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数据库应用技术

合集下载

JSP的网络数据库连接技术及运用之研究

JSP的网络数据库连接技术及运用之研究

JSP的网络数据库连接技术及运用之研究JSP技术已经成为了Web应用程序中最广泛使用的技术之一。

而网络数据库连接则是JSP技术中使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

本文将会探讨JSP技术中网络数据库连接技术的相关内容,同时也会介绍其如何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一、JSP技术概述JSP,即Java Server Pages,它是Sun Microsystems为了简化网站开发而开发的一套技术方案。

JSP技术通过将Java代码嵌入到HTML页面中来实现页面的动态性,同时通过Java Servlet技术来实现Web应用程序的逻辑控制。

JSP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易于维护:由于JSP技术将Java代码嵌入到HTML页面中,因此页面开发的工作变得更加容易,并且这种技术也使得页面的维护非常方便。

2、灵活性高:JSP技术可以支持Java的强大功能,不仅可以方便地进行页面的开发和维护,还可以很方便地对程序进行扩展。

3、高性能:与ASP、PHP等页面开发技术相比,JSP技术的性能非常高,这也是其在大型网站中得以广泛使用的原因之一。

二、网络数据库连接技术网络数据库连接技术是JSP技术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

该技术通常使用Java数据库连接(JDBC)技术来实现。

JDBC是Java语言中用于与关系型数据库进行通信的标准API。

通过JDBC技术,JSP开发人员可以完成对数据库的增删改查等操作。

JDBC技术的核心是数据库驱动程序(driver),驱动程序是一个Java库,使得JDBC 可以与各种数据库进行交互。

驱动程序分为两种类型:JDBC-ODBC桥接器(Bridge)和纯Java驱动程序。

JDBC-ODBC桥接器在JDK 8中已被弃用,因此现在的Java应用程序中通常使用纯Java驱动程序。

常见的数据库驱动程序有以下几种:1、Oracle数据库驱动程序(OracleDriver)。

2、MySQL数据库驱动程序(com.mysql.jdbc.Driver)。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提纲:一、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概述二、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的现状分析三、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的具体应用四、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的发展趋势五、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的未来展望一、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概述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为保障数据库安全而采用的多种技术手段,包括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数据备份技术、漏洞扫描技术等。

其目的是防止数据库被未经授权的第三方恶意访问、修改或篡改,并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在现代信息社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为企业安全和信息化发展带来很大的帮助。

二、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的现状分析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的现状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意识不足。

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很多企业在应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时没有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导致安全风险增加。

2. 技术手段不够完善。

目前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技术往往不够完善,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尤其是对于新型网络安全威胁难以有效抵御。

3. 安全管理不严格。

很多企业对数据库安全管理不严格,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导致数据被未经授权的第三方访问的安全风险大大增加。

4. 安全投入不足。

由于安全投入不足,很多企业在安全技术和管理方面缺乏相应的投入,难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

5. 需求复杂多变。

随着企业业务的扩大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需求也变得复杂多变,对安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和技术并不能完全满足这样的需求。

三、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的具体应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的具体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1. 数据安全备份技术。

备份技术通常是指将数据进行备份,以备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及时恢复。

这种技术可以使数据库拥有更多的备份,以便在系统故障和人为错误等情况下,能够及时恢复数据。

计算机网络设计中关系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设计中关系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设计中关系数据库技术的应用计算机网络设计中关系数据库技术的应用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了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络设计成为了人们重视的领域之一,网络设计中的数据库技术也因此拥有了更加广泛的应用。

关系数据库作为一种常见的数据库技术,在计算机网络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相关概念、应用过程等方面阐述计算机网络设计中关系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一、相关概念1.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一组互联的计算机系统,它们能够在分布式系统下通信和协作,以达到信息交换、透明访问和资源共享等目标。

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和组件可以根据其类型和应用领域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2.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技术是一套用于描绘和管理数据的技术,数据库可以被描述为一个文件存储系统,它允许数据被轻松、快速地存储、检索、组织和更新。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可以完成这些任务,常见的DBMS有Oracle、MySQL和SQLsever等。

关系数据库是一种存储数据的结构,其中数据被处理为表的形式。

在关系数据库中,数据结构由一些互相依赖的表组成。

每个表都包含多个行,每行代表一条记录。

每个表中的每一列代表记录中的一个数据项,这些数据项都有一个唯一的名称。

二、应用过程1.需求分析在计算机网络设计中,需求分析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有助于确定系统所需满足的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等。

在设计过程中,关系数据库技术可用于识别和收集数据要素,如组织结构、用户需求等,以帮助确定需求及其分析。

2.数据建模在需求分析后,数据建模将使用已识别的要素来描述和记录系统中包含的事实或事件。

使用关系数据库技术时,用于描述事实和事件的数据模型是关系模型。

数据建模可帮助设计人员从理论上构建一个基于表和关系的模型,以便于存储、检索和管理数据,而数据库系统是基于关系模型的。

3.数据设计在数据建模后,需要进行数据设计,该设计是根据关系型的数据模型来完成的。

数据设计将描述实体、属性、关联关系、约束等信息。

Java网络数据库编程及其应用的研究报告

Java网络数据库编程及其应用的研究报告

Java网络数据库编程及其应用的研究报告Jav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开发网络应用程序的高级编程语言。

Java的网络数据库编程主要包括使用Java API连接到数据库、执行SQL语句、获取查询结果以及管理数据库连接和事务等。

在实际应用中,Java网络数据库编程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互联网应用程序和企业级应用程序中,如在线商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金融业务系统等,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经济效益。

Java连接数据库的方法主要包括使用JDBC、Hibernate、MyBatis等工具。

其中,JDBC(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是Java语言的一种标准数据库访问API,其可以使Java应用程序通过统一的接口与各种关系型数据库进行交互。

JDBC可以通过驱动程序的方式连接到数据库,驱动程序根据不同的数据库厂商提供不同的jar包。

在连接到数据库后,Java程序可以执行各种SQL语句,如查询、插入、更新操作等。

同时,为了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Java程序也可以使用连接池技术来管理数据库连接,避免频繁的连接和断开造成的性能问题。

除了JDBC之外,常用的还有ORM框架。

ORM(Object Relational Mapping)可以将数据库表映射到Java对象,将操作数据库的过程变成操作Java对象,使得程序更具有面向对象的特点,并且可以减少开发时间和代码量。

Hibernate是一个开源的ORM框架,它可以连接到不同的数据库,并提供了丰富的透明化对象检索功能,支持事务管理和缓存机制。

MyBatis是另一种流行的ORM框架,它可以将SQL语句和Java代码分离,并提供了优秀的映射功能,使得查询条件和结果映射更加方便、简单。

Java网络数据库编程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在线商城中,Java程序需要连接到数据库,获取商品信息、购物车和订单数据等。

通过Java程序和数据库之间的交互,可以使用户快速浏览和购买商品,且数据的更新和查询也变得更加方便和稳定。

基于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安全技术

基于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安全技术
维普资讯


20 06年 第 2 卷 第 4 7 期
基 于 网 络 数 据 库 应 用 系 统 的 安 全 技 术
赵 渭泳 , 小艳 张
( 安科技 学 院科 技处 , 西 西 陕
摘 要
西安
7 05 ) 104
网 络技 术和 数 据 库 技 术 的 结 合 , 渐成 为 信 息服 务 领 域 的 应 用程 序 开发 的一 种 重要 手 段 , 逐 由此 产 生 了一 系 列 的
 ̄nt ae访问 We 数据库中的数据 , b 进行信息系统管理 , 是 目前 We b数据 库 比较 流行 的趋 势 。这 种方 式 使 得 We b数据 库应用 程序 的开发 仅 在 服务 器 端 , 需 开 发 无
客户端 程序 , 用软 件的维 护相 对 简单 。如 : 应 科研 项 目 管理 信息系统 在实 现上 采 用 了以 Widw T为操 作 no sN
个安 全性模 型 。它 通 过 用 户账 号 , 用户 权 力 及资 源
权 限的结 合 , 每个用户 提供 合适 的资源访 问 和限制 。 为
@Wi o s T安全机制通过分配 用户账号和密 n w d N 码来保护系统资源和网络系统 , 保护 I 不受侵人 , I s 禁
A L中含 有用 户 和组 对 文件 和 目录 的权 限 信息 , C 可禁 止 无关 用户 访 问 、 制 、 改 、 除 和 执行 文 件 。即通 复 修 删
过 N F 对 文 件夹 和文 件访 问 权力 的控 制 , 保护 TS 来 We b服务 器 文件 的安 全 。 @Wi o s T通过域用户 管理器 的审核规则来 n w d N
用系统 的安全 问题 。
上, 另外 还 提供 了可供 选择 的安 全选项 , 如 : 例

浅析移动数据库的关键技术及具体应用

浅析移动数据库的关键技术及具体应用

事务处理是 数据库管理 系统 的一个基本功 嵌八式移动数据的成熟应用打 r坚实的基础。
和数据库技术基本保持着一种同步发展的态势, 数据的安全性。 二、 移动数据库的关键技术 互相影响 、互相促进。移动计算的概念是对 “ 任
在仃f s 节,带有嵌入式移动数据库的手持计算 i ̄ e; ,
机输 人的信息通过 无线通信 网络 写入中央数据
移动数据库涉及的理论和技术含盖了 今通 于物流优化控制。在配送环节 , 输入手持计算机 式计算的基础上,计算环境进一步扩展为包含备 信、计算机和嵌入式系统的最新成果 ,其中 移 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人中央数据库。因此 ,在 屉 种移动设备、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服务网络 ,构 动环境下如何进 行数}管理是实现移动数据喀的 投递的同时 ,J户即可查询物品投递的情况。 { j 成了 个新 的计算环境 ,即移动计算环境。相应 关键 。 根 目前 圈 际有 关 机构 研 究 的研 究 表 明这 ( )嵌入式移动数据库为移动银行铺平了 地,数据库 系统先后 出现 r 巾式数据库系统 、 些关键技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集 道路 ( )数 据 复制 缓 俘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B A/ 多层结丰 的数据唪系 / ¥ 勾 我围,移动用户是最具消费潜力的群体, 复制是 多个移动节点 L 维护数据的备份 , 统 、嵌入式数据库和移动数据库。当然,这些系 因此 针 对 移 动用 广 开 发的 移 动银 行 业 务将 具 有很 t 乜括服务器之1 的复制和移动计算机 } 日 J 保存教据 统也可以共存在同一个计算环境中。 库的复制 。一般前者称为复制后者称为缓存。复 大的市场潜 力,而且能够推动移动电子商务的发 移动数据库的数据管理 展。移动银行可以使客户存异地对 自己的帐务进 () 1数据的分布和复制。数据 均衡的分布在 制的主 要 目的是提高分 布式数据库 系统 的可用 行实时查询 、交易,方便、省时,降低成本 ,同 基站和移动单元巾。移动数据库的一个显著特 点 性、可靠性和访问性能。 时安全叫靠 ,机动 灵活。客户可以在任何时间, ( )数据j播 - 是移动终端之 间以及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足 一种 = 任何地点进行交易,节约 _ 『 去银行的时间。出差 通俗地阱 ,数据 广播 是指仟移动计算环境 弱连接 ,即帝宽带、长延时 、 稳定和经常性的 或旅游 外仍可拳受银行服务。 断开 ,由于数据库一致忭的约束,这增加 _ r 管理 巾,利用客户机与服务器通信的不对称性 ,以周 (j )嵌入式移动数据库非常有助于提高实 缓存的难度 。现在普遍采用的 方法允许移动单元 期性广播 的形式向客户机发送数据。其最 大的优 地调 查 /f 的效率 作 处理其 自身的事务,对本地缓“上的数据副本进 点是 ,广播开销不依赖移动用户数量的变化而变 煤气、水电等公用事业检查员查验数据就是 播 r 行操作。在长时 间断开连按时,缓存试图为移动 化,借助数据/ ,“以 一定程 度上解决移动

网络通信中的远程数据库访问技术与应用案例(六)

网络通信中的远程数据库访问技术与应用案例(六)

网络通信中的远程数据库访问技术与应用案例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远程数据库访问技术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通过远程数据库访问技术,用户可以方便地访问和管理远程存储在服务器上的数据。

本文将探讨远程数据库访问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案例。

一、远程数据库访问技术的原理远程数据库访问技术是指客户端通过网络协议与远程服务器建立连接,并通过特定的查询语言(如SQL)来操作远程数据库。

其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网络通信协议:远程数据库访问技术依赖于可靠的网络通信协议,常见的有TCP/IP、HTTP等。

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通过网络通信协议来进行数据传输。

2. 客户端软件:客户端软件负责连接远程数据库服务器,并将用户的请求转发给服务器。

常用的客户端软件有Navicat、MySQL Workbench等。

3. 数据库服务器:远程数据库服务器存储着大量的数据,通过网络与客户端进行通信。

数据库服务器常见的有MySQL、Oracle等。

4. SQL语言:SQL是结构化查询语言,用于与数据库进行交互。

用户可以使用SQL语言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等操作。

二、远程数据库访问技术的应用案例远程数据库访问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

1. 云存储服务:云存储服务通过远程数据库访问技术,将用户的数据存储在远程服务器上。

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访问自己的数据,并进行上传、下载、分享等操作。

知名的云存储服务商有百度云、Dropbox 等。

2. 电子商务系统:电子商务系统通过远程数据库访问技术,实现了商品信息的远程管理和交易的在线处理。

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商品信息、下单购买,并实时获取订单状态等信息。

3. 远程医疗系统:远程医疗系统利用远程数据库访问技术,实现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远程协作。

医生可以通过远程访问患者的病历数据,并进行远程诊断和治疗。

4. 物联网应用:物联网应用中的传感器节点通常将数据上传到远程数据库服务器中。

第4章 网络数据库技术

第4章  网络数据库技术

客户机 计算机1
服务器
应用程序
计算机
计算机2
应用程序
……
计算机n DB 图4-3 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数据库访问
应用程序
2.三层的C/S结构

所谓三层C/S体系结构,是在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之 间加入一个“中间层”,即“客户机—功能服务 器—数据库服务器”模式。客户机驻留用户界面层 (也称为表示层)软件,负责用户与应用层之间的 对话任务;功能服务器存放业务逻辑层(也称为功 能层)软件,响应客户机请求,完成业务处理或复 杂计算,在有数据库访问任务时,根据客户机的要 求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SQL指令;数据库服务器存 放数据库服务层(也称为数据层)软件,用来执行 功能层送来的SQL指令,实现对数据库的查询、插 入、删除、更新等操作。操作完成后通过功能服务 器向客户机返回操作结果。如图4-4所示。
ODBC driver
特定驱动程序
中间件服务器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图4-17 JDBC框架
数据库
3.JDBC数据库应用实例
与数据库建立连接 发送SQL语句 处理结果集 关闭对象及连接

三、ADO技术
1.ADO技术简介 ADO(ActiveX Data Objects,即ActiveX 数据对象)是微软在OLE DB之上提供的一种面 向对象的、与语言无关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微软所提出的访问数据的几种方法的关系如图 4-18所示。
……
局部概念模式 (Local Conceptual Shema)
局部内模式
DB 场地1 4-2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模式结构
DB 场地2
4.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
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与集中式数据库管理系统 一样,是对数据进行管理和维护的一组软件,是分布 式数据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户与分布式数据 库的接口。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3个主要部分 全局数据库管理系统 局部数据库管理系统 通信管理程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数据库系统
1.3.3 数据库管理系统
–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对数据进行管理的大型系 统软件,它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用户在数 据库系统中的一切操作,包括定义、查询、更新及各 种控制,都是通过DBMS进行的。
1.3 数据库系统
– DBMS的主要功能: (1) 数据库的定义功能。 (2) 数据库的操纵功能。 (3) 数据库的保护功能。 (4) 数据库的维护功能。 (5) 数据字典。 – DBMS的组成 (1) 语言编译处理程序 (2) 系统运行控制程序 (3) 系统建立、维护程序
1.1 计算机数据管理的发展
1.1.3 数据库系统阶段
– 数据共享性高、冗余低,采用数据模型表示复杂的数 据结构。 – 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 提供了方便的用户接口。用户可以使用查询语言或终 端命令操作数据库,也可以用程序方式操作数据库。 – 有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主要包括数据安全性控制、 数据完整性控制、并发控制、数据备份和恢复等。 – 增强了系统操作的灵活性。对数据的操作既可以记录 为单位,也可以数据项为单位。
1.2 数据模型
1.2.2 实体联系模型
– 实体联系模型(Entity Relationship Model,简记为E-R模型)是直 接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其中实体联系图 (E-R图)表示数据模型,设计E-R图的方法称为E-R方法。 – E-R图是直接表示概念模型的有力工具,在E-R图中有下面4个基本 成分: 矩形框:表示实体类型(问题的对象)。 菱形框:表示联系类型(实体间联系)。 椭圆形框:表示实体类型和联系类型的属性。相应的命名均记 入各种框中。对于码的属性,在属性名下画一条横线。 连线:实体与属性之间,联系与属性之间用直线连接;联系类 型与其涉及的实体类型之间也以直线相连,并在直线端部标注联 系的类型(1:1,1:N或M:N)。
1.3 数据库系统
1.3.1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 数据库系统(DBS)是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 统。数据库系统是一个实际可运行的,按照数据库方 法存储、维护和向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支持的系统。它 是数据库、硬件、软件和数据库管理员的集合体。
1.3 数据库系统
1.3.2 数据库系统
–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所属标准计划和要求委员会在1975年 公布的研究报告中,把数据库系统内部的体系结构分为三级:外 模式、概念模式和内模式。对用户而言可以对应系统的二级映射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是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它使用户能逻辑 地处理数据,而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内部的存储方式,把数据 的具体组织交给DBMS管理。为了能够在内部实现这三个抽象层 次的联系和转换,DBMS在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二级映射功能。 (1) 模式/内模式映射 (2) 外模式/模式映射
1.2 数据模型
1.2.1 数据模型的定义
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模型称为“数据模型”。数 据模型的种类很多,目前被广泛使用的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独立于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模型,完全不涉及信息在 计算机中的表示,只是用来描述某个特定组织所关心的信 息结构,这类模型称为“概念数据模型”。概念模型是按 用户的观点对数据建模,强调其语义表达能力,概念简单、 清晰、易于理解,是用户和数据库设计人员之间进行交流 的工具,这一类模型中最著名的是“实体联系模型”。另 一种数据模型是直接面向数据库的逻辑结构,直接与数据 库管理系统有关,称为“逻辑数据模型”。例如层次、网 状、关系、面向对象等都属于这类模型。
1.5 数据库设计
1.5.2 数据库的设计方法 –目前,常用的各种数据库设计方法都属于规范化设计 法,即都是运用软件工程的思想与方法,根据数据库 设计的特点,提出了各种设计准则与设计规程。这种 工程化的规范设计方法也是在目前技术条件下设计数 据库最实用的方法。 –在规范设计法中,数据库设计的核心与关键是数据库 逻辑结构设计和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逻辑结 构设计是根据用户要求和特定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具体 特点,以数据库设计理论为依据,设计数据库的全局 逻辑结构和每个用户的局部逻辑结构。数据库物理结 构设计是在逻辑结构确定之后,设计数据库的存储结 构及其他实现细节。
1.4 数据库管理
1.4.1 事务的概念
–事务(Transaction)是构成单一逻辑工作单元的操作集 合,数据库系统的主要工作是执行“事务”。一个事 务由应用程序中的一组操作序列组成,在程序中,事 务 以 BEGIN TRANSACTION 语 句 开 始 , 以 COMMIT 语 句 或 ROLLBACK语句结束。
1.4 数据库管理
1.4.5 数据库恢复 –恢复的定义、原则和方法 (1) 恢复的定义。 系统能把数据库从被破坏、不正确的状态,恢复到最 近一个正确的状态,DBMS的这种能力称为数据库的 可恢复性(Recovery)。 (2) 恢复的基本原则和实现方法 1)平时做好两件事:转储和建立日志。 2)一旦发生数据库故障,分两种情况进行处理。 –故障类型和恢复方法 (1) 事务故障 (2) 系统故障 (3) 介质故障
网络数据库应用技术
赵慧勤 傅文博 张景安 刘军 编 著
第1章 数据库系统概述
1.1 计算机数据管理的发展 1.2 数据模型 1.3 数据库系统 1.4 数据库管理 1.5 数据库设计 1.6 习题
1.1 计算机数据管理的发展
1.1.1 人工管理阶段
– 数据不保存在计算机内。计算机主要用于计算,一般 不需要长期保存数据。 – 没有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数据与程序不具有 独立性,当数据的存储结构发生改变时,应用程序必 须相应发生改变。此时,由于程序直接面向存储结构, 因此数据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没有区别。 – 只有程序的概念,没有文件的概念。数据的组织方式 必须由程序员自行设计与安排。 – 数据面向程序。即一组数据对应一个程序。
1.5 数据库设计
1.5.1 数据库的设计任务与内容
–数据库的设计任务是在DBMS的支持下,按照应用的要 求,为某一部门或组织设计一个结构合理、使用方便、 效率较高的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 –数据库设计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结构设计,也 就是设计数据库框架或数据库结构;二是行为设计, 即设计应用程序、事务处理等。
1.4 数据库管理
1.4.2 数据库安全性
– 数据的安全性 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防止因用户非法使 用数据库造成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 – 安全性控制的一般方法 (1) 用户标识和鉴定。 (2) 存取控制 。 (3) 定义视图。 (4) 审计。 (5) 数据加密。
1.4 数据库管理
1.4.3 数据库完整性
1.6 习题
1.简述计算机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 2.常用的数据模型有哪几种?它们各有何特点? 3.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4.简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5.什么叫数据库的安全性,其安全措施由低到高分为哪 几级? 6.什么叫数据库的完整性,每个完整性规则应由哪几部 分组成? 7.为什么要进行数据库并发控制,并发控制的基本思想 是什么? 8.什么叫数据库恢复,恢复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9.常见的故障类型有哪些?如何对其进行恢复? 10.数据库设计的目的是什么,一般分为几个阶段?
1.5 数据库设计
1.5.3 数据库的设计步骤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结果是否准确地反映了用户的 实际要求,将直接影响到后面各个阶段的设计,并影 响到设计结果是否合理和实用。 –概念结构设计:在将现实世界需求转化为机器世界的 模型之前,先以一种独立于具体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逻 辑描述方法来描述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即设计数据库 的概念结构。 –逻辑结构设计:抽象的概念结构转换为所选用的DBMS 支持的数据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 –数据库物理设计: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 环境的物理结构。之后,在数据库实施阶段,设计人 员运用DBMS提供的数据语言及其宿主语言,根据物理 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
1.2 数据模型
1.2.3 数据模型的类型
– 层次模型:用树型(层次)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 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层次模型。 – 网状模型:广义上讲,任意一个连通的基本层次联系 的集合就是一个网状模型。 – 关系模型:关系模型的主要特征是用二维表格表达实 体类型及实体间的联系。 – 面向对象模型。
1.1 计算机数据管理的发展
1.1.2 文件系统阶段
– 以“文件”形式可长期保存数据。 – 数据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有了区别,但比较简单。 (读/写)。 – 文件组织已多样化,有索引文件、链接文件和直接存 取文件等。但文件之间相互独立、缺乏联系,数据之 间的联系要通过程序来实现。 – 数据不再属于某个特定的程序,可以重复使用。 –对数据的操作以记录为单位。这是由于文件中只存储 数据,不存储文件记录的结构描述信息,文件的建立、 存取、查询、插入、删除、修改等操作都要用程序来 实现。
– 数据的完整性 – 安全性与完整性的区别 – 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条件和完整性控制机制
1.4 数据库管理
1.4.4 数据库并发控制
–数据库是一个共享资源,可供多个用户使用。为了充 分利用数据库资源,发挥数据库资源共享的特点,应 该允许多个用户并行地存取数据。但这样会产生多个 用户并发存取同一个数据的情况,若对此不加控制就 可能会使存取的数据不正确,从而破坏数据库的一致 性和完整性。所以,数据库管理系统必须提供并发控 制机制,并发控制机制的好坏是衡量一个数据库管理 系统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 – 并发控制的单位 – 并发操作导致数据的不一致性 –并发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