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2-2:人体常见的体表标志.

合集下载

超级实用人体常用体表标志

超级实用人体常用体表标志

人体经常使用体表标记的简易解剖定位与临床应用之巴公井开创作【关键词】体表标记;定位;临床应用人体体表标记在临床疾病的检查和治疗中应用十分广泛,而在临床实践中,如果对体表标记定位禁绝确,往往会延误病人的治疗,甚至错过了抢救时机。

因此我们在解剖教学和临床实践中,对人体经常使用体表标记的解剖定位与临床应用进行了总结,现陈述如下。

1 头颈部体表定位与临床应用眶上切迹(眶上孔):一般位于眶上缘中内1/3交界处,内有眶上神经和血管通过,压迫有明显痛感。

临床上按压该处用来判断昏迷程度。

眶下孔:眶下缘中点下方约1 cm处,有眶下神经通过,按压有凹陷感。

革除上颌1~4牙时,可在此进行阻滞麻醉。

切牙孔:两中切牙腭面之间,顺着牙龈斜插可进入。

革除上颌1~4牙时,可在此进行阻滞麻醉。

上颌结节:位于上颌第三磨牙的上后内方,颊内正面与牙龈之间。

革除上颌4~8牙时,可在此进行阻滞麻醉。

腭大孔:紧靠上颌第三磨牙的腭面内上方。

革除上颌4~8牙时,可在此进行阻滞麻醉。

下颌角:下颌支后缘与下颌骨下缘相交处。

在下颌角上2横指(为在操纵中方便应用,用示指或中指宽度作为“横指宽”,以横指宽为定位丈量的尺度。

通过观测统计,1横指宽度平均约为1.8 cm)画一水平线,下颌支后缘前1横指画一平行后缘的斜线,两线相交处即为下颌孔的体表投影,其内正面为下颌孔,有下牙槽神经通过。

革除下颌1~8牙时,可经过下颌第二磨牙斜水平拔出对侧下颌孔进行阻滞麻醉(图1a)。

颧弓:位于颧弓中点上方约2横指处为翼点,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受暴力打击时,易发生骨折,可形成硬膜外血肿。

颧弓下缘与下颌切迹间的半月形中点为咬肌神经封闭及上、下颌神经阻滞麻醉的进针点[1]。

乳突:位于耳后骨隆起处,其根部前内方有面神经从茎乳孔穿出,其后颅底内面有乙状窦。

中耳炎时此处有压痛。

在行乳突根治术时,应防止伤及面神经和乙状窦。

枕外隆凸:枕骨外面正中最凸的隆起,其内面是窦汇,下方有枕骨导血管。

体表标志知识点总结

体表标志知识点总结

体表标志知识点总结体表标志是指身体表面上所呈现的一些特殊标记或标志,这些标记或标志可能由遗传因素所决定,也可能是个体在成长和生活过程中所获得的。

体表标志不仅仅是一种生理现象,更是一种个体特征的表达,对于医学、人类学、生物学和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都有重要意义。

在医学上,体表标志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标志;在人类学和生物学领域,体表标志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进化历史和生物特性;在心理学上,体表标志也有可能与个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息息相关。

因此,深入了解体表标志的知识,对于理解人类的生物和社会特征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遗传因素决定的体表标志1.遗传特征遗传性体表标志是指由遗传因素所决定的身体特征,例如鼻子的形状、耳朵的大小、眼睛的颜色等。

这些特征一般会随着个体的遗传因素而呈现出来,通常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医学上,遗传性体表标志可以作为某些遗传性疾病的诊断依据,也可以用于亲子鉴定和族群研究等领域。

2.常见的遗传性体表标志(1)眼睛颜色:眼睛的颜色是由遗传因素所决定的,例如褐色眼睛、蓝色眼睛等。

不同的人群中,眼睛的颜色会有所差异,这些差异可以用于族群研究和人类进化的分析。

(2)耳垂形状:耳垂的形状是由遗传因素所决定的,例如有些人的耳垂是比较大的,有些人的耳垂则比较小。

这种体表标志可以在亲子鉴定和疾病诊断中扮演重要角色。

(3)指纹图案:人类的指纹图案是个体特征的一种体表标志,其形成是由遗传因素所决定的。

因此指纹图案可以用于犯罪破案和身份鉴定等领域。

3.遗传性疾病和体表标志一些遗传性疾病会在患者的体表上产生特殊的标志,这些标志有可能成为疾病的诊断依据,例如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常常会具有特征性的面部和身体畸形;唐氏综合征患者通常会具有特征性的手部和指纹畸形等。

因此,了解遗传性疾病与体表标志的关系对于临床医生的诊断工作非常重要。

二、后天因素影响的体表标志1.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指个体在成长和生活过程中所经历的一切外界影响,如光照、营养、生活方式等。

常见人体体表标志

常见人体体表标志

• 又名隆椎,棘突特长, 常作为计数椎骨序数 的标志,该棘突在头 部前屈时,为颈椎最 隆起处。
剑突
• 其上端与胸骨体相连, 称剑胸结合,剑胸结 合的两侧和第七肋软 骨相连。
锁骨
• 全长均位于皮下,其 外侧1/3段下方的凹窝 称锁骨下窝。在窝的 内下方,可摸到肩胛 骨的喙突,通往上肘 的大血管和神经束均 从喙突内下方通过。
胸骨角
• 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 处微向前突,称胸骨 角,可在体表扪及。 两侧平对第2肋,是计 数肋骨和肋间隙的重 要标志。胸骨角平主 动脉弓起始处,支气 管分叉,左主支气管 与食管交叉处,第4胸 椎体下缘水平。
肩胛骨
• 为三角形扁骨,贴于 胸廓后外面,介于第2 到7肋之间,被检查者 取直立位,两上肢自 然下垂。两侧肩胛冈 内侧端的连线,通过 第3胸椎棘突。两侧肩 胛骨下角的连线横过 第7胸椎棘突,可作为 计数椎骨和肋骨的标 志。
喙突
• 位于锁骨外侧1/3段下 方的锁骨下窝内,在 锁骨中外1/3交界处下 方约2.5CM处可触及, 其内下方有腋血管和 臂丛经过。

体表标志法

体表标志法

体表标志法
腧穴定位法之一。

体表标志,主要指分布于全身体表的骨性标志,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

分类包括:
1)固定标志:固定标志定位,是指利用五官、毛发、抓甲、乳头、脐窝和骨节凸起、凹陷及肌肉隆起等固定标志来取穴的方法。

比较明显的标志,如鼻尖取素髎;两眉中间取印堂;两乳之间取膻中等。

两骨分歧处,如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分歧处取巨骨;胸骨下端与肋软骨分歧处取中庭。

此外,肩胛冈平第三胸椎棘突,髂嵴平第四腰椎棘突。

2)活动标志:活动标志定位,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活动标志来取穴的方法。

如耳门、听宫、听会等应张口取;下关应闭口取。

又如,曲池宜屈肘于横纹头处取之,外展上臂时肘峰前下方的凹陷中取肩髃;取养老时,应正坐屈肘,掌心向胸,当尺骨小头桡侧骨缝中取之。

人体常用体表标志的简易解剖定位与临床应用

人体常用体表标志的简易解剖定位与临床应用

人体常用体表标志的简易解剖定位与临床应用人体常用体表标志是指在身体表面能够通过触摸或视觉识别的一些特
征点,用于定位和描述各种解剖结构的位置和方向,以及指导临床诊断和
治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体表标志及其临床应用:
1.周围动脉搏动点:常用的有颈动脉、股动脉、胫后动脉等,通过触
摸搏动点可以确定动脉的位置和走向,指导血管内导管插管和手术操作。

2.脊柱线和椎间隙:脊柱线为脊椎骨的后缘线,用于指导穿刺、置管
等操作,椎间隙为相邻两个脊椎骨之间的间隙,用于行硬膜外麻醉等操作。

3.腹股沟:位于下腹部和大腿交界处,是主要的淋巴结集中区,通过
触摸腹股沟可以判断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和质地等,指导淋巴结活检和手术。

4.肝脏、胰腺和脾脏:这些器官位于腹部,可以在体表通过敲击、叩击、压痕等方法诊断和评估其大小、位置和功能,指导肝胆胰脾疾病的诊
治和手术。

5.脉搏、呼吸和心电图:通过触摸脉搏、听诊呼吸声和记录心电图等
方法,可以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功能,诊断心电图异常、
呼吸困难和心律失常等疾病。

总之,体表标志是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对于正确掌握解
剖结构的位置和方向,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有重要的意义。

常用的人体体表标志

常用的人体体表标志

常用的人体体表标志一、头面部标志1、鼻窦的体表投影①额窦:位于两眉之间;②筛窦:位于两目内眦之间;③蝶窦:位于两下眼眶与外耳道连线的后1/3;④上颌窦:位于两下眼眶1.5cm处;二、头面部神经标志1、三叉神经半月节:出口居眉弓外缘至外耳道连线后1/3;2、枕大神经(出口处):两耳根上部枕后连线、距中线2cm(相当于玉枕穴);3、枕小神经(出口处):两耳垂后部枕后连线、斜方肌外缘或距中线4cm(相当于风池穴)。

4、耳大神经(出口处):胸锁乳突肌后缘1/3点。

5、耳咽管:乳突与鼻翼连线,分左右侧。

三、颈部神经标志1、臂从神经节:锁骨中点上当。

经锁骨后深入腋窝。

四、胸部标志1、肺:前部:上界自锁骨上窝,下界锁骨中线第6肋间,腋中线第8肋间。

后部:上界第七颈椎,下界为肩胛线第10肋水平,脊柱上平第11胸椎棘突。

五、腹部标志1、肝:与膈同高,约与右侧第5肋齐平;下界:右季肋区:肝下缘在肋弓缘以上;在腹上区肝下缘可凸出剑突约3cm。

2、胰:上腹区,中心点在两肋弓最下缘连线之中点。

3、胃:上腹区,左季肋区及脐区三区内,中心点在锁骨中线与肋弓的交点。

4、十二指肠:球部:中心点在两肋弓最下缘连线中点右侧约3cm 处。

5、阑尾:中心点有两种定位法,MacBurney点:脐与右侧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点;Lanz点:两髂前上棘连线中右1/36、卵巢:耻骨联合上缘左右旁开约6cm。

六、背部标志上界:第7颈椎,两肩胛上缘;下界:第12胸椎。

脊椎骨与相对位置:①第2颈椎棘突:乳突尖水平②第4、5颈椎棘突:喉结水平③第6颈椎棘突:环状软骨水平④第7颈椎棘突:低头时项部最隆起之棘突⑤第3胸椎棘突两肩胛冈内线水平。

⑥第7胸椎棘突:肩胛下角水平。

⑦第2、3腰椎棘突:肋弓两侧最下缘连线水平。

⑧第4腰椎棘突:两髂嵴最高连线水平。

七、腰部标志1、腰骶部:第12胸椎至第5骶椎。

由后正中线分左右侧。

2、骶髂关节:髂后上棘沿骶骨和臀肌之间往下约10cm长范围内,3、尾部:尾骨部位。

人体解剖学体表标志

人体解剖学体表标志

1.触摸上肢的主要体表标志(1)触摸上肢骨的主要体表标志①锁骨位于胸廓前上方,全长易在皮下摸到。

②肩胛骨位于背外上方,易在皮下触及内侧缘、下角、肩胛冈和肩峰。

肩峰点为测量肩宽、上肢长和上臂长的体表标志,用食指和中指沿肩胛冈从后内方向前外方触摸,即容易找到肩峰的测量点。

下角点为测量胸围的体表标志。

③肱骨位于上臂,其大结节可在肩部最外侧三角肌下触及,前臂内、外上髁位于肱骨下端两侧皮下,其中内上髁较隆起。

通过屈伸肘关节,分辨肱骨的位置。

屈伸前臂时桡、尺骨会运动,肱骨不运动。

④尺骨位于前臂内侧,从鹰嘴到茎突全长位于前臂后面内侧皮下。

其中鹰嘴在屈肘时很明显;茎突在前臂旋内时更明显,可在尺骨头下方摸到,此点为尺骨茎突点,是测量手长的体表标志。

观察自己腕关节背面腕横纹处的尺骨头非常明显。

⑤桡骨位于前臂外侧,其上端桡骨小头上缘的最高点为桡骨点,是测量上臂长和前臂长的体表标志,桡骨点在上肢下垂、手掌向内侧的姿势中,位于肘关节背面外侧的一小凹内,在此凹中易找到肱桡关节,也可确定桡骨点。

下端茎突易在外侧皮下触及,在屈腕时更明显,此点为桡骨茎突点,是测量前臂长的体表标志,也是测量手长的体表标志。

⑥手骨位于桡腕关节掌侧面,两侧可摸到大多角骨、豌豆骨;握拳或伸掌时,可看到或摸到各掌骨及指骨,其中第二掌骨小头向桡侧最突出的一点为桡侧掌骨点,第五掌骨小头向尺侧最突出的一点为尺侧掌骨点,这两点都是测量手宽的体表标志。

(2)触摸上肢的皮肤标志、肌性和腱性标志①肘窝横纹:屈肘时,在肘窝处出现肘窝横纹。

②腕掌侧横纹:屈腕时,在腕掌侧出现2—3条横纹的皮肤皱纹,分别称为近侧横纹、中间横纹和远侧横纹。

其中远侧横纹的中点是测量手长的标志点。

③三角肌:在肩部使肩部构成圆隆状的外形,从前、外、后侧三方面包绕肱骨的上端。

其止点在臂外侧中部呈现一小凹。

④斜方肌:在三角肌内侧、项部外侧、锁骨后面的肌肉隆起,为斜方肌上部纤维。

⑤胸大肌:胸前发达的扁肌,其下缘构成腋前壁。

人体体表定位标志

人体体表定位标志

判断疾病的位置和程度
医生可以通过观察躯干部的定位标志 ,判断疾病的位置和程度,如肺炎、 胸膜炎等。
04 四肢部定位标志
四肢部概述
四肢是人体的重要部分,包括上肢和 下肢。上肢包括肩、臂、肘、前臂、 腕和手等部位,下肢包括髋、股、膝 、小腿、踝和足等部位。
四肢部包含多种骨骼、肌肉、血管、 神经等组织,对于人体运动、感觉等 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加强对体表定位标志的普及和推 广,提高医务人员和公众对其的
认识和应用能力。
创新发展
鼓励研究和创新,探索新的体表定 位标志和测量方法,提高诊断和治 疗的准确性和效率。
多学科合作
加强多学科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共 同推动体表定位标志的研究和应用 发展。
1.谢谢聆 听
和程度,从而制定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02
解剖学研究
四肢部定位标志是人体解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理解人体结构
、功能和疾病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03
运动与康复
四肢部定位标志在运动和康复领域也有广泛应用,例如在健身、体育训
练和康复治疗中,需要准确掌握四肢部的位置和功能,以制定合理的训
练计划和康复方案。
鼻尖
鼻尖是面部的正中央,也是经外奇穴的定位点,具有治 疗鼻部疾病的作用。
03
下颌
下颌是面部的正下方,也是经外奇穴的定位点,具有治 疗口腔疾病的作用。
头面部定位标志的应用
01
02
03
针灸治疗
头面部定位标志可以用于 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相应 的穴位来调节人体的生理 功能。
推拿按摩
头面部定位标志可以用于 推拿按摩,通过按摩相应 的部位来缓解身体的疲劳 和不适。
人体体表定位标志的注意事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2-2:人体常见体表标志
椎骨:所有棘突均可扪及,其中第7颈椎棘突最明显; 颅骨:枕外隆凸、下颌头、下颌角、颞骨乳突、
颧弓、眶上缘、眶下缘;
肋骨:肋弓。 头围:前面经眉弓,后面经枕外隆凸,绕一圈。
知识点2-2:人体常见体表标志
锁骨 :全长可触及; 肩胛骨:下角(平第七肋骨)、肩胛冈、肩峰;
肱骨:肱骨大结节、内上髁、外上髁;
臀围:带尺沿臀大肌最粗隆处绕一周。点、髂前上棘、髂后上嵴、坐骨结节;
股骨:大转子;
髌骨:前面; 胫骨:胫骨粗隆、胫骨内侧髁、胫骨前缘全长、内踝; 腓骨:腓骨头、外踝; 跟骨:跟结节; 跖骨:第1跖骨小头、第5跖骨小头。
知识点2-2:人体常见体表标志
人体常见部位的测量
下肢长:股骨大转子(或髂嵴点或髂前上棘)至地面垂直距离; 小腿长:大小腿屈曲90°时,胫骨内侧髁最高点至内踝最高点之 间的垂直距离; 足长:跟结节至趾尖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骨盆宽:两侧髂嵴最高点之间的距离; 足宽:第1跖骨小头与第5跖骨小头之间的距离;
知识点2-2:人体常见体表标志
人体常见部位的测量
肩宽:两侧肩峰最外侧缘之间的距离;
上肢长:手臂自然下垂时肩峰最外侧至中指尖之间的直线距离;
上臂长:肩峰至桡骨头之间的直线距离; 前臂长:桡骨头至桡骨茎突最下缘间的直线距离; 手长: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在掌侧面连线中点(相当于腕关节远 端腕横纹中点)至中指尖之间的直线距离; 胸围:前面带尺下缘经乳头点上缘,后面带尺上缘经肩胛骨下角下 缘; 腰围:脐上0.5cm水平绕一周。
尺骨:鹰嘴、全长、尺骨茎突;
桡骨:桡骨头、桡骨茎突;
手骨:大多角骨、豌豆骨。
课外知识
网球肘:又名肱骨外上髁炎,是过劳性综合征的典 型例子。网球、羽毛球、乒乓球运动员较常见, 家庭主妇、砖瓦工、木工等长期反复用力做肘部 活动者,也易患此病。 高尔夫肘:又名肱骨内上髁炎,与网球肘的发病机 理类似,因常见于高尔夫球运动员、学生、矿工 ,故俗称高尔夫球肘、学生肘、矿工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