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处理基本知识(精选)
《公文写作与处理基础知识》

《公文写作与处理基础知识》一、公文的概念1、公文:公文是公司和二级单位在履行管理职能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是传达、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公司规定,请示和报告问题,批复和部署工作,商洽和交流情况的重要工具。
2、公文处理:公文处理是指公文的办理、管理、整理、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公文处理必须严格执行《保密工作管理规定》,做到准确、及时、安全。
在公文处理中:公司总经理(党委)办公室是公文处理的管理部门,主管公司机关公文处理工作。
二级单位综合办公室负责本单位公文处理工作。
二、公文的作用1、领导和指导作用。
上级机关发给下级机关的公文,都具有领导和指导作用。
上级机关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决定和规定等公文,必然要对下属机关产生领导作用。
而批复等公文,则对具体工作产生指导作用。
2、行为规范作用。
通过公文发布的一些法律和法规等,对所辖成员起着规范和准绳作用。
3、宣传教育作用。
公文在传达某一方针政策,规定人们应该怎么做的同时,还要讲清道理,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就增强了它的宣传和教育作用。
4、联系知照作用。
机关之间的许多工作是通过公文进行联系、协调的,许多具体问题也是因此而得到及时处理的,还有许多对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信息资料也是这样获得的。
因此,公文在保证各机关正常而有秩序地开展工作上,起着极大的作用。
5、依据凭证作用。
各种公文都反映了制发机关的意图,都具有法定的效力,受文机关则以此作为处理工作、解决问题的依据。
公文不仅仅传达了发文机关的意图,同时也是证实这一意图的最好凭证。
三、公文特点1、作者的法定性。
公文作者是法定的,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职权和承担义务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
公文起草者,只是组织的代笔人。
2、读者的特定性。
公文读者具有特定性。
有的公文的读者是特指的受文机关,有的公文的读者是社会全体成员。
3、作用的权威性。
公文具有代行法定职权的功能,对受文机关在法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具有强制性。
党政机机关公文处理基本知识

xxxx办公室
公文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实施领导的重要手段,指导工作的重要载体。
(五)正文 正文是公文的主体和核心所在,用来表达公文的内容, 位于标题或主送机关下方。一般用三号仿字体,每段的首 行空两个字,首页要有两行以上的正文。
xxxx办公室
公文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实施领导的重要手段,指导工作的重要载体。
xxxx办公室
公文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实施领导的重要手段,指导工作的重要载体。
(二)公文的类别
1、根据所起的作用不同: 法规性公文,如条例、规定、办法、章程、守则、规范、制度等; 计划性公文,如要点、计划、规划、方案、预案、纲要、安排、 打算、设想等; 指导性公文,如命令、指示、决定、决议、通知、会议纪要、意 见等; 陈述性公文,如工作总结、工作情况报告、调查报告等; 请示答复性公文,如请示、批复等; 沟通情况性公文,如通报、简报等; 宣传教育性公文,如讲话稿、通告等; 商洽性公文,如函等。
xxxx办公室
公文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实施领导的重要手段,指导工作的重要载体。
(三)公文的文种
1、根据•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的规定: 党的机关使用的主要文种有14个:决定、决议、指示、 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 定、函、会议纪要。 可以简单概括为:二通(通知、通报)二决(决定、 决议)二示(指示、请示)加二报(公报、报告),条例 意见批复规(规定)函要(会议纪要)。
xxxx办公室
公文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实施领导的重要手段,指导工作的重要载体。
(七)发文机关署名 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的名称, 只标识成文时间(注:党委系统的公文必须有发文机关署 名)。成文时间右空4字;加盖印章应上距正文2mm~4mm, 端正、居中下压成文时间,印章用红色。 当印章下弧无文字时,采用下套方式,即仅以下弧压 在成文时间上; 当印章下弧有文字时,采用中套方式,即印章中心线 压在成文时间上。
公文处理基本知识讲解

公文处理基本知识讲解公文是指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组织机构在处理日常工作中所使用的书面文件。
公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具有严谨性、控制性、规范性和正式性等特点,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明确工作责任、规范行政行为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公文的基本形式及构成要素公文一般包括文章题目、正文、落款、附件等几个基本要素。
其中,文章题目用以说明文件的主题或名称,正文是文件的主要内容,落款一般包括文号、签发机关、签发日期等信息以示文件的发出和认可,附件是对正文某些内容的具体说明或补充。
这些基本要素的设置与排列顺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但一般要符合相应的规范。
二、公文的常见种类公文根据内容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通知、通告、命令、决议、函电、报告等多种形式。
1. 通知:用于向本单位成员或其他单位传达一些公开的信息、意见、决定或请求。
2. 通告:用于向本单位成员或其他单位公布、布告一些事项或通告一些规定。
3. 命令:用于向本单位成员或其他单位下达具有强制性质的指示或命令,要求对方严格执行。
4. 决议:用于某些集体组织或会议对某个事项进行决策、表决并作出正式的决定。
5. 函电:用于单位之间或与个人之间的书面往来,包括交流意见、邀请参加活动等。
6. 报告:用于向上级报告工作、情况、问题等,可分为一般报告、专题报告、年度总结等。
三、公文的语言特点及写作技巧1. 严谨性:公文语言应严谨、负责、用词准确,注意事实、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避免主观成分和个人色彩的插入。
2. 规范性:公文语言应符合一定的格式和规范,包括正式用语的运用、句式的结构等方面,以达到工作的规范化和高效性。
3. 简明扼要:公文语言应力求简练、明了,避免冗长、庞杂的陈述,重点突出,条理清晰。
4. 具体明确:公文语言应准确地表达意思,避免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表述,以避免造成误解和混淆。
5. 文笔稳重:公文语言应端庄、稳重,体现出公务员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公文处理基础知识

公文处理基础知识第一节公文处理概述一、公文的定义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在处理公务时所形成的现行公用、法定效力和特定体式的文字材料。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党的机关的公文,是党的机关实施领导、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部署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和交流情况的工具。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行政机关的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二、公文办理程序收文办理:包括签收(含拆封、清点、分类)、登记、拟办、送批、批办、分发、传阅、承办、催办、办复、立卷、归档等12个程序。
注意:1.要有规范收文登记本、阅文处理笺;2.各单位办公室人员要及时向有关人员收取(指通过会议发的文件)文件;3.需清退的文件必须要放在保密柜,由专人保管;4.复制上级秘密文件,须经发文机关批准或授权。
复印件应加盖复印机关印章。
复制的公文应与正式印发的公文同样管理。
5.借阅文件要登记。
发文办理:包括起草(含修改、协调)、校核、会签、签发、复核、登记(编号)、印制(含排版、校对、装订)、缮印、分发、立卷、归档11个程序。
注意:1.要有规范的发文登记本、发文签批单;2.校核、复核、登记、印制等程序必须由文秘人员和办公室主任把关;3.要有会签程序,由办公室文秘拟定会签人、签发人。
4、发文要严守程序,坚决杜绝“倒行文”。
第二节公文种类按照《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国家行政机关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公文种类主要有14种:1.决议。
用于发布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
2.决定。
用于对重要事项做出决策和安排。
3.指示。
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
4.意见。
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5.通知。
用于发布党内法规、任免干部、传达上级机关的指示、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发布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共同执行或周知的事项。
公文处理的基本知识

公文处理的基本知识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公文处理是一项重要而必要的工作。
无论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是学校、社团组织,都需要处理大量的公文来进行内外部的沟通和协调。
本文将介绍公文处理的基本知识,包括公文的定义、分类、格式要求以及处理流程等内容。
希望通过本文的阅读,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公文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公文的定义公文是指由机关、组织或个人为了履行职责、传达信息或者解决问题等目的,用文字记录并发出的文件和文件集合。
公文通常具有正式性、权威性、明确性等特点,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约束力。
公文是组织内外部协作和决策的重要工具,对于保证工作的高效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公文的分类公文按照内容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公文类型包括:1.通知公文:用于传达重要信息、安排工作或者通告事项。
2.呈报公文:用于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征求意见或请示决策。
3.请示公文:用于向上级请示决策、征求指导或汇报工作。
4.批复公文:对请示公文或呈报公文进行答复和决定。
5.纪要公文:用于记录会议、谈话等工作内容和决策结果。
6.决定公文:用于发布重大决策、政策、规定等文件。
通过对公文的分类,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公文的特点和用途,有助于进行准确和高效的公文处理。
三、公文的格式要求公文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标题公文的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概括公文的内容和用途,能够引起阅读者的注意。
标题一般位于公文的顶部,采用加粗、居中的方式展示。
公文的抬头包括机关名称、发文日期、文号等信息。
其中,机关名称一般位于公文的左上角,发文日期位于右上角,文号位于左下角。
3. 正文公文的正文是公文的核心内容,要求言简意赅、重点突出。
正文的字体一般为宋体,行距为1.5倍,段落间需要空一行。
4. 结尾公文的结尾通常包括落款、签名、联系方式等信息。
其中,落款位于正文下方,签名位于落款的右侧,联系方式通常位于签名的下方。
5. 附件如果公文有需要附带的文件、资料等材料,可以在公文的末尾添加附件部分。
公文处理基本知识

10、要求:公文运转由文秘部门负责,来文单 位人员不得持件运转。凡送请责任人阅示、审 批和送请有关部门办理旳公文, 有关人员均
应严格登记,各个环节都应在确保质量旳前提 下抓紧办理,做到一般文件及时办理,急件随 到随办,特急件专人限时 办理。送批公文,如
有关责任人外出,一般可隔过下传或者送代管 责任人审批;不能隔过下传或者代批旳,视时 间要求分别采用等待或者专程送批旳方法。
公文处理基本知识
2023年12月
行政机关旳公文种类
1、命令(令) 3、公告 5、告知 7、议案 9、请示 11、意见 13、会议纪要
2、 决定 4、 通告 6、 通报 8、 报告 10、批复 12、函
1、命令(令)
合用于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公布规 章;宣告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 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13、抄送机关指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知 晓公文旳其他机关,应该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 简称、统称。
14、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印发机关统称机 关办公厅(室)或文秘部门,印发日期以公文付 印日期为准,用阿拉伯数字标识。
行文规则
1、 行文应该确有必要,注重实效。省政府、 省厅都有明确要求,要防止文山会海。发文要 坚持少而精旳原则,既要提升质量,又要控制 数量。这里把握五个原则:
3、 经审核,对符合条件公文,应该及时登记、 分类,并提出分办或拟办意见送有关责任人指 示或转有关部门办理。需要两个以上部门办理 旳,应该明确主办部门。紧急公文,应该明确 办理时限。对不符合要求旳公文,经办公室责 任人同意后,能够退回呈报单位并阐明理由。 (附来文登记表图)
4、分办:粘贴 公文处理单 (如图)
5、公文中旳数字,除成文日期、部分构造层 顺序数和在词、词组、常用语、缩略语、具有 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旳数字必须使用中文 外,应该使用阿拉伯数字。
公文处理相关知识要点

公文处理相关知识要点公文处理是指在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组织中对各类公文进行接收、处理、传达、归档等日常工作的过程。
准确、规范的公文处理对于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递、组织的顺利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公文处理相关知识的要点:一、公文的种类和特点:1.公文的种类:根据内容和功能的不同,公文可以分为文件、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指示、核案、函、议案、决议等多种类别。
2.公文的特点:公文具有正式性、商务性、文件性、公开性、时效性、延伸性等特点,需要符合法定格式、使用规范词语、内容明确准确、形式规范等要求。
二、公文处理的基本要求:1.精确:处理公文时要准确理解公文的内容和要求,严格按照规定的格式填写、签署和传递。
对于涉及重大事项的公文,还需要进行认真核对和复核工作,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2.规范:公文处理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包括格式、用词、语法等方面的规范。
公文的格式包括发文机关、标题、正文、签发人、印章等内容,用词要求简洁明了,语法要求准确规范。
3.全面:在处理公文时,要充分了解公文的全面信息,包括公文的发起机关、相关文件、会议内容、意见建议等,确保公文处理得到全面考虑和妥善回复。
4.及时:公文处理要注意保证时效性,即及时处理和回复公文,避免耽误重要事务和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纠纷。
尤其是对于紧急、重要的公文,要尽快处理并妥善安排。
5.保密:在公文处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保密规定,确保公文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即使公文需要传递给其他部门或单位,也要注意控制范围和保护公文的机密性。
三、公文处理的流程和方法:1.公文的接收和分类:接收公文后,需要进行分类和登记,按照公文的性质、重要性、紧急性等进行合理归档和分发,确保公文的有序处理。
2.公文的处理和传达:对于不同类型的公文,需要根据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相应的处理和传达。
例如,对于请示报告类的公文,需要安排负责人审阅并发表意见;对于批文类的公文,需要快速处理并及时回复等。
公文写作与处理基础知识

《公文写作与处理基础知识》一、公文的概念1、公文:公文是公司和二级单位在履行管理职能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是传达、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公司规定,请示和报告问题,批复和部署工作,商洽和交流情况的重要工具。
2、公文处理:公文处理是指公文的办理、管理、整理、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公文处理必须严格执行《保密工作管理规定》,做到准确、及时、安全。
在公文处理中:公司总经理(党委)办公室是公文处理的管理部门,主管公司机关公文处理工作。
二级单位综合办公室负责本单位公文处理工作。
二、公文的作用1、领导和指导作用。
上级机关发给下级机关的公文,都具有领导和指导作用。
上级机关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决定和规定等公文,必然要对下属机关产生领导作用。
而批复等公文,则对具体工作产生指导作用。
2、行为规范作用。
通过公文发布的一些法律和法规等,对所辖成员起着规范和准绳作用。
3、宣传教育作用。
公文在传达某一方针政策,规定人们应该怎么做的同时,还要讲清道理,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就增强了它的宣传和教育作用。
4、联系知照作用。
机关之间的许多工作是通过公文进行联系、协调的,许多具体问题也是因此而得到及时处理的,还有许多对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信息资料也是这样获得的。
因此,公文在保证各机关正常而有秩序地开展工作上,起着极大的作用。
5、依据凭证作用。
各种公文都反映了制发机关的意图,都具有法定的效力,受文机关则以此作为处理工作、解决问题的依据。
公文不仅仅传达了发文机关的意图,同时也是证实这一意图的最好凭证。
三、公文特点1、作者的法定性。
公文作者是法定的,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职权和承担义务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
公文起草者,只是组织的代笔人。
2、读者的特定性。
公文读者具有特定性。
有的公文的读者是特指的受文机关,有的公文的读者是社会全体成员。
3、作用的权威性。
公文具有代行法定职权的功能,对受文机关在法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具有强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