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收发信机系统仿真

合集下载

基于ADS软件的卫星通信系统仿真平台的搭建

基于ADS软件的卫星通信系统仿真平台的搭建

Pr op N AD C c dma P2 Type=NoMultipath Pathlos s =Ye s Env =R u r alAr e a Seed=1234567 Tes t=Ta p1
An tBas e BASE
Gain=30.0 X=120 meter Y=0 meter Height=10 meter
123
Numeric
NumericSink N5 Plot=None Start=0 Stop=1529 ControlSimulation=YES
Demoded_DSSSsignal X4
LPF_ButterworthTimed
TimedSink
L10
Orignal_Signal
Lo s s =0 .0
TimedSink Q Plot = None Start=0 usec Stop=Tstop Cont rolSimulat ion= YES
Port RF_signal Num= 1
RxAntTempK
R16 TempK=150
BPF_ButterworthTimed RxImgFilter Loss=0.0 FCenter=1 GHz PassBandwidth=5 MHz N= 5
关键词:卫星通信;仿真平台;ADS 软件;
中图分类号:TN927
文献标识码:A
Establishing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Simulation
Platform Based on ADS
Li Xiao-qian,Gong Min,Lin Tao
(1.Institute of the Second Research Academy, CASIC, Beijing 100854, P. R. China) Abstract—the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system simulating platform based on ADS software is proposed. This article establishes the advanced DSSS signal producing and modulating model, transmitter model, receiver model and other models by provided basic ADS models; exploits the new ADS interference producing model and cross relation model compiled by MATLAB; simulates the whole satellite links by ADS soft ware with the single tone interference. ADS softwar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latform can simulate the whole satellite links , effectively analyze the performance of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interfered by single tone and realize the purpose of reducing the cost of experiments, shortening the development cycle, and saving the hardware resource. Keyword: the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ADS software; simulating platform

ads通信仿真课程设计

ads通信仿真课程设计

ads通信仿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ads通信仿真,使学生掌握通信原理的基本知识和仿真方法,提高学生在通信领域的实际操作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ads通信仿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ads软件进行通信仿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通信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在通信领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ads通信仿真软件的使用、通信原理的基本知识以及通信仿真的实际应用。

首先,将教授ads通信仿真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包括仿真环境的搭建、参数设置、仿真结果的分析和解释等。

其次,将讲解通信原理的基本知识,包括通信系统的模型、调制解调技术、信道模型等。

最后,将通过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通信仿真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首先,将采用讲授法,为学生讲解通信原理的基本知识和ads通信仿真的基本方法。

其次,将采用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实际操作经验。

同时,将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通信仿真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最后,将采用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教材:《通信原理》参考书:《ads通信仿真教程》多媒体资料:通信原理的动画演示、ads通信仿真的操作视频等。

实验设备:计算机、ads通信仿真软件等。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相结合的方法。

平时表现将占总分的一定比例,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等。

作业将占总分的一定比例,包括课后练习、实验报告等。

考试将占总分的一定比例,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

最后,将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基于ADS软件的接收机仿真设计米添1,2

基于ADS软件的接收机仿真设计米添1,2

基于ADS软件的接收机仿真设计米添1,2发布时间:2023-05-27T06:01:16.632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3年6期作者:米添1,2 [导读]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通信、雷达、电子战等装备性能都取得了质的提升。

而接收机在整个系统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直接影响着系统的动态和灵敏度等各项关键性能。

而现今的产品周期越来越短,如何能够在设计初期就能够较准确预测产品完整性能进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理论分析结合ADS软件仿真进行了完整的接收机链路设计,提高了设计效率和一次成功率,对接收机设计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成都 610036;2四川省宽带微波电路高密度集成工程研究中心成都 610036摘要: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通信、雷达、电子战等装备性能都取得了质的提升。

而接收机在整个系统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直接影响着系统的动态和灵敏度等各项关键性能。

而现今的产品周期越来越短,如何能够在设计初期就能够较准确预测产品完整性能进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理论分析结合ADS软件仿真进行了完整的接收机链路设计,提高了设计效率和一次成功率,对接收机设计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接收机;ADS;仿真;超外差1 引言接收机是电子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装备功能日益复杂,对接收机的各项指标要求越来越高,设计周期也越来越短,所以如何能够在设计初期就能够较为准确预测产品的实际性能进而减少后期调试周期就显得至关重要。

ADS仿真软件支持从最基础的元器件到最顶层的系统级仿真设计,可实现时域和频域、线性和非线性等不同维度的仿真需求,可极大的提高接收机的设计效率和一次成功率,因此,ADS 仿真软件也成为了业界接收机电路仿真的首选工具[1]。

2 接收机电路设计2.1接收机指标需求接收机主要指标项包括接收灵敏度、噪声系数、信号带宽、动态范围等。

本文设计的接收机技术指标如下:射频频率范围:4~14GHz;信号带宽:0.4GHz;灵敏度:>-85dBm;增益:>30dB;噪声系数:≤5.5dB;线性动态范围:大于50dB;中频频率:0.75GHz。

基于ADS的接收机系统仿真分析

基于ADS的接收机系统仿真分析

基于ADS的接收机系统仿真分析摘要近年来,以移动通信应用为主的无线技术发展特别迅速,很多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

射频前端电路作为它们整个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整机系统的性能。

本文选择零中频接收机作为研究对象,围绕它的射频前端、下变频结构、模拟基带3个模块进行分析研究。

30145本文一开始对比分析了几种接收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且给出了影响接收机性能的指标,例如系统增益等。

在对各种元器件性能指标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和分析后,利用ADS 微波仿真软件对设计的接收机进行了仿真测试,从最后结果来看,基本满足要求。

关键词零中频接收机系统增益 ADS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外文摘要Title the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f receiver based on ADSAbstractIn recent decades,wireless technology with mobile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s as the leading, have developed quickly and gained tremendous success.RF front-end as their whole indispensable component partof the system, directly impact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The zero intermediate frequency receiver selected as the model in the thesis,it involved the RF front-end, the down-conversion structure and the analog base-band circuit.源自From the start of the paper,the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several common receivers were contrasted and analysed, and the technical parameters of influencing receivers also was introduced, such as the system gain.After the detailed comprehens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omponents,and then it was optimized and simulated by using ADS (Advanced Design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simulation, the design met the requirements.Keywords The zero-intermediate-frequency receiver system gain ADS目次1 引言 11.1 接收机的发展现状 11.2 课题意义与背景 2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22 接收机基本原理 42.1 接收机基本类型 42.2 接收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8 2.3 接收系统各部分特点 102.4 本章小结 113 零中频接收机系统设计 123.1 射频前端电路 123.2 下变频电路 133.3 模拟基带电路 143.4 总电路图 153.5 本章小结 164 仿真结果 174.1 接收机频带选择性仿真 17 4.2 接收机信道选择性仿真 19 4.3 接收机系统链路预算仿真 21 4.4 接收机下变频仿真 244.5 本章小结 25结论 26致谢 27参考文献28源自1 引言射频(Radio Frequency)是指在无线电通信中所使用到的电磁波频率,包括高频(High Frequency)、甚高频(Very High Frequency)、超高频(Ultra High Frequency)和更高频率的频段。

射频接收前端的ADS设计与仿真

射频接收前端的ADS设计与仿真

射频接收前端的ADS设计与仿真贾锋;杨瑞民【摘要】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adio Front(RF)signal analyzer, the RF receiver front-end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measurement of the RF signal. This paper builds one kind of 860~960 MHz RF receiver front-end system simulation platform of RF signal analyzer using the Advanced Design System(ADS)software. The pre-LNA is used to reduce system noise, and AGC is used to achieve a large dynamic range of the RF receiver front-end in the design. The gain, noise figure, sensitivity, dynamic range and other indicators of RF front-end of the design are calculated, and simulated by the software simulation tools. The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RF front-end designed in the paper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sign.%射频接收前端作为射频信号分析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射频(RF)信号的测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使用ADS软件,构建了一种860~960 MHz的射频信号分析仪射频接收前端系统仿真平台。

基于 ADS 的射频综合仿真实验的设计

基于 ADS 的射频综合仿真实验的设计

基于 ADS 的射频综合仿真实验的设计张兰;岳显昌;唐瑞;黄世峰;秦斯奇【摘要】本文介绍的基于 ADS 的射频综合实验的设计思路,就是以设计一个特定的射频收发系统为目标,利用仿真软件的行为级功能模块完成系统的设计与建模,并对收发系统的噪声系数、增益和频率选择性等重要指标进行仿真,进而评估系统性能。

本文从实验原理分析和实验内容的设置两个方面对该仿真实验的设计进行讨论,旨在更好地培养学生射频系统综合设计能力,促进射频电路实践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The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of radio frequency(RF)circuit based on ADS,ask students to com-plete the design and model of RF transceiver system based on the behavior function module of simulation software and then asses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from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such asnoise,gain,frequency selectivity coeffici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on the design for a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of RF circuit based on ADS from experiment principle and experiment content. This experiment is helpful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ˊ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the RF system design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期刊名称】《电气电子教学学报》【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4页(P84-86,93)【关键词】ADS;射频前端;仿真;实践教学【作者】张兰;岳显昌;唐瑞;黄世峰;秦斯奇【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7100 引言目前,高校开展的“射频电路实验”课程主要包括基于射频实训系统的以频谱仪为主要测量仪器的测量性实验项目和基于仿真软件的射频模块设计性实验项目,其中射频模块的设计性实验主要是利用ADS、MWO和HFSS等专业软件,进行对典型射频模块如滤波器、天线、功分器和放大器等进行设计、仿真、制作以及测量,从而掌握射频模块的开发流程,熟悉射频电路的制作工艺和测试方法[1-4]。

ADS系统级仿真收发信机课件PPT

ADS系统级仿真收发信机课件PPT

课程建议与展望
加强实践环节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议进一步加强课程实践环节, 增加实验项目和课程设计的数量和质量。
更新课程内容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建议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引入新的技术和方法,以保持课程的前 沿性和实用性。
加强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ADS系统级仿真收发信机技术,建议加强与其他相关课程 的联系和整合,如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等。
课程内容
本课程将介绍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ADS系统级仿真收发信机的使用方法、系统建模与仿真、性能评估等内 容。同时,课程还将通过实验和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ADS系统级仿真收发信机,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 解和掌握。
02 ADS系统级仿真收发信机 基础知识
信号与系统基础知识
信号分类
根据信号的性质和特点,信号可 以分为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确 定性信号和随机信号等。
ADS系统级仿真收发信机未来发展与挑战
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ADS系统级仿真收发信机 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未来,该技术将朝着更高 频段、更高速度、更低功耗等方向发展。
面临挑战
虽然ADS系统级仿真收发信机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如信号干扰、多径效应 、系统稳定性等。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以解 决这些问题。
ADS系统级仿真收发信机可以模拟各种无线通信标准,如GSM、UMTS、LTE等,并支持多种调制方式 和多载波配置。
ADS系统级仿真收发信机可以用于评估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包括信号质量、覆盖范围、吞吐量等,从 而为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支持。
课程目标和内容
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ADS系统级仿真收发信机的使用方法和应用技巧,了解无线通信系统不同的分类标准进 行分类,如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 统、时不变系统和时变系统等。

ADS仿真

ADS仿真

ADS仿真:微带滤波器的设计微波滤波器是用来分离不同频率微波信号的一种器件。

它的主要作用是抑制不需要的信号, 使其不能通过滤波器, 只让需要的信号通过。

在微波电路系统中,滤波器的性能对电路的性能指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设计出一个具有高性能的滤波器,对设计微波电路系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微带电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频带宽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在微波电路系统应用广泛,其中用微带做滤波器是其主要应用之一,因此本节将重点研究如何设计并优化微带滤波器。

1 微带滤波器的原理微带滤波器当中最基本的滤波器是微带低通滤波器,而其它类型的滤波器可以通过低通滤波器的原型转化过来。

最大平坦滤波器和切比雪夫滤波器是两种常用的低通滤波器的原型。

微带滤波器中最简单的滤波器就是用开路并联短截线或是短路串联短截线来代替集总元器件的电容或是电感来实现滤波的功能。

这类滤波器的带宽较窄,虽然不能满足所有的应用场合,但是由于它设计简单,因此在某些地方还是值得应用的。

2 滤波器的分类最普通的滤波器的分类方法通常可分为低通、高通、带通及带阻四种类型。

图12.1给出了这四种滤波器的特性曲线。

按滤波器的频率响应来划分,常见的有巴特沃斯型、切比雪夫Ⅰ型、切比雪夫Ⅱ型及椭圆型等;按滤波器的构成元件来划分,则可分为有源型及无源型两类;按滤波器的制作方法和材料可分为波导滤波器、同轴线滤波器、带状线滤波器、微带滤波器。

3 微带滤波器的设计指标微带滤波器的设计指标主要包括:1绝对衰减(Absolute attenuation):阻带中最大衰减(dB)。

2带宽(Bandwidth):通带的3dB带宽(flow—fhigh)。

3中心频率:fc或f0。

4截止频率。

下降沿3dB点频率。

5每倍频程衰减(dB/Octave):离开截止频率一个倍频程衰减(dB)。

6微分时延(differential delay):两特定频率点群时延之差以ns计。

7群时延(Group delay):任何离散信号经过滤波器的时延(n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频部分各仿真模块图
4. 模拟基带部分参数设置
接下来的模拟基带部分分两条支路,每条都 由一个信道选择低通滤波器和基带放大器级联而 成。信道选择滤波器采用 5 阶切比雪夫低通滤波 器 , 通 带 波 纹 为 0.01dB , -3dB 频 率 转 折 点 为 1.92MHz , 止 带 截 点 频 率 为 5MHz , 期 望 得 到 36dB的邻道衰减。基带放大器的增益在0~66dB之 间可调,所以也设为变量G5,NF为15 dB。最后 在基带输出端加入端口Term2和Term3。
预算增益仿真结果(1)
预算增益仿真结果(2)
我们也可以把结果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
8. 接收机的下变频分析
通过这次仿真我们将看到接收机是如何将射频信 号的频谱搬移到零频的,也就是接收机的频域响 应特性。这里使用的是谐波平衡仿真(Harmonic Balance Simulation , HB Simulation ),我们在 接收机输入端插入一个载频为2140MHz,电平为40dBm 的交流信号作为信源,同样的,本地振荡 器也使用交流功率信号源。另外需要对输入、输 出 端 进 行 编 辑 , 分 别 命 名 为 Vin 、 Vout_i 和 Vout_q。
模拟基带部分仿真模块图
5. 接收机频带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性仿真
我们使用 S 参数仿真进行接收机的系统选择 性分析。首先是接收机的频带选择性分析, S_parameter Simulation Controller 设 置 为 从 1GHz到3GHz以10MHz为步进进行仿真。
接收机的频带选择性仿真结果(1)
HB controller参数设定
然后插入 HB controller ,如图进行频率设定。注意 HB仿 真中为了能够正确进行非线性分析,HB controller中的频 率变量必须和原理图中的信源频率相一致,如果有多个频 率需要设定,Freq[1]必须是输出功率电平最高的信源。所 以这里必须是本振频率,Order指的是谐波个数。
(1) AC Simulation Controller
频率栏设为Single point, 频 率 为 2.14GHz , Parameters 栏 中 的 Enable AC frequency conversion 和 Perform budget dimulation都要激活。
两次仿真的VAR设置
接收机在频带选择滤波器的中心频率拥有 20dB 的最 大增益,也就是LNA的增益减去微波带通滤波器的插入损 耗。在偏离中心频率70MHz处可得到25dB左右的衰减。
接收机的频带选择性仿真结果(2)
接 收 机 射 频 前 端 的 接 收 带 宽 为 6MHz , 和 WCDMA 系统对移动终端下行链路的要求是相吻 合的,而且通带内的波动不超过0.125dB。
实验 :ADS系统级仿真
本实验将介绍如何使用行为级的功能 模块实现收发信机的系统级仿真。
实验目的
使用诸如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等行为级的功 能模块搭建收发信机系统。 运用S参数仿真、交流仿真、谐波平衡仿真、瞬态 响应仿真等仿真器对收发信机系统的各种性能参 数进行模拟检测。
进行仿真的收发信机方案
零中频接收机方案 外差式接收机方案 外差式发射机方案
7. 接收机系统预算增益仿真
通过这个仿真我们将看到系统总增益在系统各个 部分中的分配情况。预算增益仿真在谐波平衡分 析以及交流分析中都可以进行,但如果在交流仿 真中进行的话,混频器不能是晶体管级的。因为 这里进行的是行为级仿真,混频器的非先性特征 是已知的,所以我们就用交流分析来进行仿真。
接收机系统预算增益仿真参数设置
6. 接收机信道选择性仿真
信道选择功能主要由中频滤波器完成,对于 这里的直接下变频方案就要靠基带低通滤波器来 实现,我们接下来进行信道选择性的仿真。仿真 的电路图就是整个系统的原理图。
信道选择性仿真中的S_parameter Simulation Controller设置
需要注意的是要对 S_parameter Simulation Controller 的 Parameters栏进行设置,启动AC frequency conversion, 并将S-parameter freq.conv.port设为1端口。
2. 相位噪声分析
这一部分将在本振中设定一组相位噪声,然后用 谐波平衡分析的方法进行仿真,在输出端观察相 位噪声的情况,另外也会顺便给出外差式接收机 的频谱特性。
OSCwPhNoise的参数设置
为进行相位噪声仿真需要专门的本振源,在 Source-Fred Domain palette 中 找 到 带 有 相 位 噪 声 的 本 振 源 OSCwPhNoise ,需要设定的参数包括本振频率、输出功 率、输出阻抗和相位噪声分布,其中最后一项用列表形式 给出。
仿真会在接收机总增益最大和最小两种情况下进行以得到 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当 VGA 增益为最大值 66dB 时,信 号源的功率电平为接收机的灵敏度-108dBm(已考虑了天 线双工器的损耗),反之,当VGA的增益最小时,信号源 应输入接收机所能接收的最大功率。这些参数的变化都要 在VAR中反映出来。
Noise spectrum,将噪声的 载 频 定 为 318MHz , 和 输 出中频一致。最终的设置 结果见图。
对HB噪声仿真器的说明
HB噪声仿真器必须和HB simulation controller搭 配使用,它可独立于 simulation controller 很方便 的进行所有噪声的测量,而且可以使用多个 HB noise controller同时进行不同噪声的测量,而且在 这种情况下只需一个simulation controller即可。
预算增益方程
预算分析还有两项很重要的设置是预算路径设定和建立预 算增益方程。这项内容可以在仿真的下拉菜单中找到,选 择好输入端RF_source和输出端Term2(因为I/Q两支路的 增益分配完全相同,故任意仿真其中的一条即可),点击 Generate和Highlight就可设置好预算路径,同时系统将自 动生成预算增益方程
输入输出信号的时域特性
仿真后在数据显示窗口中我们打开输入信号和两支路输出信号的时域 图象,输入的 CDMA 信号是以 2140MHz 为载频的幅度随机变化的信 号;输出信号明显已处于零中频,而且可以看出, I支路信号与输入 信号同相,Q支路信号则与之有一定的相位差。
时域特性转变为频域特性
接下来,我们把时域特性曲线转换到频域。选择 Trace Options,然后将Trace Expression设定为: dbm(fs(…)) ,这里使用了函数 fs( ) ,即傅立叶变 换,并将数据用 dbm 表示,另外,将 Trace Type 设置为Spectral,图象如下所示。与前面用谐波平 衡进行的频域分析所得的图象相比,基带输出的 信号电平相差有 1dB 左右,毕竟这里的图象是通 过有限的时域信号特性转换而来的,如果瞬态仿 真的时间越长,得到的信号时域特征越多,则傅 立叶变换后得到的图象与频域分析的结果就越接 近。
射频输入信号和基带输出信号的频谱曲线
仿真结果显示在图中,可以看到接收机对输入信号的下变 频作用,射频输入信号的频谱从2.14GHz的载频被搬移到 了零中频,并且I/Q两路基带信号都得到了大约62dB左右 的增益。
9. 接收机传输信号的瞬态分析
瞬态仿真参数设置
在电路图中插入Transient simulation controller,然后 进行设置。将仿真时间StopTime定为1000nsec,仿真的步 进 MaxTimeStep 设 为 1nsec , 这 样 的 步 进 足 够 小 了 。 另 外,我们在输入端输入一个CDMA下行链路信号,输入功 率为 -32dBm ,载频为 2140MHz ,将本振输出功率定为 20dBm。这些参数均可以很方便的在VAR中进行设置。
HB噪声仿真器参数设置
在 Simulation-HB Palette 中选择HB noise controller 插入电路图,对 HB noise controller 进 行 设 定 , 在 Freq tab 中设定噪声分析 的 范 围 和 步 进 , 和 OSCwPhNoise 的参数设置 相 一 致 , 从 10Hz 到 10kHz ,用 log 形式,每个 数量级仿真5个点。在 Nodes tab 选 择 Vout_i 和 Vout_q 为噪声测量管脚。 在PhaseNoise tab中设定相 位噪声的形式,为Phase
BudGain component设置
最后我们从Simulation-AC palette中选出BudGain component ,将其设置为如图即可。请注意 “ , ” 的个数。
进行预算增益仿真
进行仿真后我们将Y 轴设为 BudGain,但图中并没有任何 曲线生成,而如果在Y轴的BudGain后键入[0]后,增益预 算曲线就出现了,这是因为预算增益仿真必须明确指定频 率,这里只有唯一的频率2.14GHz,也就是频率数组中的 第1个,故[0]是必须的。我们将两次仿真的结果在一个图 中表示出来,可以清楚地看到接收机在VGA增益最大和最 小的情况下整机增益的分配情况。
信号源和VAR设置
我们以一个交流功率源模拟从射频输入端的天线双工器输 出的接收信号,输入功率和信号频率在VAR中赋值,这里 用的是接收机所能接收的最低信号电平-108dBm,因此将 基带VGA定为最大增益66dB。
接收机信道选择性仿真结果(1)
接收机信道选择性仿真结果(2)
从图中可以看到,中心频率 2.14GHz 处的增益为 96dB , 为 系 统 的 最 大 增 益 ; 邻 道 抑 制 达 到 了 49.4dB,优于设计目标;通频带宽为3MHz,一般 接收的信息都集中在离中心频率2MHz的范围内, 因此不会导致接收到的信号产生较大的失真;通 带内的波动不大于0.15d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