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八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文学常识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八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精练篇)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八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精练篇)

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1.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的作者是孔子及其弟子,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

B.白居易是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号青莲居土,自称“诗魔”。

C.《家》《春》《秋》三部长篇小说被称为巴金的“激流三部”。

D.《堂吉诃德》是中世纪葡萄牙著名作家、小说家塞万提斯的作品。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给马生所写的赠别诗前的序言。

B.古代把水的南面叫作“阴”,如“河阴”便是黄河南。

C.《风筝》和《故乡》都是我国现代作家鲁迅的小说作品D.《钦差大臣》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讽刺性戏剧作品。

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作者是张养浩。

B.《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

C.《三峡》《醉翁亭记》、《小石潭记》都是山水游记散文。

D.“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四书”是指《大学》《中庸》《孟子》《论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B.萧红,中国现代作家,代表作有散文集《生死场》。

C.闻一多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学者。

D.《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春》——朱自清——散文家、语文教育家B.《济南的冬天》——老舍——文学家、戏剧家C.《白鹅》——丰子恺——画家、文学家D.《海燕》——高尔基——作家、文学史家6.(2019黄冈卷)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从内心深处里他一直很不喜欢《非诚勿扰》《快乐大本营》《奔跑吧,兄弟》等电视节目。

”这个句子中的“从内心深处里”充当状语。

B.“阳光明媚”“差得很远”“除恶扫黑”“敬畏生命”四个短语的类型均不相同。

C.《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解析.docx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解析.docx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下列诗歌中,哪一首属于乐府诗?()A. 《湘夫人》B.《孔雀东南飞》C《.声声慢》 D.《关雎》【答案】B【解析】【分析】 A.《湘夫人》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作品《楚辞·九歌》组诗十一首之一,是祭湘水女神的诗歌,和《湘君》是姊妹篇。

B.《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

C.声声慢,词牌名。

据传蒋捷作此慢词俱用“声”字入韵,故称此名。

亦称《胜胜慢》、《凤示凰》、《寒松叹》、《人在楼上》,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笔下。

D.《国风·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

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

故答案为: B【点评】《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今安徽怀宁、潜山一带)的一桩婚姻悲剧。

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因诗的首句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故又有此名。

全诗 350 余句, 1700 余字。

主要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杀的故事,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歌颂了焦刘夫妇的真挚感情和反抗精神。

2.对下面三幅书法作品使用字体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 楷书草书行书B. 行书楷书草书C. 行书草书楷书D. 草书行书楷书【答案】B【解析】【分析】 A.东晋王羲之的行书作品《兰亭序》,王羲之以行书著名;B.唐朝颜真卿的楷书作品《多宝塔碑》,颜真卿以楷书见长;C.唐朝怀素的草书作品《自叙帖》,怀素以草书著名。

三幅作品分别属于行书、楷书、草书,故选B。

故答案为: B【点评】本题考查书法鉴赏。

答题时应注意,调动平时相关的书法知识的积累,根据书法家的主要风格,擅长的字体,著名作品,分析书法作品的字体特点,准确判断作答。

3.关于文学常识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A.新闻的结构分为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08:文学文化常识含答案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08:文学文化常识含答案

专题08 文学文化常识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醉翁亭记》作者欧阳修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B. 俄国作家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C. 古代酒杯名称多,“觥筹交错”的“觥”、“余饮三大白”的“白”都是酒杯之意。

D. 古人写文章,凡用序数纪月的,大多以农历为据。

如《岳阳楼记》“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2.下列关于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迁”在古代是表示调动官职的常用字。

右迁表示降职、贬官,左迁表示升职。

B. 杜甫悲悯苍生,心忧家国,被称为“诗圣”,诗风沉郁顿挫,与李白并称“李杜”。

C. “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

”出自《艾青诗选▪北方》一诗。

D. 《水浒传》刻画了多位打虎英雄,有沂岭杀四虎的李逵,有景阳冈打死老虎的武松。

3.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A.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出自《故乡》的结尾,该段包含着新式知识分子深刻的反省,更代表着作者追求、创造美好未来的心愿。

B. “金榜题名”是古代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人生目标,但范进中举后却喜极而疯,吴敬梓正是运用夸张和讽刺的手法,揭露科举制度的罪恶,批判明清时期的黑暗现实。

的C. 南宋张岱在沉沉夜色中乘舟独往西湖,看到不凡风光,还偶遇先他而至的赏雪人。

《湖心亭看雪》记述了这亭上遇人之乐,也隐含着淡淡的故园之悲。

D. 泰戈尔是印度文学巨匠,也是亚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毕生致力于诗歌创作,代表诗集有《吉檀迦利》等。

七年级我们学过他写的散文诗《金色花》。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敬业与乐业》的作者是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梁启超,该文选自《饮冰室合集》。

B. 《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是我国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奥斯特洛夫斯基充满了革命的理想主义色彩和英雄主义的格调。

2024中考文学文化常识

2024中考文学文化常识

2024中考文学文化常识**一、中国古代文学**1. 《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 《离骚》:战国时期屈原所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3. 唐诗宋词:唐代是诗歌的黄金时期,宋代的词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4. 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

**二、中国现代文学**1. 鲁迅: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其作品包括《呐喊》、《彷徨》等。

2. 巴金:以其家庭三部曲《家》、《春》、《秋》而著名。

3. 茅盾:著名作品有《子夜》、《林家铺子》等。

4. 老舍:以北京为背景的作品如《四世同堂》、《茶馆》等。

**三、外国文学**1. 欧洲文学:希腊神话、莎士比亚的戏剧、法国的启蒙文学等。

2. 美洲文学:海明威的作品、南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等。

3. 亚非文学:印度泰戈尔、日本川端康成等。

**四、文学理论**1.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强调真实反映社会生活,浪漫主义则更注重情感的表达。

2. 象征主义:通过象征手法表达深层含义。

3. 文学批评: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五、文化传统**1. 儒家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

2. 道家思想:强调无为而治、天人合一。

3. 佛教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六、艺术流派**1. 书法艺术:草、隶、楷、行等不同书体。

2. 绘画艺术:山水、花鸟、人物画等。

3. 戏剧艺术:京剧、昆曲、地方戏等。

**七、著名作家**1. 中国古代:屈原、李白、杜甫、苏轼等。

2. 中国现代:钱钟书、巴金、茅盾、余华等。

3. 外国:托尔斯泰、莎士比亚、雨果等。

**八、文学名著*** 《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 《百年孤独》马尔克斯* 《局外人》加缪* 《红楼梦》曹雪芹* 《水浒传》施耐庵* 《西游记》吴承恩* 《三国演义》罗贯中* 《围城》钱钟书* 《子夜》茅盾* 《活着》余华等*外国如荷马的史诗《奥德赛》、《神曲》但丁、《哈姆雷特》莎士比亚、《浮士德》歌德等都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精品】部编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及答案(1)

【精品】部编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及答案(1)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一语出自()A. 《论语》B. 《孟子》C. 《战国策》D. 《墨子》【答案】 B【解析】【分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下》。

“民贵君轻”成为后世广泛流传的名言,一直为人引用。

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

所以,百姓最为重要。

故答案为:B【点评】孟子说:“百姓最为重要,国家其次,国君为轻。

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应允的做国君,得到国君应允的做大夫。

国君危害到土神谷神——国家,就改立国君。

祭品丰盛,祭品洁净,祭扫按时举行,但仍然遭受旱灾水灾,那就改立土神谷神。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短篇小说“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曾作为独立的文章发表。

文中“海燕”象征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

B. 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其中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依次称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

C. 《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谈读书》《屈原》的作者分别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德国的培根、中国的郭沫若。

D. “赠序”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散文文体,一般是在送朋友远行时所作,内容多是一些安慰,勉励的话,如《送东阳马生序》;“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如《出师表》。

【答案】 C【解析】【分析】C、应是:英国的培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

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3.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诸葛亮的作品源远流长:《诫子书》谆谆告诫儿子“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出师表》向后主刘禅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三顾茅庐》表达了对刘备赏识的感激之情。

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八《文学文化常识》专项练习(含答案)

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八《文学文化常识》专项练习(含答案)

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八《文学文化常识》专项练习1.(2018·福建中考)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是儒家经典之一,又称为“诗三百”。

B.冰心和巴金都是现代诗人,代表作分别为《繁星》和《我爱这土地》。

[来源:z@z#step.~co^m*]C.戏剧往往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性格,以个性化的语言塑造形象。

D.海伦·凯勒是美国女作家、教育家,著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2.(2018·浙江杭州中考)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成语“舍生取义”“老骥伏枥”“豁然开朗”分别出自《孟子》、曹操的《龟虽寿》、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B.对联“失马真成福移山未必愚”取材于韩愈的《马说》与《列子》,化用了“伯乐相马”“愚公移山”的典故。

C.古人常以“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和六十岁。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比如“愚”是谦称自己,“子”是尊称对方,“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

3.(2018·江苏南京中考)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传说,天地开辟后,神通广大的女神——女娲揉捏黄泥、挥洒泥浆创造了人。

B.“晴川历历汉阳树”中的“汉阳”位于汉水的北面,“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衡阳”则位于衡山的南面。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出自白居易笔下。

D.法国作家雨果是享誉世界的文豪,代表作品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4.(2018·新疆乌鲁木齐中考)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六义”中,赋、比、兴指的是诗的内容,风、雅、颂指的是诗的表现手法。

B.在我国古代,山的南面和水的北面叫作阳。

比如“河阳”,指的就是黄河的北岸。

C.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荷叶·母亲》就是现代作家冰心所写的一首母爱的颂歌。

初中九年级中考语文精准提分专题复习:专题八 文学文化常识

初中九年级中考语文精准提分专题复习:专题八  文学文化常识

专题八文学文化常识1.(2020·原创)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博士和教授都是指古代的学者或博学多才之人,与官职没有任何关系。

B.古代科举考试,乡试被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被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为“会元”;殿试及第者称“进士”,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

C.二十四节气中排第一的立春,排最后的是大寒。

D.“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其中“牺牲”指古代祭祀用的牲畜。

2.(2019·四川凉山州中考改编)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其子曹丕和曹植在文学上都卓有建树。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三父子”指的就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

B.《狼》选自《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

《聊斋志异》中的“志”意思是“志向”,表明了作者的志向并不在功名,而在于诸多“奇异的事”。

C.新闻特写,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D.律诗有“五律”和“七律”,每两句成一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每首的中间两联的上下句须是对偶句,律诗押平声韵,一韵到底,首句可押可不押。

3.(2019·江苏连云港中考)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古代有许多特定年龄的别称,如“弱冠”是指男子20岁时束发加冠,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耄耋”指八九十岁。

B.科举考试中的“乡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

《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就是参加乡试而中为举人。

C.《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是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他与俄国的屠格涅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八 文学文化常识 课件(共76张PPT)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八 文学文化常识 课件(共76张PPT)

导析:D 何大学问是小说《蒲柳人家》中的一位人物,是虚构的,不 是真实存在的,不是运用写实的笔法来表现的人物。
4.(2023滨州)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豪放派词人代表。我们在初中 课本上学过他的《记承天寺夜游》《江城子·密州出猎》《卜算子·咏梅》 《水调歌头》《定风波》。 B.“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 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如周敦颐的《爱莲说》和韩 愈的《马说》。 C.古代常用的敬辞和谦辞如今仍在广泛使用,例如请教他人时常说“赐教”, 询问别人的年龄时常说“贵庚”,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常说“拙见”。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 称“五律”或“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分为首 联、颔联、颈联、尾联。
导析:C “古稀”指“70岁”,“知天命”或“半百”指的才是“50 岁”。
(时间:25分钟 满分:40分)
1.(2023齐齐哈尔)下列关于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其主要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B.中华诗文浩如烟海,逐渐形成了一些表意相对固定的词语,如“汗青” 指史册,“青鸟”指信使,“瀚海”指大海,“蛾眉”指女子。 C.我国历史上曾用干支纪年与皇帝年号纪年。“崇祯五年”为皇帝年号纪 年;“丙辰中秋”中的“丙辰”为干支纪年,“丙”属天干,“辰”属地 支。 D.普希金,俄国诗人。代表诗作有《自由颂》《吉檀迦利》《致大海》等。
专题八 文学文化常识
课标导航
考查角度 命题方向 字积累
与梳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2018·浙江杭州】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成语“舍生取义”“老骥伏枥”“豁然开朗”分别出自《孟子》、曹操的《龟虽寿》、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B.对联“失马真成福移山未必愚”取材于韩愈的《马说》与《列子》,化用了“伯乐相马”“愚公移山”的典故。

C.古人常以“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和六十岁。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比如“愚”是谦称自己,“子”是尊称对方,“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

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正误的辨析能力。

B项,“失马真成福”取材于《淮南鸿烈集解》,化用了“《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典故”,意思是福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

有时福是祸,有时祸是福。

万事万物有他的两面性。

25.【2018·湖北荆州】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是一部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主要历史人物活动的传记文学名著。

B.《名人传)是一部记载名人丰功伟绩,讲述名人精彩人生和巨大贡献的传记作品。

C.《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宣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英雄壮举的传记。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答案】D【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项,《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

B项,《名人传》着力刻画了三位艺术巨匠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尽苦难与颠踬而不改初衷的心路历程,凸现了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

C项,《水浒传》是一部小说。

26.【2018·湖北随州】下列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2018年是农历戊戌年,按传统说法是属狗人的本命年。

据此推算,2019年是农历丁酉年,是属兔人的本命年。

B.我们常以桑梓指代故乡,婵娟指代月亮。

称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为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为阳。

C.《故乡》《社戏》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D.泰戈尔,印度诗人,著有诗集《吉檀迦利》《园丁集》等。

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识记与理解。

A项,“2018年是农历戊戌年,按传统说法是属狗人的本命年。

”正确,“据此推算,2019年是农历己亥年,是属猪人的本命年。

”选项中说法错误。

B项,正确。

C项,正确。

D项,正确。

27.【2018·湖北咸宁】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3分)A.“长河落日圆”“饮于河渭”“山河表里潼关路”这几句诗文中的“河”指的是“黄河”。

B.《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三父子”里面的父亲指的就是曹操。

C.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一篇《五猖会》,文章描述了儿时父子之间的一场微妙的冲突,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父子之间的隔膜。

D.《傅雷家书》凝聚了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傅雷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对待生活。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化、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辨识。

其中错误的一项是B,“一门父子三词客”中“三父子”里面的父亲是苏洵,因为苏洵父子擅长的是词作,东汉末年的曹操不擅长写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28.【2018·四川宜宾】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迁客,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

B.总角,古代儿童把头发扎成像一对牛角般的小髻,称总角。

后用“总角”代指儿童。

C.乡试,科举制度中每三年举行的一次全省考试,由秀才去应试,考中者称为“进士”。

D.社,土地神;稷,谷神。

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C项,《范进中举》中写范进中了秀才后参加乡试,又中了个“举人”,所以C项错误。

29.【2018·四川达州】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B.林冲是《水浒》中浓墨重彩刻画的人物之一。

从误入白虎堂开始,他中州劫法场,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最后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雪夜上梁山,是上层人物被迫造反的典型。

C.“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不惑”代称四十岁,“不惑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

D.“英雄辈出”“工匠精神”“共筑梦想”“绿水青山”,分别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并列短语。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化、文学常识和语法知识的辨析。

A项,《诗经》不是“四书”之一,“四书”指《大学》《中庸》《孟子》《论语》;B项中州劫法场的是李逵;C项正确;D项,“英雄辈出”是主谓短语,“工匠精神”是偏正短语。

30.【2018·湖北黄冈】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祥子是老舍作品《骆驼祥子》的主人公,他作为人力车夫,最大的梦想是拥有自己的车。

他经历了三起三落,其希望一次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以惨败告终。

B.《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的一部神魔小说,全书以丰富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历经磨难的过程,歌颂了取经人不畏艰险、勇于斗争、百折不挠的精神。

C.古代有很多运用借代的词语,如:桃李指学生,烽烟指战争,丝竹指音乐,婵娟、嫦娥指月亮,汗青指历史,须眉指男子,手足指同学,伉俪指夫妻等。

D.《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用寓言阐述道理是其一大特色。

《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都选自此书。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和文学文化常识的分析。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要求阅读的重点名著篇目,识记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

C项错误在于“手足”指“兄弟”而不是“同学”。

31.【2018·浙江乐清】瓯越文学社组织大家去江心屿采风,同学们围绕以下几句诗议论纷纷。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谢灵运)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孟浩然)江亭有孤屿,千载迹犹存(李白) 孤屿亭何处?天涯水气中(杜甫)A.孟浩然、李白、杜甫都写过有关江心屿的诗,江心屿真不愧为“诗之岛”。

B.江心屿成为诗人的抒写对象是从唐朝开始的,它的诗歌文化真是历史久远。

C.谢灵运在永嘉期间写了很多山水诗,永嘉山水成就了谢灵运,使他成为“山水诗鼻祖”。

D.“澄鲜阁”名称就出自谢灵运诗句,温州还有一些古迹与他有关,如池上楼等。

3.B【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能力。

B项,“江心屿”并非从唐代才开始成为诗人抒写的对象。

南朝谢灵运就留有“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的诗句。

32.【2018·浙江温州】.瓯越文学社组织大家去江心屿采风,同学们围绕以下几句诗议论纷纷。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谢灵运)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孟浩然)江亭有孤屿,千载迹犹存(李白) 孤屿亭何处?天涯水气中(杜甫)A.孟浩然、李白、杜甫都写过有关江心屿的诗,江心屿真不愧为“诗之岛”。

B.江心屿成为诗人的抒写对象是从唐朝开始的,它的诗歌文化真是历史久远。

C.谢灵运在永嘉期间写了很多山水诗,永嘉山水成就了谢灵运,使他成为“山水诗鼻祖”。

D.“澄鲜阁”名称就出自谢灵运诗句,温州还有一些古迹与他有关,如池上楼等。

3.B【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能力。

B项,“江心屿”并非从唐代才开始成为诗人抒写的对象。

南朝谢灵运就留有“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的诗句。

33.【2018·山东烟台】下面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升)A.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称谓,例如“始龀”指七八岁,“加冠”指二十岁,人们常说的“不惑之年”“花甲之年”,分别指四十岁、五十岁。

B.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比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

C.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其宗旨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为目的。

一一这句话有语病。

D.这篇文章,语言艰涩难懂,内容空洞无物,读起来味同嚼蜡....。

一一加点成语运用准确。

【答案】A【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病句辨析、词语运用的能力。

A项,“花甲之年”指六十岁,“知天命之年”指五十岁。

B项,说法正确。

C项,句式杂糅。

把“其宗旨”与“为目的”删除其一即可。

D项,味同嚼蜡:味道像嚼蜡一样。

形容说话或文章枯燥乏味。

该成语意思符合该句语境。

34.【2018·山东滨州】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们常用“数九寒天”来指冬天天气最冷的时候。

“数九”是从立冬开始,立春结束。

B.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

比如:初次见面用“久仰”,好久不见用“久违”,中途先走叫“失陪”。

C.汉语中常用“烽烟”代指战争,“手足”代指兄弟,“桃李”代指学生,“鸿雁”代指书信。

D.周敦颐《爱莲说》中写到“莲,花之君子者也。

”但人们常说的“花中四君子”是指梅、兰、竹、菊。

【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对文学常识表述正误的辨析能力。

A项,“数九”是从冬至开始,立春结束。

35.【2018·山东滨州】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中,富有浓郁民俗特色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五色班斓。

(6分)(1)请根据诗意填写上相应的传统节日,使诗句完整。

(4分)A.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

B.年年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C.爱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D.忆对丹桂丛。

花在杯中。

月在杯中。

【答案】A.清明B.端午C.元宵D.中秋【解析】这是考查传统节日的题目,需要根据诗中所给的习俗来判定。

A项“燕子来时”说明是春季,“梨花落后”则是“清明”。

B项“屈原”告诉了我们答案——“端午”。

C项和D项给出的信息导向不十分清晰,其中D项较为容易,桂花是在阳历9至11月,丹桂飘香是秋季;从“丹桂”可得知“中秋”。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C项中,“月色婵娟,灯火辉煌”,则是较为明显的“赏月”“观灯”的习俗。

(2)请写出一句描写重阳节的诗句,并指出诗句中涉及的节日风俗。

(2分)【答案】示例: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风俗:登高、插茱萸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风俗:登高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