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如何看待婚前性行为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作为当代大学生怎样看待婚前性行为

作为当代大学生怎样看待婚前性行为

作为当代大学生怎样看待婚前性行为作为当代大学生,怎样看待婚前性行为在当代社会中,婚前性行为越来越普遍,并且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成为了一个较为常见的话题。

面对这个现象,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婚前性行为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个问题,旨在给出一个全面客观的看法。

首先,婚前性行为不可否认地存在一定的道德问题。

传统观念中,性行为被视为婚姻的一部分,只能在合法婚姻的前提下进行。

这种观念根植于宗教和文化传统,强调保守和纯洁的价值。

对于一些人来说,婚前性行为是不被接受的,因为他们认为这会损害个人道德标准和家庭价值观。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观念的开放,现代大学生对待婚前性行为的态度逐渐趋于开放和宽容。

他们认为性行为是个人的权利和选择,应该在双方自愿和负责的情况下进行。

他们主张个体自主性和平等性,认为婚前性行为并不会对道德和价值观产生过大影响。

此外,婚前性行为还涉及到健康和安全问题。

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正确的性知识和性教育,以确保自己的健康和安全。

性行为的发生应该建立在充分的了解和保护的基础上。

学生们应该了解性传播疾病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比如正确使用避孕措施和定期进行性健康检查。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还应该意识到婚前性行为可能对个人和家庭关系产生的影响。

性经验的增加可能会对未来的婚姻产生一定的影响。

有的人可能会认为性经验丰富的伴侣更具吸引力,但也有人担心性经验的差异可能会导致婚后的不满意和问题。

因此,当代大学生在面对婚前性行为时,应该权衡个人的价值观和未来的期望,做出理性和负责任的决策。

此外,婚前性行为还与情感和责任有关。

性行为往往伴随着情感的投入和责任的承担。

大学生应该理性地评估自己的情感和意愿,避免盲目地进行婚前性行为。

性行为需要双方的共识和责任心,以避免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

综上所述,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需要有一个全面客观的态度来看待婚前性行为。

我们应该尊重不同的观点和价值观,同时也要关注个人的健康和安全。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报告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篇一我们就在校大学生恋爱观做了调查,此次调查为全校范围内的大学生,调查不分年级,调查方法为随机调查,调查全程历时一个星期,受调查对象共计八十五人,部分受调查对象接受的是纸质问卷调查,另外一部分受调查对象接受的是电子稿问卷调查。

针对调查所整理的数据,我做了如下的分析:有约87%的受调查者对恋爱的理解是“是为了选择终生伴侣,是婚姻的前奏,是以共同生活为目的的”,而认为恋爱是“是为了排解空虚和寂寞,没有过多考虑将来”和“是为将来的事业做跳板”以及“不必考虑太多,跟着感觉走就行”的比例极少。

大学生目前的恋爱状况为“正在恋爱”与“曾经有过恋爱”的比例分别为“43%”与“32%”,而另一部分的受调查者的恋爱状况出于“观望”和“不准备恋爱”。

在“是否喜欢并愿意与异性交往”这个问题上,分别有“63%”和“32”的受调查者认为“非常喜欢并愿意”和“愿意正常交往”而另外三项“谈不上喜欢但也不厌恶与异性交往”、“害羞,不太愿意”、“不喜欢也不愿意”所占的比例很少。

大学生们正处在青春期,难免会有好感的人遇到,在受调查者中,有“33%”的人会大胆主动追求,“10%”的人会有所暗示,而“25”的人则觉得不好意思,静观而已,其他人则会更可能会在追求我的人中考虑或者是不大看好感情。

在现在这么开放的时代,我们的大学生对恋爱的看法也许比以前更加大胆了,这也就有了“67%”有过主动(直接或间接方式)向异性提出建立恋爱关系的经历的这种景象,而另外33%为什么不主动追求,也许由他们自己的原因。

大学中的恋爱,现在已经成为许多人的一种大学经历“67”的受调查者认为大学期间的恋爱是一段真挚的感情,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宝贵经历,“21”的人抱着顺其自然,不能强求的态度,另外极少数的人将恋爱当作游戏或者目前对恋爱没概念。

有人说,恋爱是大学的一门必修课,而事实情况却是“33%”的人以前谈过,现在单身,另外“33”的人从未谈恋爱,若出现理想之中的恋人,会主动谈一场,剩下三分之一的人以学业事业为重,大学期间不谈恋爱。

对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调查

对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调查

2015年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个人验收报告姓名:冉玲玉学号:111240115联系方式:共青团民族学院法学院委员会制二〇一五年四月对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调查提起性,大多数人都会觉得羞于启齿,想必是由中国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所致,于是,对于性行为的研究似乎就成了一种“禁区”,由于中国对于性教育的落后性与保守性,长期以来人们把性行为等同于黄色、低级、下流,对涉及有关性的问题闭口不谈,这就导致了人们从小就接受着错误的性知识,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发展。

自从19世纪西方性解放思潮涌入中国后,人们对于性的认识有了比较深的认识,但是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就拿大学生来说,他们误把性解放等于性放纵,大学生婚前性行为似乎已经成了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女大学生人流率呈现出日益高升的趋势,并且大多数高校都采取“不作为”或者“冷处理”的方式,导致这种行为更加猖獗,大学生年龄基本在18至25岁之间,正处于性萌发与性成熟的重要阶段,况且大学生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婚前性行为也涉及到是否合乎道德的问题,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大学生出现这样的行为更加关注,了解他们为什么会选择婚前性行为这条道路以及他们的性心理、性态度和性道德。

此次调查采取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一共发放问卷75份,回收有效问卷71份,样本均为随机选取。

以下是对所获得的调查结果的分析:3、据你所知,你周围的同学或朋友是否有过婚前性行为从上面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是比较开放的,他们可以接受这种现象,对于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容许度有了很大的提升,不再是像以往那般回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进步,有利于性知识的传播,然而,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它不仅关乎到大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责任心的培养,更关乎到性道德的问题。

在调查中值得庆幸的是,当问及性行为是否应该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时,绝大部分的人回答“是”,可见大部分大学生他们发生性行为的动机还是纯洁的,少了社会上的那些功利性色彩。

作为当代大学生怎样看待婚前性行为

作为当代大学生怎样看待婚前性行为

作为当代大学生怎样看待婚前性行为婚前性行为是指在结婚之前的性行为。

作为当代大学生,对于婚前性行为的看法会因人而异。

有些人可能持支持的态度,将其视为私人选择和性自由的一部分,而另一些人可能持保守的观点,认为性行为应该在婚姻中进行。

以下是对这个问题的更详细讨论。

对于支持婚前性行为的人来说,他们认为性是个人权利和自由的体现。

他们认为人们有权决定自己的性行为,并且相信性行为本身并不会对婚姻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他们认为,通过婚前性行为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从而更好地准备婚姻生活。

他们还认为,婚姻的稳定性不应该只建立在对性的保留上。

然而,一些人对婚前性行为持保守的态度。

他们认为性是与婚姻紧密相关的,并应该在婚姻中才能进行。

他们认为,性行为是一种特殊的、亲密的行为,应该是双方对彼此的承诺和责任的表达。

他们担心婚前性行为可能会导致夫妻关系的不稳定,尤其是在没有建立坚实基础的情况下。

他们认为,婚前性行为可能导致性伴侣的频繁更换,对婚姻忠诚度构成威胁。

不论是支持婚前性行为还是持保守态度的人,都应该认识到婚前性行为可能产生的风险和后果。

婚前性行为可能导致性传播疾病的传播,如艾滋病、性病等。

此外,婚前性行为还可能导致意外怀孕,给未婚伴侣以及未来的孩子带来生活和心理上的压力。

虽然存在不同的观点,大多数大学生都意识到婚前性行为是一种个人选择和决定。

他们会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作出是否从事婚前性行为的决定。

无论是否支持婚前性行为,重要的是大学生们要谨慎选择性伴侣,并采取安全措施以避免性传播疾病和意外怀孕的风险。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有不同的看法。

有些人支持婚前性行为,将其视为个人权利和自由的一部分,而另一些人持保守的态度,认为性行为应该在婚姻中进行。

无论哪种观点,大学生们都应该意识到婚前性行为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后果。

重要的是要尊重不同的看法,并在做出决定时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

浅谈大学生婚前性行为

浅谈大学生婚前性行为

浅谈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姓名:胡忠生学号:2010302630024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班级:2010级病毒班摘要:“性”在中国一直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在不断进步,性的价值观、道德观随之发生巨变,并产生了与之相应的性行为,“婚前性行为”更是一个大胆的尝试。

大学生作为“时代的晴雨表”,这种性观念与性行为的变化在他们身上反映得尤为显著。

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已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

但是婚前性行为不论是对他还是她都会在学业、生活、身体健康、未来家庭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性行为;婚前。

一、有关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调查由于生物、心理、社会几个方面的因素交错, 容易发生性冲动, 产生性焦虑。

若没有及时、正确的性教育引导就容易发生婚前性行为。

以下是在西安某大学进行的一次性心理调查结果[1](女生494人,男生885人)表一:对异性朋友是否有过项目接吻拥抱抚摸性行为同居人数/人426 490 374 172 46比例/% 30.86 35.53 27.12 12.47 3.33表二:对贞操观的看法项目至关重要无所谓传统观念要打破未婚同居是现代生活方式人数/人557 346 513 202比例/% 40.39 25.09 37.20 14.64表三: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项目可以不可以无所谓人数/人382 572 411比例/% 27.70 41.48 29.80表四: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原因项目一时冲动追求快乐双方要求满足对方要求满足自己要求怕对方变心人数/人412 263 729 109 149 45 比例/% 29.88 19.07 52.86 7.90 10.80 3.26表五: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心理项目生理需求双方愿意就行不怀孕就行将来能结婚就行慎重行事不应该不道德应受到谴责人数/人320 549 59 131 541 92 64比例/% 23.20 39.81 4.28 9.50 39.23 6.67 4.64表一显示接吻、拥抱、抚摸是大学生与异性朋友的交往中普遍发生的过程性性行为。

当代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现状调查报告1

当代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现状调查报告1

昆明市呈贡大学城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现状调查报告摘要:现代教育越来越提倡自由与开放,随着对外程度的提高,许多欧洲思想也传入中国,对当代大学生有着较为广泛的影响。

就当代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来说,许多大学生的观点不一,就此问题进行了一个调查。

在这个调查中,着重区分性别进行调查,从男女的不同角度了解了一部分他们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大学生;婚前性行为1.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以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了152 份调查问卷,回收问卷152 份,回收率为100 %;有效问卷152份,有效率为100%,其中涵盖了3个年级,5个专业。

其中男生76人,占总人数的50 %,女生76人,占总人数的50%;城镇学生89人,农村学生63人。

其中独生子女有77人,非独生子女的有75人。

1.2 研究工具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

调查问卷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大学生基本情况,问卷的第二部分为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一些相关问题的看法,第三部分则是针对曾经发生过性行为的学生提问,而第四部分,主要针对男生提问,关于对于选择结婚对象的一些认识与相关做法。

1.3数据分析与统计问卷调查结果用spss statistics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2.1调查对象的总体情况在问卷中男女比例各占50%,针对呈贡大学城的现状,对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大一的有46份,大二的有57份,大三的有49份。

在三个年级中理工类的有79份,占52%,文史类的有66份,占43.4%,艺术类的有4份,占2.6%,而其它专业(例如体育类等)的有3份,占3%。

在问卷中,独生子女有77份,非独生子女有75份。

城镇的有89份,农村的有63份。

在调查对象中,正在恋爱中的人有54人,恋爱过现在没有的人有65人,而从来没有恋爱过的人有33人。

2.2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基本观点与态度对于这份问卷,在发放与填写的过程中,一些同学比较抗拒,大家对于这个话题都比较敏感,对于调查结果有些部分较为吃惊,例如,在是否接受过性知识方面的教育的问题上,仍然有30位同学表示从来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教育。

关于大学生对性的看法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对性的看法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对性的看法的调查报告季易 13工业设计(2)【摘要】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现状,分析他们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和认知,为开展性健康教育和研究提供基础材料。

方法:通过网络采用无记名方式问卷调查了236大学生。

结果:调查发现,%(49人)的被调查者发生过婚前性行为,与过去调查结果相比明显增加。

%的学生认为婚前性行为应慎重为好,但男女态度有所差异,男生较为主动,在性行为上处于主导地位。

结论:应当加强性健康教育,同时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管理,净化社会环境。

【关键词】:婚前性行为;性态度;大学生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当我们步入大学生涯后,在性心理和性生理上也已经日渐成熟。

从对性的好奇到对性的要求,性观念也具有了更显著的特点。

当代社会,在性观念已经被理解为很开放的这一时代,婚前性行为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尤其是在大学生范围内,婚前性行为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现在和将来。

在如何看待婚前性行为这一社会现象上,大学生男女间各执己见。

为了解男女间对待婚前性行为态度上的差异,我们于2014年对浙江理工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在婚前性行为的接受问题上选择“两情相悦是允许的”或“同意但是要做好防护措施”的男生和女生分别占%和%,大学生在婚前性行为方面接受度比较高且女生比例较高,证明了大众所认为的“男生对待婚前性行为较开放”这一观点。

在赞成的理由选择方面,选择相爱的所占比例最高,男女比例分别达到32%和30.9%;其次是选择增进感情,分别占30.2%和27.3%;选择相爱、增进感情和满足心理生理需求的总共达到81.4%和78.2%;而选择订婚和适应婚姻生活作为理由的分别占11.6%和14.5%。

可见在大学生中婚前性行为的发生主要以感情因素作为主导,很少会以准备结婚作为理由,大学生在此方面选择比较感性。

而选择及时行乐或随周围同学而进行性行为的男女分别占4.6%和1.8%;男生略高与女生,但总体比例很低,可见在婚前性行为的问题上,大学生总体的表现是慎重的尤其是女生。

大学生婚前性行为调查报告

大学生婚前性行为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文化的传播更加广泛、更加迅速,思想越来越早进入成熟,恋爱的年纪也越来越低龄化,这也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被大大提高了。

我们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团体,人文素质、文化水平都较高,所以如今很多大学生在校谈恋爱也习以为常了,因此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在各高校的比例已逐年上升,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它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个体性心里发展的表现之一。

它是生理、心理、主观、客观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情侣间的相互慰藉和性观念的改变是重要原因。

与自己心爱的人发生婚前性行为可能是心甘情愿的、美好的,但是也可能给大学生造成许多可承受的、不可承受的消极后果,因此此次调查的目的是期望能够借此了解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和婚前性关系的意识及态度,通过此次社会调查来深入思考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心理、生理等多种原因,引导大学生在恋爱中树立高雅、纯洁、克制的情爱、性爱、婚姻观念,也希望能够以此督促学校、家庭、社会重视并给予大学生健康的性教育,在婚前性行为中如何更好地进行自我保护,将消极后果尽可能降低。

二、调查类型我们小组采用的是在特定对象范围内的网上问卷调查,制定了若干针对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看法的问题。

三、调查对象本次网上调查问卷共248份有效问卷,受访人数当中,女大学生占60.48%,男大学生占39.52%。

其中,有男(女)朋友的大学生占31.45%,暂时没有的占64.11%,有异性恐惧症的占4.44%。

受访对象的年级从大一到大四不等,分别占总受访人数的13.71%、71.77%、6.05%、8.47%。

248位受访对象中,来自大中城市的大学生占39.52%,来自小城市城镇的占33.47%,来自农村的占27.02%。

关于“您是否认为自己对未来有比较明确的规划”的问题回答中,认为自己对未来有比较明确规划的大学生占54.84%,认为自己对未来没有比较明确规划的大学生占45.16%。

本次调查对象广泛,为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等不同范围的大学生,调查对象充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大学生如何看待婚前性行为的社会调查报告
班级:会计1004班
姓名:1012170415 胡芳玲
1012170411 胡佳磊
指导老师:彭华
《关于大学生如何看待婚前性行为的社会调查报告》
导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性话题不再是个令人难以启齿的话题,传统的贞操观和性道德观念在大学生的思想中渐渐变得淡薄,性观念日益开放,婚前性行为有逐渐增加趋势,未婚同居甚至怀孕等现象时有发生。

大学生的性道德以及生殖健康问题已被世界广泛关注。

调查人员:胡芳玲胡佳磊
调查原因:为了避免和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对大学生性健康状况开展研究调查刻不容缓,但目前国内关于大学生性健康状况的量表尚需完善,这方面的实证研究较薄弱,所以我们针组对本校学生采取抽样调查。

了解大学生性观念、性态度及性行为现状,从不同视角来分析大学生性观念和性态度及性行为的特点,进而找到影响大学生性健康的因素,为国家应该重视在该人群中开展性道德教育及行为干预提供依据。

调查方式:根据调查对象所在学校、年级以及所学专业等的情况,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

调查范围: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
调查内容:
1.相关概念界定
性观念: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生理层面的,一是意识层面的。

生理层面的性观念,往往是基于对性的生理认识而产生的。

而意识层面的性观念则多涉及社会及道德因素。

本文所论及的主要是后者这类性观念,包括大学生对恋爱、贞操的看法。

性态度:指对性的主观认识,是人们对性问题的较为稳定的看法及所持有的态度评价,既包括个体的性观念,也包括在一定时期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性问题的评价、态度、看法的总体趋势。

本文所论及的主要是指大学生对性行为方面的看法。

性行为: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

广义的性行为是指人类个体之间有意识地触摸自己或伴侣的性敏感区域的行为。

狭义的性行为是仅指男女性器官接触的行为。

本文所论及“婚前性行为”、“有过性行为”、“性伴侣”是指发生过生殖器性交的行为;“非婚性行为”是指在合法婚姻以外的性交行为。

2.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关于是否赞同婚前性行为、是否发生过性行为、是否了解相关性知识、是否在大学期间谈过恋爱、是否认为大学恋爱期间一定要发生性关系、是否在意结婚对象为非处男(处女)、以及相关责任观、调查的性别,年龄,专业。

调查结果:总共有70%的人赞同婚前性行为,其中男生有86%,女生有14%;
有30%的同学发生过性行为,其中男生有67%,女生有33%;90%的同学了解相关性知识,其中男生有56%,女生有44%;有85%的同学在大学期间谈过恋爱,其中男生有52%,女生有48%;总共有30%的人认为在大学恋爱期间一定会发生性关系,其中男生有86%的人这样认为,余下24%的女生这样认为;调查结果共有80%的同学表达自己不在意结婚对象为非处,其中女生男生各占50%。

调查分析:(一)大学生恋爱动机多元化、非婚化现象
调查发现有近半数大学生把“满足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作为恋爱首选的原因。

而寻求刺激、填补精神空虚、游戏人生的心理在大学生中也绝对不是少数,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谈恋爱的动机并不纯,表现多元化、非婚化现象。

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不稳定时期和、对恋爱的非婚目的,我们不难推测大学生的恋爱成功率不会高,出现失恋的情况较多,任何一方的游戏心态都会给对方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并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

恋爱态度的选择表明他们在面对恋爱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时渴望能够得到学校和老师的正确引导。

大学生恋爱动机为多元化、非婚化现象说明他们在恋爱价值观方面需要正确指导,对贞操表现出较高的容忍度。

性别的不同是性观念的主要影响因素。

男生的看法:对女生很重要的为18.3%、对男生很重要的为4.2%,河南省大学生的性观念较之以往是开放的,较宽容的。

因此,应当注重培养既符合生理心理特征,又与社会文化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相一致的健康的婚恋观。

(二)大学生性态度、性行为呈开放趋势
大学生恋爱观与传统的恋爱观比较明显地发生了改变,对是否处女(男)表现出较宽容的态度(男生为60%、女生为80%),对恋人或配偶的婚前性行为都有较高的容忍度,性别是性观念的主要影响因素(男生为62%、女生为32.5%),男生认为满足性欲的比率均明显高于女生。

大体上大学生的性观念较之以往是开放的,较宽容的。

宽容的性观念如果走到极致,反倒会引发很多的隐患,这些现象值得注意。

大学生对待婚前性行为及非婚行为的态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大学生的性观念性态度比以前开放得多,男生受到西方性观念的影响较大,他们的传统性观念较为淡薄,女生仍受传统道德观念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较大,对非婚性行为保持着较严谨的态度。

(三)大学生性行为率随年级升高而升高
性行为比率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高的趋势,表明年级的增加、年龄的增大对大学生发生性行为有重要影响。

那些性观念开放、对非婚性行为持赞成态度、有过恋爱经历、异性约会、性冲动的学生发生性行为的比例较高。

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特点之一是自愿性而又非理智性,大多数学生没有在意婚前性行为可能造成严重并发症后果。

这是值得关注的一种趋势。

历史背景:社会发展得越来越快,网络信息化使人们的世界观,以及思想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受一些外国的风土人情或者网络信息的影响。

调查体会:鉴于此,首先,高校应积极开展性教育。

教育内容应根据性别、年级的不同而有所侧重,男性要加强责任感的教育,对女性应加强自尊自重自爱的教
育,低年级要侧重性道德的教育,高年级要侧重避孕知识和技能培训;同时应与思想教育和素质教育相结合,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性道德观念,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采取适当教育和正确引导的方式,使孩子在性行为方面采取更负责任的态度。

其次,高校提供性健康指导、性心理服务。

通过性健康指导、性心理服务,帮助那些对“非婚性行为”持“赞成”、“无所谓”、“没想过”态度的学生,树立健康的性观念、性态度,避免婚前性行为发生。

另外,高校应该建立分级监督管理。

通过学校—院系—辅导员—班干部等分级监督,防止大学生接触黄色录像刊物,避免不良因素的影响,确保其身心健康得到持续发展。

结语:大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是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

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性观念和性道德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调查获悉,科学、系统的性教育缺乏是导致大学生步入性认识误区的原因之一。

大学生追求异性、选择配偶的心理体验是在特定时期必然出现的客观现象,问题在于大学生正处于各方面发展、变化、完善的重要阶段,热恋中不理智发生的婚前性行为及失恋后不成熟的处理方式,往往会引发诸多身心健康问题。

因此,应当注重引导大学生将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学习和事业中,在不超出友爱的范畴内适时适度健康地与异性交往,培养既符合生理心理特征,又与社会文化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相一致的健康的婚恋观。

【本文全手打,原创,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附件问卷:
《关于大学生如何看待婚前性行为的调查问卷》
本组成员非常感谢同学们无私地填写调查报告。

调查人:胡芳玲胡佳磊
2012年11月28日星期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