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题策略--抓不变量
六年级数学分数应用题-抓不变量(2)

六年级数学分数应用题-抓不变量(2)——抓不变量解题姓名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1.甲仓库有粮食180吨;乙仓库有粮食120吨;甲仓库运出一部分到乙仓库后;乙仓库与甲仓库的粮食比为7:3。
甲仓库运了()吨粮食到乙仓库。
2.甲乙两车间原有人数比是3:2;甲车间调48人到乙车间后;甲车间与乙车间的人数比是2:3。
两车间原有()人。
3.一班和二班人数比是8:7;如果将一班的3名同学调到二班去;则两个班人数相等。
两个班共有学生()人。
4.某车间男女工人人数比是2:5;现调走10名女工;现在男女人数之比是4:9;原来车间男工()人;女工人有()人。
5.一个书架有上下两层。
上层放书的本书与下层的比是8:5;如果从上层拿12本放入下层;那么两层放的书同样多。
这个书架上层原有图书()本;下层原有图书()本。
二、解决问题。
1、操场上有108名同学在锻炼身体;其中女生占29;后来又来了几名女生;这时女生人数达到男生的37。
后来有来了几名女生?2、第一桶柴油是第二桶的6倍;从第一桶取出12千克柴油加入第二桶;这时第一桶柴油的重量是第二桶的4倍。
原来第一桶有柴油多少千克?3、两个工程队;原来甲队人员比乙队少14;后来甲队增加21人;这时乙队人员是甲队的89;现在甲队有多少人? 4、新兴小学六年级有两个班;六年一班有学生48人;六年二班有学生56人;两个班各转出相同的人数后;六年二班人数还比六年一班人数多211 ;两个班各转出多少人?5、有两根蜡烛;一根长18cm;另一根长16cm;把两根蜡烛都烧掉同样的长度之后;短的长度是长的一根的56 ;求每根蜡烛都烧掉了多少厘米?6、一杯盐水;盐占盐水的15 ;现在把这杯水蒸发;蒸发了20克水后;盐占盐水的14 ;原来盐和水各多少千克?7、教室里有36个学生;其中女生占 59;后来又来了几个女生;这时候女生占总人数的1119 ;后来又来了多少个女生?8、某科技兴趣小组中女生占712;后来又转来了15女生;这样女生占总人数的35。
六年级寒假数学抓不变量

抓不变量【例1】 分数14179的分子加上、分母域去同一个自然数,约分后等于139。
这个自然数是多少?【例2】 爸爸今年32岁,小明今年7岁,多少年前,小明的年龄是他爸爸年龄的61?【例3】 七中育才附小六年级已有学生260人,其中男生占全年级总人数的138,为了让女生至少能占总人数的73,于是决定再招收部分女生。
那么至少还要招收多少名女生?【例4】 六年级三班起初有61的同学参加奥数兴趣小组,后来又有6名同学报名参加,这样全班中参加奥数兴趣小组的人数与未参加人数的比是1 :2。
那么六年级三班共有多少人?【例5】 有一堆围棋子,其中白棋子占总数的2011,再放入30枚黑棋子后,白棋子就只占总数的40%。
则这堆棋子原有黑棋子多少枚?解法练习题1. 分数8131的分子加上、分母减去同一个自然数,约分后是95,则这个自然数是 。
2. 分数191116的分母和分子同时减去同一个自然数,约分后是127,则这个自然数是 。
3. 李老师今年28岁,小英今年10岁, 年前,李老师的年龄正好是小英年龄的4倍。
4.小强今年10岁,他的爷爷今年70岁, 年后,小强的年龄是他爷爷年龄的41。
5. 某校成立奥数竞赛培训班,报名的有45人,其中男生占60%,要使女生能占到总人数的55%,还应招收 名女生。
6. 工程队修一条路,已经修了全长的41,若再修72米,则已修和未修的比是2 :3,那么这条路共长 米。
7. 七中育才学校中,本学期开学时中学生占61%,后来有50名小学生转入,这样中学生就只占全校人数的53。
那么本草期开学时共有小学生 人。
8. 某校先派360名学生参加夏令营,结果发现男生占40%,为了使男生占50%,又增派了一批男生,又增派了 名男生。
9. 某班一次集会,请假人数是出席人数的91,中途又有一人请假离开,这样一来,请假的人数是出席人数的223。
那么,这个班共有 人。
10. 学校阅览室里有36名学生在看书,其中女生占94,后来又有几名女生来看书,这时女生人数占所有看书人的199,问后来又有 名女生来看书?11. 有一堆糖果,其中奶糖占45%,再放人16块水果糖后,奶糖就足占25%。
抓住不变量解应用题

应用题中的不变量一、部分量不变例1、育红小学六年级图书角原来有科技书与文艺书本数比是5∶6,借出10本科技书后,科技书与文艺书本数比是3∶4。
科技书原来有多少本?解法一:本题文艺书本数不变。
由原来有科技书是文艺书本数的56,现在科技书是文艺书本数的34,则文艺书本数是10÷(56-34)本,得科技书原来有的本数。
10÷(56-34)×56=10÷112×56=100(本)解法二:本题文艺书本数不变。
由科技书与文艺书本数比。
原来5∶6=10∶12现在3∶4=9∶12则文艺书本数的份数12不变,得科技书原来有的本数。
10÷(10-9)×10=100(本)例2、小军原有的钱数是小明的3/4,小军用去100元后,这时小军的钱数是两人总钱数的5/17。
小军原来有多少元钱?[思路点拔]:题中小军的钱数减少了,总钱数也减少了,但小明的钱数没有变,因此,我们可以把小明的钱数看作单位“1”。
这时“小军用去100元后,这时小军的钱数是两人总钱数的5/17”就转化为“小军用去100后,这时小军的钱数是小明的5/(17-5),即5/12”,再根据题中前两个条件可知,100元相当于小明的钱数的3/4-5/12=1/3。
因此小明的钱数是100÷1/3=300(元),小军原有钱数是300×3/4=400(元)例3、唐洋小学六(4)班男生人数占班级总人数的9/16,后来又转走了4名男生,这时男生人数占班级总人数的8/15,求六(4)班原来有学生多少名?[思路点拔]:从男生转走了4名看出,男生人数和班级总人数都发生了变化,但女生人数没有变。
因此可以把女生人数这个不变量看作单位“1”,原来男生人数占班级总人数的9/16,女生人数就占班级总人数的1-9/16=7/16,原来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9/16÷7/16=9/7;现在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8/15,女生人数就占班级总人数的1-8/15=7/15,现在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8/15÷7/15=8/7,男生人数减少了4名,分率减少了9/7-8/7=1/7,据此求出女生人数为4÷1/7=28(名),六(4)班原有学生人数是28÷7/16=64(名) 例4、有含糖率为7%的糖水600克,要使含糖率变为10%,需再加入多少克糖?[思路点拔]:糖水600克中有水:600*(1-7%)=558克,所以,现在糖水总量是:558/(1-10%)=620克那么要加糖:620-600=20克例5、鸡栏里有公鸡和母鸡共80只,其中公鸡,后来又买回若干只公鸡后,母鸡占总只数的,问又买回多少只公鸡?[思路点拔]:首先,找准不变量:母鸡只数,可以直接计算出来,算出其只数80×(1-)=44只。
抓住不变量

把 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减去一 4 个相同的数,约分后得到 , 5 同时减去多少?
37 45
思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抓什么不变。
3、有含盐 的盐水400克,要 1 变成含盐 5 的盐水, 1、加盐多少克? 2、蒸发水多少克?
1 10
分别抓什么不变?
4、某班有女生18人,是全班 人数的 ,后来又转来几名男 生,这时男生占全班人的 , 求转来几名男生?
1、 同学们做游戏,圆圈
内有12人,圆圈外有20人,当 圆圈外多少人冲入圆圈内时, 圈外的人数是圈内人数的 ?
思考:什么不变?
2、 爸爸今年40岁,女儿今年8 岁,再过多少年后,爸爸和女儿 的年龄比是2:1?
思考:抓什么不变?
甲、乙两堆沙分别为20吨、15吨, 它们各运走相同吨数后,这时甲 比乙多 ,现在甲有沙多少吨?
例2:修一条路,第一天修 的占剩下的 ,第二天修 60米,这时已修的占剩下 的 ,这条路一共多少米?
例3:商店运来一批苹果和橘子 重量比为4:3,苹果吃了21千 克后,苹果是橘子重量的 ,原 来苹果、橘子各多少千克?
5、某班45人,其中女生占 全班人数的 ,后来又转 来几名男生,这时男生占全 班人数的 ,求转来几名 男生?
抓不变量的第二种题型 是:不变量是要求的量, 它的解题方法把不变量 转化成单位“1”的量。
例1:有甲乙两堆货物, 甲占总数的 ,乙给 甲60吨后,甲乙的比是 2:3,原来两堆货物一 共多少吨?
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专题训练 分数应用题之抓住不变量 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专题训练分数应用题之抓住不变量苏教版本文介绍了分数应用题中的“抓住不变量”方法,即先求出不变量,然后以不变量为单位,列出等式或不等式,从而解决问题。
具体来说,分为三种类型:分量不变(量已知)、分量不变(量未知)和差量不变(量已知)。
在每种类型中,通过列出等式或不等式,可以求出未知量的值。
在分量不变(量已知)类型中,需要先求出不变量,然后以不变量为单位,列出等式,从而求出未知量的值。
例如,在甲乙两人共有160元,其中甲占3/5的情况下,甲用去一些后,甲剩下的是两人剩下总数的1/5,需要求出甲用去多少元。
解决方法是,先求出不变量为160/5=32,然后以不变量为单位,列出等式3/5x-32=2/5x,解得x=80,即甲用去80元。
在分量不变(量未知)类型中,同样需要先求出不变量,然后以不变量为单位,列出等式,从而求出未知量的值。
例如,在甲钱是乙钱的2/5的情况下,甲用去20元后,甲钱是乙钱的3/5,需要求出原来两人各有多少元。
解决方法是,先求出不变量为2/5x,然后以不变量为单位,列出等式2/5x-20=3/5x,解得x=100,即原来甲乙各有100元。
在差量不变(量已知)类型中,需要求出两个量的差不变,然后列出等式或不等式,从而求出未知量的值。
例如,在苹果40千克,梨60千克,各吃了同样多后,苹果是梨的情况下,需要求出各吃了多少千克。
解决方法是,设吃了x千克,那么梨吃了60-x千克,由于差量不变,所以有40-x=60-x,解得x=10,即各吃了10千克。
最后,通过“抓住不变量”方法,可以在解决分数应用题时更加高效地找到解题思路,从而快速解决问题。
抓住不变量解应用题

应用题中的不变量一、部份量不变例1、育红小学六年级图书角原先有科技书与文艺书本数比是5∶6,借出10本科技书后,科技书与文艺书本数比是3∶4。
科技书原先有多少本?解法一:此题文艺书本数不变。
由原先有科技书是文艺书本数的56,此刻科技书是文艺书本数的34,那么文艺书本数是10÷(56-34)本,得科技书原先有的本数。
10÷(56-34)×56=10÷112×56=100(本)解法二:此题文艺书本数不变。
由科技书与文艺书本数比。
原先 5∶6=10∶12此刻 3∶4=9∶12那么文艺书本数的份数12不变,得科技书原先有的本数。
10÷(10-9)×10=100(本)例二、小军原有的钱数是小明的3/4,小军用去100元后,这时小军的钱数是两人总钱数的5/17。
小军原先有多少元钱?[思路点拔]:题中小军的钱数减少了,总钱数也减少了,但小明的钱数没有变,因此,咱们能够把小明的钱数看做单位“1”。
这时“小军用去100元后,这时小军的钱数是两人总钱数的5/17”就转化为“小军用去100后,这时小军的钱数是小明的5/(17-5),即5/12”,再依照题中前两个条件可知,100元相当于小明的钱数的3/4-5/12=1/3。
因此小明的钱数是100÷1/3=300(元),小军原有钱数是300×3/4=400(元)例3、唐洋小学六(4)班男生人数占班级总人数的9/16,后来又转走了4名男生,这时男生人数占班级总人数的8/15,求六(4)班原先有学生多少名?[思路点拔]:从男生转走了4名看出,男生人数和班级总人数都发生了转变,但女生人数没有变。
因此能够把女生人数那个不变量看做单位“1”,原先男生人数占班级总人数的9/16,女生人数就占班级总人数的1-9/16=7/16,原先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9/16÷7/16=9/7;此刻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8/15,女生人数就占班级总人数的1-8/15=7/15,此刻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8/15÷7/15=8/7,男生人数减少了4名,分率减少了9/7-8/7=1/7,据此求出女生人数为4÷1/7=28(名),六(4)班原有学生人数是28÷7/16=64(名)例4、有含糖率为7%的糖水600克,要使含糖率变成10%,需再加入多少克糖?[思路点拔]:糖水600克中有水:600*(1-7%)=558克,因此,此刻糖水总量是:558/(1-10%)=620克那么要加糖:620-600=20克例五、鸡栏里有公鸡和母鸡共80只,其中公鸡,后来又买回假设干只公鸡后,母鸡占总只数的,问又买回多少只公鸡?[思路点拔]:第一,找准不变量:母鸡只数,能够直接计算出来,算出其只数80×(1-)=44只。
第5讲 分数的应用之抓不变量、转化法、倒推法及方程法

第五讲 分数的应用——抓不变量、转化法、倒推法及方程法一、知识简介:1、单位“1”2、量率对应:对应的量÷对应的分率=单位“1”的量3、常用方法:抓不变量、利用方程解答、倒堆法、转化法二、例题精讲 知识点一:抓不变量解答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时,抓不变量是在变化量中牢牢抓住不变的量,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进行解答;或将它当作标准量(单位“1”),并将其他量转化过来,然后找到数量、分率(倍率)的对应关系,再解答。
例1、操场上有108名同学在锻炼身体,其中女生占92,后来又来了几名女生,使女生人数达到男生人数的73,后来又来了几名女生?练习一:(1)某校六年级已有学生260人,其中男生占全年级总人数的813,为了让女生至少能占总人数的37,于是决定再招收部分女生。
那么至少还要招收多少名女生?(2)六(1)班原来女生占全班人数的94,新学期转出了4名女生,这时女生占全班人数的52。
这个班现在有女生多少人?(3)某校五年级学生参加大扫除的人数是未参加的14,后来又有2个同学主动参加,实际参加的人数是未参加人数的13,问某班五年级有学生多少人?例2、 大小两筐苹果一共是88千克,从大筐中取出51,放入到小筐中,两筐的苹果重量相等.小筐原来有多少千克苹果?练习二:(1)甲乙两个仓库共有水泥180吨,如果甲把它的13给乙,甲还比乙多15,甲乙原来各有多少吨?(2)某车间共有140人,其中女工占总人数的51,后来又转来若干名女工,这时女工占总人数的31。
转来多少名女工?(3)六年级三班起初有16的同学参加奥数兴趣小组,后来又有6名同学报名参加,这样全班中参加奥数兴趣小组的人数与未参加人数的比是1:2。
那么六年级三班共有多少人?例3、某厂的男职工人数比女职工人数多31,后来男、女职工各增加30人,则男职工人数比女职工人数多51,现在有女工多少人?练习三:(1)新兴小学六年级有两个班,六年一班有学生48人,六年二班有学生56人,两个班各转出相同的人数后,六年二班人数还比六年一班人数多112,两个班各转出多少人?(2)王叔叔的每月工资收入占李叔叔的32,他们两家每月支出为1200元,王叔叔每月结余的钱数是李叔叔的94,王叔叔和李叔叔每月工资各为多少元?例4:将6143的分子与分母同时加上某数后得97,求所加的这个数。
巧抓不变量解题

第5讲 巧抓不变量解题知识导航在解决分数应用题时,有些时候需要找准题目的不变量,抓不变量来解决。
共有三种形式:一是抓住和不变;二是抓住部分不变;三是抓住差不变。
精典例题例1:有含糖率为7%的糖水600克,要使含糖率变为10%,需再加入多少克糖? 思路点拨模仿练习有含盐率15%的盐水200千克,要使含盐率降为5%,需要加水多少千克?例2:某校合唱队人数是舞蹈队人数的23,如果将合唱队队员调10人到舞蹈队,则合唱队人数变为舞蹈队人数的87,原合唱队有多少人?思路点拨模仿练习某校一年级有两个班,一班人数是二班人数的53,从二班调5人到一班后,一班人数是二班的人数的97,求原来一、二班共有多少人?例3:将40千克含盐25%和60千克含盐10%的两种盐水混合在一起,求混合后盐水的浓度.思路点拨模仿练习浓度为 70%的酒精溶液500克与浓度为50%的酒精溶液300克混合后所得的酒精溶液的浓度是多少?例4:某校六年级有学生260人,其中男生占全年级总数的138,为了让女生至少能占总人数的73,那么至少还要招多少名女生?模仿练习一个装有各种颜色钢笔的盒中,共装有36支,其中黑色钢笔支数占总数的125,后来又放进一些黑色钢笔,这时黑色钢笔占总数的32,后来放进多少支黑色钢笔?现在共有黑色钢笔多少支?拓展练习1。
五一班原计划抽51的人参加大扫除,临时又有2人主动参加,使实际参加大扫除的人数是余下人数的31,则原计划抽出多少人参加大扫除?2。
某学校开学时中学生占10061,后来有50名小学生转入,这样中学生就只占全校人数的53。
那么开学时有小学生多少人?家庭作业1. 把含盐10%的盐水20千克,改制成含盐20%的盐水。
需要加盐多少千克?2。
有盐水750千克,含盐20%,加了一些水后含盐8%,加水多少千克?思维点拨:可以抓黑子不变,用列方程来解3. 将80千克含盐25%和20千克含盐10%的两种盐水混合在一起,求混合后盐水的浓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抓不变量解答分数应用题一、抓住和不变1、甲乙两个仓库共有水泥180吨,如果甲把它的1/3给乙,甲还比乙多10吨,甲乙原来各有多少吨?练习:甲乙两个仓库共有水泥180吨,如果甲把它的1/3给乙,甲还比乙多1/5,甲乙原来各有多少吨?2、某校五年级学生参加大扫除的人数是未参加的1/4,后来又有2个同学主动参加,实际参加的人数是未参加人数的1/3,问某班五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练习:煤气收款员到一幢楼里收煤气差价款,他走出楼时一算,没交款的户数占已交款户数的1/8。
如果少收2户,则没交款的户数恰好占已交款户数的1/6,这幢楼有多少住户?2、甲、乙两人原有钱的比是3:4,后来甲又给乙50元,这时甲钱是乙的1/2,原来两人各有多少元钱?3、小明放一群鸭子,岸上的只数是水中的3/4,从水中上岸9只后,水中的只数与岸上的只数同样多,这群鸭子有多少只?二、抓住部分不变1、有科技书和文艺书360本,其中科技书占总数的1/9,现在又买来一些科技书,此时科技书占总数的1/6。
又买来多少本科技书?练习:有10千克蘑菇,它们的含水量是99%,稍经晾晒,含水量下降到98%,晾晒后的蘑菇重多少千克?2、现有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80克。
把这些食盐水变为质量分数为75%的食盐水,需要再加食盐多少克?练习:有一堆糖果,其中奶糖占45%,再放16块水果糖后,奶糖就占25%,那么,这堆糖中奶糖有多少块?2、在阅览室里,女生占全室人数的1/3,后来又进来5名女生,这时女生占全室人数的5/13,阅览室原有多少人?三、抓住差不变王叔叔和李叔叔每月工资收入比为3:2,他们两家每月支出为1200元,两家每月结余的钱数比为9;4,王叔叔和李叔叔每月工资各为多少元?综合练习:1.由奶糖和巧克力混合成的一堆糖中,如果增加10个奶糖,巧克力就占总数的60%,再增加30个巧克力,则巧克力占总数的75%。
那么,原来混合糖中奶糖和巧克力各有多少个?2、现有浓度为20%的食糖水160克,把这些食糖水变为浓度为75%的食糖水,需加食糖多少克?3、乙队原有人数是甲队的3/7。
现在从甲队派30人到乙队,则乙队人数是甲队的2/3。
甲乙两队原来各有多少人?4、有一堆糖果,其中奶糖占9/20,再放入16块水果糖后,奶糖就只占1/4。
这一堆糖果原来共有多少块?一、抓住三种相关量中的不变量的进行分析三种相关联的量中,抓住不变量,以不变量作为等量关系,列出比例,这样能使学生提高解比例应用题的能力。
例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42千米,5小时到达。
如果要4小时到达,每小时需要行驶多少千米?本题的不变量较为隐蔽,要从两种已知量(速度和时间)中去找出第三种量(路程),而第三种量正是不变量。
因此要根据速度×时间=路程(一定),列成比例式:V1×t1=V2×t2,比例的左右两边都是总路程不变,反比例式也就成立。
二、抓住总量不变进行解题某些应用题的总量始终不变,如果能抓住不变量进行分析,能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找到解题思路。
例2、第一桶柴油的重量是第二桶的6倍,从第一桶取出12千克柴油加入第二桶,这时第一桶柴油的重量是第二桶的4倍,原来第一桶有柴油多少千克?两桶柴油的重量总是不变的,又未知,要看作单位一的量。
则“取前”第一桶占两桶总量的1/1+6=1/7,“取后”第一桶占两桶总量的1/1+4=1/5,第一桶取前取后差12千克占两桶总量的1/5-1/7=2/35,故两桶总量为:12÷2/35=210(千克)。
原来第一桶:210÷1/7=30(千克)。
三、抓住部分量不变解题。
抓住部分量不变为突破口进行分析数量关系,能使学生理请解题思路,突破难点,达到化难为易。
例3、两个工程队,原来甲队人员比乙队少1/4,后来甲队增加21人,这时乙队人员是甲队的8/9,现在甲队有多少人?题目中乙队人数不变量未知,又不易直接求出,所以必须以乙队人员为单位“1”的量。
第一句分率句以乙队人员为单位“1”的量不必变,第二句分率句是:“甲队增加21人以后乙队是甲队的8/9”是以甲队为单位“1”的量是变量。
因此要转化不变量乙队为单位“1”的量,即“甲队人数是乙队的9/8”。
找出对应:甲队增加21人,相当于乙队的9/8-(1-1/4)=3/8。
故现在甲队人数为:21÷3/8×9/8=63(人)。
四、抓住部分量与部分量之差不变解题。
抓住差不变进行分析数量关系,能帮助学生沟通已知和未知的关系,打开解决问题的通道,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技巧。
例4、新兴小学六年级有两个班,六年一班有学生48人,六年二班有学生56人,两个班各转出相同的人数后,六年二班人数还比六年一班人数多2/11,两个班各转出多少人?两个班的人数都发生变化。
谁不变呢?惟有转出人数相同是不变的量,所以转出前后两班人数差不变的,又未知必须要先求出来。
即两班人数差为:56-48=8(人),对应转出后六年二班人数还比六年一班人数多2/11。
因此转出后一班人数为:8÷2/11=44(人),转出人数是:48-44=4(人)。
1、有200克含盐3/4的盐水,要把它稀释为含盐1/2的盐水,应加水多少克?2、有200克含盐2/5的盐水,要把它变为含盐4/5的盐水,要加盐多少克?3、有200克含盐2/5的盐水,要把它变为含盐4/5的盐水,要蒸发多少克水?4、对某种水果进行分析,发现100千克的水果含水99/100,再过几天有对这些水果进行分析,发现这些水果含水98/100.这时这些水果重多少千克?5、少年宫招收音乐班学生,已录取女生30人,男生8人。
要使男生达到总人数的2/5,还有录取男生多少人?6、某车间共有140人,其中女工占总人数的1/5,后来又转来若干名女工?这时女工占总人数的1/3.转来多少名女工?抓不变量解分数应用题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应用题则是锻炼学生思维的“磨刀石”。
应用题教学主要帮助学生解决“想什么”和“怎样想”的问题。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就是把应用题的教学过程变成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分析综合、比较概括、抽象推理及正确判断等思维方法的训练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目的。
应用题教学对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巩固所学的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应用题教学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所以,掌握一定的解答应用题的方法和技巧是有必要的。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中犹以分数应用题为学生的一大难点。
其中一类分数应用题以其特有的结构和数理关系使多数学生难以入手。
为此,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摸索,笔者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让教者易教,学者易学。
那就是找准题目中的不变量,以不变量为突破口,根据数量间的数理关系解决问题。
其流程如下:前后对比,问题得解量率对应,问题得解已知或能直接计算题目中的问题计算出不变量以不变量为单位“1”代入变化后数量关系中不变量找出其变化后的对应分率选中其中一个变量求出变化后的一个变量找出其变化前后各占“1”的分率找出其变化前后的数量算出分率差算出数量差例1、鸡栏里有公鸡和母鸡共80只,其中公鸡,后来又买回若干只公鸡后,母鸡占总只数的,问又买回多少只公鸡?首先,找准不变量:母鸡只数,可以直接计算出来,算出其只数80×(1-)=44只。
然后,计算出来的公鸡44只代入变化后的关系中,找出其对应分率(1-=)。
接着,算出变化后的总只数:44÷=100只。
最后,对比变化前后总只数,得出结论:100-80=20只。
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对小学生来讲比较抽象的浓度问题中,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例如:一种浓度为45%的溶液800克,加入适量水后,浓度变为30%,求加了多少克水?可以把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分别想象成公鸡和母鸡的只数,溶液的质量就是总只数,这样运用类比的方法,小学生学习起来就既实在又有趣了。
例2、六(一)班上学期男生与女生人数比是13﹕12,这学期又转来2名女生,使女生正好占全班人数的。
这个班原有女生多少人?⑴找准不变量:男生人数,不能直接计算,以男生人数为单位“1”。
⑵女生人数变化前占男生人数的,变化后占男生人数的,变化前后的分率差为(-=)。
⑶变化前后女生人数的数量差为2名。
⑷算出不变量男生人数:2÷=26名。
⑸进而得出女生人数:26×=24名。
如果将这道题增加一个条件“转走2名男生”,则变为总人数不变,以总人数为单位“1”,同样的方法可以解决。
例3、有两根铁丝,长度比为3﹕2,同时用去15米后,短的那根剩下的长度是长的那根剩下长度的25%。
原来长的那根多少米?⑴找准不变量:两根铁丝相差的米数,不能直接计算,以两根铁丝相差的米数为单位“1”。
⑵以长的那根为例,变化前它是两根差的,变化后它是两根差的(25%=),变化前后分率减少两根差的(-=)。
⑶变化前后长的那根长度减少了15米。
⑷算出不变量,两根相差:15÷=9米。
⑸然后算出所求问题:9×=27米。
当然此题可以用假设法可能简洁一些,但假设法对于一些学生较难理解,一旦将此法应用熟练后,应用面相对大得多。
比如这个题目:已知一个分数是,在分子分母中加上相同的一个什么数,才能使分数变成。
可以抓住分子分母差不变,以其作为单位“1”,做起来既快捷,又有浓浓的数学味。
当然,新的教学形势和新的《课程标准》提倡应用题开放性的解决,要求我们教师应当把学生教“活”而不是教“死”,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人人学到有用的数学。
并且许多问题本身可以多角度分析解决,所以我说,这只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一点点也许对学生有用的学习方法而已,还望各位同行在参考的同时加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