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与仙姑_历史故事

合集下载

荷花仙子的神话故事

荷花仙子的神话故事

荷花仙子的神话故事很久以前,华山西峰下有个小村姑,长得俊俏美丽,只是她双脚不大,干起活来总有些不便。

她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为周围的人们做着力所能及的事。

她天天都到池边去,那池中的荷花向她绽开了笑脸。

一天,村外有个叫张羽的读书人,因避战乱,逃到了这华山脚下。

他见小村姑心灵手巧,长得又标致,就向她求婚。

起先,小村姑的父母还有些犹豫,嫌张羽家境寒苦。

但小村姑见他为人忠厚、心眼好,就答应了这门亲事。

不久,皇帝选美,要从华山脚下的美女中选一个当西宫娘娘。

这个消息传遍了整个华山脚下,村里有个有权有势的大官叫钱富仁,他依仗有钱有势,横行乡里,无恶不作。

他打听到村姑生得美貌出众,就设下毒计,将张羽骗至家中,诬陷他入室行窃。

钱富仁逼张羽写供词,并用暗器将张羽击昏。

然后,叫手下把张羽拖到厨房,活活烧死了。

并立即派人去报官。

村姑见张羽七天没有回家,不知出了什么事。

心里着急,见家里乱哄哄的似出事的样子,忙问自己的爹娘。

他们骗她说:“张羽被抓壮丁了。

”村姑心里很难过,她恨世道黑暗,也恨有钱人家胡作非为。

她想:要是张羽真的被抓壮丁也就罢了,可是他……她心里总不甘心。

连夜赶到张羽家门口。

见门上贴着封条,就拾头直向西宫跑去。

西宫娘娘是村姑不错的朋友。

村姑把自己悲惨的家事向西宫娘娘全部说了一遍,并表明了自己的心愿:一不做二不休!西宫娘娘是个很善良的人。

她听村姑讲得凄惨真切,决定帮助她。

西宫娘娘取下自己头上的发簪递给村姑说:“你把它插在荷花池的荷花梗子上,然后大喊三声‘荷花仙子’,就会看到奇迹。

”村姑拔下发簪,一阵风把她送到了荷花池边。

她按照西宫娘娘的吩咐插好了发簪,喊了三声“荷花仙子”。

果然荷花梗子猛地一抖,一眨眼工夫就把她送到一座奇妙的宫殿里。

这是哪里?她思忖着。

忽见那荷花梗子又动了几下,一位美丽的仙子走了过来。

“就是你到了这瑶池圣地”。

一个声音告诉她。

“谢谢荷花仙子!”村姑连忙道谢。

“你来这有什么事吗?”荷花仙子问。

“我来寻找我的丈夫张羽。

关于荷花的传说典故

关于荷花的传说典故

关于荷花的传说典故
荷花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

当初玉姬看见人间成双成对,男耕女织,十分羡慕,因此动了凡心,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出天宫,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

西湖秀丽的风光使玉姬流连忘返,忘情地在湖中嬉戏,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

王母娘娘知道后用莲花宝座将玉姬打入湖中,并让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

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花。

荷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

花叶清秀,花香四溢,沁人心脾。

有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

所以荷花在人们心目中是真善美的化身,吉祥的预兆,是佛教中神圣净洁的名物,也是友谊的种子。

在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中,据说晴雯死后变成芙蓉仙子,贾宝玉在给晴雯的殁词《芙蓉女儿诔》中道:“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虽然后世的红学专家们都认为这不是过作者借咏晴雯之名而赞黛玉之洁,不过无论如何荷花总是与女儿般的冰清玉洁联系在一起的。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
水。

”“莲子”即“怜子”,“青”即“清”。

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1/ 1。

荷仙姑的故事

荷仙姑的故事

荷仙姑的故事有以下几种说法:
•何仙姑是八仙之一,本名何秀姑,生来就有着六寸的长发。

何秀姑的父亲深信巫婆邪术,将她丢到荷花池中。

何秀姑被遗弃之时,惊动了吕洞宾。

吕洞宾急忙施行仙法护佑何秀姑,最终被芦苇丛中的一位老妈妈救出,带到家中抚养。

因为何秀姑在荷花塘中大难不死,于是从此姓何。

何秀姑有着天生知晓天地鬼神的知识,帮助村民解决难题。

•何仙姑是八仙之一,在民间传说中是勤劳善良的化身。

传说她曾经为了拯救灾荒年间的百姓,向老天祈求帮助。

此时飞来一只仙鹤,在何仙姑的指引下,啄出七十二个泉眼,泉水涌出形成荷花,灾民们以藕为主食,度过了灾荒。

南方流传广泛的何仙姑的传说(何仙姑最后又是怎么成仙的)

南方流传广泛的何仙姑的传说(何仙姑最后又是怎么成仙的)

南方流传广泛的何仙姑的传说(何仙姑最后又是怎么成仙的)何仙姑——八仙之一,八仙中唯一的女性,巧降及时雨。

歙南覆船山,十道石门内,有座何仙姑庙,传承千年,坐落在倒挂荷花的龙穴里面,因为她在这个荷花形里面羽化登仙的,隐喻二层意思:一,倒挂,迎合覆船山的妙意(也称佛全山,山上全是佛),是佛光覆盖,普照的意思,二,荷花,佛的莲花座,佛生于莲,佛的空性,佛的根性。

所以她的形象是手持荷花,是故雅称:“荷仙姑”。

何仙姑为什么排第八相传,何仙姑于北宋时期聚仙会时应铁拐李之邀在石笋山位列八仙。

何仙姑的身世八仙之中,有一位唯一的女性,就是何仙姑,相传于北宋时期聚仙会时应铁拐李之邀在石笋山位列八仙。

何仙姑是治世渡生得八仙之一,在华夏中国世界广有信众。

西安建有八仙宫,在泰山王母池等处亦有香火。

自唐宋以来,有关何仙姑与吕洞宾的事迹,载世颇多。

何仙姑在“八仙”中,是富于人情的女仙。

因此,庙会活动——"何仙姑诞",各地庆者甚重,广州得增城庆祝诞期,是太阴历:三月初七,西安八仙宫得庆祝诞期则以四月初九为准——因地点不同而庆祝日期略有差异。

何仙姑的家乡与驻世来历,也有多地之说,有广东增城说,还有广西、福建、浙江、安徽、湖南等多种说法。

说法不一,大概是因为一直以来,各地庆祝何仙姑诞辰者甚多,人们出于敬礼之情,因此常常将何仙姑当作本地家乡,灵应一方得长者仙师。

据《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引《安庆府志》《祁阳县志》《福建通志》《浙江通志》及《歙县志》等方志记载,在安徽桐城、祁门,福建武平,浙江昌化等地,都有"何仙姑"在当地治世渡生得灵迹仙踪。

何仙姑的故事吃桃成仙何仙姑,本名何秀姑,是广州增城县小楼区新桂乡人,唐武则天某年夏历三月初七出生。

是增城县以做豆腐为业的何泰之女儿,十三岁时在入山采茶时遇见一位道士。

道士给她吃了一个桃子,从此不饥不渴,洞知世事休咎,后于唐中宗景龙年间(707-710)白日登仙。

小学生必读的中国民间故事-何仙姑的故事

小学生必读的中国民间故事-何仙姑的故事

小学生必读的中国民间故事-何仙姑的故事何仙姑——八仙之一,八仙中唯一的女性,巧降及时雨。

歙南覆船山,十道石门内,有座何仙姑庙,传承千年,坐落在倒挂荷花的龙穴里面,因为她在这个荷花形里面羽化登仙的,隐喻二层意思:一,倒挂,迎合覆船山的妙意(也称佛全山,山上全是佛),是佛光覆盖,普照的意思,二,荷花,佛的莲花座,佛生于莲,佛的空性,佛的根性。

所以她的形象是手持荷花,是故雅称:“荷仙姑”。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小学生必读的中国民间故事-何仙姑的故事,请大家阅读欣赏。

何仙姑的故事对中国传统文化稍有了解的人,就一定对“八仙”的说法不会陌生,所谓“八仙”是指汉钟离、张果老、铁拐李、曹国舅、吕洞宾、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八位仙人,他们都是凡人出身,苦修积善才修炼成仙。

八仙中唯一的女性就是何仙姑,她在八仙中好似万绿丛中仅有的一点红,因而也就格外引人注目。

何仙姑原名何琼,唐高宗开耀元年出生于零陵一户普通的庄户人家。

当地人说,在何琼出生那天,一团鲜艳祥瑞的紫气笼罩在何家茅屋的上方,一群仙鹤在紫气中上下飞舞,不一会儿,一只硕壮的梅花鹿驮着一个头扎小辫、身系红肚兜的女童飞奔闯入何家,就在这时,何母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婴。

提起何琼的家乡零陵,可是一个山清水秀的风水宝地,它位于潇、湘二水汇合的地方,北望南岳衡山,南依巍巍五岭,是楚粤之门户。

零陵郡西有一座云母山,山上盛产五色云母石,云母石是古代服食求仙的上药;一条清澈蜿蜒的小溪由山上奔流而下,称为云母溪,何琼家就在秀美的云母溪畔。

喝云母水长大的何琼,出落得美丽灵秀,她自小就喜欢一人在云母溪边嬉戏漫游。

十四岁那年,她在云母溪畔遇见了一位白发苍苍的长胡子老翁。

老翁向她询问了一些当地山水的情况,何琼都伶俐地一一作答,老翁非常高兴,从自己的背囊里取出一枚鲜灵灵的蟠桃送给何琼。

何琼接过,谢了老翁,然后三下五除二地把蟠桃吃下了肚。

老翁看着她吃完,满脸笑容地点点头,转身就不见了。

回家后,何琼一连几天都不感饥饿,因而也就不想吃东西,精神却比以往更旺盛。

《聊斋志异》荷花三娘子故事梗概

《聊斋志异》荷花三娘子故事梗概

《聊斋志异》荷花三娘子故事梗概《聊斋志异》是一部由蒲松龄创作的经典奇幻小说,其中有一篇故事叫做《荷花三娘子》。

下面是这个故事的简要梗概: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三娘子,她是一名美丽善良的女子,嫁给了一位有钱有势的富商。

然而,她的丈夫却对她不忠,经常外遇。

三娘子非常伤心和失望,但她只能默默忍受。

一天,她在庭院种下了一株荷花,对这株荷花充满了爱护和关注。

然而,奇迹发生了,荷花竟然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女子。

这个女子告诉三娘子,她是一位仙女,受赐了人间的修行之人。

从此以后,这位仙女就住在荷花中,成为了三娘子的心灵伴侣和知己。

她安慰三娘子的痛苦,并帮助她化解了不忠丈夫的问题。

后来,丈夫发现了仙女的存在,并对她很感兴趣。

然而,仙女拒绝了他的追求,只想在人间保护三娘子。

最终,丈夫死于非命,而三娘子和仙女则离开了人间,一同回到了仙界。

《荷花三娘子》是一篇富有禅意和玄奇的故事,通过荷花和仙女的形象,表达了对爱和忠诚的实现以及对伤害和背叛的超越。

这个故事在《聊斋志异》中被赞美为一个感动人心的灵魂之旅。

关于荷仙姑的神话故事

关于荷仙姑的神话故事

关于荷仙姑的神话故事荷仙姑,是中国民间神话中的一位仙女。

她是白莲花的女神,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和神秘的吸引力。

关于荷仙姑的神话故事多种多样,但都与仙女在荷塘中的传说有关。

下面我将为大家讲述一个最为广为流传的版本。

故事开始于很久以前的一个小村庄,叫做莲溪村。

这个村庄位于一个湖泊旁,每年夏天,湖面上的荷花盛开,如同世外桃源般美丽迷人。

村民们都将荷花视作神圣的象征,她们相信每朵荷花都有仙女的灵魂寄宿其中。

在村庄的西面有一个小山坡,这里盖满了茂密的竹林。

村民们常常在这里采集竹子和草药。

有一天,一个叫小明的村民偶然间发现了一个石洞,在洞中,他见到了一位美丽的仙女。

她身穿一袭白衣,如同天上的云彩,她环顾四周,微笑着向小明走来。

小明知道自己遇到了不同凡响的人物,立刻跪地行礼。

仙女微笑着说道:“你不必这样,我是来寻找人事帮助的。

”小明好奇地问道:“仙女请问有什么事情让我能帮助到你吗?”仙女点了点头,说道:“我几百年来一直居住在这个山洞中,但我渐渐感到孤独和无聊。

我想找一个人陪伴我游玩荷塘,你愿意成为我的伴侣吗?”小明当然愿意,他觉得能与仙女为伴是一种无上的荣幸。

于是,他跟随仙女来到了荷塘旁,荷花盛开的美丽景色让他心醉神迷。

仙女告诉小明,她是荷花的守护者,每年夏天降临人间,只为了看一看她们娇艳的脸庞。

小明和仙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他们一起舞蹈、唱歌、赏荷,忘却了一切的烦恼和忧愁。

他们的友谊也变得越发深厚,荷仙姑将无尽的智慧和知识传授给小明,小明也在她的帮助下成为了村子里最聪明和善良的人。

然而,好景不长。

相传,仙女只能在夏天降临人间,而且只能停留一个月的时间。

当夏天的最后一天来临时,仙女告诉小明她必须返回洞穴,回到天上宫殿,照顾其他的荷花仙女。

小明不舍地哀求她留下来,但仙女却坚定地告诉他,她只能在夏天里陪伴他。

小明意识到自己不能阻止仙女离开,他向仙女保证他会照顾好村子里的荷花,让她们绽放得更加美丽。

仙女和小明道别后,化作一朵白莲花,消失在空气中。

经典传说故事:何仙姑

经典传说故事:何仙姑

经典传说故事:何仙姑经典传说故事:何仙姑导语:何仙姑,苦修积善才修练成仙,是世传八仙中唯一的女性。

原型为一个容貌非凡的女性,经常手持荷花。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何仙姑的传说故事,欢迎阅读参考。

何仙姑传说故事在“八仙过海”、“八仙献寿”等图景中,人们可以看到有一个神采俊雅,手持一朵荷花,飘逸脱俗的妙龄女郎,她便是八仙中唯的女仙——何仙姑。

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历代神仙通鉴》等书中说,何仙姑是唐代武则天时广东增城县何泰之女,住云母溪。

何仙姑出生的'时侯,紫云绕室,头顶生有六毫。

十三岁的时候,她跟女伴入山采茶,走失了伴侣,迷失了道路。

独自在山间寻道行走,忽见东峰下站了一个道士,鹤顶龟背,凤目束眉,修髯飘拂,神态飘逸。

何仙姑急忙上前参拜,道士拿出一枚仙桃给她,很慈祥地告诉她:“这是仙桃,吃了它后,日后就能升天成仙。

”何仙姑吃了仙桃后,道士指给她归路,并说以后可来此相会。

自此以后,她便不饥不渴,洞知人事休咎。

何仙姑十四五岁时,一天晚上梦见神人教她食云母粉,后便可往来于山顶之间,身体轻捷,其行如飞。

她常早晨上山,傍晚便采许多种草药回来,时常还采许多山果给父母吃。

何仙姑生性贞静,极有孝行,容貌清丽,庄重典雅,且天资聪颖,通晓世事,琴棋诗书,一学便通,真正才貌双全,许多富贵人家慕名求亲,但她喜清净道行,发誓不嫁。

她父亲何泰是开药材铺的,她很擅长医药,替人治病,且常利用替人看病之机,劝人行善止恶,告诉病人诸病乃由诸不善所生,欲要延寿养生,先要戒杀含生,不食众生之肉,当行慈惠,以及虫蚁,要多行放生,孝敬父母,惠恤贫苦,广济群众,当知善恶报应,丝毫不爽。

不少病人听从她的教导,修桥补路,行善广积阴德,同时服用她开的草药,果然诸病痊愈。

当地的人,都以她为神人,尊敬地称她为何仙姑。

何仙姑十三岁时遇到的道士,即吕洞宾。

吕洞宾见她有仙缘,便前来点化她。

后来吕洞宾还传给她修身之道,又送给她金丹服用,还拜见钟离权,带她去蓬莱仙境参拜东王公、西王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花与仙姑
荷花与仙姑
嗯,一枝鲜艳美丽的荷花!荷花出污泥而不染,一定是个美丽清纯的故事。

故事就在荷花上,让她的主人来讲述吧。

于亚民又开始搜索荷花上遗留的密码信息,可就搜出了一组,于亚民就点开了:出来了一位古香古色的美貌女子,看上去有只有十六七岁。

这美女坐在荷塘边,手里也拿着一枝荷花,跟于亚民搜出来得那枝一样,鲜艳美丽。

再看她的神情上,眼睛注视着荷花,目光里有爱有喜还有悲有哀。

女子虽然看到了于亚民,可是根本没有要说话的表示。

于亚民只得先开口了:“这位美女,你是不是很喜欢荷花啊?”女子只点了下头,还没开口。

于亚民又问:“能告诉我,你是谁吗?”“我姓何”女子看看他,淡淡地回答。

“那,你的芳名呢?”于亚民又问。

“哦,我叫琼,别人都叫我何仙姑。

”“何仙姑!你、你就是大名鼎鼎如雷贯耳的何仙姑啊!”于亚民有点惊奋。

何仙姑一听于亚民这么惊奋,淡淡一笑说:“一个名字有啥大惊小怪的。

”“哎哟,何仙姑啊,你不知道啊,你在我们后人眼里,是神是仙呀,你神通广大,救人疾苦,救人厄难,救人水火,治病救人从不开大方要高价,你人美心美哪儿都美呀!”于亚民这么说道。

“你都瞎说啥呀”何仙姑嘴里这么说,可是已经笑出了声。

于亚民觉得行了,把何仙姑搧呼高兴了,这才又说“何仙姑啊,我们后人看你整日手不离荷花,你为啥这么喜欢荷花呢?”于亚民这一问,何仙姑脸上的笑容立刻又不见了,沉默了一会儿才说:“因为
他不是一枝荷花呀!”“不是荷花,那是什么呀?”于亚民又问。

“他是一个有情人”何仙姑又说。

“一个有情人,什么人啊?”于亚民更不明白,赶紧问。

何仙姑就深情地说,他叫藕郎,就住在荷塘边,是个很善良很勤劳的人。

她说,我们俩一起长大,藕郎喜欢我,我也喜欢藕郎。

可是,我爹我娘不喜欢,说他家里太穷,他们不管我心里怎么想,就放出话去,给我提亲。

话一放出去,我们家就来了许多提亲的人。

这些人里有官宦之家,有富商大户,有千顷地主,有文人墨客,还有小康人家,唯独没有贫穷人家。

面对这么多来提亲的人,我爹我妈也不知选家更好了,来问我同意那家。

我想了想,觉得藕郎的机会来了,就说,验花选亲吧。

“哎,什么是验花选亲啊?”于亚民不清楚,问道。

哦,验花选亲是民间常用的法子。

就是一个姑娘遇有几家人来提亲,又不知那家更好时,就用验花来选定。

当然,最后被选定的往往都是那枝最贵重最精美的花。

所以献花人为让自己的花最珍贵最精美,就放弃了草上的花,树上的朵,不是用金银打制成花,就是用翡翠玛瑙雕刻成花。

于亚民听明白了,古时候不仅有绣球招亲,还有验花选亲。

她接着说,我说出来之后,我爹我娘也同意,可我和他们要的不一样,他们要的是那枝最贵重最值钱的花,而我呢,心里想的是藕郎,铁定了要选藕郎的花。

我知道藕郎没有金花玉朵,只会是草花树朵,但我喜欢。

还有,验花选亲,是由姑娘说了算,爹娘不能反对。

就是因为这样,我才决定验花选亲的。

验花选亲的时间,定在了七月初七。

当然,我已经悄悄地告诉藕郎,要他也来验花。

到了七月初七这天,验花的人都来了,他们把花举到我眼前,让我验看,我
看到了,有用金子打造的黄葵花,有用银丝织成的白菊花,有用玛瑙刻成的牡丹花,有用碧玉雕成的玉兰花,有用翡翠琢成的玫瑰花,还有用珍珠缀成的腊梅花,最后一枝是普普通通的草荷花。

而送荷花的人,不是藕郎,是他的母亲。

我看了不知为何,问道:“藕郎为啥没来?”藕郎母亲就含着泪水说,来了。

我又问,他在哪儿?藕郎母亲指指荷花说:“这就是”我大惑不解?藕郎母亲就说:从你告诉他验花招亲之后,他连想了六个日夜,到了今天早上,我就不见了他。

我正在纳闷,不知他去了哪里,忽然又看到他站在我眼前,他笑着对我说,娘,验花的时辰到了,你带我去吧。

我问他为啥不自己去?他说他自己去不了。

我一问他,他才说他已经变成了荷花,在塘里边,还告诉我就摘塘边那枝最大的。

说完他就不见了。

我一下子明白了,郎儿变成荷花了,因为他说过要送你一枝最珍贵的花啊!藕郎母亲已经泣不成声了。

我听了又震惊又悲痛,世上哪有比这花更珍贵的!我从藕郎母亲手里接过荷花,捧在手里,就要往塘边跑。

这个时候,那些拿着金花玉朵的都愣了,我爹我娘还跑上来拉住我,问我为什么不选金花玉朵,而选了枝草荷花。

我跟他们说,我手里的荷花,不是草不是物,他是人,是心,是情,世上没有比他更贵重更精美的花了!说完,我推开他们,一口气跑到塘边,我大地呼喊:藕郎,你回来呀!你回来呀!我谁都不嫁,就嫁你……!我喊了很久,忽然间我看到了藕郎,他就站在塘里的荷叶上,朝我笑着,朝我摆手,我推开了抓着我的人,就跳了上去。

我和他站在一起,我也笑了。

这个时候,就听见天上响起了悦耳的笙笛之音,我们脚下的荷叶忽然飘了起来,她托
着我们,随着笙笛之音飞到了天上……于亚民听明白了,在凡人看来,何仙姑的手里,那只是一枝荷花,可她看到的不是荷花,是她心爱的藕郎。

她之所以手不离荷花,是与她心爱的人肩并肩,手牵手,不分不散,不弃不离,难怪他成了仙姑呢!世人都以为花儿是女儿身,岂知他是男儿变。

这就是:自古都说花是闺,闺闺相恋有点奇。

故事破了千年题,姑娘爱花再无疑。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