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技术档案管理
医疗技术档案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疗技术档案管理,确保医疗技术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充分发挥医疗技术档案在医院管理、医疗活动中的作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医疗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医疗技术档案是指在我院医疗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纸质、电子等形式的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文件、病历、检查报告、影像资料、手术记录、药品使用记录等。
二、管理职责第四条医疗技术档案管理实行院领导负责制,由医院信息科负责具体实施。
第五条医疗技术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统一管理、分级负责;(二)及时收集、完整归档;(三)安全保管、方便利用;(四)规范操作、确保质量。
三、档案收集与归档第六条医疗技术档案的收集应遵循以下要求:(一)及时收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二)收集范围包括医疗活动中形成的各类资料,如病历、检查报告、影像资料、手术记录等;(三)收集过程中,应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七条医疗技术档案的归档应遵循以下要求:(一)归档范围包括医疗活动中形成的各类资料;(二)归档材料应按照档案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编目、立卷;(三)归档材料应完整、准确、清晰,符合档案规范要求。
四、档案保管与利用第八条医疗技术档案的保管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按照档案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编目、立卷;(二)建立档案目录,方便查阅;(三)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档案的安全、完整、可靠。
第九条医疗技术档案的利用应遵循以下要求:(一)遵循档案利用原则,确保档案的安全;(二)提供档案查询、复制、摘录等服务;(三)严格控制档案的借阅、复制,确保档案的保密性。
五、档案销毁第十条医疗技术档案的销毁应遵循以下要求:(一)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档案管理规定执行;(二)销毁前应进行鉴定,确认无保存价值;(三)销毁过程中应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六、附则第十一条本制度由医院信息科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医疗技术档案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技术档案管理,确保医疗技术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提高医疗技术档案的利用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国家、省、市有关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医疗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医疗技术档案是指反映医疗技术活动、医疗技术成果、医疗技术信息、医疗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内容的各类档案。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医疗技术档案管理工作由单位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医疗技术相关部门协助。
第五条档案管理部门职责:1. 负责制定和完善医疗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2. 负责医疗技术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鉴定、销毁等工作;3. 负责医疗技术档案的数字化建设,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4. 负责医疗技术档案的查阅、复制、公开等工作;5. 负责医疗技术档案的保密工作,确保档案安全。
第六条医疗技术相关部门职责:1. 负责医疗技术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等工作;2. 负责提供医疗技术档案所需的资料和相关信息;3. 负责对医疗技术档案的保管、使用、销毁等工作进行监督。
第三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七条医疗技术档案的收集范围:1. 医疗技术文件、资料;2. 医疗技术项目、成果、专利等;3. 医疗技术人才培养、培训、考核等;4. 医疗技术信息、交流、合作等。
第八条医疗技术档案的整理要求:1. 按照档案门类、项目、时间、地点等要素进行分类、排列;2. 按照档案内容进行编目、编号;3. 档案封面、脊背等应清晰、规范;4. 档案装订应牢固、整齐。
第四章档案保管与利用第九条医疗技术档案的保管要求:1. 档案库房应保持干燥、通风、防潮、防尘、防盗、防火、防虫蛀;2. 档案柜、架应整洁、有序;3. 档案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档案完整、安全。
第十条医疗技术档案的利用要求:1. 查阅档案需办理相关手续,遵守档案保密规定;2. 查阅档案应爱护档案,不得随意折叠、涂抹、撕毁;3. 查阅档案需填写查阅登记表,登记查阅人、查阅时间、查阅内容等信息。
医疗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医疗技术档案管理,确保医疗技术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原则1.依法管理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建立健全医疗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2.统一管理原则:医疗技术档案实行统一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
3.分级管理原则:根据医疗技术档案的性质、重要性和使用频率,实行分级管理。
4.责任到人原则:明确医疗技术档案管理人员职责,落实责任到人。
三、管理范围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正本等证明文件。
2.医疗机构设置、变更、注销登记材料。
3.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床位、人员、设备等基本情况。
4.医疗机构年度检查、评审、考核、奖惩等材料。
5.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制度、规章制度、工作计划、总结等。
6.医疗机构病历、处方、检查报告、检验报告等医疗文书。
7.医疗机构药品、医疗器械、消毒产品等采购、使用、库存等材料。
8.医疗机构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事故等应急处置材料。
9.医疗机构财务、审计、人事、后勤等管理工作材料。
10.其他与医疗机构业务相关的档案材料。
四、管理职责1.医疗机构负责人:负责组织、领导和监督医疗技术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
2.医疗技术档案管理人员:负责医疗技术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借阅、销毁等工作。
3.医疗机构各部门:负责提供、完善本部门业务范围内的医疗技术档案材料。
五、档案收集与整理1.档案收集:医疗机构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及时收集和整理本部门业务范围内的档案材料。
2.档案整理:档案材料应按照档案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编目、装订,确保档案的整齐、有序。
3.档案归档:档案材料整理完毕后,按照归档要求,及时归档。
六、档案保管与利用1.档案保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档案保管制度,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
医疗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档案管理制度一、医疗技术档案管理范围医疗技术档案包括:新技术、新项目档案;限制性医疗技术档案(包括:国家级限制性医疗技术档案及省级限制性医疗技术档案)二、医疗技术档案管理资料范围:1.医疗技术常规、操作规程、质量标准等文件。
2.新技术、新项目申报材料(包括新开展技术可行性评估报告)、批准文件、过程监督资料;总结以及纳入常态管理材料;3.限制性医疗技术备案资料;限制性医疗技术备案确认书;限制性医疗技术质量追踪、监管评估材料;限制性医疗技术人员资格授权材料;限制性医疗技术总结评估报告等三、材料必须真实反映情况,证书、文章、批文有原件,档案不得随便修改。
四、档案资料应注意完整、规范、保密,不得用圆珠笔书写,不得用热敏打印纸,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
五、所有档案资料应登记、分类、编号,并由专人保管。
保存安全,防虫、防潮、防遗失。
六、归档资料中的质控资料及操作规程的保存期限按照三级医院评审标准要求,保存评审周期内的资料。
七、查阅或外借科室档案必须经管理人员或科主任同意才准许。
八、上述档案亦可存入计算机,并按上述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未经允许,不得任意打开,或用加密措施保护档案安全。
九、过期作废的档案必须收回,防止误用。
医疗技术评估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技术管理,根据原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国家、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关于取消第三类、第二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通知的有关要求,结合医院医疗技术管理相关规定,实施医疗技术的动态管理和评估,实现全程监控,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安全。
一、新技术、新项目评估各科室对于新技术、新项目,一经开展即应完善对疗效的评价分析,不断总结经验,改正不足,使其更加完善。
认真记录病历资料,随访观察疗效。
新技术新项目开展当年内应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评估分析,开展次年应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评估分析。
定期总结病历,与常规操作进行比较。
检索文献、查阅资料,与其它医院进行比较。
根据开展情况写出总结评估分析报告,并上报医务科备案。
个人医疗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个人医疗技术档案的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个人医疗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个人医疗技术档案是指记录个人在医疗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医疗技术、诊疗方案、医疗结果等信息的档案。
第二章管理原则第四条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
第五条坚持保密原则,确保个人隐私和医疗信息安全。
第六条坚持科学管理、规范操作、提高效率的原则。
第三章管理职责第七条医疗技术档案管理部门负责个人医疗技术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和销毁等工作。
第八条科室负责人负责本科室个人医疗技术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九条医疗人员负责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个人医疗技术档案资料。
第四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十条个人医疗技术档案的收集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收集内容应完整、真实、准确。
(二)收集时间应从患者就诊开始,直至诊疗结束。
(三)收集方式包括电子文档、纸质文档等。
第十一条个人医疗技术档案的整理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按照档案类别、时间顺序进行分类。
(二)对收集到的档案资料进行审核、校对,确保其真实、准确。
(三)对归档的档案资料进行编号、登记,建立档案目录。
第五章档案保管与利用第十二条个人医疗技术档案的保管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按照档案类别、时间顺序存放,确保档案安全。
(二)实行专人负责,定期检查档案保管情况。
(三)加强档案保密,防止档案丢失、损坏和泄密。
第十三条个人医疗技术档案的利用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档案查询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患者隐私和医疗信息安全。
(二)档案利用者应具备相应的权限,不得随意复制、传播档案内容。
(三)档案利用过程中,应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第六章档案销毁第十四条个人医疗技术档案的销毁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档案销毁前,应经档案管理部门审批。
(二)销毁档案时应采用符合国家规定的销毁方式。
医疗科室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科室技术档案管理,确保医疗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科室在医疗活动中产生的各类技术档案,包括但不限于病历、检验报告、影像资料、手术记录、护理记录等。
第三条医疗科室技术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确保档案管理合法、合规。
(二)科学管理: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三)安全保密:确保档案安全,防止档案丢失、损坏、泄露。
(四)持续改进: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科室主任对本科室技术档案管理工作负总责,具体职责如下:(一)建立健全科室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二)组织科室人员学习档案管理知识,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三)定期检查科室技术档案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对科室技术档案进行审查、鉴定、整理、归档。
第五条档案管理员具体负责科室技术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一)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借阅等工作。
(二)定期对档案进行鉴定、整理、归档,确保档案完整、准确、系统。
(三)严格执行档案借阅制度,确保档案安全。
(四)定期向科室主任汇报档案管理工作情况。
第三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六条档案收集:(一)科室在医疗活动中产生的各类技术档案,由责任医师、护士等人员负责收集。
(二)档案收集应确保完整、准确、及时。
第七条档案整理:(一)档案整理应按照国家档案管理部门的规定和标准进行。
(二)档案整理应分类、编号、装订,确保档案清晰、整齐。
第八条档案归档:(一)档案归档应按照档案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
(二)档案归档后,档案管理员应及时向科室主任汇报归档情况。
第四章档案保管与借阅第九条档案保管:(一)档案保管应按照档案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
(二)档案保管应确保档案安全、完整。
第十条档案借阅:(一)档案借阅应严格执行档案借阅制度。
医疗技术档案管理

医疗技术档案管理首先,医疗技术档案管理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医疗技术档案系统。
这个系统包括医疗技术设备的相关信息,如设备名称、型号、制造商、购置日期、使用地点等;设备维修、保养、巡检等的记录;设备的使用培训和质量控制的相关信息等。
这些信息都应该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整理,以方便查找、管理和利用。
其次,医疗技术档案管理需要确保档案的及时和准确。
医疗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相关信息应该及时记录下来,以便于及时掌握设备的状态和问题。
同时,这些信息也应该准确无误,避免错误的记录给后续工作带来困扰。
因此,医疗技术档案管理需要和医疗技术的使用、维修、培训等相关工作密切配合,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另外,医疗技术档案管理还需要进行合理的数据分析和利用。
通过对医疗技术档案的分析,可以掌握设备的故障率、维修频率、使用状况等相关信息,进而优化设备的维护计划和使用方式,提高设备的可用性和工作效率。
此外,医疗技术档案管理还可以为医院的采购决策和设备使用培训提供参考依据,为医院的医疗技术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从而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效益水平。
最后,医疗技术档案管理还需要保护档案的安全和隐私。
医疗技术档案中包含了大量的敏感信息,如患者的病历、治疗方案和随访记录等,这些信息需要得到妥善的保护。
医疗技术档案管理需要建立相应的权限管理和访问控制机制,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查看和操作相关信息。
此外,医疗技术档案还需要进行备份和恢复,以应对意外事件的发生,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在实施医疗技术档案管理工作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范,明确医疗技术档案管理的目标和要求,明确责任和权限。
其次,要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对医疗技术档案管理的认识和意识,培养相关的技术和管理能力。
最后,要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医疗技术档案管理工作。
总之,医疗技术档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对于医院的医疗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医疗技术档案

医疗技术档案医疗技术档案是医疗机构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医疗技术人员的学术、技术、业务水平而建立的档案。
医疗技术档案一般包括医疗技术人员的基本信息、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资格、培训情况等内容。
医疗技术档案是医疗机构对医疗技术人员进行全面管理、监督和考核的工具,也是医疗技术人员展示自我、提高水平的重要途径。
一、医疗技术档案的建立目的医疗技术档案的建立旨在全面、准确地了解医疗技术人员的学术、技术、业务水平,为医疗机构科学配置人力资源提供依据,促进医疗技术人员的专业成长和终身学习。
二、医疗技术档案的内容1.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
2.学历学位:包括最高学历、获得学位、毕业院校等。
3.专业技术职务:包括医疗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等级。
4.职称:包括医疗技术人员的职称等级。
5.资格:包括医疗技术人员相关专业的资格认证情况。
6.培训情况:包括医疗技术人员参加的各类培训情况。
三、医疗技术档案的管理医疗技术档案由医疗机构的人事部门负责管理,各科室应积极配合,定期更新医疗技术人员的档案内容。
医疗技术人员也应主动提供最新资料,确保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医疗技术档案应定期审核、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四、医疗技术档案的重要性医疗技术档案是医疗机构对医疗技术人员进行全面管理、监督和考核的重要工具。
通过医疗技术档案,医疗机构可以及时了解医疗技术人员的学术、技术、业务水平,为医疗技术人员的专业成长提供支持和指导。
总之,医疗技术档案对于医疗机构和医疗技术人员都具有重要意义。
医疗机构应高度重视医疗技术档案的建立和管理,不断完善和优化,提高医疗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医疗技术人员也应主动配合,认真维护个人档案,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不断增强服务意识,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
肛门指检
2012年
腹腔穿刺术
2012年
张宝芳、苏云洲、杨小伟、黄平、曾义波、 何兵、魏停 张宝芳、苏云洲、杨小伟、黄平、曾义波、 何兵、魏停
张宝芳、苏云洲、杨小伟、黄平、曾义波、 何兵、魏停
张宝芳、苏云洲、杨小伟、黄平、曾义波、 何兵、魏停、舒銮翠、杨丽
张宝芳、何兵、魏停
张宝芳、何兵、魏停
杨小伟、魏停
杨小伟、魏停
杨小伟、魏停
杨小伟、魏停
杨小伟、魏停
张宝芳、苏云洲、杨小伟、黄平、曾义波、 何兵、魏停、舒銮翠、杨丽
张宝芳、苏云洲、杨小伟、黄平、曾义波、 何兵、魏停、舒銮翠、杨丽
张宝芳、苏云洲、杨小伟、黄平、曾义波、 何兵、魏停
阑尾切除术
2012年
腹腔穿刺术 (放腹水治疗)
2012年
膀胱镜尿道镜检 查
包皮环切术
2012年
锁骨骨折切开复 位内固定术
2012年
肱骨近端骨折切 开复位内固定术
2012年
肱骨干骨折切开 复位内固定术
2012年
肱骨骨折切开复 位内固定术
2012年
肱骨内外髁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2012年 术
苏云洲 苏云洲、黄平、何兵 苏云洲、黄平、何兵 苏云洲、黄平、何兵 苏云洲、黄平、何兵 黄平 黄平 黄平 黄平 黄平
绵竹市第二中医医院第一类医疗技术档案
医疗技术名称 申报时间 审批部门 审核公布时间、文号 授权开展人员名单
医疗技术年度应 用报告情况
专家委员会年 度审验结果
其他
腰椎穿刺术
2012年
呼吸机辅助呼吸 2012年
无创辅助通气 2012年
心脏电除颤术 2012年
直肠肛门诊疗 2012年
直肠镜检查
2012年
肛门镜检查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2年
关节穿刺术
2012年
股骨髁间骨折切 开复位内固定术
2012年
髌骨骨折切开复 位内固定术
2012年
胫骨髁间骨折切 开复位内固定术
2012年
胫骨干骨折切开 复位内固定术
2012年
内、外踝骨折切 开复位内固定术
2012年
三踝骨折切开复 位内固定术
2012年
三踝骨折切开复 位内固定术
2012年
四肢关节损伤与 脱位手术
2012年
全身麻醉
2012年
术后镇痛
2012年
硬膜外连续镇痛 2012年
心肺复苏术
2012年
气管插管术
2012年
控制性降压
2012年
张宝芳、苏云洲、杨小伟、黄平、曾义波、 何兵、魏停
苏云洲
黄平
张宝芳、苏云洲、杨小伟、黄平、曾义波、 何兵、魏停、舒銮翠、杨丽
张宝芳、苏云洲、杨小伟、黄平、曾义波、 何兵、魏停、舒銮翠、杨丽
股骨颈骨折切开 复位内固定术
2012年
股骨转子间骨折 内固定术
2012年
股骨干骨折切开 复位内固定术
2012年
子宫肌瘤剥 除术 卵巢囊肿剥除 术 子宫切除术 子宫次全切除 术
2012
2012 2012
黄平
黄平
黄平
赵霞蓉 赵霞蓉 赵霞蓉 赵霞蓉
腋臭切除术
2012年
胃肠穿孔修补术 2012年
肠扭转、肠套叠 复位术
2012年
肠切除术
2012年
直肠出血缝扎术 2012年
直肠良性肿物切 除术
2012年
低位肛瘘切除术 2012年
高位肛瘘切除术 2012年
混合痔嵌顿手法 松解回纳术
2012年
内痔环切术
2012年
肛门内括约肌侧 切术
2012年
张宝芳、苏云洲、杨小伟、黄平、曾义波、 何兵、魏停 张宝芳、苏云洲、杨小伟、黄平、曾义波、 何兵、魏停 苏云洲 苏云洲 苏云洲 张宝芳、魏停、何兵 张宝芳、苏云洲、魏停、何兵
2012年
肩锁关节脱位切 开复位内固定术
2012年
肩关节脱位开放 复位术
2012年
张宝芳、苏云洲、杨小伟、黄平、曾义波、 何兵、魏停 张宝芳、苏云洲、杨小伟、黄平、曾义波、 何兵 苏云洲 张宝芳、苏云洲、杨小伟、黄平、曾义波、 何兵、魏停 黄平 黄平 黄平 黄平 黄平 黄平 黄平 黄平 黄平 黄平
腘窝囊肿切除术 2012年
膀胱切开取石术 2012年
膀胱憩室切除术 2012年
膀胱部分切除术 2012年
膀胱造瘘术
2012年
苏云洲 刘波 苏云洲 苏云洲、黄平、何兵 苏云洲、黄平、何兵 苏云洲、黄平、何兵 苏云洲 苏云洲 苏云洲 苏云洲 苏云洲
经尿道前列腺电 切术
2012年
睾丸鞘膜翻转术 2012年
睾丸切除术
2012年
嵌顿包茎松解术 2012年
张宝芳、苏云洲、魏停、何兵
张宝芳、苏云洲、魏停、何兵
张宝芳、苏云洲、魏停、何兵
张宝芳、苏云洲、魏停、何兵
张宝芳、苏云洲、魏停、何兵
胆囊切除术
2012年
经腹腔镜胆囊切 除术
2012年
胆囊造瘘术
2012年
嵌顿疝复位修补 术
2012年
腹壁切口疝修补 术
2012年
剖腹探查术
2012年
输尿管切开取石 术
2012年
张宝芳、何兵、魏停
张宝芳、苏云洲、杨小伟、黄平、曾义波、 何兵、魏停、舒銮翠、杨丽
张宝芳、苏云洲、杨小伟、黄平、曾义波、 何兵、魏停、舒銮翠、杨丽
胸腔穿刺术
2012年
膀胱穿刺造瘘术 2012年 持续关节腔冲洗 2012年 局部浸润麻醉 2012年
神经阻滞麻醉 2012年
椎管内麻醉
2012年
基础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