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军训重要意义论文
大学生军训3篇

大学生军训
第一篇:大学生军训的意义
大学生军训是每年开学前的一项必修课程,这项活动旨
在让大学生了解国防知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锻炼身体素质和集体意识。
大学生不同于中学生,他们已经进入了社会的门槛,开
始了自己的学业和未来的职业生涯。
而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加强的国家安全要求,让大学生了解国防知识成了必须的事情。
通过军训,大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国家安全形势,增强国防观念,树立国家意识和国家荣誉感。
在军训中,大学生能够参与各种军事训练,例如:擒敌拳,枪械射击等。
这些训练能够很好地锻炼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健康和发展,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此外,军训也能够锻炼大学生的毅力和耐力,增强精神素质,培养敬业精神和愿意承担责任的良好品质。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培养集体意识,增强团队合作和组织能力,从而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环境,在工作中更好地与他人合作。
总之,大学生军训是锻炼大学生身心的有益活动。
通过
军训,大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国家安全形势,增强国防观念。
同时,军训能够锻炼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
除此之外,军训也能够培养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是大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环境的一个好机会。
论军训的必要性与重要性2

论军训的必要性与重要性2。
军训在身体素质的提高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舒适,许多年轻人沉迷于电子产品,生活习惯也越来越不健康。
这种生活方式会导致身体素质下降,缺乏体育锻炼,长期以往,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
而军训通过军事素质训练,既有针对性地提高年轻人的身体素质,又能使其习惯有规律的生活,提高自身免疫力,确保身体的健康状况。
身体素质的提高不仅有助于日常生活中的健康,还能为未来的就业打下基础,保证身体素质的硬实力。
军训对于年轻人的思想素质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军训中,不仅是学习一些军事知识,更多的是锤炼年轻人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军训中,同学之间要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这需要年轻人们具备团队协作的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同时,在常规的军事训练中,年轻人也会接受军事素质的训练,获得了自我保护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对于日后生活和职业发展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军训对于国家安全的维护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国家安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和挑战。
只有拥有壮大的国防力量,才能保障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
而这种壮大的力量源于拥有一支优秀的军队。
军训是对士官、军官和志愿者等不同层次人员进行军事训练和血液考验,是国防力量建设的重要环节。
军人们在军训中锤炼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意识,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从而为国家的发展和安全做出贡献。
军训在提高身体素质、培养思想意识以及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2023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军训的重要性将不断凸显,我们应该坚持加强军训,为培养优秀的年轻人、建设强大的国防力量、维护国家安全做出自己的贡献。
大学生军训重要意义论文

论大学生军训的重要意义杨凯(生命科学学院 2012级生物工程 7)一、引言军训是大学生入学以后接受的一次特殊教育。
军训在军事集体中进行,使每个成员在个性差异下交往、融合,个体就能在精神上大大丰富起来,在智能上更快地成熟,也能更快获得其本身所缺乏的那些品质大学生军事训练,是根据酗家兵役法、国防教育法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嗣绕国家人才培养的长远战略目标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对大学入学新生的一种带强制性的训练。
通过训练,促使大学生履行兵役义务,接受国防教育,激发爱尉情感与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国防观念与组织纪律观念,锻铸吃苦耐劳的精神与坚忍不拔的意志,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
在经济全球化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要想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培养一批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军训作为大学新生入学的第一课,能否充分发挥其载体功能,通过有目的的引导与训练,使大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培养与礼会主义道德规范相符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完成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化,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和偕发展,为大学四年的素质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作为社会力量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而且还担任着保卫祖国的光荣任务。
大学生作为国防后备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通过军训来培养自己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
二、概念军训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进行的,是高等院校改革教育内容,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培养“四有”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培养和储备我军后备兵员及预备役军官,壮大国防力量的有效手段三、军训的起源学生军训,在我国可追溯到古代的奴隶社会。
据《礼记》、《周礼》等记载,西周官学已有“国学”与“乡学”之分,并有小学和大学两级。
新时期大学生军训的重大意义

新时期大学生军训的重大意义近年来,大学生军训的普及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
在高等教育中,大学生军训的重要性被充分体现出来,每一个学校都分配了大量的军训课来教育学生。
它不仅仅是教授基本的军事技能和训练,更重要的是它能在学生心中树立新的理念,培养新的素质。
军训是一个系统而完整的社会教育项目,它有助于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革命精神,培养学生长远的全面发展意识。
它使学生们更强大,更有魄力,可以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历程中更加完善和有功效。
军训教育通过强调锻炼,使学生们学会意志坚强、内心坚定,产生责任感和责任感,维护个人的欠缺,同时保护自己的尊严和荣誉。
大学生军训还有助于大学生获得正确的社会观念,使他们更加自觉的去参与一些社会活动,增强他们的团结精神,参加正确的游戏、正确的思想训练。
并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熟悉军事知识,强化对全面发展的意识。
军训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观念,以及守纪律的态度。
通过军训,学生们学会了社会规则,学会了纪律性,学会了遵守社会规章制度,学会了尊重师长、同学和自身,学会了不干涉别人的私生活,学会了谦逊待人。
大学生军训是一种极其有效的训练方式,它能够有助于把学生组织成一个紧密团结、高效有能力的集体,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军事纪律能够帮助学生们养成坚定的心理思维,为他们终身受用。
从而可以得出结论:大学生军训在新时期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真正的大学生军训不仅仅是一种军事的训练,更多的是在身心的培养上,培养学生具有针对性的良好的思想素质和社会素养。
它是一种为学生做准备的重要过程,它可以帮助学生们正确的学习,成为一个正直的公民,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论大学生军训的重要意义(精选五篇)

论大学生军训的重要意义(精选五篇)第一篇:论大学生军训的重要意义论大学生军训的重要意义学生军训是指地方高校和高级中学的在校学生,依照国家兵役法的有关规定,接受军事基础理论教育和基本军事技能训练的活动,开展学生军事训练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社会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大学生具有文化程度高,接受能力强,知识更新速度快等特点。
让大学生参加军训及接受军事理论课,可以使大学生掌握一定的军事基础知识,这是做好兵员储备和预备役军官培养工作的重要措施,可以实现寓兵于民,寓官于校,同时也让大学生提高自身整体素质。
青年学生的国防观念和意识将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安全与发展。
通过军训及军事理论课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加深当代大学生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军队的感情,培养大学生的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责任意识,是他们明确个人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确立为国家和民族尽职履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这对于国家人才培养具有重大意义。
《国防教育法》中单设第二章学校的国防教育,主要考虑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
青少年是祖国发展的未来,是国家持续发展的强大后备力量。
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国防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应当将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
高等学校应该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并可以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
”“军事机关应当协助学校组织学生的军事训练。
”学生通过军事训练,增强国防意识,掌握一定的军事理论知识和军事技能,提高依法履行兵役义乌的自觉性,有利于战时快速实施兵员动员,可以为国家储备大量高素质的军事后备人才,为建设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可见,大学生军训对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另外,根据我国《兵役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
军训的意义作文3篇

军训的意义作文军训的意义作文3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军训的意义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军训的意义作文1军训,是新学期的第一课;军训,教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吃苦耐劳,怎样迎接挑战,怎样把握自由与纪律的尺度;军训,是我们增长才干的机遇,也是对我们的挑战。
这要求我们用心融入其中去学习,去锻炼,去磨砺,其目的是:增强国防意识与集体主义观念,深刻领悟“立德、力学、力行、立新”的真正含义;培养团结互助的作风,增强集体凝聚力与战斗力;军训,还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思想上的自立和独立,还能帮助我们养成严格自律的良好习惯。
这就需要我们在军训过程中,我们不但要领略军人们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以及不怕困难的崇高品质,也要发扬我们“同心协力,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我们要坚持铁一般的纪律,严于律己,服从命令,坚决完成各项训练任务;希望大家用顽强的意志,用敢于吃苦、勇于拼搏,发扬“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精神,彻底完成军训使命。
军训的意义作文2又是一个骄阳似火的日子,太阳毫不保留的散发所有光芒。
我们伫立在烈日下,一动也不动。
当我站着军姿,几丝热流飘过脸庞,留下的是一颗颗闪亮的'汗珠。
我向上瞟了一眼,那可恶的太阳似乎担心我们看不到它的强大,突然感觉刺的眼睛好痛。
而军姿一站就是半个小时,整个身体早已麻木,膝盖处发酸,脚底下如一团火在不停的燃烧,背、腰、肩如针扎一般疼痛。
就连盼了1个小时的喝水时间还要用全劲跑步,才能不是最后一名,避免所谓“跑圈圈”的噩运。
军训不光是磨炼了我们个人的意志品质,也培养了我们的集体荣誉感。
让我们从生疏逐渐走向熟悉,慢慢变的默契。
因为在以后的学习生活甚至工作时,都不是独立的,我们的成长离不开集体,我们需要在入学之前通过军训来培养集体荣誉观,培养同学与同学之间的默契,这也许能在以后的学习中让我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这是军训的意义之一吧。
大学军训论文5篇

大学军训论文5篇大学军训论文5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军训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军训论文1军训论文军训,就如梦一样,匆匆地来,又在我没有细细品味那份感觉的时候悄然而逝,就好象徐志摩说的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人生的最后一次军训已经结束了。
教官走了,那么匆匆,却留给我们深刻的回忆。
简单的军训动员大会结束之后,军训就正式拉开了帷幕。
的。
但现在,我长大了,我可以独自去接受风雨的洗礼,在实实在在的生活和学习中,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这样,我们的路才会越走越宽,眼前才会有美丽的风景。
即使是烈日炎炎,我们都选择坚持,即使是风雨飘摇,我们亦选择坚持。
因为我们深信,没有日晒雨淋,没有狂风暴雨,就没有属于我们自己的彩虹,就没有属于我们自己的天地!军训真的很累。
但通过军训,我更深层次的懂得了团结的意义。
军训的必训科目是起步·正步·跑步,而且每个方队都要走得很齐,脚要踩到一个点上去,走的很有力。
刚刚开始时,我们走得稀里哗啦的,像一群逃兵。
是教官,用他那沙哑的嗓子,一遍一遍的教我们走,因为军训,我们团结了,有苦一起受,有汗一起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战友胜过亲兄弟,我们的心相连!军训很苦。
但想想军人们常年这样,我不禁肃然起敬。
是啊,军人是个了不起的群体,他们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是中华民族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是中国人民安居乐业,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保证,是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保障.他们是时代的骄子,是值得每个人爱戴尊敬的群体。
他们有的在茫茫的边疆,有的在空旷的高原,有的在浩渺的海洋,有的在终年严寒的极地地区。
但是,为了祖国,他们舍小家,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保卫疆土,奉献自己的青春。
让我们用最真挚的爱,祝福军人们!祝福祖国!在训练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同学都倒下了,这是故意的,还是认真的,是为自己解脱呢,还是真的受不了了。
大学新生军训的意义作文

大学新生军训的意义作文军训是大学新生迎接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军事化的训练和培养,旨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集体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坚毅意志、自律能力和较强的身体素质。
大学新生军训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军事素质,更在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人生价值观。
首先,大学新生军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军训是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军事化的训练,使学生了解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对于每个公民的重要性。
军训期间,学生能够近距离接触到军人的形象和精神风貌,增强了对军人的敬意和尊重。
同时,通过学习军事知识和军事历史,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国家的英勇历史和伟大事迹,进一步激发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之情。
其次,大学新生军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军训过程中,学生要服从管理,遵守纪律,学会与集体协调配合。
在集体训练的过程中,每一个个体都离不开整体的支持和配合,也体现了个体和集体的不可分割性。
学生们要学会相互照顾、关心他人,遵循集体约定,共同克服困难,迎接挑战。
通过这种集体合作的训练,学生们能够培养出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再次,大学新生军训能够培养学生的坚毅意志和自律能力。
在军训过程中,学生要经历艰苦的体能训练、严格的纪律要求和艰巨的任务。
面对繁重的训练任务和体力上的疲惫,学生们需要保持坚持不懈的毅力和自律的品质。
只有坚持下去,才能完成任务并取得进步。
在军训中,学生将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但只有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不断努力,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才能够取得最终的成功。
这样的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并且在将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克服一切困难和挑战。
最后,大学新生军训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身体素质的提高。
现代大学生普遍面临着长时间坐在课桌前学习和活动不足的问题,体育锻炼的机会相对较少。
而军训期间,学生们将进行一系列的体能训练,通过长时间的晨练、体能训练和军事运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大学生军训的重要意义杨凯(生命科学学院 2012级生物工程 120903020067)一、引言军训是大学生入学以后接受的一次特殊教育。
军训在军事集体中进行,使每个成员在个性差异下交往、融合,个体就能在精神上大大丰富起来,在智能上更快地成熟,也能更快获得其本身所缺乏的那些品质大学生军事训练,是根据酗家兵役法、国防教育法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嗣绕国家人才培养的长远战略目标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对大学入学新生的一种带强制性的训练。
通过训练,促使大学生履行兵役义务,接受国防教育,激发爱尉情感与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国防观念与组织纪律观念,锻铸吃苦耐劳的精神与坚忍不拔的意志,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
在经济全球化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要想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培养一批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军训作为大学新生入学的第一课,能否充分发挥其载体功能,通过有目的的引导与训练,使大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培养与礼会主义道德规范相符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完成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化,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和偕发展,为大学四年的素质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作为社会力量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而且还担任着保卫祖国的光荣任务。
大学生作为国防后备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通过军训来培养自己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
二、概念军训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进行的,是高等院校改革教育内容,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培养“四有”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培养和储备我军后备兵员及预备役军官,壮大国防力量的有效手段三、军训的起源学生军训,在我国可追溯到古代的奴隶社会。
据《礼记》、《周礼》等记载,西周官学已有“国学”与“乡学”之分,并有小学和大学两级。
我国对学生实施军事训练真正走向正轨,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后。
四、军训的发展1955年7月我国颁布第一部《兵役法》,第一次从法律上作出了在大学生、高级中学学生中进行军事训练的规定,从1955年至1957年间,教育部、国防部依据《兵役法》的规定,又先后批准在全国127所中等学校进行军训试点,当时,高等院校重点进行预备役技术军官训练,高级中学进行军事训练。
实践证明,上述军事训练,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以及扩大知识面,培养祖国需要的合格人才,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2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简称《兵役法》)。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6次会议对《兵役法》又进行了修改。
《兵役法》第43条明确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
”1995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3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第10条也明确规定,可以从非军事院校的毕业生中选拔预备役军官。
2001年九届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第15条规定:“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应当将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和国防教育。
高等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
”依法履行兵役义务、自觉接受国防教育,是法律赋予大学生的神圣义务。
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优秀青年的代表,是巩固我国国防、抵御外敌入侵、捍卫祖国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后备力量。
因此,依法履行兵役义务,在校期间接受军事训练,学习、掌握基本的军事理论知识和军事技能,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五、军训对学生个人和高校培养的重大意义5.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虽然说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但在世界多元价值观与西方腐朽思想的影响下,一些消极不良的思想风气也在不断地滋长蔓延。
为此,就必须以军训为契机,充分发挥国防教育课程的特长与优势,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当代大学生的头脑,通过历史传统教育、军事思想教育、我军的光荣传统教育,以史育人、以传统育人、以先进典型育人,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
同时,充分发挥军训教官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以自身的军人气质、军人作风、军人高尚的道德情操与襟怀,来感染、教育当代大学生。
通过军训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与坚忍不拔的意志,激发他们的爱困热情,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5.2 激发大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大学生的军事训练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军事训练,它实际上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国防意识、激发创新意识与能力的活动。
因此,可以通过现代军事理论教育,了解我国军事科技发展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渎#”的热情,增强保家卫国的责任意识,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与成才目标,深刻理解“人才”的内涵,找准人生的坐标,按照经济丰十会发展的需要多方位地进行自我设计与自我塑造,从而把个人成长与民族复兴紧密联系起来,并不屈不挠为之奋斗。
让他们学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问,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处理好学习与军训的关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3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军训要求学生一切行动听指挥,严格遵守组织纪律,按时起床,按时参加军事训练,按时参加军事理论课学习和政治学习,按时参加各种活动,反对拖拉、散漫的作风,做到雷厉风行,令行禁止。
同时,在繁忙的训练之余,还要学会整理内务、洗军衣、练军歌,因而磨练了大学生的意志,增强了他们的组织纪律观念,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
5.4 发挥学生在军训中的主体作用要达到军训的目的,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新生中培养一批学生干部,给他们加任务、压担子,增强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
军训作为大学生入学的第一课。
在大学生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与养成教育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因为只有当某种行为方式成为个体性格中稳定、长期的需要与倾向时,我们才可以说,大学生教育是成功的。
因此,我们应出充分发挥军训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的载体作用,利用军训这种特殊的学习与训练,锻铸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将军训的点点滴滴逮透于大学生生活、学习、工作和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习惯,激发他船强烈的学习动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及组织纪律观念,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加强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使外在的规范、约束、要求内化为主体内在自觉的行动与过程,成为个体长期的、稳定的、内在的自律与需要,不断的引导个体积极向上、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成为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实现民族的振兴与祖国的腾飞。
六、大学生军训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意义6.1 军训是高校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途径教育担负着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任务。
军训是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培养大学生思想性、知识性与技能训练于一体的综合性素质教育。
大学生通过军训掌握了军事理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了军事条例、军事技术及光荣传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了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自觉性,培养了大学生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的作风,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加强了组织性和纪律性,大学生军训是学习军事技术的最好时机,同时可以促进其他专业的学习,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6.2 军训是增强国防力量建设的需要对大学生开展军事训练,是党中央、中央军委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出发作出的战略决策。
首先是使大学生在军事训练课程中了解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军事技术方面的差距,从而激发学生钻研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实践,来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是使大学生牢固树立国防观念,掌握军事知识技能,为国防建设效力,为我国军队培养大批高素质后备兵源和预备役军官。
6.3 军训是高校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措施国防教育是以建设强大国防为目的,以教育为手段,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民族精神和国防知识为基本内容,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全国人民进行培养国防意识,树立国防观念,激励全国人民热爱祖国、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全民综合教育活动。
高校国防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高校通过军训在大学生中开展国防教育不但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远大的理想,还能培养大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国防观念,古人说,忧劳兴国,逸豫亡身,这是一条被历史反复证明的真理。
要求通过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增强忧患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把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
参考文献:[1] 季亚钦科.军事教育心理学[M].田培明译.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8,79. [2] 王捷二.拓展训练在高校学生素质培养中的应用教育理论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1)34-37.[3] 徐艳.拓展训练一中国培训.[J].中国培训,2002(4)54-55.[4] 杨虎智.当前大学生军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湖南第一师报,2006,(3):35~36.[5] 张爱华,安俊荣.深化军事共同课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员的军事素质[J].军事教育,2006,(7):21~23.[6] 方非.大学生军训是素质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J].科技信息,2007,(34):46~47.[7] 赵金萍,陈娟.高等教育多模式融合论[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版,2009,11(6):664~666.[8] 张春雷,张俭.刍议军训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意义[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22(2):34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