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滞纳金怎么算

合集下载

什么是税收滞纳金-税收滞纳金怎么算的

什么是税收滞纳金-税收滞纳金怎么算的

什么是税收滞纳金?税收滞纳金怎么算的什么是税收滞纳金?税收滞纳金怎么算的税收滞纳金是按照税法规定,对延误期限缴纳税款的纳税人所加收的款项。

这是对违反税法的纳税人的一种经济制裁方式。

各国税法中普遍规定了滞纳金的制裁方式,纳税单位和个人不按期缴纳税款,税务机关除限期追缴外,还要从滞纳之日起,按日并按滞纳税款一定比例加收滞纳金,滞纳金的计算公式为:滞纳金金额:滞纳税款×滞纳金比例×滞纳天数。

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的滞纳金。

滞纳金适用范围除外——比例原则的运用为达成一定目的而采取的手段,必须满足可以达成目的的要求,并且在多数皆能达成目的的手段中所附带的不利益为少数。

换言之,以此种手段达成目的的利益必须超过附带的不利益。

此种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均衡考量,在法律上,即所谓之比例原则。

在法治国家中,人民的自由权利应当受到宪法的保护,虽然国家制定了法律可以干涉权利,但这种干涉手段与干涉目的之间,应当符合比例原则,否则就会构成过度的干涉,为宪法所不容。

比例原则最早出现在德国宪法中,在税收的征管中可以运用比例原则来排除滞纳金的适用。

具体而言,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情况应当排除滞纳金的适用:(一)纳税人已无支付能力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对于超过税款缴纳期的纳税人应当征收滞纳金,以此来确保国家税收的准时收取。

但是如果纳税人已无支付能力,加征滞纳金无异于雪上加霜,并不能因此而增加其支付能力。

因此,在纳税人已无支付能力时,以加征滞纳金的为之设置压力,促使其缴纳,就有违比例原则。

对于税法来说,征收滞纳金是毫无界限的,但是在每个案中可能发生不良效果,在这种情况下税法应当赋于税务机关自由载量权,从而确保普遍追求正义公平,在具体的税务个案中也可以实际产生符合正义公平的效果,以体现税收公平主义原则。

滞纳金税金计算公式

滞纳金税金计算公式

滞纳金税金计算公式
滞纳金(也称为滞纳金、滞纳费或拖欠费)是指纳税人在规定的缴税
时间内未按时缴纳税款或申报税款的行为所产生的罚金。

滞纳金的计算公
式因国家和地区而异,以下将介绍中国个人所得税滞纳金的计算方法。

步骤1:确定滞纳金的起算日。

个人所得税的滞纳金起算日是自纳税
期限届满之日起算,纳税期限一般是每年的3月1日到次年的6月30日。

步骤2:确定滞纳金的单项税额。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滞
纳金的单项税额是按逾期缴纳的税款金额计算的。

逾期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金额是指截至滞纳金起算日为止已超过纳税期限而未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金额。

步骤3:根据滞纳金起算日至实际缴纳日的天数计算滞纳金的加罚金额。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滞纳金的加罚金额是按逾期缴款的天数计算的,
并且每逾期一天计算加罚金额为逾期税额的万分之五(0.05%)。

步骤4:计算滞纳金的总额。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滞纳金的总额等于
滞纳金的单项税额乘以滞纳金的加罚金额。

即滞纳金的总额=滞纳金的单
项税额×加罚金额。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最高滞纳金金额不能超过
应纳税款的20%。

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滞纳金的计算方法:
因此,该人需要缴纳500元的个人所得税滞纳金。

需要强调的是,个人所得税滞纳金的计算方法可能会因税法规定的改
变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计算时应参考最新的国家和地区的税务法规定。

同时,遵守纳税期限并按时缴纳税款是每个纳税人的责任,避免逾期缴款以及产生滞纳金是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个人所得税罚金滞纳金计算公式是什么

个人所得税罚金滞纳金计算公式是什么

个人所得税罚金滞纳金计算公式是什么一、个人所得税罚金滞纳金计算公式是什么个人所得税罚金滞纳金计算公式是滞纳金=(最低还款额-截止到期还款日已还款额)×0.05%。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二、税款滞纳金的范围是什么根据规定,对逾期缴纳税款应征收滞纳金的,还有以下几种情况:1.进出口货物放行后,海关发现因纳税义务人违反规定造成少征或者漏征税款的,可以自缴纳税款或货物放行之日起3年内追征税款,并从缴纳税款或货物放行之日起至海关发现之日止,按日加收少征或者漏征税款0.5‰的滞纳金。

2.因纳税义务人违反规定造成海关监管货物少征或者漏征税款的,海关应当自纳税义务人应缴纳税款之日起3年内追征税款,并自应缴纳税款之日起至海关发现违规行为之日止按日加收少征或者漏征税款0.5‰的滞纳金。

这里所述“应缴纳税款之日”是指纳税义务人违反规定的行为发生之日;该行为发生之日不能确定的,应当以海关发现该行为之日作为应缴纳税款之日。

3.租赁进口货物分期支付租金的,纳税义务人应当在每次支付租金后的15日内向海关申报办理纳税手续,逾期办理申报手续的,海关除了征收税款外,还应当自申报办理纳税手续期限届满之日起至纳税义务人申报纳税之日止,按日加收应缴纳税款0.5‰的滞纳金。

租赁进口货物自租期届满之日起30日内,应向海关申请办结海关手续,逾期办理手续的,海关除按照审定进口货物完税价格的有关规定和租期届满后第30日该货物适用的计征汇率、税率,审核确定其完税价格、计征应缴纳的税款外,还应当自租赁期限届满后30日起至纳税义务人申报纳税之日止按日加收应缴纳税款0.5‰的滞纳金。

4.暂时进出境货物未在规定期限内复运出境或者复运进境,且纳税义务人未在规定期限届满前向海关申报办理进出口及纳税手续的,海关除按照规定征收应缴纳的税款外,还应当自规定期限届满之日起至纳税义务人申报纳税之日止按日加收应缴纳税款0.5‰的滞纳金。

初级试题及答案-所得税

初级试题及答案-所得税

初级试题及答案-所得税1. 所得税的计算基础是什么?所得税的计算基础是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

2. 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多少?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为每月5000元人民币。

3.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如何确定的?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根据应纳税所得额的不同,采用超额累进税率。

4. 如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 - 免税收入 - 扣除项目 - 减除费用。

5. 哪些收入可以作为免税收入?免税收入包括但不限于:政府规定的退休金、失业救济金、残疾人补贴等。

6. 个人所得税的扣除项目有哪些?个人所得税的扣除项目包括:专项附加扣除、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7. 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哪些?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赡养老人支出等。

8. 个人所得税的减除费用是多少?个人所得税的减除费用为每月5000元人民币。

9. 如何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10. 个人所得税的申报方式有哪些?个人所得税的申报方式包括:自行申报、代扣代缴、预扣预缴等。

11. 个人所得税的申报期限是多久?个人所得税的申报期限通常为次月15日前。

12. 如何处理个人所得税的退税问题?个人所得税的退税问题应通过税务机关进行申请,根据实际应纳税额与已纳税额的差额进行退税。

13. 个人所得税的滞纳金是如何计算的?个人所得税的滞纳金按照逾期未缴税款的金额,按照每日万分之五的比例计算。

14. 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有哪些?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对特定人群的税收减免、特定情况下的税收优惠等。

15. 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有哪些方法?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方法包括:合理安排收入、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合理安排家庭支出等。

税滞纳金计算

税滞纳金计算

税滞纳金计算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要交纳各种税费,如个人所得税、房产税、车船税等。

如果我们没能在规定时间内交纳税款,就可能会产生税滞纳金,那么税滞纳金是如何计算的呢?下面做一简单介绍。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税滞纳金。

税滞纳金是指在规定期限内,纳税人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履行纳税义务,产生的罚款。

税滞纳金是由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逾期不缴纳税款的期限,按照规定比例向纳税人征收的一种罚款。

税滞纳金的计算是以逾期缴纳的税款金额为基数,按照日利率计算。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税滞纳金是按照逾期天数来计算的。

比如,第一个逾期缴纳期间内的滞纳金是按照逾期天数的3%计算,第二个逾期缴纳期间内的滞纳金是按照逾期天数的5%计算。

以此类推,每个逾期缴纳期间的滞纳金比例都不同。

具体来说,如果纳税人在规定时间内未缴纳税款,自纳税期限届满之日起,按每日千分之0.05的标准计算税滞纳金。

举例来说,如果逾期缴纳了1天,那么每1万元税款就需要支付5元的税滞纳金。

如果逾期缴纳了10天,则需要支付50元的税滞纳金。

而如果逾期缴纳了超过1个月,就需要按照逾期缴纳税款的金额来计算罚款。

此外,在计算税滞纳金时,还需要了解不同地区、不同税种的计算标准。

如在某些地区,缴纳滞纳金的标准可能会稍微偏高一些。

因此,纳税人在缴纳税款时,一定要遵守税法规定的纳税期限,避免产生税滞纳金。

总之,税滞纳金的计算是按照逾期缴纳税款的金额来计算的,不同逾期缴纳期间的滞纳金比例也不同。

纳税人需要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税款,避免产生税滞纳金。

同时,也需要了解不同地区、不同税种的滞纳金标准,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税金滞纳金收取标准

税金滞纳金收取标准

税金滞纳金收取标准
税金滞纳金是指企业或个人拖欠的税款,在未缴纳的情况下,需要支付一定的滞纳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税款滞纳金的收取标准如下:
1、对于自然人:滞纳金按应纳税额的千分之三收取,但最低不低于五元,最高不超过应纳税额的五十元。

2、对于企业:滞纳金按应纳税额的千分之五收取,但最低不低于五十元,最高不超过应纳税额的一千元。

上述收取标准适用于计算期滞纳税款,若滞纳期超过一个计算期,每增加一个计算期滞纳税款,滞纳金收取标准增加百分之一,但不超过税款应纳税额的千分之五。

如果纳税人拖欠税款超过一定期限,税务机关可以按照税法规定,对其实施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强制性措施,以确保纳税人及时履行税款缴纳义务。

税款滞纳金的收取标准主要有上述几点,其最高不超过应纳税额的五十元(个人)或一千元(企业),如果拖欠时间超过一定期限,税务机关还可以采取强制性措施,确保纳税人及时履行税款缴纳义务。

因此,纳税人应及时缴纳税款,避免产生滞纳金。

个人所得税计算及倒推公式

个人所得税计算及倒推公式

个人所得税计算及倒推公式
1、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1)累计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速算扣除数
(2)应纳税额=累计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3)实际应纳税额=应纳税额×(1-减免税)
2、倒推公式:
(1)应纳税所得额=累计应纳税所得额+速算扣除数
(2)累计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1-减免税)+速算扣除数
(3)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速算扣除数)÷(1-减免税)
二、个人所得税计算过程:
1、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是指纳税人从计税收入中扣除
合法减除项目后,应纳税的税负应扣减项,即实际应纳税的财产或者收入。

2、确定速算扣除数:纳税人从计税收入中可以按照规定扣除的部分,成为速算扣除数,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税收优惠政策。

3、确定适用税率: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所在的税率区间,确定应纳税
额计算时……
4、确定减免税:纳税人可以按照规定享受减免税优惠,减免税是减
少应纳税额的一种优惠政策。

税收滞纳金怎么算

税收滞纳金怎么算

税收滞纳金怎么算依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纳税义务人或者扣缴义务人,逾期不缴纳税费的,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加收的滞纳金,不得超过应缴纳的税费。

关于税收滞纳金怎么算的问题,下面由我为你详细解答。

一、税收滞纳金怎么算1、纳税义务人或者扣缴义务人,逾期不缴纳税费的,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加收的滞纳金,不得超过应缴纳的税费。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四十五条二、加收税收滞纳金的情形1、第一种情形:滞纳税款应加收滞纳金。

《税收征管法》规定: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

2、第二种情形:追征税款应加收滞纳金。

同样,根据上述规定,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五年,包括税款和滞纳金。

3、第三种情形:偷、抗、骗税应加收滞纳金。

仍沿用上述规定,对偷税、抗税、骗税的,税务机关追征其未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或者所骗取的税款,不受前款规定期限的限制。

4、第四种情形:补缴税款应加收滞纳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规定:税收征管法规定的补缴和追征税款、滞纳金的期限,自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应缴未缴或者少缴税款之日起计算。

5、第五种情形:不予批准延期缴纳税款应加收滞纳金。

《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规定,纳税人需要延期缴纳税款的,应当在缴纳税款期限届满前提出申请,税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延期缴纳税款报告之日起2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不予批准的,从缴纳税款期限届满之日起加收滞纳金。

依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纳税义务人或者扣缴义务人,逾期不缴纳税费的,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加收的滞纳金,不得超过应缴纳的税费。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所得税滞纳金怎么算
个人所得税滞纳金怎么算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第一种情形:因税务机关责任少缴税款不加收滞纳金。

《税收征管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

第二种情形:经批准延期缴纳税款不加收滞纳金。

《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二条规定了纳税人如果延期缴纳申请不予批准要加收滞纳金。

换句话说,对批准延期缴纳的税款,在延期缴纳的期限内不加收滞纳金。

第三种情形:预缴结算补税不加收滞纳金。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延期申报预缴税款滞纳金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7〕753号)规定,对延期申报纳税人按照规定税额预缴税款,并在核准的延期内办理税款结算,其不适用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二条关于纳税人未按期缴纳税款而被加收滞纳金的规定。

即:当预缴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税务机关结算退税但不向纳税人计退利息;当预缴税额小于应纳税额时,税务机关在纳税人结算补税时不加收滞纳金。

第四种情形:善意取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已抵扣税款不加收滞纳金。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善意取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已抵扣税款加收滞纳金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7〕1240号)明确,纳税
人善意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被依法追缴已抵扣税款的,不属
于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
的情形,不适用该条“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
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的.规定。

第五种情形:企业所得税预缴汇缴期内不加收滞纳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四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企业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
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五
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

也就是说,企业在次年进行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应补缴的税款在5月31日前缴纳入库的,不加收滞纳金。

第六种情形:补正申报不加收滞纳金。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2008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有关问题的
通知》(国税函〔2009〕286号)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2009年度企
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249号)明确,对2008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于2009年5月31日后确定的个别政策,如涉及纳税调整需要补退企业所得税款的,纳税人可以在2009
年12月31日前自行到税务机关补正申报,不加收滞纳金和追究法
律责任;同样,因2010年5月31日后出台的个别企业所得税政策,
涉及2009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调整、需要补(退)企业所得税款
的少数纳税人,可以在2010年12月31日前自行到税务机关补正申
报企业所得税,相应所补企业所得税款不予加收滞纳金。

第七种情形:清算补缴土地增值税不加收滞纳金。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土地增值税清算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220号)对于土地增值税清算后应补缴的土地增值税加收滞
纳金问题明确规定,纳税人按规定预缴土地增值税后,清算补缴的
土地增值税,在主管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内补缴的,不加收滞纳金。

第八种情形:应扣未扣个人所得税不加收滞纳金。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行政机关应扣未扣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4〕1199号)关于应扣未扣税款是否加收滞纳金的问题,明确按照《税收征管法》规定的原则,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税款,
无论适用修订前还是修订后的《税收征管法》,均不得向纳税人或
扣缴义务人加收滞纳金。

第九种情形:年所得达到12万元的纳税人,平时有应扣未扣税
款的,在办理年度自行纳税申报时只要如实申报收入情况,税务机
关只补征其应扣未扣的税款不加收滞纳金。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
自行纳税申报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7〕25号)在“致个人所得
税纳税人的一封信”中明确规定,年所得达到12万元的纳税人,平
时有应扣未扣税款的,在办理年度自行纳税申报时只要如实申报收
入情况,税务机关只补征其应扣未扣的税款,不加收滞纳金,也不
罚款,更不会作为偷税处理,体现了税收法治、人性的双重原则。

第十种情形:双定户申报缴纳高于定额税款不加收滞纳金。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豁免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历史欠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167号)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豁免内蒙古东部地区企业历史欠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09号)规定:凡符合通知规定的各类企业,其1997年12
月31日前欠缴的各种工商税收(含教育费附加,不含农业税、牧业税、农业〔林〕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和关税)及滞纳金均纳入
豁免范围。

应注意的是,豁免的滞纳金应严格控制在通知限定的范
围之内。

第十一种情形:因地震灾害不能按期而延期缴纳税款不加收滞
纳金。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四川雅安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有关税收征管问题的通知》(税总函〔2013〕197号)明确,纳税人、扣缴义务
人因地震灾害不能按期缴纳应纳税款,申请延期缴纳而核准延期缴
纳税款的期限届满,仍需延期缴纳该笔税款的,省税务机关可依法
按次审批至2013年12月31日。

文件明确延期期间,纳税人的应纳
税款不加收滞纳金。

第十二种情形:豁免历史欠税不加收滞纳金。

《关于豁免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历史欠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
税〔2006〕167号)及《关于豁免内蒙古东部地区企业历史欠税有关
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09号)规定:凡符合通知规定的各类
企业,其1997年12月31日前欠缴的各种工商税收(含教育费附加,不含农业税、牧业税、农业〔林〕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和关税)及滞纳金均纳入豁免范围。

第十三种情形:进入破产程序滞纳税款不加收滞纳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四十六条之规定,附利息的债权自破产申请受理时起停止计息。

这是由于,破产申请受理后
发生的利息已经不属于破产债权。

因此,欠缴税款将因破产申请受
理而应停止继续加收滞纳金。

第十四种情形:利用世行贷款进口设备进口税不加收滞纳金。

《财政部关于豁免国家环保总局利用世行贷款进口设备进口税滞纳金的通知》(财税〔2003〕208号),同意豁免国家环保总局在
1995年至2003年2月期间,利用世行优惠贷款开展环保信息及宣
教系统进口设备欠交进口税的滞纳金,共580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