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选修4课本练习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四全套练习题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四全套练习题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四全套练习题篇一:【精品】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二化学选修四全套导学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套导学案目录第一章化学反响与能量 .................................................................. . (2)第一节化学反响与能量的变化〔1〕 ............................................................... .. (2)第一节化学反响与能量的变化〔2〕 ............................................................... .. (4)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 (6)第三节化学反响热的计算〔1〕 ............................................................... .. (8)第三节化学反响热计算〔2〕 ............................................................... (10)第二章化学反响速率和化学平衡 .................................................................. .. (11)第一节化学反响速率 .................................................................. . (11)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因素 .................................................................. . (13)第三节化学平衡〔1〕 ............................................................... . (14)第三节化学平衡〔2〕 ............................................................... . (15)第三节化学平衡〔3〕 ............................................................... . (16)第四节化学反响进行的方向 .................................................................. (18)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 (20)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1〕 ............................................................... . (20)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2〕 ............................................................... . (21)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1〕................................................................ .. (23)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2〕................................................................ .. (25)第二节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3〕 ............................................................... (27)第三节盐类的水解(1) ................................................................. (28)第三节盐类的水解(2) ................................................................. .. (30)第三节盐类的水解(3) ................................................................. .. (32)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 .. (34)第四章电化学根底 .................................................................. ..................................................................... (37)第一节原电池 .................................................................. ..................................................................... .. (37)第二节化学电源 .................................................................. ..................................................................... .. 39第三节电解池〔1〕 ............................................................... ....................................................................41第三节电解池〔2〕 ............................................................... ....................................................................43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 (45)第一章化学反响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响与能量的变化〔1〕编写:高二化学备课组——成杰、王爱芹、余传继【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反响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了解反响热和焓变的涵义;【学习重点】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H的“+〞与“-〞【预备知识】1.化学反响中物质变化的实质是2.在化学反响过程中,破坏旧化学键,需要能量,形成新化学键能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doc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模块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AH= + 1.9 kJ-moF1,说明金刚石具有的能量比石墨低B.已知H+(aq) + OH (aq)=H2O(l) A//=-57.4 kJ mol-1, 20 g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吋放出的热量大于28.7 kJC・已知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 moF1,则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AH= —890.3 kJ-mol-1D.将0.5 mol N2和1.5 mol出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比仗),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AH=—38.6kJ molT【解析】A项,题给反应吸热,故金刚石能量比石墨高;C项,生成的H2O(g)不是稳定氧化物;D项,合成氨反应为可逆反应,0.5molN2和1.5 mol H2不能完全反应,故无法判断的数值。

【答案】B2.把0.6 mol X气体和0.4 mol Y气体混合于2 L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3X(g)+Y(g>=〃Z(g)+2W(g), 5 min末已生成0.2 mol W,若测知以Z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01 molL-^min-1,则上述反应中〃的值是( )A. 1B. 2C. 3D. 4【解析】由题意知z?(W) = 2 LxTmin=^*^ mol-L_I-min_1,根据斤:2=e(Z) : c(W)知= 1 O【答案】A3.(2015-北京高考)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表示0 "〃〃〃〃〃〃〃〃• 表示催化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O 和0生成CO2是吸热反应B. 在该过程中,CO 断键形成C 和OC ・CO 和0形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D. 状态I -状态III 表示CO 与O2反应的过程【解析】 A .状态1总能量为反应物总能量,状态m 总能量为生成物总能量,由图示 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套练习题课后复习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套练习题课后复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1课时焓变反应热1.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Al与稀盐酸反应B.C+CO22COC.KClO3受热分解D.NaOH溶于水解析: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是放热反应;C与CO2的反应是吸热反应;KClO3的分解反应为吸热反应;NaOH溶于水不是化学反应。

答案:A2.由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C和B+C→A两个反应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不等B.A→B+CΔH<0C.A具有的焓高于B和C具有焓的总和D.A→B+CΔH>0,则B+C→AΔH<0解析:由图可看出,B+C的焓高于A的焓,则反应B+C→A 一定是放热反应,ΔH<0;反之,A→B+C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两反应吸收和放出的能量一定相等。

答案:D3.已知H2(g)+Br2(g)===2HBr(g)ΔH=-102 kJ·mol-1,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A.404 B.260 C.230 D.200解析:反应的ΔH=[(436+a)-2×369]kJ·mol-1=-102 kJ·mol -1,解得a=200。

答案:D4.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

已知:1 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 kJ,断裂1 mol F—F、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 kJ、330 kJ。

则S(s)+3F2(g)===SF6(g)的反应热ΔH为()A.-1 780 kJ·mol-1B.-1 220 kJ·mol-1C.-450 kJ·mol-1D.+430 kJ·mol-1解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旧键的断裂吸收能量,新键的生成放出能量,两个能量变化的总体效应即为反应的热效应。

S(s)+3F2(g)===SF6(g)的反应过程中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为280 kJ+160 kJ×3=760 kJ,新键生成放出的能量为330 kJ×6=1 980 kJ,反应放出1 220 kJ的能量,ΔH=-1 220 kJ·mol-1。

高二化学选修4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化学选修4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选修4练习题及答案 勤做练习题是⾼⼆化学⽣活中最重要的学习⽅法之⼀,也是提⾼⾼⼆化学成绩的唯⼀可⾏⽅法。

下⾯是由店铺带来的⾼⼆化学选修4练习题及答案,做完记得及时校对答案。

⾼⼆化学选修4练习题 可能⽤到的相对原⼦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9⼩题,每⼩题3分,共27分。

每⼩题只是⼀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25℃、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成CO2和液态⽔时放热22.68 kJ,下列热化学⽅程式正确的是( ) A.CH3OH(l)+ 3/2 O2(g)===CO2(g)+2H2O(l);ΔH=+725.8 kJ/mol B.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452 kJ/mol C.2CH3OH(l)+3O2(g)===2CO2(g)+4H2O(l);ΔH=-725.8 kJ/mol D.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452 kJ/mol 2、已知反应:①101kPa时,2C(s)+O2(g)==2CO(g);ΔH=-221 kJ/mol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57.3 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于110.5 kJ/mol B.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 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成1 mol⽔,放出57.3 kJ热量 3、将a g块状碳酸钙跟⾜量盐酸反应,反应物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的实线所⽰。

在相同的条件下,将b g(a>b)粉末状碳酸钙与同浓度盐酸反应,则相应的曲线(图中虚线所⽰)正确的是( ) 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 = 5v逆(NO) B.若单位时间内⽣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逆反应速率增⼤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 = 3v正(H2O) 6.若1体积硫酸恰好与10体积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则⼆者物质的量浓度之⽐应为( )A.10∶1B.5∶1C.1∶1D.1∶10 7、有等体积、等pH的Ba(OH)2、NaOH和NH3·H2O三种碱溶液,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将它们恰好中和,⽤去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 V3>V2>V1B. V3=V2=V1C. V3>V2=V1D. V1=V2>V3 8.将纯⽔加热⾄较⾼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的离⼦积变⼤、pH变⼩、呈酸性B ⽔的离了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C ⽔的离⼦积变⼩、pH变⼤、呈碱性D ⽔的离⼦积变⼤、pH变⼩、呈中性 A.加⼊⽔时,平衡向逆反应⽅向移动 B.加⼊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向移动 C.加⼊少量0.1 mol·L-1 HCl溶液,溶液中c(H+)减⼩ D.加⼊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向移动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题,每⼩题3分,共30分。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课时作业试题全套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课时作业试题全套

课时作业1反应热焓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关于能量的变化及反应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B.某些化学键断裂时吸收能量,某些化学键断裂则放出能量C.形成新化学键不一定放出能量D.有热量变化的反应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解析:断裂化学键一定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一定放出能量,A 正确,B、C错误;有热量变化的反应可能是物理变化,如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D错误。

答案:A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中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化学键断裂的过程一定是化学变化B.化学反应中有物质变化也有能量变化C.图中所示的反应为放热反应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解析:盐溶于水断裂化学键,但该过程为物理变化,A错误;由题图可知生成物的能量大于反应物的能量,故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 错误;有些反应需要加热,但反应开始后可以撤掉热源,如Fe与S 的反应,这些反应是放热反应,D错误。

答案:B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热是1 mol 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B.当反应放热时ΔH>0,反应吸热时ΔH<0C.任何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焓变都等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D.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由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来决定解析: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反应热,A项错误;当反应放热时,ΔH<0,反应吸热时ΔH>0,B项错误;只有在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焓变才等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因此C项错误;一个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取决于生成物和反应物的焓值差,也可以根据断键时吸收的能量与成键时放出的能量的相对大小判断,D项正确。

答案:D4.已知:H2(g)+F2(g)===2HF(g)ΔH=-546.3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和F2反应生成HF的反应是吸热反应B.在相同条件下,1 mol H2与1 mol F2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 HF 气体的能量C.ΔH=E(H2)+E(F2)-E(HF)(E表示键能)D.通常情况下,该反应发生的条件是加热或光照解析:ΔH=-546.3 kJ/mol,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A错;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对;用键能求ΔH,ΔH=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C项中应是2E(HF),所以C错;H2和F2在黑暗处就能发生反应,所以D错。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同步课时练习及答案汇编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同步课时练习及答案汇编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同步练习及单元测试目录第1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2节燃烧热能源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检测及试题解析第1章单元复习第1章单元测试第3节化学平衡第4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检测及试题解析第2章单元复习第2章单元测试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3章单元复习第3章单元测试第3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检测及试题解析第3章第1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第3章第2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3章第3节盐类的水解第3章第4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第4章电化学基础单元检测及试题解析第4章第1节原电池第4章第2节化学电源第4章第3节电解池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综合检测高二化学选修4 同步练习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一. 教学内容: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二. 重点、难点1. 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其微观原因;3. 正确认识、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三. 具体内容 (一)绪言1. 选修4的基本结构和地位、与必修的关系2. 关于“化学暖炉”、“热敷袋”的构造和发热原理3. 举出人们利用化学反应的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例子(二)焓变和反应热1. 为什么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2. 反应热的定义3. 反应热产生的原因4. 反应热的表示5. 有效碰撞6. 活化分子7. 活化能8. 催化剂能量反应过程E 1E 2反应物生成物活化分子活化能活化分子变成生成物分子放出的能量反应热没加催化剂加了催化剂(三)热化学方程式 1. 定义2. 表示意义3. 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的区别4.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应注意的问题(四)实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典型例题】[例1 ] 已知在25℃、101kPa 下,1g 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kJ 的热量。

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8H18(l )+25/2O2(g )=8CO2(g )+9H2O (g ) △H=-48.40kJ ·mol-1B. C8H18(l )+25/2O2(g )=8CO2(g )+9H2O (l ) △H=-5518kJ ·mol-1C. C8H18(l )+25/2O2(g )=8CO2(g )+9H2O △H=+5518kJ ·mol-1D. C8H18(l )+25/2O2(g )=8CO2(g )+9H2O (l ) △H=-48.40kJ ·mol-1 答案:B解析:掌握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注意事项。

人教版化学选修4课本练习题答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4课本练习题答案

化学选修 4 课本课后练习题答案第一章第一节()1.化学反响过程中所开释或汲取的能量,叫做反响热,在恒压条件下,它等于反响前后物质的焓变,符号是H,单位是kJ/mol 。

比如 1 mol H2 (g) 焚烧,生成 1 mol H2O(g),其反响热H= kJ/mol 。

2.化学反响的实质就是反响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从头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

旧键断裂需要汲取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

当反响达成时,若生成物开释的能量比反响物汲取的能量大,则此反响为放热反响;若生成物开释的能量比反响物汲取的能量小,反响物需要汲取能量才能转变成生成物,则此反响为吸热反响。

第二节1.在生产和生活中,能够依据焚烧热的数据选择燃料。

如甲烷、乙烷、丙烷、甲醇、乙醇、氢气的焚烧热值均很高,它们都是优异的燃料。

2.化石燃料储藏量有限,不可以重生,最后将会枯竭,所以此刻就应当追求应付举措。

举措之一就是用甲醇、乙醇取代汽油,农牧业废料、高产作物(如甘蔗、高粱、甘薯、玉米等)、速生树木(如赤杨、刺槐、桉树等),经过发酵或高温热分解就能够制造甲醇或乙醇。

因为上述制造甲醇、乙醇的原料是生物质,能够重生,所以用甲醇、乙醇取代汽油是应付能源危机的一种有效举措。

3.氢气是最轻的燃料,并且单位质量的焚烧热值最高,所以它是优异的火箭燃料,再加上无污染,氢气自然也是其他运输工具的优异燃料。

在目前,用氢气作燃料另有困难,一是氢气易燃、易爆,极易泄露,不便于储存、运输;二是制造氢气尚需电力或其他化石燃料,成本高。

假如用太阳能和水低价地制取氢气的技术能够打破,则氢气能源将拥有广阔的发展远景。

4.甲烷是一种优良的燃料,它存在于天然气之中。

但探明的天然气矿藏有限,这是人们所担忧的。

现已发现海底存在大批水合甲烷,其储量约是已探明的化石燃料的 2 倍。

假如找到了合用的开采技术,将大大缓解能源危机。

5.柱状图略。

对于怎样合理利用资源、能源,学生能够自由假想。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套课后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套课后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1.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练习1.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B.会产生新的物质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解析】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表现为有新物质生成,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化学变化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在反应前后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故C项错误。

【答案】 C2.下列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是( )A.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B.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C.碳酸钙受热分解D.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解析】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应该是放热反应。

【答案】 D3.将铁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热,待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直至反应完全,生成了新物质硫化亚铁。

该现象说明(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C.铁粉和硫粉在常温下容易发生反应D.生成物硫化亚铁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铁粉和硫粉的总能量【解析】铁粉和硫粉混合,停止加热后,反应仍可持续进行,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即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答案】 B4.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 )【解析】 选项B 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浓H 2SO 4溶于水放出热量,但不属于化学反应;Zn 与稀盐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答案】 A5.已知反应X +Y===M +N 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X 的能量一定低于M 的能量,Y 的能量一定低于N 的能量B .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C .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D .X 和Y 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 和N 的总能量【解析】 已知X +Y===M +N ΔH >0,说明X 与Y 的总能量低于M 与N 的总能量,A 错误,D 正确;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C 错误;吸热反应有的不需要加热也可进行,如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搅拌即可反应,B 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选修4课本课后练习题答案第一章第一节(P.6)1.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叫做反应热,在恒压条件下,它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变,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

例如1 mol H2 (g)燃烧,生成1 mol H2O(g),其反应热ΔH=-241.8 kJ/mol。

2.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

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

当反应完成时,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大,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小,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第二节(P.10)1. 在生产和生活中,可以根据燃烧热的数据选择燃料。

如甲烷、乙烷、丙烷、甲醇、乙醇、氢气的燃烧热值均很高,它们都是良好的燃料。

2. 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不能再生,最终将会枯竭,因此现在就应该寻求应对措施。

措施之一就是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农牧业废料、高产作物(如甘蔗、高粱、甘薯、玉米等)、速生树木(如赤杨、刺槐、桉树等),经过发酵或高温热分解就可以制造甲醇或乙醇。

由于上述制造甲醇、乙醇的原料是生物质,可以再生,因此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是应对能源危机的一种有效措施。

3. 氢气是最轻的燃料,而且单位质量的燃烧热值最高,因此它是优异的火箭燃料,再加上无污染,氢气自然也是别的运输工具的优秀燃料。

在当前,用氢气作燃料尚有困难,一是氢气易燃、易爆,极易泄漏,不便于贮存、运输;二是制造氢气尚需电力或别的化石燃料,成本高。

如果用太阳能和水廉价地制取氢气的技术能够突破,则氢气能源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 甲烷是一种优质的燃料,它存在于天然气之中。

但探明的天然气矿藏有限,这是人们所担心的。

现已发现海底存在大量水合甲烷,其储量约是已探明的化石燃料的2倍。

如果找到了适用的开采技术,将大大缓解能源危机。

5. 柱状图略。

关于如何合理利用资源、能源,学生可以自由设想。

在上述工业原材料中,能源单耗最大的是铝;产量大,因而总耗能量大的是水泥和钢铁。

在生产中节约使用原材料,加强废旧钢铁、铝、铜、锌、铅、塑料器件的回收利用,均是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的措施。

6. 公交车个人耗油和排出污染物量为私人车的1/5,从经济和环保角度看,发展公交车更为合理。

第三节(P.14)1. C(s)+O2 (g) == CO2 (g)ΔH=-393.5 kJ/mol2.5 mol C完全燃烧,ΔH=2.5 mol×(-393.5 kJ/mol)=-983.8 kJ/mol2. H2 (g)的燃烧热ΔH=-285.8 kJ/mol欲使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得到1 000 kJ的热量,需要H2 1 000 kJ÷285.8 kJ/mol=3.5 mol3. 设S的燃烧热为ΔHS(s)+O2 (g) == SO2 (g)32 g/mol ΔH4 g -37 kJΔH=32 g/mol×(-37 kJ)÷4 g=-296 kJ/mol4. 设CH4的燃烧热为ΔHCH4 (g)+O2 (g) == CO2 (g)+2H2O(g)16 g/mol ΔH1 g -55.6 kJΔH=16 g/mol×(-55.6 kJ)÷1 g=-889.6 kJ/mol5. (1)求3.00 mol C2H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C2H2 (g)+5/2O2 (g) == 2CO2 (g)+H2O(l)26 g/mol ΔH2.00 g -99.6 kJΔH=26 g/mol×(-99.6 kJ)÷2.00 g=-1 294.8 kJ/molQ=3.00 mol×(-1 294.8 kJ/mol)=-3 884.4 kJ≈-3 880 kJ (2)从4题已知CH4的燃烧热为-889.6 kJ/mol,与之相比,燃烧相同物质的量的C2H2放出的热量多。

6. CO(g)+H2O(g)==CO2(g)+ H2(g) ΔH=-41 kJ/mol7. 已知1 kg人体脂肪储存32 200 kJ能量,行走1 km消耗170 kJ,求每天行走5 km,1年因此而消耗的脂肪量:170 kJ/km×5 km/d×365 d÷32 200 kJ/kg=9.64 kg8. 此人脂肪储存的能量为4.2×105 kJ。

快速奔跑1 km要消耗420 kJ能量,此人脂肪可以维持奔跑的距离为:4.2×105 kJ÷420 kJ/km=1 000 km9. 1 t煤燃烧放热2.9×107 kJ50 t水由20 ℃升温至100 ℃,温差100 ℃-20 ℃=80 ℃,此时需吸热:50×103 kg×80 ℃×4.184 kJ/(kg•℃)=1.673 6×107 kJ锅炉的热效率=(1.673 6×107 kJ÷2.9×107 kJ)×100%=57.7%10. 各种塑料可回收的能量分别是:耐纶5 m3×4.2×104kJ/m3=21×104 kJ聚氯乙烯50 m3×1.6×104 kJ/m3=80×104 kJ丙烯酸类塑料5 m3×1.8×104 kJ/m3=9×104 kJ聚丙烯40 m3×1.5×104 kJ/m3=60×104 kJ将回收的以上塑料加工成燃料,可回收能量为21×104 kJ+80×104 kJ+9×104 kJ+60×104 kJ=170×104 kJ=1.7×106 kJ第二章第一节(P.18)1. 略。

2. 化学计量数。

3. (1)A;(2)C;(3)B。

4. D。

5. A。

第二节(P.24)1. (1)加快。

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使反应速率增大。

(2)没有加快。

通入N2后,容器内的气体物质的量增加,容器承受的压强增大,但反应物的浓度(或其分压)没有增大,反应速率不能增大。

(3)降低。

由于加入了N2,要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就必须使容器的容积加大,造成H2和I2蒸气的浓度减小,所以,反应速率减小。

(4)不变。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增大一倍,容器的容积增大一倍,反应物的浓度没有变化,所以,反应速率不变。

(5)加快。

提高温度,反应物分子具有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运动速率加快,单位时间内的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反应速率增大。

2. A。

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成千上万倍地提高反应速率,使得缓慢发生的反应2CO+2NO== N2+2CO2迅速进行。

给导出的汽车尾气再加压、升温的想法不合乎实际。

第三节(P.32)1. 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不变。

2. 3. 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百分含量,浓度、温度、压强(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有变化的反应),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不能使。

4. (1)该反应是可逆反应,1 mol N2和3 mol H2不能完全化合生成2 mol NH3,所以,反应放出的热量总是小于92.4 kJ。

(2)适当降低温度,增大压强。

5. B;6. C;7. C;8. C。

9. 设:CO的消耗浓度为x。

第四节(P.36)1. 铵盐溶解常常是吸热的,但它们都能在水中自发地溶解。

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彼此不发生反应的气体依次通入到同一个密闭容器中,它们能自发地混合均匀。

2. 在封闭体系中焓减和熵增的反应是容易自发发生的。

在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时不能只根据焓变ΔH<0或熵增中的一项就得出结论,而是要全面考虑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P.43-44)习题1.2. 红3. (1) 错。

导电能力的强弱取决于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因此强、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与二者的浓度及强电解质的溶解性有关。

(2) 错。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所需碱的量只与酸的物质的量有关,盐酸和醋酸都是一元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中含有相同物质的量的H+。

(3) 错。

一水合氨是弱碱,在水溶液中是部分电离的,其电离平衡受氨水浓度的影响,浓溶液的电离程度低于稀溶液。

因此氨水稀释一倍时,其OH-浓度降低不到一半。

(4) 错。

醋酸中的氢没有全部电离为H+。

※(5) 错。

此题涉及水解较复杂,不要求学生考虑水解。

4(1) 不变。

一定温度下,该比值为常数——平衡常数。

(2) 4.18×10-4 mol/L*5.(1) 电离难的原因: a、一级电离出H+后,剩下的酸根阴离子带负电荷,增加了对H+的吸引力,使第二个H+离子电离困难的多;b、一级电离出的H+抑制了二级的电离。

(2) 木头中的电解质杂质溶于水中,使其具有了导电性。

(P.52-53)习题1.③④①②;②①④③。

2.NH4+,OH-,NH3·H2O,H+,NH3,;Cl2,Cl-, H+,ClO-,HClO,H2O, OH -3. C4. A5. D6.D 7. A 8. AD 9. 注:不同品牌的同类物品,其相应的pH可能不尽相同。

10.物品醋酱油酒洗涤灵84消毒液洗发液洁厕剂洗衣液柔软剂pH 5 6 7 8 12 6 1 8 6c(H+)mol/l 10-510-6 10-710-8 10-12 10-6 10-1 10-8 10-611.(1)酸性(2)10, 1×10-4mol/L(3)9 mL 图略。

(P.59)习题1. D2. B3. C4. D5.甲,即使是弱酸,所电离出的H+必须与强碱电离出的OH-相等(pH=7),即c(A -)=c(M+)。

6.>,Al3++2SO42-+2Ba2++4OH-= 2BaSO4↓+AlO2-+2H2O;= ;2Al3++3SO42-+3Ba2++6OH-= 3BaSO4↓+2Al(OH)3↓7 CO32-+H2O HCO3-+OH-, Ca2++CO32-=CaCO 3↓8. Na2CO3溶液的pH>NaHCO3溶液的pH,因为由HCO3-电离成CO32-比由H2CO3电离成HCO3-更难,即Na2CO3与NaHCO3是更弱的弱酸盐,所以水解程度会大一些。

9. (1) SOCl2 +H2O SO2↑+ 2HCl↑(2) AlCl3溶液易发生水解,AlCl3·6 H2O与SOCl2混合加热,SOCl2与AlCl3·6 H2O中的结晶水作用,生成无水AlCl3及SO2和HCl气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