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都德分析
最后一课都德

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 返回
文学常识(一)
一.小说
属于叙事性文学体裁,以塑造人物 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 型环境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 体裁。
长篇小说
﹛ 按篇幅、容量分
中篇小说 短篇小说
微型小说
文学常识(二)
二﹑小说三要素:
人物
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描写来塑 造人物
返回
二.朗读课文7-23自然段 (上课) 发展
一填表比较平常与“最后一课”的区别
平时
最后一课
气氛 总有一阵喧闹
学生
吵闹
一切偏安安静静的,
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 了
老师
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 一点,静一点……"
踱来踱去; 温和;穿上了礼服
其他 没有镇上的人
有镇上的人
最后一课引起学生、老师及镇上人们的强烈震动和
可是我还是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人去
重视纪律,还能管
住自己
我们的一切 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
来的、又出了什么事啦?
开始有些担心
听了铁匠的话,想到他在拿我开玩笑。
有自尊心
综上:说明他原来就不是一个坏孩子,他贪玩,但还能管 的住自己。
二.沿途有哪些景象吸引了他?
----- 天气是那么晴朗,那么暖和; 画眉在树林边 宛转的唱歌;普鲁土
最后一课
作者简介
阿尔丰斯.都德(法国)(1840-1897), 法国著名小说家。1866年以发表散 文和故事成名。1870年普法战争爆 发,都德投笔从戎。战争生活给他 提供了新的创作题材。他的短篇小 说有很多都是以普法战争为题材, 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法国人民反抗侵 略者的的爱国主义精神。《最后一 课》就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 代表作之一。
《最后一课》中的爱国情怀与教育意义

《最后一课》中的爱国情怀与教育意义都德的《最后一课》是一篇充满深刻爱国情怀和重要教育意义的经典之作。
这篇短篇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一个小学生小弗朗士的视角,展现了法国人民在国土沦陷时的悲愤和对祖国语言的珍视。
小说中的爱国情怀是那样的真挚和强烈。
在故事开篇,小弗朗士还是一个顽皮、不爱学习的孩子,对法语课感到厌烦。
然而,当他得知这将是他们的最后一节法语课时,他的内心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这种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课堂的点滴中逐渐积累。
韩麦尔先生身穿庄重的礼服,神情肃穆,他用尽全力上好这最后一课,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祖国的深情。
小弗朗士开始后悔自己曾经的无知和浪费的时光,他意识到自己即将失去学习祖国语言的机会,那种痛苦和悔恨是如此的真切。
当教室里的每个人都沉浸在对祖国的热爱和失去的痛苦中时,这种爱国情感达到了高潮。
他们不再是普通的师生,而是一群为祖国的命运而悲伤、为祖国的尊严而坚守的法国人。
韩麦尔先生在黑板上写下“法兰西万岁”时,那不仅仅是几个字,更是所有人心中的呐喊,是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坚定的信念。
这种爱国情怀超越了个人的得失,是一种对民族尊严、文化传承的捍卫。
从教育意义的角度来看,《最后一课》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深刻的启示。
首先,它让我们明白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价值观的塑造。
小弗朗士在这最后一课中所学到的,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堂法语课。
他学会了珍惜、责任和爱国,这些品质将伴随他一生。
对于教育者来说,这提醒我们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让他们明白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成功,更是为了国家和社会的进步。
其次,这篇小说也强调了语言对于民族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文化的载体。
当一个国家失去了自己的语言,就等于失去了自己的根。
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上对法语的强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保护和传承母语的紧迫性。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各种语言和文化相互交流碰撞,我们更应该重视母语的教育,让下一代能够熟练掌握和传承本国的语言文化,保持民族的独特性和自豪感。
《最后一课》

xx年xx月xx日
《最后一课》
contents
目录
背景介绍人物角色故事情节主题分析写作风格结论与反思
01
背景介绍
简介
创作年代:1874年
题材:普法战争
作者:都德
出版时间:1875年
19世纪70年代,普法战争导致法国战败,领土被割让给普鲁士。这场战争对法国人民和民族自尊心造成极大伤害。
社会背景
教育主题
05
写作风格
朴素自然
含蓄深刻
充满感情
语言特色
回忆录形式
作品采用回忆录的形式,通过主人公的自述,让读者深入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内心世界。
叙事技巧
第一人称叙述
作品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方式,使读者更容易进入主人公的角色,感受到故事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情节简单
作品情节简单,主要通过描写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和内心感受来表现主题,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03
小弗朗士决定要学好自己的母语,以尊重和保留自己的文化传统。
高潮
01
哈墨尔老师宣布他要教学生们的最后一课:学习母语的重要性。
02
学生们对这一消息感到悲伤,并开始意识到他们即将失去自己的文化。
04
主题分析
爱国主题
小说通过小弗朗士的视角展示了法国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
表现法国的爱国传统
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中强调法语是法国的民族语言,弘扬了法国民族精神。
结构安排
以时间顺序展开
作品按照时间顺序展开,从主人公小时候写起,一直到老年时期,让读者了解主人公的一生。
插叙手法
作品运用插叙手法,将主人公的经历和感受穿插在故事中,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前后照应
作品前后照应,结构严谨,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故事情节。
都德《最后一课》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

都德《最后一课》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都德《最后一课》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导语】:《最后一课》外国文学作品简析法国作家都德(18401897)短篇小说集《月曜故事集》中的一篇,小说以普法战争后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被割让给普鲁士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写一所小学上最后一堂《最后一课》外国文学作品简析法国作家都德(1840—1897)短篇小说集《月曜故事集》中的一篇,小说以普法战争后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被割让给普鲁士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写一所小学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况。
最后一课这篇课文请你说说最后一堂课对作者的影响

最后一课这篇课文请你说说最后一堂课对作者的影响法国小说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顽皮不爱学习,也不知道什么是国家命运、民族尊严的男孩形象──小弗郎士,通过上最后一堂法语课,他认识到普鲁土军队不仅占领了他的家乡,还要剥夺他们学习本民族语言的权力实行奴化教育,这使得小弗郎士在心灵上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震动。
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上,小弗郎士有对自己的悔恨、有对侵略者的憎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当韩麦尔先生翻开讲义又讲法语课时、小弗郎士对自己平时最厌烦的语法,居然“全都懂”,觉得韩麦尔老师“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
”读完这篇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小说,对于我们这些从事教学工作的人来说,难道从这个故事中能不有启示吗?
因为是最后一堂法语课,韩麦尔先生包括阿尔萨斯小镇上的村民,都怀着极大的民族义愤来到课堂上,参与到这庄严而神圣的活动中来、使得课堂气氛凝聚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焦点上。
韩麦尔先生面对这些平常不关心孩子学习的只顾自己干活村民们和这些活泼可爱的孩子们──今后再没有权力学习自己语言的孩子们,激动的情绪就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了。
虽然小说中没有详细的描述,但可以想象得出,他最后一课的讲解是充满了对法国、对法语的真挚的热爱之情,饱含着对民族语言深深的眷恋之情,一定是感人至深的。
最后一课教学反思12篇(《最后一课》教学反思)

最后一课教学反思12篇(《最后一课》教学反思)(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汇报、述职报告、发言致辞、心得体会、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job reports, speeches, insigh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最后一课教学反思12篇(《最后一课》教学反思) 最后一课教学反思1《最后一课》是都德的著名短篇小说,主题表现深刻,艺术手法生动,我很喜欢。
最后一课赏析

都德《最后一课》赏析《最后一课》这篇小说别出心裁,既没揭露敌人罪行,也未直接描写法国人民的反抗,而是用第一人称小弗郎士的见闻、感受表达出来的。
本文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儿童角度去反映国土被敌人侵略后,法国人民所表现出的悲愤心情与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而这种爱国主义精神的表现,是通过作者巧妙的将小弗郎士放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内在的情感的细腻刻画。
首先,内在的情感因素实际上是小弗郎士丰富、真实的内心世界。
一是小弗郎士善良的天性。
上学路上的优美景致,令小弗郎士感觉到“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但他终竟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走过镇公所布告牌前、铁匠向他喊话时,他依然没有停下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先生的小院子里”。
这说明贪玩的小弗郎士平时的调皮归调皮,但他的天性是善良的,这是他在最后一堂由韩麦尔先生所教授的法语课上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之情。
二是小弗郎士心灵情感的升华。
小弗郎士听到韩麦尔先生宣布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时,很自然地迸发出“啊,那些坏家伙”的强烈情感。
在这里,“坏消息”与“坏家伙”等这类词汇正说明小弗郎士的幼小心灵里有着明显的对“普鲁士”强侵行为憎恨的感情。
面对如此不可抗拒而又如此冷酷的现实,他后悔、懊恼、惭愧,“书第50页‘天啊……来的。
’”这正是小弗郎士真正的内心想法,小弗郎士突然开始感到祖国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他悔恨自己没有好好学习,爱国之心在此时此刻也表现的那么强烈,他一下子成熟了,懂事了,过去讨厌的法语分词一下子变得那么可爱了,他眼里的一切都跟“祖国”两个字紧紧地不可分开了。
此时他的爱国情感已上升到最高。
其次,在于外在因素的揭示。
“外在因素”指的是小弗郎士生活的社会环境,即他周围的人们对他施加的多种影响,这些外部影响因素实际上是小弗郎士爱国情感的激发。
(一)情感的激发。
在课堂上的所见所闻是对其爱国情感的导火线的点燃。
格外安静的教室,身穿礼服、神色庄严的老师,用颤抖的手翻着破旧的初级课本的镇上的人们。
谈谈《最后一课》的爱国情韵

柔石“ 的性格特点。这“ 表 迂” 迂” 明了柔石对人心险恶还缺乏清醒 的认识 , 单纯幼稚 , 同时也说明 但 他 自己心好 , 身居十里洋场, 品行 依然十分端正。鲁迅先生这样写 柔石 , 不是对柔石的贬斥 , 恰恰相 反, 他是要告诉人们, 柔石的心太 好了, 是一个善 良、 忠厚 、 老实的 好青年。 联系后文 , 国民党政府连 这样的青年也杀害 ,只能说 明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旗 帜” 目的是 “ 干的是细 致的活 , 我
◎江西 / 何显强 邹金平
家 巧妙 地把 这一鲜 明而重 大 的主 题 通过 一个 顽皮儿 童 的感 受写 出 来 ,深入到一个顽皮儿童的内心
专心地 听讲过 ,尽管他 以前害怕 上学 , 想逃学到野外去玩 ; 韩麦尔
事件都是由普通的 日常生活积聚 起来 的,但是并不是任何一个 日
世界去揭示这场战争给人民带来 的巨大哀痛。
是全人类所共有的,包孕在爱国 激情 中的伤痛感也就特别容易被 不同时代 、不同国度 的读者所理 解。因此 , 它更能打动人心 , 激起 共鸣,形成一种无 比崇高的爱 国 情韵 。
二 、选择 了 日常 生活 中 的特 定 时刻 虽然说巨大的、非常的历史
定时刻发出的震撼人心的呼声就 化作一种感人至深的爱 国情韵。 三、深入到—个顽皮儿童的 内心世界 《 最后一课》 的主题是表现 民 族的悲痛和对侵略者的控诉 。作
谨 文教 学 走 21年 期 01 第7
一5 2—
教l 研l 材l 讨
然 也是一个 可恨之 人 。
留金 ● 一
一
赫 留金 在“ 醉” 半 中出场 , 连那 被咬伤的手指头“ 也像一面胜利的
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 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认识小弗朗士(上学路上)
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 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 各种命令啦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 “又出了什么事啦?”
小弗朗士在上课之前、上课之 后又有哪些见闻?
语言描写:沉痛、无奈、自责
Page 19
认识韩麦尔先生
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 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 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 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
民族语言使民族内部产生凝聚力
Page 20
认识小弗朗士(上课前)
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 日的早晨一样。我从开着的窗子望进去,看 见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韩麦尔先生 呢,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 尺。我只好推开门,当着大家的面走进静悄 悄的教室。你们可以想像,我那时脸多么红, 心多么慌!
认识小弗朗士(上课前)
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 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 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 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 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 我看见这些情形,正在(诧异)。
简介课文背景
1870年7月普法战争爆发,法军大败。 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阿尔 萨斯和洛林被迫割让给普鲁士。小说写 于1873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反映了 阿尔萨斯沦陷后,当地人民在侵略者禁 止教法语时所表现的( ) 和 ( )
Page
2
标题—— 最后 一课
1、什么是最后一课?
认识小弗朗士(上课中)
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啊,那 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 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 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 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新老师 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 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
认识小弗朗士(上课中)
诧异
珍惜 (成熟)
转变的原因是什么呢?
Page 15
小弗朗士思想感情发生变化的 原因是什么?
1、亡国惨痛的震撼,激发了他心 灵深处的爱国情感。 2、受到韩麦尔先生以及小镇上居 民的沉痛心情的感染。
Page
16
认识韩麦尔先生
你认为韩麦尔先生是一个什么样 的人?结合具体内容谈谈。
是一个普通的人 是一个严厉的人 是一个不太负责的人 是一个可怜的人 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
认识小弗朗士(上课中)
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 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 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 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 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 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
小弗郎士心路历程:
难过
懊悔
害怕 (幼稚)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 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 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 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法兰 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 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 了,你们走吧。”
神态、动作描写:悲愤,痛苦,信念坚定
想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 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 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 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 么( 懊悔)!
想起这些,我忘了( 他给我的惩罚), 忘了(我挨的戒尺 )。
认识小弗朗士(上课中)
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 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 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 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可是开头几个 字我就弄糊涂了,我只好站在那里摇摇 晃晃,心里挺难受,头也不敢抬起来。
Page
25
讨论:
在和平年代,需不需要谈 爱国主义?应该怎样表达爱 国情怀?
Page
26
Page 17
认识韩麦尔先生
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 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 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 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 穿戴。 外貌描写:严肃郑重的态度, 热爱祖国的情感。
Page 18
认识韩麦尔先生
大家天天都这么想:‘算了吧,时间 有的是,明天再学也不迟。’现在看看 我们的结果吧。唉,总要把学习拖到明 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现 在那些家伙就有理由对我们说了:‘怎 么?你们还自己说是法国人呢,你们连 自己的语言都不会说,不会写!
Page 21
分析人物形象 韩麦尔先生是一个什么人?
韩麦尔先生恪尽职守,具有强 烈的民族自尊心、责任感和强烈 的爱国主义精神。
Page
22
小弗郎士在文中的作用
贯穿故事情节的作用(线索) 深化小说主题的重要作用
Page
23
为什么不把韩麦尔先生写成一个高大的 战斗英雄,把小弗朗士写成一个少年英 雄?
亡了国的阿尔萨斯人的最后一 堂法语课。
Page
3
2、文章着重塑造了哪两个人物?
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
认识小弗朗士
圈画出上学路上描写小弗朗士 的有关语句,并思考这些语句能表 现出小弗朗士是个怎样的孩子?
认识小弗朗士(上学路上)
我去得很晚,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我, 况且他说过要问我们分词,可是我连一个字 也说不上来。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 玩吧。
正因为普通,韩麦尔先生和小弗朗士 才能够成为千千万万法国人的代表,他们 那朴素、热烈、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才能 被理解成是所有法国人所具备的,才能使 这篇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成为整个法兰西民 族的共同心声。
Page 24
回到最初的问题:
1870年7月普法战争爆发,法军大败。 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阿尔 萨斯和洛林被迫割让给普鲁士。小说写 于1873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反映了 阿尔萨斯沦陷后,当地人民在侵略者禁 止教法语时所表现的( 悲愤情绪 ) 和 ( 爱国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