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内科护理论文

合集下载

高血压护理论文高血压论文有关高血压的论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

高血压护理论文高血压论文有关高血压的论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

高血压护理论文高血压论文有关高血压的论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摘要】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护理经验。

方法通过对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心理、生理及功能恢复训练,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护和并发症的预防。

结果治愈者达到80例(66.6%),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及时有效的诊治及细致科学的护理,可提高其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减低致残率。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护理1 临床资料山东省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0例,其中男67例,女53例,年龄45~76岁,平均56.2岁,经头颅CT确诊,均有高血压病史,均符合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标准。

治疗结果:120例中,基本痊愈80例,部分恢复34例,死亡6例。

2 护理措施2.1 心理护理患者均为中老年患者,由于起病后丧失自理能力,病程长,患者多有焦虑、恐惧,抑郁或烦躁情绪,这些因素妨碍病情的康复,治疗中应语言和蔼、动作轻柔,紧凑而不慌乱,掌握患者的思想动态,及时疏导、解除恐慌、悲观情绪。

及时告知病情及转归,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合作。

2.2 饮食护理患者多吞咽或咀嚼困难,进食进水应缓慢,防止呛咳。

经治疗3 d后仍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

食物为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流汁饮食,少量多餐,注入速度勿快,保持温度适宜,低盐低胆固醇饮食为主。

2.3 专科护理2.3.1 病情观察应用脱水剂时应保持快速静脉滴注或推注,以保证体内高渗脱水作用,随时观察血压和尿量记录24 h出入液体量,定时测T、P、R、BP,严密观察患者意识障碍程度,如嗜睡、昏睡、浅昏迷、深昏迷。

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的变化。

2.3.2 肢体和皮肤的护理患者手腕和足踝应置于关节功能位置,定时变换体位和皮肤按摩,尤其帮助受压部位定期翻身、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褥疮。

但发病24 h内只能小范围动肩、臀部,以免因翻身而牵动头部。

关于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论文

关于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论文

关于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论文问:护理论文范文答:关键字:急诊护士压力护士被人们称为“白衣天使”'呵护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对于急诊护士而言,院前急救工作社会性强,急救活动涉及社会各个方面,跨出了纯粹的医学领域,除了专业技术,对护士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工作性质紧张,设计疾病多样复杂,现场急救环境差,干扰因素多,人力物力有限,急救灶余护理工作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需要护理队伍的相对稳定。

随着急诊医疗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缘于特定的工作性质和强度,护士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往往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从而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人际关系敏感化、躯体化、焦虑、敌对。

1压力源分析1.1居于第一位的当是工作量太大,倒班多、工作量饱和。

夜班使人体生物钟紊乱,长期熬夜,缺乏休息和睡眠,造成人体生理机能失调,及易搏锋发生疲劳,对人的神经行为影响也是很严重的。

1.2随着护龄的延长,许多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也随之增多,但工作时间越长,越担心出现差错事故;在指导护生时害怕出现问题而产生心理压力。

1.3来自护理管理者、医生及同事的不理解;护士的深造机会少,福利待遇及社会地位不高,使护士的自身价值与现实发生矛盾。

2应对方式2.1给予人力资源的倾斜,适当增加科内护士人员编制,减轻其工作负担;同时改善工作环境,必要时采取人员轮换制度,缓解工作压力。

护士长应做好护士的宏观调配,合理排班。

在工作中尽力以“人本原则”为基隐银滚础,做好“以人为本”的管理,护士是“关怀者”,同时也是“被关怀者”。

2.2加强心理素质训练,提高心理素质及心理耐受力。

护士应学会从容面对压力,积极采取放松技巧,给自己创造一个轻松的工作氛围,有利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问:高血压脑出血护理论文综述怎么写问:脑出血的护理措施答:多做口护,这个护士裤知门都不会太做的乎纯码彻底,还有就是要时常给病人翻身,活动病人肢岁哪体,病人一般都会昏迷很久,注意不要让病人生褥疮,最好点一些软的垫子,我知道的也不多,希望能帮到你答:患者需要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特别是发病2周内,应尽量减少卜答探望,保持平和、稳定薯枯的情绪,避免各种不良情绪影响。

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护理论文

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护理论文

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护理论文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46例,均为发病后6h内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其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38~72岁,平均年龄56.7岁。

脑出血量均>30ml。

入院时深昏迷6例;中度昏迷8例;浅昏迷12例;嗜睡20例。

46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

Glasgow评分:4~5分8例,6~8分22例,9~12分16例。

入选标准为基底节、丘脑、小脑或脑干区出血患者。

排除标准:(1)全身衰竭状态、体温过低或并发低血压者;(2)伴有严重心、肾功能不全者。

随机分为亚底温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3例,2组各项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1)亚低温组:全组患者均于入院或开颅手术后6h 内行亚低温治疗。

行床旁心电监护和颅内压监测,q12h抽血测定血气、血糖及电解质。

降温方法采用冰毯降温,同时输液泵控制静脉滴注冬眠肌松合剂(NS500ml+氯丙嗪100mg+异丙嗪100mg+哌替啶100mg),冬眠合剂用量和滴速根据患者体温、心率、血压、肌张力等进行调节。

肛温均在8h内降至33℃~35.5℃研究表明此低温区间对脑出血具有肯定的治疗效果。

本组亚低温治疗时间为1~7d。

对6分以上非手术治疗者维持48~72h,4~5分病情危重者维持3~7d。

采用控制性复温方法逐渐减少冬眠药物剂量,调整冰毯的温度,平均每4h复温1℃。

在12~16h之后将患者肛温缓慢恢复至36.5℃~37.5℃左右,在24h内停用冬眠肌松合剂。

(2)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监测项目与亚低温组相同。

采用药物或物理降温等方法将患者肛温控制在36.5℃~38.5℃。

1.3疗效评定2组患者均于3个月后根据GLS评估法判定疗效。

结果分为良好、中残、重残、植物生存和死亡。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护理文献浅析

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护理文献浅析

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护理文献浅析高血压脑出血是指由于高血压病导致脑血管破裂而出血的一种疾病。

该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严重,死亡率高的特点。

同时,高血压脑出血还容易引发并发症,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本文将从护理角度对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进行浅析。

首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常常出现颅内高压和脑水肿。

脑出血造成的血液积聚在颅内会增加颅内压力,进一步损害脑组织结构和功能。

脑水肿是由于血肿的存在,脑组织受到挤压,导致细胞通道的关闭,细胞内液体无法正常流动。

针对这两个并发症,护士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表现,包括意识水平、瞳孔大小、肌张力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如辅助通气、降低颅内压等,以避免进一步损伤。

其次,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容易发生脑积水。

脑积水是指脑脊液在脑室和脑膜下间隙内积聚,导致脑室扩张和颅内压升高。

护士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如头痛、恶心呕吐、颈部僵硬等,以及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等,及时发现脑积水的迹象。

对于已经明确诊断的脑积水患者,护士还需要进行脑室引流管的护理,确保引流管的通畅和安全。

第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也容易出现脑血管痉挛。

脑血管痉挛是由于血管壁的痉挛和狭窄,导致局部脑血供不足。

护士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如头痛加重、意识障碍等,以及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和脉搏。

对于已经明确诊断的脑血管痉挛患者,护士还需要进行防护和药物治疗,如维持患者平卧位、予以钙拮抗剂等。

最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能会出现其他并发症,如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等。

护士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和体温,以及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呼吸道感染。

此外,护士还应该积极进行患者的体位转换、口腔护理和气道清理,以预防并处理肺部感染。

综上所述,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的护理应该包括颅内高压和脑水肿的观察和处理、脑积水的护理、脑血管痉挛的观察和处理,以及其他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高血压并脑出血护理论文

高血压并脑出血护理论文

高血压并脑出血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151-01【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0年10月到2011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临床实施护理。

结果:通过本组60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及护理,死亡3例,占据4.8%,好转患者41例,占具66.1%;治愈患者共18例,占据29.0%,总有效率为95.2%,取得了良好的治疗及护理效果。

结论:临床通过对高血压并脑出血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能够有效预防高血压并脑出血患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护理,脑出血是临床上中老年人的常见的一种病症,也是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的一种病症,其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1。

其中脑出血主要是指毛细血管破裂和脑内小动脉等引起的脑实质内出血,是神经内科治疗的难点,所以在临床护理的过程实施优质的护理不仅能够有效减少致残率致死率的发生,而且还能为患者的治愈后创造有利的条件。

下面主要进行分析我院在2010年10月到2011年10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护理措施,现将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在2010年10月到2011年10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其中男42例,女20例,年龄为56~86岁,平均年龄为72.8±4.2岁)。

患者“高血压”病史最长达10年以上,其中12例患者为新发患者(家属及患者均否认自己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方面病史)。

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的患者24例,原发性高血压史和入院时血压高者28例,不同程度肢体瘫患者10例。

所有患者均排除外伤性出血、梗死后出血、原发性脑室出血。

1.2 方法利用microsft access 2000软件建立患者信息库,记录患者的详细信息,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患者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床号、住院号;(2)入院记录:姓名、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出生地、民族、职业、单位、家庭住址、入院日期等;(3)体格检查;(4)实验室及体格检查;(5)病程记录。

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护理论文

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护理论文

浅谈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227-01【摘要】目的:探求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

方法:对35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给予心理调节,保持血压稳定,开展专科护理及加强一般护理,尽早进行科学的康复锻炼。

结果:35例中25例基本痊愈,8例部分好转,2例死亡。

结论:对于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有效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科学有效的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护理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危重病,发病快,死亡率致残率高。

有文献报道[1]此种病人发病30天内死亡率44%-52%且发病率趋于年轻,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所以提高本病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现将我院2010年—2011年收治的35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整理了护理对策。

1 临床资料35例患者均通过ct确诊,其中男28例,女7例,年龄28岁—81岁,既往均有高血压病史,其中21例曾有过脑血栓和脑出血史,入院时清醒6例,嗜睡9例,浅昏迷10例,深昏迷10例,出血量10-100ml,出血部位:基底节13例,丘脑9例,小脑5例,脑干6例,脑室2例。

入院后全部患者均采取控制血压、降颅内压、营养神经细胞对症处理等综合治疗措施。

结果基本治愈25例,治疗好转8例,死亡2例。

2护理体会2.1专科护理2.1.1 病情观察:第一,生命体征的观察:1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原发病85%是高血压,动脉硬化。

血压过高易导致再出血的可能,易致脑疝形成,预后差;血压过低,脑灌注不足,致使血肿周围局灶性缺血,缺氧,加重脑水肿,也可诱发脑疝形成。

我们应把血压控制在140-1601/90-100mmhg 左右。

除用好脱水剂外,根据血压的监测数据,可采用静滴硝酸甘油或硝普钠,可进食或有胃管者改为口服降压药 .2体温:初期增高多系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损,若初期体温正常,后来逐渐升高,多系合并感染,特别昏迷病人肺部感染率高达87.3%[2]。

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护理论文

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护理论文

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护理【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7-0114-01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残废率、死亡率均很高,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活。

随着现代神经外科技术的进步,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已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我科2010年1月~12月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8例,根据病人的病情采取开颅血肿清除和微创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性37例,女性31例,年龄36~72岁,平均52.2岁,均有高血压病史,大多未系统治疗。

出血部位多见于基底节区、丘脑、脑叶、脑干、小脑等,出血量30~60ml,发病时间均在6小时内,住院时间15~28d。

1.2 治疗方法和结果在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8例中均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恢复良好者47例,恢复欠佳者10例,未恢复者9例,死亡2例。

2 护理2.1 体位护理术后全麻未清醒的病人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6小时后血压平稳抬高床头15~30[1],以改善颅内静脉血液的回流。

切勿卧于手术侧,以免压迫手术部位的血管,影响血流。

2.2 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观察意识和瞳孔的变化提示病情变化,予以持续心电监护,持续血氧饱和度监测,每15min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神志、瞳孔,待病情稳定24h后改为q1h监测,如出现一侧瞳孔变大,呼吸变慢,血压升高,可能为颅内再出血,要及时汇报医生处理。

2.3 呼吸道护理术后昏迷行气管插管者,应做好带管护理。

护理人员应告知家属气管插管的重要性,交代家属注意带好病人的手,防止意外拔管。

护士每4h观察插管深度并做记录,每班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观察有无单侧气管插管。

床旁备吸引装置,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根据痰液粘稠程度进行气道湿化,保证200~400ml/d.q2h予翻身,叩背,促进痰液排出。

高血压护理论文范文高血压脑出血护理论文 :150例高血压脑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高血压护理论文范文高血压脑出血护理论文 :150例高血压脑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高血压护理论文范文高血压脑出血护理论文:150例高血压脑出血的预防与护理脑出血是一种高致残率和致死率的全球性疾病,在美国和欧洲,脑出血占卒中比例的15%,在亚洲占30%。

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其是因血压突然升高,致使颅内微血管破裂而引起的出血。

脑出血预防大于治疗,切实做好预防护理,可明显降低发病率和复发率。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2005~2007年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50例,男100例,女50例,年龄45~85岁。

恢复良好110例,中残20例,重残12例,死亡8例。

2预防措施采取以下措施可有效预防脑出血:①稳血压:控制血压是关键,长期坚持服用降压药,不宜将血压降得过低,以防供血不足,一般维持在20·0~21·3/12·0~13·3kPa为宜;②调情志:调节情绪,避免情绪波动,讲究心理精神卫生;③戒烟酒:烟能加速动脉硬化的发展,长期大量饮酒也会促使动脉硬化,甚至促使血管破裂;④调节饮食:“三低一高”,即低油,低糖,低盐,高纤维饮食,宜食高蛋白饮食,少吃胆固醇含量高及油炸食物,少吃鹌鹑蛋,多吃鱼类、豆制品、蔬菜水果,忌饮浓茶、咖啡,忌暴饮暴食,晚餐不要过饱;⑤避劳累: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工作,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劳过累;⑥防便秘: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开塞露, `番泻叶通便;⑦不蹲便:避免蹲便,防止用力大便导致血压升高;⑧防跌倒:老年人应防止跌倒,注意安全,避免头部受伤;⑨动左手:可减轻大脑左半球负担,又能锻炼大脑右半球。

医学研究表明,脑出血最容易发生在血管比较脆弱的右脑半球。

最好在早晚时分,用左手转动两个健身球;⑩饮足水:平时养成多饮水的习惯,特别是晚睡前,晨起时,饮1~2杯温开水;○11保暖:冬季是脑中风好发季节,血管收缩,血压容易上升,要注意保暖,进行一些适宜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做体操,以不感疲劳为宜;○12摇头晃脑可减少脑出血脑卒中;○13美国研究出咖啡+酒精混合食用可使中风损害下降80%;○14重先兆:脑卒中先兆如无诱因的剧烈头痛、头晕、晕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内科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措施进行统计和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2例,均采用内科保守治疗,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60例,对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乙组患者62例,采用常规性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均进行10天的内科治疗及临床护理;甲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优越于乙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进行10天的内科治疗及临床护理;甲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优越于乙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在临床治疗及护理过程中没有发生不良反应。

3 讨论
高血压疾病是老年患者多见的慢性疾病,由于多种原因会导致脑出血的发生,但对于出血量较少的的患者,临床上较常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的方法。

但是出血量多少为少量出血尚未明确一般按多田氏公式进行计算,单个血肿体积或出血量在 30ml以内为少量出血[1]。

高血压脑出血一般为急性发病、病情发展较快,如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及救治,会导致死亡的发生。

所以,我院为提高患者的成功救治率,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活力措施,具体如下:
3.1 环境护理:保持安静、整洁的环境,对于脑出血患者的常用药应在抢救室内按照次序,摆放好,对抢救药物进行每天检查,替换掉已经过期的药物,及时补充使用缺少的药物。

抢救床要设有安全装置,并设有专人看护,防止患者躁动跌落床下。

3.2 急救护理: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时应,首先建立全面急救体系,所进行急救的医护人员应有专业的医疗技术,及对工作高度的积极负责的态度。

应先辅助主治医生进行早期的诊断,采用监护仪,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详细的监护及观察,对重要的体征及发生异常的变化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及时的告知主治医生。

在进行生命体征监护的同时,应快速给予患者吸氧及建立畅通的静脉通道,以便抢救药物的使用。

3.3 药物使用:在执行医生医嘱时应,反复的查对药物,要对药物的药理药性熟知,对抢救药物应快速注射应动作迅速准确的推注,对要求缓慢注射的药物应按照标准进行注射。

3.4 护理措施:应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及静脉通道的通畅,在进行治疗机护理的过程中,保持患者的头偏向右侧,以便预防患者发生呕吐时导致误吸,阻塞呼吸道影响呼吸功能。

如发生误吸情况应及时的进行处理,较常采用气管切开的方法,同时采用吸痰器将误吸呕吐物或是痰液吸除干净。

在发生患者出现高热时,应及时的给予降温处理。

脑出血患者的头部应敷冰袋或是冰水袋,以便对患者的头部进行降温,降低脑细胞的耗氧量,降低和缓解脑水肿的发生和发展。

3.5 书写医疗文献:对抢救记录单及患者的个人信息应详细、准确的记录集书写。

以便于对依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下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同样在发生医疗纠纷时,医疗文献对我们解决纠纷时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纠纷的解决也是有利的证据。

本文中通过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显示甲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优越于乙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吗,没有发生严重不良后果。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内科保守治疗时,采用有针对性的内科护理,可有效的增加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死亡率,缩短临床治疗时间,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华.高血压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临床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7):268
[2] 任霞英.高血压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临床护理体会[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6):102
[3] 顾爱武.高血压脑出血31例的急诊护理体会[j].航空航天医药,2009,20(12):125-126
[4] 王玉琼.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的护理体会[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2009,8(5):86-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