮,造成皮 下血肿 鞘管进入前应用肝素盐水冲管 鞘管进入前一定要露出一部分导丝
嘱患者向对侧偏头,勿深呼吸 针头斜面朝向足侧,针尖指向锁骨上窝与环状 软骨之间 进针时先抵向锁骨,回撤,抬高针尾,紧贴锁 骨下缘负压进针
穿刺流程
通畅抽出暗红色静脉血, 则撤去注射器,送入导 丝 导丝进入后透视,导丝 路径:锁骨下静脉→上 腔静脉→右心房→下降 静脉 撤出穿刺针,手术刀破 皮,导入鞘管,肝素盐 水冲管
心内科介入手术常用穿刺 技术
股动脉穿刺 股静脉穿刺 桡动脉穿刺 锁骨下静脉穿刺
声明:本PPT大部分内容摘自《介入治疗解剖学图谱》、 《Grossman心血管介入学》、《心脏电生理及射频消 融》、《冠状动脉造影与临床》,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仅 限学习用途。
股动、静脉穿刺
大腿前内侧面
1 股神经 2 旋髂浅静脉 3 股静脉 4 股外侧皮神经 5 腹壁浅静脉 6 阴部外静脉 7 大隐静脉 8 股外侧浅静脉 9 股内侧浅静脉 10 股神经前皮支
胸部经胸锁关节横断面
锁骨
1 胸大肌 2 胸小肌 3 腋静脉 4 臂丛 5 喙肱肌 6 后束 7 前锯肌
穿刺点选择
锁骨上窝 锁骨
锁骨中点锁骨下缘下1cm(偏外容易穿到锁骨下动脉,偏内不易导入鞘管)
穿刺点选择(来自网络)
中点外侧方离锁骨稍远 水平进针 进针方向直对胸锁关节
穿刺流程
股动脉鞘管的处理
拔除前测血压、心率,备1支阿托品 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放在穿刺点近心端动 脉上,清晰触及动脉搏动,食指略盖住皮肤切 口,右手拔除鞘管。 按压时须保证穿刺点无出血,也不能在皮下出 现血肿。
股动脉鞘管的处理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按压过程中患者自述不适,或心率、血压下降 原因:过度疼痛刺激、患者情绪紧张 血压下降:0.9%氯化钠快速补液、多巴胺 心率下降:阿托品
桡动脉穿刺
桡动脉解剖
1、桡动脉周围无重 要的神经和静脉,穿 刺安全。 2、尺动脉距离正中 神经较近,一般不予 穿刺。 3、穿刺前常规应做 Allen’s试验。
尺动脉
桡动脉 桡动脉
穿刺流程
穿刺点:靠近桡骨茎突 或腕横纹2-3cm 少量利多卡因麻醉(皮 丘) 斜行进针,当穿刺针内 开始有血液时,提示进 入动脉,继续进针直到 血液不再增多,提示穿 入动脉后壁或穿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