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对人民币汇率一度跌至历史最低水平
《汇率下跌之后:日元贬值的宏观经济启示》笔记

《汇率下跌之后:日元贬值的宏观经济启示》读书笔记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1.3 文献综述 (5)二、日元贬值的历史背景与现状 (5)2.1 日元贬值的历程 (7)2.2 当前日元贬值的环境与特点 (9)2.3 日元贬值的国际比较 (9)三、日元贬值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10)3.1 对日本出口的影响 (12)3.2 对日本进口的影响 (13)3.3 对日本国内物价的影响 (14)3.4 对日本经济政策的调整 (15)四、日元贬值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16)4.1 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 (18)4.2 对全球贸易的影响 (19)4.3 对全球经济治理的影响 (20)五、日元贬值的原因分析 (21)5.1 宏观经济因素 (22)5.2 政策因素 (23)5.3 结构性因素 (24)5.4 预期因素 (25)六、日元贬值的应对策略与政策建议 (26)6.1 货币政策调整 (28)6.2 财政政策调整 (29)6.3 结构性改革 (30)6.4 预期管理 (31)七、结论与展望 (33)7.1 研究结论 (34)7.2 政策启示 (35)7.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36)一、内容概要《汇率下跌之后:日元贬值的宏观经济启示》一书深入探讨了日元贬值及其背后的宏观经济因素,为读者提供了对货币制度、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的深刻见解。
书中开篇即指出,日元贬值并非孤立现象,而是全球金融市场动态变化的一部分。
通过对比日本与其他国家的经济状况,作者分析了日元贬值的历史背景和当前形势,揭示了其背后的结构性问题,如贸易顺差减少、人口老龄化等。
在探讨日元贬值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时,作者详细阐述了日元贬值对出口企业的利好作用,同时指出其对进口企业和整体经济的潜在风险。
作者还分析了日元贬值对亚洲其他国家及全球经济的影响,展示了日元贬值在全球经济中的连锁反应。
在货币政策部分,作者讨论了日本央行在应对日元贬值时的政策选择,包括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与调整。
最新时事政治—汇率变化的影响的知识点总复习附解析(4)

一、选择题1.2019年11月15日,100单位A国货币可以兑换772.10元人民币;2018年11月15日,100单位A国货币可以兑换786.33元人民币。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导合理的是①人民币汇率升高②人民币汇率降低③中国出口A国的产品价格会降低④中国产品在A国市场的竞争力可能会增强⑤中国进口A国产品的成本会降低⑥A国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可能会增强A.①→③→⑤B.①→④→⑤C.①→⑤→⑥D.②→③→④2.据美国财政部2019年6月17日更新的数据显示,中国在3月减持美债104亿美元,4月减持75亿美元,持仓规模降至11130亿美元,创两年以来新低。
中国减持美债的原因可能有:①美债信誉度差且收益率持续走低②外汇储备多元化,降低投资风险③促进人民币汇率稳定的需要④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逐渐增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近年来,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我国面临部分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人民币升值将会()A.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B.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C.扩大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D.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4.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8年10月9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9019元,而去年同期1美元兑人民币6.6493元。
这意味着:①美元汇率升高②人民币升值③不利于中国商品出口美国④有利于吸引美国来华投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阅读下图漫画《升值》,意味着①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下降②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上升③同样多的人民币可以兑换更多的美元④每100单位的美元可以兑换更多人民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下表中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变化带来的影响(假定其它条件不变)可能是①欧元区国家会减少对我国产品的进口②我国进口欧元区国家产品总量会减少③中国企业对欧洲国家的投资总量增加④我国赴欧元区国家的旅游人数将减少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7.2019年12月14日,1美元兑换6.9848人民币,而在2018年9月27日,1美元兑换人民币6.864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此变化会使①人民币贬值,给我国企业出口带来不利影响②人民币汇率跌落,对海外代购具有一定冲击③美元汇率升高,美国在华留学生生活成本降低④美元贬值,美国在华投资企业经营成本上升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2019年初,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接连走强。
同样签订广场协议,货币大幅升值100%以上,为什么只有日本败了,这个国家却安然无恙

同样签订“广场协议”,货币大幅升值100%以上,为什么只有日本败了,这个国家却安然无恙!今天,想讲一段历史,一段货币战争的历史。
很多人都听说过它,却只知其一,未知其二,只见树木,未见森林。
他可谓人类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一次货币战争,以美国的大获全胜而结束。
没错,它就是“广场协议”。
很多人不明白,日本为何竟如此愚蠢,自己把自己放在火上烤,还烤熟了。
很多人也不知道,签订广场协议的并不仅仅只有日本,还有另外一个国家,而它不仅却惊险涉水,挺了过去,甚至还越走越稳了。
1广场协议事情还得从七八十年代说起。
那些年,美国财政赤字日益扩大,贸易逆差更是前所未有的高,到1984年甚至达到了惊人的1600亿美元,占到了美国当年GDP的3.6%。
迫不得已之下,美国不得不提高国内基准利率,吸引国际投资,发展经济。
但这样一来,又造成大量国际热钱流入,美元不断升值,导致出口下降,更加扩大了贸易逆差,得不偿失。
1978年底,又爆发第二次石油危机,能源价格大幅上升,物价齐涨,令美国国内通货膨胀严重。
当时的美联储不得不三次提高利率,收紧货币政策,市场利率一度达到了惊人的20%。
如此高利率,推升美元从1979年到1984年5年间升值近60%,出口困难,贸易逆差更加严重,令美国国内一片恐慌,而与此相反,日本经济却一路狂飙,每年增速高达10%,甚至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债权国,令全球惊呼,日本的时代来了。
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鼾睡!作为全球霸主,美国怎么可能允许别人比自己强,哪怕是自己的小弟,哪怕只是一点点可能,也必欲除之而后快。
所以,当时的美国工商学界,纷纷游说,强烈要求政府干预汇率市场,最终,美国对日本挥起了大刀。
这可谓是一场美国版的“鸿门宴”。
1985年9月,在美国的精心策划下,拉上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四国财长,联合在美国纽约广场饭店开会。
会上,美国大获全胜,最终签订了一份协议,史称“广场协议”。
协议要求五国必须联合干预汇率市场,令美元贬值,从而遏制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大事记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7月2日泰国货币危机爆发后,金融危机就象瘟疫一样在东南亚传播开去,甚至影响到世界金融市场。
这次危机爆发得如此突然,蔓延如此迅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甚至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此都是事后孔明。
其中危机袭击马来西亚以前, 马来西亚曾经嘲笑别人的忠告,认为马来西亚的经济增长快、通货膨胀很低、几乎没有外债,不可能发生货币危机。
但是还是发生了货币危机。
韩国没有泰国严重的泡沫经济现象。
而且,韩元没有与任何货币挂钩,不少专家认为韩国不会发生泰国式货币危机,结果还是在劫难逃。
那么东南亚金融危机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一、危机爆发的原因亚洲金融危机作为一个重大的经济现象,其背景和起因可以看作是一个多种因素的集合,它包括自身状况与外部环境、经济运行方式与经济结构、经济体制与制度等。
金融资本从70年初石油危机后逐渐活跃起来。
在其不断壮大的过程中不断制造全球性金融动荡,并是危机快速扩大的主要媒介。
80年代初的拉美债务危机。
90年代初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4年墨西哥汇率危机。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最近的南美金融危机.每次都令人震惊地表现了国际金融资本的巨大破坏力。
尽管各国经济学家们一直在探索对策,不少国家也努力加强资本管制.但是总体而言这些努力收效甚微。
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国际游资数额远超实质经济规模,而它们必然要通过运转满足投资和回报的需要,有人认为它们可以给正常的投资、生产和贸易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这个作用当然是有的,但是可惜这些资金并不完全固定在实质经济活动中,而是投入到回报率更高的有价证券和衍生工具上。
而且,当投资、生产、贸易的比较回报率发生变化时,它们经常借助有价证券和衍生工具的买卖随时撤离、投入。
引起实质经济资金供求的频繁波动,引起汇率和利率的连锁反应。
而庞大的国际游资可以左右一个国家。
乃至整个地区经济的起落,一国政府、中央银行甚至本国资金无法抵挡它们带来的震荡效应。
这些巨大的资本被少数金融机构所掌握。
日本“失去的十年”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警示

NAND 图二20世纪80-90年代的日本土地神话资源来源:日本不动产研究所,华泰联合证券研究所图一2005年-2011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走势图资料来源:和讯网日本“失去的十年”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警示王鹏飞(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河南开封475000)摘要: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波及中国,在政府一系列宏观政策调控下,逐步走出阴霾。
这场金融风暴暴露了中国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专家学者对此纷纷提出建议和对策,而笔者将换个角度,从日本上世纪80、90年代经济急转直下的前因后果出发,从汇率、房地产泡沫和股市三个方面纵向与中国现阶段经济高速发展中存在的隐患相比较,指出问题症结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房地产泡沫;汇率;股市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 (2013)11-0128-03收稿日期:2013-04-10作者简介:王鹏飞(1994-),男,河南驻马店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世界经济。
1989年10月出版的美国《新闻周刊》封面图,名为“穿着和服的自由女神”,管窥蠡测,可见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狂热经济震惊全球。
1955年之后的18年里,日本经济保持了年均10%以上的高速发展。
1985年,日本GDP 超过1.3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 的三分之一,出口总额42万亿日元左右,其中对美国出口额为568亿美元,贸易顺差高达312亿美元,同年,日本外汇储备也达到279亿美元。
[1]1985年—1989年日经指数从约13000点上升到直逼40000点大关。
当普通民众还沉浸在表面的繁荣上时,灾难瞬间爆发,1990年—1992年,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日经指数从35000跌至16000,投机性泡沫把盛世一时的日本拉入深渊———“失去的十年”,陷入了长期的经济不景气。
现从汇率,房地产,股市来发现日本失去的十年的成因并与我国相比较。
一、汇率(一)日本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签署了《广场协议》,通过美元贬值解决美国因美元定值过高而导致的巨额贸易逆差问题,而实际上,剑指日本掌控庞大数量的美元资产。
日元贬值的影响及我国的应对措施

于 扩 大 出 口和缓 解 紧 缩 压 力 ,但 如 果 日本经
比例并不 高 ; 相反 , l 本身 并无 原 材料 , E本 而
进 口原 料 将 因 E元 的贬 值 ,而 使 基 生 产 成 本 l 上 升 ,故 日元 的疲 弱 对 出 口 的促 进 作 用 实 际 上是 要 大 打 折 扣 。 尽管 日元 在 一 定 幅 度 内 贬 值, 对刺 激 出 口能起 到 一 定 作 用 , 不 能 对 整 但
所 占比重虽然较 高 ,但是还没有其他 亚洲国
家那 么 高 , 以 受 日元 贬 值 的 影 响 稍 小 一 些 。 所 4 从 宏 观 经 济 走 向 上 看 , 国 保 持 着 良好 的 ) 我 经 济 增 长 态 势 ,良好 的经 济前 景 支 持 人 民 币 走 强 ,也 就 是 说 人 民 币本 身 并 没 有 贬 值 的 内 在 要 求 ,而 且 人 民 币 汇率 保 持稳 定 有 利 于提 高 人 民 币 的 国 际地 位 。5 加入 WT J O后 , 于 对 我 国 经 济来 说 ,汇 率 越 稳 定 越 有 利 于 改 善 投 资 环 境 、 引 外 资 , 而有 利于 经 济 发 展 。 吸 从
2应 联 合 周 边 国 家 , 取 积 极 的 应 对 措 . 采
国迁移的势头 。 近几年来 , 大量 日本企业 在减 少其 它地 区甚至 日本本 土投资 的同时却不断 增加对华投资 , 因主要 有一个 , 原 即我 国的生 产成本实在太低 。 日元的大幅度贬 值将 在一
定 程 度 上 碱少 日本 企 业 流 出境 外 的 动 力 。 日 元 对 美 元 如 果 贬 至 10以下 ,预 计 日本 制造 4 业 将 撤 掉 在 外 的代 工 定 单 ,而 改 由 日本 厂商 自己生 产 ,这 可 能 对 日本 现 有 的制 造 业 结 构 有 所 影 响 ,这 样 便 会 减 少 日本 企 业 在华 投 资 规 模 。 次 , 延 缓 中国— — 东 盟 自由贸 易 区 其 将 的建 设 速 度 。2 0 年 l 月 , 总 理 在 出 访 印 01 1 朱 尼 时 , 东 盟 十 国领 导 人 协 商 , 定 在 十 年 内 与 决 建 立 “ 国— — 东 盟 自 由贸 易 区 ” 中 国— — 中 。 东 盟 自 由贸 易 区的建 立 将 预 示 着 东 亚 地 区经 贸格 局 将 发 生 巨 大 变 化 ,并 将 促 使 中 国 和东 盟 国家 实 现 双 赢 。 在 , 现 日本 利 用 日元 大 幅 贬 值 , 搅 乱 亚 洲 地 区金 融 、 济 秩 序 , 而 使 来 经 进 自 由贸 易 区 的建 立 更 为 艰 难 。 二 、 国 的 应 对措 施 我 1应 坚持 人 民 币不 贬 值 , 持 人 民 币汇 . 保 率 的 基本 稳 定 。 是 因为 : ) 果 人 民币 加入 这 1如 贬 值 行 列 ,必 将 进 一 步 加剧 周 边 国 家 货 币 汇
新千年以来日元汇率变动及未来走势分析

新千年以来日元汇率变动及未来走势分析作者:闫屹周姗来源:《日本问题研究》2006年第03期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各国纷纷加强对汇率的关注程度。
受多种原因的影响,日元汇率自2000年至今仍处于不断波动之中。
大体而言,日元汇率的变动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0年至2002年),自2000年日元汇率受国内经济的影响,虽然间或出现局部反弹,但总体呈现贬值趋势;第二阶段(2003年至2004年),随着美元强势货币政策的弱化,日元汇率进入升值阶段;第三阶段(2005年至今),自2005年以来受世界对美国的货币政策预期及美国经济状况的好转的影响,日元汇率结束升值态势呈现贬值趋势,进入2006年日元汇率仍呈下降趋势。
本文将分析三个阶段日元汇率变动原因,并对日元未来走势进行预测。
一、新千年以来日元汇率变动状况之分析(一)第一阶段,2000--2002年日元贬值2000年至2002年日元呈现贬值趋势,日元汇率从1美元:107.77日元跌至1美元:125.39日元,三年中贬值幅度达到16.35%(见表1)。
这一阶段引起日元大幅度贬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日本国内的经济原因,也有日本政府的态度原因,还有国外的因素。
1.2000年至2002年日本的经济处于衰退阶段。
经济的不景气降低了日本对外经济实力以及日本的对内需求,同时使多数日本企业都对投资持观望态度,导致国内投资需求严重不足。
由于日本国内各种需求不足使得2000年至2004年日本主要经济指标呈下降趋势,使日元失去稳定的物质基础从而导致了日元的贬值。
日本GDP增长率由2000年的2.4%跌至2002年的-0.3%(见表1),达到10年内的第二低点,这3年的GDP增长率远远低于世界上同期其他国家的GDP增长率。
同时日本消费物价指数由2000年的-0.3%逐年降至2002年的-1.9%。
伴随着日本经济的不景气和消费物价水平的下降,进一步使得日本失业人数大幅增加,失业率逐年上升日本失业率由2000年的4.72%升至2002年的5.38%(见表1)。
日元对人民币汇率分析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谢谢观赏
借贷的外汇汇率上 升,借款人就会遭 受巨大损失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如何规避贸易性风险
从短期来看
·利用远期外汇、
期货套期保值 等 进行避险
·推迟付款或延期购货 ·在贸易合同中加入“汇
率保值条款”
·参加外汇保险
贸易 性风
险
·充分发挥我国劳
动力成本低廉的 优势,增加我国 企业的竞争力
从长远来看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2011年进出口商品 主要国别(地区)总值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时间
进口原产国( 地)
进出口
出口
单位:千美元
进口
出口最终目的 国(地)
当月
1至当月累 计
当月
2010年
2011年
日本
29,995,419
297,768,28 9
11,964,849
30,977,994
342,889,38 5
13,789,359
1至当月累计 121,061,359 148,298,069
当月 18,030,570 17,188,635
1至当月累计 176,706,929 194,591,317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日元升值的经济影响
消极影响
日元升值使我国从日本进口技术商品的价格上涨 日元升值使我国的日元还贷的债务负担加重
总体上,日元兑人民币仍保持3.79%的升值幅度。
2010年4月1日,触及两年 内的历史低点0.0722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日元汇率走势 总体呈上升趋势 短期内出现下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元对人民币汇率一度跌至历史最低水平
赴日“扫货”族或再度迎来好时机。
今年春节期间中国游客赴日扫货异军突起,而与那时相比,日元对人民币已贬值近7%。
数据显示,自5月27日来,100日元对人民币汇率首次跌破“5”这一整数关口后,6月2日,这一汇率已跌至4.9196人民币,创下1994年8月31日有这一数据以来的历史最低值。
对此现象,分析人士指出,从日本政府来说,日元贬值,在增加出口的同时,又能刺激旅游业及消费,是一件一举多得的事情。
“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而日元不断贬值,对于那些准备赴日本旅游、留学的中国游客、学生来说,现在正是好时候。
”上述分析人士指出。
相比1年前,100日元对人民币为6.0450元时,眼下去日本消费可以便宜18.6%。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发现,以兰蔻小黑瓶为例,日本官网当前售价为10800日元,约合人民币540元,在中国官网的售价却为760元,相差近三分之一,而在日本购买其本土的产品与中国售价相差更大。
在经历长时间的低迷后,日本政府一直希望通过日元贬值来应对通缩、拉动出口。
自日本首相安倍晋三(ShinzouAbe)上台以来,日元更是开启贬值模式,因此近期日元对主要货币的持续贬值并未引起日本政府的担忧。
而安倍政府这一贬值刺激出口的策略也终于有所成效。
5月25日,日本财政部公布数据显示,日本4月出口年率增长8%,好于预期增长6%,这也成为日本经济自2014年进入衰退以来连续两个季度出口实现增长。
其中,日本向美国的出口年率增长了21%,向中国出口的年率增长了2.4%。
业内人士表示,日元贬值增加了日本产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而大力发展出口企业正是安倍晋三的主要战略之一。
此外,安倍晋三的经济顾问本田悦朗也于近日直言不讳地指出,日元贬值会促使更多企业将生产基地迁回日本,本土化生产的增多将更加有助于推动国内地方经济发展。
由于出口复苏以及内需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IMF[微博])最新预测称,日本2015和2016年经济将分别增长1%和1.25%。
“尽管像韩国这些日本的区域内的出口大国份额在下滑,但非常明显的是日元贬值已经成为重振日本(出口)的动力源(17.60, -1.17, -6.23%)。
”IG证券策略师StanShamu表示。
然而日元的下跌却苦了“邻居”韩国,5月韩国出口同比暴跌近11%,这也进一步引发市场担忧。
在法国兴业银行(19.05, 0.49, 2.64%)策略师、知名“大空头”阿尔伯·爱德华兹(AlbertEdwards)看来,日元崩溃很有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货币战争,同时增加全球性通缩的风险。
爱德华兹分析称,目前日元的走势就像是18年前——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一样,当时亚洲经济体货币由于在本质上盯住美元而遭受大幅贬值,导致该地区经济发展步履蹒跚。
“眼下一旦日元发生不受控的贬值,将迫使韩国加入货币战争。
”
日元贬值对于世界各国带来的“威胁”,已经引发各国央行[微博]的关注。
据悉,日本财务大臣麻生太郎(TaroAso)在5月28日举行的七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期间,向美国财政部长雅各布·卢(JacobLew)表达了对近期的日元对美元汇率迅速贬值的担忧。
而G7成员国也对于不希望日元汇率出现剧烈波动达成了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