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用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1)教案:1 2 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1)教案:1 2 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2.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教学重点】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教学难点】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教具】显微镜,装片【教学过程】〖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让学生看图思考讨论并回答讨论题,师提示。

1.提示:从图中至少可以看出5种细胞,它们分别是:红细胞、白细胞、口腔上皮细胞、正在分裂的植物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

这些细胞共同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2.提示: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是因为生物体内的细胞所处的位置不同,功能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例如,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这有利于与氧气充分接触,起到运输氧气的作用;洋葱表皮细胞呈长方体形状,排列紧密,有利于起到保护作用。

播放PPT,为学生展示不同形状的细胞的显微图片,使学生从表观层面上对细胞的多样性有个初步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图片上不同形状的细胞具有相似之处吗?具体表现在哪个方面?”。

待学生们对所展示图片进行一定时间的观察和讨论后,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结论:细胞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

多种多样的细胞用肉眼是看不见的,必须借助于显微镜。

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学生实验)1.显微镜的结构:镜座、镜柱、镜筒、镜臂、转换器、载物台(压片夹、通光孔、遮光器(1)镜头目镜:无螺纹;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有螺纹;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2)粗(细)准焦螺旋:调节镜筒的升:逆时针旋转降:顺时针旋转(3)反光镜:分平面镜、凹面镜,调节视野的亮度(4)光圈:可调节光线的强弱探究1.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范围和亮度)、物像(数目和大小)有什么变化?物像视野物镜与玻片之间距离大小数目大小数目低倍镜高倍镜探究2.若利用显微镜来观察无色透明的洋葱表皮细胞时,应怎样调节视野的亮度?2.显微镜的使用(1)取镜:右手握住镜臂,左手平托镜座【二次备课】课堂小结: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1.显微镜的结构2.显微镜的使用:取镜和安放→对光→压片→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3.注意①显微镜的使用原则:先低倍镜,后高倍镜(高倍镜下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②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的操作: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亮度→调节细准焦螺旋③显微镜成像特点:成放大、倒立的像④污物位置的判断:若移动目镜,污物随之移动,污物就在目镜上;若移动物镜,污物随之移动,污物就在物镜上;若移动装片,污物随之移动,污物就在装片上。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实验指导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实验指导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实验指导本实验通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并比较不同生物细胞的异同,为学生认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形成对生物界统一性的认识奠定基础;实验还能提升学生使用高倍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的操作技能。

1.材料准备(1)生物材料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多种单细胞和多细胞生物材料制作临时装片。

下面提供几种生物材料的获取和培养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学校所处的环境和获取材料的便利程度,选择容易操作、成本低和便于观察的材料完成实验。

①真菌酵母菌:购买发面使用的高活性干酵母,取少量的干酵母放入小烧杯中,加入20 mL清水,溶解、混匀后放置5 min,即可用于制作临时装片进行观察。

②低等植物——水绵水绵是一种大型丝状藻类,广泛分布于池塘、河流、稻田等地。

水绵的表面有果胶质,用手摸水绵时会有黏滑感,可与其他丝状绿藻相区别。

采集后,清洗分离去除杂质,培养于水缸中,放置在靠窗处培养,切忌阳光直射。

③单细胞动物——草履虫收集稻草,将稻草剪成约3cm长放入一个大烧杯中,加入清水至烧杯的2/3处,烧杯口用透气的纱布封好,在25~30℃的室温下或者在30℃左右的恒温培养箱中放置5~6d,就会出现大量的草展虫。

④多细胞动物组织鸡血:利用鸡或鱼的血液观察血细胞,在采血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采集的血液需用草酸盐抗凝剂处理。

(2)试剂清水,生理盐水,碘液,龙胆紫等。

(3)用具除教材第9页列出的用具外,还可以根据需要提供小烧杯,解剖针等用具。

提供动植物不同组织的永久装片。

2、实施建议(1)显微镜操作基本技能练习在初中生物课中,学生已习得显微镜基本操作和临时装片制作的方法和技能,但由于间隔时间较长,这些方法和技能不可避免地出现遗忘,因此,教师应在课前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简要回顾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和基本构造,练习使用高倍镜进行观察。

例如,可提出下列问题供学生思考:显微镜的光路是什么?显微镜的观察流程是怎样的?如何对光?在观察时怎样操作更容易找到物像?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装片标本为止,这个过程实验者要注意什么?如何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等等。

《实验: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教学设计

《实验: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教学设计

《实验: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教学设计一、实验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本实验位于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为高中阶段的第一个实验。

教材旨在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热恩师到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并可对生物学实验的基本仪器“显微镜”能够熟练操作,为后续的生物实验观察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知识层面上,学生在初中就已经学习了有关细胞相关的基础知识,对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壁等)有所认识。

实验操作能力层面上,大多数学生在初中就已接触过显微镜并进行过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兴趣层面上,学生对生物实验较理论学习会报以更大的兴趣。

(三)、实验教学内容(1)实验名称: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2)实验器材及试剂:高倍显微镜,刀片,镊子,载玻片,盖玻片,蒸馏水,棉花片,永久玻片。

(3)主要实验材料的准备:紫色洋葱,水绵(丝状绿藻),草履虫,酵母菌,黑藻。

(四)、实验教学条件分析学校设有专门的生物实验室,实验所需器材、试剂都具备,实验材料也已完成采购。

二、教学设计思路本课将作为高中生物第一堂课,旨在通过高倍显微镜让学生观察到丰富多彩的微观世界,进而对生物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

因此,在实验材料准备上,选择了一些较易观察且具有鲜明特点的细胞:水绵(螺旋状叶绿体)、紫色洋葱(紫色大液泡)、草履虫(单细胞动物,显微镜下快速运动)、酵母菌(单细胞真菌,常用于生产实践中)、黑藻(叶片较薄,显微镜下可见叶绿体随细胞质流动)。

同时这些生物均会出现在后续的生物学习中,所以以期本次实验观察对后续的生物学习作以辅助作用。

三、实验教学目标1.与组员合作,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5种细胞2.能用自己的话对自己所观察到的细胞进行描述3.能说明高倍显微镜操作步骤及要领,并对操作实例进行正误判断4.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到丰富多彩的细胞,认识到细胞的多样性,对未来的生物学习报以兴趣和探索欲望。

四、实验准备(一)、教师准备(1)准备实验材料、器具及试剂(2)确认实验的关键和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二)、学生准备提前预习实验,包括熟知实验的目的及要求并熟悉实验步骤。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教材实验全解—显微观察类实验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教材实验全解—显微观察类实验

显微观察类实验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1.实验原理利用高倍镜可以看到某些在低倍镜下无法看到的细胞结构,例如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从而能够比较不同细胞结构,区别不同的细胞种类2.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可换)松针、动物血液、动物神经细胞永久装片3.方法步骤(1)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2)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3)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4)用细准焦螺旋调焦并观察。

4.考点提示(1)显微镜的结构①光学结构:目镜、物镜、反光镜。

②调节视野亮度的结构:反光镜、光圈。

③调节视野清晰度的结构: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2)使用原则①用眼原则: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这样,一可减轻左眼疲劳,二可方便绘图。

②物镜选用原则:先低倍后高倍。

可以用低倍物镜观察清楚的就无需使用高倍物镜,如质壁分离实验。

③准焦螺旋使用原则:先粗准焦螺旋后细准焦螺旋,高倍镜下只能用细准焦螺旋。

此外,光线强时用平面反光镜和较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凹面反光镜和较大光圈。

(3)目镜与物镜①目镜无螺纹;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反之放大倍数越大②物镜有螺纹;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象清晰时距装片距离越近(4)高倍镜与低倍镜(5)物像①显微镜所成像为倒像,即上下、左右均颠倒,即将物像颠倒180度,如观察“p”所成物像为“d”,但注意,顺时针方向流动的观察结果还是顺时针。

②将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时,玻片移动方向与物像偏离视野中央的方位相同,即在“左方”的向左方移,在“右下方”的向右下方移,此时需要注意的是题干描述为“偏向”,还是“要向”。

(6)污物位置分析①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物镜、目镜或装片。

②判断方法:按照难易程度,从易到难进行排除,先移动装片,如果污物移动,说明污物在装片上;如果污物不移动,再转动目镜,如果污物也转动,说明污物在目镜上。

如果污物不转动,再转动转换器换用其他物镜,如果污物消失,说明污物在物镜上;此外,反光镜上的污点是看不到的。

使用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使用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使用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首先,让我们观察一种常见的植物细胞,叶片细胞。

将一片新鲜的植物叶片置于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看到细胞的外部结构和内部组成。

在光学显微镜下,细胞壁是最明显的结构之一、细胞壁是由纤维素组成的坚硬外层,能够提供细胞保护和支持。

除此之外,我们还能看到细胞质,它是细胞壁和细胞核的区域,包含了细胞器和细胞液。

在细胞质中,可以看到一些细胞器,如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

细胞核是植物细胞的“大脑”,负责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光合作用的场所,通过吸收阳光、水和二氧化碳产生能量和氧气。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中心”,负责将养分转化为能量。

接下来,让我们观察一种动物细胞,血液细胞。

血液细胞是体内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到身体各个部位。

将一滴血涂抹在载片上,置于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类型的血细胞。

其中,红细胞是最常见的一种。

它们呈圆盘状,中间凹陷,没有细胞核和细胞质,主要负责携带氧气到身体各个组织。

此外,我们还能看到有细胞核的白细胞,它们是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负责抵抗病毒和细菌的入侵。

血小板是另一种血液细胞,在血液凝结和修复受伤组织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除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外,我们还能观察到微生物细胞,比如细菌细胞。

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能够在各个不同的环境中生存。

将一份细菌样本放到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看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细菌细胞通常呈棒状或球状,外表由细菌壁围成。

细菌壁是由多糖和蛋白质组成的坚硬外层,能够保护细菌免受环境的损害。

与植物和动物细胞不同的是,细菌细胞没有细胞核,而是将DNA储存在一个叫做核区的特殊区域中。

此外,细菌细胞还有许多功能性的附属物,如鞭毛和菌毛。

鞭毛能帮助细菌移动,菌毛则用于与其他细胞进行黏附和交流。

总结起来,使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类型的细胞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器,动物细胞具有细胞核和细胞质,血液细胞负责运输和免疫,而细菌细胞具有细菌壁、核区和附属物。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实验报告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实验报告

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班级 ------- 姓名---------- 座号---------- 日期-----------实验目的掌握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步骤;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实验原理构成生物体的细胞是很微小的,肉眼一般无法看到。

绝大多数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细胞的形状多种多样,结构有所差异,功能也不相同。

我们可以根据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特征,识别不同种类的细胞,探讨其功能。

实验器材显微镜,A、C组酵母菌装片、水绵装片、蚕豆叶下表皮装片、蛙表皮细胞装片、蛙血涂片,B、D组:大肠杆菌涂片、黑藻叶装片、蚕豆叶下表皮装片、运动神经元装片、心肌切片。

实验步骤知识点一:正确使用显微镜1、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2、取镜(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怎样取镜,为什么?(尝试感受走右手那只握镜臂,那只拖镜座更安全。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显微镜平稳地放在接近光源、靠身体前略偏左的地方,使镜壁对着身体,切记显微镜的底座一定要放平。

(3)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我还有的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光(1) 转动转换器,_____ 、 ___ 、______ 、____ 在一条直线上;(2) 右眼睁开,左眼注视目镜内,转动 _____ ,调试一个明亮而不刺眼的视野。

转动光圈,不同的光圈在不同的视野中是如何变化?【我还有的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观察(1) 先放一张装片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正对 _______(2) 调焦:两眼从侧面盯住物镜,_____ 转动 _____ ,使镜筒慢慢下降,当其降至距标本0. 5cm时停止。

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引言: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在细胞中包含了生命活动的各种分子和器官。

观察细胞结构对于了解生物体组织和器官的功能至关重要。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以深入了解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材料和方法:1.高倍显微镜2.载玻片3.盖玻片4.生物样品(如植物叶片、动物组织等)5.显微镜准备液(甲醇、乙醇、醋酸等)步骤:1.准备样品:从生物体中取得所需样品,并将其放置在载玻片上。

2.固定样品:为了保持细胞的形态,使用显微镜准备液固定样品。

不同的显微镜准备液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细胞,因此根据样品的性质进行选择。

在固定样品的过程中避免使用过多的溶液,以免影响观察结果。

3.染色样品:染色技术可使细胞结构更清晰可见。

选择适当的染料,如甲苯胺蓝、伊红染剂等。

将染料加入显微镜准备液中,并轻轻地淋在样品上。

注意避免使用过多的染料。

4.封盖幻灯片:将加有染料的样品加盖幻灯片,尽量避免产生气泡。

5.观察样品:将封盖的幻灯片放置在高倍显微镜下,调整聚焦和亮度,逐步增加放大倍数直到细胞结构清晰可见。

6.记录观察结果:使用相机或绘图工具记录所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并注释其重要特征。

结果和讨论:我们将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包括植物叶片细胞和动物鳞状细胞。

观察结果如下:植物叶片细胞:植物叶片细胞通常具有大而空心的细胞核,细胞核周围包含着细胞质。

在细胞质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色素体,这些色素体负责光合作用并产生养分。

此外,细胞质还包含着许多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

叶片细胞通常排列整齐,彼此之间通过间质互相连接。

动物鳞状细胞:动物鳞状细胞属于表皮细胞的一种,通常具有扁平的形状和不规则的边界。

细胞核通常位于细胞的中央,并且非常扁平。

细胞质通常比较稀薄,并且不含多余的细胞器。

由于鳞状细胞排列紧密,它们可以很好地保护我们的身体。

结论:通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植物叶片细胞和动物鳞状细胞,我们得以深入了解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初中生物常见细胞实验解析

初中生物常见细胞实验解析

初中生物常见细胞实验解析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不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由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常见的细胞实验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细胞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几个常见的初中生物细胞实验,并解析实验的原理和实验结果。

一、显微镜观察细胞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初中生物实验中最基本的实验之一。

这个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细胞的结构和特点。

实验步骤如下:1. 取一个新鲜的洋葱片,用剪刀小心地将其切成薄片。

2. 将洋葱片放在显微镜玻片上。

3. 加一滴碘酒,盖上显微镜盖片。

4. 将显微镜盖片放入显微镜中,调节镜片直到细胞清晰可见。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洋葱细胞的特征,例如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壁。

同时,他们还可以了解到细胞的大小和形状对于其功能的影响。

二、酵母发酵实验酵母发酵实验是一个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细胞呼吸过程的实验。

细胞呼吸是细胞利用氧气和葡萄糖产生能量的过程。

实验步骤如下:1. 取两个小瓶子,将等量的酵母分别放入两个小瓶子中。

2. 向其中一个小瓶子中加入温水,使酵母活跃起来。

3. 向两个小瓶子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砂糖。

4. 将两个小瓶子同时盖上。

5. 观察并比较两个小瓶子中的气泡产生和大小。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酵母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呼吸时,会产生更多的气泡和更大的气泡。

这是因为酵母在有氧条件下可以将葡萄糖完全分解,产生更多的能量。

三、洋葱根尖染色实验洋葱根尖染色实验是一个可以帮助学生观察到细胞分裂过程的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1. 取一个新鲜的洋葱,将其根尖切下并放入盐水中浸泡15分钟。

2. 用镊子小心地将浸泡过的洋葱根尖放在显微镜玻片上。

3. 用滴管滴入一滴洋葱根尖染色剂。

4. 用镊子将另一张显微镜玻片放在染色剂上并轻轻压下。

5. 将两张显微镜玻片连同洋葱根尖放入显微镜中,调节镜片直到观察到细胞分裂过程。

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观察到洋葱根尖细胞的活动状态,例如细胞核的变化和染色体的分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倍数。 3.显微镜成像并非仅上下或左右倒置。 (1)显微镜成放大倒立的虚像,即上下左右都倒置。 (2)物像的移动规律:视野中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
片中实物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所以移动装片应按 照同向原则。即向物像偏向的方向移动装片。
[高考实验对接]
(2011·江苏高考)将有关实验材料直接制成临时装 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细胞核清晰
观察真核细胞的细胞核,需要使用碱性染料进行染色,才能
分析: 观察。该项中选用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为实验材料,材料本
身呈紫色,即使进行染色也不易观察到,所以该项错误
对接 该项仍属于对材料选择的考查,教材实验是选择洋葱内表皮
教材:
细胞或人口腔上皮细胞完成实验,该项则选用紫色洋葱的外 表皮细胞为实验材料,属于教材实验的拓展
③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 失水
相对较大、较硬的材 料,如花生
生物组织中脂肪的检测
液体材料
观察人血细胞涂片
3.显微镜观察类试题的常考点
命题常考反光镜、高倍物镜的使用、物像的移动、 异物的判断、视野明暗与物像清晰度的调节、视 野中细胞数目的变化计算等。
4.实验操作的一般程序
取材 ⇒ (染色) ⇒ 制片 ⇒ 显微观察
[实验技法归纳]
显微镜类实验题的解题方法
1.实验材料的处理 (1)材料选取: ①依据:根据实验目的、原理及观察目标选择实验材料。 ②举例:如观察叶绿体的形态需选择含叶绿体较多的材料,
而不能选取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 (2)材料染色: ①有的材料观察目标明显,不需要染色,如观察紫色洋葱鳞
2.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找:低倍镜下“找”到目标(物像)
↓ (2)移:“移”动装片,使目标位于视野中央 。
↓ (3)转:“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 。
↓ (4)调:调节 光圈 ,使视野亮度适宜;调
节 细准焦螺旋 ,使物像清晰
3.高倍镜与低倍镜观察情况比较
物像 大小 高倍镜 大 低倍镜 小
看到细 视野 物镜与玻 视野 胞数目 亮度 片的距离 范围
方法 压片法
装片法
切片法 涂片法
实验材料特点
实验名称
比较疏松的材料,如根 尖、花药等,实验中要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 压碎,以使细胞分散, 有丝分裂 便于观察
微小生物(如草履虫、 衣藻)或大型生物的部 分细胞(如人口腔上皮 细胞、叶表皮细胞), 直接观察
①观察DNA和RNA在细 胞中的分布
②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 体和线粒体
片叶表皮细胞的液泡。 ②有的材料需要经过染色才能观察清楚,如观察人口腔上皮
细胞的基本结构要用稀碘液染色。 (3)材料状态: ①有的观察材料要始终保持活细胞状态,如观察草履虫的运
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 ②有的材料只有将细胞杀死固定才能观察清楚,如观察植物
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2.临时装片的制作技术
↓ 结果:不同细胞的形态、大小千差万别;不同的真核细胞有
共同的结构: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 ↓ 结论:细胞既有 统一性 ,又有 多样性 。
三、易误点拨
1.目镜与物镜的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并不相同。 (1)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装片距离越近。 (2)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2.显微镜放大倍数并不是实物的面积而是长度的放大
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中直接观察到叶绿体,该项正确
对接 教材:
本选项属于实验材料的选择,在高中生物教材实验中没有以 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为实验材料的实验,此项为拓展实验, 可结合初中所学知识做出正确判断
B.花生子叶中存在多个橘黄色脂肪颗粒
分析:
细胞中的脂肪颗粒本身没有颜色,需要进行染色处理后才 能观察到,该项错误
[多维思考]
(1)若利用C项中人口腔上皮细胞为材料,用 显微镜观察细胞核,应该对实验材料做怎 样处理?
提示:利用碱性染料(如碘液、醋酸洋红或龙 胆紫染液)进行染色。
(2)将D项中的材料利用引流法将其浸润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 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提示:会观察到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A.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中具有多个叶绿体 B.花生子叶中存在多个橘黄色脂肪颗粒 C.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数目较多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细胞核清晰
A.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中具有多个叶绿体
植物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是一种含有叶绿体的特殊细胞,叶
分析: 绿体中含有色素,呈现绿色,当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时,可从
少暗


多亮


4.污物位置的快速确认方法
移 动—— 在装片上
动 装
动—— 在目镜上 不动—— 转动目镜

不动—— 在物镜上
不可能验的生物材料,如洋葱表皮细胞、 水绵、蛙的皮肤上皮细胞等。
↓ 制片:利用所选择的生物材料,制作临时装片。
↓ 观察:先用 低倍镜 观察,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一、实验原理
(一)显微镜成像原理 1.光源(天然光或人工光源)→反光镜→光圈→物体→物镜
(凸透镜)→在镜筒内形成物体的放大的实像→目镜→把经 物镜形成的放大实像进一步放大。 2.显微镜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 × 目镜放大倍数 。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低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取镜→安放→ 对光 →压片→调焦 →低倍镜观察
C.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数目较多
分析: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本身也没有颜色,需用健那绿染色 后才能在高倍镜下观察到,原色观察不能够看到,该项错误
对接 B、C两项都属于生物材料的处理。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
教材:
细胞内的许多结构需用特殊试剂染色后才能观察到,只要牢记 教材实验的方法,就不难作出正确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