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三语文第13课诗词三首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课件

月照 无眠 恨月 悟理
愿人久
下阕:
转朱阁,
蕴含哲理: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醉赠 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 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 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 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 二十三年折太多。
开。
刘禹锡的真正思想才显露出来。 本来白诗的意思是:您长守寂寞独自 蹉跎,真令人悲叹不已。而刘诗的意 思是反过来:他安慰白居易不必为自 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 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开朗、豁达、 乐观、坦荡的气魄和襟怀。
【补充2】
此联被后人赋予的的哲理意义是什么?
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 发展,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刘禹锡(公元772——842年)唐 文 学家、哲学家。字 梦得,洛阳人。晚年任 太子宾客,世称刘宾 客。被白居易称为“诗 豪”,有《刘梦得文 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 刘禹锡
首联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晗联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颈联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尾联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短句字数少,
行路难,行路难, 容量小,简 多歧路,今安在? 洁有力。
行路难啊行路难, 多歧路兮今安在。
路修远兮穷且艰! 青天大道知何边?
长句字数多, 容量大,合 适表达比较 复杂的内容, 表述往往更 准确周 密。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课件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课件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你为我举杯满酒同饮共醉,我为你拿起筷子击盘吟诗。可惜你写诗才 华堪称国手也是徒然无用,命运不由人出不了头谁都无可奈何。放眼望去处处风光你却长守寂寞,满朝文 武个个升官你却独自蹉跎。我也深知你才高名重,遭遇点不幸不算什么,但是二十三年的不幸损失实在是 太多太多了。
李白一生不以功名显露,却高自期许,以布衣之身来藐视 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 判当时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 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背景介绍:
李白在二十六岁那年,抱着“四方之志”,出蜀远游。但李白 却不愿意像当时多数知识分子一样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自己的 政治抱负,而是希望借广泛的结交和诗文投赠培养声誉以此得 到不寻常的提拔。李白在二十六岁那年,抱着“四方之志”, 出蜀远游。但李白却不愿意像当时多数知识分子一样通过科举 考试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是希望借广泛的结交和诗文投 赠培养声誉以此得到不寻常的提拔。
路难、心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用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的艰难,蕴含无限 的悲慨。面对难行的前路,作者的态度是怎样的?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用典,借吕尚、伊尹得到重用的故事表示对前途 仍抱有希望,心情由郁闷趋向开朗。虽然前路坎 坷险阻,但梦还在,理想还在。诗人是多么希望像姜太公一样,八十岁遇周文王,一展 宏才;像伊尹那样那样,梦见自己乘舟到“日边”,有为于当世。 行虽难、志不灭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 哲学家,有“诗豪”之称。曾中进士, 官至监察御史。他诗文俱佳,涉猎题材 广泛。 代表作《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 》等;哲学著作《天论》三篇;《刘梦 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13 《诗词三首》(共42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13 《诗词三首》(共42张PPT)

• 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我端起酒杯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 今晚该是哪一年?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 殿的高寒。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么比得上人间。 • 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贴近雕花的窗户,照着离人不能成眠。 它跟人不应该有什么怨恨,为什么总是在别离时又亮又圆?人间有 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乐,月亮也会阴天隐藏、晴天出来,团圆残 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永久圆全。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 共对这明月互相祝福。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
2019/7/17
1329138109@
18
课堂练习
4.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 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 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 实现的豪迈气概。
2019/7/17
19
课堂练习
名句积累
5.收集古诗词中表雄心壮志的句子。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
酬乐答天谢 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被。抛弃的人 怀怀旧念空老吟朋闻友笛赋,到乡翻似烂反柯而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枯朽的树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增长、振作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歌Biblioteka 我在巴山楚水这凄凉的地方,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

课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碍扫除
(1)酬: 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2)巴山楚水:指四川和两湖一带。刘禹锡先后被贬到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地
,夔州古属巴国,其它地方大都属楚国。

(3)二十三年:从公元805年(唐顺宗永贞元年)“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官
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时,前后共二十二年,因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
闲:悠闲、自在
垂钓、梦日月典故: 方法五:典故 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 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大的 功业。
多歧路,今安在?
矛盾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的选择: 做官(济沧海 渡黄河 登太行)
李白形象: 乐观、自信、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赏析:现在常用这两句诗表达自己有宏大的 理想抱负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的信念。
刘诗营造的是一种凄凉、悲伤、无奈的意境, 而贺知章的诗则充满了感时伤老的情绪,情感 表达比较含蓄。
诗歌中的意象:
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 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等等。
刘禹锡从805年被贬,到827年,只有22年,但由于作诗时已 是岁末,且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尚未接到新的任命,所以 白居易干脆称为“二十三年”。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于敬宗宝历二年(826)冬,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 州,与罢苏州刺史后也回归洛阳的白居易相会时所作。对“初逢”二字,现在有两种 理解:一是未见过面,初次相逢;另一是久别之后,初次相逢。
要求:同桌合作
(方法二:重视注释。)
1、用一个字(词)形容 这个宴会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诗词三首》背景、注释、译文、赏析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诗词三首》背景、注释、译文、赏析

行路难·其一【作者】李白【朝代】唐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创作背景】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

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

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译文】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注释】行路难:选自《李白集校注》,乐府旧题。

金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

清酒:清醇的美酒。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玉盘:精美的食具。

珍羞:珍贵的菜肴。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通“值”,价值。

投箸:丢下筷子。

箸(zhù):筷子。

不能食:咽不下。

茫然:无所适从。

太行:太行山。

碧:一作“坐”。

忽复:忽然又。

多岐路,今安在: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岐:一作“歧”,岔路。

安:哪里。

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

会:当。

云帆:高高的船帆。

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

济:渡。

【赏析】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

“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

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

部编版语文九上第13课《诗词三首》知识梳理

部编版语文九上第13课《诗词三首》知识梳理

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原文】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字音】金樽(zūn)投箸(zhù)【注释】⑴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

清酒:清醇的美酒。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⑵珍羞:珍贵的菜肴。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通“值”,价值。

⑶箸(zhù):筷子。

⑷“闲来”二句:表示诗人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

碧,一作“坐”。

⑸“多岐路”二句: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岐,一作“歧”。

安,哪里。

⑹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

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què)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⑺云帆:高高的船帆。

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

⑻济:渡。

【译文】金酒杯里盛着价格昂贵的清醇美酒,玉盘里装满价值万钱的珍贵佳肴。

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能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是多么茫然。

想渡黄河,大河被坚冰堵塞,想登太行,大雪遍布高山。

遥想当年,姜尚碧溪垂钓,后来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梦见自己乘船在太阳旁经过,后来受聘在商汤身边。

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现在要走的路在哪里?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高高的船帆到达理想的彼岸。

【作家、作品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李白与杜甫又合称“大李杜”。

其出生地今一般认为是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青莲乡。

《诗词三首》课下注释【部编版九上第13课】

《诗词三首》课下注释【部编版九上第13课】

《诗词三首》课下注释【部编版九上第13课】行路难(其一)/李白①选自《李太白全集》卷三(中华书局1977年版)。

行路难,乐府古题,李白以此为题写了三首诗,这是第一首。

②【金樽清酒斗十千】金酒杯里盛着价格昂贵的清醇美酒。

样,盛酒的器具。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贵。

③【玉盘珍羞直万钱】玉盘里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羞,同“饿”,美味的食物。

直,同“值”,价值。

④【闲来垂钓碧溪上】相传姜尚(姜太公)未遇周文王前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后辅佐周武王灭商。

⑤【忽复乘舟梦日边】相传伊尹受商汤任用前,曾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

⑥【今安在】如今身处何方?也可理解为:现在要走的路在哪里?⑦【长风破浪会有时】比喻终将实现远大理想。

《宋书·宗悫传》载,南朝时宗悫用“乘长风破万里浪”来形容自己的抱负。

会,一定、必然。

⑧【云帆】高高的帆。

⑨【济】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①选自《刘禹锡集》卷三十一(中华书局1990年版)。

刘禹锡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多年。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在扬州遇到白居易。

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屡遭贬谪、怀才不遇的命运寄予深切的同情。

刘禹锡作此诗答谢。

酬,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②【巴山楚水】诗人曾被贬夔州、朗州等地,夔州古属巴郡,朗州属楚地,故称“巴山楚水”。

③【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水贞元年(805)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时,共二十二个年头,因第二年才能回到洛阳,所以说“二十三年”。

④【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⑤【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

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被司马氏集团杀害,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了《思旧赋》。

⑥【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载,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

等棋局终了,斧子柄已经朽烂。

人教部编版初三语文上册13课《诗词三首》课件

人教部编版初三语文上册13课《诗词三首》课件

欲渡黄河冰塞川,想渡黄河冰塞住河流, 将登太行雪满山。想登太行雪布满了山岭。
闲来垂钓碧溪上,空闲时在碧绿的溪水中钓鱼,
忽复乘舟梦日边。忽然又梦见乘舟从日边经过。
行路难,行路难!行路难啊,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歧路多啊,如今身在哪里?
长风破浪会有时,定有机会乘长风破万里浪,
直挂云帆济沧海。坚决挂上高帆渡过大海。
sè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李白
参考译文
金樽清酒斗十千,金壶装着的清醇美酒每斗十千文,
玉盘珍羞直万钱。玉盘盛着的美味佳肴价值万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停杯投筷吃不下去,
拔剑四顾心茫然。拔剑四望心中茫茫然。
3. 标点符号,前面是强烈的感叹,感叹行 路之难,后面有强烈的质问和诘责的意味。
4. 短句的运用。
最后两句诗,诗人的感 情陡起,请说说诗人表达了 什么感情,应该如何理解这 种感情?
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 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展示了诗人 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 神力量。
诗人的感情
欢乐 宴
希望 想
奋发 感
苦停闷
失望 实
这首诗充满了隐喻。借乐府古题抒发情志,本来 就有慷慨悲歌的韵味,加之诗人对自己政治追求的含 蓄表达和形象描述,使诗意更加扑朔迷离。李白少有 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 伟业,“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退而求其次,也 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扬雄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 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 剑去国,辞亲远游”,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 奉诏供奉翰林,两年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推敲 诗意,这首诗当是李白入长安求仕无路时的作品,所 以既作激愤之语,亦存有“长风破浪”之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虚实结合,想象雄奇。 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一会儿飞到“冰塞川”
的黄河,一会儿飞到“雪满山”的太行,一会儿想 到碧溪垂钓、乘舟日边,一会儿又回到“多歧路” 的现实,一会儿又要乘风破浪,高挂云帆远渡沧海 。从上古写到未来,从现实写到幻境,虚实结合, 想象雄奇。
酬乐天扬州初 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3.在本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 化? 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苦闷
对前途的茫然
对未来的希望和坚定的信念
这首诗借行路难来描写人生道路的坎坷 ,既反映了诗人仕途失意的抑郁苦闷,又表 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及执着追求 理想的坚定信念。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停杯不食,拔剑茫然 苦恼
行路难 (其一)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樽:盛酒的器具。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 万钱),形容酒美价贵。 珍羞:珍贵状元成才的路 菜肴。羞,同
状元成才路
“馐”,美味的食物。 状元成才路
直:同“值”,价值。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箸:筷子。 茫然:若有所失的样子。
夸张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行路艰难,行路艰难,岔路这么多,如今身 处何方?终有一天,我会乘长风破万里浪,(到 那时)我将挂起风帆渡过茫茫大海。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细细体会诗歌,回答问题:
1.诗歌前四句表现了什么情景?
李白离别京城,朋友们为他设宴饯行,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而且宴席十分豪华。然状元成才而路 嗜酒的诗人对此美 酒佳肴却“不能状元成食才路 ”“心茫然”状元,成才路 此中包含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
洛阳)人。唐代文学家,有“诗豪”之称。
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状元成锡才路 的咏 状元成才路
史诗十分为人称道。这些诗状元成才路以精炼的文字
和意象,表现他阅尽沧桑后的沉思。他状元成才路的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散文长于说理,著有《刘梦得文集》。
用典
达自己期待能像姜尚、伊尹一样早受君命,一朝 平步青云,实现“济苍生”的宏愿。
比喻人生道路艰难和仕途坎坷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诗意: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想渡过黄河,可坚冰状元封成才路 住了河面,想要登上 太行山,但大雪盖状元成才满路 了山。闲时坐在状元碧成才路 溪上垂钓
部编版初三语文第13课诗词 三首
饮 酒(其五)
陶渊明
行路难(其一)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 代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他的作 品善于从民间汲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 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我国文学史 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代表作:《将进酒》《望庐山瀑布》《蜀道 难》等。著有《李太白全集》。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冰塞黄河,大雪满山
垂钓碧溪,乘舟状日元成才路 边
状元成才路
长风破浪,挂帆济海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艰难
状元成才路
希望
坚信理想 状元成才路
积极乐观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追求
状元成才路
1.用典精当。 诗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
句诗连用两个典故,诗人自比姜尚、伊尹,表达自 己渴望得到明君赏识从而施展才能和抱负的愿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自比 宗悫,可见其远大志向。
zūn
行路难(其一)
李白
zhù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sè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状,元成才路 拔剑四顾元成才路
本诗选自《刘禹锡集》卷三十一(中华书局 1990年版)。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刘禹锡因参与 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外地做官二 十多年。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免和 州刺史,返回洛阳,途经扬州时与白居易相会。白 居易在酒席上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 锡屡遭贬谪、怀才不遇的命运寄予深切的同情,刘 禹锡写作此诗答谢白居易。
状元成才路
,忽又想象在梦中乘船从日边经过。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歧路:岔路,大路上分出来 的小路。
今安在:如今身在何方?也 可理解为:现在要走的路在 哪里?
会:一定,必然。
云帆:高高的帆。
济:渡。
反复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意:
状元成才路
了诗人极度愤懑、抑郁不平的心情。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2.如何理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李白作为一个心怀远大政治抱负的人,他相信尽 管前路障碍重重,但终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 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破”“挂” 富有动感,充满气势,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诗人的执 着、自信 ,虽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这两句诗是全篇的最强音,抒发了作者的怀才不遇 ,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行路难(其一)》:选自《李太白全集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卷三(中华书局1977年版)。状元成才路 此诗是天 状元成才路
宝三年(744年),李白状元成遭才路 受谗毁排挤,愤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而离开京城时所状元成才路作。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诗意: 内心抑郁,心情激荡
金酒杯里的清醇美酒,玉盘里装满价值万钱 的佳肴。(我)放下杯子和筷子,不能下咽,拔出 剑来,四处看看,心中一片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塞:堵塞。
太行:太行山,在现在山西 、河南、河北三省交界处。
忽复乘舟梦日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