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差异

合集下载

中韩文化差异对比

中韩文化差异对比

中韩文化差异对比学生:卢柔柔学号:G*******班级:营销1104老师:***中韩文化差异对比近年来,中华大地韩流滚滚,朝鲜半岛也是汉风阵阵,“韩流汉风”一度被热炒。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灿烂缤纷,在五千年的风雨中,经历了多次兴衰的过程,它是不断更新发展的,而且在每一次扬弃后象凤凰一样又获得了新生,有了新的内容;韩国的文化也有着其悠久和深厚的历史,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风景。

一、语言文字的差异语言是最重要的文化信息载体,是一种社会现象。

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二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文化是语言的基础,没有文化,语言也就不可能存在,语言受人类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语言使用主体所处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背景、风俗习惯等或多或少地在语言中都会有所反应,同时也会影响语言的发展和变化。

语言是反映人类社会的一面镜子。

文化可以通过语言来表现,或者说通过语言可以透视出民族文化。

(一)在文字方面差异(1)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藏语系的诸语言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西起克什米尔,东至我国东部边界。

主要包括汉语、侗台、苗摇和藏缅三个语族。

汉藏语系的特点:一般都有声调而没有词的重音;多用词序、虚词表示语法关系;虚词中还有一类特殊的类别词——量词。

(2)韩语的系属问题学术界至今无定论韩国语的系属问题:历史上主要有过四种不同的主张,即所谓的北方系统说,所谓的南方系统论,韩日语同系论;所谓的印欧同系论;另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韩国语应归属为包括蒙古语、满语在内的“东北亚语系”这样一个新的语系;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韩国语属于阿尔泰语系。

(二)在语言方面差异1.元音(1)国际音标相同的元音,读音有细微差别,且发音方法略有差异。

(2)韩国语分为阳性元音和阴性元音,汉语无此分类。

但日语和韩国语的元音性质不完全对立。

2.辅音(1)韩国语中的清辅音与浊辅音无对立。

(2)韩国语的辅音是由松音、送气音、紧音形成对立。

中国和韩国礼仪的差异

中国和韩国礼仪的差异

中国和韩国礼仪的差异首先,中韩两国在宴会礼仪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宴会被视为社交的重要场合,通常在宴会上,主持人会向宾客致以热情的欢迎辞,并且适时引领大家起立和敬酒。

韩国的宴会礼仪也很注重,但流程上有所不同。

在韩国,宴会开始前,主人会向客人献上茶水和一些小菜,以示热情好客。

而在餐桌上,韩国人注重包装和摆放的美感,菜肴的样式和分类也有严格的规定。

其次,中韩两国在敬酒礼仪方面也存在一些差异。

在中国的宴会上,敬酒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仪式,通常由主人首先敬酒给客人,客人收到酒后,要站起身,向主人敬酒,并表示感谢和祝福。

而在韩国,敬酒礼仪也十分严谨,但有所不同的是,敬酒时一般是客人自己倒酒,倒满七八分,然后并拢双手,将酒杯递给对面的长者,长者接过杯子后会直接将酒喝下,并表示感谢和祝福。

最后,中韩两国在问候礼仪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同。

在中国,人们见面时通常会互相问候,如“你好”、“早上好”等。

而在韩国,人们见面时也会互相问候,但问候的方式有所不同,韩国人称谓非常重要,年龄和职位是决定称谓的重要因素,一般年纪较长或职位较高的人要先打招呼,并称呼对方的姓名。

此外,在韩国,人们常常使用双手来表示尊敬和友好,当年龄较大或地位较高的人向年龄较小或地位较低的人问好时,会同时将两只手握在一起,并微微鞠躬,这是一种常见的韩国特有的问候方式。

综上所述,中国和韩国礼仪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宴会礼仪、敬酒礼仪和问候礼仪等方面。

通过了解和尊重彼此的礼仪差异,可以加深和拓展中韩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两国关系更好地发展。

中韩句子结构

中韩句子结构

中韩句子结构
(原创版)
目录
1.中韩语言的差异
2.中韩句子结构的不同
3.实例分析
4.学习中韩句子结构的重要性
正文
一、中韩语言的差异
中文和韩文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它们之间存在许多差异。

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而且在句子结构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要了解中韩句子结构的不同,首先要对这两种语言的差异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二、中韩句子结构的不同
1.语序差异
中文和韩文在语序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中文是一种主谓宾语的语言,一般遵循“主语 + 谓语 + 宾语”的结构。

而韩文则是一种主谓宾补的语言,其语序为“主语 + 宾语 + 谓语 + 补语”。

2.助词的使用
韩文句子中助词的使用非常重要,它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

助词分为主格助词、宾格助词和属格助词等,用于表示句子中名词、代词和数词等词性的不同功能。

而中文句子中则没有这种助词。

三、实例分析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分析中韩句子结构的不同。

中文句子:“他给我一本书。


韩文句子:“他 (主语) 给我 (宾语) 一本书 (谓语)。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中文和韩文在语序和助词使用上有很大的不同。

四、学习中韩句子结构的重要性
对于学习中文和韩文的人来说,了解中韩句子结构的不同是非常重要的。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对方的语言,并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在阅读和写作时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总之,中韩句子结构在语序和助词使用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中韩文化差异

中韩文化差异

中韩文化差异:
1、言谈举止
鞠躬是每一种文化的一部分,大多数人做法是相同的,说实话,它已经在每个国家发展了多年。

在日本和韩国,在欢迎对方时微微鞠躬,在更正式的场合下鞠躬更深沉,这被认为是恰当的。

在中国,握手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一种典型的欢迎,只是一个轻微的头部手势,而不是惯常的鞠躬。

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另一种习惯是谈话的音量和语调。

往往你在一公里以外的地方看到和听到中国游客。

在公共场所日本人和韩国人通常会保持非常安静的状态,甚至会把自己的笑声留在原地。

然而,中国人没有保持安静的社会习俗。

你会经常看到中国人咯咯地笑,提高嗓门,这对日本和韩国来说是一个明显的不同。

2、文化时尚
在时尚界,韩国以可爱、时尚的文化而闻名,韩国人比日本人更经常地选择更亮的色调,但与此同时,韩国人在亚洲流行时尚中也占据了相对的地位,这一点尤为突出。

在中国,时尚在城市和省级环境中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无论他们在服装和装饰品上都采取了更西方的策略。

3、语言
在语言上,韩语可以以辅音结尾,而不是以“n”结尾。

“他们确实有一个简单的音节和元音框架,就像日语一样。

中国的语言是日语和韩语的起源,似乎是独一无二的。

汉语普通话是中国的官方标准,
但每个单词都有很多相同的元音。

4、文化节日差异
习俗方面,中国的中秋和韩国的仲秋是同一个节日,但韩国人对于吃月饼比较陌生;端午节,在韩国已转化出截然不同的意义和内容(没有龙舟赛)。

中韩文化差异对比

中韩文化差异对比

中韩文化差异对比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中韩文化差异对比摘要:大韩民国历史上受我国唐代文化影响很大,受我国佛学、儒学影响很深。

韩国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体。

本文通过对中韩两国的饮食、服饰、礼仪等传统文化进行对比,找出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对两国传统文化的保留程度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语言文字,历史文化,现代文化一、中韩语言文字的差异对比(一)语言属系1.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藏语系的诸语言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西起克什米尔,东至我国东部边界。

主要包括汉语、侗台、苗摇和藏缅三个语族。

汉藏语系的特点:一般都有声调而没有词的重音;多用词序、虚词表示语法关系;虚词中还有一类特殊的类别词——量词。

2.韩语的系属问题学术界至今无定论韩国语的系属问题:历史上主要有过四种不同的主张,即所谓的北方系统说,所谓的南方系统论,韩日语同系论;所谓的印欧同系论;另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韩国语应归属为包括蒙古语、满语在内的“东北亚语系”这样一个新的语系;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韩国语属于阿尔泰语系。

(二)在语言方面差异1.元音(1)国际音标相同的元音,读音有细微差别,且发音方法略有差异。

(2)韩国语分为阳性元音和阴性元音,汉语无此分类。

但日语和韩国语的元音性质不完全对立。

2.辅音(1)韩国语中的清辅音与浊辅音无对立。

(2)韩国语的辅音是由松音、送气音、紧音形成对立。

(3)韩国语“r”和“l”不分,而汉语中区别明显。

3.音节(1)都可以由一个元音单独构成。

(2)都有“辅音+元音”的组合形式。

(3)汉语无复辅音;韩国语有,以复韵尾的形式出现。

(4)韩国语无复合元音;汉语有。

如“买”4.音节构造(1)韩国语属闭音节语言,汉语属于居于开音节语言和与音节语言之间的语言,二者既有开音节,又有闭音节,音节构造闭日语复杂。

(2)汉语和韩语音节可由4个音素组成6.声调(1)汉语高低声调发生在音节内,即所谓四声。

中韩文化差异报告

中韩文化差异报告

中韩文化差异报告这学期我选修了中韩文化差异这门课,期间老师给我们讲了中国与韩国在大学、饮食、婚恋、茶文化、传统节日等方面的差异,使我有了很多收获,对中韩之间的差异也有了更多的认识。

下面我就这几个方面具体谈一谈。

1.大学的差异韩国大学生大部分是走读。

中国大学生大部分是寄宿在学校。

原因韩国比中国小,交通相比之下也更方便。

中国的大学生来自中国各地,距离一般比较远,很多地方偏僻交通还不是很方便,统一管理一般是硬性的要求学生住校。

中国大学生比韩国大学生谈恋爱的情况更多,分析其中原因对于韩国大学生来说他们认为恋爱会影响学习,男女接触的机会也不是特别多。

而对于中国大学生来说,他们一般都是远离家乡寄宿在学校不像韩国学生都是走读所以缺少亲情会感觉心里空虚,对于合得来的两个人更容易走到一块。

课程安排,韩国没有午休,早中晚都有课。

中国的根据季节的不同都有一定的午休而且晚上一般没有课。

还有,韩国课程都是自己申请,所以韩国的学生大部分周五都没课,都集中在某两天或三天。

中国的课程安排都是统一的周一到周五都有课而且分布均匀,同一班级的课程除了一些选修课以外都是一样的。

2.饮食的差异中国饮食文化国家的历史有长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实力有强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政权性质和经济结构也有差异,故而各国的饮食文化是不一样的。

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中韩文化差异

中韩文化差异

一.中韩文化差异中国文化一种震撼——中国功夫中国功夫源远流长上千年,不仅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更因其浓厚的神秘色彩而为中外所瞩目。

事实上,中国功夫亦因一代巨星李小龙的一系列动作电影而大放异彩并风行全球,里面所展露的中国拳脚功夫,更受到国际间高度的重视,使中华民族特有的武功推向了世界,成功的打响了中国功夫这块金字招牌。

一种智慧——儒家文化思想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多年来,儒家学说做为中国学说的主流学派,在中华大地上绽放异彩,独领风骚。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思想学派,历来以思想政治方式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在西方,尽管形态不一,但儒家思想还是在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也就是说,儒家文化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化,能够影响世界的文化,至今还在人类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

一种精神——茶道精神君山银针、西湖龙井、安吉白茶、云南普洱茶……这些享誉海内外的"东方树叶"以其色、香、味俱全的特质赢得了众多外国人的心。

绿茶的清淡、红茶的幼滑、普洱的愈存愈香……品完之后回味无穷,清香留在唇齿间。

这都是中国茶叶所独具的魅力。

除了舌尖的诱惑之外,饮茶所浓缩的中国人的处世态度和精神追求也具有不可忽视的魅力,这就是茶道精神,值得中国向全世界推荐。

一种音乐——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是用中国传统乐器以独奏、合奏形式演奏出来的。

十大古曲、各种传统乐器、各具特色的民族歌曲、民族舞蹈等等,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有着庞大的体系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中国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岁月积淀和总结中形成了专属于自己民族的音乐特色。

从西周开始民间就流行吹笙、吹竽、鼓瑟、击筑、弹琴等器乐演奏形式,那时涌现了师涓、师旷等琴家和著名琴曲《高山》和《流水》等。

秦汉时流行鼓吹乐,魏晋的清商乐,隋唐时的琵琶音乐,宋代的细乐、清乐,元明时的十番锣鼓、弦索等,演奏形式丰富多样。

一种"china"——瓷器China就是中国的意思,英国威廉王子大婚,婚礼上的瓷盘也是中国制造。

中韩文化差异

中韩文化差异

中韩文化差异
一、在韩国,如果是和长辈一起喝酒,都必须侧过身去的。

二、喝酒时,如果自己的酒杯空了,就会把酒瓶递给对方。

三、吃拌饭时,会非常用劲地含住勺子,然后又会把嘴闭得很紧并且很用力地把勺子拉出,同时勺子会如同洗过的一样,光亮如新。

四、吃饭的时候,嘴里的食物多得咽不下去,还是把其他食物送进嘴里。

五、用餐时,用筷子夹菜,用勺子吃饭和喝汤。

六、用排骨、炒年糕或者炸酱面等食物招待来到家里的客人。

七、饭后如果不消化,就会用针刮一下头发,然后刺手指。

八、用布包饭碗。

九、韩国的老人喜欢说这样一句话“人活得久一点真是什么事都会发生啊”。

十、腿麻了,喜欢用食指点点舌尖,然后在鼻子上点点。

十一、韩国女人打架的时候特别喜欢互相扯头发。

十二、长辈经常打晚辈,喜欢打头尤其是后脑勺。

十三、韩国人总爱秀几句外语,包括:英语、日语、中文等,但是英语发音超级烂,完全听不出来是英语!!!
十四、穷人被富人鄙视,下级总向上级点头哈腰,等级、阶级制度显露无疑。

十五、如果是对话场面,即使外面很安静,也一定要到咖啡厅之类的地方谈话。

十六、一进家门就会脱鞋。

十七、睡觉起来后,把被子和枕头放进衣柜里。

进屋后一定会关门关窗。

十八、大部分男人被称作“大叔”。

十九、划拳(石头,剪子,布)在很多韩剧里出现,划之前把左手伸平,手指张开,右手握住左手数手指的样子,要看一会才开始划拳。

二十、很多带有政略性质的婚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眼中的中韩文化差异中韩两国虽同属东亚儒教文化圈,韩国历史的源头却与中国纠缠难分,在文化上受到中国的强烈辐射。

同质的社会、一样的文化,两国的民族性当然会有太多的共同点。

然而在诸多相同之下,却隐藏着一些我们不易体会到的微妙不同。

其中的一个差异就是对平等思想的认识。

过去,我一直认为,中韩两国都深受儒学影响,过去的历史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令我震惊的是,与韩国“家长制”的“大男子主义”迥然不同,中国则更类似于“大女子主义”。

韩国人认为,隐身于男人背后,一心一意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才是女性典范。

因此韩国一直都不太尊重女性权利。

但中国男人却和妻子共同分担家务活,而且几乎所有中国女性都和男性一样,是上班族。

中国女性普遍都有“我能行”的自立与自主精神。

中国人还赋予颜色特殊含义。

在韩国,出去散步的时候,总是不时的看到几个年轻人戴着绿帽子走在大街上,给我的第一感觉那真是哭笑不得.在中国,如果你戴着一顶绿帽子走在路上,那你一定会成为焦点人物,吸引路上大多数人的目光."戴绿帽子",在中国是形容自己的妻子有了外遇,所以,走在街上,你不仅看不到绿帽子,而且在商店里也极难买到.自古以来,韩国极重礼仪,在语言方面,年幼者必须对长辈使用敬语,至于饮食方面,上菜或盛饭时,亦要先递给长辈,甚至要特设单人桌,由女儿或媳妇恭敬地端到他们面前,等待老人家举箸后,家中其他成员方可就餐。

至于席上倒酒,亦需要按年龄大小顺序,由长至幼,当长辈举杯之后,年幼者才可以饮酒。

另外,还有一个传统习惯,男女七岁不同席,女孩子到了七岁之后就不与任何男子(包括父亲和兄弟)在同一房间同席。

不过,这种习俗在大城市已渐渐破除,偶尔在乡间仍然可见。

现代的韩国人用餐习惯已有很大变化,不少是使用食品盘,每人的一份饭菜装在盘中,也有些更加摩登的家庭已不用食品盘,而是用碗盛饭了.虽然不端碗,但是你的左手绝不能放置于台面上。

韩国的烟文化和酒文化与中国也有很大的差异.在韩国,如果你给长辈敬酒,一定要用双手斟酒,表示你对长辈的尊敬;喝酒的时候,一定要避开长辈的目光,转身后方可饮酒.抽烟时也一样,路上碰见了长辈,一定要把烟藏在身后(其实长辈可能早已经发现,不过也只会一笑了之).在中国,给朋友让烟的时候,大老远的扔就可以了,但是在韩国,这却是绝对不允许的,韩国人会认为这是一种侮辱.当然,以上的这些仅仅是目前我所了解的中韩文化,相信在今后的韩国留学生活中,我还将经历更多有趣的事.不过,丰富自己的出国阅历,那也是一件满有挑战的事情啊.多元文化与单一文化许教授说:“儒道融合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特色,而在古代的韩国,儒教的神圣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中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韩国是一个单一文化的国家,现今韩国只崇尚基督教。

”从衣、食、居看文化差异讲座中,许教授用很多细节问题对中韩文化差异进行了比较。

其中包括韩国服饰的繁琐复杂与中国服饰的简单实用;中国人对饮食的讲究与韩国人对生冷食物的喜爱。

在讲到饮食工具时,许教授说:“韩国人把用筷子吃米饭看作不礼貌的行为;在中国,即使用筷子吃汤菜也不违背礼仪。

”“韩国家庭是没有围墙的,中国家庭的围墙垒得就像‘城墙’。

”幽默诙谐的讲解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浅谈中韩文学差异据许教授介绍,中韩两国古代文学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差异也很大。

如诗歌的格式:中国古代诗歌多是四行或八行,而韩国诗歌多是三行或五行。

小说主题:中国的小说主题可概括为情、义、侠,韩国小说的主题则是情、孝、忠。

“朝鲜文字发明后,最早被翻译的中国文学作品是杜甫的诗歌,因为杜甫的诗歌中饱含了‘孝’的思想。

韩国是一个重视伦理道德的国家。

”许教授如是说。

最后,许教授表达了对两国文化兴隆的期待:“韩国文化最近已从政治因素的干扰中解脱出来,中国也出现了一些比较开放的文学作品。

中韩两国的文化兴隆就要到来了。

”人说韩国人过春节过元宵节都是剽窃中国的,其实我认为,中韩文化. 本出一源,不尽相同.韩国是朝鲜民族的国家.而朝鲜的先祖高丽建于西汉年间,相比与西汉年间才建立国家的高丽人,中原的文化无疑影响了韩国.以后高丽由于隋朝的帮助而统一朝鲜半岛,则更不遗余力的推广汉化.直到现在,韩国仍然保留者中国的儒家思想. 并和日本,中国同为东亚或中华文明的后裔.如果说现在的异同,则是韩国由于多方面原因,所以传统文化保持的较好.而中国由于多种因素,传统文化则多有丢失.如果说以前的话,两国文化则相差不多. 所以我想告诉一些人,不要一味的去别人,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给好的去发扬自己的传统文化~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差异,在韩国人的观念里,独自一人吃饭的人肯定是没有朋友的可怜家伙,这一认识根深蒂固。

而韩国一个极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孤立”可能也源于这样的认识。

韩国人习惯集体行动,认为只有在集团内才能体现自身价值并受到保护。

带着这种想法到中国餐厅吃饭的韩国人看到约40%的中国人在单独用餐时,当然会产生“为什么中国被孤立的人这么多”的疑问。

中国人并不太在意单独吃饭,而且也不认为独自吃饭就代表没有朋友或很孤独。

另一个差异是对平等思想的认识。

过去,我一直认为,中韩两国都深受儒学影响,过去的历史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

令我震惊的是,与韩国“家长制”的“大男子主义”迥然不同,中国则更类似于“大女子主义”。

韩国人认为,隐身于男人背后,一心一意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才是女性典范。

因此韩国一直都不太尊重女性权利。

但中国男人却和妻子一起干家务活,而几乎所有中国女性和男性一样,都是上班族。

中国女性普遍都有“我能行”的自立与自主精神。

中韩虽是近邻,但对彼此文化的了解仍有欠缺,希望两国能更迅速透彻地了解对方的文化、历史。

在中国人的家庭教育中,饭碗要端着吃才行,韩国人恰恰相反中国人、日本人都有端起饭碗吃饭的习惯,但是韩国人则认为这种行为不规矩。

如果去到韩国家庭做客或有韩国客人在场,出于尊重,要记得桌子上的饭碗是不能用手端起来的,而且也不能用嘴直接去接触桌上的饭碗。

因为在韩国人的观念里,“你吃饭又没人抢,干吗要抓着碗不放呢?是不是担心别人抢你的饭吃?”所以,一定要把碗放在桌上,用勺子一口一口地吃,而这时,另一只手就得听话,既然不端碗,就老老实实地藏在桌子下面。

说到饮食更有不同的地方,他们主食白米饭。

常用的菜肴有以肉、鱼、豆腐、蔬菜等炖煮的火锅,韩国特有的营养丰富的泡菜。

以及用韩国式的调味佐料拌制的各类小菜。

餐具使用汤匙和筷子。

菜馆的基本佐料是辣椒与大蒜,此外又加有多种不同风味的调味品。

因此韩国菜除了辣味以外,还具有独特的色、香、味,令人垂涎三尺。

韩国人用餐时有个习惯:不大声说话、咀嚼声音小、尽量不谈商业话题。

他们认为,吃饭就是休息、享受的时候,伤脑筋的话题尽量少提。

给长辈倒酒时得用双手,喝时得侧身手掩以示敬意。

有趣的是,如果你看到韩国人给你倒上杯7分满的白酒,千万别介意,这是出于“盈则满”的儒家理念,涵盖着祝福启示的意味;韩国人只为别人倒酒,自己的酒杯是不倒的,“劝酒、劝酒”,要人家劝了,帮着倒了酒,才能喝。

韩国人只用不锈钢筷子夹菜,勺子负责扒饭和捞汤中国饮食文化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中韩两国虽同属东亚儒教文化圈,历史上的韩国文化应该是被中国的封贡体系所覆盖的,朝鲜民族也一直以有这样的邻居而自豪,全国从政治体制,到民间风俗都虔诚的效仿中国,以至于到现在韩国仍然保留了很多传统的文化,他们对儒家文化的认同始终不变,比如韩国是除中国外惟一现在还有人按古礼祭祀孔子的国家,长幼尊卑秩序在韩国社会中表现得很明显。

“仁义忠孝”这些传统道德信条仍然被韩国人所信守。

同质的社会、一样的文化,两国的民族性当然会有太多的共同点。

然而在诸多相同之下,却隐藏着一些我们不易体会到的微妙不同。

韩国作为亚洲四小龙而崛起,他的成功可以归因于两大因素:一是较为彻底地接受了现代制度,二是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民族的精神传统。

而中国也在从改革开放一路走来,以发展中大国的形象出现在国际社会中,这些经历都使两国的文化发生了差异,并且在各个方面体现出来。

首先,最早接触韩国是从韩国足球开始的,在所有的体育运动中,足球最能代表一个国家的民族性格。

巴西人华丽,法国人浪漫,英国人骠悍。

韩国足球给我带来的感受就是顽强,从五十年代朝鲜足球对叱诧世界杯,到现在韩国队在国际足坛的快速发展,他们继承了坚强的斗志,在现代足球史上开创了新的篇章。

如果说02年世界杯取得第四名的成绩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的原因,那么在德国的表现完全让世人无可挑剔,还记的韩国队在小组赛中遭遇法国队的那场比赛,这是一场从实力上完全透明的比赛,因为法国是上届世界杯的冠军,而且法国队在第一轮比赛过后,小组排位不是很乐观,所以也是带着必胜的心态。

上半场不久就取的了进球,而且场面上完全占有主动。

但此时,所有的镜头都被看台上一片红色的海洋所取代,整个赛场回荡这那首阿里郎的民歌,尽管韩国球迷只占据了很小的面积。

当时真的是感动,超越了对足球的欣赏,完全沉醉在那种坚强的呐喊声中。

赛场上的运动员也没有丝毫的放弃,好象也没有半点劳累,终于上帝帮助自助者,他们的执着换来了一粒宝贵的进球,尽管很诡异,就像他们的意志那样不同寻常。

这就是源于强烈民族主义的顽强意志。

近来,韩国文化对中国严重侵入,韩剧,韩食都成为国人追捧的对象,因为身边能够接触到朝鲜族的朋友,了解的渠道比较多。

比如韩国的娱乐节目,X-MAN 情书之类的,是一种明星参与的游戏节目,我觉的宗旨就是把欢乐带给观众,因为这些明星出演完全是免费的,而且为了出演这种节目主动申请,这就是他们对公众的态度,节目中也都很随和,并且显的谦逊有礼,完全没有明星的架子。

反过来想想中,有哪档节目可以招来如此多的明星免费捧场,尽管最近看到国内有拦目出来效仿,但看过之后越发厌恶,台上的所谓明星都是些刚出道的新人,当却没忘了摆架子装成熟。

这就是娱乐明星对自己的定位不同,他们忘了人民才是他们的衣食父母,俗话说没有君子不养艺人。

其实是只有百姓才能样艺人。

现在的年轻人疯狂的哈韩,迷恋韩剧,而且年龄层也更加多元化,这是一种对时尚的认可。

但是我们透过华丽的外表,真正吸引我们的还是儒家的传统文化,它唤醒了我们对“礼”的怀念。

韩剧中人物不仅有俊朗的外表,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

比如,韩剧中晚辈跟长辈喝酒时,一定要侧过身去,而且要先给最年长的人倒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