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规划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水资源的课程设计

水资源的课程设计

水资源的课程设计1. 引言水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为了提高学生对水资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多种教育方式和活动来培养学生关于水资源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本设计适用于中学生,共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2. 知识与理解在这一部分中,学生将学习水资源的基本概念、特性和重要性。

他们将了解水的循环过程、水资源的分类以及全球和国家水资源的现状。

通过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和多媒体资料的运用,学生将获得关于水资源的全面理解。

3. 调查与实践为了加深学生对水资源问题的认识,本部分将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

学生将分为小组,选择一个相关的研究主题,并实地考察当地的水资源状况。

学生将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并撰写研究报告。

同时,学生还将通过参观当地的水处理厂、水库或河流,了解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措施。

4. 创造与表达本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表达能力。

学生将分组进行创意项目设计,解决现有的水资源问题。

他们需要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并设计相应的宣传活动,以提高社区居民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

学生将通过演讲、海报、宣传册等方式,向同学和社区展示他们的项目成果。

5. 评估在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将使用多种评估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包括课堂表现评价、研究报告评定以及项目成果评估等。

评估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步,并针对性地提供反馈和指导。

6. 结语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全面了解水资源问题,并培养出积极的环保意识。

希望这个课程能够为学生今后参与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可持续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总结:水资源的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知识与理解、调查与实践以及创造与表达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水资源问题。

通过实地考察、研究报告和创意项目设计等活动,学生将获得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评估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监测,并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设计 (2)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设计 (2)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设计1. 背景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也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人口增长和工业化的推进,全球范围内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更好地利用和保护水资源,需要进行科学的水资源规划和管理。

2. 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水资源规划和利用的研究,深入了解水资源的现状和问题,掌握水资源规划和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为未来从事水资源规划和管理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

3. 内容3.1. 水资源的现状和问题分析通过对全球和国内水资源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和水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的成因和影响,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和发展方向。

3.2. 水资源的管理和规划通过对水资源管理和规划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的介绍,学习水资源的分析和评估技术,掌握水资源规划、保护和利用的途径和方式。

3.3. 水资源的利用通过对各种水资源利用方式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了解不同水资源利用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熟悉农业、工业和城市等领域的水资源利用技术和管理方法。

3.4. 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研究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问题,深刻认识到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严峻挑战和紧迫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途径。

4. 教学方法本课程设计采用传统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小组讨论等形式,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评估方法本课程设计采用综合考评的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个部分。

其中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出勤和参与度等,期末考试成绩包括闭卷笔试和开卷论文两个环节。

6. 教学资源本课程设计需要用到的教学资源包括课本、教学PPT、案例分析资料、实验室设备和实习场地等。

7. 参考文献1.《水资源概论》(作者:刘开全)2.《水资源管理与规划》(作者:刘宪群)3.《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作者:杨建英)4.《水环境系统分析与模拟》(作者:王道久)8. 结语水资源规划和利用是当前和未来的重大课题,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为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做出应有的贡献。

郑州大学水资源课程设计

郑州大学水资源课程设计

郑州大学水资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基本概况,包括分布特点、利用状况及面临的问题;2. 掌握水资源评价的基本方法,如水资源量、水质评价及水资源承载力分析;3. 理解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政策,以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会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分析水资源分布和利用状况;2. 能够运用水资源评价方法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建议;3. 培养解决实际水资源问题的能力,如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保护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增强学生对我国水资源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培养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2.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认识到水资源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水资源保护的意愿,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

本课程针对郑州大学学生特点,结合我国水资源现状和教学要求,旨在提高学生对水资源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培养具有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水资源管理人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为我国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1. 水资源概述- 分布特点与利用状况- 水资源面临的问题与挑战2. 水资源评价- 水资源量的评价方法- 水质评价方法- 水资源承载力分析3. 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管理原则与政策- 水资源优化配置- 水资源保护措施4.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策略与措施- 案例分析:国内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实践5. 教学实践与讨论- 运用GIS技术分析水资源分布和利用状况- 水资源评价方法在具体案例中的应用- 水资源管理策略的讨论与建议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选取与水资源相关的核心知识,形成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

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材的章节内容,安排合理,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水资源相关知识。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水资源管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水资源优化配置课程设计

水资源优化配置课程设计

水资源优化配置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概念,掌握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2. 学生能了解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和常用方法,如线性规划、网络流等。

3. 学生能掌握水资源优化配置在农业、工业、城市等方面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数学模型对水资源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优化配置方案。

2. 学生能通过实例分析,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认识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性,培养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 学生能关注我国水资源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地理与数学学科的交叉课程,旨在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对水资源优化配置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初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和数学基础,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喜欢探索实际问题,但可能缺乏对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系统了解。

教学要求:1. 教师应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水资源问题。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水资源优化配置概念及意义- 水资源分布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定义及其重要性2. 水资源优化配置原则与方法-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原则- 常见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法:线性规划、网络流等3. 水资源优化配置应用案例- 农业领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 工业领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 城市领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4. 数学模型在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 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 模型求解与优化方案设计5. 实践活动与案例分析- 设计水资源优化配置实践活动- 分析具体案例,提出优化方案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水资源优化配置概念及意义第二课时:水资源优化配置原则与方法第三课时:水资源优化配置应用案例第四课时:数学模型在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第五课时:实践活动与案例分析教材章节及内容:第一章:水资源优化配置概述第二章: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与方法第三章: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应用第四章:数学模型在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第五章:实践活动与案例分析教学内容进度安排:1. 前两课时:基础知识学习2. 第三课时:案例分析与应用3. 第四课时:数学模型学习与上机实践4. 第五课时:实践活动与成果展示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1. 讲授法:- 对于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等理论知识,采用讲授法进行系统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济南市水资源规划课程设计

济南市水资源规划课程设计

目录目录..................................................................... 前言.........................................................................1.环境概况 (4)1.1自然环境概况 (4)1.1.1气候特征 (4)1.1.2地形地貌 (4)1.1.3水文地质 (4)1.2社会环境概况 (5)1.3水资源相关规划情况 (5)2. 水资源概况................................................................2.1地表水资源概况 (6)2.2地下水资源概况 (6)2.3客水水资源概况 (6)2.3.1黄河水资源 (6)2.3.2长江水资源 (7)3.需水预测...................................................................3.1生活需水量预测 (8)3.2工业需水量预测 (8)3.2.1城区工业需水量预测 (8)3.2.2东部城区工业需水量预测 (9)3.3环境需水量预测 (9)3.3.1绿地需水量预测 (9)3.3.2浇洒道路(环境卫生)需水量预测 (10)3.4总需水量预测 (10)4. 供水水资源计算............................................................4.1地下水可供水量分析计算 (11)4.2地表水可供水量分析计算 (11)4.3黄河水可供水量分析计算 (12)4.4长江水可供水量分析计算 (13)5. 供需平衡分析 (14)5.1居民生活用水供需平衡分析 (14)5.2区域总用水供需平衡分析 (15)6. 规划控制措施 (17)6.1规划原则 (17)6.2对策及建议 (17)参考文献.....................................................................前言自古以来,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就从未间断过,长期的实践使人们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掌握了各种取水和用水的技术方法,有些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水资源规划设计

水资源规划设计

目录第一章设计目的和要求 (2)1.1设计目的 (2)1.2基本要求 (2)第二章灌区概况 (3)第三章区域需水量预测 (4)3.1区域宏观经济预测 (4)3.2区域需水量预测 (5)第四章区域可供水量调节计算 (9)4.1约束条件 (9)4.2可供水量节计算原则 (10)4.3调节计算过程 (11)第五章供需水量平衡分析 (16)5.1现状水平年年供需平衡分析 (16)5.2灌区缺水类型分析 (18)第六章区域缺水的对策与解决措施 (19)附表 (18)参考文献 (20)灌区水资源规划第一章设计目的和要求1.1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理论课“水资源规划”课程的实践性环节。

设计内容为灌区水资源规划,将课程中所学的宏观水资源规划、水利计算、灌区供水规划等主要知识点联系起来,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联系起来,综合运用,全面贯通。

其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水资源规划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更好地掌握水资源规划的基本知识和分析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水资源规划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独立工作习惯和科学素质的培养,为今后参加科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宏观水资源规划是在水资源评价基础上,经过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以现状水平年不同保证率供需平衡分析结果为基础,预测未来水平年不同保证率的供需水量,并进行供需平衡分析,经过宏观决策性规划,使水资源达到平衡或基本平衡的供水计划。

宏观水资源规划的内容包括区域概况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需水预测,可供水量预测,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优化配置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对策,规划方案的制定。

1.2基本要求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认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强调科学求实的精神,具体要求如下:1.计算现状年、近期、远期75%保证率灌区总需水量。

2. 逐月调节计算现状年、近期、远期75%保证率可供水量、渠首弃水量。

要求列出调节计算模拟公式(水库平衡方程、灌区供需水平衡方程、工程约束条件等)。

水资源规划与课程设计

水资源规划与课程设计

水资源规划与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与分布特点,掌握水资源的基本知识。

2. 让学生掌握水资源规划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措施。

3. 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管理政策及其实施情况,认识到水资源问题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分析水资源数据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水资源规划原理,结合实际情况,设计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方案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分析等方式解决实际水资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爱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

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认识到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重要性,积极参与水资源管理。

3. 培养学生树立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水资源问题有一定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分析和实践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地理知识,运用水资源规划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水资源基本知识:介绍我国水资源现状、分布特点,以及水资源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地理》教科书第四章“水资源与水环境”第一节“水资源概述”。

2. 水资源规划原理:讲解水资源规划的内涵、目标与原则,以及水资源规划的基本方法。

教材章节:《地理》教科书第四章第二节“水资源规划与管理”。

3.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分析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介绍水资源保护措施及先进技术。

教材章节:《地理》教科书第四章第三节“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4. 水资源管理政策:解读我国水资源管理政策,了解政策实施情况及效果。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设计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设计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设计一、选题背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日益成为世界性的难题,对于加强水资源的规划与管理、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加强对水资源的规划及利用已成为当前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课程设计内容1.研究区域概况分析本课程设计的研究区域为中国西北地区的某个城市,首先需要对该城市的人口、发展状况、水资源状况等进行概况分析,为后续的规划工作提供依据。

2.水资源评价为了更好地了解所研究区域的水资源状况,需要对该地的水资源进行评价,包括水量、水质、水文环境等方面的考察和分析。

通过对水资源的评价,为后续的规划工作提供依据。

3.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根据所研究区域的概况分析和水资源评价结果,进行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主要包括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节约用水、水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的内容。

4.生态环境保护在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过程中,也需要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通过对生态系统的保护,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5.经济效益评估在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过程中,也需要考虑经济效益。

本部分主要涉及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和效果的评估,分析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和实际收益。

三、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环节的探索和实践,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水资源规划与利用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提供实用技能的培养。

四、课程设计要求1.学生需明确选题,建议选择与未来职业相关的研究课题。

2.学生需认真撰写文献综述和实践报告,提高实践能力和报告撰写水平。

3.学生需着重培养综合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

4.实践过程中,要注意实践过程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确保实践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五、结语本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水资源规划和管理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7
0.94
表2-3雾渡河一级电站坝址处p=85%(1995年)设计逐日平均流量单位:m3/s
月、日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
0.92
0.76
0.97
0.63
0.71
0.81
1.36
1.14
0.88
0.75
1.36
0.92
2
0.9
0.77
0.97
0.59
0.74
1.85
3.97
2.09
3.16
1.64
0.74
0.69
15
0.54
0.59
0.87
0.94
0.66
11.64
0.8
0.71
16
0.56
0.63
0.84
0.88
0.71
4.91
2.7
1.99
2.61
2.4
0.85
0.72
17
0.56
0.63
0.81
0.8
0.7
29.1
17.47
1.91
1.77
0.83
4
0.72
0.75
0.67
1.65
29.31
0.96
1.3
2.12
0.89
0.49
1.46
0.77
5
0.67
0.71
0.63
1.89
16.8
0.75
1.31
2.01
0.9
9.47
1.4
0.76
6
0.74
0.71
0.63
3.64
9.63
0.8
1.18
1.72
1.3
6.09
1.84
0.72
11.26
1.4
1.04
1.02
0.64
30
0.65
1.85
1.01
0.28
3.27
5.68
6.78
1.4
1.03
0.93
0.58
31
0.63
1.74
7.43
5.97
4.94
0.97
0.59
表2-2雾渡河一级电站坝址处p=50%(1977年)设计逐日平均流量单位:m3/s
月、日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9.23
1.72
1.15
0.99
0.63
27
0.57
0.86
3.05
1.78
0.46
6.16
2.43
6.23
1.63
1.09
0.92
0.65
28
0.66
0.76
2.87
1.39
0.35
4.4
2.09
18.95
1.44
1.05
0.92
0.63
29
0.72
0.76
2.28
1.24
0.24
3.47
1.96
10月
11月
12月
19
0.65
0.68
3
2.99
2.83
1.29
19.35
1.15
0.99
0.89
0.95
0.78
20
0.68
0.74
2.31
2.53
2.51
1.03
7.88
1.14
0.91
0.8
1.13
0.77
21
0.68
0.57
1.75
2.18
2.27
0.85
4.06
0.99
0.86
0.74
1.07
2.36
1
0.76
6
0.65
0.54
1.1
2.78
0.62
34.75
6.58
9.63
5.78
2.05
0.94
0.78
7
0.65
0.52
1.19
1.83
1.74
7.89
4.42
6.05
9.13
1.57
1.03
0.76
8
0.63
0.52
1.08
1.5
1.22
3.5
7.37
4.61
11.97
1.42
0.91
0.71
1.1
8.09
1.4
1.33
7.93
1.65
1
2.84
0.89
0.73
29
0.54
3.28
5.2
1.36
2.87
16.38
1.37
0.75
4.98
0.68
0.77
30
0.6
2.54
4.09
1.31
4.09
9.39
1.04
0.74
4.34
0.72
0.92
31
0.77
2.2
1.44
8.56
0.93
1.55
1.2
0.79
6
0.88
0.76
0.83
0.47
0.57
1.12
0.79
4.22
1.02
1.25
1.17
0.75
7
0.84
0.71
0.79
0.47
0.71
1.49
3.86
4.18
0.99
1.56
1.16
0.74
8
0.77
0.69
0.74
0.47
0.63
0.89
26.51
15.5
0.93
1.61
雾渡河一级电站装机规模小,仅3000KW,在系统中所占比重很小,在湖北省电力系统电源构成中,有调节能力的水电站占系统容量在50%以上,根据《小水电水能设计规程》(SL76-2009),水电站设计保证率取用85%。
2.2径流特性及设计代表年
雾渡河一级电站坝址位于小河口,下距雾渡河水文站约10公里。雾渡河水文站为当然的水文参证站,具有1972-2005年共34年系列的实测水文资料,并根据降雨量径流相关(相关系数为γ=0.91),延长了1960-1971年共12年的径流系列,计算采用的径流系列为46年,雾渡河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3.47m3/s)。以雾渡河水文站为参证站,用水文比拟法按流域面积进行径流移植,并采用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修正,求得雾渡河一级电站坝址多年平均流量2.61 m3/s,年径流量8216.9万m3。雾渡河一级电站,水能计算按日平均流量计算,丰,平,枯三个典型年按P丰=15%,P平=50%,P枯=85%选定,丰水年为1980年,平水年为1977年,枯水年1995年,三个代表年的逐日流量成果详见表1、表2、表3。
1.29
0.86
0.89
1.16
1.29
0.86
3
0.88
0.8
0.96
0.48
0.7
1.16
0.98
0.77
0.86
5.24
1.27
0.81
4
0.9
0.75
0.9
0.47
0.59
0.94
0.9
3.98
0.96
2.66
1.25
0.8
5
0.89
0.74
0.85
0.47
0.52
0.81
0.84
4.84
1.04
3、了解工程设计所需径流调节计算要解决的课题。
4、掌握电站财务评价计算的基本原理、方法、步骤。
5、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基本资料
2.1设计水平年和设计保证率
雾渡河一级电站规模小,工期短,根据《小水电水能设计规程》(SL76-2009)相关规定及黄柏河西支流域规划梯级电站开发建设进展情况,拟定雾渡河一级电站设计水平年为2020年。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
0.8
0.72
0.71
1.71
21.9
1.93
1.47
6.85
1.04
0.68
4.64
0.81
2
0.72
0.73
0.71
1.5
13.34
1.37
1.23
4.18
1.19
0.67
2.37
0.85
3
0.7
0.73
0.74
1.51
45.94
1
1.36
2.74
1.19
0.55
水资源规划课程设计
姓名:XXX
学号:**********
班级:水文一班
*******
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2014年6月
一、设计目的
1、水能计算目的:进行径流调节计算,确定保证出力和多年平均发电量等动能指标,为选择水电站的装机容量等主要参数及确定其在电力系统中的运行方式等提供依据。
2、掌握保证出力计算和多年平均发电量计算的基本原理、方法、步骤及各自的特点。
7
0.68
0.72
0.63
10.79
6.33
0.91
1.16
1.47
3.57
2.6
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