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参加军事理论学习和军训的意义

合集下载

大学生学习军事理论的意义

大学生学习军事理论的意义

大学生学习军事理论的意义一、概况如今的大学生不能只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大学生若要立志做有为青年,必心存国家民族。

而国防观念是国家民族精神相当重要的一课。

对于国防,我们不能只停留在抗日战争等老式战争的阶段,而要对现代化信息战有充分而深刻的认知和研究,了解最前沿的高端技术并能不断创新。

还要吸收过去军事思想中的精华,将其消化吸收,巧妙应用于现代化战争。

我们有众多的邻国且与大多有领土和边界争端。

比如中日东海钓鱼岛之争、与东南亚多国的南沙群岛之争、台湾问题、中印边界争,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灵活的运用外交手腕,还要有强大的人民军队做后盾。

只有打造出实力雄厚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军队,我才能有力的保护好自己的任何权益。

而作为未来国家主人的当代大学生,必须要有很强的国防观念。

只有这样,我们管理国家时能在国家利益受侵害的情况下果断“亮剑”。

二、学习的目的大学生进行军训和军事理论学习是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国防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学校的国防教育是通过集中军事训练,上军事理论课和分层次的多种形式国防教育,以及课程之外的国防知识演讲、竞赛、军事夏令营等军体活动来体现的,无论在德育,还是在智育、体育等方面,都为大学生成才提供了一个新的载体。

它不仅有助于良好道德的形成,而且拓宽了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体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 1 —起到了其它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强,接受能力快,特别是刚迈入大学校门的学生,他们充满对大学的好奇和渴望,大学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造和形成的关键时期。

高校的国防教育有着广阔的空间,使学生在军事课程之内接受系统国防教育,充分发挥着国防教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三、学习的目标对于知识结构的改变,作为大一新生的我们,对于历史知识了解的比较少。

通过对中国近代国防历史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就中国之所以落后挨打,就是因为社会制度的落后。

军训中的军事理论学习

军训中的军事理论学习

军训中的军事理论学习在军训中,军事理论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学员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军事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训练中,提高自身的军事素养和作战能力。

本文将从军事理论课程的重要性、学员参与感受和理论与实践结合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军事理论课程在军训中具有重要性。

军事理论是军事实践的理论总结和归纳。

通过学习军事理论,学员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军事领域的发展和变革,了解不同战争类型的特点与规律,从而为今后的军事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此外,军事理论还能够培养学员的军事思维和决策能力,提高学员的思维逻辑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其次,学员们在军事理论学习中获得了积极的参与感受。

通过军事理论课程,学员们可以了解到自己所从事的军事训练的意义和目的。

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军事训练的背后所蕴含的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在这个过程中,学员们积极参与讨论,思考并提出问题,增强了自身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军事理论课程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学员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战争的本质与目的。

他们学习到的战争规律可以应用于实际的军事训练中,指导自身的训练目标和训练方法,从而提高作战能力。

另外,军事理论还能够帮助学员们更好地理解军事技术和装备的应用,为今后的军事科研和军事生产提供重要思路和创新方向。

综上所述,军训中的军事理论学习具有重要性,它能够提高学员的军事素养和作战能力。

通过理论学习,学员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到战争的规律和军事技术的应用,为今后的军事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此外,军事理论学习还能够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升学员的思维逻辑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因此,在军训中,军事理论学习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学员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军事挑战,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学开设《军事理论》课程和军训的意义

大学开设《军事理论》课程和军训的意义

在高校开设《军事理论》课程以及让大学生参加军训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法律赋予高校的义务,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正确决策,它既能体现人才培养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和谐统—,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国防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基本军事技能,又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还可以在培养高素质的国防后备力量同时有利于做好征集大学生入伍的工作。

以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对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育具有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军事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点是,军训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培养过程强调自觉性和强制性的辩证统一。

学习军事科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而且有利于学生打破专业学习的思维定式,拓展思维空间,进一步提高创造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促进智育的发展军事教育要求从难从严从实战要求出发练兵。

这种强制性,不仅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体魄,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有利于学生在艰苦条件下磨练自己,树立正确的苦乐观,从而有效地培养百折不挠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难的吃苦精神。

大学生在学校里接受的知识仅限于专业课成及有限的兴趣性外延,基本不会也不能进行系统的军事方面的学习与体验。

对国内外形势的了解仅仅依靠某些传媒的一般性传播,不会去深入挖掘某些事件的深刻现实意义。

故而对形势的掌握与了解不足,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国家事务的管理当中。

在全国人大、政协会议上,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世界大环境很不稳定,天下并不太平,故而学习《军事理论》课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军事理论》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将我们的军事基本理论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而且还可以增强我们对于当前形势的认识与理解,强化我们的忧患意识。

军事理论就是对基本应对素质——应对紧急状况的反应和常见问题的处理能力和基本常识——包括日常生活中对一些问题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素质的深入传授。

通过军事理论课程的学习我们会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不再只是喊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然后茫然不知所措,我们是国家的主人,我们要去做我们应该做的。

军训中的军事理论学习

军训中的军事理论学习

军训中的军事理论学习军训是每个大学新生都要经历的一段特殊时光,它不仅是锻炼身体的机会,也是学习军事理论的重要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学会如何行军、如何操纵武器,还要了解军事理论的基本知识,这对于我们今后的发展和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军训中,我们首先接触到的是军事理论的基础知识。

我们学习了军事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了解了军队的组织结构和战斗力构成要素。

这些知识为我们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后续学习的内容。

其次,我们还学习了军事战略和战术的基本原理。

在军训中,我们模拟了实战环境,学习了如何制定战略目标、如何选择战术手段以及如何进行军事指挥。

这些知识不仅对于我们今后从事军事工作有着重要意义,也能够培养我们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军事理论学习还包括了军事装备和武器的了解。

在军训中,我们接触到了各种军事装备和武器,学习了它们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这不仅增加了我们对军事技术的了解,还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巧。

除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军事理论学习还注重培养我们的军事素质和军事思维。

在军训中,我们要经历长时间的体能训练和军事训练,这既是对我们身体的锻炼,也是对我们毅力和意志力的考验。

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我们的决策能力和应变能力。

军事理论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应对军训,更是为了培养我们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

通过学习军事理论,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些都是我们今后从事各个领域工作所必需的素质。

军事理论学习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国家的军事力量和国际形势。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的军事战略和国防政策,了解到国际军事形势和各个国家的军事力量。

这对于我们作为大学生,关心国家安全和国际事务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军事理论学习是军训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帮助我们掌握军事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我们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

当代大学生学习军事理论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学习军事理论的意义

论当代大学生学习军事理论的意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曾有过一段屈辱的历史,那段历史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都是刻骨铭心的记忆,因为那时我们所遭受的,除了国门被迫被打开、土地被肆意的分割、钱财被无奈的送出,我们的国民还被无情的杀害、我们的精神被无限的摧残。

这一切,有极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当时的我们缺少保卫自己国土和人民的硬型武器、没有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更没有可以与其他列强想敌对的强硬军队。

当然这一切,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的内心不明白:一个国家,只有拥有了强大的军事力量,才能拥有立足于世界资本。

我们都知道,自古到今,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没有军事力量,却还能够立足于世界之林的,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身为国家前进与发展的主力军,更应该要明白学习军事理论,增强国防意识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军事理论,是以国防教育为主线,通过军事课程,使得大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达到来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背兵源和培养预备军官打下一个坚实基础为目的的。

因此,我国各大高校开展国防军事教育学习,是我国教育组成中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部分。

国防教育能让我们每一个高校生懂得如何在将来的国防事业之中发挥力量,以此来维护和保卫自己的国家,从而防止历史的悲剧重新上演。

民族英雄林则徐曾经说过“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而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更是有责任和义务去认真学习和研究当代国家的处境,去深刻理解国防的重要性。

在面对当前国家和民族的军事形势时,我们更是应该保持一种高的社会责任感,去为祖国的昌盛和民族的繁荣而竭尽全力。

那么,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去学习国防知识、去发挥自己的力量呢?首先,我们在大学期间,一定要重视大学生军事理论的相关课程,认真学习现代科技文化知识,掌握过硬的本领,并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从内在到外在各个方面都不断地提升自己。

基本军事理论及实战技能在大学军训中的应用

基本军事理论及实战技能在大学军训中的应用

基本军事理论及实战技能在大学军训中的应用【前言】现代大学军训是大学生接受军事基础知识、军事技能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它既是锻炼学生身体素质、振奋爱国情怀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坚定信仰、弘扬主旋律的重要途径。

因此,如何在大学军训中运用基本军事理论和实战技能,培养学生合格的军事后备力量,提升他们的维护国家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是当今大学教育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正文】一、基本军事理论在大学军训中的应用(一)军事战略在现代战争中,制定一个良好的战略至关重要,因为战略不仅要考虑战局,还要考虑战争胜利所需要的资源,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等。

在大学军训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军事战略的基本知识,学会应对突发情况和作出恰当决策。

(二)军事战术军事战术是在军事战略的指导下实施的具体行动计划。

与军事战略相比,它更加具体、更加针对性。

在大学军训中,教育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军事战术,以应对不同的战场环境和各种危险状况。

(三)军事文化军事文化包括军事历史和军事教育等,它是强化军人精神素质、提高士气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大学军训中,加强军事文化的普及教育,不仅能增强学生对军事的认识和了解,而且还能使他们更加懂得尊重珍惜和维护和平。

二、实战技能在大学军训中的应用(一)装备应用现代军事的发展,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持,装备逐渐走向智能化、高效化。

在大学军训中,要求学生掌握一些装备应用的基本技术,如通讯、射击、指挥等,以配合指挥官完成各种战争任务。

(二)体能训练体能恰如其分地说,是军事战斗力的基础。

在现代战争中,需要身强力壮的士兵,才能完成一系列的战争任务,而且能够坚持长时间的生命保障。

在大学军训中,要求学生参加日常的体能训练,提升身体的素质,增强身体的耐受性和适应能力。

(三)战斗技能掌握一些基本的战斗技能,是学生进入军事化管理的前提。

这些技能包括射击、爆破、潜伏偷袭、侦察和防卫等。

在大学军训中,这些技能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演练训练,以提升学生战斗能力和战斗素质。

论大学生军训的重要意义

论大学生军训的重要意义

论大学生军训的重要意义学生军训是指地方高校和高级中学的在校学生,依照国家兵役法的有关规定,接受军事基础理论教育和基本军事技能训练的活动,开展学生军事训练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社会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大学生具有文化程度高,接受能力强,知识更新速度快等特点。

让大学生参加军训及接受军事理论课,可以使大学生掌握一定的军事基础知识,这是做好兵员储备和预备役军官培养工作的重要措施,可以实现寓兵于民,寓官于校,同时也让大学生提高自身整体素质。

青年学生的国防观念和意识将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安全与发展。

通过军训及军事理论课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加深当代大学生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军队的感情,培养大学生的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责任意识,是他们明确个人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确立为国家和民族尽职履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这对于国家人才培养具有重大意义。

《国防教育法》中单设第二章学校的国防教育,主要考虑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

青少年是祖国发展的未来,是国家持续发展的强大后备力量。

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国防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应当将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

高等学校应该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并可以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

”“军事机关应当协助学校组织学生的军事训练。

”学生通过军事训练,增强国防意识,掌握一定的军事理论知识和军事技能,提高依法履行兵役义乌的自觉性,有利于战时快速实施兵员动员,可以为国家储备大量高素质的军事后备人才,为建设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可见,大学生军训对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另外,根据我国《兵役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

”这一规定表明,公民的兵役义乌市普遍的,所有公民都有义务按照法律的规定来服兵役。

大学生学习军事理论课的意义论文

大学生学习军事理论课的意义论文

大学生学习军事理论的意义作者:郝婷婷学号:20100512255专业:英语师范指导老师:王泽林摘要:探讨了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现实意义,提出国防教育应当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军事理论、国家安全形势、国防政策法规、军事科学技术和军事技能训练为主要内容,同时指出这也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高校国防教育意义途径自从进入大学以来,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军训教育,从开学的军事技能训练到军事理论课程,以此加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军事素质。

而作为受教育者的我,也经历着一系列的变化和提高,汗水与欢笑、感动与深思、激动与忧虑以及一股不可遏制的爱国激情冲击着我的心,在其中我受益匪浅。

在短暂而漫长的人生旅程中,我第一次与祖国母亲贴得那么近,由衷地体会到对她的爱,深切地感受到她的脉动,也真心地为她的安危担忧。

孙子云:“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学习军事理论,就大的方面来说,是让我们以一种居安思危的心态来认识国防,汲取各种军事理论的精华,放眼世界,立足当今。

对个人而言,学习《国防教育》能加强我们的修养,陶冶我们的情操,开阔我们的胸怀。

因而,我深刻的感受到在高校开展学生军训教学工作的必要性,它既是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措施,也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正确决策,它既能体现人才培养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和谐统—,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利国防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基本军事技能,又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对于军训教学对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意义我认为有以下四点:一、增强国防意识什么是国防?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所以,必须加强全民的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

近代中国充满血和泪的屈辱史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刻骨铭心的,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一个国家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国防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班级:会计学(2)班
姓名:张娜
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的意义姓名:张娜性别:女
班级:会计(2)班年级:2013级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会计学
联系方式:学号:
摘要:探讨了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的现实意义,提出国防教育应当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军事理论、国家安全形势、国防政策法规、军事科学技术和军事技能训练为主要内容,同时指出这也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高校国防教育意义途径军事训练一,开设军事理论的意义。

开设军事课程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所以,必须加强全民的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

近代中国充满血和泪的屈辱史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刻骨铭心的,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一个国家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国防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开设军事课程可以培养高素质的国防后备力量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核心是要着力培养人才的全面素质。

第一,要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道德素质。

军事课是对国防和军事的理性认识,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理沦与实践的教育。

从道德意义上说;保卫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最高的社会公德。

因此,国防教育与“两课”教育异曲同工,相得益彰。

(一)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是贯彻落实法律法规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以下简称《国防教育法》)规定,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

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高等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并应当将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

并将国防教育列入学校的工作和教学计划,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国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中对此强调指出,学生军训是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学校要纳入教学计划。


通高校本、专科的军事理论课教学时间为36学时,军事技能课训练时间为2~3周。

(二)高校开展军事理论教育是当前国际形势的需要
当今世界多极化成为主流,军备竞赛由数量转为质量的竞赛。

尽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

国际敌对势力处心积虑遏制中国的发展,千方百计地推行西化,将战略重点放在台湾和西藏及新疆等地区。

同时还千方百计进行思想渗透,与我们争夺下一代,或策划颠覆破坏活动,企图搞垮国家政权,或搜集情报,窃取中国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等重要情报。

而且中国周边环境也存在较大危机,我们必须时刻提高警惕,掌握必要的国防常识,随时为祖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作出贡献。

二军训的意义
(一)学生军训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需要
学校教育担负着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

要完成这个任务,需要通过多种途径,而学生军训就是为培养合格人才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学生军训,除了学习初级军官和士兵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外,还要进行政治教育,组织他们学习我国近代史,了解革命先驱奋斗的道路和英勇事迹,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同党中央在思想上和政治上保持一致的自觉性;组织他们到农村、工厂、部队搞社会调查,体验生活,了解我国的国情和社会现实。

同时,由于军事本事也是一门科学,有着自己的规律和特点,并且包含了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学习军事,也可以促进其他专业的学习。

(二)学生军训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
坚持走精干的常备与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相结合的道路,这是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对高等院校学生和高级中学学生进行军事训练,是党中央、中央军委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出发作出的战略决策。

我们对高等院校和高级中学的学生实施军事训练,使他们牢固树立国防观念,掌握一定的军事知识和技能,就能为我军实行战时快速动员,储备基层指挥军官、技术军官和后备兵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我国已有高等院校1000余所,在校学生150万余人,每年招收新生60余万人;已有高级中学(含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2.4万余所,在校学生700余万人,每年招收新生400余万人。

如果他们都经过一定的军事训练,掌握一定的军事知识和军事技能,做到寓兵于民,寓兵于校,我国的国防后备力量将会更加强大。

一旦战争发生,将会源源不断地满足兵员动员的需要,保证战争的胜利。

三自己的看法
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要突出重点,把中国国防、军事思想、高技术战争作为课程的重点和主干,划分掌握、熟悉、了解三类,形成一个主干清楚、层次分明、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的整体。

在军事理论课教学中,应遵照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原则,增强教育主体交互性的观念,改变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方法,多采用引导式、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坚持理论讲授与直观教学相结合,借助投影、幻灯、录像和模型,广泛运用多媒体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视、听效果,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要提高军训工作质量,就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既要注重启发,用通俗易懂、趣味性强的语言讲解内容,增强授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又要借
助挂图、模型,运用多媒体课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要将课堂教学与观摩相结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如在学习我军武器装备时,可采取现场教学的方法,组织参观军队院校,参观现代武器装备和兵器模型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军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管理上要注重实效,要将军事理论和集中军事技能训练纳入学生学籍管理体系,按照学分制进行管理,在发放毕业证书、授予学位上给予必要限定,增强大学生参与军训的约束性。

高校国防教育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革命英雄主义思想,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热情,提高集体主义观念,全面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可以促进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熟悉战争谋略,学习领导方法和艺术,并能从战略高度去观察、分析、设计和处理问题,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使大学生的智力不断向高层次发展。

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使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进一步锻炼和巩固。

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能培养大学生不怕苦累,勇于拼搏、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良好心理品质。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作风养成。

通过军事化集中管理,使大学生养成正规、严格、慎独、科学的生活习惯;通过军事队列训练,培养大学生雷厉风行、整齐划一的作风和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意识;通过军事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遵纪守法观念,加强组织性纪律性;通过在班、排、连的集体形式的国防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总之,高校开展国防教育不仅是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实现中国人才培养战略目标,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而且是建立强大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巩固国防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军事理论教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