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之重要骨性标志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学之重要骨性标志

人体解剖学之重要骨性标志

一、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二、三、躯干骨的重要骨性标志:(颈静脉切迹、胸骨角、肋弓、剑突、骶角、骶管裂孔、第7颈椎及胸腰椎棘突、颈动脉结节)。

1、颈静脉切迹:在胸骨柄的上缘,与第2胸椎体平齐。

其上方为胸骨上窝。

2、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向前的横行突起,自颈静脉切迹向下约两横指处,是重要的骨性标志。

胸骨角的两侧接第2肋(软骨),为计数肋和肋间隙的重要标志。

后面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水平,也是气管杈、主动脉前、后端、心脏上界、食管第二个狭窄和胸导管左移处的水平;胸骨角平面是上、下纵隔的分界线。

3、肋弓:由第7—10肋软骨依次相连而成。

触摸肝、脾的标志。

4、剑突:胸骨下方的突出,位于两侧肋弓之间,剑突与左侧肋弓的交点处是心包穿刺的常用部位。

5、骶角、骶管裂孔:沿骶正中嵴向下摸到骶管裂孔,在裂孔的两侧科摸到骶角,为骶管麻醉定位标志。

6、第7颈椎棘突:头前俯时,在项下部正中最突出处,为确定椎骨棘突序数的标志之一。

7、颈动脉结节:即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深处,正对环状软骨平面。

平环状软骨,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以拇指向后压,可将颈总动脉压向颈动脉结节,阻断血流,达到止血的目的。

四、颅的骨性标志:(枕外隆突、颞骨乳突、颧弓、眉弓、下颌角)。

1、枕外隆突:位于枕部向后最突出的隆起,其深面为窦汇。

2、颞骨乳突:耳廓后方,内部有乳突小房;其根部前缘的前内方有茎乳孔,面神经由此出颅。

乳突深面的后半部为乙状窦沟。

3、颧弓:上缘后端即耳廓前方可触知颞浅动脉的搏动;中点上方约4cm处为翼点,内有脑膜中动脉通过;下方一横指处,有腮腺导管横过咬肌表面。

4、眉弓:眶上缘稍上方的弧形隆起,内部是额窦。

5、下颌角:为下颌支后缘与下颌底转折处,此处骨质较薄,容易骨折。

五、上肢骨的主要骨性标志:(肩峰、肩胛冈、肩胛骨下角、锁骨、肱骨下端的内、外上髁、尺骨鹰嘴、桡尺骨茎突等)。

系统解剖学学习资料:八大关节+骨性标志

系统解剖学学习资料:八大关节+骨性标志

八大关节整理人体骨性标志上肢骨①锁骨位于胸廓前上方,全长易在皮下摸到。

②肩胛骨位于背外上方,易在皮下触及内侧缘、下角、肩胛冈和肩峰。

肩峰点为测量肩宽、上肢长和上臂长的体表标志,用食指和中指沿肩胛冈从后内方向前外方触摸,即容易找到肩峰的测量点。

下角点为测量胸围的体表标志。

③肱骨位于上臂,其大结节可在肩部最外侧三角肌下触及,前臂内、外上既位于肱骨下端两侧皮下,其中内上既较隆起。

通过屈伸肘关节,分辨肱骨的位置。

屈伸前臂时楼、尺骨会运动,肱骨不运动。

④尺骨位于前臂内侧,从鹰嘴到茎突全长位于前臂后面内侧皮下。

其中鹰嘴在屈肘时很明显;茎突在前臂旋内时更明显,可在尺骨头下方摸到,此点为尺骨茎突点,是测量手长的体表标志。

观察自己腕关节背面腕横纹处的尺骨头非常明显。

⑤槎骨位于前臂外侧,其上端横骨小头上缘的最高点为槎骨点,是测量上臂长和前臂长的体表标志,槎骨点在上肢下垂、手掌向内侧的姿势中,位于肘关节背面外侧的一小凹内,在此凹中易找到肱槎关节,也可确定槎骨点。

下端茎突易在外侧皮下触及,在屈腕时更明显,此点为槎骨茎突点,是测量前臂长的体表标志,也是测量手长的体表标志。

@手骨位于槎腕关节掌侧面,两侧可摸到大多角骨、豌豆骨;握拳或伸掌时,可看到或摸到各掌骨及指骨,其中第二掌骨小头向槎侧最突出的一点为楼侧掌骨点,第五掌骨小头向尺侧最突出的一点为尺侧掌骨点,这两点都是测量手宽的体表标志。

下肢骨①跪骨位于腰腹部侧面,其骼崎全长易在皮下触及,能靖上缘最向外突出的点为能靖点,是测量下肢长H (又称能靖高)和骨盆宽的体表标志。

前端为能前上棘,是测量下肢长A (又称能前上棘高)的体表标志;后端为能后上棘。

坐骨结节位于臀部后下方。

骼峭高、骼前上棘高、大转子高是测量下肢长的三种方法。

②股骨位于嵌部最外侧,其大转子易在皮下触及,是测量下肢长B (又称大转子高)的体表标志。

内、外侧股位于大腿下端两侧皮下。

③股骨前面可在膝关节前面皮下触及,此骨的前面中点是测量膝围的体表标志。

人体解剖学骨学

人体解剖学骨学

骨膜
骨 髓
3.骨髓 (要点:分类,位置,功能)
分类:分红骨髓和黄骨髓。
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人能,
存在于长骨髓腔内。
骨髓
三、骨的理化性质
骨主要由有机质和无机质组成。 (化学成分) (物理特性)
有机质:成人占骨重量的1/3,具有弹性和韧性; 无机质:成人占骨重量的2/3,使骨坚硬挺实。
2.后面观
枕外隆凸
上项线
下项线
枕外隆凸
3.颅底内面观
(1)颅前窝:
①鸡冠 ②筛孔 (2)颅中窝: ①蝶骨体,②垂体窝,③视神经管,④颈动脉沟,⑤眶上裂,⑥颈 动脉管内口,⑦圆孔,⑧卵圆孔,⑨棘孔,⑩三叉神经压迹
(3)颅后窝:
①枕骨大孔,②舌下神经管内口,③枕内隆凸,④上矢状窦沟,⑤
横窦沟,⑥乙状窦沟,⑦颈静脉孔,⑧内耳门
下颌支下颌切迹冠突髁突包括下颌头与下颌颈下颌角下颌头下颌颈下颌孔下颌角顶面观11外面观冠状缝人字缝人字缝冠状缝12蝶骨体垂体窝视神经管颈动脉沟眶上裂颈动脉管内口圆孔卵圆孔棘孔三叉神经压迹枕骨大孔舌下神经管内口枕内隆凸上矢状窦沟横窦沟乙状窦沟颈静脉孔内耳门鸡冠筛板破裂孔三叉神经压迹枕骨大孔颅底外面观切牙孔要点
鸡冠
筛板
视神经管 眶上裂 圆孔 卵圆孔 棘孔 三叉神经压迹 内耳门 舌下神经管内口 垂体窝
鞍背 破裂孔
颈静脉孔
乙状窦沟 横窦沟
枕骨大孔
4. 颅底外面观
切牙孔 骨腭 鼻后孔 关节结节 茎突 枕髁 颧弓 腭大孔 下颌窝 茎乳孔 枕骨大孔
5.颅侧面观
(1)乳突 (2)颧弓 (3)颞窝 (4)颞下窝
颞窝 外耳门
椎体和椎弓,椎弓又分为椎 弓根与椎弓板,7个突起——棘突1个、横突1对、上、下关节突各1对。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绪论1、解剖学姿势和方位、切面术语。

――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双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朝前。

---方位—上,下---前(腹侧),后(背侧)---内侧,外侧----内,外---浅,深-- 近侧,远侧---桡侧,尺侧---- 腓侧,胫侧----切面--垂直轴-矢状轴-冠状轴(额状轴)---切面--矢状面、水平面(横切面、水平面(横切面第一章----运动系统1.1运动系统的组成、主要功能------骨、骨连结、骨骼肌。

运动、支持、保护2.1.1、骨学总论-----成人有206块骨--根据位置不同,可分为:颅骨29块(含6块听小骨)躯干骨51块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2.1.2骨的形态和构造?---长骨:a分布于四肢b长管状,分一体两端c骨干(骨髓腔) d骺(关节面) ---短骨:a立方形b腕骨、跗骨---扁骨:a板状b颅盖骨、胸骨、肋骨---不规则骨:a形态不规则b椎骨(含气骨)构造----骨质:骨密质(颅盖骨的外板、内板)、骨松质(颅骨的板障)骨膜:a致密结缔组织膜b成骨细胞、破骨细胞c对骨的营养、生长或再生具有重要作用骨髓:a填充于长骨的骨髓腔及骨松质腔隙内b红骨髓: c黄骨髓2.1.3.骨的理化特性----有机质(1/3)-使骨具有韧性和弹性----无机质(2/3)-事骨具有硬度和脆性。

2.2.1躯干骨的名称和数目答:躯干骨包括椎骨、肋和胸骨,成人躯干骨由24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1块骶骨、1块尾骨、12对肋、1块胸骨组成,共计51块。

2.2.1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征答:1.一般椎骨都有一个椎体和一个椎弓,椎弓上有七个突起。

2各部椎骨的特点:(1)颈椎特点:①椎体较小椎孔较大,呈三角形。

②横突有孔称横突孔。

③棘突末端分叉。

④特化颈椎有:第一颈椎,无椎体和棘突,呈环形,又称寰椎。

第二颈椎,有齿突,又称枢椎。

第七颈椎,棘突特长,又称隆椎。

常用重要骨性标志

常用重要骨性标志

常用的重要骨性标志一、躯干骨的重要骨性标志:颈静脉切迹、胸骨角、肋弓、剑突、骶角、骶管裂孔、第7颈椎及胸腰椎棘突、颈动脉结节。

1、颈静脉切迹:在胸骨柄的上缘,与第2胸椎体平齐。

其上方为胸骨上窝。

2、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向前的横行突起,自颈静脉切迹向下约两横指处,是重要的骨性标志。

胸骨角的两侧接第2肋(软骨),为计数肋和肋间隙的重要标志。

后面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水平,也是气管杈、主动脉前、后端、心脏上界、食管第二个狭窄和胸导管左移处的水平;胸骨角平面是上、下纵隔的分界线。

3、肋弓:由第7—10肋软骨依次相连而成。

触摸肝、脾的标志。

4、剑突:胸骨下方的突出,位于两侧肋弓之间,剑突与左侧肋弓的交点处是心包穿刺的常用部位。

5、骶角、骶管裂孔:沿骶正中嵴向下摸到骶管裂孔,在裂孔的两侧科摸到骶角,为骶管麻醉定位标志。

6、第7颈椎棘突:头前俯时,在项下部正中最突出处,为确定椎骨棘突序数的标志之一。

7、颈动脉结节:即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深处,正对环状软骨平面。

平环状软骨,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以拇指向后压,可将颈总动脉压向颈动脉结节,阻断血流,达到止血的目的。

二、颅的骨性标志:枕外隆突、颞骨乳突、颧弓、眉弓、下颌角。

1、枕外隆突:位于枕部向后最突出的隆起,其深面为窦汇。

2、颞骨乳突:耳廓后方,内部有乳突小房;其根部前缘的前内方有茎乳孔,面神经由此出颅。

乳突深面的后半部为乙状窦沟。

3、颧弓:上缘后端即耳廓前方可触知颞浅动脉的搏动;中点上方约4cm处为翼点,内有脑膜中动脉通过;下方一横指处,有腮腺导管横过咬肌表面。

4、眉弓:眶上缘稍上方的弧形隆起,内部是额窦。

5、下颌角:为下颌支后缘与下颌底转折处,此处骨质较薄,容易骨折。

三、上肢骨的主要骨性标志:肩峰、肩胛冈、肩胛骨下角、锁骨、肱骨下端的内、外上髁、尺骨鹰嘴、桡尺骨茎突等。

1、肩峰——锁骨外侧端外侧,高耸于肩关节的上方,为肩部的最高点,是测量上肢长度的定点。

骨性体表标志

骨性体表标志

骨性体表标志在活体体表上用肉眼可以观察或用手可以触摸到的骨性突起和凹陷,均称为骨性体表标志。

应用这些体表标志,可以帮助确定血管和神经的走行,以及器官的位置,对临床检查、治疗具有与实用意义。

1头颈部骨性标志枕外隆凸:为头后正中线处的骨性隆起。

乳突:为耳郭后方的骨性突起。

颧弓:位于耳前方的骨性弓。

眶上缘、眶下缘:为眶口上、下的骨性边界。

眶上切迹:位于眶上缘内、中1/3 交界处。

眉弓:为眶上缘上方的横行隆起。

下颌头:位于耳郭前方,张口闭口运动时,可发现下颌头在移动着。

下颌角:为下颌体下缘的后端。

舌骨:在颈前部正中,甲状软骨的上方。

2胸腹部的骨性标志锁骨:全长均可摸到,锁骨的内侧端膨大,突出于胸骨颈静脉切迹的两侧,其内侧2/3凸向前,外侧1/3凸向后。

喙突:在锁骨外、中1/3交界处的下方一横指处,向后深按即能触及。

颈静脉切迹:胸骨柄上缘正中,平齐第2胸椎体下缘。

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两侧接第2肋软骨,可依次计数肋和肋间隙。

胸骨角相当于第4胸椎体下缘水平。

剑突:在胸骨体的下方两肋弓的夹角处,有一个三角形的凹陷,于此处可摸到剑突。

肋弓:由剑突向外下方可摸到。

肋弓是肝、胆囊、脾触诊的标志,也是胸腹部的表面分界。

剑突与肋弓的交角称剑肋角,左侧的剑肋角常作为心包穿刺的进针部位。

髂前上棘:是髂嵴的前端。

后上方5~7cm的突起,为髂结节,是骨髓穿刺的常用部位。

耻骨联合上缘:在两侧腹股沟内侧端之间可摸到的骨性横嵴,其下有外生殖器。

耻骨结节:为耻骨联合外上方的骨性隆起。

3项背腰部的骨性标志第七颈椎棘突肩胛骨:位于皮下,可以摸到肩胛冈、肩峰和上、下角。

肩胛冈内侧端平第3胸椎棘突,向外侧延伸为肩峰上肢自然下垂时,上角对第2肋,下角对第7肋或平第7肋间隙。

髂嵴:位于皮下,其最高点约平第4腰椎棘突。

髂后上棘:为髂嵴的后端,瘦人为一骨性突起,皮下脂肪较多者则为一皮肤凹陷,此嵴平第2骶椎棘突。

4上肢的骨性标志肱骨大结节:在肩峰的下方,为三角肌所覆盖。

人体解剖学中的体表标志

人体解剖学中的体表标志

人体解剖学中的体表标志当我们需要进行体格检查或者疾病诊断的时候,人体的表面往往能够提供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

这些信息来自于人体解剖学中的体表标志,它们是我们认识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入口。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体表标志,以及它们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一、勾骨突勾骨突位于胸骨的上部,是胸骨的一个特征性结构。

它的位置也是人体中心的标志。

在体格检查中,医生常常用手指触摸勾骨突,以确定人体的中线位置。

在X光片或CT扫描中,勾骨突的位置也是确定头颅与胸部之间的居中线的关键。

二、尺骨茎突尺骨茎突位于手腕的外侧,是手掌侧面的一处突起。

它的位置对于肘关节疾病的诊断非常重要。

在体格检查中,医生可以在手腕外侧感觉到一个小凸起,这就是尺骨茎突。

通过摸到尺骨茎突的位置,医生可以评估肘关节的稳定性和运动范围,也可以排除一些手腕和前臂的骨骼病变。

三、椎弓突椎弓突位于脊柱的背部,是脊椎骨的特征性结构。

在体格检查中,医生常常用手指沿着椎弓突进行检查,以确定脊柱的位置和形态。

在X光片或MRI中,椎弓突的形状和位置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脊椎的病变和功能障碍。

四、髌骨髌骨位于膝盖前方,是膝盖关节的一部分。

在体格检查中,医生常常摸到髌骨的位置,以评估膝盖的稳定性和疾病状况。

髌骨的位置也是确定人体前后线的关键。

五、前哨淋巴结前哨淋巴结是指靠近体表的淋巴结,它们通常是疾病反应的早期标志。

在体格检查中,医生常常通过触摸体表来检查淋巴结的大小和质地。

前哨淋巴结的检查对于肿瘤疾病和感染疾病的诊断都非常重要。

总结人体解剖学中的体表标志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途径。

医生通过触摸、视觉和影像学手段来确定这些标志的位置和形态,从而评估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状况。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检查手段,才能确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临床执业医师重要的骨性标志简介

临床执业医师重要的骨性标志简介

临床执业医师重要的骨性标志简介文都网校整理了临床执业医师重点资料,以供考生备考,更多内容请关注文都网校医师资格频道,预祝考生们取的好成绩。

一、躯干骨的重要骨性标志颈静脉切迹、胸骨角、肋弓、剑突、骶角、骶管裂孔、第7颈椎及胸腰椎棘突、颈动脉结节。

1、颈静脉切迹:在胸骨柄的上缘,与第2胸椎体平齐。

其上方为胸骨上窝。

2、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向前的横行突起,自颈静脉切迹向下约两横指处,是重要的骨性标志。

胸骨角的两侧接第2肋(软骨),为计数肋和肋间隙的重要标志。

后面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水平,也是气管杈、主动脉前、后端、心脏上界、食管第二个狭窄和胸导管左移处的水平;胸骨角平面是上、下纵隔的分界线。

3、肋弓:由第7-10肋软骨依次相连而成。

触摸肝、脾的标志。

4、剑突:胸骨下方的突出,位于两侧肋弓之间,剑突与左侧肋弓的交点处是心包穿刺的常用部位。

5、骶角、骶管裂孔:沿骶正中嵴向下摸到骶管裂孔,在裂孔的两侧科摸到骶角,为骶管麻醉定位标志。

6、第7颈椎棘突:头前俯时,在项下部正中最突出处,为确定椎骨棘突序数的标志之一。

7、颈动脉结节:即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深处,正对环状软骨平面。

平环状软骨,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以拇指向后压,可将颈总动脉压向颈动脉结节,阻断血流,达到止血的目的。

二、颅的骨性标志枕外隆突、颞骨乳突、颧弓、眉弓、下颌角。

1、枕外隆突:位于枕部向后最突出的隆起,其深面为窦汇。

2、颞骨乳突:耳廓后方,内部有乳突小房;其根部前缘的前内方有茎乳孔,面神经由此出颅。

乳突深面的后半部为乙状窦沟。

3、颧弓:上缘后端即耳廓前方可触知颞浅动脉的搏动;中点上方约4cm处为翼点,内有脑膜中动脉通过;下方一横指处,有腮腺导管横过咬肌表面。

4、眉弓:眶上缘稍上方的弧形隆起,内部是额窦。

5、下颌角:为下颌支后缘与下颌底转折处,此处骨质较薄,容易骨折。

三、上肢骨的主要骨性标志肩峰、肩胛冈、肩胛骨下角、锁骨、肱骨下端的内、外上髁、尺骨鹰嘴、桡尺骨茎突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躯干骨地重要骨性标志:(颈静脉切迹、胸骨角、肋弓、剑突、骶角、骶管裂孔、第颈
椎及胸腰椎棘突、颈动脉结节). 、颈静脉切迹:在胸骨柄地上缘,与第胸椎体平齐.
其上方为胸骨上窝. 、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向前地横行突起,自颈静脉切迹向下约两横指处,是重要地骨性标志.胸骨角地两侧接第肋(软骨),为计数肋和肋间隙地重要标志.后面平对第胸椎体下缘水平,也是气管杈、主动脉前、后端、心脏上界、食管第二个狭窄和胸导管左移处地水平;胸骨角平面是上、下纵隔地分界线. 、肋弓:由第—肋软骨依次相连而成.触摸肝、脾地标志. 、剑突:胸骨下方地突出,位于两侧肋弓之间,剑突与左侧肋弓地交点处是心包穿刺地常用部位. 、骶角、骶管裂孔:沿骶正中嵴向下摸到骶管裂孔,在裂孔地两侧科摸到骶角,为骶管麻醉定位标志. 、第颈椎棘突:头前俯时,在项下部正中最突出处,为确定椎骨棘突序数地标志之一. 、颈动脉结节:即第颈椎横突前结节,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深处,正对环状软骨平面.平环状软骨,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以拇指向后压,可将颈总动脉压向颈动脉结节,阻断血流,达到止血地目地.
二、颅地骨性标志:(枕外隆突、颞骨乳突、颧弓、眉弓、下颌角). 、枕外隆突:位于枕
部向后最突出地隆起,其深面为窦汇. 、颞骨乳突:耳廓后方,内部有乳突小房;其根部前缘地前内方有茎乳孔,面神经由此出颅.乳突深面地后半部为乙状窦沟. 、颧弓:上缘后端即耳廓前方可触知颞浅动脉地搏动;中点上方约处为翼点,内有脑膜中动脉通过;下方一横指处,有腮腺导管横过咬肌表面. 、眉弓:眶上缘稍上方地弧形隆起,内部是额窦. 、下颌角:为下颌支后缘与下颌底转折处,此处骨质较薄,容易骨折.
上肢骨地主要骨性标志:(肩峰、肩胛冈、肩胛骨下角、锁骨、肱骨下端地内、外上髁、尺骨鹰嘴、桡尺骨茎突等). 、肩峰——锁骨外侧端外侧,高耸于肩关节地上方,为肩部地最高点,是测量上肢长度地定点. 、肩胛冈——两侧肩胛冈内侧端地连线,通过第胸椎棘突. 、肩胛骨下角——平对第肋或第肋间隙,是从后面计数肋骨及肋间隙地重要标志;并相当于第胸椎棘突高度,可计数椎骨棘突序数. 、肱骨下端地内、外上髁、尺骨鹰嘴三者在伸肘时,同在一条直线上;而屈肘时,三者连线呈一等腰三角形. 、尺、桡骨茎突——桡骨茎突比尺骨茎突低~. 、豌豆骨——位于小鱼际地根部,腕部远侧皮纹内侧地突起,其外侧有尺神经深支到达手掌.
下肢骨地主要骨性标志:(髂嵴、髂结节、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耻骨结节、耻骨联合、坐骨结节、大转子、胫骨粗隆、胫骨前缘及内侧面、腓骨头、内踝、外踝). 、髂嵴、髂结节——骨髓采样处,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经过第腰椎棘突,腰椎穿刺据此定位. 、髂前上棘、髂后上棘——骨盆测量地标志
前面观:
第一颈椎上腭同一平面
第二颈椎上腭牙齿咬合面同一平面
第三颈椎下颌角同一平面
第四颈椎舌骨同一平面
第五颈椎甲状软骨同一平面
第六颈椎环状软骨同一平面
第二胸椎间隙胸骨颈静脉切迹同一平面
第四胸椎间隙胸骨角同一平面
第九胸椎胸骨体剑突关节同一平面
第一腰椎剑突与脐联线中点同一平面
第三腰椎下肋缘同一平面
第三腰椎间隙脐同一平面
第四腰椎髂骨嵴同一平面
第二骶椎髂前上棘同一平面
尾骨耻骨联合同一平面
侧面和背面观:
第七颈椎颈根部最突出地棘突
第二胸椎两肩胛骨上角联线中点
第七胸椎两肩胛骨下角联线中点
第十二胸椎肩胛骨下角与髂骨嵴联线中点同一平面
第三腰椎下胸肋缘同一平面
第四腰椎两髂骨嵴联线中点
脊柱各结构地体表定位和临床应用
一,脊柱各结构地常用体表定位法
(一) 触抹法:此法最方便,最常用,较准确.是利用人体地骨性标志,对脊柱各结构进行触抹而确定其位置.
,棘突地触抹定位法:
() 颈椎:常利用枕外粗隆、、棘突,来确定颈椎各棘突地位置.
枕外粗隆:粗大,任何人均可准确触抹清.沿此向下,有一凹陷,再向下推摸,可触及一骨突,即为棘突.
棘突:较大,末端分叉.瘦弱者低头时可见其隆起于项部地上段.任何人也可摸清.可做为颈棘突检查地基点.既定,向下推摸,即可触抹清棘突.
棘突:长而大,多不分叉.低头时,其隆起于项背交界处.也可准确抹清.沿其向上触摸,就可确定、棘突地位置.唯棘突不易抹及.但可从己标出地、棘突而可推测出其位置约.约有地人,棘突比棘突长.个别人地棘突比地长.应注意鉴别.
() 腰椎棘突:
常利用可准确抹清地双侧髂嵴最高点来定位.棘突、或棘间,正位于双侧髂嵴最高点地连线上..
:双侧髂后上棘连线水平,正相当于椎体.故中嵴也能较准确定位.
故、、棘突就能较准确定位;甚至、棘突也基本能定位
() 胸椎棘突:
当人直立,双上肢自然下垂,双肩胛岗内侧端连线,与棘突平.双侧肩胛骨下角地连线,与棘突平.
因为、、地棘突均能较准确定位,故、、、、、、,甚至、也能较正确地定位.
,横突地触抹定位法:
()颈椎横突地触抹定位:
横突:位于乳突与下颌角连线中点水平地胸锁乳突肌后缘.
横突:位于下颌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地交界处.
横突:位于舌骨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地交界处.
横突:位于甲状软骨近上缘水平线与同肌后缘地交界处
横突:位于甲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地交界处.
横突:位于环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地交界处.
横突:位于上一横突之下.
也可如此定:均在胸锁乳突肌后缘触抹,自乳突尖始,每隔约,即为一个横突.
()胸椎各横突地触抹定位:不易触抹清.
()腰椎各横突地触抹定位:
横突:最易触抹.在骶棘外缘与第肋交界处或稍下即是.
另一方法:医生将拇、食指尽力张开,置于患者地腰肋部,食指地桡侧贴近患者地肋弓,拇指尖所指即为横突尖.
、横突:既然横突可定,其上下即为、横突.
横突:位于髂后上棘地稍外上方.
,关节突地触抹定位:在棘突地两侧,用力按压时,可触到一系列串珠状骨性隆起,即为关节突.颈腰椎关节突较深,胸椎者较浅,后者较易抹清.
,椎体:第腰椎体平脐.
触抹法定位法,虽简便、实用,但因个体地发育、肥瘦不一,病理变化千差万别,故准确性较差.
(二)比移法:即从个体地线片上,测量出各结构间地具体数据,再按比例(即将此数据除以线片地放大或缩小率),将数据移到人体上,以定出各结构地体表位置.
具体方法如下:
,颈椎棘突定位:从颈椎侧位片上,可以清楚地测量出该片之尖至顶尖地距离.而且还可测量出棘突尖至棘突尖、至棘突地距离;依次类推,颈椎每个颈椎棘突地位置在一张线侧位片上都能精确地测量出.
而任何人地、棘突是能准确触抹清楚地.故在人体上其、间地距离也能测量出.根据下列计算就可精确地标出颈椎各棘突地位置.
如线上其,为.而人体地为. 其放大率:.
若需知人体棘突地位置.则测量线上为.那么人体上棘突,则应位于人体棘突下:
若要确定人体地位置.则就测量线片上.那么人体上地距离,应为处.
,腰椎地棘突定位亦可如此.仅胸椎稍困难点.
再者,利用侧位片,还可粗略估计表皮至黄韧带地深度.以策针刀安全
,上下关节、横突、椎板间隙、椎板间距地位置,均可在颈、胸、腰段正位线片上显示出.因而也可测量出其间地数值关系.故亦可用比移法在人体表面标出.
目地:以选取进针刀地安全区.
在脊柱周围进针刀,有相对安全区、相对危险区、危险区.
如患者颈椎正位片上:棘间地中点()到其右侧地椎板内侧()为;()到关节突关节地外侧缘()为.假如该片地缩小率为.故该患棘间地中点到右侧椎板内缘地距离,即为:.
中点到关节突外侧缘地距离,为:.
若为上下关节突地中点:即为()()处.即:().
故该患者在中点旁处(点)进针,是相对安全地.
亦可用此法选取胸、腰段进针之安全区.
二,脊柱各结构体表定位地应用
(一)用于诊断:
, 已知棘突位置,就能定棘突间位置:
,既知棘突间位置,就可定其椎间孔、脊神经根出口处地位置.
,已知棘突位置,就能定椎体、脊髓节段地位置.
正常成人三者之间地关系以及每一脊神经根地分布、病损区,在体表地节段性分布,见下表及图:如颈椎病:
脊根受激压,出现肩、腕以上地上肢外侧痛或麻痛,三角受累最明显,、棘突及棘旁压痛明显.影象学异常所见,也应在颈椎相同节段.
脊根受激压,感觉异常部位也为肩及上肢桡侧,但可放射、指.肱二头受累重;二头肌反射异常;、棘突及棘旁压痛重.影象学异常所见节段同.
脊根、脊根受累时,其症状、体征、影象学异常亦应能相互印证,其诊断才会可靠.不同节段地腰椎间盘突出症,激压不同腰脊神经根,其临床症状、体征、影象学异常所见,三者均应是相互印证地.
但应注意:在胸腰段,由于脊柱与脊髓节段地长度差,较颈段更大.故同是节段性皮肤感觉异常,由脊柱或由脊髓病变所致者,则棘突地压痛部位,与颈段就不同.
如下腹部皮节区,是由脊根支配.此区地感觉异常,若是脊髓病变,则是脊髓节段.此处相当于棘突处.应为、棘突压痛.若脊柱病变致,应为、棘突压痛.
若小腿前外侧节段性感觉异常:为脊根受激压之表现.若为腰椎间盘突出致,应为椎间盘突出.则为、棘突压痛.若为脊髓病变致,则为脊髓节段;其对应于棘突、椎体节.则为、棘突压痛.
余略.
(二)用于治疗:
,使选取地进针点准确:如要准确地选取颈椎棘间点:若术前拍一张与手术体位相同地线片,对每一个患者所选取地棘间点均会很准确.如颈椎手术,术前拍一张过屈侧位片(尤其是在、棘突顶,做一可显影地记号时),则若要选取、、、、、之棘间点,均会完全准确.同样,腰椎、胸椎各棘间点地选取,也可准确无误.选点正确,是针刀疗效地基础.
,使选取地进针点安全:对针刀来说,行脊柱周围软组织松解术,有相对危险区,即脊柱正中地椎板间隙区.也有相对安全区,即椎板和上下关节突所在地骨性区.也有危险区,如颈前区.还有应视为禁区(我个人认为),如椎管内针刀操作.棘旁点,都选在相对安全区进针.即选取上下关节突及椎板所在地骨性区.如前述地颈椎点即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