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5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二中2020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二中2020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二中2020学年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小题。

(每题3分,共9分)①中华文化很着重中庸之道。

国家太大,治理需要依赖精英,这样的精英有一个特点,在孔子那边就是讲究“中庸”,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我称之为中庸理性主义,既不要过于峻急,也不要过于缓慢,应当恰到利处,掌握分寸,留有余地。

《论语》最大的特点就是恰如其分。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他唾弃不义得来的荣华,但他不过说“如浮云”,像浮云那样一晃而过,并无说其余丑陋的词,这表现了孔子语言的分寸感。

在孟子的时代,认为精英就当如“荣华不可以淫,贫贱不可以移,威严不可以屈”的大丈夫。

庄子是从此外的角度说的,他重申有至人、有真人。

②中华文化很早就提出“化”的看法,《周易》说“穷则变,变则通,公则久”。

什么事情遇到钉子,无能为力了,这就是“穷”,穷就要变,变了才有出路,才可保持下来。

到了庄子的时代,更喜爱用的字是“化”——与时俱化。

“化”与“变”对比,有些静静发生变化的意思。

所以,千万不要认为中华文化讲道德仁义、一和同、天下定于一、吾道一以贯之,仿佛很古板。

其实中华文化一点儿都不古板,比方中国人认可有多种多样的选择性。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假如我没有条件,我就把自己管好了,假如我有条件了,我就为天下百姓与君王效力。

孙子说:“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

”充足理解战争的人,永久不会让自己变为殉葬者。

孟子评论孔子,说他是“圣之时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孔子生活的时代变化多端,民生凋零,国无宁日,孔子假如不随时调整自己,掌握分寸的话,他早就消亡了。

③老庄主张以退为进、以弱胜强、以无胜有。

老子甚至主张,纤弱是生命的特点,坚毅是死亡的特点。

自然,这个说法我们是存疑的。

但从侧面说明,中华文化素来都不是僵直的文化。

20世纪后半期,当社会主义国家纷繁进入改革的时候,西方的一些政要,比方撒切尔夫人、基辛格等人都对某些国家的改革不看好,而上述这些人却说,改革独一可能成功的是中国,原由之一是中国有独到的文化,该坚持的连续坚持,该改革的就改革,化之于无形。

山西省祁县中学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卷.pdf

山西省祁县中学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卷.pdf

2016年祁县中学高三月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典诗文中的“扁舟”意象 “扁舟”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承载着中国古代文人淡泊世事、悠然自得的情感,形成了独特的扁舟情结。

最早的“扁舟”,并非失意文人所特有,也不具备悲凉或者超脱的韵味。

《史记》载:“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

”这里的“扁舟”有隐遁之味,丝毫没有落魄江湖、身处世外的冷寂色彩。

“扁舟”在古代文人眼里,不仅仅是一只小船,它随着无数文人跌宕坎坷命运的无限延伸,演化为一种绝处逢生的处世观。

在儒家提倡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准则支配下,古代文人或积极入世,或隐身出世。

对于潦倒困厄的人来说,“扁舟”是他们寻求再生的一支苇草。

“漂泊”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宿命,也是“扁舟”意象的基本蕴含。

古代知识分子或为生计、或为科举、或被放逐,他们背井离乡,天涯漂泊,充满无尽的羁旅乡愁。

“扁舟”既是游子漂泊的凭靠,也是其羁旅之愁的寄托。

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有“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的诗句,其中“扁舟”承载着游子无尽的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情。

杜甫诗中的“扁舟”意象出现得最频繁,表现漂泊思乡的意绪也最强烈。

他诗中的“扁舟”意象,承载着诗人生活的苦难和不幸,是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理想、历尽艰辛的典型写照。

“扁舟”意象的另一典型蕴含是“自由”。

庄子说“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这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

现实有太多压抑和束缚,他们渴望在“扁舟”中获得精神的自由。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这一境象,表达了他面对被贬谪的处境,渴望摆脱精神苦闷,追求自由生活的强烈愿望。

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以温和沉浸的心态,表达了与苏轼同样的心境:“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一条小船附着于万顷碧波之上,在碧波中自由自在地轻漾,充溢着一种皈依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和自由精神。

山西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西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西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蓊(wěng)郁脉(mò)脉渺(miǎo)茫弥(mí)望B.倩(qiàn)影参(cēn)差斑(bān)驳煤屑(xiè)C.羞涩(sè)点缀(zhuì)酣(hān)眠媛(yuán)女D.敛裾(jū)惦(diàn)着宛(wǎn)然峭楞(lēng)楞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青荇(xìng)颓圮(pǐ)悄然(qiāo)共其乏困(gōng)B.阙秦(quē)惩创(chāng)戮力(lù)瞋目而视(chēng)C.浸渍(zì)豆豉(chǐ)瓦菲(fēi)长歌当哭(dàng)D.箜篌(kōng)鲰生(zōu)桀骜(ǎo)殒身不恤(yǔn)3.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廖廓张驰篱笆执拗B.浪谒飞舟尸骸屠戳作揖C.笙箫攒射撰写窒息D.荡漾菲闻婆娑荤腥4.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准确无误的一项()A.广阔无垠不加思索人事沧桑意气风发B.激浊扬清怨天尤人记忆犹新举世瞩目C.生灵涂炭博闻强识一股作气自怨自艾D.广有羽翼绿草如茵九霄云外轰堂大笑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今年的校运会上,高一(10)班的同学顽强拼搏,终获冠军,铩羽而归。

B.演讲赛现场,一位身着异装的演讲者,一边高喊“朋友们你们好吗”,一边做鬼脸,在场的同学们纷纷拍手称快。

C.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落网后,很多行贿的房地产商忐忑不安,害怕自己罪行败露。

D.开学典礼的操场上,师生聚集,流光溢彩的烟花撑起的天空五彩缤纷,美轮美奂。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山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5月份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5月份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西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5月月考试题语文试题(考查时间:120分钟分值:100分考查内容:必修三、四)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商末年,周武王继位后四年,得知商纣王的商军主力远征东夷,朝歌空虚,即率兵伐商。

当时,周武王率本部及八个方国部落军队,进至牧野。

纣王惊闻周军来袭,调动少量的防卫兵士和大量奴隶,开赴牧野迎战。

以数量而论,商军的兵力超过了周军,但由于匆忙结阵,士气低落,加上奴隶们阵前倒戈,最后招致惨败。

对此,《尚书·武成》篇记载:“受(纣王)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

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生活于战国中后期的孟子,披览至此,大不以为然,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这里的“书”特指《尚书》,亦即《书经》。

《武成》是其中的一篇。

孟子认为,《尚书》中的记载未可尽信,并举出了具体实例。

这一论断得到了后世学者的认同。

宋代理学家张载、朱熹等,还就此做了进一步的引申与发挥,强调读书要“有疑”,且在“无疑处有疑”,要“濯去旧见,以求新意”。

道理就在于,怀疑方能开启觉悟之门。

《公羊传》中有所谓“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的说法,其实,成文的历史,又有哪一种不是间接的传闻呢?那类“生无旁证,死无对证”的事,所在多有。

何况“俗皆爱奇,莫顾实理”。

东汉王充《论衡·艺增》篇,对此做进一步的阐述,专门揭橥了古代一些典籍增溢其事以致失实的现象。

他说,《尚书》中赞美帝尧的德政,说是“协和万国”,实际上,当时,“天之所覆,地之所载,尽于三千之中矣”,说是“万国”,“褒增过实”了。

他还举出《尚书·武成》篇:“武王伐纣,血流漂杵”“助战者多,故至流血如此”。

“案:武王伐纣于牧之野,河北地高,壤靡不干燥。

兵顿血流,辄燥入土,安得杵浮?”再者,“周殷士卒,皆赍干粮,无杵臼之事,安得杵而浮之”?这种种陈述与批驳,都至为确凿。

【精品高三语文试卷】2019-2020学年山西省晋中市高三(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精品高三语文试卷】2019-2020学年山西省晋中市高三(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9-2020学年山西省晋中市高三(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1.(9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他所接触到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采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的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五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情物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

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悲哀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

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越,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

山西省祁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5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西省祁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5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祁县中学2018高一年级5月份月考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遇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一点即便不是戏迷的朋友也知道。

生旦净末丑,手眼身法步,丝竹管弦鼓,唱念做打舞……中国戏曲与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流派繁多,魅力独特,千百年来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而戏曲进校园,意义重大。

“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戏剧这种艺术形式吸收了诗歌、音乐、舞蹈、美术、武术等各种文化艺术之精华,展现着独特的审美风范。

教育家蔡元培说过,美育是人类打开心灵窗户不可缺少的工程。

戏曲能帮助学生认识美、发现美,见证传统文化艺术的迷人风采。

除了美之外,还有真和善。

岳飞戏、关公戏、包公戏、杨家将戏……很多经典曲目讲述是非、善恶、忠奸,弘扬家国情怀、优秀品格、善良人性,传递着中华民族的崇高价值追求。

所以,戏曲进校园,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涵养心灵,从唱念做打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此外,对戏曲本身而言,进校园也是圈粉良机。

看过去,从城里到乡间,处处搭台唱戏;从引车卖浆者到王公贵族、商贾文人,多是戏曲“粉丝”。

比如鲁迅不爱看戏,也难忘幼时看戏的场景。

他在《社戏》里深情追忆:“真的,一直到现在……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但看如今,很多剧种失宠,戏迷锐减——其实很多人只是缺少接触、了解的机会,而戏曲进校园让学生与戏曲文化亲密接触,有望让更多年轻观众“路转粉”,促进传统艺术薪火相传。

不过,戏曲进校园虽易,要达成以上效果却不简单。

为什么?因为校门好进,“心门”难开,戏曲进校园的对手主要是学生的“内心戏”。

很多同学一听说表演传统戏曲,直接敬而远之。

在部分年轻人眼里,戏曲的表演比较“拖沓”,而且唱词晦涩,很多人觉得无法欣赏,所以即便不要钱,也不太愿意去看。

所谓“强扭的瓜不甜”,想让每个学生每年欣赏一场戏曲,这要求戏曲进校园时要“会玩”。

山西省祁县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山西省祁县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山西省祁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I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诗歌自身的调节功能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

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

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

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

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

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

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

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为什么七言没有继续加长,发展为九言呢?我想这是因为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达到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

这样的诗行不容易建立起来。

在音节变化的同时,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

就一个诗人来说固然有的擅长自由体,有的擅长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

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始终没有分成派别。

它们互相补充又各擅其能,共同促使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

从深层考察,诗歌的发展乃是性情与声色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

从重性情到重声色,是中国诗歌史的第一个转变,这个转变发生在晋宋之际,具体地说是在陶谢之间.这恰好也正是近体诗的各种技巧被自觉加以运用的时候.明代的陆时雍说:“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

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

谢灵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鑢乎?"具体地说,这个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从重写意转到重摹象,从启示性的语言转向写实性的语言。

《文心雕龙•明诗篇》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山西省晋中市2019-2020年度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I)卷

山西省晋中市2019-2020年度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I)卷

山西省晋中市2019-2020年度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中美关系________动荡,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

(2)你比他只是________差一点,其实两人不相上下。

(3)这几天我________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

A . 一再多少往往B . 再三多少常常C . 一再稍微常常D . 再三稍微往往2. (2分)下列各句中,加线的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世博会安徽展馆热烈欢迎同学们结伴前往参观,在那里尽享天伦之乐,感受盛世徽韵。

B . 北京八达岭长城历经千年风雨,依旧盘踞于群山之巅,叱咤风云,雄伟壮观,观者钦服。

C . 小狗包弟悲惨地死在解剖台上,巴金先生长歌当哭,撰写了《小狗包弟》一文表达自己的悲愤与歉意。

D . 印度、蒙古国、俄罗斯三国总理同日访华,这令同样作为中国近邻的日本忸怩不安。

3. (2分)下列句中划线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横渡B .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愚:愚昧C .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疾:洪亮D . 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4. (2分) (2018高一上·湖州期末)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老嬤嬤引黛玉进东房门来。

临窗大炕上铺着猩红洋罽,________________。

其余陈设,自不必细说。

①正面设着大红金钱蟒靠背,石青金钱蟒引枕,秋香色金钱蟒大条褥②地下面西一溜四张椅上,都搭着银红撒花椅搭,底下四副脚踏③左边几上文王鼎匙箸香盒④椅之两边,也有一对高几,几上茗碗瓶花俱备⑤右边几上汝窑美人觚——觚内插着时鲜花卉,并茗碗痰盒等物⑥两边设一对梅花式洋漆小几A . ①⑥③⑤②④B . ①②⑥③⑤④C . ⑥①②④⑤③D . ⑥③⑤①②④5. (2分) (2015高二上·中山期中) 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