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学语文句子改写专项复习一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按要求改写句子句子专项复习题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按要求改写句子句子专
项复习题
一、
1、我把《水浒传》一口气看完了。
2、老人小心地把饼干丁放在湖边的围栏上。
3、村长被我系在嘎羧脖子上的洁白纱巾吸引了注意。
4、狂风暴雨把幸存的树苗吹倒了。
5、总理过来把椅子扶正了。
二、
1、雨丝飘洒,像无数轻柔的手指,奏出一首又一首优美的小曲。
2、他们的村子分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
3、许多来中国旅游的外国人看到XXX留下的伟大工程后,都赞叹不已。
4、我同样崇敬这两位母亲。
5、守书摊的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残疾青年。
6、一位极瘦的老妇人平静地看着我。
7、XXX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奇妙想法。
8、“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9、XXX先生总是设法让我们接受他的挑战。
三、
1、我站立的地方成了看雨的好位置,这是天地赐予我的恩惠。
2、四周一片黑暗,很容易撞到墙壁。
3、我们不得不收起遗像。
4、我从未留下像游丝一样的痕迹。
5、懒人怎么会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
小学语文三年级改写句子专项训练

小学语文三年级改写句(J u)子专项训练改变句(Ju)型:(1)把下列句子改写(Xie)成反问句。
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Zan)扬。
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Qiang)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少先队员应该讲文(Wen)明,有礼貌。
(2)把(Ba)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人的聪明与愚笨,难(Nan)道是天生的吗?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3)把下面句子改成用把字的句子。
同学们交给我一项任务。
姐姐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4)下面句子改成用被字的句子。
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
蚂蚁吃了一条大虫。
濛濛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
(5)把下面句子改变人称换个说法。
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
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
”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他在新华书店买(Mai)了一本《雷锋日记》。
(5)将下列(Lie)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贝多芬(Fen)说:“我是来弹(Dan)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
小(Xiao)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Wo)必须参加。
”蔺相(Xiang)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Ti),让我指给您看。
”。
(向秦王转述)。
(向他人转述)(6)按要求改写句子我们很快就学会了新的技术。
(被动句)(把字句)。
浓墨似的乌云一下子遮黑了半边天。
(被动句)(把字句)生活在八十年代的青年人是多么幸福啊!(陈述句)乌鸦的翅膀不能够挡住太阳的光辉。
(疑问句):青少年不能没有理想。
(反问句)你们可以小点声说话吗? (析使句)伟大的祖国是非常美丽、富饶的。
(感叹句)激光全息缩微胶片的存储量大得惊人。
(感叹句)这是多么感人的事迹啊!(陈述句)请你把字典借给我用一下。
(疑问句)当他带着他的连队走过荒无人烟的大草地时,就是这样走着的。
(反问句)难(Nan)道你就想不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陈述句)(7)把句子改写成反问句和双重(Zhong)否定句我有办法称(Cheng)出大象的重量。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专项训练之一典型题例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专项训练之一典型题例六年级毕业复习材料之一A、典型题例一、字、词、句练习1、修改语段,用上适当的修改符号(5分)(提示:下文中共有语病4处,错别字、错误标点1处)六年级(1)班是全校人数最多。
在老师的教育下,同学们明确了学习态度,端正了学习目的。
他们就要即将小学毕业,学习更加克苦,人人都争取以优异的2、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A、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B、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C、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D、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就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A、我们把课堂打扫得整整齐齐。
B、通过老师的教育,我们养成了许多良好的习惯。
C、雷锋叔叔的光辉形象经常在我的脑海里翻腾。
D、杭州的秋天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三足鼎立理直气壮负荆请罪同心胁力B、风尘仆仆书生琅琅千里迢迢人才济济C、自做自受别具一格如饥似渴功成名就D、迫不及待螳螂捕蝉恍然大悟锱铢必较5、下列成语不含比喻的修辞手法的是()A、前程似锦B、呆若木鸡C、胆小如鼠D、若隐若现6、下列关联词使用有误的一句是()A、他不是简单的训斥我们,而是微笑着给我们讲了一个笑话。
B、郑人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C、詹天佑常常要求工作人员,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马虎。
D、毛主席不仅是一个军事家,而是一个文学家。
7、查字典填空。
“虚”字共()画,第六画笔画名称是()。
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在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
解释有:A、空。
B、不自满。
C、不真实的。
D、心里怯懦。
E、衰弱。
选择。
(1)奶奶的身体很虚弱。
()(2)他是神枪手,从来都是弹不虚发。
()(3)我们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8、按要求选择正确的番号填在()里。
人教版小学语文总复习资料(完整版).doc

教版小学语文总复习资料一一句子、诗词部分一、句子部分【复习要点】1、知道什么是句子,从语气和作用上了解句子的类型。
2、扩句和缩句练习。
3、认识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4、认识并修改常见的病句。
5、进行句式变换练习。
6、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
【知识平台】(一)句了及其类型1、认识什么是句子。
句子就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其组成形式是“谁(什么、哪里)”加“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例如:在明亮的教室里认真地学习知识。
认识句子对我们后面的修改病句、句式变换等很有帮助。
2、分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种句子类型。
陈述句:能告诉别人一件事的句子,句末用句号。
如:我游览了长城。
疑问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句末用问号。
如: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祈使句:向别人得出要求的句子,句末一般用句号,有时也用感叹号。
如:油库重地,请勿吸烟!感叹句:带有快乐、惊讶、厌恶等浓厚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
如:我们的生活多幸福啊!(二)改变句式【备考点】同一个意思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表达。
表达样式不一样,语言效果也不一样。
变换句式,就是把一个句子改变为另一个句子,意思不变。
常见的有:1、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2、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3、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4、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
【应考点】一、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
"把”字句:用“把”字将动作和对象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
"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 字的表被动的句子类型。
"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互相转换,但意思不能改变。
【链接考题】他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
(变为被字句、把字句)(分析)变被字句时,主语与宾语调换位置后加“被”字,变“把”字句时,如果是“被”字句,将主语与宾语的位置调换加“把,,字,如果是陈述句则将“把,,字放在宾语前,谓语放在句子末尾。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改写句子课后专项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改写句子课后专项习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按要求写句子。
1.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历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入太空之后,如果关掉发动机,火箭就可以继续前进。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悠然自得”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猎豹跑得快。
(扩句,至少扩两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按要求改写句子。
1.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整个田埂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的画面。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要求用“温和”写句子。
①(形容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形容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按要求写句子。
1.圆明园的毁灭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园中有民族建筑。
园中有西洋景观。
(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那个月光如水的晚上,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改写句子专项综合知识点(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改写句子专项综合知识点(含答案)班级:姓名:时间:一、按要求写句子1.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
(缩句)2.三妹就乐了:“啊啊,月亮是属于我的了!”(改为转述句)3.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吃喝玩乐都有。
(修改病句)4.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仿照句子,写一段话。
)5.眼前是一条清澈的小河。
(把画面写具体)二、按要求改写句子。
1.广场的东北角,有几株柳树。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画面写具体)。
2.学校要开冬季运动会,全校师生和少先队员纷纷报名参加。
(修改病句)。
3.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海力布把消息告诉了乡亲们。
(扩写句子)2.海力布利用宝石从群鸟那里听到了一个可怕的消息。
(缩句)3.小白蛇对海力布说:“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报答您。
”(改为转述句)四、按要求写句子。
1.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
(改为“被”字句)2.我把所有课余时间都花在阅读上。
(改为“被”字句)3.这真是件挺麻烦的事。
(改为反问句)4.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就.立即飞回笼里去。
(用加点的关联词造句)5.春日的芳菲不妨任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根据意思写诗句)五、按要求写句子。
1.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换一种说法)2.用“骄傲”的不同词义造句。
①(指不谦虚)②(指很自豪)3.大树爷爷看到了孩子们幸福的笑脸和欢乐的歌声。
(修改病句)4.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缩句)六、按要求改写句子。
“把”字句改成“被”字句:1.那个渔民的儿子把埋在沙里的琥珀挖了出来。
2.海水渐渐漫上来,把这片森林淹没了。
3.一只小苍蝇在太阳光里快乐地飞舞。
(缩句)4.许多老松树在热辣辣的太阳光里,渗出厚厚的松脂。
小学语文总复习-句子专项训练(答案)

句子专项训练改变句型:一、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认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认句中的否认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认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4、那**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10、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12、你们没看见过这样的总理。
13、我的心绷紧紧的,这无法忍受。
14、这潮湿冰冷的地面不能睡。
15、我们是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纪律。
16、那平静的“湖面〞就是被它踩碎的。
17、小姑娘天真的心灵,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
18、这些树叶就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的。
19、咱们早就分好了。
20、游览了长城,我受到了教育。
参考答案:1、这幅画不是我们班蔡颖画的吗? 2、不好好学习,怎能取得好成绩呢?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能不闻不问呢? 4、那**的列车不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吗? 5、功课没做完,怎么能去看电影呢?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难道这不是真理吗? 7、我们怎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 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怎么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呢?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不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吗?10、我们怎能被困难吓倒呢?12、难道你们见过这样的总理吗?13、我的心绷紧紧的,这怎么能忍受呢?14、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15、我们是学生,怎能不遵守学校的纪律呢?16、那平静的“湖面〞不是被它踩碎的吗?17、小姑娘天真的心灵,不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18、这些树叶难道不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的吗?19、咱们不是早就分好了吗?20、游览了长城,我怎能不受到教育呢?二、反问句改为述句的方法: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认词,或将否认词改为肯定词。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改写句子专项知识点综合题人教版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改写句子专项知识点综合题人教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按要求写句子。
1.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
(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知道狗是会叫的。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鸟儿争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照样子,合并句子。
例:鸟儿又回到这里。
鸟儿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
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
(1)小蜘蛛飞快地爬进屋子。
小蜘蛛在屋檐上织了一张又大又漂亮的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写完了作业。
我坐在屋里看课外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子大观园。
(1)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河北省洨河上赵县的有世界闻名的石拱桥一座(连词成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们做游戏。
(扩句)我们_______做______游戏。
(4)钱塘江大潮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公园里,我们到处可以看到盛开的鲜花和悦耳的呜叫。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按要求,写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句子专项)复习资料专项训练一一、句子训练——改写改写的题型:1.“把”字句“被”字句2.缩句扩句3.直接引语改转述句4.陈述句改反问句5.肯定句改双重否定句6.按要求改写句子(改比喻、拟人、夸张、关联词、改病句等)(一) 、把下面的句子改为“被”字句。
(A+动词+B,若动作的发出者是A,改为被字句的时候B放到前面)(1)守门员扑住了好几个险球。
(2)那只大虫叫武松弄得没有一些气力了。
(二)、把下面的句子改为“把”字句。
(A+动词+B,若动作的发出者是A,改为把字句的时候A放到前面)(1)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2)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三)、缩写句子。
缩句:只保留句子的主干,删去所有修辞成分。
主干:主语+谓语+宾语(有时没有)。
例: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我发现规律。
练习(1)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
(3)喷薄而出的红日映照着大桥巨大的桥身。
(3)英勇无畏的八路军战士们如猛虎下山,直扑敌人的阵地。
(四)、扩写句子。
扩句:增加修辞性成分,使句子更生动、具体。
主语+谓语+宾语(怎么样)主语+(怎么样)谓语+(怎么样)宾语例:老师瞪了我。
(严厉的)老师(狠狠地)瞪了我(一眼)。
(1)张衡是天文学家。
张衡是()国古代()的天文学家。
(2)人们坐在粗木凳上饮着葡萄酒。
()的人们坐在()的粗木凳上饮着()的葡萄酒。
(3)歌声飘荡在湖面上。
()的歌声飘荡在()的湖面上。
(五)、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例: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
练习(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2)如果没有绿叶衬托,鲜花能有这样美丽吗?(六)、把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
反问句要点:1:把句子改为相反意思。
一般情况下,无“不”加“不”,有“不”去“不”。
有些句子不用加上或去掉“不”也能改为反问句。
2 改为相反的词语前边加上反问词。
反问词一般有:难道.....吗怎么.......呢怎能......呢或者有时候单单只有难道怎么呢吗这些词。
3:把句号改为问号。
例:香港回归伟大的祖国,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反问句:香港回归伟大的祖国,我们怎能不感到无比自豪呢?练习:(1)秦王我都不怕,我不会怕廉将军的。
双重否定句要点:1.先找出句子的中心,即主谓宾部分,在动词前面加上或改为“不得不,不能不……”或两个否定词之类的词语,使其变为双重否定句,但是最后一定要检查一下,不要改变句子原来的本意。
例:香港回归伟大的祖国,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双重否定句:香港回归伟大的祖国,我们不能不感到无比自豪。
(4)要去遥远的地方,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反问句:双重否定句:(七)、把下面的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
基本要点:“二变一不变”,即:人称变,符号变,但原意不变。
其他细节:(1)改好之后,语气是陈述语气。
换句话说,改为间接引语后,句子都是句号结尾的,疑问句、反问句、感叹句、祈使句都要改成陈述句。
(2)改好之后,只有一句话。
换句话说,改为间接引语后,原来人物说的话如果有好几句,要把中间的句号都改为逗号。
(3)“对某人说”一般来说可以改为“告诉某人”,但如果保持“对某人说”也可以。
例如:女儿说:“你根本不懂植物遗传学。
专家都做不到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能做到呢?”改为间接叙述之后为:女儿说,老奶奶根本不懂植物遗传学,专家都做不到的事,她这么大年纪了,是不能做到的。
(1)前后两处引号去除(2)冒号改为逗号(3)原句中间的句号改为逗号(4)人称改掉,因为这是从阅读题里拿来的例题,联系上下文,知道“你”是指“老奶奶”。
(5)反问语气改为陈述语气练习:(1)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我才肯交出来。
”(2)诸葛亮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8、把下列间接叙述改为直接叙述。
(1)赵王告诉蔺相如,要蔺相如带着宝玉到秦国去。
(2)张老师对我说,放学后她来给我补习功课。
二、修改病句。
在小学阶段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1)成分残缺:这种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意思不完整。
如:“放声歌唱。
”同学们知道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或“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是什么”、“做什么”或“怎么样”,这两个部分是句子的基本成分,缺一不可。
(2)意思重复:这种句子是前边说了一个意思,后边又重复说一遍,意思重复了。
如:“我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了。
”这里“不正确”和“错别字”意思一样,连着用就显得重复多余。
(3)用词不当:这种句子是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用错了近义词等,造成词不达意,违反了句子的结构规律。
如:“同学们热心欢迎新老师。
”“热心”一词的意思是:有热情、有兴趣、肯尽力,用在“欢迎”前面显然不合适。
(4)词序颠倒:词序是词语在句子中排列的顺序,这种顺序反映了词语在词句结构中所处的地位。
每一个词语在语言结构中都有它特定的位置,离开了自己的位置,就犯了词序不当的毛病。
如:“今年的麦子丰收在望,长势喜人。
”小麦长势喜人,才能丰收在望,词序颠倒了就不符合客观规律了。
(5)指代不明:在句子中同时出现了几个称呼,在说明的时候分不清哪个是哪个,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
如:老师把王虹和晓敏喊到跟前,对她说:“上课要积极发言。
”这句话中的“她”到底是谁表达上就不明了。
怎样修改病句呢?第一,认真读句子,了解句子本来的意思。
修改病句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不能违背句子的原意。
第二,认真分析,找出“病因”。
常见的病句,大致有:成分残缺、用词不当、意思重复、词序不当、前后矛盾等等。
第三,认真修改,针对病句的不同“病因”,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修改。
①“加”。
对于“成分残缺”的句子,可以用“加”的方法,把句子补充完整。
如:“富饶的西沙群岛”可以改为:“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国的领土”。
②“换”。
对于“用词不当”的句子,可以用“换”的方法,把用错的词换成该用的词。
如:“一辆大卡车停在站中间,阻止了我们上学的道路。
”应当把“阻止”换成“阻挡”。
③“删”。
对于“意思重复”的句子,用“删”的方法,可以把多余的词语删去。
如:“我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
”可将“不禁”或“忍不住”删去一个。
④“调”。
对于“词序不当”的句子,可以用“调”的方法,把不合理的词语顺序予以调整。
如:“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呀”将“两个”调到“新旧”的后面。
⑤“改”。
对于意思“前后矛盾”的句子可以用“改”的方法,使整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前后连贯。
“昨天傍晚刮了一夜的风。
”可将“傍晚”一词改为“夜里”。
第四,认真检查,改后还要认真检查修改是不是保留了句子的原意,改后的句子是不是通顺了,还有没有更好的修改方法。
总之,修改病句要认真开动脑筋,巧用修改方法修改病句要记住:遵原意,少改动。
它的具体步骤和方法是:⒈读。
读懂原句,揣摩说话人本来想说的是什么意思。
然后找准病因,辨清病句的类别,是用词不当、成份残缺、搭配不当、重复累赘、词序颠倒、自相矛盾,还是分类不当。
⒉划。
用铅笔在病句上划出需要修改有部位,以便针对病因,进行分析、修改。
⒊改。
运用修改符号,进行删、补、换、移。
即删去多余及错误的词语、使句子简明。
补上句子残缺成份,使句子完整。
替换有关词语,使用词怡当。
移前挪后,调整词语位置,使语序正确。
⒋对。
把修改后的句子进行复查性质的校对阅读。
看看是否通顺,有无新的语病产生,是否把说话人原先想说的意思表达清楚了。
如果发现有问题,还得重改。
1、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学习效率。
2、西安的古迹很多,有大雁塔、钟楼、电视塔等等。
3、气象小组的同学,每天早上记录和收听当天的天气预报。
4、他因为是文艺爱好者,所以是体育爱好者。
5、通过老师的教育,使我们提高了认识。
6、“六一”那天,江城万名儿童参观了空军跳伞表演。
三、关联词复习(一)、知识整理:1、并列句(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如:“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又……、既……又……、一边……一边……、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不是……而是……2、承接句(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如:“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接着……、……就……、……于是……、……又……、……便……3、递进句(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如:“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不仅)……而且……、不但……还……、……更(还)……、……甚至……4、选择句(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从中选出一种)如:“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宁愿)……也不……、与其……不如……5、转折句(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如:“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尽管……可是……、……然而……、……却……6、因果句(分句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如:“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由于)……所以……、……因而(因此)……、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7 、假设句(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如:“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就……、即使……也……8、条件句(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如:“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只要……就……、无论(不管、不论)……也(都)……、只有……才……、凡是……都……、除非……才……(二)能力测试1、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关联词语。
①()多读多练,作文()会进步。
②()风吹雨打,我们()要坚持到校学习。
③雨来()牺牲生命,()泄露秘密。
④()要努力读书,()要关心政治。
⑤()走到哪里,他()听到乐声。
⑥()我俩住得很远,()不常见面。
⑦()困难再大,我们()要按时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