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沉积岩新

合集下载

认识常见的沉积岩

认识常见的沉积岩

一、目的要求学习沉积岩的肉眼坚定方法,了解沉积岩的总体特征,加深对沉积作用的理解。

通过坚定初步认识几种常见的沉积岩。

二、实验用品1. 标本:砾岩、角砾岩、砂岩、页岩、粉砂岩、石灰岩、白云岩、凝灰岩以及波痕、泥裂、各种层理、结核等。

2. 工具:放大镜,小刀,稀盐酸。

三、实验要点1.沉积岩的分类沉积岩是在地表或近地表的常温、常压下,由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各种物质,经固结成岩作用而形成。

一般以沉积物的来源作为基本类型的划分准则,而以沉积作用方式、沉积岩的成分、结构、成岩作用作为进一步划分的依据。

碎屑岩类:砾岩、角砾岩、砂岩、粉砂岩、 泥岩、页岩等。

化学及生物化学岩类:石灰岩、白云岩、硅质岩、石膏等。

2.沉积岩的矿物、结构所反映的沉积环境沉积岩中的常见矿物:长石、石英、白云母、粘土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石膏、赤铁矿、褐铁矿、玉髓、蛋白石。

其中稳定矿物和不稳定矿物的比例可以反映沉积环境,稳定矿物含量称为矿物的成熟度,矿物成熟度高,说明外力作用的时间长,反映经过长时期的搬运、缓慢的堆积环境和长期处在温暖潮湿的环境,反之,矿物成熟度低,说明外力作用的时间短,反映快速搬运、快速堆积的环境和长期处在干旱寒冷的环境。

沉积岩的粒度,碎屑粒径的分级:砾(>2mm),砂(2~0.05mm),粉砂(0.05~0.005mm), 泥(粘土)(<0.005mm)。

沉积岩中的粒度大小也可以反映沉积环境,粒径粗大,说明搬运力大,反之亦然;同时,粒径还可以反映搬运力的类型,洪积物的粒径粗大,而风积物的粒径较小。

沉积物的分选性:沉积物中碎屑颗粒粗细的均匀程度。

分选性可划分为:良好、中等、差等三级。

分选性好,反映搬运的距离长,反之搬运距离短,是快速搬运、快速堆积的产物。

沉积物的磨圆性:分为:圆状、次圆状、次棱角状、棱角状等四级。

磨圆度好,反映搬运的距离长,反之搬运距离短。

同时,还可以反映搬运力的类别。

磨圆度高的营力有:河流、海浪和风,磨圆低的搬运营力有:泥石流、冰川和崩塌等。

常见沉积岩肉眼鉴定简介

常见沉积岩肉眼鉴定简介

常见沉积岩肉眼鉴定简介鉴定内容和方法:碎屑岩:砾岩、砂岩、粉砂岩粘土岩:页岩、泥岩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碳酸盐岩:石灰岩、泥灰岩、白云岩;硅质岩;铁质岩等火山碎屑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对照教材中所列沉积岩的主要鉴定特征,在肉眼下借助于放大镜、小刀等观察不同岩石类型的主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特征.沉积岩是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沉积物经过成岩作用形成的.沉积岩的特征主要通过其颜色、构造、结构和成分来熟悉,沉积岩一般呈层状.按成因及成分可大致分类为:1、碎屑岩类:包括正常的碎屑岩、火山碎屑岩;2、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一〕沉积岩的颜色:沉积岩的颜色往往反映了岩石的成分和形成的环境.白色的沉积岩多为纯洁的高岭土、石英、方解石、盐类成分组成.深灰色.黑色一般说明岩石中含有有机成分或散状的硫化铁等杂质.是复原环境下形成的岩石;肉红色或深红色可能含有较多的正长石或氧化铁,是在氧化环境下形成的;含二价铁的硅酸盐组成绿色沉积岩,形成于弱复原环境.沉积岩的系统分类表:二〕沉积岩的构造:层理和层面构造是沉积岩特有的构造.沉积岩因层理构造显示其非均匀性,层理有:水平的、波状起伏的、倾斜的、交错的等,肉眼看不到层理构造的为块状层理.层面构造是各种地质作用在沉积物外表留下的痕迹.常见的有波痕、泥裂、雨痕、虫迹等.三〕沉积岩的结构:沉积岩的结构与沉积岩的成因紧密相关可分为:碎屑岩具有碎屑结构、化学岩具有化学结构、生物成因的生物结构.碎屑结构:按碎屑颗粒的直径大小乂可分为:砾状结构:>2mm砂状结构:0.05-2mm之间粉砂状结构:0.005—0.05mm之问.泥质结构:v0.005mm.化学结构:矿物是通过胶体溶液或真溶液中以化学方式沉淀而生成的结构,它可以是隐晶的,也可以是显晶的.生物结构:岩石中儿乎全部或大局部由生物遗体〔如贝壳等〕所组成.四〕沉积岩的矿物成分:沉积岩中的常见矿物有二十多种,各类沉积岩中的矿物成分有较大差异.碎屑岩山碎屑颗粒〔岩石碎屑和矿物碎屑〕和胶结物两局部组成.碎屑矿物主要为不易风化的石英、长石和白云母,而易风化的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那么少见.常见的胶结物有碳酸盐、氧化硅、氧化铁、泥质等.根据硅质硬度大,泥质较松软, 钙质加稀盐酸起泡,铁质呈红褐色〔三价铁〕或灰绿色〔二价铁〕等持征,可将上述四种胶结物区别开.化学及生物岩的矿物成分很多,常见的有铁、铝、镐、硅的氧化物和氢痒化物、碳酸盐〔方解石和白云石〕、硫酸盐〔石膏等〕、磷酸盐、卤化物等.但某一种岩石的成分比拟单一,往往以某一种化学组分为主.二、沉积岩的肉眼鉴定方法和步骤:1、碎屑岩:具有典型的碎屑结构,观察描述以下内容:1〕颜色:要求指出岩石的总体颜色,并要区别新鲜面和风化面的颜色.2〕构造:看有无微层理和层面构造,一般以块状构造常见.3〕结构:碎屑岩具有典型的碎屑结构,由两局部组成:1、碎屑局部:描述碎屑颗粒的大小及含量,假设为粗碎屑岩,描述砾石或角砾的大小、形态、磨圆度等.2、胶结局部:常见的胶结物有:黏土质:土状,岩石较松散,小刀可以刻动, 并在水中可以泡软.铁质:使岩石呈紫红色或褐色.硅质:白色,硬度大于小刀, 往往胶结紧密.钙质:白色加稀盐酸强烈起泡.4〕碎屑成分:常见的有:石英、长石、白云母及岩屑碎屑,确定碎屑成分及含量. 5〕命名:碎屑岩按碎屑颗粒的大小先定出:砾岩、砂岩、粉砂岩、泥质岩,基本名称,再按碎屑粒级、成分细分.2、泥质岩:泥质岩由黏土矿物组成,矿物颗粒非常细小,故在手标本中肉眼鉴定其成分是困难的.主要观察描写泥质岩的颜色和物理性质.1〕颜色:一般的泥质岩往往为浅色,混入有机质那么显黑色,混入氧化铁呈褐色, 含绿泥石、海绿石等为绿色.2〕物理性质:观察岩面断口、硬度、可塑性,在水中易否泡软,吸水性强弱等. 3〕构造:观察岩石中有无层理、波痕、结核、泥裂等.4〕是否含有生物化石.5〕泥质岩易和粉砂岩混淆:肉限鉴定一般用手研磨岩石粉末,有无砂感予以区别.假设无砂感者定为泥质岩.6〕命名:泥质岩本身的进一步分类根据固结程度、有无页理构造分为黏土、泥岩和页岩,有的还可根据颜色、硬度和滴酸起抱等进一步分为铁质、硅质和钙质页岩等.3、化学及生物化学岩:1〕颜色:灰•灰白色居多,但往往随混入物而变化.2〕构造:应注意有无微细层理和层面构造,有无化石等.3〕结构:假设为结晶粒状,要按粒度划分粗、中、细粒及其含量:假设为生物碎屑, 要分清生物种属及其含量.4〕断口:可反映岩石的固结程度和结构、构造.如岩石山显微粒状方解石或白云石组成,固结差的为土状断口,固结致密的为贝壳状断口,颗粒较粗大而均匀的那么呈“砂糖状断口〞颗粒较小不均匀而含有生物碎屑的那么呈不平坦断口,假设有显微层理那么呈阶状断口.5〕硬度:一般小于小刀,如混入硅质,硬度增加.6〕遇酸反响:加酸起泡程度.7〕命名: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主要根据物质组成进一步分类命名,其中碳酸盐类岩还应根据钙、镁和黏土物质的白分含量〔即与盐酸反响难易程度〕以及碎屑的成分与结构进一步细分类.〔二〕沉积岩肉眼鉴定描述举例对岩石标本,依上所述步骤观察、描述完毕,最后应给予命名.为便于从岩石名称中反映出岩石特征,往往用岩石的全名称.一般顺序是:颜色+构造+结构+成分.m号标本:新鲜面为白色,风化面为灰白色;具层理构造;粗粒砂状结构,粒度—般为1 mm左右,有5%>2mm的砾石,磨圆较好,多呈浑圆状,分选也较好;硅质胶结.碎屑矿物主要为石英,其含量大于90%,可见少量长石,风化后呈高岭土.根据定名原那么,m号标本全名为:白色含砾粗粒石英砂岩.n号标本:黄绿色,带少量褐色斑点,泥质结构,岩石致密,硬度低,指甲可刻动,断口粗糙,外表光泽暗淡,可见细小云母片,含三叶虫和圆货贝化石碎片, 具有平行的簿层状页理构造,滴盐酸起泡.n号标本可定为:黄绿色含生物钙质页岩.q号标本:灰白色,泥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具贝壳状断口,固结致密,小刀可刻动,局部有粗晶的方解石颗粒,直径I—2mm左右,解理面闪闪发光,加盐酸剧烈起泡. 故q号标本可定为:灰白色泥晶灰岩.1单成分细砾角砾岩:暗褐绿色.细砾角砾状结构.块状构造.角砾全为变质细砂岩碎块,呈暗灰绿色,近等轴状,圆度很差,尖棱状,大小极不均匀,可从粗砂过渡到中砾,最大约40mm,以5-20mm为主,其中角砾呈多泥颗粒支撑,含量约60%.角砾间被砂泥质混基充填,其中砂粒成分与角砾相同,含量约10%.胶结物为泥质,呈略红褐色,土状,硬度小于小刀,含量约30%.2白云质粗粒石英砂岩:灰白色.粗砂状结构.块状构造.砂粒分选较差,以圆一次圆为主,含量约75%O粒间胶结物约25%.砂粒全由石英构成,呈灰一烟灰色,外表光泽略淡,断口处油脂光泽.胶结物为白云石,整体很致密,呈灰白色,与稀盐酸不反响,但粉末反响较强.3粗粒石英杂砂岩:灰白色,风化后呈暗褐红色.粗砂状结构.块状构造.砂粒分选、磨圆中等,含量约80%o粒间杂基含量约20%.砂粒儿乎全为石英,仅少量长石和岩屑.石英灰白一烟灰色,外表略呈毛玻璃状, 油脂光泽,含量约75%.长石淡褐或浅肉红色,岩屑黑色,总量小于5%.杂基灰白一乳白色,局部淡褐黄色,略显粉状.因氧化铁浸染,岩石发育李泽冈格环4中粗粒长石砂岩:淡灰褐色.中粗砂状结构.块状构造.砂粒以次角状为主, 分选较差,含量约85%.粒间胶结物约15%.砂粒成分主要是长石、石英和少量白云母.长石浅肉红色或淡褐色,可见少量解理面,大多反光很弱,含量约50%o石英灰一烟灰色,略透明,泛油脂光泽,含量约30%.白云母银白色片状,强玻璃光泽,大小达含量约5%.胶结物灰白色,较致密,略有粉末状感觉.5中粗粒长石砂岩:褐红色.中粗砂状结构.块状构造.砂粒次角状为主,分选很差,少数可达3mm左右,含量约80%o粒间胶结物约20%.胶结物灰白色,略带淡褐色,与砂粒之间界线截然.砂粒成分主要是长石和石英.长石浅肉红或褐黄色为主,少数灰白色或无色透明, 粒度相对较细,大多小于1mm,含量约50%.石英灰一烟灰色,油脂光泽,粒度相对较大,以1-2mm为主,少数达3mm左右,含量约30%.6中粒长石杂砂岩:暗灰绿色.中砂状结构.纹层状构造.砂粒分选较好,圆度中等,多为次圆状.碎屑成分主要为长石、石英,少量岩屑.石英浅灰或烟灰色,油脂光泽,含量约50%o长石浅肉红色,可见光亮解理面,玻璃光泽,含量约20%o岩屑色暗,结构细腻,含量约10%o砂粒间填隙物为泥质,呈粉状,淡红褐色或淡灰白色,含量约20%.7中细粒岩屑杂砂岩:灰色,略带绿色色调.中细砂状结构.纹层状构造.砂粒分选较好,磨圆中等到差,屡次角一次圆状,含量约75%.砂粒间为泥基,含量约25%O碎屑成分为岩屑和石英.岩屑色深,多深灰、黑灰,局部紫红或略带深绿,均暗淡无光泽,含量约40%.石英烟灰色,微透明,油脂光泽,含量约35%O泥基粉状或土状,浅灰或灰白色,略显红色色调.8细粒岩屑杂砂岩:深灰一黑灰色.细砂状结构.块状构造.砂粒分选较好,圆度中等,屡次圆状,含量约85%o砂粒间为泥基,含量约15%.碎屑成分为岩屑、石英和长石.岩屑色深,多深灰、黑灰,局部泛绿或灰绿,均暗淡无光泽,含量约50%.石英烟灰色,透明毛玻璃状,油脂光泽,含量约25%. 长石灰白色,有时泛浅红,含量约10%.砂粒聚集紧密,之间的泥基呈条痕状显现,颜色呈浅灰褐.9中粒长石石英杂砂岩:浅灰色,略带淡褐色凋.中砂状结构.纹层状构造.砂粒分选中等,磨圆较差,屡次角状,局部次圆,含量约80%o砂粒间为泥基,含量约20%o 碎屑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微量岩屑.石英无色透明或浅烟灰色,油脂光泽, 含量约60%.长石灰白色或浅淡红、黄色,大多高岭土化,无光泽,有时可见玻璃光泽,含量约20%o岩屑黑灰色,内部构造细腻,暗淡无光泽,含量约1%. 泥基呈粉状,灰褐或灰黄色.。

沉积岩的分类

沉积岩的分类

沉积岩的分类沉积岩是地球表面最常见的岩石类型之一,它们是由颗粒物质在水或风等运动介质中沉积而成的。

根据不同的形成过程和特征,沉积岩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1.碎屑岩碎屑岩是由已经存在的岩石、矿物、贝壳等碎屑颗粒在水或风等介质中沉积而成的。

根据颗粒大小不同,碎屑岩可以分为砾石、砂岩和泥岩三种类型。

其中,砾石是指颗粒大小大于2毫米的碎屑物质沉积形成的岩石;砂岩则是指颗粒大小在0.063-2毫米之间的沉积物形成的;泥岩则是指颗粒大小小于0.063毫米的沉积物形成的。

2.生物化学沉积岩生物化学沉积岩是由生物体或其代谢产物在水体中逐渐聚集并形成的。

常见的生物化学沉积岩包括白垩土、珊瑚礁和鸟粪等。

3.化学沉积岩化学沉积岩是由水中溶解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逐渐沉积并形成的。

常见的化学沉积岩包括石灰岩、盐岩和硅化物等。

4.火山碎屑沉积岩火山碎屑沉积岩是由火山喷发产生的碎屑物质在水或风等介质中沉积而成的。

常见的火山碎屑沉积岩包括凝灰岩和火山角砾岩等。

5.冰川沉积岩冰川沉积岩是由冰川运动过程中带来的碎屑颗粒在融水或雪水中逐渐聚集并形成的。

常见的冰川沉积岩包括冰砾石和泥炭等。

6.风成沙质沉积物风成沙质沉积物是指在风力作用下,由于颗粒大小不同,被分选出来形成了以砂为主要组分的地表覆盖层。

常见的风成沙质沉积物包括荒漠和戈壁地区的黄土、流纹状砂岩等。

总之,沉积岩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它们的形成过程和特征而得出的。

不同类型的沉积岩在地质学上具有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对于研究地球历史和资源勘探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沉积岩主要岩石类型

沉积岩主要岩石类型

沉积岩的主要岩石类型:1)火山碎屑岩类:火山碎屑岩是火山剧烈爆发中产出的火山碎屑堆积物经压实、固结以后形成的岩石。

火山碎屑物质的物态一般指它降落着地时的物理状态,即是固态、液态,抑或是塑性体。

固态碎屑包括岩屑、晶屑和玻屑;塑性碎屑包括浆屑,塑性玻屑。

火山碎屑岩根据碎屑颗粒大小又可分为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和凝灰岩。

集块岩:岩石中的火山碎屑粒径大于50mm者占50%以上,常混有火山角砾、火山灰等,分选性差。

集块岩多分布于火山口附近或火山管道中,分布范围较窄,可作为寻找古火山口或古火颈的一种标志。

火山角砾岩:主要由各种喷出岩的角砾组成,也有其它岩石角砾,角砾棱角明显,也可混入少量晶屑,一般由火山灰胶结,分选性差。

该种岩石除分布在火山口附近外,也可分布于离火山口稍远的地区。

比较常见。

凝灰岩:岩石中大多数的火山碎屑粒度小于2mm,并且被更细的火山尘及火山灰的次生化学分解物(蛋白石、粘土、碳酸盐等)所胶结。

由于火山灰粒度细小,从火山口喷出后在空中可飘浮数百乃至数千公里,所以一般凝灰岩的分布范围很宽,可距火山口很远。

它是火山碎屑岩中分布最广的一种。

2)正常碎屑岩类:正常碎屑岩是沉积岩中最常见的岩石之一,特别是在陆相沉积物中,分布极为广泛。

一般所指的碎屑岩是由50%以上的碎屑物(包括矿物碎屑及岩石碎屑)组成的岩石。

它们的形成主要与外动力地质因素有关,大都为机械破碎的产物经搬运沉积而成。

碎屑岩中,也可混入纯化学沉淀物质与黏土物质,并且多以胶结物的形式存在,当这些混入物的含量增多,而超过50%时,则分别过渡为化学岩或黏土岩。

这类岩石按碎屑颗粒大小,又可分为砾岩、砂岩、粉砂岩三种。

砾岩:破碎的岩块,经过较长距离的搬运或受到海浪的反复冲击,使棱角消失,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砾石(或称卵石),再经胶结的岩石称为砾岩。

砾石直径一般大于2mm。

不同的砾岩,其砾石成分和胶结物各不相同。

具砾状结构、层状构造,但层理一般都不发育。

若这类岩石中砾石未被磨圆而具明显棱角者,则称为角砾岩。

常见沉积岩肉眼鉴定简介

常见沉积岩肉眼鉴定简介

常见沉积岩肉眼鉴定简介鉴定内容和方法:碎屑岩:砾岩、砂岩、粉砂岩粘土岩:页岩、泥岩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碳酸盐岩:石灰岩、泥灰岩、白云岩;硅质岩;铁质岩等火山碎屑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对照教材中所列沉积岩的主要鉴定特征,在肉眼下借助于放大镜、小刀等观察不同岩石类型的主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特征。

沉积岩是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沉积物经过成岩作用形成的。

沉积岩的特征主要通过其颜色、构造、结构和成分来认识,沉积岩一般呈层状。

按成因及成分可大致分类为:1、碎屑岩类:包括正常的碎屑岩、火山碎屑岩;2、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

一)沉积岩的颜色:沉积岩的颜色往往反映了岩石的成分和形成的环境。

白色的沉积岩多为纯净的高岭土、石英、方解石、盐类成分组成。

深灰色-黑色一般说明岩石中含有有机成分或散状的硫化铁等杂质。

是还原环境下形成的岩石;肉红色或深红色可能含有较多的正长石或氧化铁,是在氧化环境下形成的;含二价铁的硅酸盐组成绿色沉积岩,形成于弱还原环境。

沉积岩的系统分类表:二)沉积岩的构造:层理和层面构造是沉积岩特有的构造。

沉积岩因层理构造显示其非均匀性,层理有:水平的、波状起伏的、倾斜的、交错的等,肉眼看不到层理构造的为块状层理。

层面构造是各种地质作用在沉积物表面留下的痕迹。

常见的有波痕、泥裂、雨痕、虫迹等。

三)沉积岩的结构:沉积岩的结构与沉积岩的成因紧密相关可分为:碎屑岩具有碎屑结构、化学岩具有化学结构、生物成因的生物结构。

碎屑结构:按碎屑颗粒的直径大小又可分为:砾状结构:>2mm砂状结构:0.05—2mm之间粉砂状结构:0.O05—0.05mm之问.泥质结构:<0.005mm。

化学结构:矿物是通过胶体溶液或真溶液中以化学方式沉淀而生成的结构,它可以是隐晶的,也可以是显晶的。

生物结构:岩石中几乎全部或大部分由生物遗体(如贝壳等)所组成.四)沉积岩的矿物成分:沉积岩中的常见矿物有二十多种,各类沉积岩中的矿物成分有较大差别。

常见沉积岩的特征碎屑岩类

常见沉积岩的特征碎屑岩类

常见沉积岩的特征碎屑岩类砾岩:粒径大于2mm的碎屑占50%以上,具砾状结构,层理发育差。

砾石一般为圆或次圆状者称砾岩,砾石呈棱角和次棱角状者称角砾岩。

主要由一种砾石成分(含量75%)组成的砾岩,称单成分砾岩,这样的砾岩一般分选性和磨圆度均好,如石英砾岩。

砾石成分复杂者称复成分砾岩,一般分选不良,圆度变化也大。

砾岩的胶结物有硅质、钙质、铁质和泥质等。

砂岩:粒径介于2-0.05mm之间的砂粒占50%以上,具砂状结构,各类层理均可发育,胶结物多硅质、钙质、铁质及泥质等。

按砂粒大小可分为粗粒砂岩(粒径2-0.5mm)、中粒砂岩(粒径0.5-0.25mm)、和细粒砂岩(粒径0.25-0.05mm)。

按成分又可分为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和岩屑砂岩。

石英砂岩中石英含量占75%以上,甚至95%以上,一般磨圆度高,分选好,颜色浅。

长石砂岩中石英含量<75%,长石含量>25%,浅红色到浅灰色,圆度较差,分选中等或差。

岩屑砂岩中石英含量<75%,岩屑含量>25%,甚至>60%,颜色深,圆度和分选都很差。

粉砂岩:粒径介于005-0.005mm的碎屑粒占50%以上,具粉砂状结构,多呈薄层状,水平或微波状层理,颗粒细小,肉眼难以辨认,放大镜下可识别石英颗粒或少量白云母。

岩石断面粗糙,无滑感,可与粘土岩相区别。

黄土则是未固结的粉砂,呈土黄色,松散状,层理不清,主要由石英、长石等粉砂组成,含粘土矿物及碳酸钙结核。

泥质岩类:分布最广的一类沉积岩,均为泥质结构,并常具水平层理,主要由各种粘土矿物组成。

通常按固结程度分为以下三种:粘土:未固结或弱固结的泥质岩,具吸水性和可塑性,在水中易泡软。

单矿物粘土有高岭石粘土、蒙脱石粘土、水云母粘土等,但自然界多数为复矿物粘土。

泥岩:固结较紧的泥质岩,呈块状,吸水性和可塑性极弱,在水中不易泡软。

成分较复杂,多水云母,含粉砂。

页岩:固结很好的泥质岩,成页片层,无吸水性和可塑性,水中不能泡软,可按其所含次要成分进一步命名,如炭质页岩、钙质页岩等。

常见沉积岩肉眼鉴定简介

常见沉积岩肉眼鉴定简介

常见沉积岩肉眼鉴定简介鉴定内容和方法:碎屑岩:砾岩、砂岩、粉砂岩粘土岩:页岩、泥岩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碳酸盐岩:石灰岩、泥灰岩、白云岩;硅质岩;铁质岩等火山碎屑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对照教材中所列沉积岩地主要鉴定特征,在肉眼下借助于放大镜、小刀等观察不同岩石类型地主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特征.沉积岩是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地沉积物经过成岩作用形成地.沉积岩地特征主要通过其颜色、构造、结构和成分来认识,沉积岩一般呈层状.按成因及成分可大致分类为:、碎屑岩类:包括正常地碎屑岩、火山碎屑岩;、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一)沉积岩地颜色:沉积岩地颜色往往反映了岩石地成分和形成地环境.白色地沉积岩多为纯净地高岭土、石英、方解石、盐类成分组成.深灰色黑色一般说明岩石中含有有机成分或散状地硫化铁等杂质.是还原环境下形成地岩石;肉红色或深红色可能含有较多地正长石或氧化铁,是在氧化环境下形成地;含二价铁地硅酸盐组成绿色沉积岩,形成于弱还原环境.沉积岩地系统分类表:二)沉积岩地构造:层理和层面构造是沉积岩特有地构造.沉积岩因层理构造显示其非均匀性,层理有:水平地、波状起伏地、倾斜地、交错地等,肉眼看不到层理构造地为块状层理.层面构造是各种地质作用在沉积物表面留下地痕迹.常见地有波痕、泥裂、雨痕、虫迹等.三)沉积岩地结构:沉积岩地结构与沉积岩地成因紧密相关可分为:碎屑岩具有碎屑结构、化学岩具有化学结构、生物成因地生物结构.碎屑结构:按碎屑颗粒地直径大小又可分为:砾状结构:>砂状结构:—之间粉砂状结构:—之问.泥质结构:<.化学结构:矿物是通过胶体溶液或真溶液中以化学方式沉淀而生成地结构,它可以是隐晶地,也可以是显晶地.生物结构:岩石中几乎全部或大部分由生物遗体(如贝壳等)所组成.四)沉积岩地矿物成分:沉积岩中地常见矿物有二十多种,各类沉积岩中地矿物成分有较大差别.碎屑岩由碎屑颗粒(岩石碎屑和矿物碎屑)和胶结物两部分组成.碎屑矿物主要为不易风化地石英、长石和白云母,而易风化地橄榄石、辉石、角闪石则少见.常见地胶结物有碳酸盐、氧化硅、氧化铁、泥质等.根据硅质硬度大,泥质较松软,钙质加稀盐酸起泡,铁质呈红褐色(三价铁)或灰绿色(二价铁)等持征,可将上述四种胶结物区别开.化学及生物岩地矿物成分很多,常见地有铁、铝、锰、硅地氧化物和氢痒化物、碳酸盐(方解石和白云石)、硫酸盐(石膏等)、磷酸盐、卤化物等.但某一种岩石地成分比较单一,往往以某一种化学组分为主.二、沉积岩地肉眼鉴定方法和步骤:、碎屑岩:具有典型地碎屑结构,观察描述以下内容:)颜色:要求指出岩石地总体颜色,并要区别新鲜面和风化面地颜色.)构造:看有无微层理和层面构造,一般以块状构造常见.)结构:碎屑岩具有典型地碎屑结构,由两部分组成:、碎屑部分:描述碎屑颗粒地大小及含量,若为粗碎屑岩,描述砾石或角砾地大小、形态、磨圆度等.、胶结部分:常见地胶结物有:黏土质:土状,岩石较松散,小刀可以刻动,并在水中可以泡软.铁质:使岩石呈紫红色或褐色.硅质:白色,硬度大于小刀,往往胶结紧密.钙质:白色加稀盐酸强烈起泡.)碎屑成分:常见地有:石英、长石、白云母及岩屑碎屑,确定碎屑成分及含量. )命名:碎屑岩按碎屑颗粒地大小先定出:砾岩、砂岩、粉砂岩、泥质岩,基本名称,再按碎屑粒级、成分细分.、泥质岩:泥质岩由黏土矿物组成,矿物颗粒非常细小,故在手标本中肉眼鉴定其成分是困难地.主要观察描写泥质岩地颜色和物理性质.)颜色:一般地泥质岩往往为浅色,混入有机质则显黑色,混入氧化铁呈褐色,含绿泥石、海绿石等为绿色.)物理性质:观察岩面断口、硬度、可塑性,在水中易否泡软,吸水性强弱等.)构造:观察岩石中有无层理、波痕、结核、泥裂等.)是否含有生物化石.)泥质岩易和粉砂岩混淆:肉限鉴定一般用手研磨岩石粉末,有无砂感予以区别.若无砂感者定为泥质岩.)命名:泥质岩本身地进一步分类根据固结程度、有无页理构造分为黏土、泥岩和页岩,有地还可根据颜色、硬度和滴酸起抱等进一步分为铁质、硅质和钙质页岩等.、化学及生物化学岩:)颜色:灰灰白色居多,但往往随混入物而变化.)构造:应注意有无微细层理和层面构造,有无化石等.)结构:若为结晶粒状,要按粒度划分粗、中、细粒及其含量;若为生物碎屑,要分清生物种属及其含量.)断口:可反映岩石地固结程度和结构、构造.如岩石由显微粒状方解石或白云石组成,固结差地为土状断口,固结致密地为贝壳状断口,颗粒较粗大而均匀地则呈“砂糖状断口”颗粒较小不均匀而含有生物碎屑地则呈不平坦断口,若有显微层理则呈阶状断口.)硬度:一般小于小刀,如混入硅质,硬度增加.)遇酸反应:加酸起泡程度.)命名: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主要根据物质组成进—步分类命名,其中碳酸盐类岩还应根据钙、镁和黏土物质地百分含量(即与盐酸反应难易程度)以及碎屑地成分与结构进一步细分类.(二)沉积岩肉眼鉴定描述举例对岩石标本,依上所述步骤观察、描述完毕,最后应给予命名.为便于从岩石名称中反映出岩石特征,往往用岩石地全名称.一般顺序是:颜色构造结构成分.号标本:新鲜面为白色,风化面为灰白色;具层理构造;粗粒砂状结构,粒度—般为左右,有>地砾石,磨圆较好,多呈浑圆状,分选也较好;硅质胶结.碎屑矿物主要为石英,其含量大于,可见少量长石,风化后呈高岭土.根据定名原则,号标本全名为:白色含砾粗粒石英砂岩.号标本:黄绿色,带少量褐色斑点,泥质结构,岩石致密,硬度低,指甲可刻动,断口粗糙,表面光泽暗淡,可见细小云母片,含三叶虫和圆货贝化石碎片,具有平行地簿层状页理构造,滴盐酸起泡.号标本可定为:黄绿色含生物钙质页岩.号标本:灰白色,泥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具贝壳状断口,固结致密,小刀可刻动,局部有粗晶地方解石颗粒,直径—左右,解理面闪闪发光,加盐酸剧烈起泡.故号标本可定为:灰白色泥晶灰岩.单成分细砾角砾岩:暗褐绿色.细砾角砾状结构.块状构造.角砾全为变质细砂岩碎块,呈暗灰绿色,近等轴状,圆度很差,尖棱状,大小极不均匀,可从粗砂过渡到中砾,最大约,以为主,其中角砾呈多泥颗粒支撑,含量约.角砾间被砂泥质混基充填,其中砂粒成分与角砾相同,含量约.b5E2R。

常见沉积岩新

常见沉积岩新
可塑性:粉碎后可做为粘土使用
耐火性:粘土矿物熔点较高,有较好的耐
火性,熔点>1580℃的粘土叫耐火粘土。 烧结性:粘土在低于熔点的温度下局部熔 化并使质点相互连接起来形成坚硬的陶瓷。
粘土岩的物理性质(2)
吸水性:某些粘土能大量吸水,这时孔
隙被吸附水大量充填,降低了透水能力, 因而是很好的隔水层。利用粘土的这个 性质常用它们做大坝堵漏的充填剂。 吸附性:粘土对许多物质有吸附作用, 工业上用来做净化剂、脱色剂。地质时 期的许多矿床的形成也与粘土的吸附作 用有关。
山作用形成的富含SiO2的岩石。 硅质岩的颜色多种多样,随杂质而异。 常见有灰白、灰绿、红色。 硅质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蛋白石、玉髓 和石英。常混有粘土、碳酸岩和氧化铁。 硅质岩多为胶体结构、隐晶结构鲕状结 构和生物结构。
常见硅质岩
硅藻土 海绵岩 硅质板岩 碧玉岩
放射虫岩
碳酸岩的结构
内碎屑结构
生物碎屑结构 鲕粒结构
团粒结构
生物骨架结构
晶粒结构
内碎屑结构
内碎屑是水盆地内沉积的弱固结碳酸岩沉积物
经水流或波浪的机械作用形成的碎屑状堆积物, 碎屑的成分单一,几乎全为碳酸盐矿物。 内碎屑按粒度可分为: 砾屑 粒度>2mm 砂屑 粒度2~0.05mm 粉屑 粒度0.05~0.025mm 微屑 粒度0.025~0.005mm 泥屑 粒度<0.005mm
碎屑岩特征的基本组分。 碎屑粒度及其分级:碎屑粒度是碎屑的基本特征之一。 它是矿物稳定性、风化强度、搬运距离的综合反映。 碎屑粒度范围很广,大者可达0.5m或更大;小者仅数 微米或更小;自然界分布最多的是2——0.005mm之间 的碎屑颗粒。碎屑的粒级划分见表。 碎屑形状:主要用碎屑的圆度和球度来描述。其中以 圆度最常用,也容易对比。 圆度:圆度系指颗粒的棱和角被磨蚀、圆化的程度, 一船分为五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