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整理)

合集下载

人教版(新)高中生物必修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实验报告

人教版(新)高中生物必修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实验报告

'低倍镜观察
!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住 注意有些显微镜有载
物台固定夹可从侧面固定标本正对的中心
"转动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 约 为 *+#,-
止该过程中应注意从侧面观察物镜镜头与标本之间的距离防止碰撞
#通过目镜观察同时 填 顺时针或 逆时针方向缓缓转动粗
!取镜与安放 !手握镜臂手托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的前方稍偏

&对光
!
!转动使低倍物镜对准孔
"选一较大的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另一只眼同时睁开转
动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学会使用高倍显微镜走进这个神奇的世界吧
:;<=
!$根据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表示物镜的镜头是 填标 号标号%所表示的结构叫作 &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需要调节焦距找到 物像此时必须转动准焦螺旋当转动 填 标号时镜筒的升降幅度较小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应先选用 填
!
"
#
*+$,-./012345
$ %
&
'
!
6789
!"!# $%&'()*
亲爱的同学们上面的图片分别表示植物的叶片水螅俘获水蚤你猜对了吗 这就是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
在显微镜发明以前人类用肉眼或者靠手持透镜帮助肉眼观察周围世界的事物 显微镜把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人类的视野里!""#年罗伯特虎克利用复合式显 微镜观察到软木的木栓组织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将这些 小室命名为 细 胞尽管后来我们知道他所观察到的只是死亡的细胞但也是从此开始人们进一 步认识到自然世界的精妙和神奇原来自然界中有着许许多多一直伴随着人类存在 却又不轻易进入我们视野的美丽的生命

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

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
注意:绘制生物图一定要根据所看到的实 际情况来画,不可脱离看到的真实情况,凭着 自己的想象或按照书上的模式图来画。
生物绘图法:
合理布局:注意位置、比例、特征;区分正常 结构与偶然及人为假像;选择代表性部位。
先绘草图:用软铅笔(HB)轻轻勾画出轮廓。 定稿:用硬铅笔(2H或3H)将图以线条形式清晰
黄瓜表层果肉细胞装片
黑藻叶片细胞装片
你还记得制作植物临时装 片的步骤吗?
擦 滴取展 盖染 吸
复指 习出
植 物 细 胞 各 部 分 的 名 称 :
细胞质 液泡
细胞核 叶绿体 细胞膜 细胞壁
八、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材料用具
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稀碘 液,消毒牙签,滴管,纱布,镊子, 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其他动物细胞永久玻片。
盖上盖玻片
亚甲基蓝染色 观察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扁平上皮细胞
人口腔上皮细胞
观察不同类型的动物细胞结构
1. 选择2~3种动物细胞的永久玻片标本, 观察不同类型的动物细胞结构。
2. 比较不同类型细胞之间的形态差异,找 出不同类型细胞结构的共同特征。
3. 绘制1~2种动物细胞的结构图,注出主 要结构名称。
2、功能完好的显微镜,把低倍镜换成 高倍镜后,一般
A:先用粗准焦螺旋后,后用细准焦螺旋 B:只用粗准焦螺旋 C: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 D:先用细准焦螺旋,再用粗准焦螺旋
3、一个细小物体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
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物体的: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
4、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 ×时,
45o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片细胞临时装片过程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1.2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课件(共34张ppt) (共34张PPT)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1.2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课件(共34张ppt) (共34张PPT)

自主学习反馈
2.使用高倍镜观察的顺序是( C )
①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调清物像为止 ②转动转换器,转换高倍物镜 ③在低倍物镜下看清物像,把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④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A.④①②③ B.④③②① C.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
自主学习反馈
3.用高倍镜观察酵母菌和乳酸菌,可以用来鉴别两者差异的主
3.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再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
不行。用高倍镜观察,只需微调即可。转动粗准焦螺旋, 容易压坏玻片。
探究新知
探究二:如何制作临时装片?
探究新知
实验器材: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牙签, 清水,生理盐水,碘酒,洋葱鳞片,纱布
步骤:擦—滴—取—展—盖—染—吸
探究新知
1.用干净的纱布把盖玻片和载玻片擦拭干净
3.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可以用什么染色?为什么要染色? 碘液(红墨水)为了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得更清楚
探究新知 讨论
1.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什么? (1)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
中央。 (2)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并轻轻转动细准焦螺旋,
直到看清楚材料为止。
探究新知 讨论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自主学习反馈
4.下列关于高倍镜使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B )
A.先在低倍镜下看清楚,再转至高倍镜 B.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C.把视野调亮,图像才清晰 D.高倍镜缩小了观察的视野,增加了放大倍数
2.归纳所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共同点,并描述它们之间的差异, 分析产生差异的可能的原因。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教材实验全解—显微观察类实验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教材实验全解—显微观察类实验

显微观察类实验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1.实验原理利用高倍镜可以看到某些在低倍镜下无法看到的细胞结构,例如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从而能够比较不同细胞结构,区别不同的细胞种类2.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可换)松针、动物血液、动物神经细胞永久装片3.方法步骤(1)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2)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3)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4)用细准焦螺旋调焦并观察。

4.考点提示(1)显微镜的结构①光学结构:目镜、物镜、反光镜。

②调节视野亮度的结构:反光镜、光圈。

③调节视野清晰度的结构: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2)使用原则①用眼原则: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这样,一可减轻左眼疲劳,二可方便绘图。

②物镜选用原则:先低倍后高倍。

可以用低倍物镜观察清楚的就无需使用高倍物镜,如质壁分离实验。

③准焦螺旋使用原则:先粗准焦螺旋后细准焦螺旋,高倍镜下只能用细准焦螺旋。

此外,光线强时用平面反光镜和较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凹面反光镜和较大光圈。

(3)目镜与物镜①目镜无螺纹;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反之放大倍数越大②物镜有螺纹;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象清晰时距装片距离越近(4)高倍镜与低倍镜(5)物像①显微镜所成像为倒像,即上下、左右均颠倒,即将物像颠倒180度,如观察“p”所成物像为“d”,但注意,顺时针方向流动的观察结果还是顺时针。

②将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时,玻片移动方向与物像偏离视野中央的方位相同,即在“左方”的向左方移,在“右下方”的向右下方移,此时需要注意的是题干描述为“偏向”,还是“要向”。

(6)污物位置分析①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物镜、目镜或装片。

②判断方法:按照难易程度,从易到难进行排除,先移动装片,如果污物移动,说明污物在装片上;如果污物不移动,再转动目镜,如果污物也转动,说明污物在目镜上。

如果污物不转动,再转动转换器换用其他物镜,如果污物消失,说明污物在物镜上;此外,反光镜上的污点是看不到的。

实验:用高倍镜观察细胞

实验:用高倍镜观察细胞

低倍镜 高倍镜
五、显微镜的其它问题 放大倍数 =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3.放大倍数的计算
(1)若某同学使用目镜倍数为10×,物镜使用倍数为 40×,则物像被放大 400 倍。
(2)请计算放大后视野中细胞的数目。 放大倍数的变化 除以扩大的 10×10 10×40 倍数(4) 细胞单行排列 8 2 除以扩大的倍数 细胞均匀分布 64 4 的平方(42)
五、显微镜的其它问题 6.视野中污点的判断
(1)转动目镜,污点移动则污点在 目镜 上,不动则不 在目镜上。 (2)移动玻片,污点移动则污点在 玻片 上,不动则 不在目镜上。 (3)污点不在目镜、玻片上,则在 物镜 上。
课后作业:
《启迪有方˙生物必修一》
3.取材:用刀片在洋葱外表皮上划一个“井”字,用镊子 撕取“井”字中央的紫色表皮放入水滴中。若表皮卷曲 则要将其展平。
4.盖片:用镊子夹住盖玻片边缘,然后斜着与水滴边缘接 触,并缓慢下放,避免产生气泡。若水分过多,可用吸 水纸吸去多余水分。若水分不足,可在盖玻片一侧边缘 滴加清水。
三、临时装片的制作 1.取片:取干净的载玻片和盖玻片各一块。 2.滴液: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3.取材:用清水漱口,用消过毒的牙签在口腔内侧壁上轻 刮几下,然后在液滴中涂抹几下。 4.盖片:用镊子夹住盖玻片边缘,然后斜着与液滴边缘接 触,并缓慢下放,避免产生气泡。若水分过多,可用吸 水纸吸去多余水分。若水分不足,可在盖玻片一侧边缘 滴加清水。 5.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碘液,在对侧用吸水纸吸水。
五、显微镜的其它问题 4.成像特点 b
q
成上下、左右均颠倒的“倒立”的像。
上图是某细胞细胞 质的流动方向是逆 上下倒、左右反。 时针方向,则其实 相当于讲观察目标水平旋转180°。 际流动方向应 是 逆时针 。

实验: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

实验: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

第2节 实验: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从容说课]在初中阶段,学生通常都是用光学显微镜的低倍镜来观察细胞,本节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生物材料,让学生用高倍镜去观察、比较,从中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同时训练学生正确使用高倍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技能。

[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2) 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2、 过程和方法自主探究:根据使用低倍镜观察积累的经验,并参考教材P 8图小组讨论提出使用高倍镜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参与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2) 认同细胞既具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教学重点]1、 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步骤和要点。

2、 归纳比较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教学难点]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教具准备]1、 各种实验仪器。

2、 教师准备观察材料:⎪⎪⎩⎪⎪⎨⎧⎪⎩⎪⎨⎧⋅⎪⎩⎪⎨⎧片: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鱼的红细胞动物细胞莲或睡莲的保卫细胞叶表皮细胞洋葱鳞片叶肉细胞高等植物细胞水绵低等植物细胞植物细胞多细胞生物草履虫动物细胞衣藻低等植物细胞酵母菌真菌细胞单细胞生物,::.::::: 3、 学生自带观察材料,但使用前应经老师的允许。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1、 课前培训8个学生充当“小老师”协助老师指导同学使用显微镜。

2、 教师课前10分钟,制作好所有已选材料的临时装片。

二、情境创设屏幕显示教师课前10分钟,制作好所有已选材料的临时装片同学们,这是老师我课前10分钟,制作好所有已选材料的临时装片并显微投影出来的。

你们希望了解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什么样的吗?请自己动手吧。

三、师生互动四、教师精讲1、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应严格按照步骤和要求来进行:(1)步骤:对光——放置装片——使镜筒下降——使镜筒上升——观察——将要用高倍镜观察的部位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至高倍镜——观察。

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一、实验目的:1、学会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2、了解细胞的结构;3、学会制作临时装片。

二、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可换)松针、动物血液、动物神经细胞永久装片三、实验用具:载玻片、盖玻片、蒸馏水、滴管、镊子、土豆、刀片、显微镜(物镜5X、10X、40X)四、方法步骤:1、制作松针的临时切片:(1)取干净的载玻片一个平置于试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蒸馏水。

(2)将土豆切成条状(截面约:0.5X0.5cm)取两条,将一根松针夹在两个土豆条之间,用刀片削成尽量薄的薄片,削时,手腕不动,靠大臂带动小臂移动刀片。

切片数次。

从中选取较薄的切片,置于载玻片的水滴上。

(3)从一侧轻轻盖上盖玻片,不要产生气泡。

用吸水纸轻轻吸去盖玻片周围的水滴,即完成临时切片的制作。

2、观察切片:(1)取出显微镜,置于试验台上靠左的位置,打开光源。

(2) 将上步制作好的切片置于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调整载物台位置,使盖玻片对准光源。

(3)使用5X物镜观察切片,使松针切片在视野中心,换成10X物镜,观察松针叶面横切结构。

(4)换成40X物镜观察,注意细胞及细胞内物质结构,画图。

3、动物血液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除了不用切片,其他类似)4、动物神经细胞永久装片的观察。

五、考点提示:1、松针的叶面结构是什么样的?2、动物细胞的结构是什么样的?与植物细胞又什么不同?3、显微镜的物镜倍数愈大,视野的亮度如何?物体的大小如何?4、如何调节焦距?5、如何才能使切片尽量的薄?切片的厚薄对显微镜下观察的效果有什么影响。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一、实验目的: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阐明实验原理—颜色反应,识记和区分用于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的试剂及产生的特定颜色,初步掌握鉴定上述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学会描述实验现象,掌握NaOH溶液和CuSO4溶液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实验报告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实验报告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常见细胞,加深对其结构和特征的理解,并学习
使用高倍显微镜进行观测。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高倍显微镜
•盖玻片
•显微镜片
•经过染色的细胞样本
2.2 实验方法
1.取出经过染色的细胞样本。

2.将样本滴在盖玻片上。

3.轻轻放上显微镜片。

4.将样本放到高倍显微镜下观察。

三、实验结果
3.1 骨髓细胞
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骨髓细胞的细胞质分布广泛,胞浆一般呈淡紫色,细胞核体积较大,有明显的核仁。

髓样细胞也较为丰富。

3.2 血液细胞
血液细胞的颗粒状核仁明显,一般不含明显的细胞质。

白血细胞一般呈圆形,
外形饱满,巨噬细胞较为明显。

红血细胞外观呈扁平圆形,无明显细胞核,带有一定弹性。

3.3 肌肉组织细胞
从肌肉组织细胞的形态上来看,其具有不同的纤维类型。

肌肉纤维看起来像是
微小的有规则的长方形。

在高倍显微镜下,你会看到彩色的线条,这些线条代表肌纤维。

这些线条的颜色不同,因为它们包含不同的蛋白质,如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

此外,你也可以看到肌肉单元中的细胞核,它们呈线状分布。

四、分析和
通过这次实验,我进一步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特征,掌握了使用高倍显微镜进行观测的方法。

同时,也对不同种类的细胞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能够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它们细致的结构组成。

对于我今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这些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
• 取材:材料尽量薄。
• 盖上盖玻片时,先用镊子夹住盖玻片 一侧,用另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 滴,然后慢慢放平,盖在材料上,这 样可避免气泡的产生。
如何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
2.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如何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
3.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
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4.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
透镜大小
大 小
放大倍数
透镜
放大倍数 10x 40x
镜头长度
短 长
透镜大小
大 小
目镜与物镜的比较
镜头 透镜大小 镜头长短 视野亮度 物像大小
低倍 大




镜 高倍




细胞数
多 少
物 低倍





镜 高倍





4、倒立的物像:上下左右相反
如下图经显微镜放大后得到:
放大
旋转
将原物体旋转180°即可
10×
4
×
3 目镜与物镜
目镜(无螺纹)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物镜(有螺纹)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
螺纹
1、2为目镜 3、4为物镜 3、高倍镜 4、低倍镜
镜片
想一想
• 当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多少倍?
4 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是指长或宽的放大倍数,而不是指面 积或体积。
5、玻片的移动与物像的移动
• 由于是倒立的像,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 移动方向相反。
物 像 偏 左 下 方
结论:物像偏什么 方向,玻片向什么 方向移动
显微镜放大的是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
放大倍数变大
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少
有两种情况:扩大4倍 10x10 10x40
8
2
细胞单行排列 除以扩大的倍数(4)
细胞均匀分布 64
4
除以扩大的倍数的平方(42)
由于高倍镜下所能观察到的范围很小,因此,要现在低倍镜下 找到要观察的目标,并移至视野中央,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5.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6.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 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 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如果直接用高倍镜观察,往往由于观察的对象 不在视野范围内而找不到。因此,需要先用低 倍镜观察清楚,并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 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必修1实验01使用 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
如下图经显微镜放大后得到:
放大
旋转
将原物体旋转180°即可
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对换)
例:上

q

帮老师答疑
1、写有“下”字的玻片标本,视野中看到

的物像是
字。
2.显微镜的目镜5X,物镜10X,放大倍数
是 50倍 ;目镜10X,物镜10X,放大倍
数是100倍 ;目镜10X,物镜40X,放大
高倍镜:少、大、暗。
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 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如果直接用高倍镜观察,往往由于观察的对象不在 视野范围内而找不到。因此,需要先用低倍镜观察 清楚,并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 换高倍镜观察。
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
不行。用高倍镜观察,只需微调即可。转动粗准焦 螺旋,容易压坏玻片。
如何判断细胞和气泡?
细胞内可以看到一些细胞结构,但是气泡没有,四 周较黑,中间空白且发亮。
在观察前,要先对光,需要转动物镜对准 通光孔。用于对光的物镜应该是低倍物镜 还是高倍物镜? 低倍物镜
对光再放玻片标本,还是放了玻片标本再 对光? 先对光,再放标本
• 从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以后,视野发生了什么变化?
• 低倍镜下: • 放大的倍数为10×10=100 • 放大的面积为( )倍,
10000
• 高倍镜下:
• 放大的倍数为10×40=400
• 放大的面积为(
)倍,
• 因此,高倍镜下1的6视00野00,只有低倍镜下视野
的(
)。
十六分之一
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x物镜放大倍数
使用时,从低倍镜到高倍镜
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先用低倍镜找到观察目标,将目 标移至视野中央,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低倍镜的通光孔大,通过的光多,所以视野明亮,但 放大的倍数小;高倍镜通光孔小,通光量少,视野较 暗。 从低倍镜换到高倍镜,视野内细胞数目、大小和视野 明暗情况的变化依次是:
低倍镜:多,小,亮。
思考:如何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显微镜的成像问题 _标清.mp4
6 成像特点:
实物与像成中心对称。
Pd
成像:倒立虚像
(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在同一平面旋转180度 装片移动:同向移动
如:当像位于视野中的左上角时,实物是处于右下角,要将它移 至视野中央,将装片往左上角移动。
当像位于上端时,应该将装片往上端移动;当像位于左端时,就 将装片往左端移动。
如:当物镜放大10×,目镜放大10×,那么 放大倍数为:10×10=100倍,也就是长度被 放大了100倍。 那么细胞的面积被放大了多少倍呢?
将单个细胞近视看做正方形, 则:面积的放大倍数=边长×边长
如:当物镜放大10×,目镜放大10×,长度 被放大了:10×10=100倍,面积被放大了: 100×100=10000倍
看到细胞的物象在视野左上角,在转高倍 之前,要把这个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该 向哪个方向移动?
向左上方移动
显微镜使用的 几个细节
一、实验: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胞
(一)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安对 置



放光 装









目镜与物镜的比较
放大倍数
透镜
放大倍数 10x 12.5x
镜头长度
长 短
倍数40是0
。其放中大(50倍
)看到
细胞倍数最放多大,40(0倍
)看到细胞最
大。
左上方
3.如果物像在左上方,你应将标本向
移,才能使物像居中。
如何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
1.制作临时玻片
一擦二滴三取四浸五盖六染七吸.
1:擦净镜头(用擦镜纸)、载玻片(用吸 水纸或干净的纱布)
2:滴一滴生理盐水于载玻片上 3:取样品 4:将样品浸入载玻片上液体中 5:盖上盖玻片 6: 将染液滴于盖玻片一侧 7:用滤纸从另一侧吸取染液
实验: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光学显微镜 (不超过2000倍)
电子显微镜 (超过300万倍)
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镜筒 转换器 载物台 遮光器 反光镜
目镜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物镜 压片夹 通光孔
目镜与物镜
低倍镜
Hale Waihona Puke 高倍镜 油镜 100×目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