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感的儿童绘本设计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幼儿园情绪绘本教研活动(3篇)

幼儿园情绪绘本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和社会的重视。

情绪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绘本作为一种图文并茂的阅读材料,能够生动地描绘情绪,帮助幼儿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为了提高幼儿园教师对情绪绘本的运用能力,促进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我园特开展本次情绪绘本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情绪绘本的认识,了解绘本在情绪教育中的作用。

2. 培养教师运用情绪绘本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

3. 通过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情绪教育水平。

三、活动内容1. 情绪绘本概述首先,由教研组长对情绪绘本进行概述,介绍情绪绘本的定义、特点、分类以及在我国幼儿园的应用现状。

2. 情绪绘本案例分析选取几本具有代表性的情绪绘本,如《我生气了》、《猜猜我有多爱你》等,组织教师进行案例分析,探讨绘本中如何描绘情绪、如何引导幼儿理解情绪、如何帮助幼儿学会表达情绪。

3. 情绪绘本教学活动设计以《我生气了》为例,引导教师设计一堂情绪绘本教学活动。

教师需根据绘本内容,结合幼儿年龄特点,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4. 教学活动展示与研讨选取部分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展示,其他教师进行观摩和评价。

展示结束后,组织全体教师进行研讨,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运用情绪绘本开展教学活动。

5. 情绪绘本资源库建设教师们共同探讨如何建立情绪绘本资源库,收集整理优秀的情绪绘本,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四、活动过程1. 研讨会前期准备(1)收集情绪绘本,整理成册,供教师参考。

(2)确定教研活动时间、地点和主持人。

(3)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提升教师对情绪绘本的认识。

2. 研讨会活动过程(1)情绪绘本概述:由教研组长介绍情绪绘本的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教师分组讨论,分析绘本中如何描绘情绪、如何引导幼儿理解情绪、如何帮助幼儿学会表达情绪。

(3)教学活动设计:教师根据绘本内容,设计一堂情绪绘本教学活动。

儿童绘本阅读与情感教育整合实践案例分析

儿童绘本阅读与情感教育整合实践案例分析

儿童绘本阅读与情感教育整合实践案例分析引言:儿童绘本阅读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绘本阅读,儿童可以培养阅读兴趣,提升语言能力,增加知识面,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等。

与此同时,情感教育也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起到关键的作用。

因此,将儿童绘本阅读与情感教育整合起来,可以进一步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分析儿童绘本阅读与情感教育整合的实践效果。

案例背景:实验学校是一所位于城市中心的小学,学校拥有优秀的教师团队和先进的教育设施。

然而,近年来,学校发现学生的情感问题日益突出,表现为情绪不稳定、自卑、脾气暴躁等。

为了缓解学生的情感问题,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学校决定将儿童绘本阅读与情感教育相结合,开展一项综合实践活动。

实施步骤:1.绘本选择:学校从图书馆中选取了一批涵盖不同主题的绘本,如友谊、家庭、自我认同、付出与奉献等。

每位学生每周至少阅读一本绘本,并按照绘本的主题完成相应的情感教育任务。

2.情感教育任务:根据绘本的主题,每位学生需要完成一项与主题相关的情感教育任务,如写一篇读后感、设计一个展板、参与小组讨论等。

这些任务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绘本,思考自己的情感体验、认识他人的情感并进行情感表达。

3.学生分享:每周,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经验分享。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情感教育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对他人分享的反应等。

通过分享,学生可以相互学习,提高自身的情感表达能力。

4.课堂活动:学校将儿童绘本与各学科的教学相结合,开展相关的课堂活动。

比如,在语文课上,老师会组织学生就绘本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在数学课上,老师会引导学生通过绘本中的题材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等。

效果分析:通过上述的实施步骤,该实践活动在学生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大幅提升。

在实施该实践活动之前,学生对绘本阅读的乐趣缺乏认知,很少主动阅读。

但是通过该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逐渐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并产生了一种主动探索的动力,对绘本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浅析幼儿绘本阅读中的情感教育策略

浅析幼儿绘本阅读中的情感教育策略

浅析幼儿绘本阅读中的情感教育策略在绘本阅读中,情感教育的第一步是通过故事情节设计传递感情。

故事情节是绘本的核心,可以通过塑造不同的情感和情绪体验,激发幼儿的情感共鸣。

在故事中创设挫折和逆境的情节,可以让幼儿体验到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并触发其应对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在故事中描绘友情、亲情或其他积极情感的情节,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情感关系的建立。

《小熊过生日》这本绘本讲述了一只小熊在生日前面对礼物丢失的困扰,最后通过朋友的帮助找到了礼物,展示了友情和助人的价值。

角色形象的塑造也是绘本情感教育的重要策略之一。

通过创造鲜明的角色形象,可以引发幼儿的情感体验和情绪表达,并激发幼儿的情感共鸣。

角色的形象设计可以是多样化的,可以采用动物、人物或其他幻想的形象。

《小猪佩奇》这本绘本中的佩奇一家成为了很多幼儿喜爱的角色形象,他们快乐、乐观、善良,给予了幼儿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角色形象的塑造还可以突出其性格特点,例如一个勇敢的主人公或一个可爱的小动物,使幼儿能够在角色身上找到与自己情感共鸣的点。

通过角色的形象塑造,幼儿可以学会观察和理解他人的情感,并培养同理心。

情感体验的创设是绘本情感教育的关键策略之一。

绘本通过丰富的图画和生动的文字,营造情感的氛围,为幼儿提供情感表达的机会。

在绘本阅读中,通过绘本中的情节、人物的形象和语言的表达,幼儿可以与故事情境产生情感共鸣,并从中体验和表达情感。

绘本故事中的情感体验可以是喜怒哀乐,也可以是友情、亲情等复杂的情感体验。

幼儿可以通过自由表演、绘画或简单的描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白雪公主》这个经典的绘本故事,通过描绘白雪公主的美丽和善良,以及她与七个小矮人的友情,引发了幼儿对于美好和友情的情感体验。

绘本阅读对于幼儿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幼儿绘本阅读中,要通过故事情节的设计、角色形象的塑造和情感体验的创设等策略,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绘本阅读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情感共鸣和情绪表达能力,还可以传递积极的情感和价值观,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绪调适能力。

幼儿绘本阅读在情感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幼儿绘本阅读在情感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幼儿绘本阅读在情感教育中的实施策略一、培养幼儿对情感的认知幼儿绘本阅读是培养幼儿对情感的认知的有效途径。

在绘本中,故事主题、角色性格、情节发展等都能够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

为了培养幼儿对情感的认知,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可以通过选择富有情感表达的绘本,引导幼儿认识各种情感,并且通过绘本中的角色和故事情节,让幼儿感受到不同情感表达的方式,建立对情感的认知和理解。

实施策略:1. 选择富有情感表达的绘本:选择富有情感表达的绘本是培养幼儿对情感认知的第一步。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注重精选优质的绘本,例如《小熊和妈妈》、《小毛驴和他的朋友们》等,这些绘本中的故事情节能够引发幼儿对情感的认知。

2. 引导幼儿进行情感表达: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情感表达,例如问孩子:“你觉得小熊在故事中是什么样的情感呢?” “你在这个故事中有没有过同样的情感呢?”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对情感的认知和理解。

二、引导幼儿情感情绪的表达和管理幼儿绘本阅读可以帮助幼儿学会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在绘本中,很多角色都有各种各样的情感和情绪,通过绘本阅读,幼儿能够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并且学会管理自己的情感,提高情感管理能力。

实施策略:1. 建立情感表达的平台: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给幼儿建立一个情感表达的平台,让他们有机会通过绘本、绘画、角色扮演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这样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并且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

2. 教会幼儿情感管理技巧: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可以通过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教会幼儿一些情感管理的技巧,比如“当你生气的时候,可以用一些别的方式来缓解情绪,比如听音乐、画画等”。

通过这样的教育,帮助幼儿学会管理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三、培养幼儿的同理心和人际交往能力幼儿绘本阅读可以培养幼儿的同理心和人际交往能力。

《2024年幼儿绘本阅读中的情感教育研究》范文

《2024年幼儿绘本阅读中的情感教育研究》范文

《幼儿绘本阅读中的情感教育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教育理念的进步,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情感教育的培养。

绘本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工具,其阅读过程中的情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幼儿绘本阅读中的情感教育研究,分析其重要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和实施建议。

二、幼儿绘本阅读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1. 培养幼儿的情感认知能力绘本通过生动的图画和简洁的文字,帮助幼儿理解情感、表达情感,从而培养其情感认知能力。

2. 促进幼儿的社交能力发展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有助于幼儿理解人际关系,提高其社交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优秀的绘本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通过阅读绘本,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提高其艺术鉴赏能力。

三、幼儿绘本阅读中情感教育的现状及问题1. 现状目前,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和家庭开始重视绘本阅读中的情感教育。

教师通过绘本教学,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家长也通过与孩子共读绘本,增进亲子关系。

2. 问题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情感教育;部分家长缺乏有效的阅读指导方法,无法充分发挥绘本的情感教育作用。

四、幼儿绘本阅读中情感教育的教育策略1. 教师策略(1)选择合适的绘本: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选择具有情感教育价值的绘本。

(2)引导幼儿理解情节和人物情感: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幼儿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

(3)创设情境:结合绘本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幼儿亲身体验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

2. 家长策略(1)与孩子共读绘本:家长应与孩子共读绘本,共同探讨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

(2)提供情感支持:家长应给予孩子情感支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其情感表达能力。

(3)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情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家长应创设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孩子的情感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五、实施建议1.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绘本阅读指导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绘本的情感教育作用。

小班教案引导幼儿情感表达的绘本阅读

小班教案引导幼儿情感表达的绘本阅读

小班教案引导幼儿情感表达的绘本阅读绘本作为幼儿教育中重要的教学资源,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本文将以小班教案的形式,探讨如何通过绘本阅读引导幼儿情感表达,帮助他们建立情感认知和表达的能力。

教案一:选择适合的绘本目标:培养幼儿情感表达的能力步骤:1.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经验背景,选择具有情感故事性的绘本。

例如《小兔接骨医院》、《小狗找鞋子》等。

2. 在故事之前,向幼儿简单介绍绘本的故事背景,激发他们对故事情节的好奇心。

3. 通过绘本中的插图和文字,引导幼儿发现故事中的情感元素,并和幼儿一起讨论角色的感受和表达方式。

教案二:情感表达的角色扮演目标: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体会和表达情感步骤:1. 挑选绘本中的关键情节,选择一些幼儿熟悉的角色,让他们分别扮演角色。

2. 老师通过引导,让幼儿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体会角色的情感变化,并引导他们用言语、表情和动作来表达角色的情感。

3. 角色扮演结束后,老师与幼儿进行反思,询问他们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情感表达方式,有没有其他的表达方式可以尝试。

教案三:绘本情感绘画目标:通过绘画表达情感,提升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步骤:1. 阅读一本绘本,让幼儿通过观察插图和听故事的方式,感受故事中的情感。

2. 在幼儿完成阅读后,提供彩色纸、彩色笔和其他绘画工具,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感受自由绘画。

3. 在绘画过程中,老师可以与幼儿进行交流,询问他们绘画中表达的情感和细节。

教案四:情感故事分享目标:通过分享和倾听,提升幼儿对情感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步骤:1. 每个幼儿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绘本,并阅读故事。

2. 每个幼儿轮流向同伴分享自己读过的绘本故事中的情感元素,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感的理解。

3. 在分享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幼儿互相倾听和回应,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喜欢或不喜欢,并尊重每个幼儿的情感表达。

通过以上教案的引导,幼儿可以通过绘本阅读培养情感表达的能力。

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和促进,让幼儿通过阅读、角色扮演、绘画和分享等方式培养情感表达的能力。

幼儿情感发展的绘本创意阅读策略

幼儿情感发展的绘本创意阅读策略

幼儿情感发展的绘本创意阅读策略幼儿情感发展是幼儿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绘本阅读是培养幼儿情感发展的有效策略之一。

以下是一些创意的绘本阅读策略,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发展情感。

1. 感受情绪:选择一些情感丰富的绘本,如《爱的种子》、《怪物派对》等。

在阅读时,故事中的角色经历的情绪会引发幼儿的共鸣。

读书的过程中,可以反复强调和讨论角色的情感变化,引导幼儿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可以通过绘画、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幼儿更深入地理解和表达情绪。

2. 培养情绪表达:选择一些情感表达丰富的绘本,如《搬家的时候我会怎么办?》等。

读书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绘本中角色的表情和动作,询问幼儿角色可能的情感,并帮助幼儿找到合适的词语表达这些情绪。

可以让幼儿模仿绘本中的角色,通过表情和动作来表达不同的情感。

4. 培养情感调节:选择一些关于情感调节和解决冲突的绘本,如《大狼狗和小狼狗》、《翻翻翻,怎么算?》等。

读书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绘本中角色的冲突和解决方式,讨论不同情感和立场之间的冲突,并帮助幼儿探索适当的情感调节策略。

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故事延伸等方式,让幼儿参与到情感调节和解决冲突的过程中。

5. 激发情感共鸣:选择一些关于幼儿生活经验的绘本,如《小象怕黑》、《我爱酸奶》等。

读书的过程中,引导幼儿与绘本中的角色建立情感联系,让幼儿觉得自己和角色有共同的体验和感受。

可以通过问问题、提供相关的材料或开展相关的活动,激发幼儿与绘本中的角色产生情感共鸣。

通过以上的创意绘本阅读策略,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发展情感。

在实施这些策略时,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兴趣和参与程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变化。

要注重与幼儿的互动和沟通,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情感经验,促进情感的健康发展。

幼儿情感发展的绘本创意阅读策略

幼儿情感发展的绘本创意阅读策略

幼儿情感发展的绘本创意阅读策略幼儿情感发展是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绘本读物是幼儿情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由于绘本具有图文并茂、语言简单易懂、寓意深刻等特点,可以非常好地引导幼儿学习情感表达,提高幼儿情感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接下来,本文将介绍一些适用于幼儿情感发展的绘本创意阅读策略。

一、故事讲述对于幼儿来说,故事是最容易引起情感共鸣的。

通过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冲突的解决过程,可以让幼儿学习表达自己的情感,并理解他人的情感。

在使用绘本进行故事讲述时,可以采用以下策略:1.情感展示在讲故事前,可以提前让幼儿观察绘本中的插画,让他们看出其中的情感表达,例如人物表情、肢体语言、颜色、背景等,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

2.提问式在故事讲述过程中,可以穿插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中的情感表达和情节发展。

例如:“为什么小猫会难过?”“小鸟是怎么帮小猫的呢?”这样可帮助幼儿思考和理解故事,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演绎式二、情感体验情感体验是帮助幼儿学会表达自己情感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绘本的阅读和互动来实现。

以下是几种情感体验策略:可以将绘本中的情感元素转化为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情感,并通过游戏来学习情感表达。

例如,选取绘本中的某个情感场景,让幼儿通过模拟和角色扮演来展示相应的情感表达。

2.情感问答可以提问幼儿与绘本中的情感元素有关的问题,让幼儿从自身的经验中去寻找答案和情感共鸣。

例如,“你有没有过跟绘本里一样的情感经历?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3.情感绘画在阅读绘本后,可以引导幼儿用绘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可以让幼儿画绘本中的人物、场景、情感等,也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沉淀和情感经历来自由发挥。

三、情感分享情感分享是幼儿情感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培养幼儿情感共鸣和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

以下是几种情感分享策略:在故事讲述和情感体验过程中,引导幼儿与其他同伴进行情感交流,让他们在相互之间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情感的儿童绘本设计策略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浙江省三所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城市的幼儿园开展关于儿童绘本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析了我国绘本的现状;通过收集目前当当网上畅销的面向3岁―6岁儿童的情感类绘本,重点分析了销售排行中前20本绘本的版式编排、开本选择、色彩、字体以及交互性等方面的设计,并结合儿童教育学和儿童认知心理的理论,总结出基于情感的儿童绘本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情感;儿童绘本;设计策略
【作者单位】陆丽芳,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黄璐,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 2014年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基于情感的儿童绘本设计研究”,项目编号:Y201431121。

情感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现行政策法规提出的要求,幼儿期是情感教育的黄金期,所以,幼儿情感教育是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

基于情感的绘本能抓住孩子的心,可以提升孩子的审美能力,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和活泼的性格,同时,也能让孩子们感受真善美,学会分享和合作,帮助孩子更好地与同伴交往[1]。

基于情感的儿童绘本将成为孩子们的精
神食粮,可以增进孩子的社会意识,健全心理,提高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其健康、全面地发展,对于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绘本现状分析
虽然,我国的绘本市场目前发展形势良好,但现有的国内绘本很少考虑儿童的情感教育问题。

大多数国内儿童绘本在内容设计、造型设计、页面设计、色彩运用和制作等方面存在问题,绘本设计者缺乏儿童心理学的考虑,不能从儿童本位出发。

这样的绘本不利于儿童情感方面的培养,也无法引起儿童的阅读兴趣。

本文选取的绘本分析样本是当当网上2014年6月畅销排名前20名的面向3岁―6岁儿童的情感类绘本:其中欧美国家的绘本有15本,而我国的绘本只有1本,即《歪歪兔儿童性关怀系列图画书》。

近年来,国内原创的基于情感类的绘本虽然有所提升,但是在创作、设计和出版等方面的水平还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

笔者在2014年9月,对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奉化三个城市的三所幼儿园的家长进行了关于绘本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429份,回收的问卷均为有效问卷。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87.4%的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很喜欢阅读绘本,家长很愿意为孩子购买绘本。

3岁―6岁的孩子喜欢的绘本大部分集中在启蒙类、情
感类、认知类以及科普类,其中喜欢情感类绘本的孩子占25.9%。

杭州的幼儿园对情感类绘本的需求高达42%。

从调查中可以发现,设计符合我国国情的基于情感类的儿童绘本显得非常重要。

二、关于我国绘本设计分析
绘本在设定主题以后,要进行绘本的整体设计,包括绘本的开本设计、纸张选择、插图设计、字体设计、颜色搭配以及交互性设计等等。

优秀的绘本要求绘本的各个部分都能在美学上保持统一,培养孩子的审美感觉的同时,在情感上也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1.开本设计
在进行绘本设计之前,首先要考虑开本的选择,不同开本的大小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

儿童绘本的开本大小和外在形态的选择可以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和主题内容两个方面进行考虑[2]。

(1)开本大小设计。

3岁-6 岁的儿童具备了一定的力量和灵活性,能独立进行阅读,并且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因此,绘本设计的开本不宜过小。

在开本设计中,一般横开本比较常见。

比如,绘本《奇怪的蛋》采用横开本,特别是鳄鱼从蛋里孵出来的页面采用跨页展开,美不胜收,充分表现了场景的横向延伸感,表现了一个温情脉脉、打动人心的动物寓言故事。

除了常见的横
开本,竖开本也比较常见,如绘本《100层的房子》就采用了竖开本,充分地表现了文章的内容主题,即房子的高度感。

关于绘本的大小选择,在本次分析的20本绘本中,选择16开的绘本最多,有12本;其次是选择20开的绘本,有4本;32开的有2本;还有的是24开和40开,分别为1本。

所以,从分析中可以看出,适合于3岁―6岁儿童的情感类绘本开本大小最适合选择16 开、20 开和32开等中等大小的开本。

(2)开本外在形态设计
在本次研究的20本绘本中,平装版的绘本有11本,其中进行圆角处理的有2本,精装版的绘本9本。

精装绘本具备一些优点,但尖锐的书角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此外,精装绘本的价格也比较昂贵。

所以,根据畅销排行情况,再结合价格和安全等因素考虑,小开本、重量适中的平装本绘本一定会更显体贴,更符合儿童的阅读心理。

2.插图设计
笔者通过本次问卷调查发现,家长在购买儿童绘本时,首要考虑的因素集中在内容的趣味性、孩子的兴趣、知识的含量以及插图的美观性等四个方面。

对于审美心理处于发展中的儿童读者来说,插图的精美与否,其实并不重要,他们喜欢的是充满想象力、具有趣味性的画面。

绘本的插图设计一般应遵循“童趣” “夸张”
“简洁”的原则[3]。

特征突出、形式简洁的插图形象更受儿童的欢迎。

在进行插图设计时,设计者要注重绘本页面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绘本通常由数十个对页构成,通过翻页的动作来展开情节和控制节奏,好的页面设计不是某个单页的设计,而是整个绘本情节起伏变化的设计[4]。

页面设计也可以采用跨页设计,能够展现更大、更完整的场景。

页面与页面之间环环相扣,好的版式变化,能够推动故事的发展,暗示情节的转折,营造绘本的节奏和律动并将创作者的意念和想法传达给儿童,从而使读者产生共鸣。

在插图的技法上,绘本可以采用水彩、水彩厚涂、电脑矢量和铅笔淡彩等方式来创作。

在本次研究分析的20本绘本中,采用水彩的最多,有9本;其次是铅笔淡彩,有4本。

因此,笔者认为手绘风格的插图更适合于情感类的绘本。

3.字体设计
对于绘本来说,文字除传递故事内容之外,还有传递情感的功能。

绘本的文字必须精练,用简短的文字构筑出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绘本的文字还要风趣活泼,符合孩子们的语言习惯。

绘本的文字设计包括字体、字形的选择和文字的编排方式设计等。

(1)字体选择与设计。

调查发现,绘本通常选择楷体、宋体和黑体等,适合长时间阅读。

而部分绘本根据绘本的风格采用手写字体,如绘本《大卫不可以》
采用了手写字体,可以从视觉上营造绘本轻松快乐的气氛。

而过分夸张的字体不便于儿童理解,影响文字的可读性,也容易使儿童的眼睛感到疲劳。

在本次研究的20本绘本中,运用楷体字体的绘本最多,有13本;其次是宋体字体,有3本;最后是黑体和手写字体,分别为2本。

(2)文字编排设计。

在大多数的绘本中,文字一般放在页面插图的留白处,不破坏插画的美感,同时,辅助插画完成故事的发展。

在本次研究的20本绘本中,绘本字体的编排基本采用横排,也有对文字进行弧线的排版。

字体的位置基本放在插图的留白处,如果插图有边框,文字基本固定在插图的下方。

字体的颜色一般不超过两种,基本以黑色为主。

另外,字体的大小固定,也可以根据需要,将部分重要的词进行放大处理。

4.色彩设计
颜色作为绘本设计的重要元素,是绘本与儿童情感沟通的重要工具,能够强化绘本的故事情节和气氛。

松居直认为,对于绘本的插图来说,重要的不是丰富的色彩,而是要具有能够充分表达故事内容的表现力,只要是与故事的内容吻合,并且充分地表现了气氛,孩子就能够接受。

所以,在基于情感的绘本设计中,色彩的选择最好由
故事想要表达的内容和传达的气氛来决定。

一些优秀的绘本设计师还创造性地使用颜色来控制绘本的节奏。

比如,绘本《遇见春天》,穿插运用彩色和黑白插画,很好地表现了绘本的韵律节奏。

5.交互趣味性设计
在本次调查中,有22%的家长认为,目前,国内的绘本缺乏互动和趣味性设计;有58.5%的家长表示愿意和孩子根据绘本中的情节进行有序互动,所以,在绘本中进行交互性设计非常有必要。

儿童天性好奇,喜欢探究和建构。

在设计绘本时,内页的结构最好巧妙地联系儿童书籍的内容,折纸游戏、拼图游戏都可以置入其中,还可以加入灵活的翻转页、伸缩页和折叠页,让孩子在阅读书籍的时候可以随意地玩“智力游戏”,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和发掘力,在不断翻弄、折叠和旋转的过程中感受书中知识的力量[5]。

儿童的世界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所以,为儿童设计的绘本作品也必然是多种多样的。

但是,优秀绘本设计的共通点是能够通过图像和文字邀请孩子进入到想象的世界中去。

[1]冯媛媛. 绘本对儿童情感教育的影响及其理论依据[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26-27.
[2] 孟亚楠. 11儿童本位观与绘本设计研究[D].北京
服装学院,2013:17-36.
[3] 赵晶. 14基于学前儿童非智力素质培养的绘本形象设计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3:31-40.
[4] 夏平. 儿童故事性绘本的版面节奏探析 [J]. 编辑之友,2012(5):106-108.
[5] 张霞. 儿童绘本设计研究――适合2岁-6岁儿童阅读的绘本设计[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