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动物的自我保护》(动植物)

合集下载

大班科学《动物的自我保护》教案

大班科学《动物的自我保护》教案

大班科学《动物的自我保护》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和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行为;
2.掌握常见的动物自我保护行为;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
1.动物的自我保护行为;
2.常见的动物自我保护行为;
3.观察和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行为。

三、教学重点
1.学习和了解常见的动物自我保护行为;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难点
观察和了解动物自我保护行为,加深学生的对动物行为的了解和认识。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
教师与学生们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们自由发表对动物的观察和感受,从而引出本次课学习的内容。

2. 学习自我保护行为
通过PPT或文字形式给出一些常见的动物自我保护行为,例如:变色、虚张声势以及逃跑等,让学生们认识和了解这些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

3. 观察动物自我保护行为
在教室内,用各种小动物模型,让学生们观察和模仿小动物的自我保护行为,如:保护头部、威吓敌人等等。

4. 融合实践
让学生们分组自由探究观察动物的自我保护行为,通过小组合作和实践活动,加深学生们对于动物自我保护行为的认识和了解。

六、教学方式
1.PPT;
2.文字说明;
3.观察实物模型;
4.小组合作实践。

七、教学评价
1.观看学生对保护自己的方法是否有更深的理解;
2.检查学生反馈是否在本课程中提供了实践机会;
3.监控学生的小组工作,确保合作伙伴之间进行了良好的沟通和协调。

八、作业
学生们可以观察动物,记录动物自我保护行为,以图片或文字的方式,提交至班级分享。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自我保护》【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自我保护》【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自我保护》【反思】一、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如保护色、警戒色、拟态、警戒行为等。

2. 举例说明不同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

三、教学重点:1. 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

2. 能举例说明不同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

四、教学难点:1. 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的原理。

2. 能观察、思考和表达动物的自我保护行为。

五、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不同动物的自我保护实例。

2. 教学卡片: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

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在引导幼儿观察和表达动物的自我保护行为时,部分幼儿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积极参与,但在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的原理上,部分幼儿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针对这一情况,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结合更多实际的例子,引导幼儿深入理解和掌握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

我也将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在观察和表达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不同动物的自我保护实例,引发幼儿兴趣。

2. 讲解:介绍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如保护色、警戒色、拟态、警戒行为等。

3. 互动:分组讨论,让幼儿举例说明不同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

4. 实践:让幼儿绘画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在画纸上展示其自我保护方式。

5. 总结:引导幼儿总结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和重要性。

七、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直观展示动物的自我保护实例。

2. 讲解法:教师讲解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引导幼儿理解和掌握。

3.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幼儿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

4. 实践操作法:绘画活动,让幼儿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讨论和绘画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大班科学动物的自我保护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动物的自我保护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动物的自我保护教案【含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机制,明白不同类型动物的保护策略。

2.了解人类干扰对动物生存带来的影响,了解人类与动物的和谐共存方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1.动物的自我保护机制。

•动物的神奇伪装:比如绿蜥蜴能在绿色的树叶中伪装自己,躲避掉掠食者。

•动物的有毒武器:比如蝙蝠会分泌出有毒的体液保护自己。

•动物的伪装与伪造:比如斑马的黑白条纹造型,能更好地隐藏自己。

•动物的快速移动能力:比如刺猬、海星等动物被追时,能够快速移动,逃离追捕者。

2.人类干扰对动物生存带来的影响。

例如:•食物来源的减少或被改变•自然栖息地的破坏•人类捕杀或损伤动物等3.人类与动物的和谐共存方式。

例如:•通过环保活动和提高环境意识来保护动物和它们的栖息地。

•推广节能减排、减少垃圾等环保措施,减小对环境的污染。

•保护珍稀动物和濒危物种,让它们与人类和平共处。

•推广文明出行、减少非必要车辆的开动等措施,减少对野生动物的惊扰和威胁。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让学生观察图片:动物们在各种自然环境中的生活状态,以引起学生对动物自我保护的思考和认识。

2.讲解动物的三种自我保护机制:伪装、有毒武器、快速移动,让学生通过图片和实例感受动物的保护策略,做一个简单的游戏,观察动物的特点,判断动物使用哪种保护方式。

实践环节1.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人类干扰对动物生存的影响。

2.学生参观动物园、野生动物保护区、植物园等场所,通过生动的实景感受动物栖息环境和生存状态。

3.学生制作自己的“动物伪装成分”或“动物造型”,比如用膜拜纸制作成斑马条纹、豹纹等,以加深对动物伪装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4.学生根据自己所学进行小组演讲,让每个小组列举一些人类干扰对动物及其栖息地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对应的保护措施。

示范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教学设计:动物的自我保护

示范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教学设计:动物的自我保护

示范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教学设计:动物的自我保护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孔雀,蝴蝶,狐狸等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和策略。

(2)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与幼儿安全的关系。

2.能力目标:(1)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让幼儿体会到自然界的神奇和生命力。

(2)培养幼儿的爱护动物和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和策略。

2.幼儿安全意识。

三、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2.视频观看3.图片展示4.故事讲解5.游戏体验四、教学过程1.引入(1)带领幼儿先认识孔雀,蝴蝶,狐狸等几种动物,并问幼儿:你知道这些动物怎么保护自己吗?(2)展示多张图片,让幼儿观察动物的羽毛、花纹、颜色等特点,并引导幼儿思考它们的特点是否与自我保护有关。

2.教学(1)播放相关视频,让幼儿观看动物自我保护的表现,并询问幼儿:你看到了什么?(2)讲解动物自我保护的方式和策略:孔雀会抖动羽毛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将自己美丽的尾巴暴露在敌人面前,逃跑时可以摆动尾巴,扰乱对手的视觉,营造逃跑的机会;蝴蝶有着欺骗性的保护色,让敌人看到自己毫不突出,并有跳跃、快速飞行和落在花叶上等逃生方式;狐狸躲避敌人时会利用隐藏自身和捕猎技巧,如夜行、善用嗅觉等。

(3)教师通过故事的方式让幼儿体验动物的自我保护,比如《伪装的斑马》、《奔跑的兔子》等。

3.体验(1)教师布置游戏任务:让幼儿模仿动物的自我保护,根据指令快速反应,例如:模仿蝴蝶快速飞行、狐狸悄悄躲藏、孔雀扇开羽毛、蛇蜷缩等。

(2)让幼儿自由活动,体验各种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和策略。

4.总结(1)教师与幼儿交流动物自我保护的方式和策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体验谈论感想。

(2)强调幼儿保护自己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应用自我保护的技能。

五、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幼儿能否认识动物自我保护的方式和策略。

2.观察幼儿能否实践动物自我保护的技能。

3.回收幼儿对学习的反馈,感知幼儿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动物的自我保护》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动物的自我保护》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动物的自我保护》教学背景大班幼儿已经初步了解了身体的基本构造和功能,并且认识了一些为人类服务的动物,如宠物和畜牧动物。

本次课程旨在引导幼儿了解自然界中各类动物如何自我保护。

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2.培养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3.提高幼儿的阅读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阅读绘本《动物的自我保护》;2.探究、归纳不同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3.认识一些能够提供保护的环境或物品。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让幼儿想象一下自己遇到危险时该怎么做,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自己。

鼓励幼儿讲述自己或其他人遇到过的危险情况和应对方法。

步骤二:阅读绘本《动物的自我保护》让幼儿集中精力听故事,并适时提问:1.故事的主人公是哪些动物?2.它们是如何自我保护的?3.这些自我保护方式对这些动物来说为什么重要?步骤三:探究不同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通过对故事中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的讨论,引导幼儿了解其他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

例如:1.狮子是如何保护自己的?2.树袋熊是怎样自我保护的?3.蚂蚁为什么会集体自卫呢?步骤四:认识提供保护的环境或物品让幼儿通过讨论和互动,认识一些能够提供保护的环境或物品。

例如:1.鸟巢能够为鸟提供安全的居所;2.河流可以为鱼类提供生存空间;3.宠物佩戴的项圈能让它们更容易寻找到主人。

步骤五:总结通过与幼儿的互动,总结学习内容,让幼儿以主人公的视角思考自我保护,提高幼儿对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反思本次课程通过绘本故事和活动,将动物的自我保护作为教学主题,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又起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中,幼儿表现出较好的参与度和发言率,表现出对生命关怀的情感表达和认知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中需要特别关注幼儿语言沟通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在活动中,老师需要引导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及时纠正语言表达错误,加强幼儿自我表达能力的培养。

此外,幼儿有时候对环境和物品的认知还有所欠缺,需要多开设学习机会,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和认识不同的环境和物品,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和结构,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综合的学习成长。

示范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教学设计:动物的自我保护

示范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教学设计:动物的自我保护

示例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教学设计:动物的自我保护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到动物面临的危险,提高对动物保护的意识。

2.培养幼儿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幼儿理解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和能力。

4.提高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动物的自我保护1.什么是动物的自我保护?2.动物如何进行自我保护?2. 动物的保护意识1.为什么需要保护动物?2.如何保护动物?3. 动物常见的自我保护行为1.鸟类:致盲攻击、装死、群体保护等。

2.其他动物:隐蔽、伪装、逃避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1 游戏环节:找找不同教师在幼儿前摆放多种动物的图片。

幼儿观看片刻后,教师将其中一张图片取走。

幼儿需要找出不同之处,并回答是哪幅图片被拿走了。

1.2 话题讨论:为什么要保护动物?教师通过小朋友们喜欢的动物入手,让幼儿讨论为什么需要保护动物。

教师可以适时插入一些相关的例子,引发幼儿们的思考,增强参与度。

2. 提出问题教师可以重复地让幼儿观察动物图片,然后向他们数一个数字,让他们其中一人站起来说出这幅动物面临的威胁,并探讨这种情况下该动物如何保护自己。

3. 操作活动3.1 观察动物的保护行为教师向幼儿们介绍不同的动物保护自己的方式,如伪装、挖洞、移动等。

然后,教师可以请幼儿看一排图片,列出动物的保护行为,并观察这些行为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3.2 制作折纸蝴蝶教师带领幼儿们制作折纸蝴蝶。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幼儿们介绍一些蝴蝶和昆虫的保护行为,如隐蔽、模仿等。

4. 结束环节让幼儿们分享他们制作的折纸蝴蝶。

教师可以讲述一些动物获救的故事,并让幼儿们感受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们的互动表现、口头回答以及制作折纸蝴蝶的过程中观察幼儿的动作,评价幼儿在本堂课学习的效果。

五、拓展延伸可以在其他时间段引导幼儿在自然环境中观察不同动物的行为,探究如何保护野生动物。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游戏和操作中自主探究动物的自我保护行为和保护意识,提升幼儿的科学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动物的自我保护》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动物的自我保护》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动物的自我保护》含反思一、课程概述本节课主题为《动物的自我保护》,旨在通过生动有趣味味的教学方式,引导幼儿认得到动物在生活中的自我保护行为,加强幼儿的珍惜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进展幼儿的察看本领和认知本领,认得动物的自我保护行为。

2.提高幼儿对生命的敬重,培育幼儿保护动物的责任感。

3.通过合作与交流,进展幼儿的社会交往本领和团队意识。

三、教学内容1.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行为。

2.通过图书讲解和游戏体验学习。

3.仿照动物的行为,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行为。

四、教学步骤1.集体活动(10分钟)指示幼儿排队、准备进课室。

然后老师会神秘的从桌子下拿出一只小鸟笼,让幼儿们来猜想里面装的是什么动物。

2.导入(5分钟)老师介绍动物自我保护这个学问点,询问幼儿对于自我保护的认得。

3.教学内容(15分钟)通过图书、图片以及多媒体等形式,讲解动物的自我保护行为。

比如蛇会毒击,狮子会咆哮,猴子会攀爬等。

4.游戏体验(30分钟)老师请幼儿们依照老师的示范学习动物的自我保护行为,并且邀请几个幼儿来表演一下所学到的动物动作,同时老师也会评比出表现最好的幼儿。

5.总结(5分钟)通过老师简要总结,引导幼儿自然而然的总结本堂课所学的内容。

6.结束(5分钟)老师布置幼儿;清理课室;结束上课。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接受“图书讲解+游戏体验”的方式,融汇了幼儿园教育中的双师教育和游戏教育,使幼儿能够从游戏中学到学问。

2.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对于动物自我保护行为的认得还是较浅显,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加强。

3.针对此次教学的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授课计划,提高教学质量。

4.课程结束后,应当适时与家长沟通,让他们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所表现的情况,以便改进后续课堂教学。

大班科学《动物的自我保护》课件教案

大班科学《动物的自我保护》课件教案

教案名称:大班科学《动物的自我保护》课件教案课时:1课时年龄段:5-6岁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知道动物适应环境的本领。

2. 能与同伴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

3. 培养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1. 课件:动物的自我保护2. 挂图:各种动物的图片3. 视频:动物自我保护的实例4. 记录表:动物自我保护方法记录表5. 动物玩偶:各种动物的玩偶教学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幼儿互动,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喜欢的动物。

2.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动物的名字。

二、基本部分(10分钟)1. 教师播放视频,展示动物自我保护的实例,如:刺猬缩成一团、乌龟缩进壳里等。

2. 教师结合挂图,讲解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如:刺猬缩成一团保护自己、乌龟缩进壳里避免受到伤害等。

3.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

4. 教师发放记录表,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玩偶,记录下它们的自我保护方法。

三、延伸部分(5分钟)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动物自我保护的场景,如:小鸟躲藏、刺猬遇到危险时缩成一团等。

2. 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如:躲藏、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等。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学到的新知识。

2. 教师鼓励幼儿在家庭中观察更多的动物自我保护的现象,并与父母分享。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动物自我保护方法的了解程度。

2. 关注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动物自我保护场景的适应能力。

3.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提问及回答,分析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名称:大班科学《动物的自我保护》课件教案2. 活动目标:a. 让幼儿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知道动物适应环境的本领。

b.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c.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活动——《动物的自我保护》(动植物)
活动目标:
1.知道动物有自我保护的本领,初步了解一些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

2.积极参与讨论,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认识。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在收集资料过程中初步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

2.物质准备:材料配套:教育挂图《领域活动·动物的自我保护》,动物字卡
活动过程:
一、通过“躲猫猫”的游戏引出主题
引导语:“小朋友,今天小动物要和大家一起玩躲猫猫的游戏,看小朋友能不能把他们给找出来?”
提问:小动物为什么要躲在和自己颜色相近的地方,引出动物保护自己的各种办法。

小结:原来动物们不仅需要我们保护,也会自我保护。

二、出示挂图,让幼儿在观察、比较中发现动物保护自己的各种方法
引导语:“小朋友,你们仔细看看图片,想想这些小动物应该是用什么办法保护自己呢?”
出示各种动物自我保护的图片。

小结:小动物们很聪明,想了许多办法来保护自己,它们真是了不起的动物。

三、通过交流、讨论,引导幼儿了解动物自我保护的不同方法
引导语:小朋友都找到了一些有关动物自我保护的资料,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引导幼儿出示自己收集的有关动物自我保护的自来哦,并鼓励幼儿大胆向同伴介绍。

讨论:你最欣赏哪种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为什么?
四、引导幼儿在故事情境中迁移相关经验
教师讲述故事《小鹿历险记》并引导幼儿讨论
提问:小鹿在路上遇到了小壁虎,你认为小壁虎会为小鹿出什么主意?花狐狸、小青蛙等会为小鹿出什么主意?
讨论:小鹿最后是怎样躲过大灰狼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