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单元整体备课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人教部编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教案)教材分析一、单元主题本单元以“我与自然”为主题,编排了《大自然的声音》《读不完的大书》《父亲、树林和鸟》三篇课文,这三篇课文语言各具特色,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大自然的声音》通过对自然界各种声音的生动描写,表现了用心体验大自然的妙趣;《读不完的大书》呈现了从大自然中感受到的“无尽的乐趣”;《父亲、树林和鸟》展现了父亲对鸟的熟悉与热爱。

本单元的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篇章页上呈现了问话形式的人文导语:“大自然赐给我们许多珍贵的礼物,你发现了吗?”导语配合精美的插图,引发想象,发人深思。

二、语文要素1.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

这是本单元的阅读要素,旨在帮助学生体会生动的语言,并引导学生梳理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主动积累生动的语句。

课后题从多个角度帮助学生体会生动的语言:《大自然的声音》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读不完的大书》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生动的语言,《父亲、树林和鸟》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丰富性。

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梳理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主动积累生动的语句。

2.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本单元安排了习作“我有一个想法”,旨在引导学生关心生活中的现象,积极思考,并大胆表达想法,提高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不同于之前的记叙文,本次习作更侧重写现象和想法,以指导生活实践。

要素分解教法建议1.要依托课后题,引导学生感知课文生动的语言,边学习边交流边小结。

不要刻意讲授修辞知识,以免限制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受。

2.在教学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时,要注意两者内容的关联性,并将表达与生活紧密联系。

3.教师应结合课文特点对“摘抄什么”“怎么摘抄”作出循序渐进的整体设计,尤其要对学生从词、短语到句子的摘抄过程给予一定的指导,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扎实的摘抄能力。

4.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篇章页,形成对本单元的整体认识。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三上第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创作我的自然手账本一、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以“我与自然”为主题,编排了《大自然的声音》、《读不完的大书》、《父亲、树林和鸟》三篇课文,语言各具特色,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大自然的声音》通过对自然界各种声音的生动描写,表现了用心体验大自然的妙趣;《读不完的大书》呈现了从大自然中感受到的无穷乐趣;《父亲、树林和鸟》展现了父亲对鸟的熟悉与热爱。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主要依托三篇精读课文以及语文园地部分进行落实。

学习精读课文时,要“感受生动优美的语言”,借助“交流平台”的提示,学会“摘抄生动优美的语言”,然后在“词句段运用”部分尝试“自主创造生动优美的语言”。

本单元的生动语言俯拾即是,在学习时可以先让学生作为一名朴素的读者自由阅读,再集中讨论自己发现的优美之处,教师再相机引导学生进行梳理和积累。

交流完这些生动优美的句子,还要让学生有意识的进行摘抄积累,继而运用到自己的创造中去,实现从积累到模仿再到创造的提升。

本单元的习作训练要素是“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旨在引导学生把视角转向生活,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以指导生活实践。

教学时可以将重点放在“现象的描述”和“改进的建议”上。

本单元的口语交际训练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汇总小组意见时,尽可能反映每个人的想法”,目的是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小事,做一名积极生活的实践者。

无论是口语交际,还是单元习作,这两个表达训练要素都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并尝试把想法表达记录下来,让学生从小养成关注社会现象,并公开表达想法的积极生活态度。

二、单元学习目标经过以上的梳理,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可以表述如下:学生将知道:1.什么样的语言是生动优美的。

2.生动优美的语言会带来丰富多彩的阅读体验。

3.语言文字积累越丰富,越能在表达时创造出生动优美的语言。

学生将理解:丰富的语言积累可以助力准确生动的表达学生将能够:1.在阅读过程中,借助抄写、仿写等形式,积累生动的语句。

三上语文七单元教学计划

三上语文七单元教学计划

三上语文七单元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课本中规定的生字词、语法规则等课堂知识。

2)了解课文中的人物、情节、主题等内容。

2.能力目标:1)能正确运用所学词汇、语法进行写作。

2)能够理解和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情节、主题等内容。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复习上一单元的内容,包括生字词、语法知识等。

2.学习本单元新的生字词、语法规则等。

3.阅读课文,理解和分析其中的内容。

4.进行写作练习,运用所学知识写出自己的观点或描述。

5.进行听说读写等综合训练,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三、教学过程:1.复习上一单元的内容1)复习上一单元的生字词和语法规则,让学生进行默写和口头复述。

2)通过课堂活动,复习上一单元的课文,让学生回顾课文中的人物、情节、主题等内容。

2.学习本单元的新知识1)教授本单元的新生字词,让学生进行认读、拼写和造句等练习。

2)教授本单元的新的语法规则,让学生进行理解和运用练习。

3.阅读课文,理解和分析其中的内容1)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情节、主题等内容,进行讨论和解释。

3)通过小组活动或课堂讨论,让学生进行课文理解和分析的演练。

4.进行写作练习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例如写一篇关于自己的家乡的作文,或写一篇关于课文中某个人物的心情变化的作文等。

2)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帮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并进行互相批改和反馈。

5.进行听说读写等综合训练1)组织学生进行听力训练,让他们听懂并理解教师朗读的短文或问题。

2)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练习,例如进行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等活动。

3)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练习,让他们读懂课文并进行相关的理解和分析。

4)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帮助他们进行写出自己的观点或描述,并进行评价和修改。

四、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小测验、作业和考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

2.通过教学观察和讨论,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进行评价。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七单元大自然的声音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七单元大自然的声音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七单元大自然的声音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自然的声音,并能够通过听的方式辨认出其中的一些声音;2.通过描写形容词的使用,表达大自然的声音;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听力能力,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听辨大自然的声音,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听力能力;2.使用形容词描写大自然的声音,让学生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大自然的声音录音或视频(如雨声、风声等),让学生观看或听取,引出本单元的话题——大自然的声音。

2. 学习活动(45分钟)(1)第一组活动:听辨大自然的声音(20分钟)教师将多个大自然的声音录音文件分别编号,并写在黑板上,例如:1. 鸟鸣声,2. 海浪声等。

然后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按顺序听取教师播放的一段声音,尽可能地分辨出这是哪种声音。

每三分钟换一次学生。

最后,教师让学生自己说出听到的声音,并验证正确性。

同时,让学生复述一些他们最喜欢的声音,为下一步描写做铺垫。

(2)第二组活动:形容词描写大自然的声音(2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声音,然后写出对这种声音的描述。

学生可以互相讨论,搜集更多的形容词。

比如,学生可以说:“听起来像欢乐的小鸟在欢唱”, “像是狂怒的大海在咆哮”等。

之后,教师选择几个代表性的学生,让他们上门口描述自己喜欢的声音。

同时,教师可以提供些评价和点评。

3. 课后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记录自己在生活中听到的声音,并试图用形容词进行描述。

四、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观察、学生表现、评价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估。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大自然的声音,同时也通过听、说的方式进行了语言表达的训练。

但是,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到几点:一是要注意教学活动的安排时间掌控,保证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二是需要更具体地指导学生使用形容词,以及如何准确表达大自然的声音,让学生更好地转化为语言;三是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如何记录声音并进行语言表达,以及如何给予评价和反思,让学生成长和进步。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的主题是“大自然的声音”,通过研究本课,我们将了解大自然中美妙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接下来,我们开始研究吧!二、识字写字。

1.学会写12个字,熟悉本课相关的词语,认识7个字。

2.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生字,研究用硬笔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

三、朗读指导。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用“一瞬间”、“舒畅”造句。

四、理解运用。

1.朗读课文,理解”读不完的大书”的含义。

2.一边诵读,一边想象,感受自然的美好,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通过词句段的运用,研究带“得”字句子的特点,并加以运用。

用词要准确,语言要通顺,表达要具体。

五、总结反思。

1.通过活动懂得只要是对社会有利,对他人有帮助的事就是好事,学会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逐步养成做小事的好惯。

2.愿意并能积极参与做好事活动,初步知道做好事是有爱心的表现,小学生做好事也是为社会作贡献。

3.研究把自己的想法写清楚。

听取别人建议,尝试修改作。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我们将了解大自然中美妙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学会做好事,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老师:同学们,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有花、草、蝴蝶、小鸟等动植物,这是我们能看到的。

大自然里还能听到什么呢?你们要仔细听!(播放大自然的声音)大自然里除了刚才听到的声音外,还有哪些声音呢?今天,让我们走进大自然,走进语言文字中去感受那来自大自然的美妙声音!师:同学们,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大自然!有花、草、蝴蝶、小鸟等动植物,这是我们能够看到的。

大自然里还能听到什么呢?你们要仔细听!(播放大自然的声音)大自然里除了刚才听到的声音外,还有哪些声音呢?今天,让我们走进大自然,走进语言文字中去感受那来自大自然的美妙声音!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请轻轻翻开书,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我有一个想法》课前解析教学教案和教学反思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我有一个想法》课前解析教学教案和教学反思
点评范例:小作者先写了一位老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社会现象,在生活中是客观存在的,事例真实。然后分析了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中肯的,主要表现在有些老人不懂交通规则,或者懂了也不愿意去遵守,交通安全意识淡薄。
请学生模仿范例写一写。
预设:最近看了一个新闻,不禁让我胆战心惊:37名学生吃了学校小卖部出售的田螺后,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经诊断为不洁食物引发急性胃肠炎。好在及时送医院,才康复出院。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我有一个想法》课前解析教学教案和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能清楚地写下生活中的某种现象及自己对此的想法。
2.能主动用书面的方式与别人交流想法。
【教学重点】
能从积极的方面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难点】
把自己的发现和自己的想法写清楚。
【教学准备】
课件
③发现了“教室里开辟植物角是好事”这一问题后,首先要写明:这个问题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可以美化教室,陶冶性情;可以培养观察能力;可以了解植物的特点,补充生物知识。)然后写:我的建议是什么?(教室里开辟植物角是一件好事情。)
④发现了“捡拾狗粪是文明行为”这一问题后,首先要写明:这个问题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可以美化环境;可以谴责污染公共卫生的人;可以培养热爱劳动的品质。)然后写:我的建议是什么?(鼓励小朋友利用空闲时间捡拾狗粪,美化环境。)
②以写“教室里开辟一个植物角”为例。
首先明确:现象是什么?(教室里开辟一个植物角)
再说明:你是怎样发现这个现象的?(教室里有空置的角落;同学们喜欢亲近大自然。)
(3)(出示课件21-23)过渡: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下面我们一起来演练一下。
①写“抄写作业是不好的习惯”这个现象。
预设:现象——抄写作业;发现问题1——在教室里抄写同学作业;发现问题2——从网上搜集作业答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单元备课+课时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单元备课+课时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单元备课+课时教案学生: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课件上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图片中的自然元素,如树、花、草、鸟等。

2.引导学生思考:在自然中,除了这些元素,还有什么声音?3.出示课文标题《大自然的声音》,让学生猜测文章内容。

Step 2 预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标注生字、不认识的词语。

2.教师带领学生查找生字、不认识的词语的意思。

Step 3 理解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第1自然段,概括文章大意。

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第2~4自然段,了解风、水、动物的声音特点。

4.教师带领学生背诵第2~3自然段,体会课文的写作特点:围绕一句话来写。

5.学生试着用几句话写下自己听到的美妙声音。

6.学生分享自己写的句子,并相互欣赏。

Step 4 拓展延伸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会写这篇文章?他想表达什么?2.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表达作者的热爱之情。

3.学生可以在家里或校园里寻找美妙的声音,并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Step 5 课堂小结1.教师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

2.学生自评课堂表现,教师给予肯定和建议。

Step 6 课后作业1.背诵第2~3自然段。

2.找出自己身边的美妙声音,并记录下来。

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想象并描述。

4.关于水的声音,教师出示视频或录音,让学生听并感受。

5.关于动物的声音,教师出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6.让学生感悟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思考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和热爱。

三、背诵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第2~3自然段,让学生跟读。

2.教师分段带领学生背诵第2~3自然段。

3.学生小组内互相背诵,教师巡视指导。

四、总结反思1.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继续热爱大自然,关注环境保护。

五、布置作业1.课下熟读课文,准备背诵整篇课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评析:这段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春雨的惹人喜 爱。
2.(课件出示)
春天来了!你看万紫千红的花开了,把可爱的草,树木,鸟,兽,虫,鱼都 从寒冷的冬天中叫醒了,使得大地恢复了生机。那些野花像小星星一样一闪 一闪眨着眼睛。
评析:这段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动植物人的思想感情,生动 形象地描写出了恢复了生机的大地。
1、交流平台围绕“摘抄”这一话题展开,是对单元目标的交流总结。旨 在帮助学生具体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积累喜欢的语句”,进一步养 成摘抄积累的习惯,提高书面表达的丰富性。 2、词句段运用包括双人“得”句式的用法和顶针修辞的使用。第一题呈 现了几个“得”后带补语的例子,旨在通过大量的感性认识形成语感, 今后能够自然区分“的”“地”“得”的不同用法,并正确使用。第二 题是初步感受“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开头"的语言现象,并 续说这样的句子。
八、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的教学除了要延续课文学习的内容知识,更要以生 活为主线,让学生充分地感知、体验生活,思索生活,理解生 活。而教学的过程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的运行也需 要一定的程序。本次课堂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
本堂课,给了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让他 们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通过他们自主、表达与交流等探索 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自主交流“摘抄”的知识, 学会如何摘抄;自主交流“写字”的结构和规则,学写生字; 自主读读背背《采莲曲》,理解诗句大意,积累诗句。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语文园地”是整个单元的总结,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我与自然”。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语文园地七的内容。
板块二、交流平台 1.(课件出示)
不知什么时候,落起了春雨,轻轻地,听不见淅沥地响声,像一种湿漉漉地烟雾 ,轻柔地滋润着大地。春雨过后,太阳出来了,一片晴朗。整个世界像刚洗过似 地,特别清爽,空气十分新鲜,呼吸一口,甜丝丝地,像喝了蜜一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单元整体备课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24个生字,会写39个字,重点指导写好“柔、翅、枣”等字,注意其中的重点笔画撇、捺要写得舒展。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

学会归类摘抄、做批注摘抄、注明出处摘抄等摘抄方法。

3.通过读文,体会作者笔下描绘的情景,领略大自然的美妙,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美。

4.初步领会“总-分”的结构特点。

5.留心生活,能清楚地表达、记录自己的看法、想法。

逐步学习“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单元教学重难点:
1.通过阅读感受生动的语言,用多种摘抄方法积累语句。

2.学习“围绕一句话”把内容表达清楚、具体。

教学建议:
(一)识字与写字
采用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相结合的方法,重视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

写字着重指导单字的书写,把字写得更美观。

(二)阅读。

课文学习要密切关注课后的练习题。

练习题大多都是从以下三个层面设计的:理解与交流、积累与运用、拓展与实践。

(三)口语交际与习作
口语交际要关注相应的“小贴士”。

习作要先用心阅读教材给出的习作样例,从中知道该“怎么写”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