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导学案(对学) (2)

合集下载

导学案答案:第二讲 短语与层次分析法

导学案答案:第二讲 短语与层次分析法

第二讲 短语与层次分析法【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和掌握短语结构类型与层次分析法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①能够正确判断短语的结构类型;②能够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短语和单句。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该讲的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现代汉语短语的结构与层次,为提高学生个人母语素养以及他们日后正确传授语言知识奠定基础。

【重点和难点】1.短语结构类型。

2.层次分析法。

【学法指导】1.课前阅读纸质教材《现代汉语》下册44页-57页,并完成后面的预习要求。

2.通过课中学习和讨论,梳理该讲内容。

3.课后进行总结,构建知识体系。

【课前预习】一、指出下列短语的类型1.住了一年(述补)2.予以严厉批评(述宾)3.洗刷干净(述补)4.知道底细(述宾)5.阳光灿烂(主谓)6.进来歇一下(连谓)7.文化教育(偏正/联合)8.分析研究(联合)9.坚强无比(述补)10.他中等身材(主谓) 11.凯歌阵阵(主谓) 12.他去比较适合(主谓)13.态度和蔼(主谓) 14.富裕起来(述补) 15.硕果累累(主谓)16.热爱家乡(述宾) 17.十分壮丽(偏正) 18.喜欢清静(述宾)19.走了一个(述宾) 20.通知你所认识的(述宾) 21.坚持下去(述补) 22.读了三遍(述补) 23.吃得很饱(述补) 24.病虫害防治(偏正)25.我们大家(同位) 26.有人找你(兼语) 27.你们几位(同位) 28.互相支援(偏正) 29.船长老李(同位) 30.活跃学术气氛(述宾)31.独立思考(偏正) 32.禁止大声喧哗(述宾) 33.体育运动(偏正) 34.春秋两季(同位) 35.研究水平(偏正) 36.高兴得很(述补)37.“山”这个字(同位) 38.进京告状(连谓) 39.写文章做演说(联合)40.无比坚强(偏正) 41.伟大事业(偏正) 42.鼓励他学好功课(兼语)43.国庆节那天(同位) 44.战斗英雄黄继光(同位) 45.叫河水让路(兼语)46.迅速发展(偏正) 47.痛快极了(述补) 48.非常谦虚(偏正)49.摔交这种运动(同位) 50.称她为师姐(兼语) 51.史密斯先生(同位)52.打电话报警(连谓) 53.请他做东(兼语) 54.有决心搞好工作(连谓)55.出去闲逛(连谓) 56.使人聪明(兼语)二、下列短语都是多义短语,试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它们内部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的不同。

Join in Unit2Big cities导学案-2

Join in Unit2Big cities导学案-2

课题(topic) Unit2 Big cities 5a-5b 课型New 补充导学案教学目标 1. 1. Read and understand the text of Wuhan.读和理解关于武汉的文章。

2. Finish the exercise of the text.完成短文的相关练习。

重难点Understand the text and the structures…runs across from west to east,…enters…导学参考学习流程(Learning procedure)第一关:自主学习(自学、对学、群学)第二关:小组合作交流第三关:课堂提升一、认真看课文并听录音,我会认读下列单词:rivers江、河the Changjiang River长江run across 流过from west to east从西到东enter 注入、汇入the Han River汉江around在……周围the East Lake东湖二、小组内自学完成课本5b练习1.Wuhan is one of the biggest cities in China. ()2.The Han River joins the Changjiang River in Wuhan. ()3.The Han River runs across Wuhan from west to east. ()4.The East Lake is the biggest lake in the world. ()5.Wuhan is also a city of lakes because the East lake is very big. ()三、四人小组朗读:练读这篇短文,做到语音语调正确有感情、流畅朗读。

任务一:独自朗读全文(3分)任务二:小组齐读全文(5分)四、从下列单词中选择合适的词填空。

is my city. It’s one of city in China. It is a city of rivers. The Changjiang River runs across the city from to , and / entersthe Changjiang River here. Wuhan is also a city of because there are many lakes in city. is the biggest lake in Wuhan . There are many beautiful around the lake. And it is full of culture and . We love it very much.家庭作业kes 2.the biggest cities 3.The East Lake 4.parks5.the Han River6.east7.Wuhan8. west9.history1.继续有感情、流利地朗读课文.。

梯形的面积导学案2

梯形的面积导学案2

《梯形的面积》导学案学习目标1、我通过实际操作,能懂得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和会应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2.我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能应用“转化”的思想和方法。

温故互查:回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设问导学: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

拦水坝的横截面是一个什么形状?怎样求大坝横截面得面积呢?别着急,学完这节课,你就知道哦?合作探究:(先独学,再对学、群学)同学们已经在家预习了,与同桌对学交流下列各题.1、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方法把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然后在方格纸上画出转化后的图形。

方法1: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方法2:把一个梯形沿对角线分成两个三角形。

方法3:把梯形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方法4:……2、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布置活动要求:(1)各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转化过程,在方格纸上找出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梯形的联系,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3)重点讲评。

(学生小组展示反馈,教师适时点拨,课件演示)从上表中可知,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梯形的高,所以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平行四边形的()。

梯形的面积=()。

达标训练1、我国长江三峡水电站大坝的横截面有一部分是梯形,(如右图),它的面积是多少?(注意书写格式)S=(a+b)h÷22、判断题。

(1)梯形的面积是S=(a+b)h。

()(2)梯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

()(3)两个梯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3、计算右图的面积:(单位:分米)4、说一说汽车车窗两块玻璃的面积一共是多少?5、有一堆圆木,摆成下图形状,该怎样计算圆木的根数。

温馨提示:通常用下面方法求总根数:(顶层根数+底层根数)×层数÷26、1+2+3+4+……+100=?总结反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完整版)“导学案”及“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完整版)“导学案”及“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导学案”及“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一、“教学案”与“导学案”:“教学案”与“导学案”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师生公用的一种文本。

“讲”字面上停留在传统教法上,而“导”重点突出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学”又有教师主教之嫌,“导学”则突出了有“导”之下的“学”。

导学案其实就是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的一个脚本,故又可称为“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目的不同: 教学案—为教师上好课做准备;导学案—为学生学习提供指导。

性质不同: 教学案—以教师为中心,具有单向性、封闭性的特点;导学案—以学生为中心,具有互动性,开放性的特点。

功效不同: 教学案—侧重怎样教、教什么、注重使学生“学会”;导学案—侧重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注重使学生“会学”。

角色不同:教学案—教师自导自演,学生是听众;导学案—教师组织指导,学生是主角。

二、“导学案”在高效课堂中的作用:课前的预习是学生自己或小组完成的,那么一个突出问题显现出来:学生学什么?怎样学?用什么学?学到什么程度?这就需要有一个载体,“导学案”就是起到引导、指导学生自学作用的文本,进而提高学生的自学效率,它是学生自学的“线路图”。

三、什么是“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导学案”是集教案、学案、作业、测试和检测训练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合一”的教学文本。

“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课堂是以导学为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启迪引领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导学案”其实就是把教材上复杂、抽象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具体的问题,它能引领学生通过读教材寻找方法,关键在“导”上,如果没有“导”作用的“导学案”,那和复习提纲没什么区别。

四、“导学案”的内容:导学案的内容:主要围绕“学”而编制。

包括案头内容、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课内训练检测、课后拓展延伸、教后记、学后记。

学习过程:自学导学、课堂教学两部分1、案头内容:“导学案”的稿头包含有班级、科目、章节、课题、课型、执笔人、审核人、使用时间等内容。

中学五步三查六环节培训导学案

中学五步三查六环节培训导学案

学习《“五步三查六环节”课堂流程》编号01精英班组体姓名口号:我培训我成长我快乐【使用说明】1.独学:请学员们安静、认真阅读《“五步三查六环节”课堂流程》学习材料,做好圈划勾点,迅速完成本组专题任务。

独学时间15分钟。

2.对群学:通过小组对群学完成本组专题的交流、归纳、提升,并做好展示分工与准备;对群学时间15分钟。

3.展示提升:珍惜机会,全员参与,深刻体验,激情展示,盘点收获。

(1)展示过程中要求声音洪亮、脱稿、语言简练、表达清晰;鼓励多种展示形式,如打油诗、课本剧、说唱等,但务必紧扣主题;展示衔接流畅。

(2)展示时,要求所有学员注意聆听,做好笔记,积极质疑、追问、补充。

(3)上台展示者注意时间控制,以便更多的学员参加。

4、评价标准:①不认真、不动笔者、开小差、玩手机、讲小话等,不参与、溜号、做与主题无关的事等,-1分/人次;③展示环节:每参与1人原则上加1分,根据展示形式和展示质量可额外再加1-2分。

每组每专题总展示时间不超过8分钟。

5、评价结果利用培训结束后,评出各组名次,予以奖励或惩罚。

【学习目标】1.能够操作高效课堂学生学习的五个步骤及明白每个步骤的具体要求;2.能够操作高效课堂教师组织教学的六个环节及明白每个环节的具体要求;3.能够明白高效课堂的核心,了解相关课堂评价标准。

【学习内容】学习高效课堂“五步三查六环节”课堂流程及每个环节的具体要求。

【学习准备】1、初步建立学习小组:组长:组名:组训:组号:【评价标准】(1)看独学的投入度,基础分10分,1人溜号扣1分;(2)看对学、小展示的参与度,基础分10分,1人不参与扣1分,组织形势好另加2分;(3)看展示提升的热情度,1人发言加1分(脱稿加2分),每人最多发言3次;(4)根据最后得分排名次,排最后1名的小组,一起表演一个团体节目,唱歌、跳舞、小品等形式都可以。

友情提示:培训期间,请各位将手机调成振动或关闭。

【学习内容】专题一: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独学的时候学生应该怎么做?老师应该怎么做?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不妨请大家一起想想解决的办法。

2018年人教版语文九下《诗两首》导学案2

2018年人教版语文九下《诗两首》导学案2

第4课外国诗两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莱蒙托夫、休斯的经历及其创作。

2.领略诗歌深厚的文化底蕴。

3.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 感受诗人的爱国思乡情怀。

4.品味诗歌语言, 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体会诗歌的内涵。

【知识链接】密哈依尔•莱蒙托夫(1814~1841)十九世纪俄国继普希金之后的伟大诗人。

十四岁开始写诗, 1837年他为普希金因决斗而死写的《诗人之死》一诗名震文坛。

由于反抗专制统治, 因此屡遭流放和入狱, 最后死于预谋的决斗, 年仅二十七岁。

《祖国》发表于1841年4月号的《祖国纪事》杂志。

1839年俄国斯拉夫派诗人霍米亚柯夫发表一首《祖国》, 认为俄罗斯的伟大在于人民的温顺和对东正教的虔信, 沙皇统治集团的御用文人也借爱国主义来炫耀他们的文治武功, 莱蒙托夫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自己对祖国的“奇异的爱情”, 把祖国美好的大地和勤劳的人民视为祖国概念的真正内涵, 表现出他想了解和接近人民并休戚与共的强烈愿望。

休斯简介: (1902~1967)美国黑人诗人、小说家, 美国黑人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者, 被誉为“黑人桂冠诗人”。

休斯写过小说、剧本、自传和新闻速写, 以诗歌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

他创作了十多部诗集, 比较重要的有《哈莱姆的莎士比亚》《单程票》《延迟的梦之蒙太奇》等。

休斯的创作植根于美国黑人生活, 对他们痛苦生活给予同情, 讴歌他们美好的情感, 颂扬了他们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

诗歌的主题思想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休斯创造性地把黑人民歌艺术引进诗歌创作, 吸收了黑人爵士音乐和布鲁斯民歌的形式和手法, 形成了轻松活泼豪迈奔放的风格, 对美国黑人诗歌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学法指津】本文两首诗表达了作者爱国思乡的情感, 同学们在学习本文时, 要注意仔细体会作者构思手法以及文中所描写的意象。

【自主学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

虔.信()慰藉.()镶嵌..()晨曦.()瞰.望()深邃.()河水潺潺..()黝.黑()2.填空。

人教七年级27导学案2

人教七年级27导学案2

27郭沫若诗两首之《静夜》导学案课时:一课时(第二课时)课型:预习+展示+反馈课堂流程(一)独学与导学1、掌握“笼罩”、“模糊”、“鲛人”等字词,复习两首诗字词的音、形、义。

2、《天上的街市》中诗人由街灯写到明星,这是运用了_______;由明星想到“有美丽的街市”和“一些物品”,这又是运用了_______的创作手法。

3、《静夜》两小节各写了什么内容?4、静夜中哪部分写实?哪部分想象?写实与想象部分都突出了夜晚的什么特点?(二)对学和群学1、这首诗的两个小节之间有着什么内在的联系?2、这首诗的结构与《天上的街市》有哪些异同(相同点和不同点)?3、这两首诗你喜欢哪些句子,为什么?请从语言方面作简要的概诉。

(三)达标检测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⑴我想那缥缈的空中:⑵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⑶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⑷定然在天街闲游:2、《静夜》中体现夜色朦胧的词是()A.淡淡B.笼罩C.团团D.漏出3、《天上的街市》一诗表现主题的方法是()A.对现实生活的高度评价B.运用民间故事曲折反映现实生活C.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运用民间故事作素材进行丰富想象D.用象征手法4、《静夜》中直接触发诗人想象鲛人对月流珠的事物是()A.月光B.白云C.天河D.海雾5、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A.你看,/那浅浅的/天河B.定然/是/不甚/宽广C.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D.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6、将“言谈”“德行”“美貌”三个词语分别填入下诗括号中:德国近代文化巨匠歌德写下这样的诗歌:少年,我爱你的()壮年,我爱你的()老年,我爱你的()。

形象地写出了人生成长的经历:由外表到内心的成熟与完美。

7、《天上的街市》作者________,原名________,是我国杰出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

他的著作很多,文学方面有诗集________,话剧________。

《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从表达方式上看属于________诗。

初一数学教案 第二章有理数导学案 (2)

初一数学教案 第二章有理数导学案  (2)

§2.2数轴(第2课时)学习目标:1.能进一步掌握数轴的三个要素,并正确画出数轴;2.学会由数轴上的已知点说出它所表示的数,能将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3.会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4.学生通过对温度计的观察,探索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初步感受“数形结合”思想。

学习重、难点:重点:由数轴上的已知点说出它所表示的数,能将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难点:会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课前预习:1.阅读课本P17-182.完成课本17的议一议。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提问:1.指出数轴上的点A、B、C、D分别表示什么数.2.画出数轴,并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再按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将这些数重新排列成一行.3.指出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分别位于原点的哪边,与原点距离多少个单位长度.二、新知讲解:在小学里,我们已学会比较两个正数的大小,那么,引进负数以后,怎样比较任意两个有理数的大小呢?例如,1与-2哪个大?-3与-4哪个大?想一想:1℃与-2℃哪个温度高?-1℃与0℃哪个温度高?这个关系在温度计上为怎样的情形?把温度计横过来放,就好比一条数轴.从中能否发现在数轴上怎样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让学生从讨论中发现,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大.由此容易得到以下的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三、实践应用:在数轴上画出表示这些数的点,再比较大小,结果怎样?例2比较下列各数的大小:解将这些数分别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如图).可以看出例3观察数轴,能否找出符合下列要求的数:(1)最大的正整数和最小的正整数;(2)最大的负整数和最小的负整数;(3)最大的整数和最小的整数;(4)最小的正分数和最大的负分数.四、交流反思:师生共同总结:1.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大;2.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五、随堂练习:1.课本P18的练一练;2.下列各式是否正确:3.用“<”或“>”填空4.下表是某年一月份我国几个城市的平均气温,请将各城市按平均气温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学后记:---------------------------------------------------------------------------------------------------------------------------------------------------------------------------------------------------------------------------------------------------------------------------------------------------§2.3绝对值与相反数(第1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绝对值概念,并掌握其表示方法;2.熟练掌握求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的方法;3.渗透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学习重、难点:重点:理解有理数的绝对值概念,并掌握其表示方法;难点:熟练掌握求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对子互相交流独学部分的学习成果,对子相互补充、建议或提出质疑。完善学习成果。
3、提出对学后仍不能解决的疑问。
群学:团结合作齐努力。
1、各学习对子暴露对学不能解决的疑问,组长组织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尝试解决,小组长梳理总结。
2、组内交流对学成果,展示区板书小组群学成果及群学后仍不懂的问题。
3、组长到“任务报到站”自主申报大展示的任务,然后进行合理分工,组内进行“预展”。
樊城区2013年暑期教师业务培训语文学科导学案(3)
参训教师所在学校:时间:2013年8月22日地点:参训教师:
课题
如何有效落实对学
课型
综合课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复备人
学习
目标
1、我知道对学的要求及对学流程。
2、我能够结合具体课例,研讨如何有效落实对学,进而解决有效交流、共同提升问的问题。
3、养成合作习惯,培养合作意识,学会分享学习成果。
重难点预测
重点:结合课例,研究有效落实对学。
难点:形成具体解决有效交流、共同提升的措施。
学习过程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课前预习:学习《“三究四学”高效课堂标准、流程与操作要领》的关于对学部分。
学习过程:
1、点燃激情导入新课
1、课前板书课题和学习目标。2、源自话导入新课。3、解读学习目标。
二、静心独学独立探究
(一)、通过课前预习《“三究四学”高效课堂标准、流程与操作要领》一书
1、我知道对学时对学生的要求是:
2、1、我知道对学时对老师的要求是:
3、我认为“对学”的流程是:
(二)、结合具体课例,研讨如何有效落实对学,进而解决有效交流、共同提升的问题。
3、阅读P86-88习作课各部分关于对学的内容,结合《印象最深的人》习作导学案总结“三究四学”高效课堂小学习作课写作指导和写作讲评应如何有效落实对学,再总结对学时对子间如何有效交流、共同提升?
习作指导:
习作讲评:
4、阅读P100小学语文识字课各部分关于对学的内容,结合P101-102二年级上册《识字一》导学案总结“三究四学”高效课堂小学语文识字课应如何有效落实对学,再总结对学时对子间如何有效交流、共同提升?
三、合作探究,共同成长
对学:对子学习互帮助
1、向学习对子提出自己独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寻求同伴的帮助。
四、主动展示,张扬个性
(多种形式进行大展示):
按领取任务的先后顺序进行展示。
五、共同提升,促进发展:
请你为有效落实对学提两点建议:
1、———————————————————————————
2、———————————————————————————
六、运用双色笔,整理学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