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五强溪水库水资源规划毕业设计

合集下载

五强溪水库介绍

五强溪水库介绍

五强溪水库介绍【实用版】目录一、五强溪水库概况二、五强溪水库工程背景三、五强溪水库结构特点四、五强溪水库的功能及作用五、五强溪水库周边旅游景点正文五强溪水库位于中国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沅水下游。

它是一座以中亚热带独具魅力的河流、人工湖、沼泽和环湖森林组成的湿地—森林复合生态系统。

下面,我将从五强溪水库的概况、工程背景、结构特点、功能及作用以及周边旅游景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五强溪水库概况五强溪水库的总库容为 42 亿立方米,正常水位 108 米以下预留防洪库容 13.6 亿立方米,库容系数 0.031,为季调节水库。

大坝类型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 117.5 米,最大坝高 87.5 米,坝顶长度 724.4 米。

装机容量为 120 万千瓦,开工时间为 1989 年 9 月,竣工时间为1994 年底。

二、五强溪水库工程背景五强溪水库的建设旨在调节沅水流量,提高沅水下游的防洪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五强溪水库还具有发电、灌溉、养殖等综合利用效益。

三、五强溪水库结构特点五强溪水库采用混凝土重力坝结构,坝顶设有溢洪道和泄洪洞。

大坝顶宽 12 米,坝底宽 80 米。

溢洪道设计流量为 10620 立方米/秒,泄洪洞设计流量为 4410 立方米/秒。

四、五强溪水库的功能及作用五强溪水库主要用于调控沅水下游的水量,提高防洪能力。

在汛期,通过泄洪洞和溢洪道排放洪水,保障下游地区的安全。

在枯水期,通过发电站调节水量,保证沅水下游的工农业用水需求。

此外,五强溪水库还具有发电、灌溉、养殖等综合利用效益。

五、五强溪水库周边旅游景点五强溪水库周边有诸多旅游景点,如湖南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仙鹤洞、酉水画廊等。

游客可以在欣赏水库美景的同时,领略周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

综上所述,五强溪水库作为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的一座重要水利工程,不仅在调控沅水下游水量、提高防洪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具有发电、灌溉、养殖等综合利用效益。

浅谈五强溪水库提高防洪高水位至110m方案

浅谈五强溪水库提高防洪高水位至110m方案

浅谈五强溪水库提高防洪高水位至110m方案发表时间:2018-12-26T12:03:48.72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作者:陶亮[导读] 五强溪水电站位于沅水下游,是沅水流域防洪控制性工程,对下游地区可发挥相当大的防洪减灾作用,现状防洪高水位108m,防洪能力为20年一遇。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014摘要:五强溪水电站位于沅水下游,是沅水流域防洪控制性工程,对下游地区可发挥相当大的防洪减灾作用,现状防洪高水位108m,防洪能力为20年一遇。

本文初步分析了五强溪水库防洪高水位抬高到110m的防洪调度方案及可达到的防洪效果,为进一步发挥五强溪水库防洪效益、减轻沅水流域洪涝灾害提供参考。

关键词:五强溪;防洪高水位;防洪标准一、引言五强溪水电站位于沅水下游,坝址控制集雨面积83800km2,占全流域面积的93%,是洞庭湖水系中控制性能最好、控制洪量最大的水库,对沅水尾闾地区防洪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凤滩水库2.8亿m3防洪库容配合下,可使沅水尾闾地区防洪标准由当时的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

同时,五强溪水库虽按正常蓄水位108m蓄水运用,但大坝、闸门等枢纽建筑物都是按正常蓄水位110m条件设计和实施,为进一步挖掘五强溪水库防洪能力留下了余地。

本文初步分析了五强溪水库防洪高水位抬高到110m的防洪调度方案及可达到的防洪效果,为进一步发挥五强溪水库防洪效益、减轻沅水流域洪涝灾害提供参考。

二、现行防洪高水位108m防洪调度方式五强溪水库的洪水调度应与凤滩水库洪水调度一并考虑,通过两库预留防洪库容的联合运用实现沅水尾闾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当遇20年一遇以下标准的洪水、起调水位低于98m时,应控制库水位不超过108m,且下泄流量按下游凌津滩水库坝址不超过20000m3/s控制。

三、抬高防洪高水位至110m防洪调度方式拟定及防洪效果分析本次拟定以下两种防洪调度方案进行研究:方案1:对于108m以下的防洪库容,考虑到凌津滩库区的防洪要求,五强溪水库调度方案仍维持原洪水调度方案,即下泄流量按下游凌津滩水库坝址不超过20000m3/s控制;对于108m~110m防洪库容,主要是为下游尾闾地区(桃源、常德)防洪,下泄流量按桃源站不超过23000m3/s控制。

水利水电工程毕业设计范文

水利水电工程毕业设计范文

水利水电工程毕业设计范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工程学科,涉及到水力学、水文学、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等多个专业领域。

水利水电工程的毕业设计是整个学习生涯的重要环节,它旨在通过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考察学生在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团队协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一份优秀的水利水电工程毕业设计需要具备以下特点:必须紧密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需求,解决实际问题。

毕业设计不应当停留在纸面概念上,而是要有具体的场地、具体的技术指标、具体的施工方案等。

毕业设计要有创新性,要有新颖的设计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毕业设计不仅是对之前所学知识的应用,更是对自身潜力的挑战和探索。

毕业设计要有团队合作的意识,要有团队协作的能力。

水利水电工程是一个综合性项目,需要不同专业的人员协作,毕业设计也是如此。

下面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优秀的水利水电工程毕业设计。

某班的学生们决定设计一个小型水电站,供给周边农村居民用电。

他们首先对周边地形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分析,确定了最佳的水力资源利用点。

然后,他们编制了详细的设计方案,包括水坝、水轮机、输电线路等各个方面。

接着,他们进行了模拟实验和计算,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他们分工合作,按照计划开始了实施。

整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协作配合,最终成功地完成了水电站的建设。

这个例子展示了一个优秀的水利水电工程毕业设计的特点。

他们紧密结合实际需求,解决了周边农村居民用电的问题。

他们具备创新精神,利用最优的资源进行设计。

他们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共同完成了设计和实施。

这正是一个优秀的水利水电工程毕业设计所应具备的品质。

水利水电工程毕业设计是一个全面考察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

只有紧密结合实际需求,具备创新意识,拥有团队合作精神,才能完成一份优秀的毕业设计。

希望每位水利水电工程的学子都能在毕业设计中有所收获,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祝每位学子顺利毕业!第二篇示例:水利水电工程毕业设计范文一、设计背景水利水电工程是指利用水资源,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解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中的用水问题,以及发电、防洪等方面的工程建设。

五强溪水电站水资源规划与利用课程设计(方案四)

五强溪水电站水资源规划与利用课程设计(方案四)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课程设计---------水资源规划与利用姓名:学号:专业:时间:目录1 基本情况 (3)1.1流域概况 (3)1.2开发任务 (3)1.3设计任务 (4)1.4设计前提 (4)1.5设计内容 (5)1.6设计原始资料 (5)2 兴利计算 (9)2.1 基本资料整理 (10)2.2 死水位的确定 (10)2.3 保证出力计算 (13)2.4 水电站必需容量选择 (14)2.5 水电站调度图绘制 (15)2.6 重复容量选择与多年平均电能计算 (16)3防洪计算 (17)3.1 水库调洪计算 (18)3.2 坝顶高程的确定 (19)附表 (22)附图 (29)一、基本情况1.1 流域概况五强溪水电站位于湖南省沅陵县境内,上离沅陵县城73km,下距常德市130km。

坝址控制流域面积83800km2,占沅水总流域面积的93%,流域雨量充沛,水量丰富,坝址多年平均流量2060m3/s,年水量649×108m3,并有1925年以来的水文资料和核实的历史洪水资料。

坝址位于沅水干流最后一段峡谷出口处,岩性坚硬,地形地质条件良好。

具备了修筑高坝的自然条件。

在沅水规划中,五强溪水电站为沅水干流最后第二个梯级,上游接虎皮溪及酉水的风滩(已建成)梯级,是一个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航运效益的综合利用水库,系湖南省最大的水电电源点。

1.2 开发任务五强溪水电站是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航运和灌溉等效益的综合利用工程。

其开发任务分述如下:1.发电五强溪水电站建成后投入华中电网,主要供电范围为湖南省。

2.防洪沅水下游赤山以西的桃源、常德、汉寿三县及常德市所属平原河网地区,统称沅水尾闾。

这个地区地势低洼。

全靠提防保护,共保护人口106万,农水159万亩。

现有河道的泄洪能力20000m3/s,如遇1927、1931、1933、1935、1943、1949、1954、1969等年洪水重现,河道均不能完全承泄,防洪标准仅为5年一遇。

水资源规划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水资源规划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0
0.241
1.592
4.521
49.692
18.490
33.346
57.349
95.
151.578
m3/s
.月
0
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75
60.65
172.13
369.0
703.96
1269.57
2183.43
3619.11
5770.97
表1.3 坝址下游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表
水位
m
流量
m3/s
水位
m
流量
m3/s
水位
5.水库库区蒸发渗漏等水量损失不大,故在初步设计阶段暂时不考虑;
6.水库下游有防洪要求,设计标准为二十年一遇洪水,安全泄洪流量q安=20000m3/s。
1.5 设计容
1.水电站死水位选择及保证出力NP计算;
2.水电站装机容量选择;
3.绘制水电站调度图的防破坏线,加大出力辅助线,确定汛期限制水位;
4.求重复容量,计算水电站多年平均电能;
2.防洪
沅水下游赤山以西的桃源、、汉寿三县及市所属平原河网地区,统称沅水尾闾。这个地区地势低洼。全靠提防保护,共保护人口106万,农水159万亩。现有河道的泄洪能力20000m3/s,如遇1927、1931、1933、1935、1943、1949、1954、1969等年洪水重现,河道均不能完全承泄,防洪标准仅为5年一遇。五强溪水库靠近沅水尾闾,控制全流域面积的93%,解决尾闾防洪问题,是它的基本防洪任务。
4.3 防洪效益……………………………………………………………39
4.4 经济比较……………………………………………………………40
附表………………………………………………………………………45

毕设论文水库灌区规划及初步设计

毕设论文水库灌区规划及初步设计

毕设论文--水库灌区规划及初步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天目水库灌区规划及初步设计专业年级: 08农水(1)班学号: 0816010118姓名:周小龙指导教师:冯宝平评阅人:郭相平二○一二年六月中国南京摘要天目水库位于J省L县南部,天目乡境内,集水面积148.5平方公里,水库三面环山,地形由南向北倾斜。

天目河为流域内主干流,主河长22.9公里,河床平均坡降37.3‰。

在充分熟悉灌区基本资料的基础上,论证灌区开发和进行综合治理的可行性、必要性、合理性。

通过水文资料的分析审查,选择设计代表年为1985~1986水利年。

计算代表年水库的来水量和用水量,根据水量平衡原理进行兴利,最终确定兴利库容为1203.2万m³、兴利水位为22.03米。

采用瞬时单位线法,推求洪水过程,进行调洪演算,最终确定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分别为26.867m、27.592m。

通过灌溉制度设计推求灌溉用水过程线,结合水库蓄水能力,确定灌溉面积为8万亩,水稻和棉花种植比例7:3。

根据灌区的地形特点,充分利用土地,水利资源,进行全灌区总体规划,布置了南干渠、中干渠、北干渠三条干渠。

合理布置撇洪、灌溉排水系统,布置水工建筑物、交通、防护林和居民点。

推算干渠道流量、设计水深、加大水深和最小水深,以确定渠道纵、横断面形式,并计算灌区土方量,最终算得渠道总填方量约为22.3万m³,总挖方量约为58.2万m³,沟道挖方总量约为64.3万m³。

灌区内选择一块示范区采用滴灌种植果树。

进行滴灌系统的流量计算和水力计算,以确定泵站扬程、流量,选择泵型,最终选择选择一台ISG-50-200B型泵,泵的流量为10.6m³/h,扬程为38m。

最后进行项目经济评价和项目环境评价,确定项目在经济和环境上的合理性,以及对外界条件变化的敏感性。

经评价,该项目经济净现值(ENPV)、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及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等评价指标合格,该项目经济合理。

水库除险加固毕业设计

水库除险加固毕业设计

水库除险加固毕业设计水库除险加固毕业设计水库是国家重要的水资源调节和防洪设施,但长期以来,由于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水库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确保水库的安全运行,水利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往往涉及水库除险加固方面的研究。

本文将探讨水库除险加固毕业设计的相关内容。

一、水库除险加固的背景和意义水库是重要的水资源调节和防洪设施,但由于长期使用和外界因素的影响,水库的结构和功能可能会受到威胁。

因此,进行水库除险加固是确保水库安全的重要措施。

水库除险加固的意义在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的水资源安全。

通过加固水库,可以提高水库的抗洪能力和抗震能力,减少洪水和地震对水库的破坏,降低灾害风险,保护周边地区的居民和农田。

二、水库除险加固的设计原则水库除险加固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综合考虑:设计时需综合考虑水库的结构特点、地质条件、水文气象条件等因素,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安全性优先:设计方案应以提高水库的安全性为首要目标,确保水库在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时能够承受并保持正常运行。

3.经济合理:设计方案应在确保水库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成本,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4.可持续性:设计方案应考虑水库的长期运行和维护,确保加固结构的持久性和可靠性。

三、水库除险加固的技术手段水库除险加固的技术手段多种多样,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技术手段是毕业设计的重要内容。

以下是常见的水库除险加固技术手段:1.土石坝加固:对土石坝进行加固,包括提高坝顶高程、加宽坝顶、加固坝体等手段,提高坝体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2.防渗加固:对水库的渗漏问题进行加固,包括加固坝体渗漏点、修复渗漏孔洞等,提高水库的密封性。

3.抗震加固:对水库的抗震能力进行加固,包括加固坝体结构、增加抗震支撑等,提高水库的抗震能力。

4.溢洪道加固:对溢洪道进行加固,包括加固溢洪道闸门、加固溢洪道墙体等,提高溢洪道的承载能力。

四、水库除险加固的实施步骤水库除险加固的实施步骤包括勘察设计、施工准备、施工实施和验收等阶段。

水资源规划课程设计报告

水资源规划课程设计报告

......................................................... - 1 -............................................................. - 2 -2.1 灌区概况............................................................... - 2 - 2.2 灌区水文资料............................................................................................................. - 2 - 2.3 灌区需供水资料 ......................................................... - 3 -2.3.1 灌区灌溉面积、灌溉水利用系数、作物组成及灌溉制度 ................................. - 3 -2.3.2 灌区经济指标及各部门用水定额...................................................................... - 4 -2.3.3 规划期新增供水工程........................................................................................ - 5 -......................................................... - 6 -3.1 规划水平年的确定..................................................................................................... - 6 - 3.2 区域宏观经济预测...................................................................................................... - 6 -3.2.1 规划区水平年人口预测.................................................................................... - 6 -3.2.2 规划水平年牲畜预测........................................................................................ - 6 -3.2.3 规划水平年工业增加值、建造面积、第三产业人口预测 ................................. - 6 - 3.3 区域需水量的预测...................................................................................................... - 7 -3.3.1 生活需水量的预测........................................................................................... - 7 -3.3.2 工业、建造、第三产业需水量的预测 .............................................................. - 7 -3.3.3 灌溉需水量的预测 ........................................................................................... - 8 - 3.4 区域总需水量预测...................................................................................................... - 8 -...................................................... - 10 -4.1 约束条件.................................................................................................................. - 10 -4.1.1 工程引水能力约束.......................................................................................... - 10 -4.1.2 沙限约束........................................................................................................ - 10 -4.1.3 可供水量约束................................................................................................. - 10 -4.1.4 水量平衡约束................................................................................................. - 10 -4.1.5 库容约束 ......................................................................................................... - 11 -4.1.6 地下水开采能力约束........................................................................................ - 11 - 4.2 可供水量调节计算原则 ............................................................................................. - 11 -4.2.1 灌溉水量来源调节原则................................................................................... - 11 -4.2.2 沉沙池供水量分配原则 .................................................................................... - 11 -4.2.3 贺兰水库可供水量分配原则 ............................................................................ - 11 -4.2.4 调节计算及水量分配原则................................................................................ - 11 - 4.3 水量平衡校核........................................................................................................... - 12 -4.3.1 现状年水平年2022 年水量平衡校核:........................................................... - 12 -4.3.2 近期水平年2022 年水量平衡校核:............................................................. - 12 -4.3.3 远期水平年2025 年水量平衡校核: .............................................................. - 12 -.................................................. - 13 -.................................................... - 15 -6.1 灌区水资源开辟利用现状 ................................................ - 15 - 6.2 开源......................................................................................................................... - 15 -6.2.1 建设重点水源工程.......................................................................................... - 15 -6.2.2 总干渠沉沙池的扩建工程 ............................................................................... - 15 -6.2.3 回灌地下水工程 ............................................................................................. - 15 - 6.2 节流 ........................................................................................................................ - 16 -6.2.1 农业节水 ......................................................................................................... - 16 -6.2.2 工业、建造业第三产业节水 ........................................................................... - 16 -6.2.3 生活节水 ........................................................................................................ - 16 - 6.3 非工程措施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本课程设计是理论课“水资源规划”课程的实践性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海大学函授毕业设计报告-------------水资源规划姓名:学号:专业:学习形式:时间:目录1 基本情况 (3)1.1 流域概况 (3)1.2 开发任务 (3)1.3 设计任务 (4)1.4 设计前提 (4)1.5 设计内容 (5)1.6 设计原始资料 (5)2 兴利计算 (10)2.1 基本资料整理 (10)2.2 死水位的确定 (10)2.3 保证出力计算 (13)2.4 水电站必需容量选择 (15)2.5 水电站调度图绘制 (16)2.6 重复容量选择与多年平均电能计算 (20)3 防洪计算 (24)3.1 水库调洪计算 (24)3.2 坝顶高程的确定 (26)4 经济计算 (29)4.1 方案一工程费用 (29)4.2 其它方案工程费 (32)4.3 防洪效益 (39)4.4 经济比较 (40)附表 (45)附图 (70)1 基本情况1.1 流域概况五强溪水电站位于湖南省沅陵县境内,上离沅陵县城73km,下距常德市130km。

坝址控制流域面积83800km2,占沅水总流域面积的93%,流域雨量充沛,水量丰富,坝址多年平均流量2060m3/s,年水量649×108m3,并有1925年以来的水文资料和核实的历史洪水资料。

坝址位于沅水干流最后一段峡谷出口处,岩性坚硬,地形地质条件良好。

具备了修筑高坝的自然条件。

在沅水规划中,五强溪水电站为沅水干流最后第二个梯级,上游接虎皮溪及酉水的风滩(已建成)梯级,是一个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航运效益的综合利用水库,系湖南省最大的水电电源点。

1.2 开发任务五强溪水电站是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航运和灌溉等效益的综合利用工程。

其开发任务分述如下:1.发电五强溪水电站建成后投入华中电网,主要供电范围为湖南省。

2.防洪沅水下游赤山以西的桃源、常德、汉寿三县及常德市所属平原河网地区,统称沅水尾闾。

这个地区地势低洼。

全靠提防保护,共保护人口106万,农水159万亩。

现有河道的泄洪能力20000m3/s,如遇1927、1931、1933、1935、1943、1949、1954、1969等年洪水重现,河道均不能完全承泄,防洪标准仅为5年一遇。

五强溪水库靠近沅水尾闾,控制全流域面积的93%,解决尾闾防洪问题,是它的基本防洪任务。

3.航运五强溪水电站的航运效益为改善水库区和坝下游河道的通航条件。

沅水是湘西的水上交通动脉,其干流全长1550km,通航里程为640km,但航道险滩很多。

五强溪水库修建以后,坝址以上,沅水以下河段成为常年深水区,其险滩都将淹没。

下游航道,确定五强溪航运基荷按10万kw相应流量考虑,枯水流量加大,上、下游航道均可改善。

4.灌溉每年自5月下旬至9月下旬为灌溉季节,在该季节自水库上游直接引走的灌溉流量平均为35m3/s。

1.3 设计任务本次设计任务是对五强溪水电站的诸方案(即正常蓄水位)已给的情况下,进行水库的兴利与防洪计算,确定各方案水利设备的参数,水库的调节操作方式及计算水利指标,并通过经济分析,比较方案之优劣。

1.4 设计前提1.本水利枢纽是以发电、防洪为主要目标的综合利用水库;2.水电站参加系统工作,发电设计保证率P=87.5%(按年份计);3.水电站的备选方案(正常蓄水位)见表1.1;表1.1 备选方案正常蓄水位表4.本水利枢纽根据国家规定属一级,以千年一遇洪水为设计标准,万年一遇洪水为校核标准,电站使用年限为50年计;5.水库库区蒸发渗漏等水量损失不大,故在初步设计阶段暂时不考虑;6.水库下游有防洪要求,设计标准为二十年一遇洪水,安全泄洪流量q安=20000m3/s。

1.5 设计内容1.水电站死水位选择及保证出力N P计算;2.水电站装机容量选择;3.绘制水电站调度图的防破坏线,加大出力辅助线,确定汛期限制水位;4.求重复容量,计算水电站多年平均电能;5.进行防洪计算,确定各种防洪特征水位及坝顶高程;6.求水利指标;7.经济计算,比较方案优劣。

1.6 设计原始资料1.坝址以上流域面积F=83800km2;2.坝址断面历年月平均流量资料(见附表一);3.水库水位~面积、库容曲线见表1.2;4.坝址下游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见表1.3;5.为改善下游通航条件,确定五强溪航运基荷按10kw计;6.船闸操作需要耗用10m3/s,此部分流量不能用来发电;表1.2 水库水位~面积、库容曲线表表1.3 坝址下游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表7.每年5月下旬至9月下旬为灌溉季节,在该季节自水库上游直接引走的灌溉流量平均为35.0m3/s,此部分流量亦不能用来发电;8.在沅水规划中,五强溪水电站上游将干流的虎皮溪及酉水的风滩(已建成)梯级,其尾水水位124m及114.2m,各正常蓄水位方案对上游风滩的影响见表1.4;表1.4 各正常蓄水位方案对上游风滩的影响9.沅水尾闾洪灾情况、洞庭湖分分蓄洪提防基本情况见表1.5、1.6;表1.5 沅水尾闾历年洪灾情况表1.6 历年较大洪水所需拦洪量单位:108m310.五强溪水库入库设计洪水过程线(见附表二);11.水库最大吹程15km,设计风速12km/s;12.各方案泄洪建筑物参数见表1.7;表1.7 各方案泄洪建筑物参数表13.经济预算资料:(1)永久建筑物(含闸门设备):包括:拦河坝、水道厂房、航道建筑、鱼道建筑、交通建筑、房屋建筑及其他。

坝底高程30m。

各方案投资估算见表1.8。

表1.8 各方案投资估算表(枢纽土建)(2)机电设备各方案投资估算见表1.9。

表1.9 各方案投资估算表(机电设备)(3)各方案的临时工程、其他工程和费用(包括施工机械、其他费用)、预备费用各方案投资估算见表1.10。

表1.10 各方案投资估算表(其它费用)(4)水库补偿(移民及淹没补偿)各方案投资估算见表1.11。

表1.11 各方案投资估算表(补偿费用)14.泥沙资料坝址多年平均含沙量0.258kg/m3,多年平均输沙率513kg/s,风滩建库后,五强溪坝址多年含沙量0.19kg/m3,年淤积669万m3。

2 兴利计算沅水五强溪水电站水库正常蓄水位共有120m、115m、108m、100m 四个方案,本次设计将对这四个方案进行比较,并选定最优方案。

2.1 基本资料整理设计原始资料给定的流量是坝址断面历年平均流量,考虑工程实际,现对其平均流量(附表一)数据进行处理:扣除灌溉和船闸用水。

灌溉用水按5月下旬至9月下旬的灌溉季节每月扣除35 m3/s(5月扣除11.7 m3/s,七、八月扣除35 m3/s,9月扣除22.3m3/s);船闸运行用水按每月10 m3/s的流量扣除,从而得到新的年平均发电流量表(附表三)。

2.2 死水位的确定死水位影响因素比较复杂,需考虑保证水库灌溉要求、满足泥沙淤积要求、保证水电站最低水头要求以及航运、养殖等其它要求。

本次设计对死水位的确定采用简化处理的办法,主要考虑水库的使用寿命及泥沙淤积;灌溉、航运、养殖及旅游等综合利用要求;水轮机最小水头的限制三个因素。

各方案分述如下:2.2.1 正常蓄水位120m方案(方案一)1.水库的使用寿命及泥沙淤积使用寿命T按50年计,年淤积量V年为669万m3V淤=V年×T =669×50=33450万m3查库容~水位曲线表,确定水库在使用年限内满足防淤要求的死水位Z1=76.20m;2.灌溉、航运、养殖及旅游等综合利用要求,水库削落的最低水位不得小于Z2=82.00m;3.水轮机最小水头的限制,水库削落深度不大于水电站最大水头的35%。

(1)任意假定最小发电流量q(0),并相应下游Z下(0)。

最小发电流量取q(0)=800 m3/s,查表得下游水位Z下(0)=50.05m。

(2)极限削落深度h m=(Z正-Z下(0))×35%=(120-50.05) ×35%=24.48m死水位:Z3=Z正-h m=120-24.48=95.52m(3)Z死(0)=max(Z1,Z2,Z3)=max(76.80,82.00,95.52)=95.52m;(4)根据Z3(0)长系列计算各年供水期调节流量q p=799.28 m3/s,并满足| q(0)-q p|=0.72 m3/s<ε=1m3/s,则Z死=Z死(0)=95.52m。

即死水位为95.52m,相应死库容14.002亿m3。

2.2.2 正常蓄水位115m方案(方案二)1.水库的使用寿命及泥沙淤积水库在使用年限内满足防淤要求的死水位Z1=76.20m;2.灌溉、航运、养殖及旅游等综合利用要求,水库削落的最低水位不得小于Z2=82.00m;3.水轮机最小水头的限制,水库削落深度不大于水电站最大水头的35%。

(1)任意假定最小发电流量q(0),并相应下游Z下(0)。

最小发电流量取q(0)=733 m3/s,查表得下游水位Z下(0)=49.88m。

(3)极限削落深度h m=(Z正-Z下(0))×35%=(115-49.88) ×35%=22.79m死水位:Z3=Z正-h m=115-22.79=92.21m(3)Z死(0)=max(Z1,Z2,Z3)=max(76.80,82.00,92.21)=92.21m;(4)根据Z3(0)长系列计算各年供水期调节流量q p=733.08 m3/s,并满足| q(0)-q p|=0.08 m3/s<ε=1m3/s,则Z死=Z死(0)=92.21m。

即死水位为92.21m,相应死库容11.353亿m3。

2.2.3 正常蓄水位108m方案(方案三)1.水库的使用寿命及泥沙淤积水库在使用年限内满足防淤要求的死水位Z1=76.20m;2.灌溉、航运、养殖及旅游等综合利用要求,水库削落的最低水位不得小于Z2=82.00m;3.水轮机最小水头的限制,水库削落深度不大于水电站最大水头的35%。

(1)任意假定最小发电流量q(0),并相应下游Z下(0)。

最小发电流量取q(0)=644m3/s,查表得下游水位Z下(0)=49.70m。

(4)极限削落深度h m=(Z正-Z下(0))×35%=(108-49.70) ×35%=20.41m死水位:Z3=Z正-h m=108-20.41=87.59m(3)Z死(0)=max(Z1,Z2,Z3)=max(76.80,82.00,87.59)=87.59m;(4)根据Z3(0)长系列计算各年供水期调节流量q p=644.32 m3/s,并满足| q(0)-q p|=0.32 m3/s<ε=1m3/s,则Z死=Z死(0)=87.59m。

即死水位为87.59m,相应死库容8.346亿m3。

2.2.4 正常蓄水位100m方案(方案四)1.水库的使用寿命及泥沙淤积水库在使用年限内满足防淤要求的死水位Z1=76.20m;2.灌溉、航运、养殖及旅游等综合利用要求,水库削落的最低水位不得小于Z2=82.00m;3.水轮机最小水头的限制,水库削落深度不大于水电站最大水头的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