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氏贾第鞭毛虫诊断_高正琴

合集下载

蓝氏贾第鞭毛虫

蓝氏贾第鞭毛虫

Life cycle
生活史小结
生活史类型: 人际传播型 感染阶段(Infective stage): 成熟包囊 感染途径(Infective route): 经口食入 寄生部位(Site of inhabitation): 小肠及胆囊 保虫宿主(Reservior host):牛、羊、猪、兔
等家畜;猫、狗;河狸、鼠等野生动物
感染阶段都是四核包囊 寄居阶段都是滋养体 离体阶段都有滋养体/包囊
2.不同点:
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可寄生肠外 (肝、肺、脑、皮肤)
溶组织内阿米巴与蓝氏贾第鞭毛虫 致病性比较
1.相同点:都可引起腹泻 2.不同点:
(1)致病机理不同:
蓝氏贾第鞭毛虫 滋养体在肠道大量 繁殖,覆盖肠壁阻碍 肠道的吸收。
溶组织内阿米巴 滋养体钻入肠壁分泌
诊断
免疫学诊断 ELISA、IFA
核酸诊断
流行
分布:世界性分布,热带、亚热带多见。前苏联 特别严重,美国也接近于流行,发展中国家感染 人数约为2.5亿。我国分布也很广泛,各地感染率 0.48%~10%之间
传染源 慢性病人, 带虫者, 保虫宿主(粪便内有包囊)
流行
传播方式 食物或水源污染包囊. 苍蝇及蟑螂作为机械携带传播媒介.
样泻 ,慢性病人出现 便;慢性病人出现阿米巴
间歇性稀便。
肠炎。
Summary
1.原虫的生活史类型有? 2.原虫的致病特点是? 3.溶组织阿米巴的致病阶段是?急性阿米巴痢疾的典 型病理变化是?粪便性状是?与细菌性痢疾何区别?
4.阿米巴痢疾患者成形便可查到?稀便可查到? 脓血便可查到?粪检时应注意?
思考题
蓝氏贾第鞭毛虫 Giardia lamblia
寄生于小肠,故也称肠贾第虫 引起贾第虫病(giardiasis) 旅游者腹泻

宠物犬蓝氏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感染的分子检测

宠物犬蓝氏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感染的分子检测

毛虫 两 种 聚集 体 类 型 .即 聚集 体 B ( n = 6 ) 和 聚集 体 D ( n = 4 ) 从 5份 阳 性 犬 粪 中 分 离 的 隐 孢 子 虫 经 巢 式 P C R
S S U r R N A基 因 检 测 , 均 为 犬 隐 孢 子 虫 ( C r y p t o s p o r i d i u m c a n i s ) 。 结 论 皖 浙 两 省 部 分 地 区 宠 物 犬 蓝 氏 贾 第 鞭 毛 虫 和犬 隐孢 子虫 的 阳性率 分别为 3 . 2 %和 1 . 6 % 发 现 的 蓝 氏 贾 第 鞭 毛 虫 聚 集 体 类 型 为 聚 集 体 B和 聚 集 体 D
酶 ( G D H) 基 因 的 半 巢 式 P C R和 隐孢 子 虫核 糖 体 小亚 基 ( S S U r R N A) 基 因 的 巢 式 P C R 方 法 对 所 有 粪 样 进 行 扩 增 .并 对 获 得 的 阳 性 扩 增 产 物 进 行 测 序 和 生 物 信 息 学 分 析 .确 定 蓝 氏 贾 第 鞭 毛 虫 的 聚 集 体 和 隐 孢 子 虫 的 虫 种 类 型。 结 果 3 1 5份 犬 粪 样 中 ,蓝 氏 贾 第 鞭 毛 虫 和 隐 孢 子 虫 的 阳性 率 分 别 为 3 . 2 % ( 1 0 / 3 1 5 )和 1 . 6 % ( 5 / 3 1 5 ) 。幼

3 62 ・
中 国寄 生 虫 学 与 寄 生 虫 病 杂 志 2 0 1 5年 1 0月第 3 3卷第 5期
C h i n J P a r a s i t o l P a r a s i t D i s Oc t . 2 0 1 5 .V o 1 . 3 3 .N o . 5
文章编 号 : 1 0 0 0 — 7 4 2 3 ( 2 0 1 5) . 0 5 — 0 隐孢子虫 感 染 的分 子检 测

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的免疫学诊断方法

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的免疫学诊断方法

Abstract
Giardia lamblia infection causes diahrea in human beings and other mammalians, and it is attrac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article, we reviewed immunological methods for the diagnosis of Giardia lamblia infection, compar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everal diagnostic approaches, and briefly introduced some commercial kits, which would bring lots of conveniences to clinical diagnosis, therapy, and prognosis of Giardiasis.
关键词: 蓝氏贾第鞭毛虫; 免疫学诊断; 感染
卫茹, 田喜凤, 阎静波, 杨志宏. 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的免疫学 诊断方法.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6;14(36):3487-3492
■背景资料
Immunological diagnosis of Giardia lamblia infection
Ru Wei, Xi-Feng Tian, Jing-Bo Yan, Zhi-Hong Yang Ru Wei, Xi-Feng Tian, Zhi-Hong Yang, Division of Pathogenic Biology, 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Science, North China Coal Medical College, Tangshan 063000, Hebei Province, China Jing-Bo Yan, Division of Pathology, Department of Basic Medicine, North China Coal Medical College, Tangshan 063000, Hebei Province, China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30670224 Correspondence to: Xi-Feng Tian, Division of Pathogenic Biology, 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Science, North China Coal Medical College, Tangshan 063000, Hebei Province, China. jean1957@ Received: 2006-09-08 Accepted: 2006-09-28

蓝氏贾第鞭毛虫诊断

蓝氏贾第鞭毛虫诊断

蓝氏贾第鞭毛虫诊断高正琴;贺争鸣;岳秉飞【摘要】Objective Giardia lamblia is an important pathogen of zoonosis giardiasis , it poses a potential threat to the quality of SPF (specific pathogen-free) laboratory animals cannot be ignored.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stablish the method of rapid diagnosis of Giardia lamblia, and analyze the test results of 516 batches form 17 manufactures.Methods Direct microscopy, Giemsa-fast staining and 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multiplex PCR) were applied to detect Giardia lamblia.Results Numerous of Giardia lamblia trophozoites and cysts were detected in SPF laboratory animals by using direct microscopy and Giemsa-fast staining, and multiplex PCR were performed to identify 18S rDNA,β-giardin, TPI and GDH genes of DNA extracted from these trophozoites and cysts identified Giardia lamblia.Direct microscopy, Giemsa-fast staining, and multiplex PCR methods can be used to detect Giardia lamblia.Of the 2562 SPF laboratory animals studied, 22.9%(586/2562) were positive for Giardialamblia.Conclusions Direct microscopy , Giemsa-fast staining , and multiplex PCR were effective techniques with hig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for rapid diagnosis of Giardia lambliain.It is not satisfactory that the results of Giardia lamblia examination in 516 batches form 17 manufactures fail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100%.%目的:蓝氏贾第鞭毛虫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贾第虫病的病原,其对SPF实验动物质量造成的潜在威胁不容忽视。

2.2蓝氏贾第鞭毛虫

2.2蓝氏贾第鞭毛虫
蓝氏贾第鞭毛虫
Giardia lamblia
简称为贾第虫 主要寄生于人和某些哺乳动物的小肠及胆囊 引起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蓝氏贾第鞭毛虫病 曾在国际旅游者中流行,故又称“旅游者腹泻”
一、形态
1. 滋养体
呈纵切的半个梨形,前
端钝圆,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尖细,背面
4对鞭毛:前、后、腹及尾鞭毛各1对
二个空泡状的细胞核,吸盘状陷窝
隆起,腹面扁平,两侧对
称。主要结构有:腹面前 部内陷形成2个吸盘。
二条轴柱:沿中线由前向后连接尾鞭毛
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 (铁苏木素染色)
滋养体
2. 包囊
包囊呈球形或近球形, 囊壁较厚,与虫体间有明显 的间隙。碘液染色呈黄绿色, 未成熟包囊有两个核,成熟 包囊为四个核,其它结构与
滋养体相似。
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 (铁苏木素染色)
碘液染色的包囊
包囊
二、生活史
生活史过程:包囊→滋养体→包囊
生活史要点:
1. 寄生部位 滋养体主要寄生小肠,也可寄生 于胆囊。 2. 感染阶段 四核包囊。
3. 感染方式: 经口感染 包囊随人体粪便排出后污染食物 和饮水而 感染人体(一次9亿个) 4. 生殖方式 滋养体以二分裂无性繁殖
5. 保虫宿主 鼠类等哺乳动物
滋养体吸附在小肠粘膜
三、致病
腹泻
致病机制(免疫功能下降)
1 、大量虫体的覆盖直接影响小肠的吸收功能
(乳糖酶和木糖酶缺乏)。
2、吸盘对小肠绒毛产生的机械性损伤。
肠切片
四、实验诊断
1.病原学诊断 : (1) 急性患者:新鲜粪便生理盐水涂片法查滋养体。 (2)慢性患者或带虫者: 粪便涂片碘液染色查包囊,或硫酸锌浮聚法检查

蓝氏贾第鞭毛虫

蓝氏贾第鞭毛虫
– 治疗药物
? 甲硝咪唑(灭滴灵)内服、外用 ? 1/100乳酸水或1/5000高锰酸钾水外用 ? 中药:荚竹桃叶、猪胆汁等
– 注意检查、治疗配偶
利什曼原虫
? 生物学地位
– 属动鞭纲动基体目(Kinetoplastida)、锥虫科
(Trypansomatidae) 、利什曼属(Leishmania)
? 生活史特点
– 无鞭毛体寄生于人及犬等哺乳动物的巨噬细 胞内
– 前鞭毛体寄生于媒介宿主 ——白蛉的消化道 内
– 前鞭毛体是感染阶段 – 经白蛉叮咬吸血而感染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致病
? 发病机制
– 由于无鞭毛体的大量繁殖,使大量巨噬细胞 遭到破坏,反应性幼稚巨噬细胞增生,由此 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
– 免疫抑制
– 组织穿刺涂片镜检无鞭毛体
? 骨髓穿刺:安全、常用,检出率85% ? 淋巴结穿刺:常用于疗效考核 ? 肝穿、脾穿:检出率高,但危险性大 ? 皮肤结节刮片:用于检查皮肤型黑热病
– 穿刺物培养: 常用N.N.N培养基
? 免疫学检查:用于疗效考核
黑热病的流行
? 世界三大流行区
– 中国、印度、地中海盆地
又称:黑热病原虫
杜氏利什曼原虫
? 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内脏巨噬—单核细 胞系统
? 临床上引起 内脏利什曼病
(visceral leishmaniasis )
又称:黑热病(kala-azar )
杜氏利什曼原虫形态
? 无鞭毛体(利杜体)
amastigote,
Leishman-Donovan body, L.D 小体 微鞭毛体 micromastigote
? 中国流行区的划分及流行现状
– 平原型: 人源型,病犬少见,媒介为家栖性中华

蓝氏贾第鞭毛虫病的临床表现介绍

蓝氏贾第鞭毛虫病的临床表现介绍

蓝氏贾第鞭毛虫病的临床表现介绍人体感染贾第虫后,潜伏期平均为1~2周,最长者45天。

相当一部分不出现任何临床症状,成为带虫者,有出现轻微症状者,也有出现严重症状者,其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厌食多见,典型患者表现为以腹泻为主的吸收不良综合征,可有爆发性水泻,恶臭、无脓血,含大量脂肪颗粒。

儿童久病不愈可致营养不良、贫血、发育障碍等。

如寄生在胆道系统,可出现胆囊炎或胆管炎。

若不及时治疗,多发展为慢性,表现为周期性稀便,反复发作,大便甚臭,病程可长达数年。

可分为全身性症状、胆道系统症状和肠胃道症状3类。

1.全身性症状(1)神经症状如失眠、头痛、乏力、眩晕、眼发黑、出汗、神经兴奋性增强、肌腱反射亢进等较为常见。

(2)甲状腺机能失调曾有人发现部分(15.5%)蓝氏贾第鞭毛虫病患者的甲状腺机能有改变,其中以甲状腺机能亢进占大多数,基础代谢增高16%~20%,部分患者可增高30%,因而也会产生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症状。

2.胆道系统症状蓝氏贾第鞭毛虫在胆道系统寄生,可以引起胆囊炎及胆管炎。

主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恶心、嗳气、胃部烧灼感、肝脾肿大、有压痛,进食油腻时加重,有时可出现黄疸。

3.胃肠道症状(1)十二指肠炎型有似十二指肠溃疡样疼痛,伴有纳差、低血压等。

X线检查多显示球部变形,甚至有溃疡征。

抗虫治疗后可以消除上述症状。

(2)急性或慢性阑尾炎型症状与一般阑尾炎相似。

切除的阑尾,呈炎性病变,黏膜有时可见溃疡,绒毛间可发现大量滋养体。

(3)结肠炎型主要症状有腹部钝痛,阵阵加剧,伴恶心、呕吐、腹泻,常被误诊为痢疾。

(4)直肠乙状结肠炎型与一般直肠乙状结肠炎相同。

用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弥漫性充血、水肿、严重者有圆形溃疡,溃疡表面覆有渗出性假膜。

拭子检查可见大量滋养体。

无特殊病理改变。

急性感染的症状为突然发作,有暴发性腹泻,水样大便,很臭,伴腹痛等。

所以急性期症状很像急性阿米巴痢疾或细菌性痢疾及沙门氏菌属感染,应注意鉴别。

蓝氏贾第鞭毛虫

蓝氏贾第鞭毛虫
小(9.5~21)µm × ( 5~15)µm
腹面前半部向内凹陷成2个吸盘 有4对鞭毛,分为前侧、后侧、腹、尾鞭毛 有1对并列细胞核在吸盘底部 1对羊角状的中体与轴柱1/2相交
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lia )
4
一、形态
1
滋养体 (trophozoite)
5
三色染色
瑞氏染色
铁苏木素染色
二、生活史 生活史要点
繁殖阶段: 滋养体,二分裂法繁殖
感染期: 四核包囊 寄生部位: 主要寄生在十二指肠内,借吸盘吸附肠壁
13
感染途径与方式:经口,误食被包囊污染的食物和饮水
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lia )
三、致 病 性
(一)致病机制 1、吸盘的吸附 2、虫体分泌与代谢产物的化学性刺激 损坏
20
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lia )
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lia )
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lia )
四、实验诊断
(二)免疫学检查
ELISA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17
虫体的细胞核被荧光染料染成蓝色(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lia )
五、流行与防治
1
流行与分布
贾第虫病呈世界性分布,据WHO估计全世界感染率为 1%~20% 左右。不仅多见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也有不同 程度流行。我国分布也很广泛,各地感染率不等,农村高于 城市,儿童高于成人,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
滋养体吸附在小肠黏膜
上皮细胞的微绒毛
影响 小肠的吸收功能(尤其是对可溶性脂肪性物质吸收)
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li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高正琴( 1976 - ) , 女, 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 病原生物学和快检新技术研究。 [通讯作者]贺争鸣( 1957 - ) , 男, 研究员, 研究方向: 实验动物微生物学。
檵檵檵檵殝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5 年 1 月第 25 卷第 1 期
Chin J Comp Med,January 2015 , Vol. 25. No. 1
量造成的潜在威胁不容忽视 。 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蓝氏贾第鞭毛虫快速诊断方法 , 并对 17 个生产厂家 516 批 2562 只 SPF 实验动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方法 鞭毛虫进行检测。结果 在 SPF 实验动物中检出数量众多的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和包囊 , 鉴定出蓝氏贾第鞭毛 直接镜检
giardin、 TPI 和 GDH 基因。直接镜检法、 虫 18S rDNA、 β快速姬姆萨染色法和多重 PCR 方法均能检出蓝氏贾第鞭毛 虫。17 个生产厂家 516 批 2562 只 SPF 实验动物蓝氏贾第鞭毛虫阳性检出率 22. 9% ( 586 /2562 ) 。结论 产厂家 516 批 SPF 实验动物蓝氏贾第鞭毛虫检查结果未能全部符合规定 。 【关键词】 蓝氏贾第鞭毛虫; 直接镜检; 快速姬姆萨染色; 多重 PCR; SPF 实验动物; 质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R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7856 ( 2015 ) 01007604 doi: 10. 3969. j. issn. 1671. 7856. 2015. 001. 014 法、 快速姬姆萨染色法和多重 PCR 方法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可用于蓝氏贾第鞭毛虫的快速诊断 。17 个生
仪器设备 生物安 全 柜 (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美 国) ; LEICA DM2500 生物显微镜 ( Leica Microsystems, 德 国) ; 倒置显微镜及成像系统 ( Nikon, 日本 ) ; 二氧化 碳培养箱( 北京五洲东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基因 扩增仪( Applied Biosystyem, 美国) ; 凝胶成像分析系 ( 统 东乐自然基因生命科学公司) 。 1. 2 样品来源 本试验所用样品来自 17 个生产厂家 516 个批 次 2562 只 SPF 实验动物。对于猴、 犬活体采集新鲜 粪便, 对于兔、 豚鼠、 地鼠、 大鼠、 小鼠则安乐死后采 集肠样本。 1. 3 直接镜检
77
也称 氏贾第鞭毛虫感染在旅游者中流行引起的腹泻, “旅游者腹泻” 。目前, 贾第虫病已被列为全世界危 [ 1- 5 ] 。 害人类健康的十种主要寄生虫病之一 , ( specific pathogenfree , 近年来 无特定病原体 SPF) 实验动物已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生物制品医 疗器械的检定和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GB / T 14922. 1 —2001 ) 规定: 鞭毛虫 ( flagellates ) 是 SPF 实验小鼠、 大鼠、 地鼠、 豚鼠、 兔、 犬、 猴均应排除 的寄生虫项目之一, 但国家标准中未列出蓝氏贾第 [6 - 7 ] 。 因此, 快速准确检测蓝氏 鞭毛虫的检测方法 尚未见不同方 贾第鞭毛虫是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 法检测 SPF 实验动物蓝氏贾第鞭毛虫的报道和有 效数据。本研究建立了蓝氏贾第鞭毛虫直接镜检 法、 快速姬姆萨染色法和多重 PCR 检测方法, 对 17 个生产厂家 516 批 2562 只 SPF 实验动物蓝氏贾第 鞭毛虫进行检测, 对检测的准确性进行评估, 并对 检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希望对 SPF 实验动物生产 厂家及检验单位有参考作用, 从而共同提高 SPF 实 验动物的质量, 防止蓝氏贾第鞭毛虫污染。 1 1. 1 材料和方法
蓝氏贾第鞭毛虫( Giardia lamblia ) 是一种呈全球 性分布的寄生性肠道原虫, 引起以腹泻、 吸收障碍和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课题( 2013BAK11B01 ) 。
消化不良为主的蓝氏贾第鞭毛虫病 ( giardiasis, 简称 也是 HIV / AIDS 合并感染机会原虫。蓝 贾第虫病) ,
表 1 多重 PCR 引物 Sequences of multiplex PCR primers used in our study
Product 190 bp 231 bp 290 bp 356 bp
Sequence 5' →3' GGTTGCACCCCCCGCGGCGGTCCCTGCTAGCCGGACACCG CCTGATTCTCCGCCAGGCGTCGGGCCCTCGGCGCGCCGCG CAACAACGTTGAGACAAATCTCCAGAACCAGATCGCCATC CTAACGGCCCTCTCGCGGGCGATCGTCTCCTTCTCGATCG ACGGTGCATGGACCGGCGAGACAAGCGTCGAGATGCTGCT AGCAATTACAACGTTCTCCCATAACTTCTTTGATTCTCCA TCTGCTCTCGGCCCCTACAAGGGTGGCCTCCGCTTCCACC GACCCGCCCCACTTGACGTTCTTGCCTGTGAGGACGCCTG
2015 年 1 月 第 25 卷 第 1 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MEDICINE
January, 2015 Vol. 25 No. 1

檵殝
檵檵檵檵殝 技术方法 檵殝
蓝氏贾第鞭毛虫诊断
高正琴, 贺争鸣, 岳秉飞
(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 北京 100050 ) 【摘要】 目的 蓝氏贾第鞭毛虫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贾第虫病的病原 , 其对 SPF 实验动物质 用直接镜检法、 快速姬姆萨染色法和多重 PCR 方法, 对蓝氏贾第
Tab. 1
Name GZQGL18SF GZQGL18SR GZQGLNF GZQGLNR GZQGLTF GZQGLTR GZQGLGF GZQGLGR
取待测样本, 放入洁净离心管中, 加入生理盐 水, 轻轻吹打混匀, 室温静置 5 min, 吸取中上层液体 滴片, 直接镜检, 采用实时动态显微视频摄录结果。 1. 4 快速姬姆萨染色 取待测样本, 放入洁净离心管中, 加入磷酸盐 缓冲液稀释, 轻轻吹打混匀, 室温静置 5 min, 吸取中 上层液体滴片, 用新鲜配制的姬姆萨快速染色, 采 用实时动态显微视频摄录结果。 1. 5 虫体离体生存能力试验 取待测样本, 放入洁净离心管中, 加入磷酸盐 1000 × g 缓冲液, 轻轻吹打混匀, 室温静置 5 min, 离心 5 min, 弃上清, 沉淀重新以磷酸盐缓冲液吹打 悬浮, 小心收集数条鲜活虫体, 放置于新鲜配制的 含 10% 胎牛血清和 1% 青 / 链霉素的 DMEM 培养液 37℃ 5% CO2 实验条件下放置, 倒置显微镜下观 中, , 察虫体存活状态 实时拍摄记录结果。 1. 6 多重 PCR giardin ( β针对蓝氏贾第鞭毛虫 18S r DNA、 β贾 第 虫 素 ) 、磷 酸 丙 糖 异 构 酶 ( triose phosphate isomerase,TPI ) 和 谷 氨 酸 脱 氢 酶 ( glutamate dehydrogenase, GDH) 基因设计四对引物。多重 PCR 、 引物名称 序列和产物大小见表 1。同上收集 SPF 实 验动物样本中的数条鲜活虫体, 放置于洁净离心管 中, 用德国 Qiagen 公司的 QIAamp DNA Mini Kit 试剂 盒, 按说明书操作快速提取样品基因组 DNA。以抽 提的 DNA 为模板, 同时用刚地弓形虫、 结肠小袋纤毛 虫、 四翼无翅线虫 DNA 作为蓝氏贾第鞭毛虫多重 PCR 扩增时的阴性对照。PCR 总反应体系为 50 μ L, 2+ dNTP Mixture 包括 10 × Buffer ( Mg Plus) 5. 0 μ L、 4. 0 μ L、 EX 正反向引物 ( 1. 0 μmol / μL ) 各 0. 5 μ L、 Taq( 5 U / μ L) 0. 25 μ L、 nuclease模板 DNA 2. 0 μL、 free water 37. 75 μL。循环参数: 94℃ 5 min 1 循环; 95℃ 30 s, 60℃ 30 s, 72℃ 1 min, 35 循环; 72℃ 10 min 1 循环。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多重 PCR 扩增产物。
Diagnoses of Giardia lamblia
GAO Zhengqin, HE Zhengming, YUE Bingfei ( National Institute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Beijing 1005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Giardia lamblia is an important pathogen of zoonosis giardiasis, it poses a potential threat to the quality of SPF ( specific pathogenfree) laboratory animals cannot be ignored.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stablish the method of rapid diagnosis of Giardia lamblia,and analyze the test results of 516 batches form 17 manufactures. Methods Direct microscopy, Giemsafast staining and 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 multiplex PCR ) were applied to detect Giardia lamblia. Results Numerous of Giardia lamblia trophozoites and cysts were detected in SPF laboratory animals by using direct microscopy and Giemsafast staining, and multiplex PCR were performed to identify 18S rDNA, giardin, TPI and GDH genes βof DNA extracted from these trophozoites and cysts identified Giardia lamblia. Direct microscopy,Giemsafast staining,and multiplex PCR methods can be used to detect Giardia lamblia. Of the 2562 SPF laboratory animals studied, 22. 9% ( 586 /2562) were positive for Giardia lamblia. Conclusions Direct microscopy,Giemsafast staining,and multiplex PCR were effective techniques with hig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for rapid diagnosis of Giardia lambliain. It is not satisfactory that the results of Giardia lamblia examination in 516 batches form 17 manufactures fail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100% . 【Key words 】 Giardia lamblia; Direct microscopy; Giemsafast staining; 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pecific pathogenfree laboratory animal; Quality analysi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