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球蛋白与抗体

合集下载

4-1第三章第三节免疫球蛋白与抗体

4-1第三章第三节免疫球蛋白与抗体
单克隆抗体制备示意图
PEG:聚乙二醇
三、基因工程抗体
五类免疫球蛋白
二、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 3.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
二、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二)生物学功能(特异 性结合抗原)
• • • • 1.Fab段 (1)结合的部位:V区 (2)结合有特异性 (3)结合的力学特点:氢键、 静电、范德化力 • (4)可逆性 • (5)影响因素:pH值、温 度、电解质等 • (6)价位
二、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 ②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 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二、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 ③介导Ⅰ型变态反应
二、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 (3)穿过胎盘与黏膜(IgG、SIgA)
三、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
• 抗体(antibody,Ab)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 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的一类能与相 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 •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具有抗体 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 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不一定都具有 抗体活性。 • Ig分泌型:存在血液、组织液中,抗体功能 • Ig膜型:构成B细胞膜上的抗原受体。
• • • •
2.Fc段: (1)激活补体 (2)结合细胞 (3)穿过胎盘和黏膜
二、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 • • • • (1)激活补体 能激活补体的免疫球蛋白: IgG1~IgG3、IgM的CH区——补体C1q IgA1、IgG4旁路 IgD、IgE不能
二、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

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

抗原抗体在免疫球蛋白 可变区结合
胃蛋白酶水解后由于 F(ab’)2片段保留了 结合相应抗原的生物 学活性,又避免了Fc 段抗原性可能引起的 副作用,因而被广泛 用作生物制品
第一节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
一、基本概念
➢ 抗体(antibody,Ab)是B细胞识别抗原 后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 胞所产生的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的球蛋白,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免疫 分子,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
佳状态,待其自然康复。
以疾病为中心的阶段(1860年--20世纪40年代)
特点: ✓医护分工合作 ✓形成规范的常规和技术 ✓忽视人的整体性 ✓护理研究领域局限、束缚了发展
以病人为中心的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
医学模式:1977年美国医学家恩格尔(G.L.Engel) 提出“生物---生理---社会”这一新的医学模式。
标志 ➢ CH2:补体C1q结合位点,
IgG可通过胎盘 ➢ CH3/CH4:与多种细胞表
面的FcR结合(免疫调理,I 型超敏反应)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一、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
➢ 特异性结合Ag ➢ 激活补体 ➢ 结合免疫细胞 ➢ 穿过胎盘和粘膜
二、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
➢ 在免疫球蛋白中IgG、IgD和IgE为单体 结构。
➢ 基因工程抗体
以下为:护理学的概念及范畴
学习目标
掌握护理学的四个基本概念含义; 掌握护理专业的特征、护理专业的工作范畴; 掌握护士的角色特征; 熟悉护理概念的演变; 了解专业护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护理的概念
护理(nursing)一词来源于拉丁文”Nutricius”,原 义为哺育小儿,包含保护、养育、供给营养、照顾等 这种照顾方式后来扩展为对老人和服务对象的照顾。

抗体与免疫球蛋白

抗体与免疫球蛋白

连接作用
J链
分泌片 (SP)
介导IgA转运,保 护IgA铰链区
合成 分泌
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
抗原结 合片段 结晶 片段
3、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1)特异性识别结合抗原
H 链、 L 链的 CDR 共同构成供抗原表位互补结合 的构象,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是特异性的、可逆的 表面结合。 抗体本身不能清除抗原,通常需与补
抗体(Ab)

免疫 球蛋白
膜表面免疫球蛋白(mIg)
B细胞抗原识别受体BCR
2、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
基本结构
重链(Heavy chain)
轻链(Light chain)
重链和轻链
L
FR
H
N端
HVR
高变区,又称互 补决定区(CDR)
VH VL
CH CL
可变区
(V区)
抗原结合部位
支架区
恒定区 (C区)
(4)Ig D
IgD是B细胞的重要表面标志 是B细胞发育成熟的标志,未成熟B细胞 只表达mIgM,成熟B细胞同时表达mIgM和 mIgD mIgM和mIgD可称为抗感染的“哨兵队”
(5)Ig E
又称亲细胞抗体,血清中含量最少 CH2和CH3功能区可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 细胞上的高亲和力Fc受体结合,引起I型超敏 反应 也和机体抗寄生虫免疫有关 机体抗感染的“特种部队”
体或吞噬细胞一起发挥免疫效应。
(2)结合补体--杀灭细菌和包膜病毒

Ag-Ab
激活补体经典途径
IgG1~3和IgM——能激活补体经典途径

聚合IgA, IgG4
激活补体旁路途径
凝聚的IgA、IgG4——激活补体活化旁路途径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

a1
a2
b
g
白蛋白
球蛋白
Bruton 氏病患者
免疫前
免疫后10天
对健康人用疫苗进行主动免疫,免疫前和免疫后10天 分别采血并对血清蛋白进行凝胶电泳分析。免疫前血清中的g 球蛋白条带较宽,免疫之后则相对集中。 Bruton 氏病患者血清蛋白中的 g 球蛋白条带缺失(c)。
Diversity of Ab (抗体分子的多样性)
二、抗体的生物学活性 (一)特异性结合抗原 超变区-表位 静电力、氢键、范德华力 可逆 影响因素:PH、温度、电解质 中和效应 — 中和毒素和病毒 与Ag结合 — 促吞噬细胞吞噬
二、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
功能区:是不连续,紧密折叠的区域,由重链和轻链经链内二硫键连接而成的球状结构。该区具有特殊的功能特性。
IgG分子由两条H链和两条L链共价结合而成。轻链包括VL和CL两个结构域,重链含有1个VH和3个CH 结构域。VH和VL共同组成抗原结合部位。Ig分子中线对称,具有两个相同的抗原结合部位。
四、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一)概念 许多细胞膜表面和机体的某些蛋白分子,其多肽链折叠方式与Ig折叠相似,在DNA水平上和氨基酸序列上与IgV区或Ig C区有较高的同源性。编码这些多肽链的基因被称为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基因表达产物称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IGSF)。
用电泳法分析血清时,有抗体活性的Ig大部分存在于-区,因此常有将Ig与-球蛋白等同看待的现象。现已证明,抗体并不都在-区,而位于-区的也不是都具有抗体活性。
存在形式 BCR(B细胞受体) - 膜型(membrane immunoglobulin, mIg) 抗体 - 分泌型(secreted immunoglobulin, sIg)

微生物兽医免疫第三章抗体与免疫球蛋白

微生物兽医免疫第三章抗体与免疫球蛋白

2、胃蛋白酶 水解 IgG,获得一个F(ab′)2片段及若
干小分子片段,被称为pFc′。 (1)F(ab′)2片断:
为双价; (2)pFc′:
失去生物学活性 。
三、J链和分泌成分
1、J链(joining chain) (1)是一条多肽链,由浆细胞产生; (2)可连接Ig单体形成二聚体、五聚体。
IgG 440,IgM、IgE 550个氨基酸
(3)V区有3个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 特别易变化,称为高变区;高变区之外区域 称为骨架区; (4)据重链 C 区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的不同, 将Ig分为五类。
IgG、IgM、IgA、IgD、IgE
2、轻链(light chain,L链) (1)由220个氨基酸组成; (2)轻链N端的109个氨基酸为V区,其余 为C区; (3)V区有3个高变区; (4)轻链分为κ(Kappa)和λ(Lambda) 两型。
猪瘟病毒 —— 抗猪瘟病毒抗体(猪) 口蹄疫病毒 —— 抗口蹄疫病毒抗体(猪) 猪丹毒杆菌 —— 抗丹毒杆菌抗体(猪) 猪免疫球蛋白G 免疫家兔 兔产生抗猪 免疫球蛋白抗体(抗抗体)
抗原 抗体(猪,IgG) 抗抗体(兔)
抗原
抗体
(猪瘟病毒,口蹄疫病毒,猪丹毒杆菌)
第七节 人工制备抗体的种类
多克隆抗体 : 多个抗原决定蔟——机体——多种
3、铰链区 (1)位于CH1与
CH2之间; (2)易于弯曲;
含有丰富的脯氨酸 (3)易被木瓜蛋白酶、
胃蛋白酶水解。
二、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及生物学活性 1、木瓜蛋白酶水解片段 Ig被木瓜蛋白酶水解后得到3个片段,2个相
同的 Fab 片段和1个 Fc 片段。
(1)Fab片段:即抗原结合片断 (antigen-binding fragment)

免疫球蛋白和抗体

免疫球蛋白和抗体

学习目标
(2课时)
• 掌握: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概念;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各类免 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 • 熟悉: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多 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的概念。
• 了解:免疫球蛋白的异质性及抗体 的制备方法。
抗体的发现和研究历史:
1889年:绿脓杆菌
感染
动物血清
绿脓杆菌 1890年(Behring): 白喉类毒素
VL
V区的高变区(CDR)
CH1
CL
铰链区
CH2 CH3
CDR2(H)
CDR3(L)
CDR1(L)
抗原决定基
CDR2(L)
CDR1(H)
CDR3(H)
互补决定区和抗原决定基
恒定区(constant region, C区)
C端重链3/4,和轻 链1/2 组成(CH\CL) 氨基酸组成、序列稳定 某些抗体的C区具有补 体结合位点,具有多 种重要生物学活性
IgV区的功能:
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
Ig C区的功能:
激活补体 与细胞表面Fc受体结合 通过胎盘和黏膜
一、特异性结合抗原
由IgV区来实现 CDR 识别和结合特 异性抗原
形成Ag-Ab复合物, 使抗原不能发 挥原有的生物学效应
Toxin receptors
结果
Bacterial toxins
Host cell
中 和 作 用 通 过 胎 盘
结 合 受 体
超 用 敏 反 作 应 ADCC
体 外 反 应
课堂讨论
问题1:病毒感染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Ab在抗病毒感染的过程作用 有哪些作用? 问题2: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作用,你能否想象一 下,Ab是否有新的抗病毒感染的机制? 问题3:Ab抗病毒感染新机制对病毒感染控制有 什么提示?

抗体和免疫球蛋白

抗体和免疫球蛋白

02
通过氨基酸序列分析技术,确定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氨基酸组
成和排列顺序。
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功能活性分析
03
通过生物学实验方法,检测抗体和免疫球蛋白与抗原的结合能
力、细胞信号转导等生物学活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抗体和免疫球蛋白
目 录
• 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基本概念 • 抗体的结构与特性 •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与特性 • 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生成过程 • 抗体和免疫球蛋白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 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检测与鉴定
01 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基本 概念
抗体的定义
抗体
抗体是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种蛋白质,能够与抗原结合并阻止其发挥功能。抗体 的主要作用是识别和清除外来的病原体和毒素,以保护身体免受感染。
免疫电泳技术
将电泳和免疫扩散相结合, 对免疫球蛋白进行分离和 鉴定。
单克隆抗体技术
利用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 和均一性,对免疫球蛋白 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鉴定与分析
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分子量测定
01
通过蛋白质分子量测定技术,确定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分子量
大小。
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分析
抗体和免疫球蛋白能够特异性地识别抗原,并与 之结合,从而阻止抗原发挥作用或将其清除。
促进吞噬作用
抗体和免疫球蛋白能够与补体系统结合,激活补 体级联反应,从而促进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 作用。
调节免疫反应
抗体和免疫球蛋白能够通过与抗原结合,调节免 疫细胞的活性和反应程度,从而控制炎症反应和 抗感染过程。
免疫球蛋白的多样性
免疫球蛋白具有多种类型,包括IgA、IgD、IgE、 IgG和IgM等,每种类型又分为多种亚类。

抗体和免疫球蛋白关系

抗体和免疫球蛋白关系

抗体和免疫球蛋白关系咱今儿就来唠唠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关系,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事儿啊!你看啊,抗体就像是我们身体里的小卫士,时刻准备着和那些坏家伙打仗。

那免疫球蛋白呢,就像是小卫士们的家族一样。

抗体为了保护我们的身体,那可真是拼了命啊!它们在身体里到处巡逻,一旦发现有外敌入侵,比如细菌啦、病毒啦,就会立刻冲上去,和它们展开一场激烈的战斗。

有时候啊,这些抗体小卫士还特别聪明,它们能记住这些敌人的样子,下次再遇到就可以更快地反应过来,把敌人给消灭掉。

那免疫球蛋白呢,就像是抗体的大本营。

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免疫球蛋白,它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本领。

有的免疫球蛋白可以帮助抗体更好地识别敌人,有的呢则可以增强抗体的战斗力。

就好像一个军队一样,抗体是冲锋陷阵的士兵,而免疫球蛋白就是给他们提供支持和保障的后方。

没有免疫球蛋白这个强大的后盾,抗体可能就没办法那么厉害地战斗啦。

你说,这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关系是不是很神奇?它们相互配合,共同为我们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咱再想想,如果身体里没有了这些抗体和免疫球蛋白,那我们得多么容易生病啊!可能一个小感冒就能把我们给打倒了。

所以啊,我们可得好好爱护我们的身体,让这些小卫士们能好好地工作。

那怎么爱护身体呢?首先得吃得健康啊,多吃些有营养的食物,给抗体和免疫球蛋白提供足够的“弹药”。

然后呢,要多运动,让身体更强壮,这样抗体和免疫球蛋白也能更有活力地战斗。

还有啊,要注意休息,别老是熬夜,不然身体累垮了,抗体和免疫球蛋白也没力气打仗啦。

你想想,要是身体里的抗体和免疫球蛋白都没精打采的,那我们还能指望谁来保护我们呢?所以啊,大家都要对自己的身体好一点,让抗体和免疫球蛋白能开开心心地为我们工作。

总之,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关系那可是相当重要啊!它们就像是我们身体里的超级英雄,默默地守护着我们。

我们可不能辜负了它们的努力,要好好地照顾自己的身体,让它们能一直为我们保驾护航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Fc受体——介导免疫细胞活性
Ig可通过其Fc段与多种细胞表面的FcR结合,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中 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等都表达FcR,不同类别Ig可与不同细胞结合,产生不同生物学效应。
介导调理作用(opsonization) 介导细胞作用(ADCC) 介导Ⅰ,Ⅱ,Ⅲ型超敏反应
跨越细胞膜作用(穿越粘膜上皮、穿越胎盘)
IgG是唯一可通过胎盘的抗体, 在新生儿抗感染中有重要作用
SIgA可通过分泌片介导穿越粘 膜上皮细胞,在粘膜表面抗感 染中起作用重要。
Different antibody isotypes are found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body
可变区
超变区:重链和轻链V区各有3个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可变,称为超变(hypervariable region, HVR)或决定簇互补决定区(complementary determining region, CDR),分别为CDR1、 CDR2和CDR3。 6个CDR组成一个抗原结合部位。 骨架区:CDR以外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相对不易变化,称为骨架区(framework region, FR)。
CDR(互补决定区)
中和毒素和病毒
外毒素或病毒与抗体结合后,结合位点被抗体封闭阻止其进入细胞内
毒素中和
封闭病毒的 Ab
阻止细菌粘附
固定并激活补体
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激活补体,发挥补体的生物学效应,导致病原微生物被裂解或吞噬。
IgG1、 IgG2、 IgG3和IgM通过经典途径补体 IgG4、 IgA和 IgE的凝聚物,通过旁路途径激活补体 IgD通常不能激活补体
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
识别、处理和呈递抗原
B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并形成记忆细胞
抗体、效应T细胞和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
与免疫有关的细胞及其功能
细胞
来源
功能
吞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
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体抗原结合体 识别抗原
B细胞
造血干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记忆细胞
T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 识别、呈递抗原、分化效应细胞、记忆细胞
sIgA的合成和主要作用部位在黏膜
人类Ig的主要理化特性
开始合成时间
IgG IgM IgA/ SIgA
3 个月 胚胎期 4~6 个月
IgD
较晚
IgE
较晚
分子量(×103) 149 970 160/389 184
189
存在形式
单体 五聚体 单体/双体 单体 单体
抗原结合价
2 5~10 2~4
2
占 Ig 总量% 75~80 5~10 5~15
并出现症状,就成为自身免疫病 过敏反应 指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过敏原的刺 (过强) 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免疫缺陷症 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 (过弱) 疾病,叫免疫缺陷症。
• 系统性红斑狼疮 • 类风湿关节炎 • 风湿性心脏病
• 花粉、动物皮屑、粉尘 • 药物、化纤、羽毛、烟草 • 牛奶、鸡蛋、鱼、虾
既各自有独特的作用,又可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区别 相互关系
共性
项目 作用对象
体液免疫 抗原
细胞免疫 靶细胞
产生效应细胞 浆细胞(效应B细胞)
效应T细胞
产生效应方式
抗原类型 一阶段 二阶段 三阶段
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 破裂,释放淋巴因子
细菌外毒素
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胞内寄生菌
IgG 胎盘转移
抗体的功能区作用
VH+VL
一个抗原结合位点 ——结合抗原表位
CH+CL 种属型标志
——Ig的免疫原性
(IgG)CH2 (IgM)CH3
(IgG)CH2
C1q的结合位点 ——结合补体 结合胎盘FcRn ——介导IgG通过胎盘
(IgG)CH3
结合FcR (MC,M,B,NK)
——调理作用 ADCC
Fab
固定补体
Fc
Ig
Fc受体
B 与Fc受体结合
27
免疫器官
静免培训:第三篇
IVIG在血液重症患者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孙鹤泳
同路生物 市场部
淋巴细胞的分化和起源
迁移
抗原
胸腺 T细胞
转移到淋巴器官中
B细胞
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 并分泌淋巴因子
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并分泌抗体
体液免疫过程
二次免疫
直接刺激
抗原
80%以上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和10%~50%的实体肿瘤患者在≥1 个疗程化疗后会发生与中 性粒细胞缺乏有关的发热1,至少一半的患者存在感染2。
最常见的感染原因是细菌性血流感染(BSI),发生率11%—35%,死亡率在5%到38%之间2。 13%~60%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病死率达12%~42%1
防御屏障破坏
• 肿瘤组织破坏皮肤 面膜
• 放疗及部门肿瘤药 物可损伤正常免疫 屏障
• 各种穿刺术、插管 术等破坏皮肤黏膜 屏障的完整性
黄晓军. 血液恶性疾病严重细菌感染的诊治特点.《中华传染病》 ,2008(10),577-579.
感染是严重威胁血液肿瘤患者的并发症2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感染多发,死亡率高
1
血清含量 mg/ml 8~17
半衰期(d)
23
0.6~ 0.9
5
1.4~4.2 3×10-2
6
3
2 0.002 9×10-5
3
通过胎盘





人类Ig的主要生物活性
激活补体 介导 ADCC 调理作用 超敏反应 抗菌、抗病毒 免疫作用
IgG
+ + + + +
抗菌, 抗病毒, 抗毒素, 自身抗体
IgM IgA/ SIgA
B Cell Antigen Receptor (BCR)
Ig- Ig-
Ig- Ig-
B Cell
BCR的生物学效应:识别抗原表位,为B细胞活化提供抗原刺激信号 B细胞表面的IgM和IgD是识别抗原的受体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两轻两重链 ,连以二硫键 ,羧基端恒定 (C区),氨基端可变 (V区)
重链(heavy chain,H) :2条; 轻链(light chain,L): 2条; 铰链区(hinge region):位于CH1与CH2之间,含有丰富的
• 分泌型(secreted ~ ,sIg)主要存在于体液中, 具有抗体的各 种功能;
• 膜型(membrane ~ mIg )是 B 细胞膜上的抗 原受体(BCR), 识别抗原并启动B细胞的活化
正常血清
抗原
白蛋白
球蛋 白
球蛋白 球蛋白
免疫血清
正常人血清电泳图
Ig不一定是Ab,如BCR,MHC(相容性基因复合体),骨髓瘤血清和尿中的免疫球蛋白
Zhao YS, et al.Int J Lab Med.2013;34(16):2176-2077
免疫抑制
血液病患者多存在免疫功能缺陷
疾病因素
• 体液免疫功能缺陷: CLL、MM
• 细胞免疫功能缺陷: 淋巴瘤、急性白血 病
• GVHD:造血干细 胞移植
治疗因素
• 化疗 • 免疫抑制剂:GCs、
ATG、ALG、gsA、 单抗
B细胞
吞噬细胞 呈递抗原 T细胞 淋巴因子
摄取、处理
特异性结合
记忆细胞
增殖 分化 二次 应答
浆细胞 分泌
抗体
细胞免疫过程
二次免疫
抗原
吞噬细胞 (摄取、处理)
T细胞 增殖分化
记忆细胞
二次应答 更快更强
效应T细胞
产生淋巴因子
宿主细胞
靶细胞
密切接触
靶细胞裂解, 抗原释放,被 体液免疫清除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比较
(IgE)CH2+CH3 结合FcR
——I 型超敏反应
(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免疫球蛋白水解片段
水解酶 木瓜蛋白酶 胃蛋白酶
作用位点 铰链区重链间二硫键近N端 铰链区重链间二硫键近C端
水解片段及其功能
(1)两个相同的Fab段:可与抗原结合 (2)一个Fc段:激活补体、结合细胞、通过胎盘
(1)一个具有双价活性的 F(ab’)2段:可同时结合两个抗原表位 (2)若干个小分子多肽碎片(pFc’) :无生物学作用
静免培训:第二篇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
孙鹤泳
同路生物 市场部
抗体≠丙球≠免疫球蛋白
白蛋白
球蛋白 球蛋白 球蛋白
• 抗体(antibody,Ab): B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所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活性的球蛋 白。
•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 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浆细胞
B细胞或记忆细胞
分泌抗体
效应T细胞 T细胞或记忆细胞
识别靶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分泌淋巴因子
记忆细胞 B细胞或T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浆细胞和效应细胞
机体免疫功能失调
类别
概念
举例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 自身免疫病 的组织所发生免疫反应“敌我不分”。自 (识别错误) 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
脯氨酸,易伸展弯曲,而且易被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等水解。 可变区(variable region, V区):近N端的1/2 L链和1/4(或
1/5)H链,氨基酸的组成及序列变化较大,而得名; 恒定区(constant region, C区):近C端的1/2 L链及3/4(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