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市场均衡

• 最高限价使价格不能上升到新的均衡水 平,供给减少引起了受管制价格时的汽 油严重短缺。 • 最后,对汽油管制的法律被撤销了。这 项法律的制定者终于明白了,他们要为 美国人排队等候汽油而失去的许多时间 承担部分责任。
P p1 p S
E
D
O
qd
q
qs
q
最低限价又叫价格地板,是政府为了扶植某一 行业的发展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它总是高于该产品供求关系自发形成的均衡价 格:产品过剩 • 典型的例子是世界上许多政府为农产品规 定“支持价格”。对于农产品过剩,政府 必须考虑对策: • 限制农民的耕地面积以限制农产品的产量; • 扩大农产品的用途; • 由政府收购。
第一节 需求和供给
• (2)供给曲线的特殊形状 • 供给曲线在通常情况下是一条正斜率的 曲线,但可能遇到以下几种例外的情况 • 某种无法多生产的商品或孤品,即使出 价再高也无法增加供给数量。在这种情 况下,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无穷大。例如 名画、古玩等
第二节 市场均衡和均衡价格
• 一、市场均衡的决定过程 • 市场均衡——在某段时间内 ,某市场中商品需 求量正好和相同时间内商品供给量相等 • 均衡量——市场均衡时的商品数量 • 均衡价格——使市场需求数量和供给数量相 • 等时的价格 • 均衡点——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的点
(五)供给(价格)函数
Qs=-C + dP
(其中-C表示价格P=0的时候的供给量, d表示当P发生微小变动时引起的 Qs的微小变化 )
(六)供给规律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某一商品的价格下降 时,厂商或生产者对这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 售的商品数量就会减少; 反之,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 涨时,厂商或生产者对这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提供 出售的商品数量就会增加。
需求规律

需求规律1、需求规律:即价格与需求之间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的变动成成反方向变化,即商品价格提高则消费者对它的购买量就会减少;反之,商品价格降低、则消费者对它的购买量就会增加。
2、需求曲线:需求和价格关系的曲线PD横轴表示需求量(Q),纵轴表示价格(P),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应用举例】【单选---课后题第1题】需求是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A.愿意购买的数量B.能够购买的数量C.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D.实际购买的数量答案:C【多选—课后题第5题】以下属于影响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有()。
A.消费者偏好B.消费者个人收入C.替代品的价格D互补品价格 E.生产成本答案:ABCD解析:E影响供给的变动【单选】关于影响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消费者收入增加,需求必然增加B一般来说,产品价格和需求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C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替代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D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互补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答案:B解析: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引起需求增加,但对某些产品来说,需求是随着收入的增长而下降。
A错误;一般来说,产品价格提高,消费者对它的购买量会减少,而产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对它的购买量会增加,即产品价格和需求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B正确;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替代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化,如煤气和电,煤气价格上升,电的需要量就会增加,C错误;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互补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如汽车和汽油,汽油的价格上升,汽车的需求量会减少,D错误。
第1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二、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表示某一特定时期内市场 上某种商品的各种可能的供给量和决 定这些供给量的因素之间的关系。 Qs=(P,Pr,Pe,C,N,…)
影响因素:产品价格(P) ; 有关产 品价格(Pr) ; 预期价格(Pe); 生产 成本(C); 自然条件(N)等。
三、供给曲线与供给规律
供给曲线:是表示和反映价格与供给量之间 的正向关系的函数曲线。
Ed
P G
该点以下需求曲线段 该点以上需求曲线段
Ed>1 M H R Ed<1 F Q1 Q2 Ed =1
=
MF GM
P1 P2
Q
图1-6
线性需求曲线上的点弹性
若需求曲线为非线性,曲线上任意一点 的点弹性系数为该点的切线以下线段与该点 的切线以上线段之比。如N点的点弹性系数。
B
N D
图1-7 非线性需求曲线上的点弹性
需求弹性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Q Ed Q P P Q P P Q 。
,
(二)弧弹性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是用来表示
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变动 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简单地说, 是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弧的 弹性。Fra bibliotek弹性计算公式为:
P1 P2 Ed P1 P2 Q 2 Q1 Q 2 P P Q1 Q 2 Q 2
三、需求的收入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用来衡量消费者收入的变动所引 起的商品需求的变动程度。
Q EM Q M M Q M M Q = Q M M Q
(一)正常商品 其EM>0,说明商品需求与消费者 收入成正向变化. 奢侈品的EM>1。 必需品的0<EM<1 。 (二)低档商品 其EM<0,说明商品需求与消费者 收入成反向变化.
经济学原理第2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一: 若ES<1称为供给缺乏弹性,供给曲线是垂直于横坐标的一条直线。 , ES=∞供给曲线是平行于横坐标的一条直线。
3、用类似于需求曲线求弹性时所用的几何作图法来测度供给曲线的弹性 (图2.5)。
一:
要求供给曲线S上任一点A点的弹性,可由A点做供给曲线的切线切纵轴于 R点,切横轴于T点,则A点的弹性系数
(2)依据商品需求弹性的大小,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 弹性大于1,称为富有弹性。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幅度 大于价格变动的幅度,在图形上变现为一条相对平缓的曲线。 通常情况下,奢侈品的需求弹性充足。 • 弹性小于1,称为缺乏弹性。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的变动幅度 小于价格变动的幅度,在图形上变现为一条相对陡峭的曲线。 一: 生活必需品,比如日常洗漱用品、食盐等通常就缺乏弹性。 • 弹性等于1,称为单元弹性。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幅度 与价格变动的幅度相等,在图形上变现为一条对称的双曲线。
一: 2、影响需求的因素很多,在假定其他条件(如消费者收入、消费 者偏好、其他商品价格、预期等)不变的情况下,一种物品的 市场价格与该物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3、需求表 需求表表示消费者对于特定商品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所愿意购买 该商品的数量。如表2.1
4、需求曲线
根据需求表绘制而成的曲线就称为需求曲线(DEMAND CURVE) 如图2.1
• 派生供给商品弹性的大小。所谓派生供给是指生产最终产品所需的原材料、半 成品、动力及设备等中间产品的供给。由于派生供给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供给, 因此,派生供给商品与最终产品弹性呈同方向变化。
第3节 均衡价格
一、均衡价格的概念
一:
图2.6中,DD和SS分别代表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曲线。当两者相交于F点时,生产者愿意 供给的数量和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刚好相等,此时就称为市场达到均衡状态。
中级经济师考试专项资料——曲线汇总

中级经济基础-曲线考点汇总专题一:需求曲线第 1 章消费者需求曲线第 4 章市场及企业产品需求曲线第 5 章完全竞争企业要素需求曲线第 7 章社会总需求曲线(一)消费者需求曲线(第 1 章)1.需求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需求和价格的关系,需求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的(点移动)2.需求变动: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线移动)(二)完全竞争市场及企业产品需求曲线(第 4 章)(三)垄断市场及企业需求曲线(第 4 章)(四)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要素需求曲线(第 5 章)(五)社会总需求曲线(第 7 章)专题二:供给曲线第 1 章 生产者供给曲线第 5 章 完全竞争企业要素供给曲线 第 7 章 社会总供给曲线(一)生产者供给曲线(第 1 章)供给曲线1.供给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供给和价格的关系,供给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进行的(点移动)2. 供给变动:由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变动引起供给的相应变动,这种变 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线移动)(二)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要素供给曲线(第 5 章)(三)社会总供给曲线(第 7 章)(1)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从长期看,总供给变动与价格总水平无关,长期总供给只取决于劳动、资本与技术,以及经济体制等因素。
(2)短期总供给曲线:一般应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专题三:无差异曲线第 2 章消费者行为分析无差异曲线专题四:预算约束线第 2 章消费者行为分析(1)预算约束线(2)预算约束线的变动(1)平移(2)旋转(3)预算约束线不动两种商品价格以及收入都同比例变动(两个端点不变,斜率不变)(3)消费者均衡专题五:产量曲线第 3 章生产和成本理论1.总产量线、平均产量线、边际产量线的位置关系(1)劳动投入达到 L1 之前,劳动的边际产量为正数并且递增,所以总产量以递增的速度增加,总产量曲线向上倾斜,并且斜率递增,凸向 L 轴。
供给规律和供给曲线的含义和内容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考情分析年份单选题多选题合计2016年2题2分1题2分4分2015年2题2分1题2分4分2014年2题2分1题2分4分学习重点:1.需求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的含义和内容;2.市场供给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供给规律和供给曲线的含义和内容;3.均衡价格的形成与变动,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最高限价、保护价格的含义和运行机制;4.各种弹性的含义、计算公式和类型,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知识点一:市场需求(一)需求的含义需求: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1.需求的两个构成要素:2.市场需求:所有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影响需求的因素非价格因素消费者的偏好(同向)消费者的个人收入(一般同向)价格因素产品价格(反向)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替代品的价格(同向)“苹果和梨”互补品的价格(反向)“汽车和汽油”预期(同向)【例题·单选题】(2015年)影响商品需求的最关键因素是()。
A.商品价格B.消费者收入C.预期D.消费者偏好『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
价格是影响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
【例题·多选题】关于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价格和需求的变动呈反方向变化B.价格是影响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C.如果预期价格将下跌,许多消费者将提前购买D.互补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随之降低E.消费者的偏好支配着他在使用价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间的消费选择『正确答案』ABDE『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影响需求的基本因素。
如果预期价格将下跌,许多消费者将推迟购买,选项C说法有误。
【例题·单选题】消费者收入一般是指社会的人均收入,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A.呈同方向变化B.呈反方向变化C.不相关D.完全等价『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影响需求的基本因素。
经济学原理十六讲考试重点

1.(选择,名词,判断)需求:表示在一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变动下,个人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某件商品的数量。
2.替代品:在效用上可以相互替代的商品;互补品: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才可以产生效用的商品。
3.价格预期:价格预期上涨,消费者当前需求将会增加;反之,减少。
4.需求函数的需求规律: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5.(判断,简答)需求量的变化:是指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数量变动,在需求曲线上表现为点的移动。
需求的变化:是指除商品本身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
6.需求曲线(负函数);供给曲线(增函数)。
需求是瞬时的,供给是滞后的7.(选择)限制价格(最高限价):即政府所规定的某一行业产品的价格上限,需求大于供给为超额需求;支持价格(最低限价):即政府所规定的某一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供给大于需求为超额供给。
8.弹性不是斜率,斜率代表弹性(相对)。
弹性是指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动的敏感程度。
函数f(x)连续且可导,则定义弹性为:Ef(x)=f’(x)^x/f(x)9.必需品缺乏弹性,奢侈品富有弹性;粮食极度缺乏弹性,丰收量增加,价格减少,但丰收量的增加并不能弥补价格的降低。
10.(计算)弧弹性:Ed=-(O2-Q1)/(P2-P1)*(P1+P2)/(Q1+Q2)点弹性:Ed=|dQ/dP*P/Q|11.效用:是指消费者从商品和服务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1.效用不是商品的客观用途;<2.效用是个人的心理感受;<3.同一个商品的效用大小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消费一定数量的商品或服务所得到的总满意程度或效用总量。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消费最后一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效用量的增量。
12.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关系: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最大。
13.(名词,选择,简答)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原理)【圣才出品】

第3章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原理3.1 复习笔记一、需求概述1.需求表与需求曲线(1)需求的概念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在一系列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与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
它包含两层含义:消费者既有购买的欲望,又有支付该商品价格的购买能力。
需求表示了消费者在每个价格下消费商品数量的计划。
一般说来,随着商品价格的提高,消费者消费商品的数量减少。
根据定义,如果消费者对某种商品只有购买的欲望而没有购买的能力,就不能算作是需求。
需求必须是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
所有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需求构成该商品的市场需求,它是由一系列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所有消费者的需求总量所决定的。
(2)需求表需求表是某商品的各种价格和相应的需求数量的数字序列表,把需求表里的数字序列用曲线形式表示出来就是需求曲线。
(3)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表示商品需求数量与价格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一般表示需求量的函数关系。
它表明,在其他情况不变时,一个特定群体(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指单个的个人)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所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需求曲线图形以纵轴表示价格,横轴表示商品数量。
市场需求曲线可以通过将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所有个人的需求量加总而得到。
2.需求法则(1)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规律需求法则也称为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某种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上升(或下降),对该商品或劳务的需求量减少(或增加)的规律;也就是说,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与其需求量成反比。
需求法则是造成需求曲线斜率为负的原因。
大多数的一般商品都会满足上述需求法则,但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商品都会满足需求法则,例如:①吉芬商品,如马铃薯;②炫耀性物品,如钻石。
(2)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①替代效应: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引起消费者用该种商品去替代那些价格未下降或上升的商品。